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新时代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再思考

2021-11-13 来源:易榕旅网
新时代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再思考15新时代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再思考

刘媛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娄底 417000)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是面向成功创业、已经创业或打算创业者,培养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创新精神及创业意识的教育。通过此教育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使命及现状进行分析,进一步思考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保障创新创业教育的一些措施,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时代 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5-0015-03

*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既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要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时代呼唤职业教育与之相适应,职业教育迎来了发展新机遇和新挑战。[1]职业教育怎样培养适应新时代的人才,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个职教人面前的课题。展的人才,即需要有综合能力的人才,包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有效的沟通和合作能力、自我导向的学习能力、信息检索和媒体采集能力、一定的文学素养和数学基础的能力,这些能力的生成就必须从创新创业素质教育开始。一、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代赋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新使命1.高校从来就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承担者我国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始于上世纪90年代,1997年前后以清华大学为代表部分高校在培养实业家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实践。2002—2008年教育部开展创业教育试点,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创业教育,即开始了基于课程设置和模式探索的创新创业教育探索期。2008—2010年进入基于人才培养的创新创业教育拓展期,目的在于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2010年后,按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创新创业教育逐渐融入高校教育体系,并逐渐向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成为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即进入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创新的快速发展阶段。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20多年的发展历程表明,创新创业教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并逐步走向成熟,为新时代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累了宝贵经验。[2]2.新时代新要求新使命党的是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创新驱动国家发展战略,我国经济开启高质量发展新时代。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发展倡议、精准扶贫政策等需要创新创业人才;“互联网+”和工业4.0时代需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美贸易摩擦,让我们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国与世界先进科技的差距,认识到中国需要真正的原生创新,因此我们处在一个需要大量创新创业人才的时代,作为高校必须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3.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调查表明,社会需要融人文精神、职业精神、职业技能为一体的全面发二、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新常态背景下,国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双创”持续深入,并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双创”教育已成为高校教育改革,完善人才发展机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我国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已全面展开,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工作,将创新创业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理念和突破口。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组织架构、工作机制、实践体系和激励机制;组建创业学院,搭建“双创”平台,创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科学设置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专业创业项目+学生创业团队+专业导师+创业园区建设”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一体化、创业教育与职业技能大赛一体化、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一体化、创业教育与创业文化建设一体化的创业教育体系,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然而就整体来说,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就其内部质量自治而言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1.思想观念滞后受传统办学模式和思维模式的影响,把职业教育视为培养学生一技之长的教育,无视创新创业教育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学校领导层面缺乏对高职人才质量的整体把握,在办学策略上片面强调学校排位,把示范校简单等同于学校内涵建设,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片面迎合企业功利性需求开展教育教学,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而对创新创业教育定位不准、重视不够、投入不足。教师层面,对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心存疑虑、信心不足;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不足,存在“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等系列问题,特别是当学生有了创意时,教师无法指导和判断是否有机会实现,创新创业实训课程极度缺乏,创新创业教育如何融入课程教学等问题均得不到有效解决。学生层面,对创新创业的[基金项目]湖南省2017年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湖南地方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XSJ17B40)。[作者简介]刘媛,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研究。

16重要性认识不足,学习主动性不够,自主学习能力欠佳,人文素养有差距,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总之,思想观念的滞后导致创新创业教育实施不力。2.顶层设计欠严谨创新创业教育在高职院校的开展有其自身的特点,相对于本科院校有着明显不足,由于时间短积累的经验不足,因此学校加强顶层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必须切实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优化组织架构,切实解决好学校内部各部门和单位的职责问题,理顺管理教育教学关系,形成创新创业教育合力和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二是科学设计教学内容,突破在原有的教育板块上叠加创新创业教育内容的问题,使创新创业教育与原有的专业教育板块有效融合。三是强化资源建设,尽快充实创新创业教育兼具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教师,开发优质的创新创业教材体系和课程体系,拓展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完善专项创业基金、专项支持和保障体系。3.教育模式陈旧目前突出的问题在于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学不能深度融合,专业课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局限于教材,按照教材讲授的多,传授新领域新技术的少;满堂灌的多,启发学生主动思考的少;知识传授的多,能力培养的少;单一学科传授的多,跨界知识融合的少;理论说教的多,实战训练的少;专业技能培养的多,工匠精神培育的少。如果我们不注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全面改革教学方法,创新创业教育就是纸上谈兵。三、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再思考新时代以“互联网+”、人工智能、中国制造2025为标志,高新技迅猛发展,我们的高职教育教给学生什么更重要,素质教育到底如何落地,如何落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需要我们冷静思考,改变我们的惯性思维,精准施策。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使命,笔者赞同这样一个观点“能够幸存下来的并不是物种中最强的那个,也不是最聪明的那个,而是能够适应的那个”。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是我国高职院校发展转型的一次挑战,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化认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在具体实施中进一步突出核心点、抓住关键点、寻找新的突破点,实现创新创业教育新的跨越,笔者认为当前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应有新突破。1.课程体系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核心课程是教学活动的基本载体,系统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高职院校要按照“教学做合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和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素质形成为宗旨构建高职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具体应包括三个层面的课程,即通识性课程、专业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通识性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心理,构建创新创业基础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思维意识和兴趣。[3]专业性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创新理论与技能,创新项目管理等知识,建立创新的思维架构和创业知识体系,掌握较深入的专业开发能力和创业的基本技巧。实践性课程旨在促使学生掌握知识创新的理论与发明现代交际·2019年15期

