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虫是在生活中经常听说的,宝宝如果出现了肚脐周围不定时的反复疼痛,那么则有可能是蛔虫病。蛲虫也是很常见的,但是针对这个病症多数人并不知道,有些家长甚至会把蛔虫跟蛲虫混淆,这样就会耽误治疗疾病的最佳时间。那么怎么区分蛔虫和蛲虫呢?
怎么区分蛔虫和蛲虫
蛔虫病部分小儿上腹部或脐周出现不定时反复疼痛,没有压痛。有时可伴有腹泻,便出或呕出蛔虫。部分小儿患者夜间有磨牙、易惊等症状。成人和小儿都有出现病症。大量蛔蚴到达肺部时,患者出现发热、干咳、哮喘、痰带血丝、荨麻疹等症状。粪便检查可见有成虫或虫卵,盐水漂浮法检查率更高。
蛲虫病以5~9岁儿童多见,有夜惊烦躁、食欲不佳,有时伴有轻度腹痛、腹泻。夜间儿童入睡后1~3小时查肛周,可见白色细小线状成虫,即可确诊。患儿肛门及会阴不奇痒,夜间更加明显,局部抓伤后出血和细菌感染,长期刺激呈湿疹样皮损。用生理盐水湿润棉签,然后在肛周涂拭,然后把棉签放在试管内,再取盐水漂浮棉签,可找到虫卵,即可确诊为蛲虫病。
如何预防蛔虫病
1、传染源
蛔虫病患者及带虫者粪便含受精卵,是主要的传染源。每条雌虫每日排卵量达数十万个。受精卵在人体肠内不能发育,在外界适宜温度、湿度和有氧环境中发育。
2、传播途径
人可经多种途径感染,主要是吞入感染期蛔虫卵。在流行区人粪作肥料和随地大便,是蛔虫卵污染土壤和地面的主要方式。
3、易感人群
人对蛔虫普遍易感,农村人群感染率高于城市。儿童高于成人,尤以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感染率为高,男女感染率相近。
4、平时吃的各种食物如水果蔬菜等一定要洗干净。这是预防病从口入!
5、如果自己面色发黄,并且体型消瘦,就要引起注意。但这并不能100%证明是蛔虫引起的症状。可以到医院做相关检查。
总之家长们一定要在平时多关注孩子的身体。因为蛔虫和蛲虫这两种病症都是小儿容易患上的,如果出现了身体一样,也一定要带宝宝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在平时的时候不要给宝宝喂生水喝,如果吃水果也一定要洗干净再吃。而且要注意孩子自身的卫生,这样才能够避免这两种病症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