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学校文化建设 谋求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
赵兴旺
这次暑期校长读书会的主题是:今天怎样当校长。目的是让校长们畅所欲言,深入交流治校治教的理性认识和学校管理的经验体会。我没有当过校长,缺乏学校管理的实践经验,照理没有什么发言权,只是不甘寂寞,也想参与讨论,为校长们助兴。
我长时间在教育行政机关工作。这一经历使我亲眼目睹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绍兴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也目睹了许多学校管理的成败得失,看到了我们校长队伍新老更替,‚长江后浪推前浪‛的进步过程,回顾起来有太多的感触。以我的经历,我以为目前我们的学校管理可以说处在历史的最高水平,校长队伍的自身思想素质,工作能力,管理水平,从总体上讲也是历史上最好的。
但是我们今天的进步、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是在前人的基础上逐步提高,逐渐进步的。我们不妨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绍兴的学校管理形态的演变过程,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改革开放到1990年前后。这一阶段的学校管理,用一句话来概括,即是‚经验型管理‛。就是说,在这一阶段,我们校长对学校的管理,主要是凭个人的经验,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校长的主观意志及其人格魅力。在教学管理上,如果校长是业务能手,教学专家,他就办法多,措施多,学校教学质量也就提高较快。在学生管理方面,校长有经验,有办法的,管理
1
就井然有序,校风、学风就好,否则校风校纪就差。特别是对教职员工的管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几乎全凭校长的个人魅力。个人威信不怎么样的校长,分配工作任务时,校长还得求老师的情;对个别工作不负责,不遵守纪律的教师,校长也无可奈何。所以那时的好校长,个个都是埋头苦干,以身作则的。非但如此,由于那时候教师经济待遇还比较低,校长还得千方百计托关系、求领导,为教职员工排忧解难。因此,在那个时期,校与校之间的差别很大。好的学校,领导与教师是鱼水关系,众志成城,大家的积极性很高。一些不好的学校,教师与领导很对立,教师积极性得不到调动。教学质量的差别也很大。好的学校校风校纪好,升学率高,社会知名度高;不好的学校风气不正,有乱班,升学率自然也不高,社会名声不好。我们现在的一些名校和非名校,究其形成原因,如果追溯上去,就是在那个时候烙下的印子。这一时期当然也有好校长、好学校,但总体上数量不多,学校的管理水平不高。
第二阶段是从1990年前后到现在。这一阶段的学校管理,也可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制度型管理‛。这一阶段的标志是‚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结构工资制‛即所谓‚三制改革‛的提出和实施。其宏观背景是《教育法》、《教师法》等一系列教育法律、法规的颁布与实施,‚依法治国‛理念的提出,我们教育系统也提出了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理念,各级各类学校开始注意加强制度层面的建设,促使学校管理从经验型向制度化、规范化转化。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企业管理的一些新理念引入教育系统,‚论资排辈‛‚平均主义‛等老观念受到冲击。特别是教师聘任制和结构工资制的实质性推行,触动了每一位教师的切身利益,也触动了每一位教师的灵魂,干与不干,干多干少,真的
2
不一样了,多干多得,优劳优酬,从而极大的调动了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
与此同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加强了行政后勤管理、教学质量管理、学生学籍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建设,特别是随着‚校务公开‛、‚阳光工程‛的实施,学校的民主管理进一步推进,人事、财务以及教师的评优评先、晋升评职等方面的制度更加规范、公开公平,学校各项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当然,这个阶段各校的管理水平也还是有差别,但相对于第一阶段小多了。因为制度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形态,不因人事之变而变。一所学校,一种比较完善而可行的管理方略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随着校长的变动而变动,或者因校长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以上两个阶段的划分是相对的。在第一阶段,学校管理不是完全没有制度保障,也不是说制度一点不起作用。在第二阶段,不是说学校管理中管理者的经验和个人魅力不重要,不起作用。我这里主要是就其主导方面而言。即是说在第一阶段,在学校管理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管理者的经验、意志和个人魅力,而在第二阶段,起主导作用的则是制度。
很明显,通过以上的对比,我们会发现,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制度比校长个人的经验、意志和人格魅力更重要,起着更带有普遍性、更举足轻重的作用。我这样说,丝毫没有否定校长个人经验、意志和人格魅力的作用;相反,我认为越是制度化、规范化,校长越是应该注意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张扬人格魅力。关于一点我不展开讲。我最近以来想得比较多,想得比较深入,今天在这里要着重提出来跟校长们讨论的是这样一个问题:
3
制度是不是我们学校管理最权威、最理想的手段?制度完善和创新能否穷尽我们学校管理中的一切问题?
