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华罗庚人生经历简介:
1910年生于江苏金坛的一个贫寒之家,1924年从金坛县初中毕业后,通过刻苦自学,取得了优异的成绩。1930年因发表《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受到数学家熊庆来的重视,被邀请到清华大学当助理,一年后任助教,又一年升为讲师。
1934年成为文化基金会研究员。抗战期间,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授。其间写有《堆垒素数论》专著,并开展了矩阵几何和多复变函数论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1946年去美国,任普林斯顿大学客座教授。1948年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任教授。
1950年回国,担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数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主任。1958年担任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
1967年开始研究优选学,写成《优选学》和《优选法平话》,并到全国各地开展推广运用统筹法和优选法工作。这期间,华罗庚教授还与王元教授合作开展了近代数论方法在近似分析上的应用的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被称为“华—王方法。”
1978年起,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1985年,出席在日本举行的国际数学大会时,不幸猝然病逝。 二、重点掌握的字词 1、字词梳理
劫数jiãshù:一种宗教用语,原指极漫长的时间。后亦指命中注定的厄运。 借鉴jiâjiàn:把别的人或事当镜子,对照自己,以便吸取经验或教训。 幌子huǎng zi:幌,帷幔。比喻进行某种活动时所假借的名义。 警惕jǐng tì: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或错误倾向保持敏锐的感觉。 2、成语梳理
班门弄斧(bān mãn nîng fǔ):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好高骛远(hào gāo wùyuǎn):好:喜欢;高:过高;骛:马快跑,引申为
追求;远:过远。意为:脱离实际去追求过高的、难以实现的目标。
锲而不舍(qiâãr bùshě):锲:镂刻;舍:停止。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勤能补拙(qín nãng bǔzhuō):勤奋能够弥补不足。
实事求是(shíshìqiúshì):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
知难而进(zhīnánãr jìn):迎着困难上。
精益求精(jīng yìqiújīng):精:完美,好;益:更加。好了还求更好。 埋头苦干(mái tïu kǔgàn):专心一意地刻苦工作。
坚持不懈(jiān chíbùxiâ):懈:松懈。坚持到底,一点不忪懈。 骄傲自满(jiāoào zìmǎn):自高自大,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绩。 三、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1自然段
点出作者自己的“自学”经历。 第二部分:2-14自然段;
第2自然段把自己的经历集中在“三劫”,并明确演讲的目的——要青年人从中得到“借鉴”,要珍惜良好的环境,努力学习。这一段是下文“三劫”的总起,下文分说“三劫”。
“一劫”,是讲述作者“早年碰到的困难”。具体困难有:学历低、失学、“不合格”的教员。作者以这些亲身的经历证明了“学习要自己努力,努力就可以很快上去”。作者对青年人提出“做个懒人可不行,要加强努力,才赶得上”的殷殷教导。
“二劫”,是在抗日战争期间,在十分贫穷的恶劣环境下,作者完成了高质量的科研论著,因此当上了美国的“洋教授”。这充分证明了“在艰苦环境里,由于坚持不懈,有了成果,人家还是不得不承认的”。
“三劫”,是在“文革”时期。遭到诬陷和打击,仍发愤钻研,理论研究和实践取得成果,被国外同行称赞。这部分又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其一,尽管人格受到了极大的“污蔑”,当在排除了人为设置的种种障碍后,始终不放松对数学的理论研究。其二,利用出国机会,向别人学习,主张“弄斧去找班门,下棋去
找高手”。其三,谦虚学习,寻找差距,在任何条件和困难面前,在顺境和逆境面前,都极“有信心”。
以上“三劫”证明了遇到任何恶劣条件,在任何困境中,仍要努力学习,刻苦,发愤。
第三部分15-17自然段;
最后的三段文字转入了“现在这么好的环境”。作者以一个设问句承上启下:“那么,我们是不是还会有困难呢?”作者提出,任何时候都会遇到困难,但困难不会比以前遇到的更严酷。在成绩面前不能满足,做学问没有止境。作者提醒自己,要“不空不松,从严以终”,这又何尝不是对青年人的要求呢?作者在最后一段文字中总结了自学成才的四条经验:一要踏实,二要有计划,三要多想多练,四要知难而进,锲而不舍。
四、艺术特色
1、夹叙夹议,主旨鲜明。
作者以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主,叙述时声情并茂,感人至深。叙述中始终围绕“在困境中”的“发愤求进”,适时加以议论,突出文章的主旨。
2、语言平实,极富教益。
作者自始至终以一个长着的身份,以平和的语气、平实的语言,想青年娓娓道出自己的不寻常的经历,但从中蕴含丰富的情感和真挚的希冀,给人以榜样,给人以启迪,给人以终身的教益。
五、思考
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当你遇到困境的时候,你会如何面对?
六、本文点评
该演讲是华罗庚1981 年在金坛为勉励中学生发愤读书发表的演讲。华罗庚是我国家老一辈科学家里非常杰出的代表,然而他却只有初中毕业,并因家贫患病而落下跛脚的残疾,但是,他没有因此而自暴自弃,反而因此而发奋努力,刻苦钻研,而最终达到我们很多常人都没法达到的高度,从他的演讲里,我们可以看到自我的努力和坚韧可以达到目标和走向伟大,巨大的艰难困苦能够成就宝剑的锋利与光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