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04:3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6 13:27
范雎,魏国公族支系后裔,善辩之才,原欲仕于魏王,因家贫无资通达门路,被迫投靠中大夫须贾门下为宾客。随须贾出使齐国时遭怀疑通齐卖魏,归国后惨遭魏齐鞭笞,后在郑安平帮助下,更名张禄,潜随秦国使者王稽入秦。封地在应城,故称为“应侯”。
范雎本想为魏国立功,因家贫未能面见魏王,投靠中大夫须贾为门客。魏昭王时,须贾出使齐国,范雎随行,以雄辩之才深受齐王敬重。齐王欲留任客卿,赠以黄金、牛、酒,均被谢绝。须贾回国后,不仅不赞扬范雎的高风亮节,反而向相国魏齐诬告他私受贿赂、出卖情报。魏齐严刑拷打范雎,肋折齿落,体无完肤,后将其弃于茅厕,让宾客往其身上撒尿。范雎装死,被抛至郊外。返回后,郑安平将范雎藏匿,并化名张禄,让家人举丧,让魏齐深信范雎已死。
秦昭王派使臣王稽访魏,郑安平设法让范雎暗中与王稽会面。经交谈,王稽发现范雎乃难得之才,遂将他和郑安平带回秦国。秦昭王三十六年时,秦国势强,但朝政被昭王生母宣太后和舅舅穰、华阳君以及两个弟弟泾阳君、高陵君把持,排斥异己,对各国宾客和辩士不太欢迎。王稽虽多方努力,范雎仍难以见到昭王。
范雎抓住穰侯魏冉欲扩张封地的良机,上书昭王请求面谈。在会谈中,他首先触及昭王心病,指出秦国内政弊端,即昭王上畏于太后之威严,下惑于权臣的谄诈,身居深宫,陷于包围之中,无法辨明是非善恶。长此以往,国家将覆灭,昭王自身难保。范雎慷慨直言,得到昭王信任,被任命为客卿,下令撤回伐齐之兵。从此,范雎在秦廷开始施展其谋略。
对外,范雎提出“远交近攻”战略,先与齐、楚等距秦较远的国家交好,稳定局势,然后优先攻打魏、韩等邻国,逐步向外扩张。昭王三十九年,昭王采纳范雎的建议,派兵攻打魏国,攻占怀和邢丘。两年后,又攻占韩国的荥阳。经过一系列征战,秦国势日益强盛,各国震动。
对内,昭王按范雎的建议,实行“固干削枝”,剥夺亲贵手中大权,收回穰侯相印,拜范雎为丞相,封为应侯。接着,将华阳君、泾阳君、高陵君驱逐出关,将宣太后安置于深宫,不允许干预朝政。通过这些变革,消除了内部隐患,使权力集中于以昭王为首的手中,政权更加巩固。
秦国在征服魏、韩并整顿内政后,开始将攻击矛头指向赵国。昭王四十七年,昭王派王龁率兵攻赵,赵将廉颇坚守阵地,秦军久攻不下。范雎用反间计,散布赵国将帅廉颇年老怯战、秦军最怕赵括之军的流言,诱使赵王更换主帅。秦军在武安君白起的指挥下,大败赵军,消灭45万人,赵括战死。长平之战后,秦军围攻邯郸,白起欲乘胜灭赵。昭王四十八年,秦军再次平定上党,白起自将围攻邯郸。韩、赵惊恐,被迫割地求和。范雎因此与白起结仇。白起被迫自杀。
范雎还推荐郑安平为将攻打赵国,结果被赵军包围,率二万人投降赵国。范雎向秦昭王请罪,秦昭王以秦法“任人而所任不善者,各以其罪罪之”为由,下令禁止谈及此事,并大大赏赐范雎。范雎的“远交近攻”之策,对秦国统一天下起着关键作用,也为后世兵家计谋和军事谋略学提供了宝贵遗产。这一战略思想是:在实现军事目标受到地理条件难以达到时,应优先攻打就近敌人,而不是越过近敌去攻打远离自己的敌人。同时,为了防止敌方结盟,要千方百计分化敌人,各个击破。消灭近敌之后,远交的国家又成为新的攻击目标。远交近攻战略,是分化瓦解敌方联盟、各个击破、结交远离自己国家而先攻打邻国的战术性谋略。
范雎(?—前255),也叫范且(这是汉代石刻中的错误)《史记》中是“雎ju”字,有书为“睢 sui”字,评书家多读此音,字叔。战国时魏人,著名政治家、军事谋略家。他同商鞅、张仪、李斯先后任秦国丞相,对秦的强大和统一天下起了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