最近看到一个资料,很受启发。资料上说,日本人对自己企业的热爱是你想象不到的。有一天几个朋友一起到饭店吃饭,其中有一个人是啤酒厂工人,不是高级职员,也没有股票的,就是一个普通的工人。点菜的时候,那个工人问,有没有某某牌子的啤酒。服务员说,对不起,今天没有。那个啤酒厂工人就说,今天我不喝酒。然后他向朋友解释,我就要让这个饭店的老板知道,没有我们厂的啤酒,他会丢生意的。一个普通的工人何以会有这样的想法,这样的行为,在一切场合自觉地维护企业的利益?其实他争取来的利益根本落实不到他头上,是不能与效益挂钩的。不能‘挂钩’的东西靠什么来管理呢?恐怕不能靠制度,制度肯定管不住这些。
联系到我们的学校管理,现在大家都在量化考核指标,细化考核内容,尽可能地完善制度,这是完全必要的。但是不管我们怎么量化、细化,制度怎么创新,总还是有一些很重要的内容是无法考核的,无法与教师的工作量、与其报酬挂钩的。
比如说,学校的德育工作,尽管有一些内容可以量化考核,如违法乱纪犯罪等,但是多数内容无法量化、很难考核。如教育学生诚实守信,这是公民很重要的素质,需要我们教师言传身教,花很大的精力来教育。但是,你怎么考核?再比如转化差生的工作,也很重要,但是转化了多少,你如何衡量,如何考核?再比如说,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对学生应该倾注无私的爱,特别是在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碰到困难受到挫拆的时候,教师应该全身心的给予呵护,这一切又如何量化,如何考核,如何与教师的待遇挂钩?
4
显然,制度不是万能的,制度的完善和创新,还不能穷尽学校管理中的所有问题,制度建设并非治校治教的‚制高点‛。
那么,不能靠制度解决的问题,要靠什么来解决呢?我的观点是:靠文化,靠学校文化。是否可以这样说:文化,乃是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
刚才所举的日本啤酒厂工人的例子,支配这个普通工人行为的精神力量哪里来?从企业文化来,是这家啤酒厂的企业文化培育了普通工人爱厂如家的精神成果。
文化,这是一种历久的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文化是民族之根;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文化是国家之魂。我们看到,遍布海内外的中华民族子孙,尽管多少年来可能居住环境不同,政治信仰不同,生活习惯不同,但还是年年要到陕北祭黄帝陵,到福建拜妈祖庙,在家里供关公,与子孙说岳飞,就是因为有文化这条根,这个魂。假如他不认识祖国的语言文字,不知道祖国的历史,完全丢弃民族的习俗,那么他纵然还是黑头发黄皮肤,也不能算是一个中国人了。因为他精神世界中的这条文化之根已被彻底拔除。所以历史上一切侵略者在攻城掠地之后,接着便是设法同化人家的文化。都德的名篇《最后一课》,就是写普鲁士入侵法国,从次日起学校里将不允许再用法语上课。我国历史上清兵入关强制汉人剃发,实行所谓‚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一个发型何至于这样重要?其目的就是不许你留一点汉人的痕迹,从精神上将你摧毁。只是几千年的汉文化实在太强大了,满人非但没有消灭汉文化,最后反而被同化。可见文化的影响力、渗透力之大之强不可估量。
首先感到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管理制度在文化面前显得无能为力的是一些跨国经营的集团公司。这些公司的管理者发
5
现,同样的经营理念,同样的管理制度,在一个跨国企业里不灵了,因为在那里管理的对象是有着另外一种文化的员工。半导体不是日本人发明的;但是由半导体变成便携式小收音机,却是日本索尼公司的老板命令他的20个工程师,关在一个旅馆里,没日没夜地研制出来的,哪一天做成,哪一天回家。这件事情如果拿到法国,命令20个法国工程师在一个饭店里就干这样一件事情,干不成别回家,那绝对做不到。这是两种不同的文化所决定的。文化上的差异使得跨国公司只能从建设企业的共同文化上去找出路。
文化,虽说是无形的,但其作为一种精神成果,对生活的渗透力极强,对人的影响力至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一所好学校,首先是风气好。在风气好的学校,教师积极向上,为人师表,学生勤奋好学,团结互助。在这样的环境下,有利于人的健康成长,即使有几个差一些的学生,一入其校,受到熏染,很快就会发生改变,即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相反,在一所风气不好的学校里,教师松松散散,不思上进,学生游惰成习,打架斗殴,好学生也会跟着变懒变坏,即所谓‚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就是有无文化的具体表现。因此,一名优秀的校长总是十分注重学校文化建设,依靠文化的力量来弥补制度管理的不足,来培育良好的校风校纪,使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同步,使制度和文化在学校管理中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不可否认,这几年我们在推进学校硬件建设中,在强化学校制度管理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学校软环境建设,忽视了学校文化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因此学校是发展了,规模是扩大了,教师的学历水平提高了,经济待遇也在不断改善,但是师德水平反而‚滑坡‛了。‚一切向钱看‛,待遇上斤斤计较,按酬付劳;
6
有偿家教盛行,外出创收有增无减;个别教师对‚双差生‛‚贫困生‛缺乏爱心,只看重学生的分数,对学生的品德培养漠不关心,如此等等。由于学校文化的缺失,使得我们一些学校徒有豪华的校舍设施,而无与之相称的校园氛围。对此,我们做校长的务必有清醒的认识。
怎样致力于学校文化建设?相对于学校硬环境建设和制度建设,学校文化建设具有看不见、摸不着的隐性特点,需要我们作出更加艰巨、更加长期的努力。在此我给校长们提出几点建议:
1、正确定位,建设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
建设学校文化,一定要根据我们学校教育的性质、宗旨和学校的自身特点来正确定位,建设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因此,学校文化建设首先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在学校里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本,为学生的一生发展着想,这是每一个教职员工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理念。作为校长,还要树立以教师为本的理念。在教职员工的管理中,加强制度建设是必要的;但同时要赋予人性化的管理。须知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制度是为人服务的,从根本上说,学校的发展不是靠制度管出来的,而是靠自觉的人倾力创造出来的。其次,学校文化建设必须与师德建设紧密结合。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官有官德,医有医德,教师要有崇高的师德。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也是对一名教师的基本要求,应该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第三,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既要注意培养学生具有现代人的基本素质,比如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等等,也要注意继承和吸收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一些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如助人为乐,尊老爱幼,勤奋刻苦,虚心好学
7
等等,不管时代怎么发展,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以上讲的只是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一些共性的东西。具体到一所学校,文化建设还必须和这所学校的传统、历史以及现实的某些优势、特点相结合,使学校文化更显个性,更富特色。
2、设计载体,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学校文化建设,重在建设。学校文化既有物态层面的建设,但更多的是无形的精神层面的创造。物态层面的建设包括校园环境、校舍建筑、人文景观、活动场所、图书资料等等。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个优美、洁静、富有人文气息的校园,能陶冶人的情操,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发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学校文化建设更大量的是学校‚软环境‛建设,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与和谐的人际环境。如果说,一所学校的硬环境好比是人的躯干的话,那么软环境则是人体内的血脉和神经。建设‚软环境‛,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与和谐的人际环境,途径是多方面的。在当前,一个突出的问题是要处理好‚育人‛与‚育分‛的关系。一些学校为了‚应试教育‛,为了‚育分‛,成天把学生限制在教室里、书本里、题海里,学校文化活动甚少,高质量的文化活动更是少之又少。青少年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要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靠说教不行,必须组织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把正确理念渗透到课堂里、活动中,渗透到教书育人的每个细节,让他们从中去感受,去体验,然后逐步内化为认知和情感。在这一过程中,重要的是创设载体,为学生创造参加实践体验的平台。在团结广大教职员工,聚合人心,形成一种和谐的、积极向上的校园人际关系方面,同样也需要注重创设载体,提供平台,营造氛围。
8
3、持之以恒,一以贯之把文化建设进行到底。
学校文化建设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一个具有稳定状态的学校文化的确立,必然是长期的,需要五年、十年,甚至几代人薪火相传,坚持不懈的努力,来不得半点急功近利和浮澡。在这一过程中,既要防止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无计划、无重点、无目标;又要防止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抓抓停停,半途而废。
正确的做法是,首先从学校文化建设的目标定位做起。就是说先是对学校的发展目标有一个正确的定位,然后根据学校的发展目标,对学校文化建设的目标作出科学的正确的设计。第二,这个文化建设目标确定之后,还应寻找学校文化建设的重点。这个重点要根据学校的历史、传统和学校的优势、特点来确定。第三,找到重点以后,还要找到切入点。切入点不一定就是重点,当然最好是重点。切入点应当是从实际出发,应地、应校制宜,天时地利两得,既适合当前的需要,又比较切实可行,以利初战获胜,之后,一环扣一环向前推进,波浪式地前进。并持之以恒,一以贯之,把学校文化建设进行到底。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