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

2023-01-19 来源:易榕旅网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

徐立峰

一、开放的读写式课堂教学

语文新课标的推及,犹如一股久违的春风,吹绿了大江南北,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典型如雨后春笋般遍布长城内外。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的创设,为开放型语文课堂教学铺就了一条"为学生生命质量负责,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道路。

如何在教学中开展评价,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自主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给他们张扬个性创设一个自由发展的平台,进而促进其全面发展呢?开放型语文读写教学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读写教学的开放环境

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说”,提供条件让学生体验“写”,能够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这种平等和谐、宽松自由的读写环境中,不仅学生各方面的语文素养得到了提高,而且开放型的课堂成了学生建立自信,挖掘潜力,争相展现的舞台,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及求知欲望大大增强,教师也在这种开放式的课堂中受益非浅,这也许正是“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的独特魅力。

在这种和谐的氛围中,读写的时间是开放的,教师将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学生有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没有预习的课不上,预习不好的课不上,只有学生充分的预习,才谈得上展示课上学生思想的提升,心灵的感悟,灵感的放飞,才艺的展现。

读写的空间是开放的,教室内,教室外,大黑板上,小黑板上,地面上都会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场所,本组他组都可以是交流探讨的地方,坐在座位上,坐在桌子上,只要是真正为学习所需,我们也不反对。

学生的思想更是开放的,男女生交流,优弱生交流,师生交流,或说,或评,或演,或唱,或朗诵,或舞蹈,课堂真正成了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给学生一次机会,学生定会还你一份惊喜。

“请学生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谈谈你最欣赏的语句”这就是语文教学中的教师用语,而学生们更是全身心投入课堂“我觉得”“我认为”“我不同意××同学的观点”“我给××同学纠正一错误”“我建议××同学”“我和我的搭档------”“下面我归纳一下……”“我想把我写的一首诗献给大家”“我想点评一下……”

当课堂打破封闭式的一言堂,当语文学习的“标准答案”不再是“最高法官”时,语文学习才能体现出它的多彩多姿。允许学生畅所欲言,自由发挥,言之成理即可,读写的方式、方法也随之发生质的变化,让过去一味围绕问题读文章,扣条条框框的写变为今天开放的课堂中学生轻松的读写。

无论是课内文章的读写式训练还是课外文章的读写式训练,我们很少对学生提什么过高的要求,更不强制地规定学生去划分层次肢解文意,只要求在学生读文章时限定时间,读后谈出文章的优劣得失,并能成一家之言,说出自己评论的理由即可,有时可以仅仅谈优不谈劣,有时可以仅仅谈劣不谈优,只要有理有据,自圆其说即可。无论他们持什么样的观点,言辞中肯,即使仅仅谈出一点也应立即给予他们恰当地鼓励,让他们有一种“成就感”。“我的观点有道理,老师都肯定了”。这样所有站起来发言的学生都觉得“我还行”,甚至有“我真棒”之感。成就感给他们带来了喜悦,使他们在阅读中收获一种轻松

的愉悦,增强了他们的自信:我的阅读能力不错。

正如心理学上的“皮革马利翁效应”,那是一句“美丽的谎言”,一个“幸福的晕圈”。是阅读给他们找到“自信”,找到“成功”的环境,让他们树起“我能行”的信念,这个作用不言而喻,有什么能比一个人的自信更重要呢?

读写教学的预习环节

在杜郎口中学,每一个学科,每一个人,每一节课,预习是第一个环节。预习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前提条件。同样对一篇文章的第一感知往往会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励他们的求知欲望,而所有这一切都应归根于“预习”。

预习的时间完全根据文章篇幅的长短而定,可以撷取一节新授课的剩余时间,可以是晨读的时间,也可以是单独的自习课时间,随时、随机、随堂预习。预习一般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小组内同学对桌排位,以六人或八人为宜,选出有能力的一名学习小组长负责分配学习任务并监督完成。

预习目标可以是师生共同研讨后确定,教师可以加入自己指导性的意见或建议性措施,学生也可提出自己的学习目标,并根据个人兴趣有选择性的完成。教师的参考书、集备活页等也可拿给学生参考翻阅。预习目标的达成,可以有以下这两种方式:

1. 各组不同目标,组内相同。

一篇文章先经确立目标,各个学生涉及大概后,可以分配给不同的组来重点研究,这样学生的各种学习参阅资料可以达到资源共享,各个学生都积极配合本组的“研究课题”,

有利于问题的深入及达成简单的共识,也大大分解了繁琐内容的难度,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2. 各组相同目标,组内不同。

