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国区域经济理论形成与演进

2023-12-12 来源:易榕旅游
我国区域经济理论形成与演进 安虎森 肖 欢 摘要 自1949年以来,我国先后提出和完善了生产力均衡布局理论、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区域协调 发展理论、中国特有的城乡统筹理论。目前正实施四大板块和三大支撑带组合战略,其核心是实现经济活动 空间拓展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也是重塑国内、国外经济地理的过程。尽管经济活动空间拓展以及区域经济 一体化理论并非我国所独创,但我国提出的构建新的国际分工和产业转移模式,通过实现产业转移实施者与 产业转移承接者发展战略的无缝对接,促使资本和产业源源不断地流入产业承接者国内,实现区域经济一体 化的观点,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区域经济理论。 关键词 区域经济理论;拓展经济活动空间;经济发展战略无缝对接 中图分类号F11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63(2015)09—0023—08 DOI:10.15937/j.cnki.issn 1001—8263.2015.09.004 作者简介天津300071 安虎森,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博导天津300071;肖欢,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博士生 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 正统筹实施“四大板块”和“三个支撑带”的区域 经济发展战略组合,这样就形成了东中西互动、优 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空间新格局。四大 勒的中心地理论、廖什的市场区理论以及胡佛的 区域经济学和艾萨德的区域科学,再到克鲁格曼 的新经济地理学,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历史。 而在国内,区域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也走过了将近 4O年的发展历程。 1.国外区位理论的形成 板块和三个支撑带战略组合的核心是我国经济活 动空间的拓展,包括国内空间和国外空间的拓展, 其主要的空间形式是塑造国内经济地理和国外经 以新古典经济学为核心的主流经济学,在研 究经济现象时,通常做出很简单但是很不现实的 假设,即所有生产和消费都集中在一个地点上,这 样就剔除了空间因素这一极其重要而又棘手的变 量。如果把空间因素囊括进去,则此时所得出的 结论在许多情况下完全不同于不考虑空间因素时 得出的结论。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运输成本,这种 运输成本是因生产区和市场区在空间上的分离而 产生的。主流经济学视这种成本为一种生产成 本,并认为降低这种成本的主要途径是运输技术 的改进或发展。然而,如果调整厂商的生产区位, 则可以避免或大大降低这种额外的成本。为解决 这种空间因素对经济现象的影响而产生的理论就 是区位理论。区位理论就是研究厂商选择何种地 济地理。塑造国内经济地理,就是要实现我国东 部和中西部的协调发展和一体化发展;塑造国外 经济地理,就是构建产业分工和产业转移的新的 模式,加强对外直接投资和中国企业走出去,加强 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无缝对接。 拓展经济活动空间,或者重塑国内经济地理和国 外经济地理,就需要以新的区域经济学理论作为 指导,这就要求我们创新区域经济学理论,或者在 新常态下提出一些新的理论观点和主张。而要创 新区域经济学理论,有必要回顾一下我国区域经 济学理论的形成过程以及主要的理论观点。 一、国外区域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从国际上看,区域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从杜能 的农业区位理论、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克里斯泰 点生产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输成本(古典区位 论),或者实现利润最大化(新古典的区位论)的 23 南京社会科学 问题。杜能(1826)最早注意这种成本,他发现离 消费市场的距离的远近对农作物的布局有重大影 响,他计算出各种农作物组合的最合理的分界线, 并划分成六个同心圆状的农业圈。韦伯(1909) 开创性地分析了区域间、国家间的经济区位,认为 理想的厂商区位是生产和分配过程中所需运输里 程最短和货物重量最少的地点。他在运输费用之 外又增加了劳动费用和聚集因素,并由上述三者 决定的最小成本作为厂商最优区位的标准。霍特 林(1929)发展了企业间空间竞争理论,重点分析 了在线性市场上的企业之间的区位竞争。然而, 韦伯以后的区位理论研究者发现,最小生产成本 不能最终确定企业的最优区位,成本最低也不意 味着利润最大化。这样,他们创立了以利润最大 化为原则、以市场规模为中心的区位理论。克里 斯泰勒(1936)认为,高效的物质生产和流通的空 间结构是以城市为中心的多级市场区构成的网络 体系。廖什(1938)进一步发展区位理论,解释了 为什么节点区会存在,定义了依赖于市场区以及 规模经济和交通成本之间关系的节点区。这样, 不仅使区位分析由单纯的生产扩展到市场,而且 开始从以单个厂商为主扩展到整个产业。 区位理论研究的宗旨是为不同企业和部门寻 找最佳的生产区位,使得企业或部门最大限度地 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然而该理论存在 很大的局限性。一是该理论以新古典的完全竞争 理论为基础,认为市场是完整的,不存在不确定 性,因而不存在实现交易所需的信息搜寻费用,同 种同质产品的价格差只因运输成本而产生。然 而,市场实际上并不是完整的,存在许多不确定 性,因此不同市场之间的商品价格差,不仅要考虑 运输成本,还要考虑对不确定性的贴现。二是传 统区位理论的分析方法是局部均衡方法,又是静 态的方法。这种分析方法试图寻找一种力的平衡 点并在这些平衡点上配置厂商,然而这种平衡是 以单个厂商经济行为为基础的,忽略了其周边经 济活动所产生的一系列影响,尤其是忽略了通过 产业链或技术溢出表现出的经济活动间的相互依 赖、相互制约关系。三是传统的区位理论只注重 运费或劳动力费用等经济因素,忽略了制度、技术 2015年第9期 创新以及经济政策等的作用。 2.国外区域经济理论的形成 从区位研究转向区域研究、从微观经济分析 转向宏观经济分析,与资本主义国家问题区域的 出现以及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是密切相关 的。