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第三单元 人教部编版

2023-10-28 来源:易榕旅网


小公鸡和小鸭子 教学反思

(一)

成功之处:

1.教师是值得肯定的,提问题、和学生互动、与学生对话,等等,都很自然,笑容可掬。学生也表现出了真感情。

2.预先设计的几个问题引导,也很成功。学生学得也很快乐。

3.课堂气氛很活跃,我采取了开头和结尾都动起来的形式。

不足之处:

1.教学设计备好了,但是自己却不熟悉,到了课堂上更多的是临场反应。

2.本课遗憾的是,学生思维还是没有打开,没有我想象中的活跃。平时上课过于依赖教材,导致学生思维呆板。

《小公鸡和小鸭子》是一篇浅显易懂的童话故事,课文讲的是小公鸡和小鸭子一起玩,小公鸡捉虫给小鸭子吃,小鸭子想捉鱼给小公鸡吃,小鸭子在小公鸡落水时救小公鸡的故事。层次清晰、叙事完整、情节生动,字里行间表达着伙伴间互相帮助、友好相处的情感,内容很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孩子们学起来特别感兴趣。

一、教学效果:1.多种方式指导学生识字。《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注意

儿童心理特点,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来指导学生识记生字。教学中,设计了转转盘的游戏,用部件组合法等进行教学,还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识记,学生有的编顺口溜,有的编儿歌,有的编字谜,形式活泼多样,学生记忆深刻。在写字环节,在学生观察每个字的占格后,重点笔画做了提醒,我还注重范写,用直观的方法有效地进行指导,学生都能认真书写每一个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2.创设情境,角色体验。“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体验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学生扮演小公鸡和小鸭子,想象当时的场景,想象他们之间会有怎样的对话,当时他们的心情。学生都乐于表演,跃跃欲试,有的孩子都加上了动作表演,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也更深了,语言表达能力也强了,学习的主动性也得到了体现。逐步让孩子们养成了结合语境理解字词以及主动阅读的习惯。

二、成功之处:这节课的重点就是识字教学。识字对于刚步入小学的一年级孩子来说是一个难点。因此识字教学要注重儿童心理特点,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来指导学生识字写字。我运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用部件组合法、同音字、形近字、词性归类等进行教学,还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识记,学生有的编顺口溜,有的编儿歌,形式活泼多样,让学生记忆深刻。这节课练习充分,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并通过教师及时、丰富、有针对性的点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到有话说。这节课的情感体悟到位,教师创设情境,学生戴头饰进行角色扮演,在朗读和表演中体会小公鸡捉虫子跟小鸭子吃、小鸭子在小公鸡落水时救小公鸡这种伙伴之间相互帮助、友好相处的情感。我还注重范写,用直观的方法有效地进行指导,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不足之处:环节设计不到位。这节课对课文的处理过于细碎,应该加以整合。同时,还缺少整体感悟和总结升华的环节。

四、改进措施:这节课练习充分,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并通过教师及时、丰富、有针对性的点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到有话说。这节课的情感体悟到位,教师创设情境,学生戴头饰进行角色扮演,在朗读和表演中体会小公鸡捉虫子给小鸭子吃,小鸭子在小公鸡落水时救小公鸡这种伙伴之间相互帮助、友好相处的情感。

(三)

《小公鸡和小鸭子》是一篇童话,课文饶有趣味地讲了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习性,以及他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美德。这篇童话语言简明易懂,学生借助图画,读几遍就能了解大致内容,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走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读为主,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鸭子嘴巴扁、会游泳,小公鸡嘴巴尖、不会游泳,并从中受到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教育。

一、教学效果

1.多种方法识字写字。为激发学生识字的乐趣和自主性,采用“圈一圈”“比一比”“玩转盘”等各种方式认识熟悉生字。这样能较好的使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

2.注重朗读指导,体会不同心情。让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将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的对话,读正确,读通顺区分清楚不同角色的话。运用“情境法”读小公鸡与小鸭子的对话。进行分角色朗读,同桌分角色、男女生分角色、小组分角色,通过多种形式的展示读好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