充分利用学习小组的合作优势,对于同一个问题可以形成不同的见解和主张。例如在学习《诗词三首》时,可以让组长在组内分配任务,两名同学负责查阅作者简介,另两名负责积累整理作者的其他诗作,剩余几名组员共同探讨诗词的内涵及诗旨所在。待各自收集整理、讨论交流完成后,组内再一起修补完善、传阅参考,既增强了学习的针对性,又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求知欲。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这就要求教师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要相信学生的潜力是巨大的,通过你一言、我一语的修补完善,使预习的知识面得到了拓展和延伸,教师指导预习的思路更加开阔,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

在整个课堂的预习过程中,教师是一名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及合作者,既是学生学习的帮手,又是学生合作学习的伙伴。当然,教师可以参与评价,但教师的语言必须有利于学生的学,而非扮演传统教学模式下知识权威的角色,以讲习为主。杜郎口的语文课堂是活跃的且充满活力的课堂,热情与激情的源泉之一就是预习。

读写教学的展示环节

体验语文从感悟生活开始,我们常说: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而读写这种形式正可弥补学生学习语文的生活需要。“文如其人,言为心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学生主

人翁地位的重要体现在于课堂形式的灵活多样,学生可以以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需要。或说、或唱、或画、或演、或奏,给学生以宽松、和谐、自由、平等的课堂气氛,提倡学生多说个人的观点,教师应以鼓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个性思维和独特感受,保护学

生的人格尊严,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

张扬个性、展现自我的舞台。

在预习的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实际需要给学生布置一些话题性的作文,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并结合课文内容写出自己个性化的文章。通过课堂上小组内的交流阅读,互评互改,取长补短,并建议学生“走到前台”积极展示自己的“美文佳作”。

例如,在预习《故乡》一课时,我向学生建议“联系中考,结合鲁迅‘路’的名言,以‘路’为话题,抒写自己对前途的憧憬,对生活的追求,对未来的向往”,学生通过积极的准备,在课上争相朗读自己的作品: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是啊,这正如我们的学习,每个人的起点都差不多,只不过勤奋的人先到达终点罢了。面临着初三,面临着中考,我们唯一的出路就是选择拼搏与奋斗”

“希望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失败了怕什么,至少我们还有梦,有梦的心才不会干涸。人生不就是一场越野赛吗?生活的道路漫长而崎岖,只要我们‘心若在,梦就在’,始终相信:付出总有回报。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提高,来打造明年六月中考的辉煌。相信胜利一定属于我们初三(四)班——爱拼才会嬴!”。

“大海的浪花靠风吹起,生活的帆靠理想鼓起,人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人人都有自己

的希望,鲁迅曾经说过: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知道前方的路还很长,但我会勇敢地走下去,未来是一条漫漫求知之路,充满了酸甜苦辣,但‘我不管前方的路多么泥泞/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中考之路已近在咫尺,每个同学都想迈过这个门槛,那么现在就让我们燃起心中希望的火炬,勇于探索,勤于实践,战胜自我。因为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我们自己。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只要我们付出了,努力了,希望总会实现。今天是又一个新的起点,让我们踏实走好每一步,把握生命中的每一个精彩的瞬间。

相信自己,明天超越界限,超越自己。让我们记住:路——就在我们脚下。”

抑扬顿挫的语调,舒缓疾徐的节奏,特别是通过联系初三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坚定了自己面对中考所表现出的拼搏进取的斗志,使全班学生既陶冶了情操,又培养了勇于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决心,令教师也深受感动。由此说来,开放型的语文课堂在展示中更注重了学生读写的感悟和体验。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与教材融为一体,教师与学生面对面,零距离,生与生心交心互补充。教师也应用自己的激情感染学生,整个课堂如一个富有魅力的磁场吸引学生主动投入到艺术的殿堂中,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碰撞出学生灵感的火花。同时,教师的教学机智得到了充分的张扬,少了预设的牵引,多了智慧的生成。学生则如精彩剧目中的演员与文本,与作者同喜同悲,或朗诵或讨论或沉思或质疑,教师与学生同呼吸共命运,整个课堂成为体验、审美、创造的地方,成为师生共同的享受,成为智慧生成的地方,成为生命成长的地方。

读写教学的课堂形式

开放型语文读写教学要求教师的“0干扰”。所谓“0干扰”即指语文老师在学生的读写时间内把主观的“指手划脚”“指点江山”化为“0”,不要在学生读文章时,不放心的去“叮嘱”什么,甚至不厌其烦的提要求,作提示,让本该轻松清静的读写气氛变得令人聒躁不堪,破坏了阅读的“心情”。这时的语文教师应该成为其中的一员,融入阅读的队伍中。“0干扰”状态下的阅读,学生的心态是放松的、自由的。他们摆脱了许多思维的羁绊,指导的束缚,在阅读的天空里信马由缰。这时的思维是活跃的,发散的,联想和想象更是丰富的,有的学生在读文章时,禁不住“哑然失笑”或“泪眼婆娑”,他们已置身书中的世界,进入书中的情景,随主人公或喜或悲,已忘了人在课堂,达到物我交融的境界。大有柳宗元所说的“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和”之感,如果阅读能达此境地,你能说阅读不是“一种思想和心灵的陶冶”?所以,阅读中的“0干扰”是一个优秀语文教师最明智的选择。