在2O世纪20年代,英国、美国等已完成工业 化的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开始出现了老工业 区的结构性衰退现象。20世纪3O年代的经济危 机使得这些萧条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处境更加恶 化,出现了大量失业人口,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 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其实,马克思主义经典学 者早在19世纪80年代分析过这种工业化国家内 部出现城乡间和地区间不平衡问题的原因,并提 出了解决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的主要途径是城乡 统筹和产业均衡布局的主张。已完成工业化的英 国、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对这种经济发展不平衡 现象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英国于1936年 成立巴洛委员会,试图遏制产业和人口向英格兰 东南部地区的集中趋势,并通过建立工业开发区、 税收优惠等手段使产业向萧条区分散;美国于 1941年成立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制订了田纳西 河流域综合开发计划,其成功经验后来被许多国 家所借鉴。然而,西方发达国家广泛关注区域经 济问题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二战结束 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进入了繁荣昌盛的时代,各 国把大量的物力、财力和人力投入在那些经济发 达、技术力量比较雄厚、基础设施良好的地区以获 得更高的发展速度,解决大量劳动力就业问题。 这种经济政策,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获得了 高速增长,资本主义国家的失业率因此保持在较 低水平上。然而,有些地区的发展速度相当缓慢, 失业率持续偏高且越来越严重,大量失业人口流 人大城市,甚至号称“金元帝国”的美国也出现了 一批劳动力过剩、人口大量外流、经济状况日益恶 化的地区。这种现象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缪 尔达尔提出了累积因果理论(1957),认为不管何 种原因,一旦区域问出现发展条件和发展水平方 面的差距,那么发展快的地区在发展过程中会不 断为自己积累有利的因素,遏制落后地区的发展, 使得落后地区的处境日趋恶化。赫希曼(1958) 认为,一旦增长点形成,则这些增长点通过累积性 聚集不断增强自身的发展,扩大区际差距,虽然涓 滴效应可以缩小区际差距,但这种效应要起作用 需要很长的时间。这些说明,企业为利润最大化 而做出的区位选择,在很多情况下不能实现区域 整体效益的最优;区际发展差距不会因经济的普 遍繁荣而缩小,因为在市场力的促使下,生产要素 流入高回报率地区的趋势不会因经济的普遍繁荣 而减弱;资本和劳动力的外流使得落后地区的处 境更加恶化,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随着这种区 域问题和城市问题的出现,许多经济学家根据凯 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运用宏观经济学的分 析方法研究区域经济政策、劳动力就业以及城市 问题。这些研究把解决区域问题纳入到宏观经济 学的研究领域,重点研究何种因素促使经济增长 发生在国家次一级地域层面上,为何出现发达地 区和贫困地区以及经济发展速度上的巨大差异 等,与这种区域经济研究相关的理论就是我们经 常提到的区域经济增长理论。这样,从单纯的区 位研究逐渐转向区域经济研究,从微观逐渐转向 宏观,进而区域经济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 学科。 3.国外区域经济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到20世纪80年代为止,区域经济学仍无法 解释一些经济现象,尤其是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 不断自我强化的机制。一百年以前,新古典经济 学的鼻祖马歇尔从三个方面说明了经济活动空间 聚集与收益递增现象之间的关系,即知识溢出、劳 动力市场形成以及与本地市场相联系的前后向联 系,目前解释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主要从前后向 联系角度去解释,也就是从我们比较熟悉的循环 累积因果关系去进行解释。对这种前后向联系或 循环累积因果关系而导致的空间聚集现象成了区 域经济学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然而传统的规模 收益不变和完全竞争的新古典理论无法回答这种 前后向联系效应的一些关键性问题。如果在厂商 层面上存在规模收益递增现象,那么可以解释这 种前后向联系效应或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的存在, 但在厂商层面上不存在规模收益递增,那么厂商 不一定选择大市场区为其生产区位,它可以选择 我国区域经济理论形成与演进 多个单个市场,分别建立工厂,这时就不存在这种 前后向联系效应或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反过来, 如果规模收益是递增的,那么厂商间竞争不是完 全竞争,此时市场份额较大的企业完全可以阻止 其他厂商的进入,且逐渐成为该行业的垄断企业。 再有,就生产区位而言,运输成本起着极其重要的 作用,但新古典理论不能把运输成本纳入到一般 均衡分析框架中,如果把运输成本纳人到新古典 的一般均衡模型中,则就不存在均衡或只存在 “零解”,因而也就存在所谓的“空间不可能定 理” 。这些理论问题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 迪克希特和斯蒂格利茨在产业组织领域掀起收益 递增革命 以后才得到解决。从20世纪70年代 后期开始,以克鲁格曼(1991)为代表的一些学者 把产业组织理论分析工具大量应用在经济学的诸 多领域,为解释经济活动空间聚集现象做出了重 大贡献 。随着这些基本理论的突破,区域经济 学进一步趋向于成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区域经 济学理论框架。 二、我国区域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在我国,区域经济学起步很晚,作为一门独立 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只有30多年的历史。