3.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加上描述动作情状的词语使句子更深动形象。运

用朗读对比,体会加上情状词语与不加的区别。

二、成功之处

1.多种方式指导学生识字写字。《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心理特点,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来指导学生识字写字。我设计了转转盘的游戏,用部件组合法等进行教学,还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识记,学生有的编顺口溜,有的编儿歌,形式活泼多样,让学生记忆深刻。我还注重范写,用直观的方法有效地进行指导。

2.创设情境,角色体验。“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我创设体验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我让学生扮演小公鸡和小鸭子,想象当时的场景,想象他们之间会有怎样的对话,当时他们的心情。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也更深了,语言表达能力也强了,学习的主动性也得到了体现。逐步让孩子们养成了结合语境理解字词以及主动阅读的习惯。

三、不足之处

1.学生思维还是没有打开,没有我想象中的活跃。平时上课过于依赖教材,导致学生思维呆板。

2.一类字的学习指导,我用的是汉字形体的演变过程,是我自己从象形字典中截图制作而成,其实可以采用更直观的多媒体自带学习生字软件来教生字。它不但呈现笔画的书写过程,还会有组词、形体演变等,更有趣味。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来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

1.重视词语教学。注意文中的“吃的很欢”“直哭”“偷偷地”“忽然”“喊救命”“飞快地”“谢谢你”等词语。

2.重视句子训练。教学中要抓住重点的句子。如第二自然段中小公鸡捉虫给小鸭子吃。第三自然段中小鸭子说的话及第四自然段中,小鸭子飞快地游到小公鸡身边,让小公鸡坐到自己的背上时小公鸡说的话。这些句子,都是体现小公鸡和小鸭子,互相帮助这一中心思想的,要提示学生重点理解。

树和喜鹊 教学反思

(一)

优点:

生字教学扎实有效。

生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我从字的音、形、义各方面教材设计,认读、识记、书写相结合。达到较好的效果。

教学课文时抓住关键词“从前、后来、孤单、快乐”等理解课文。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本节课的教学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的个别差异,教师做到因材施教。在理解课文时教师尊重学生独特的心理感受,让学生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谈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让学生更进一步感受到没有伙伴和朋友的生活才会孤独。理解“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这句话,很自然的也就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从而教育学生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关心,我们的生活才会很快乐。

不足之处:

引导学生带感情朗读做的不够到位,效果不太理想。

(二)

这篇课文用生动的语句和细腻的语言描写了小鸟和小树由孤单到快乐的生活经历。告诉孩子们有了邻居,有了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戏,才能享受快乐的生活。

一、教学效果: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因此,我将引导学生采用多种阅读方式,反复对重点自然段落的阅读以及对重点词句的理解,辅之以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文本的思想,形成自己的认识。在理解课文时我尊重学生独特的心理感受,让学生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谈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让学生更进一步感受到没有伙伴和朋友的生活才会孤独。理解“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这句话,很自然的也就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从而教育学生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关心,我们的生活才会很快乐。根据教材的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设定为:识字、写字,用“联系上文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知道“孤单、邻居”等词语的意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成功之处:上课伊始,我以学生最感兴趣的谜语入手,让他们具有学习本课的欲望,同时和他们一起谈谈喜鹊的相关知识,从而让学生迅速走进课文。接下来我以范读的形式读课文,让学生自己去勾画生字词,帮助他们认识新字词,然后让他们自由去朗读。本节课的重点就是扫描课文中的生字词,让学生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应该先扫描生字词障碍,再让他们去朗读,通过反复的朗读和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顺利过了字词关,学生认识了生字词后朗读起来就有信心了。在朗读课文时,我重点指导多音字的读音,通过示范读、分组度、自由读、指名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课文。在指导写字时,抓住字的结构和重点笔画去观察,通过示范写,学生书空,描红、临写等不同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写字习惯,让学生从小写好字。

三、不足之处: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课堂略显沉闷,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设计更多有趣的教学环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老师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不应该牵着学生往前走,应尊重他们自己的想法,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创造。

