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首先,自我介绍下,我叫李春艳,来自07高分子1班。
一年前,在博学堂,我和你们一样坐在下面聆听06级的学长学组们给我们传授考研的经验,当时我就想,我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明年的这个时候我也要像他们一样给下一届的学弟学妹们传授我的经验。现在我的梦想实现了,我首先要感谢的是我们班导师黄华老师给予我们的考研择校的指导和鼓励,感谢张高文老师、赵西坡老师、陈彦国等老师在考研过程中给予我的帮助,感谢寝室的姐妹们和那些同我一起奋战的研友们给我的支持和鼓励,还要感谢06级的李灵琦学姐和李少军学长的细心指导和鼓励支持,今天我很荣幸的能站在这里给大家传授我的考研经验。
我报考的学校是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学专业。我的初试科目是:英语一、数学二、政治、专业,课程是:有机化学。复试科目是:高分子物理与化学。2011年华南理工大学的工科成绩复试线是:325分,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材料学的录取分数线是:362分,录取比例:1:1.42;材料加工工程是:365分,录取比例:1:1.45。
在分享经验前,我要说明一点,我们的考研经验对大家仅供参考,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同学,你们还要自己慢慢去摸索,参考我们的想法,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方法。
想考入一所理想的学校,掌握学校的相关信息非常重要。包括初试专业课程书目、历年专业课真题、历年录取分数线、录取比例、导师的信息、考试大纲等。以查取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为例子。
首先可以在百度里搜索:
然后打开: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工作办公室http://www.scut.edu.cn/admission/
在这个页面里,你可以查看有关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的各种公告信息。 下载中心是最有帮助的一栏了,我们可以在这个栏目里看到华南理工大学历年的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复试基本分数线,录取比例和历年专业课下载(一般是近3年的专业课试题)。这样可以全面了解学校近几年的研究生招生情况,做到对报考学校了如指掌。
最后,复试之前要联系导师,给老师发邮件或打电话什么的,导师简介这一栏就可查询导师的具体的研究方向,联系方式等各种信息。
在百度里搜索: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
打开网页可以看到:
院系专业目录http://59.42.210.166:8080/yanzhao/2011zsjz/ss/
011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http://59.42.210.166:8080/yanzhao/2011zsjz/ss/index.asp
001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http://59.42.210.166:8080/yanzhao/2011zsjz/ss/index.asp
专业目录http://souky.eol.cn/HomePage/zhuanyemulu/zhuanyemulu_56.html 参考书目 http://souky.eol.cn/HomePage/schoolbook/index_56.html 复试分数线 http://souky.eol.cn/HomePage/repoint/56/2111.html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http://yz.chsi.com.cn/
当然了,现在说复试可能有点早了,但是我是想大家对复试有个大致的了解,以便大家心中对考研有全面的,可以让大家少在考研的道路上的走弯路。
复试内容:
复试形式
权重
复试内容
总分
时间
外语综合
10%
外语口语和听力测试
100分 5分钟左右
专业笔试
50%
979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100分 2小时
综合面试
40%
考核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
100分 15分钟左右
复试成绩的计算方法:
复试成绩=专业课笔试成绩×50%+面试成绩×40%+外语听说能力成绩×10% 录取总成绩的计算公式:
录取总成绩=初试成绩×50%+复试成绩×50%×5
= 初试成绩×50%+(专业课笔试成绩×50%+面试成绩×40%+外语听说能力成
绩×10%)×50%×5
=初试成绩×0.5+专业课笔试成绩×1.25+面试成绩×1+外语听说能力成绩×0.25 这公式说明:如果有你初试成绩比较高的话,像付松、史文等,毫无疑问,复试肯定占优势,
如果你的初试成绩不是很理想也没必要灰心,初试结束后,搞好复试才是最后拿到高分的王道,只要自己复试好好的准备,一样的可以拿到录取高分的。
前面说这么多,都是小插曲,现在我步入正题,谈一下我的考研数学如何复习的。 首先我强调下数学的重要性,你们大一时都学过高等数学,从期末考试的分数看,考的好的同学数学可以达到100分,考的差的同学甚至不及格,这样一下就相关50分左右,这说明数学是很容易拿到高分的,考研数学也是如此,有同学考的比较好,有一百三四十分的,考的差的呢,有八九十分的,一般水平是115分左右。政治大家的水平都差不多,除非你花费很多时间也不一定提高很多分。英语是有些人的瓶颈,但是一般情况不会拉开很大的距离,但是也不能太差,因为考研对每一门课程都有最低分数线,如果英语不是很好的同学,一定不要让英语拖了后腿。但是,总的来说,要想在考研中拿到高分,数学和专业课最为关键。
考研数学复习经验——如何在考研中取得好的数学成绩呢???