尽管在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曾研究过生产力布局问题,但 区域经济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学分支学科 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在我国,区域经济学是为了 适应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 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出现了 一系列的区域性问题,例如区际差距、城乡差距、 产业转移、区域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城市化、三农 问题等一系列问题,在研究和解决这些区域性问 题的过程中,我国区域经济学科逐渐形成和完善 起来了。尽管我国还没有完全建立起适合于我国 的区域经济学理论框架,但在有关区域经济学研 究对象以及研究内容方面,逐渐趋向类同,这是一 门学科走向成熟的表现。 1.改革开放以前的生产力均衡布局理论 新中国成立之初,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 一代领导集体,为改变旧中国生产力布局极不平 衡的弊端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这种实践过程中 南京社会科学 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生产力均衡布局理论,这 种理论主要体现在毛泽东同志的“论十大关系” 一文中,在某种意义上说,毛泽东同志的“论十大 关系”一文是我国第一本区域经济学著作。在 《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同志提出了优先发展内 地、平衡布局生产力的思想,即“沿海的工业基地 必须充分利用”,“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 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这种生产力均衡布局思 想,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大工业在全国 尽可能均衡分布”的思想和列宁的“使俄国工业布 局合理,着眼点是接近原料产地”的思想,是第一代 领导集体指导全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指导原则和实 现我国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 生产力均衡布局理论,首先强调了以内地为 中心的生产力布局原则。“一五”期间,在694个 工业建设单位中,472个工业建设单位布局在内 地,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建设项目大部分布局 在内地。其次,在生产力均衡布局理论指导下我 国实施了以三线建设为中心的中西部开发战略, 从1964年开始把工业布局重点转向内地,在我国 中西部地区展开了规模浩大的三线建设工程 。 三线建设,主要是通过在中西部三线地区大量建 设新的工业企业和沿海地区的大量的工厂向内地 转移两种方式进行的,三线建设一直持续到20世 纪8O年代初为止。再则,生产力均衡布局理论强 调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央政府采取了 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从财政、物资、人力、技术等 方面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大量的援助,如对少 数民族地区提供巨额的财政补贴、对特别落后地 区供给各种生产和生活用品、从内地派遣大批干 部、工人和技术人员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并在基建 投资、财政税收等方面给予了特殊的照顾。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以前是以毛泽东同 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探索中国区域经济问题 的时期,也是我国区域经济学形成的萌芽时期。 这一时期的经济建设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基础, 促进了生产力的均衡布局,缩小了东西部之间的 差距。但这些生产力均衡布局的基本原则在很大 程度上照搬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因此根据这 些理论来指导中国的经济建设,难免存在较多的 26 2015年第9期 问题:一是强调资源配置主体是政府,并视国家指 令性计划为实现生产力布局的机制,抛弃了市场 机制在配置资源方面的作用;二是重内地轻沿海, 抑制了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乃至全国总体经济效 率的提高;三是各地片面强调建立“完整的工业 体系”,形成“大而全、小而全”的局面。尽管生产 力均衡布局理论也提出专业化与分工,但在我国 中西部与东部之间形成的分工格局,基本上是垂 直分工,中西部地区为原料和燃料生产地,东部为 制造业基地,正是这种垂直分工加大了东部和西 部之间的差距。 2.区际非均衡发展理论的形成与演进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的指导 思想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 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把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置于建 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在 继承前一代领导集体经过30多年探索的成果以 及借鉴西方国家的区域经济理论基础上,构建了 符合中国国情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国区域经 济发展的指导思想由过去的平衡发展转向为不平 衡发展,区域发展战略也由向内地倾斜转向优先 发展东部沿海地区。 首先,在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指导下制定了 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的战略。十一届三中全会 后,由于认识到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马克 思当年构想的社会主义经济完全不同,把平衡发 展和均衡布局生产力视为社会主义生产力布局规 律,而把生产力发展不平衡规律视为资本主义生 产力布局规律是片面和错误的,过去那种过分追 求区际平衡的发展模式并不符合中国的国情,中 国的经济发展必然是从不平衡到平衡的渐进过 程。