四、改进措施:将采用初读感悟——再读理解——拓展延伸等读悟结合方法,让学生通过思考、朗读、讨论、想象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的中心,最后让学生联系自身的实际谈体会来深化对文章中心的理解,这样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意义上学习的主体。

(三)

《树和喜鹊》是一篇童话,向我们展现了三个画面:一棵树和一只喜鹊孤单地生活;后来这里有了许多树、许多鸟窝、许多喜鹊;喜鹊们、树们快乐地生活。随着画面的不断丰富,树和喜鹊由单个变成群体,由孤单变得快乐,故事生动形象地告诉学生:每个人都需要朋友,有朋友才会快乐!全文共6个自然段,每两个自然段讲述一个画面,结构相似,条理

清晰,语言简洁。

一、教学效果

1.识字教学环节中让学生来当小老师互帮互助学习生字、组词,调动了学生积极识字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自信和信心,并在合作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符合新课标中情感价值观的培养要求。

2.在理解故事深意的基础上再来听课文朗读,学生们就更喜欢快乐的树和喜鹊。课堂中让学生们从故事走进生活,“生活中你和朋友们快乐的故事有哪些呢?”,通过分享故事能够让孩子们明白,跟朋友们在一起能够获得更多快乐。

二、成功之处

1.采用让学生当“小老师”的方式互帮互学,共同学习生字的教学设计,“小老师们”都能够从字的结构、顺组、组词等值得注意的几点来学习生字。从而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识字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2.我采用了以故事的方式导入,是想让学生们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并重点来引导学生理解。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是什么意思,整堂课学生学习很有热情。

3.和爸爸、妈妈一起读。学生带着对课文的理解,课下和爸爸、妈妈一起阅读讨论这个故事,然后同学间交流和爸爸、妈妈一起读的体会。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

言表达能力,同时在与父母阅读的过程中更加深了父母与儿女之间的情感。教育学生以实际行动孝敬父母,尊敬父母。做一个听话、懂事的好孩子。

三、不足之处

1.课堂时间把握不足,没有留有书写练习的机会。识字环节中学生合作认字用时过多。

2.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方面,学生课文读得不够充分。对于让学生用多种形式朗读课文,我有些模糊,不知到底如何用具体的方式指导学生读课文。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来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

1.合理分配时间,在学生识字之后,拿出一部分时间来实际练习,教师在此过程中范写、巡视、指导。

2. 范读课文或播放朗读录音教学时,让学生边听边思考边记忆,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在小组里讲一讲刚才听到的故事。大家相互补充,比比谁讲的既完整又准确。教师要对表述有困难的学生特别关注,搞清楚是没集中精力听故事还是语言表达能力欠缺,在以后的教学中要特别指导这部分学生。

怎么都快乐 教学反思

(一)

优点:

《怎么都快乐》是以快乐为主题的一篇儿童诗歌,整篇文章充满着童真童趣,是一篇让孩子很喜欢的儿童诗歌。

在备课时我发现了这首诗歌的生字词大多是以“动词+名词”的形式出现,例如:“折纸船”“丢手绢”“踢毽子”等,而动词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词,因为每次教学动词的时候我都会叫他们加上动作做一做,以加深孩子们对词语的印象,而这首诗歌如果解决了这些形式的词语就基本上能读通读顺课文了,所以第一课时我就反复地让孩子们读这些词语再加上动作,自己再出一些同种类型的词给他们训练,举一反三,很快地他们不仅记熟了而且也理解了意思,这时候再来读通读顺诗歌,基本上都过关了。而且也在无意中让他们体会到了快乐,一举两得。这让我明白了,有些课文你只要找准了一些关键词句,那么就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

不足之处:

1.教师范读对学生的示范性不够强。

2. 一年级的学生,在朗读方面,更多地是模仿老师。因此,我作为一名老师,应该为学生做好朗读的示范。

《怎么都快乐》是一年级小学语文下册中的一首儿童诗歌,它是一首充满活泼生动的儿童诗歌,全诗写得轻松明快,朗朗上口,不但适宜背诵,而且是学生模仿写诗的最好题材。它共分为四节,写出孩子一个人玩,两个人玩,三个人玩,许多人玩……即游戏是快乐的心理。

