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编号 课题名称 所在单位 课题负责人 课题参研人 研 究 工 作 简 述 YWX15454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中问题导学应用研究 靖边县第九小学 张建荣 赵春霞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1、改善课堂教学模式,探究高效课堂教学规律。 2、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3、教会学生生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 二、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效果和效益的策略。主要针对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效率低、效果差、效益小的问题,提出“以问题为载体,构建高效课堂”的改革措施。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纽带来组织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把问题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效果和效益。 三、课题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研究课堂必须观察课堂,本课题将采用两种方式实地观察课堂:一是日常课堂观察,即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观察学生的学、审视自己的教;二是局外结构观察,即课题组组织参与研究的教师深入某位教师的课堂,带着研究的问题,按照一定的程序,对课堂教学现象进行观察、记录。 2、案例研究法。本课题将经常选取典型的教学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和研究,最终形成一批体现课题研究特色、具有参考价值的案例。 3、经验总结法。本课题的研究,将注重实际、注重实践、注重实效。在大量的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总结成功的经验,并适当进行理论上的提升。 四、课题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5年1月7日~2015年3月21日)。 1、制定《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中问题导学应用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2、建立此微型课题组,确定课题组人员及分工; 3、组织专家对此微型课题方案进行论证; 4、组织此微型课题组教师学习课题研究的理论、方法及现代教育理论;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中期评估阶段(2015年3月22日~2015年6月31日)。 1、微型研究课题《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中问题导学应用研究》方案申报; 2、对各班学生进行课题实施前的有关专题问卷调查; 3、对参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中问题导学应用研究》微型课题组成员组织培训、交流、研讨活动;
4、确定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框架; 5、接受《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中问题导学应用研究》微型课题组中期评估。 第三阶段:深入开展课题研究阶段(2015年7月1日~2015年10月30日)。 1、修订完善课题研究方案; 2、实践课展示、检测、评估与小结; 3、完成实践课资料及测试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4、撰写个案分析、专题研究文章或研究论文; 5、继续深入开展本课题研究,交流、研讨、推广研究成果。 第四阶段:课题总结阶段(2015年11月1日~2015年12月15日)。 1、进行研究资料分析与数据检测统计,撰写课题研究总报告与有关论文; 2、组织专家鉴定; 3、接受市学会终审评估、结题验收研究成果。 课题研究 取得的 主要成果 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1、课题组承接《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中问题导学应用研究》这一任务几个月以来,始终坚持课题研究与本职工作捆绑并行的原则。在课题研究与资源整合与利用的实践中,我们对“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中问题导学应用”的认识逐渐明晰,对长期困扰教师教育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有了新的感悟和解读。同时,课题组就新时期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中问题导学应用的内容、形式和模式等方面,也作出了富有前瞻性的探索和开创 性的尝试。 2、确立教师发展平台,课程整合,校园网,信息技术网络教程,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形成区域性校本教研发展体系,《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中问题导学应用研究》的研究,产生了一批结构完整,丰富实用的数学学科高效课堂实践经验。基于理论探索和教学实践研究,开发出一个集体课程资源、教与学活动于一体的开放、共享、动态发展的基础教育资源。通过统筹规划、共建共享、应用推动,有计划、有步骤的建设了一套比较完善而丰富的、与国家课程配套的课堂教学的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并探索出一系列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学科教学规律的新型教与学的模式、方法。 3、通过研究课题带动,以行动研究促课题团队的教学和科研能力,使参与实验的老师在教育应用、教育科研能力、教育技术方面的知识能力等均有显著的提高,并通过他们,进一步带动学校师资力量与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培养一批能够深化教育技术应用的科研人员和教学主导人员。 4、通过《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中问题导学应用研究》的研究,产生了一批结构完整,丰富实用的学科网络资源。我们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的方式,多角度、多途径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有价值的学习资源,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具现实性、挑战性、探索性与人文性,赋予数学学习材料以生命的活力,让学生在自主建构中发展情感,生成智慧,使英语学习活动更具生命的价值。鼓励个性化专业发展,形成独特教学风格。在教师群体中也可以逐渐创建“伙伴式 ,形成教学的“学习共同体” 的团队文化” ,实现共同的专业成长。引导这种以教师自身的“实践性知识”为基础而展开的教学,不断地建构开发课堂教学资源的实践性框架。这样的教师不再是课程的附庸,而是课程的生成者、创造者。 5、“问”是“问题导学”教学的精髓。 数学教学中,问题的来源不应当是教师假设的一定的情境,而是学生面临思维矛盾,从而主动地形成有价值的问题。从根本上讲,“问题”应该来源于学生的练习、讨论等学习实践活动,来源于学生认识的局限、思维的冲突、方法的错误等方面。在新课程学习中,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困难有两点:一是学生不易理解数学的思想实质;二是在数学学习中难以发现具体问题之间的联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问题的提出要与教材密切相关,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时,才能自觉地带着问题自学、思考、感悟和讨论,才能使学生和教师之间达成双向交流,才能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的发展,才能使学生在思考、回答问题的过程是领悟数学的核心思想,深刻掌握各知识点,扫清学生学习中的“惑”,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刻性,为组织实施教学提供一条明确清晰的思路。 6、 “导”是“问题导学”的关键 问题导学教学需要教师依据课程标准,有意识地开发、收集和创造一些实际问题情境来为教学服务,使学生有机会应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里所说的问题情境,通俗地讲就是教师为启发学生主动探究而编撰的一个导学材料,它可能是一个简短的富有启发性的小问题、小实验,也可能是递进的问题或阅读材料,其目的是激发学习动机,并为学生提供一个问题导学线索,让学生围绕这个线索展开高质量的思维活动,从被动的“被灌输”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学习” 问题教学必须考虑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将难点化解成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小问题,然后指点迷津,教给学生一种学习策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产生解决这一认知困难的主观愿望,启动思维,从而获得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另外,学生还应学会提出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善于设计问题,而且在善于引导学生直接参与问题设计,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生向教师提问比教师提问学生更有意义,对学生思维的发展更有作用。因此,在问题教学中,老师既要设计好问题,又要有明确指向的诱导、点拨和示范,引导学生发问,融合讲、练、思,使教学方法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进行有机结合。 学校评 价意见 在研究工作中,课题组成员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摸索出了“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资源有效整合的研究“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取得了预期成果,完成了实验任务。现实验研究工作已经结束,即将进入成果推广阶段,特提出结题申请,请准予结题。 (盖章) 年 月 日 县区鉴 定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市教科研 鉴定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