基于此,党的领导集体开始集中优先发展在 资源、区位、人文以及发展水平上具有优势因而投 入能够产生很大效应,以及能够带动其他地区经 济发展的地区,具有这些区位优势的地区是我国 东部沿海地区。为落实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的 战略布局,在1979年和1984年,分别建立深圳等 四大经济特区和大连、秦皇岛等14个沿海开放城 市,1992年又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并在投资布局、 对外开放、优惠政策、体制改革上向东部沿海地区 倾斜。随之,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呈现 出蓬勃生机,成了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 发动机。 其次,在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指导下提出了 “两个大局”的发展构想。一国生产力水平和经 济发展总是不平衡的,总是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生 产力水平上存在差异;一国经济首先重点发展生 产力水平较高的高梯度地区,然后利用高梯度地 区的经济扩散,逐步向低梯度地区推移,最终实现 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 央领导集体基于此种认识,提出了“两个大局”的 战略构想,就是第一步,让沿海地区先发展,第二 步,沿海地区帮助内地发展,达到共同富裕。因为 沿海地区在经济基础、交通运输条件、生产力水 平、人力资源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具备率先发 展的基础,东部沿海地区的率先发展可以快速增 强国家整体实力,有能力帮助内陆地区的经济发 展。“两个大局”构想,既强调了区域经济非均衡 发展,又强调了区域经济非均衡中的均衡,是区域 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这一发展构 想也成了新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内 容,并进一步延伸成了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3.区域协调发展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区域 经济学研究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作为我国经济 发展引擎的东部沿海三大增长极的大力发展,初 步完成了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构想中的第一 个大局。然而,东部地区的产业集聚和经济增长, 使得东部地区成了我国经济的隆起区,而中西部 地区在经济总量、人均收入、经济结构提升等方面 明显滞后于东部,成了我国经济的塌陷区,例如东 部地区GDP在全国所占份额由1980年的52.3% 扩大到1993年的60.1%,而中西部地区分别由 31.2%和16.5%下降到26.8%和13.1%。这意 味着,实施“两个大局”发展构想所提出的第二个 大局的时机已成熟,要开始着手解决区际发展差 距问题。 首先,为解决区际发展差距问题,我国提出了 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为解决地区发展 不平衡问题,“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 我国区域经济理论形成与演进 要,首次提出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的概念,系 统阐述了国家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十五” 计划纲要和十六大进一步强调了沿海地区的发展 和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地区协调发展,逐步形成 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十一五”规划强调 了协调发展和建立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十二 五”规划又把主体功能区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 至此,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理论框架业已形成,其核 心思想是适度倾斜与协调发展相结合。该理论认 为,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是欠发达国家和地区 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但非均衡发展并非单纯、孤 立地发展少数地区、少数优势产业,而是围绕优势 地区和优势产业建立一个结构紧密、相互协调的 区域产业体系。在上述理论的指导下,我国区域 经济学从上世纪9O年代后把区域经济研究领域 扩展到包括区域发展模式、优化产业结构、城乡联 系、三农问题、协调发展等诸多方面,为制定重大 方针政策提供了依据。 其次,为解决城乡发展差距问题,我国提出了 城乡统筹理论。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城乡 差距逐渐加大,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由1990年的 2.20:1扩大到2001年的2.90:1,2007年已扩大到 3.33:1,城镇居民的收入已为农村居民的3.3倍 之多。胡锦涛同志曾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指出, “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 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取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 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 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 的趋向”,中共十七大报告又提出了“缩小区域发 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 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的政策主张。