一、教学效果:在读文领悟环节,我设计了“自己读,圈出难字——老师范读,规范字音——同桌共读,互相纠偏——小组赛读,激发兴趣——指名朗读,检查字音——全班齐读,集体感悟”,通过读文,孩子们已充分了解了课文内容,有了初步感知。接下来在学习生词时我将课文中动词搭配名词的词语分为一类,让孩子们说说还知道哪些这样的词语。孩子们对这样简单的问题自然是很积极,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而且为之后的“说”作了铺垫。为了充分做到有话可说,我又问:“孩子们,你们能把春游时时见到的情景和老师分享一下吗?”孩子们的话匣子打开可,我适时引导,此举以学生为主体,做到了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实现了由在阅读中感悟、积累语言到在实践中运用、完善语言的转变。此时再出示课文仿写的PPT时,马上就有孩子举手了。孩子的回答,总有自己的见解,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就是自信,就是有勇气。课堂上我能及时鼓励孩子们并帮他把不成熟的想法与回答完善,使孩子们能够得到提高。我感触最深的是学生仿写的诗句,我让孩子们把自己美好的愿望说出来,然后用诗歌的句式说出来,

二、成功之处:1.多种形式朗读,体会内涵。“体验”是开启文本的金钥匙。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感情,在评议中寻求答案,用读来引发学生对文章内容的进一步理解和认识。在本节课中,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并鼓励多种朗读方式相结合,让学生入情入境。2.启发引导,自由表达。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创造是一种最高的境界。只有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才会培养出学生的创造精神。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捕捉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把自己头脑中生活经验的积淀放到文本中来理解。在本节课教学中,模仿课文形式进行“小创作”,让学生也来当回小诗人,由课堂延伸到课外,拓宽了教学渠道,使学生乐于接受,乐于交流。

三、不足之处:时间把握还不够准确,课堂学习前松后紧,做到过渡自然,精心备课。写字教学效果不好,试着把学习主动性交给学生,让学生观察、发现,找学习榜样,进行模仿。

四、改进措施: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更加认识到: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相信学生的潜能,要努力挖掘学生的情感因素,为他们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

本课是一首儿童诗。全诗共有4小节,分别写了一个人玩、两个人玩、三个人玩和许多人玩的不同乐趣。诗歌每小节结构相似,都是先说“几个人玩,很好,”接着说这样玩的特点,最后几行进行具体的玩法举例。课文从孩子的角度来讲述对快乐的理解,一人独处时一种快乐,与他人相处也是一种快乐,学会为别人付出更是一种快乐。游戏快乐,学习也快乐。告诉学生生活中处处有快乐,事事有快乐,怎么样玩都会快乐,在反复诵读中产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一、教学效果

1.多种形式朗读,体会内涵。“体验”是开启文本的金钥匙。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感情,在评议中寻求答案,用读来引发学生对文章内容的进一步理解和认识。在本节课中,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并鼓励多种朗读方式相结合,让学生入情入境。

2.教学中创设情境,采用多种方式的朗读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到快乐的含义:独处是一种快乐,与他人相处也是一种快乐,学会为别人付出更是一种快乐;游戏快乐,学习也快乐。

3.文中的词语搭配极为丰富,“折纸船、踢毽子、听音乐、下象棋、打排球、讲故事”等,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良好素材。因此,在熟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了解这样的词组,积累动词。

二、成功之处

1.遵循低年级学生学习的直观性原则,教师的示范是非常重要的。学习生字时,我在黑板示范,使学生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明确汉字书写的笔画和笔顺,突破书写难点。通过学生彼此交流自己识字的好方法,提高了学生识字的自主性。

2.启发引导,自由表达。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创造是一种最高的境界。只有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才会培养出学生的创造精神。课上,我引导学生用心捕捉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把自己头脑中生活经验的积淀放到文本中来理解。在本节课教学中,模仿课文形式进行“小创作”,让学生也来当回小诗人,由课堂延伸到课外,拓宽了教学渠道,使学生乐于接受,乐于交流。