数学复习 保持适当休息 选择对参考书 根据考纲复习 合适复习进度 认真对待错题 及时回顾复习 看书做题同步 客观题重要性
1.选对参考书 我考的是数学二,只考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其中高等数学占78%,线性代数占22%,数学二相对数学一来说,不考概率论,这样难度就下降了很多。不过经济类的数学是最简单了。如果数学想拿高分,选好参考书是关键。如果你报考学校规定考数学二,你选择用数学一的书,想给自己增加点难度,这个想法挺不错的,但是你这样会花过多的时间,耗费了大量的精力。
大于90%的考研同学都推荐使用李永乐编写的一系列书,如《复习全书》、《数学基础过关660题》、《线性代数辅导讲义》、《历年真题解析》、《全真模拟400题》、《考研数学超越135分》等,但是这些书做第一遍时都有一定的难度,比如说我看《复习全书》吧,看第一遍时,看的完全没有感觉,感觉太难了,第二遍时,可以结合课后习题做一下,还是觉得有点难,到了第三遍,才慢慢的有些感觉了,慢慢地发现这本书讲的方法确实很经典,书编写的真好!!《全真模拟400题》这本书编的难度大于历年真题,如果你先做《全真模拟400题》再做历年真题时,你会发现真题真简单,我做第一套题时,只做了七八十分,所以不要灰心,坚持做下去,等把十套题做完后,你会发现自己的水平确实提高了不少。《历年真题解析》和《复习全书》是大家评价最高的了,历年真题才是对我们考研最大的指向作用,认
真的研读真题,把近10年的真题研究透彻后,考研数学考出高分是绝对没有问题的。我当时真题两遍还没有做完,很后悔呀!真题建议做2-3遍。
1.1.根据考纲要求认真复习教材
现在许多大三的考生已经开始准备2012的考研,在2012的考试大纲没有发布之前,同学们完全可以参照2011年的考试大纲安排复习,因为每年的考纲变动都不大,而且近两年来几乎没有发生变化。考研用的教材就是我上高等数学时用的教材,线性代数用的是同济大学出版(第五版),按照考纲中对各个章节划定的范围全面进行梳理,同时根据考纲中的对各考点的不同要求确定复习关键,做到重点分明。现在第一轮的复习一定要做到深入扎实,不能一味追求速度,也不要盲目追求难度,要注意踏实稳固,循序渐进方能取得稳固提高。
紧扣考纲的范围和要求,避免在考纲不做要求的问题上浪费时间。比如,考数学二的同学要知道,高等数学下册考试的范围加起来只有一章的量,其它的级数呀、三重级分、曲线积分、曲面积分都不是数二考试的范围。还有就是,所有书本上带星号的章节都不是考试范围,所以都可以不用看。系统梳理完教材中的一章后,可以尝试做书本中的基础题,加深对基本公式、结论的记忆,掌握解题基本思路和方法,在解题的运算能力和熟练度都有一定提高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向提高题部分迈进,以求把握更多的解题技巧,争取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正确的运算结果。
2.看书与做题同步进行,相辅相成 数学的复习归根到底还是要落实在做题上,缺失了做题的巩固、看书,建立起的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也会很快被遗忘。在第一轮复习中,做题不可好高骛远,务必将基本概念、定理、公式和基本的解题方法夯实。基础不是很好的同学可以首先看一下教材当中例题的解法,温习公式、定理在解题中的运用,然后再通过自己独立做一些题目来加深理解,提高运算能力。
针对性的做些模拟题,模拟题的分数的高低只是参考,毕竟不是真题,命题的把握度没有真题好。模拟题的分数高低,并不能有说明什么。然后定期的做一下真题,测试一下自己复习的水平。真题大家要认真的对待,不要浪费任何一套题,最后留着几套做考前模拟。
2.1.客观题的重要性 第一,题型简介
考研数学的客观题包括单项选择题与填空题两部分,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数学考试大纲》规定,数学试题中选择题共8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填空题共6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即客观题整个卷面共计56分。后面的主观题9个题目,总共占94分。每道题分数在9-11分之间。
第二,客观题在考试中的重要角色
很多同学以为客观题都是小题,只占总分值的37%,不用特意去准备和复习,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区,是对试卷中各类题型的命题规律没有充分认识造成的。
首先,从分值的角度来说,客观题部分每一小题的分值是4分,而主观题(即解答题)部分每道大题的分值在9-11分的范围内,而其中有多道大题都是分2-3个小问题来考查,平均算来,每一道客观题的分值与解答题当中的各小题的分值相差并不很大。
其次,从命题的特点而言,选择题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基本性质和原理的掌握程度,运算量较小,运用基本概念和性质就可解决,只要基本功扎实,顺利拿下不成问题;填空题考查基本概念、基本性质、基本公式及基本运算能力,考查的内容非常基础,解题需要进行有一定技巧的计算,但不会有太复杂的计算题。题目难度与选择题不相上下。
