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新课改下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理论与实践

2021-07-06 来源:易榕旅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新课改下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理论与实践

作者:吕龙

来源:《神州·中旬刊》2013年第03期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最基本的特色,是让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期望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构建一种自主的、探究的、合作的学习模式。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师生关系和谐健康,学生才会乐于接受教育,才有可能被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良好师生关系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良好师生关系是实施课程改革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教师进修 师生关系 构建策略 一、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必要性

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完成的活动,师生感情的融洽与否影响着教学效果,只有学生认为教师可亲可信,与老师建立一种和谐融洽的关系,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这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有重要的意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有利于创造民主和谐、活而不乱的课堂气氛。师生之间相互尊重、互相理解、推心置腹地相处,教师在上课时就会带着愉快的心情去讲课,学生就会带着愉快和轻松的心情去听课,从而产生“乐学”的情感,激发积极的学习动机。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会自然而然地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大胆探索,密切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这必将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方法与途径

1、加强教师的师德修养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

古人云: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为人师表者必须具备高深的学识和高尚的情操。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高标准严要求,用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去感染、打动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对待学生一视同仁,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学生是善于观察仿效老师的,而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的发展非常重要。同时作为教师要多才多能。古人语:“木无本则枯,水无源则竭。”老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甚至是一潭鲜活的水。教师要有远见卓识,要掌握教育规律,懂得教育艺术;要对学生因材施教,长善救失;要独具慧眼,知人识才。对学生的公正严明是教师获得威信的根本保证。不严则无威。严格要求是对人尊重的最重要体现。 2、热爱、尊重、关心学生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

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惜孩子的人,他才可能教育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道德要求中的重要规范,是教育活动有效展开的前提。如果师生感情好,老师表扬,学生认为是鼓励;老师批评,学生认为是爱护。表扬和批评在融洽的师生感情中能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如果师生关系紧张,表扬,学生认为是哄人;批评,学生认为是整人。在这里表扬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批评就成了教育的障碍。热爱学生本身就是教师的一种教育手段。严格要求学生是热爱学生的具体表现。真正热爱学生的教师总是能把爱与严结合起来,做到从爱出发,从严出发去教育学生。爱学生,不等于纵容放任学生,只爱不严,不是真爱;相反,只严不爱也无法真严。要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教师必须坚持爱严结合。教师要由衷地信任学生。信任学生是一种特殊的尊重,对学生有着特殊的教育功能。无端猜测是对学生不尊重的表现,信任是催人向上的力量,是教育学生的一种特殊手段。

3、互相交流,教学相长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根本途径

师生间的良好关系表现为两者之间的互相交流。师生间的互相交流是实现教育教学任务的基本途径。师生在交流中获得有效信息,协调自己的行为,使“教”与“学”达到统一。作为教师,必须树立学生主体意识,把学生看成有多方面需要的有主观能动性的对象,充分发挥学生交流主体的作用。同时师生间的互相交流是一种多样的、开放的、综合的交流。这种交流既可以对有限的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补充,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对未来社会发展的应变能力。

在现在的教学中,教与学是沟通中的相互作用关系,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交互主体性的伙伴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将有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和理念的交流、知识资源与见解的共享,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实现教学相长。 4、让学生心怀感恩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重要路径

教师甘做人梯、甘做蜡烛,这种奉献精神是伟大的,每个学生的成长和进步,都凝聚着教师的汗水和心血,比如特殊学校里的聋哑学生,他们的每一个手势,发出的每一个音节,无不浸透着老师的心血和艰辛。所以学生应该尊敬老师,爱戴老师。尊敬师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位教师要面对许多学生,他有时可能应接不暇。因此,难免对学生照顾不周,体察不到某个学生想与老师沟通的需要。如果学生主动与老师交往,把埋在心里头的事情袒露出来,生活上有困难向老师求助,学习上遇到难题向老师请教,主动与老师探讨人生哲理……是能够得到教师的帮助、理解和信任的。

5、多反思,多吸纳各种观点和不同思维方式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捷径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一般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却不重视对教学活动的研究和反思。有的教师上课时备课充分,在讲台上滔滔不绝,恨不得把所有知识一下子教给学生,但教学效果并不好,有些甚至让学生厌倦。为了不断提高教学效果,职业院校教师要努力成为教学活动的反思者、创造者,成为研究型教师。[2]在教学中教师应多研究教学方法,如采用启发式教学,问题式教学,吸纳学生参加科研活动,让学生和教师一起教科研活动,这样既锻炼了学生,教师从学生学习效果上,也可以摸索出学生更容易接纳的教学方法,同时通过学生开放型的思维和教师思维的撞击,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更接近学生的心理接纳要求,教学效果会更好,更容易出科教研成果,为日益增长的经济科学时代创造更好的教学模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总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社会对教师的期望也越来越高。作为教师,应该不断完善自己,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水平,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而良好的师生关系就象一个契机、一个纽带,把教师和学生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承认师生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多样性基础上,师生彼此尊重、有效沟通,就一定能构建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陶行知 《陶行知文集》第127页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1年版 [2]孔子《论语·子路》 1936年6月 哈尔滨出版社

[3]《高尔基名言》 作者不详 上海书画出版社 1986年6月版

[4]《教育学》 作者:睢文龙、冯忠汉、廖时人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