三、不足之处

1.识字教学指导还存在欠缺,备课时没有深入对本课汉字的规律进行深入发掘和拓展;对学生的识字方法没有系统的指导,比如加一加,减一减,熟字换偏旁等。

2.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如何在课堂上让孩子的注意力更集中,对课堂内容更感兴趣,还需要我在备课和课堂环节的设计上下功夫,多关注学生,同时也需要一定的课堂艺术。

四、改进措施

1.备课时要深入对本课汉字的规律进行深入发掘和拓展;对学生的识字方法进行系统的指导,比如加一加,减一减,熟字换偏旁等。

2.要在课堂上让孩子的注意力更集中,对课堂内容更感兴趣,需要我在备课和课堂环节的设计上下功夫,多关注学生,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来带动他们融入课堂。

3.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适时的给予奖励。

口语交际:请你帮个忙 教学反思

(一)

优点:

1.本次口语交际设计巧妙。按照请人帮忙——给别人帮忙的顺序,很好的完成了交际任务。

2.本次交际学生懂得“请人帮忙”时要把话说清楚,有礼貌;给人帮忙时热情、乐意、真诚。

不足之处:

课堂气氛的调动,不够活跃,应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努力。

(二)

通过《请你帮个忙》的教学,让学生知道,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麻烦、碰到困难时,就需要请别人帮忙,人和人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这就是培养学生交际时学会说话,注意文明礼貌,把话说清楚,说得体的内容。

一、教学效果:《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来源于学生的真实生活,易于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但是在具体的交际过程中,学生只是停留在自己感性的生活经验上,还不是很清楚在交际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因此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引导在直观的情境交际中总结出了交际的注意事项,帮助学生逐步从感性上升到方法的理解上,提升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1.创设情境,激发热情。我根据口语训练要求,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给孩子构建了一个交际平台,进行模拟表演。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敢说、多说、会说。学生自始至终非常感兴趣,气氛比较活跃。

2.合作表演,增强能力。口语交际应该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结合起来,通过小组的合作表演,使得他们在说中悟,在演中悟,在合作中丰富了语言,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感受到了口语交际的乐趣。

二、成功之处:口语交际课是“听—说—应对”的交流场,交际互动中的应对对学生来说是最难的。有趣的活动能使交际的情境活泼、生动,“请别人拿球”这个情境,更容易调动低年级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们一听说在课堂上可以踢球玩,立刻兴致盎然。在情境中,学生动手、动脚、动脑、动口,调动多种感官参与交际,以听说为基础,以评价为反馈,在愉快的氛围中落实:认真听,说清楚,有礼貌。学生的应对交往能力得到锻炼,口语交际教学的交际性得以逐步落实。延伸真实情境,提升交际能力。口语和书面语不同,发展有先后。第一学段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应以敢说、愿意说为主,鼓励学生自信地表达。口语交际课就是要让不敢说的学生敢说,不爱说的学生爱说,让全班学生尽可能地说。因此,最后一个情境的设置,我通过自编儿歌帮助学生总结交际方法,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不同的内容,演绎不同的场景,根据老师提供的校内外不同情境,自选演练,交际体

验。

三、不足之处:但是由于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自控力差,在自主合作练习中有部分学生未能真正做到交际练习,在倾听的过程中也不够专心。

四、改进措施:从实际的课堂教学看,有方法的指导,在接下来的交际练习中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到态度自然、声音洪亮,尤其是对于帮助原因的说明,表达得较为清楚明白,对于礼貌用语的使用也能做到恰当正确。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倾听能力的培养。

(三)

这是本册教材的第二次口语交际,是以请别人帮忙为主题设计的。教材先用一句话介绍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有时候我们需要别人的帮助。下面配了三幅图,每幅图都创设了一种请别人帮忙的情境,分别是问路、借东西和请别人拿东西。图画中请别人帮忙的人面带微笑,用文明礼貌的语言寻求别人的帮助,在图画下方还提示了6个礼貌用语。

