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39人,通过上学期的期末测试及学习后,学生对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的操作,需要合作怕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山区的教学资源及教学设备缺陷,导致部分课程学生的理解不到位。不过本班的小同学都非常的聪明并且学习很认真,因此,本学期加强学生的学习知识的积极性,是学生灵活掌握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二、教材分析
本册共安排8个单元。
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与原教材相比在内容编排上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把原一年级上册教学的20以内的退位减放到本册作为第一单元,把原二年级上册教学的两位数的加、减笔算提到本册,把原一年级下册教学的乘法的初步认识和1~6的乘法口诀两个单元推到二年级上册。这次调整是在对实验区实验状况进行认真调查、广泛听取实验教师意见并作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调整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不宜同步进行。两种算法的思路不同,加、减交叉安排不利于学生掌握加法思路和减法思路,在加法不熟练的情况下,也难以利用加减的互逆关系进行想加算减的思考。所以把原来一年级上册安排的20以内加减法的一个单元分为两个单元。又考虑到许多学前教学薄弱的地区在一年级上学期教学任务太重,需要对学生进行课堂常规、自主
学习意识和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所以把20以内的退位减法推迟教学。二是两位数的加减笔算与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有着密切的联系,口算时对算理产生的感悟可以顺利地迁移到笔算中去,所以把不进位、不退位的口算和笔算编排在一个单元里,把进位和退位的有关口算和笔算编排在另一个单元里,这是一种合适的整合。三是虽然用口诀计算乘法比两位数的加减笔算容易,但一年级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确有困难,所以推迟教学。
空间与图形领域安排一个单元,即第三单元认识图形,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遵照儿童观察物体由整体到部分,由粗略到细微的认知规律,在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之后认识基本的平面图形是恰当的。
“统计与概率”领域安排一个单元,即第七单元统计,教学用作记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继续认识简单的统计表,重点仍放在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上。在一年级上册学过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之后,本册如此安排也是合乎逻辑的。
最后一个单元安排期末复习。本册教材还安排了三次实践活动,分别是“我们认识的数”“小小商店”“假日小队”。主要是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培养应用意识、合作意识,获得数学活动的积极情感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
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
4.会认读整时,几时半,会写时间,知道珍惜时间.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进行恰当的描述,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作业分层设计.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六、渗透法制教育
(一) 充分利用教材中潜在的法制教育的元素
要想在数学课堂中渗透法制教育,教师就要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法制教育元素,寻找法律知识的切入点和渗透点,把法律知识自然融入数学教学之中。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要注意研究法制教育的渗透方法,使法制教育与数学教学自然融合,切不可喧宾夺主,把数学课上成了法制课。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还是应以数学知识的传授为主,法制教育为辅,教师应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已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二) 借助情境教学,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法制教育是当前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成立数学兴趣小组,开辟第二课堂在数学游戏教学时,借助情境教学,结合游戏规则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教育。例如,在进行口算抢答游戏时常常出现个别同学站起来回答,故意答错等现象,使游戏就无法进行。针对这些现象,我在讲清游戏规则的同时,利用这一时机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让学生知道:游戏中的规则就好比我们国家的法律,大家在游戏时不遵守规则,游戏就无法进行。
(三) 讲解学生身边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课过程中联系学生身边的数学知识:市场经济中交易、天气预报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抓住时机进行法制教育,净化学生心灵 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能把进行法制教育
的方法、时机掌握恰当,运用灵活,对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抵制心灵污染,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通过展现数学的美来陶冶学生爱美的情操
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美感直觉,引导他们去发现美、鉴赏美,从而陶冶学生爱美的思想情操。例如在讲授对称和平移时,通过介绍中心对称图形在建筑物与工艺品上的的应用来揭示数学中的对称美。
(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渗透法制教育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例如合作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等等。在教学中,通过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的能力。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白大家在一起讨论、思考,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是利己利人的学习,在这种情境下,学生就会理解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七、教学进度 周 次 1 2 时 间 3.1-3.2 3.5-3.9 3.12-3.16 3.19-3.23 教 学 内 容 及 课 时 十几减9(第1-2页) 1 练习一(第3-4页) 1 十几减8、7(第5-6页) 1 练习二(第7-8页) 2 十几减6、5、4、3、2(第9-10页)1 练习三(第11-12页)2 复习(13-15页)2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第16-18页)1 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第19-21页)1 练习四(22-23页)2 认识整十数(第24-25页)1 练习(第25-26页)1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第27-28页)1 认识100以内的数-几十几(第29-31页)1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第32-33页)1 练习五 数的顺序(34-36页)1 第一次月考及讲评 1 比较数的大小(37-40页)2 练习六、复习、我们认识的数(第41-45页)3 课 备注 时 3月1日 2 正式上课 4 4 4 3月31日(星期六)、4月4 1日(星期日)上班。 4月2日至3 4日放假调休,共3天 4 3 4 5 3.26-3.30 6 3.31-4.6 4.9-4.13 7 8 4.16-4.20 4.23-4.28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第46-48页)2 4 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第49-50页)2 练习七(第51页)1 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第52-54)2 求减数的实际问题(第55-56页)1 练习八(第57-58页)1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第59-60页)1 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第61-62页)1 练习九(第63-64页)1 第二次月考及讲评 复习(第65-68页)4 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第68-70)2 认识大于1元的人民币(第71-73页)1 实践活动:小小商店(第74-75页)2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第76-77页)1 练习十(第78-79页)2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第80-81页)1 练习十一(第80-84)2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第85-86页)1 练习十二(第87-88页)1 第三次月考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第89-90页)1 练习十三(第91-92页)1 复习(第93-95)3 实践活动:假日小队(第96-97页)1 4月28日4 (星期六) 上班 4月29日至5月1日4 放假调休,共3天。 4 9 10 5.2-5.4 11 5.7-5.11 12 5.14-.18 4 13 5.21-5.25 4 14 5.28-6.1 4 校运会及儿童节 15 6.4-6.8 4 16 6.11-6.15 4 17 6.18-6.21 统计(第98-99页)2 复习统计2 4 6月22日至24日放4 假公休,共3天 18 6.25-6.29 期未复习(第100-104页)4 19 7.2-7.6 期末复习 20 暑 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