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斗米道的解释是:早期民间道教。东汉顺帝元年(公元142年)张陵在四川鹤鸣山创立。传说入道者须交五斗米,因以为名。一说因崇拜五方星斗及信奉《五斗经》,故名。由于道徒尊张陵为天师,故又称''天师道''。张陵死后,传子衡,衡死传子鲁。张鲁雄踞汉中三十年,五斗米道大行,西晋后开始分化。至元代,演变为正一道。五斗米道[wǔdǒumǐdào]⒈早期民间道教。东汉顺帝元年(公元142年)张陵在四川鹤鸣山创立。传说入道者须交五斗米,因以为名。一说因崇拜五方星斗及信奉《五斗经》,故名。由于道徒尊张陵为天师,故又称“天师道”。张陵死后,传子衡,衡死传子鲁。张鲁雄踞汉中三十年,五斗米道大行,西晋后开始分化。至元代,演变为正一道。
五斗米道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网络解释 【点此查看五斗米道详细内容】
五斗米道五斗米道是早期道教的一派。东汉顺帝(公元125—144)时,张道陵在四川鹤鸣山(今四川大邑境内)创立,主要在农民中传播。因入道者须出五斗米,故名。又因道徒尊张道陵为天师,故又称“天师道”。初入道者名为“鬼卒”,骨干称“祭酒”,以“治”为传教单位。传说汉安二年(公元143)已发展为二十四治,绝大多数分布于今四川境内。奉老子为教祖。尊为太上老君。以《老子五千文》为主要经典,相传还信奉《太平经》、《正一经》和《五斗经》等。张道陵死后,传子衡;张衡死后,传子鲁。东汉末,张鲁在汉中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近30年,建安二十年(215)降于曹操。西晋后,五斗米道开始分化,一部分在士大夫中传播,一部分流传于农民中。南北朝时,在北方,嵩山道士寇谦之在魏太武帝(423—451在位)的支持下,“革新”天师道,创立了以礼拜修炼为主要形式的新天师道,为北天师道;在南方,庐山道士陆修静整理“三洞”经书,吸收佛教思想和仪式,创立较为系统的道教斋戒仪范,为南天师道。唐宋两代,南北天师道同上清、净明、灵宝各派并行于世,并逐渐合流,到元代都归并于正一道,又称正一派。
二、汉语大词典
早期民间道教。东汉顺帝元年(公元142年)张陵在四川鹤鸣山创立。传说入道者须交五斗米,因以为名。一说因崇拜五方星斗及信奉《五斗经》,故名。由于道徒尊张陵为天师,故又称“天师道”。张陵死后,传子衡,衡死传子鲁。张鲁雄踞汉中三十年,五斗米道大行,西晋后开始分化。至元代,演变为正一道。《晋书·王羲之传》:“王氏世事张氏五斗米道,凝之弥笃。”清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卷四:“史籍极斥五斗米道,而今世真人实其裔孙。”参阅《三国志·魏志·张鲁传》。
三、其他解释
东汉、张陵,学道蜀中鹤鸣山,从学者,出五斗米,时号五斗米道,又号米贼,陵死,子衡继,衡死,子鲁复行之,其后黄巾贼张角,亦行其道,其请祷之法,书病人姓氏,说服罪之意,凡三通,其一上之天,着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沈之水,谓之三官手书,使病者家出五斗米以为常。《后汉书·刘焉传》:「张鲁定汉中,鲁字公旗,初祖父陵,顺帝时,客于蜀,学道鹤鸣山中,造作符书,以惑百姓,受其道者,輙出米五斗,故谓之米贼,陵传子衡,衡传于鲁,鲁遂自号师君。」;《三国志·魏书·张鲁传》:「字公祺,沛国丰人也,祖父陵,客蜀,学道鹤鸣山中,造作道书,以惑百姓,从受道者,出五斗米,故世号米贼,陵死,子衡行其道,衡死,鲁复行之。」;《水经·沔水注》:「水北发武都氏中,南迳张鲁城东,鲁沛国张陵孙,陵学道于蜀鹤鸣山,传业衡,衡传于鲁,鲁至行宽惠,百姓亲附,供道之费,米限五,故世号五米道,濜水又南迳张鲁治东,水西山上,有张天师堂,于今民事之。」;《避暑录话·卷四》:「汉末,五斗米道,出于张陵,今世所谓张天师者也,凡受道者,出五斗米,故云五斗米道,亦谓之米贼。按,后汉书,刘焉传引典略云,汉中张修为太平道,张角为五斗米道,又三国志,魏志,张鲁传引典略云,角为太平道,修为五斗米道,其法略同。裴松之注谓张修应是张衡,非典略之失,则传写之误。」
四、其他释义
1.早期民间道教。东汉顺帝元年(公元142年)张陵在四川鹤鸣山创立。传说入道者须交五斗米,因以为名。一说因崇拜五方星斗及信奉《五斗经》,故名。由于道徒尊张陵为天师,故又称'天师道'。张陵死后,传子衡,衡死传子鲁。张鲁雄踞汉中三十年,五斗米道大行,西晋后开始分化。至元代,演变为正一道。
五、关于五斗米道的词语
五斗米道 一斗米养个恩人,一石米养个仇人 五斗米 五斗米师 不为五斗米折腰 为五斗米折腰
六、关于五斗米道的法语
École des cinq boisseaux de ri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