教材这样要求,非常明确地提出本课的口语交际重点:学会请别人帮忙,请别人帮忙时要使用合适的礼貌用语。创设的交际情境包含课堂内外,校园内外,和学生的生活非常贴近。

教学重点:关注学生在不同情境下使用合理的礼貌用语是本次学习的重点。不仅要关注提请求人的语言,还要关注提供帮助的人的态度,引导学生用合适的语言和态度说清楚不能帮助的原因。

一、教学效果

1.在我的指导下,小组合作进行情境表演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它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把个人自学、小组交流、全班讨论、老师指点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而促使小组之间合作、竞争,激发了学习热情,挖掘了个体学习潜能。实践引导中总结要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锻炼。

2.在这节口语交际课上,我用生活情境的演绎进行对比,使学生明白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用语不够规范,然后让学生参考句式练习礼貌用语,以达到口语交际教学的目的。不仅让学生充分大胆地发挥自己的优势,也锻炼了学生从容自信的心态,使学生更加敢于表现自己。在这堂课上,我着重培养学生清晰表达自己。

3.在这堂课上,我着重培养学生清晰表达自己要求及请求帮忙的能力。与人交流时自然大方,有礼貌。相信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也能学有所用。创设情境,也使得整堂课充满趣味性。

二、成功之处

1.创设情境,激发热情。我根据口语训练要求,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给孩子构建了一个交际平台,进行模拟表演。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敢说、多说、会说。学生自始至终非常感兴趣,气氛比较活跃。

2.合作表演,增强能力。口语交际应该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结合起来,通过小组的合作表演,使得他们在说中悟,在演中悟,在合作中丰富了语言,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感受到了口语交际的乐趣。

三、不足之处

1.导入不够贴近学生。教学时,教师可以从本单元的课文《小公鸡和小鸭子》导人,引导学生回忆小公鸡捉虫给小鸭子吃,小鸭子在小公鸡落水时,救小公鸡,他们互相帮助的故事。这样安排贴近学生的学习,有助于建立单元的整体性。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自己遇到过哪些困难,是怎么解决的。在交流中,激发学生交往的欲望,唤起交际动机。

2.未涉及课外延伸环节。教学中,我如果能巧妙地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将会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来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

通过《请你帮个忙》的教学,让学生知道,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麻烦、碰到困难时,就需要请别人帮忙,人和人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这就是培养学生交际时学会说话,注意文明礼貌,把话说清楚,说得体的内容。

1.营造开放的“语场”,让学生毫无拘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在学习与生活中的困难。教师在此所关注的是学生能否敞开心扉,把自己遇到的困难真实地说出来,并且引导学生评讲如何把困难或问题说清楚。

2.根据当时的环境有效地安排学生“请教”。

3.向课外(生活)延伸,让学生各自根据自己的经验讨论。

语文园地三 教学反思

(一)

优点:

1.本次交际学习了用音序查字典的方法。根据口诀及查字典的步骤,学生很容易就学会了查字典。

2.本课积累了一些李白写的诗歌,学生做到了读通、读出韵味,读出节奏。

不足之处:

查字典应该在实践中讲解方法,边查边说才好,否则只是纸上谈兵。

(二)

一、教学效果:第一版块“查字典”。这一部分由查字典的三个步骤、音序查字法口诀和练习三个部分组成。教材在安排上先让学生读懂查字典的三步要求,借助范字“厨”的教学让学生学会正确运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让学生熟记音序查字法口诀,在此基础上运用方法学会自己查找生字。教材编排循序渐进,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能力特点,并教会学生养成在学习中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第二版块“日积月累”。这一部分是一首古诗——李白的《赠汪伦》,整首古诗标注拼音,有助于学生借助拼音把古诗读正确。教材还配有一幅李白和汪伦在岸边告别的插图,学习中可以借助课文插图,大致了解这首古诗的意思,并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指导学生

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恰当的停顿,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古诗。

第三版块“和大人一起读”。《胖乎乎的小手》中的兰兰替爸爸拿拖鞋,给妈妈洗手绢,帮姥姥挠痒痒,短文小中见大,充满着家庭的温馨,内容和语言都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对学生有很好的启发和教育作用。这个版块重在创设阅读的环境和氛围,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感受阅读的乐趣。