城乡统 筹理论主要包括:一是“三农问题”及其解决途 径,三农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它 曾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重中之重,中央在1982 —1986年期间连续发布以“三农问题”为主题的 中央“一号文件”,从2004年开始中央又每年发 布有关“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尽管每年的一号 文件涉及不同的主题,但从这些不同的主题中可 以看出中国特色的城乡统筹理论的形成过程以及 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方面的政策轨迹。二是提出 27 南京社会科学 了不同于西方国家城镇化理论的新型城镇化理 论。近年来,我国城镇人口每年以1.02%的速度 递增,2014年城镇人口已占总人口的54.77%。 但我国城镇化发展,长期以来主要以西方国家城 镇化理论为主要依据,以西方国家城镇为主要参 考系,这要求我国必须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城镇 化理论和参考体系,我国城镇化要回归到中国特 色的城镇化上来。2009年中央工作会议,提出了 要稳步推进城镇化,“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坚 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 作会议提出了推进城镇化的主要任务,2014年的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强调了走中国特色的新 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是指以城乡统筹、城 乡一体化、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 展为基本特征的,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 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这样,就形成 了不同于发达国家城镇化的我国独特的新型城镇 化理论框架。三是提出了适合于我国的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理论、思路与对策。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具 体化,是实现城乡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2006年中 央一号文件强调把“三农问题”放在重中之重,把建 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加快农村 全面实现小康和现代化建设步伐;2015年中央一号 文件更强调指出,要繁荣农村,则必须坚持不懈地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 平,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至此,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基本成型。 三、“一带一路”战略与经济活动空间的拓展 在新时期,以*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领 导集体正统筹实施“四大板块”和“三个支撑带” 战略组合,也称为“战略组合的2.0版”,即积极 推进以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中部 崛起和东部率先发展战略为核心的“四大板块” 战略和以“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与“长 江经济带”建设为核心的“三大支撑带”战略,而 这种战略组合的核心是拓展我国经济活动空间, 具体表现为重塑国内经济地理和国外经济地理。 1.国内经济地理重塑 28 2015年第9期 为扭转我国区际生产力布局失衡以及实现区 域协调发展,进入21世纪,我国开始调整区域经 济发展战略,其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我国区域 经济由过去的单极驱动转向为多极驱动。根据邓 小平同志提出的“两个大局”战略构想,东部地区 首先发展起来,然后东部地区带动中西部地区实 现共同发展。但实际上没有出现这种理想化的状 态,东部地区的发展并没有有效带动中西部地区 的发展,反而东西部差距进一步加大。东部主要 依赖国外市场,这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 用国外资源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目标,但这 种路径一旦形成,则必然逐渐疏远国内市场,东部 地区的发展更大程度上带动了海外相关市场的拓 展,并没有带动中西部地区的相关市场的发展或 拓展。2008年发生的金融危机,深刻影响了我国 区域经济空间模式的变化。金融危机爆发以后, 主要依赖国外市场的东部地区经济受到了严重打 击,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提高,东部地区制 造业企业面临的压力与日剧增。东部地区要摆脱 困境,则要实现自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而产业 结构的优化升级需要那些已丧失比较优势的产业 从东部地区转移出去。中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 然资源、劳动力资源,因而原材料供给充足,但长 期缺乏充足的资本、技术和知识等高级生产要素, 这就为那些在东部失去优势的产业提供了新的生 产区位。为此,从2009年开始,中央政府高密度 地批复各地呈报的各种经济区发展规划,并采取 各种措施促使东部地区的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 移。我国已在四大板块地区先后建立了13个国 家级新区和6个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这意味 着,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由过去的以东部地区 (以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为中心)为中心 的单极驱动转向为包括广大中西部地区的多极驱 动,这是在新形势下的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 重大变化。其次,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由过去的以 重点项目为主的单项开发模式向以经济聚集为重 点的经济区开发模式转变,经济区开发模式已成 了我国区域经济开发的重要的模式。