创造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企业管理能力,使之成为一个成功的创业者。三个层面的课程应遵循认识递进的规律,注重知识的跨界融合。2.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环节人才培养质量关键在课堂。我们究竟要教给学生什么,教师必须紧扣人才培养目标,对照毕业生标准和用人单位人才标准,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好的课堂教学具体表现在:(1)教学内容有价值。这既是一个导向性问题也是一个素质能力培养问题,因此每堂课必须有明确的目标,遴选的内容要精准,并且要符合课程标准。(2)学生有思考。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会学习能力,所谓师生互动就是让学生与教师的思想互动,发挥教与学两个主体的积极性。(3)教学设计有调整。教学设计是每个教师上课前有所准备的,但教学设计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一堂好的课堂教学必须根据学生对知识需求和思维变化作出相应调整,所以教师必须有应对策略。(4)教学方法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必须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目前教学方法名目很多,诸如:发现法、解决课题法、问题教学法、范例教学法、暗示教学法、程序教学法、问题讨论法、行动导向教学法、等等。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为宜视情而定,教无定法,需要不断创新,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立思考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校企合作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途径产教融合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途径。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思维与意识,关键在于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发明和创造;培养学生对机会的把握能力、市场分析与研判能力、交际与谈判能力、资本运用能力等,使学生具有强烈的创业理想和行动愿望。[4]因此,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必须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项目为载体,通过学生参与企业顶岗实习和社会实践、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以市场为导向多方共建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为师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为创业能力的培育提供现实教材。同时让企业大师参与课程和教材建设,让企业大师进课堂,为学校培养创新创业“双师型”教师。总之,高职院校真正意义的创新创业教育有赖于发挥企业的办学主体作用。4.师资队伍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保证人们常说,名师出高徒。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必须有合格的师资,只有教师具备了创新创业的精神和素质才能培养出相应素质的学生,首先作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树立创新创业教育是高职院校提质发展的重要抓手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必需途径,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打造创新创业文化。作为任课教师必须具备创新创业的基本素质,把创新创业元素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专业课教师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必须把创新创业渗透到专业教学中去,着力培养学生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对现实问题的敏感意识。创新创业教师更要从知识传新时代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再思考17动程度,看学生在实训中的实践动手能力,看学生在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创新点。总之,评价方式需要根据当代高职学生的特点不断改革创新。新常态背景下,通过创业解决就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特有诉求。创新创业不是某种天才的专利,创新创业教育已不再是精英教育,高职院校已成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但如何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则需要我们不断改革创新,从问题入手,深入探究。参考文献:[1]徐桂庭.创新驱动发展强化使命担当——职业教育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专题研讨会在杭州召开[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7):42-46.[2]任向红,田喆,余文娟,等.有利于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高职语文教学模式初探[J].甘肃教育,2017(22):26-27.[3]赵丽华.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析[J].知识文库,2018(17):161+205.[4]王荣辉,幸昆仑.“双创”人才能力解构与培养要素体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8):29-33.[5]郑思萍,徐康泰,李江飞,等.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J].西部素质教育,2018,4(3):193+195.责任编辑:赵慧敏授转变为能力培养,用创新技术培养创新能力,用创业计划培养创业能力,用大赛辅导培养实战能力;依托产业和企业启迪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开发学生智慧。而教师队伍的现实状况很难满足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因此,当前着重需要解决的难题就是教师队伍提质增能。5.评价导向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手段合格的师资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保障,学生的素质是检验创新创业教育成果的反映,评价方式则是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突破口。要实现高职院校创新发展,必须改变传统思维模式,其中改变重点之一就是要改变对教育的评价方式,形成激励导向。既然创新创业教育是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重要突破点,那么高职院校内部管理就要围绕创新创业教育精心设计评价指标体系。[5]首先要改变对教师的评价导向,要摒弃单纯以科研成绩评价教师升迁去留的做法,要突出课堂教育质量的评价,尤其是要突出教师对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的锻炼,这就需要看教师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看教师双创大赛的辅导能力,看教师解决实际问题、开展技术研发及成果的转化能力。改变对学生的评价导向,改变一张考卷定优劣的做法,重点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在创造性思维、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表现等方面的素质,看学生在课堂上与教师的互(上接第18页)大四学生,所以在本研究中认为大一至大三学生在成就目标定向上面没有太大差异是符合常理的。究其原因,可能在于大一至大三学生在不同年级阶段对待学习的态度和自我的定位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3.大学生学习倦怠与成就目标定向的相关性研究分析在大学生学习倦怠与成就目标定向的相关性研究中得知,大学生学习倦怠与成就目标定向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而成就目标定向与情绪低落和成就感低两个因子也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说明大学生的成就目标定向是影响学习倦怠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掌握性定向的学生其学习倦怠的表现中情绪低落和行为不当也有显著性相关关系,成绩性定向的学生,其学习倦怠的程度和表现相关性不显著。成绩性目标定向的学生一般为了得到对自我能力的肯定评价,积极展示自己的能力,学习态度积极,通常能够应对情绪、行为等方面的焦虑紧张等。而掌握性目标定向的学生,在学习中更加努力认真,对学习有更多主观性的追求,他们容易受所掌握的内容影响,一旦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容易在情绪和行为方面出现波动和异常。参考文献:[1]朱小麟.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因素及其对策[J].TECHNOLOGY AND MARKET Vol,No2,2009.[2]郭德俊,刘惠军,李宏利,等.成就目标定向、测验焦虑与工作记忆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6,38(2):254-261.[3]高志华,张郢,常煜,等.初中生自恋倾向成就目标定向对学习倦怠的影响[J].心理卫生,2012,Vol.33,No.7.责任编辑:张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