二、成功之处:新课标指出“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总结布置课后作业,以小组的形式,选择画画、办专题手抄报、摄影、写进习作里等等。这一教学环节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把课堂延伸到课外。能让学生把秋天的快乐留在自己的回忆里,写在自己的成长中,同时让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学会了创新,得到了发展。实现了一种能力的迁移。教师是课程改革与创新的主力军,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遵循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宗旨,努力建设开放有活力的语文课堂。设计把学生从小课堂带进大课堂中,把课堂延伸到课外,让课堂具有弹性。让学生亲自去感悟、体验,使学生在大课堂中真实地感受到处都有秋天的快乐。这节课,由于给予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不拘泥于任何形式,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得到锻炼。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在愉快、宽松、和谐的氛围进行中,学生的语言得到了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在充满智慧的挑战里,焕发了生命的活力。

三、不足之处:课后感到诸多不足。对文本的挖掘和解读还不够深,导课、引课还不够顺畅。课堂教学过于拘紧、紧张。对学生放手学习和合作学习做得还不够,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对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重视不够。

四、改进措施:1.注重对文本的挖掘,深入研究文本;2.多向资深教师学习,使教学过

程流畅自然;3.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动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

本单元语文园地安排了3个版块的内容。第一版块“查字典”。这一部分由查字典的三个步骤、音序查字法口诀和练习三个部分组成。教材在安排上先让学生读懂查字典的三步要求,借助范字“厨”的教学让学生学会正确运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让学生熟记音序查字法口诀,在此基础上运用方法学会自己查找生字。教材编排循序渐进,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能力特点,并教会学生养成在学习中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第二版块“日积月累”。这一部分是一首古诗,李白的《赠汪伦》,整首古诗标注拼音,有助于学生借助拼音把古诗读正确。教材还配有一幅李白和汪伦在岸边告别的插图,学习中可以借助课文插图,大致了解这首古诗的意思,并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指导学生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恰当的停顿,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古诗。

第三版块“和大人一起读”。《胖乎乎的小手》中的兰兰替爸爸拿拖鞋,给妈妈洗手绢,帮姥姥挠痒痒,短文小中见大,充满着家庭的温馨感,内容和语言都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对学生有很好的启发和教育作用。这个版块重在创设阅读的环境和氛围,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感受阅读的乐趣。

教学效果

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得到了以下效果:

1.游戏导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汉语拼音字母表是音序查字的基础,本课学习中应引

导学生复习巩固字母表。在课前开展各种趣味小游戏,字母表背诵比赛、在音序表中快速找字母比赛,让学生对26个字母的读音和字形有充分的掌握。

2.借助插图,体会作者情感。让学生自己借助拼音朗读古诗,争取读正确,读出节奏。利用多媒体看关于本首古诗插图。反复朗读,大致体会古诗意思。

3.通过“和大人一起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体验亲子阅读的愉快。知道帮助大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二、成功之处

1.在这一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一个全新的内容就是查字典,我简单地介绍了字典的结构和查字典的三种方法,并重点地讲解了音序查字法,通过学生带领着大家一起查字典,让学生熟悉查字典的流程和方法,并进行课堂练习,学生在实践中更加熟练地掌握查字典的方法。

2.本课通过学习《赠汪伦》这首诗,加深了我们对李白的了解。我让学生自由讨论古诗的意象,让学生充分理解友人分别时的场景,体会朋友之间即将分别的依依不舍之情。熟读并背诵古诗,也是我们这一节课的目标,也落实在了课堂上。

三、不足之处

1.查字典环节比较枯燥,学生学习热情不够,未能抓住学生喜欢游戏性学习的特征。

2.学习《静夜思》这首诗时只让学生多读,借助图片理解诗句。但是未能发挥老师泛读的作用,“赠、汪、乘、行、声、情”等后鼻音字没有帮助孩子正音。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来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

1.指导学生快速翻阅字典正文页码的方法。比如,先根据页码数字的大小来进行大致判断,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翻页(一页一页地翻或者一叠一叠地翻)。

2.安排学生喜欢的游戏、闯关、查老师同学的姓等不同形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快乐练习查字典。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