这种开发模 式强调以某种功能为主的功能分区,这种功能又 与本区比较优势相关的分工专业化是密切联系在 一起的。由此可见,我国国内经济活动空间由分 割开始趋向于统一,而这种由空间分割趋向空间 统一的过程就是拓展国内经济活动空间的过程, 也是重塑国内经济地理的过程。重塑国内经济地 理,目前重点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促 使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问题;二是东部 地区在转移出产业的同时如何升级和调整自身的 产业结构的问题;三是西部地区如何承接产业转 移的问题。目前最突出的国内经济地理重塑现 象,就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长江经 济带”建设战略。 2.“一带一路”战略与国外经济地理重塑 “一带一路”是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走廊, 它从中国开始,贯通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 欧、中欧直至的大西洋沿岸,它贯穿了亚太经济圈 和欧洲经济圈。无论是从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 角度,还是应对经济危机、转型升级的角度,沿线 各国的前途和命运紧密相连,形成了利益共同体 和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战略为拓展我国经济活 动空间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其拓展经济活动空 间具体途径如下:首先,它促使形成新的产业分工 和产业转移模式。过去亚洲地区产业分工和产业 转移的雁形模式,以日本为雁首。但随着中国经 济的快速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以及日本经 济持续的衰退,以日本为雁首的分工格局和产业 转移模式已被打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 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中国的劳动力密集型行业 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将依次转移到“一带一路”沿 线国家,将带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业升级 和工业化水平,逐渐形成以中国为雁首的新的产 业分工和产业转移的雁形模式。其次,加强对亚 欧地区的直接投资,促使中国企业走出去。一般 认为目前是中国以高铁、核电、钢铁、有色金属、建 材、纺织等行业为重点的制造业走出去的极好时 点,因为不仅发展中国家,包括中东欧的一些中等 收入国家都需要提升现有的基础设施水平,有些 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也面临着老化问题,而且我 国在这些领域的性价比有很强的竞争力。其三是 与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无缝对接,实现全球 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只有一带一路战略与沿线国 我国区域经济理论形成与演进 家经济发展战略的无缝对接,才能使中国资本和 企业源源不断地流人沿线国家,带动沿线国家的 经济发展并实现共同富裕。 四、结论 以*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领导集体正统 筹实施“四大板块”和“三个支撑带”的区域经济 发展战略组合,而其核心是拓展我国经济活动空 间,其主要的空间形式为拓展国内经济活动空间 和国外经济活动空间,前者指要实现我国东部和 中西部协调发展和一体化发展,后者指构建新的 产业分工和产业转移模式,加强与沿线国家经济 发展战略的无缝对接,加强对外直接投资和促使 中国企业走出去。拓展经济活动空间,要求创新 我国的区域经济理论,而要创新区域经济理论,有 必要回顾区域经济理论的形成过程以及主要的理 论观点。 国外区域经济理论,经历了从生产区位研究 到区域经济研究,从微观研究到宏观研究的过程。 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一些学者把产业组织理论分 析工具大量应用在区域经济学领域,解释了经济 活动空间聚集的内在机制。随着这些基本理论的 突破,国外区域经济学理论进一步趋向于成熟,形 成了较为完整的区域经济理论框架。国内区域经 济理论是在解决一系列区域性问题过程中逐渐形 成和完善起来的。新中国成立之初,以毛泽东同 志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为改变旧中国生产 力布局极不平衡的弊端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这 种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生产力均 衡布局理论。改革开放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 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继承前一代领导集体 三十多年探索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合我国国 情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指 导思想由过去的平衡发展转向为不平衡发展,区 域发展战略由向内地倾斜转向为优先发展东部沿 海地区。为解决东西部发展差距问题,我国还提 出了特有的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并在进一步发展 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较为完 整的城乡统筹理论,该理论包括“三农问题”及其 解决途径、我国独特的新型城镇化理论以及我国 29 南京社会科学 特有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 2015年第9期 ModelwithFreeMobility”,Jou,na/ofEconomic Theory17,21—37. 在新时期,以*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领 ②Dixit,A.K.&J.E.Stiglitz,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Optimum Product Diversit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7, 导集体正统筹实施“四大板块”和“三个支撑带” 战略组合,其核心是我国经济活动空间的拓展。