上述两方面的分析表明,无论数学的基础如何,对考研数学的目标是过线,还是争取130以上的高分,客观题都是一个必须抓好而且通过基本功训练就能抓好的重要环节,在复习中必须引起充分重视。观察近年考研数学真题不难发现,解答题的一些小题考查的知识点
与客观题非常相近,只是在思路的转换上有进一步的要求。掌握客观题作答所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解题思路是做好解答题必备的前提与基础。
3.多从错题中汲取精华 基础阶段做题中难免遇到很多问题,发现问题的时候大可不必感到受挫或沮丧,问题越早暴露出来,也可以越早得到解决和避免。但是也有一些考生,题做了不少,但是复习的效果甚微,这可能就需要在总结经验教训上多下一些工夫。在遇到错题的时候,有些考生看一下书后的答案,扫一遍解题的过程,觉得自己心中大概有数了就放过去,可是复习到后边的时候又忘了,下次做题的时候又在同样的地方出错,这就影响到了复习效果。建议同学们专门准备一个错题本,认真积累看书做题过程中遇到的难题、错题、疑惑和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并且经常翻看,做到温故知新。然后临近考试时,就可以把自己的错题本重新拿出来系统的消化掉。
4.适当休息可以提高效率 大家都知道,考研是个漫长的过程,在复试过程中,我们难免会产生疲倦和厌烦的情绪,有时候做题的感觉不好时,做出的成绩与自己想象想差甚远,感觉到很受打击,这样的情绪久了,有时候甚至一看到书,就有种逃避的感觉。这时候,我们就应该放下课本适当的休息一下。比如女生看看电影呀,出去逛下街呀,男生打打球呀等调节一下自己的身心。休息之后,立即就要把放松的心收回了,专心的投入到学习中。
另外在看书感觉疲劳时,效率不高时,可以调整下自己的学习方式,比如在网上看下考研视频,换一种方式,听一下老师讲课,在看视频的过程中做好相应的笔记,不仅可以在听视频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知识点的遗漏,还可以纠正自己知识点的盲点和误区。还比如时常关注一下各大考研机构的公益讲座,免费听一下其他老师讲的关于考研的注意事项,虽然说不是全部有用,但是总有那么几句能够触动自己就可以了。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考研,考研不仅考的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同样也考查身体素质,没有好的身体素质,临到考场自己却倒下了,所以在考研过程中一定也要注意身体的锻炼。
5.要合适的复习进度 曾经听一个讲座这样说的:英语——头重脚轻,就是刚开始的时候复习英语时,每天要花大量的时间来看英语,后来就可以少花点时间看;数学——一直一样,就是从开始到最后,数学都花差不多相同的时间;专业课——头轻脚重,就是专业课刚开始复习时,可以花少些时间,后来就要花大量的时间猛攻;政治——两头小,中间大,刚开始和最后花的时间少,中间时候要花多的时间看政治。建议把数学复习放在每天的上午进行,早点适应2012年1月分考试时的生物钟状态。
重点强调的三点: 1.计算能力的培养
在考研的最后阶段时,同学们都已经把课本看了两三遍了,这时,有些同学看到数学题目时,感觉似曾相识的,就瞟一眼这个题目觉得题目自己会做就过去了,然而到真实的做题目时,就一动笔就出错,这些都是有实际例子的,所以建议大家,不管任何时候,做题目都要动笔算出最后结果,不断的锻炼自己的计算能力。
2.考纲上的题型示例的重要性
在临近考试的前一个月,要认真的研读数学大纲,大纲里有最两年的考研真题(总共6套题),还有题型示例(3套),把这九套题认真的研读透彻,每年的考研试题都是从这9套题的变型。在做每一道题目时,多联想一下相关的知识点,要达到举一反三。
3.答题的规范性训练 临近考试的前一个月,在做历年真题模拟时,建议单独准备一个练习本作为历年真题模拟本,在自己规定的时间内,把一套题的每一道题都规范地写出来,记住:刚开始做模拟时,就要慢慢的培养自己的答题的规范性,在答题规范性得到一定提高时,再提高自己做题的速度,到最后做题,保证做完一套题花费的时间最多3个小时。
另外,做题时,要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不会做或忘记公式的题目,不要立即翻书本,可以先放下,边做题边想,说不一定在做其他题目时,自己就想出来了,但是实在想不出来的,就要把这个知识点记录在自己的备忘记录本上,作为自己以后加强记忆的重点。刚开始做题时,即要保证做题的规范性又要保证做题的速度,可能有点难,但是要坚持,答题的规范性是可以慢慢的训练出来的。和其他课目一样,就是一个坚持,谁坚持了,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
然后与真题答案对照,看看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为什么会出现错误,然后做好笔记,以便考前的复习。
最后借赵宜武的一句话:“两个必然”——心中要坚信:自己考研必定能够成功 ——考研的道路上必然要付出100%的努力
借用蒋雪的一句话送给大家:成功只是一瞬间,失败也不是永恒,要相信自己,我们可以把瞬间变成永恒。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