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谏官造句

2022-05-03 来源:易榕旅游

造句指懂得并使用字词,按照一定的句法规则造出字词通顺、意思完整、符合逻辑的句子。依据现代语文学科特征,可延伸为写段、作文的基础,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本功。造句来源清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八:“其用意,其造句,均以纤巧胜。” 夏丏尊叶圣陶《文心雕龙》 四:“造句也共同斟酌,由 乐华 用铅笔记录下来。”

下面为您提供关于【谏官造句】内容,供您参考。

1、现在凡是批责执政是非的都被斥逐,新进台谏官员,都是执政的亲信,很难给皇上起到耳目的作用。

2、右司谏范仲淹带头,全体台谏官都“极陈其不可”,结果遭受黜责。

3、晋国的中大夫、赵国的左右司过、楚国的左徒,都属于谏官性质。

4、及受命,它谏官论事苛细纷纷,帝厌苦,而城浸闻得失且熟,犹未肯言。

5、宋朝开启了台谏合流制度,御史与谏官充分发挥了监察百官的作用。

6、魏晋南北朝的谏官制度源自秦朝,也为隋唐谏官制度的完备奠定了基础。

7、今王振窃弄国柄,擅杀谏官,宠任王祐等匪人,蒙蔽圣聪。

8、这谏官的谏言挑起了朝臣中敏感的神经,顿时朝堂中群臣纷纷互相攻击指责。

9、谏官的职能是发现君主和高级官员的不当行为,以及反响强烈的社会问题,并直接向君主提出意见或建议。

10、近年以来,正牙不奏事,庶官罢巡对,谏官能举职者,独诰命有不便则上封事耳。

11、帝意遂决,于是中丞孔道辅率谏官范仲淹、宋庠等切谏,皆坐贬,废郭后为净妃玉京冲妙仙师。

12、包拯刚到谏院上任,谏官陈旭、吴奎和御使里行唐介等人,就纷纷向他提出了三司使张尧佐的问题。

13、唐代发达的谏官制度有深刻的社会基础,这一社会基础主要表征为经学的弘扬广大和谏官的道隐情怀两大方面。

14、自宋太祖开国以来,为开言路,即准许谏官风闻奏事,且可不负言责,尤其对于执政的宰相,是一种制衡作用,免其专擅夺权。

15、此外,阮兆祥和小仪在剧中分别饰演大王身边的谏官晏英以及钟无艳的师父,两人不断击中观众笑穴的表演让网友直呼“劲搞笑”。

16、恩威不施,则政令难行;耳目闭塞,则政令常误;能听逆耳忠言,能允谏官犯上,则上行下效,天下必将垂拱而治!

17、从他们任职期间和部分不在谏职但与谏官有关的诗歌中,可以清楚地瞭解唐代诗人的政治心态和文学意识。

18、明朝张居正,通过编《帝鉴图说》,实际就起了一个谏官的作用,以古讽今,教育皇帝,这本书现在还在。

19、比如说,明正德皇帝想下江南,谏官劝他不要去,但他非去不可。

20、本文还对明清谏官的选任,考核,权责及明清言谏制度的局限和借鉴作用进行了相关探讨。

21、恃才矜己,傲狠明德,内怀险躁,外示凝简,盛冠服以饰其奸,除谏官以掩其过。

22、谏官只知以一时一事论人,见过忘功,从风动议,一犬吠影,众犬吠声,全不知胜败乃兵家之常。

23、谏官是中唐政治和文化舞台上活跃的社会角色之一。

24、隋炀帝恃才矜己,闻过则怒,“除谏官以掩其过”,于是“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

25、谏官制度是封建君主制中一项重要内容,自周首创,经过千余年的发展,至隋唐而臻成熟。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制止,表示某种感慨。它的句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或感叹号。造句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在分析并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加以说明。如用“瞻仰”造句,可以这样造:“我站在广场上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因为“瞻仰”是怀着敬意抬头向上看。

二、用形容词造句,可以对人物的动作、神态或事物的形状进行具体的描写。如用“鸦雀无声”造句:“教室里鸦雀无声,再也没有人说笑嬉闹,再也没有人随意走动,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了。”这就把“鸦雀无声”写具体了。

三、有的形容词造句可以用一对反义词或用褒义词贬义词的组合来进行,强烈的对比能起到较好的表达作用。如用“光荣”造句:“讲卫生是光荣的,不讲卫生是可耻的。”用“光荣”与“可耻”作对比,强调了讲卫生是一种美德。

四、用比拟词造句,可以借助联想、想象使句子生动。如用“仿佛”造句:“今天冷极了,风刮在脸上仿佛刀割一样。”

五、用关联词造句,必须注意词语的合理搭配。比如用“尽管……可是……”造句:“尽管今天天气很糟,但是大家都没有迟到。” 这就需要在平时学习中,把关联词的几种类型分清并记住。

六、先把要造句的词扩展成词组,然后再把句子补充完整。如用“增添”造句,可以先把“增添”组成“增添设备”、“增添信心”或“增添力量”,然后再造句就方便多了。

随着信息新媒体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继报纸、收音机、电视之后的主流媒体,并有将其整合的趋势。网民数量的激增使得网络话题的热议和网络语言迅速成为流行语。出现了很多新现象:网络造句——当某一新闻事件在网络迅速流传之后,新闻事件中的某一具有代表性的词语,在网友们的推广下,成为造句的主体,并迅速在网络流行展开。比如李刚事件中,我爸叫李刚成为流行语,以它进行的造句活动在网络铺开。例如:窗前明月光,我爸是李刚;给我一个李刚,我能撑起整个地球等。而在360与腾讯的3Q网络大战之后,一句“我很艰难的做出决定”也迅速流行。这类造句的特征主要是将已有的诗句、文章等进行改变而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