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后,我国区域发展指导思想 由过去的以东部地区中心的单极驱动转向为包括 67(3),PP.297—308. 广大中西部地区的多极驱动,我国区域开发模式 由过去的以重点项目为主的单项开发模式向以经 济聚集为重点的经济区开发模式转变,这是在新 形势下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重大变化。这意 味着,我国国内经济活动空间由分割开始趋向于 统一,这一过程是拓展经济活动空间的过程,也是 重塑国内经济地理的过程。一带一路战略为拓展 ③Krugman,P.,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 Journal ofPolitcial Economics,1991,99(3),PP.483—499. ④三线建设,主要是指从战备需要出发,建设比较完整的后方 工业基地的战略性部署,它把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地区: 线地区是指处于国防前线地区的省份,包括闽、粤、浙、沪、 苏、鲁、京、津、辽、吉、黑、内蒙、西藏、新疆;三线地区是指处 于内地腹地的省份,包括蜀、黔、滇、陕、甘、宁、青、晋西、冀 西、豫西、鄂西、湘西、粤北、桂西北;二线地区是指处于一线 和三线之间的省份。 一参考文献: [1]Starrett,D.,1978,“Market Allocations of Location Choice in aModel with FreeMobility”,JournalofEconomic Theory,17, 21—37. [2]Dixit,A.K.&J.E.Stiglitz,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Optimum Product Diversit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7, 我国经济活动空间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一是通 过以中国为雁首的新的产业分工和产业转移模 67(3),PP.297—308. 式,促使中国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和资本密集型行 业依次转移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带动沿线国 家的产业升级和工业化水平;二是加强与沿线国 家经济发展战略的无缝对接,通过这种发展战略 的无缝对接,实现我国2l万亿美元储蓄的对外投 资与先进的大量过剩产能的对外转移。 注: ①Starrett,D.,1978,“Market Allocations of Location Choice in a [3]Krugman,P.,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 Journal ofPolitical Economics,1991,99(3),PP.483—499. [4]安虎森:《产业转移、空间聚集与区域协调》,南开大学出版 社2014年版。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六 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6]高伯文:《中国共产党区域经济思想研究》,中共党史出版 社2004年版。 [7]吴传清主编:《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经济科学 出版社2006年版。 (责任编辑:清菡]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Regional Economic Theory in China An Husen&Xiao Huan Abstract: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RC,China has put forward and consummated the equilib— rium layout of productivity theory,regional unbalanced development theory,regional harmonious de- velopment theory and China’unique theory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Now,the four plates and the three support belts combination strategies are implementing which goal is to achieve the expansion of economic activity space and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and it is also a process to reshape domes- tic and foreign economic geography.Despite theory of the expansion of economic activity space and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is not originally from our country,the view that our country puts for- ward to build a new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and industry transfer mode,through implementing the seamless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he industial transfer and the undertaker of industrrial transfer, to prompt capitl and iandusty tro keep flowing into subcontractor’S country to realize regional eco。 nomic integration has been further enriched and improved the regional economy theory. Key words:regional economic theory;expansion of economic activity space;economic devel— opment strategy of seamless docking 3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