开放型语文读写教学的“快乐课”。一直以来,我校坚持主张语文的课堂应是快乐的课堂(开心的课堂)。所谓快乐开心,并非无序无度的嬉戏玩乐,而是让学生在读写时自由地读,自由地写,能对文中许多问题发表自己一家之言,形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局面,同一个问题都可以洋洋洒洒的写出自己认为“很有道理”的观点,但在倾听别人的畅谈时又扩大了思维的范围,发现了许多不同的思维角度,扩大了自己的认识、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方法,嘴上不认输,心中已认可。在快乐的“百家争鸣”中互促互长共同发展,互通有无,既长了知识又找到畅所欲言、张扬个性的快乐。这样的快乐课往往是阅读同一篇文章之后的写作竞技课。为强化阅读课的效果,在许多问题上既达成共识又求同存异,是一种民主自由“说我想说”的展示阅读收获的快乐课。

这样的快乐课,学生学习津津有味,乐此不疲,兴趣十足。一扫过去封闭授课式教学的沉寂。你会发现学生个个成了能言善变的演讲家、文辞斐然小作家,例如:阅读课外小说《麦琪的礼物》时,学生针对他们平时羞于开口的爱情问题,争论的人声鼎沸,面红耳

赤。他们十分欣赏主人公“德拉”、“杰姆”,为他们至诚至真的爱所感染,非常地崇敬他们。有的则认为他们是小题大做虚伪至极,对他们的作法十分反对,批评他们是死要面子活受罪``````有时争论得下课铃都听不到。这种“快乐课”在部分教师眼里似乎不合常规,有些自由得过了头,但我却深有体会:这样一堂读写课,也许会让学生终生难忘,在这样的阅读课上,他们无拘无束地表达了属于自己特定年龄阶段的真实认识,尽管带有许多天真,甚至是幼稚可笑,但毕竟是自己的而不是谁传业授惑,灌输给他们的,有什么比自己的更值得记忆和珍惜呢?这也许是串起他们一生记忆珍珠中最亮的一颗!

开放型语文读写教学的“写作朗读课”。在我校“”三.三.六"学习模式的指导下,把平时两周一次的大写作课,变成了天天写作和朗读课,增加学生的写作时间和数量。每天的预习课上,根据所学不同题材的文章,辅以相应的小写作和朗读课,增强学生的写作时间和数量。每天的预习课上,根据所学不同题材的文章,辅以相应的小写作,时间一般为10分钟左右,形式灵活多样,内容联系生活,但在字数上往往是限定的,以养成学生及时完成任务的好习惯。小写作写在专门的训练本上,上课时必须准备好,把过去视作文为作难的观念变成一种自然而然的学习习惯,让他们在天天小写作中,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我会写作文”的快乐。

天天小写作都是写完之后立即以小组为单位朗读,前面的写作随即转化为公开透明的朗读,写作水平如何不是自我感觉,而是把习作展示以后,由大家共同比较,评价后得到出来的,优、良、般立见分晓,这样赢家高兴,输家心服。各小组推选出的最佳作品,再推到班内评比,而这次评比既要比书写又要比内容,还要比在台上的朗读情况。谁是三栖明星的集大成者,谁是三位一体的写作、书写、朗读秀。优秀的作品,激情的朗读下会赢来阵阵赞美的掌声,这掌声不只是出于礼貌,而是有实质内容的,具有一定的含金量,谁赢得这掌声,谁的笑容便是最灿烂的,他知道这是一种肯定,更是大家对他的一种赏识。

一周一次的大写作,在题目上、字数上作具体明确的硬性要求,凡书写不认真的一律推翻重来。许多时候,有许多学生因书写而返工四到五次,书写不过关的一律打到另类,提高了写作基础又提高了写作能力。每周一次的大写作一般时间为50分钟,随后评比、朗读,两节课一气呵成,其操作程序与小写作雷同,只是在写作和读评标准上更严格些。如果说小写作朗读收获得是小喜悦,那每周的作文课写作——朗读收获的则是大欢喜,长此以往,每人收获的那份喜悦简直是无法比拟的。在写作——朗读中他们树起坚定的学习信心,在轻松的阅读环境中他们养成自觉良好的读、写习惯,学习语文的兴趣空前高涨,不再为不会学习语文而烦恼。

读写课堂的教学反思

我校“三·三·六”模式中的“预习——展示——反馈”三大模块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通过阅读文本,圈画字词疑难并查找工具书,标注优美语句、写批语,并把疑难问题做好标注系统整理在预习笔记上,还可和其他学生交流讨论、合作探究,这样在预习的环节达到了掌握基础、解决疑难、总体感知与重点分析的目的。在展示过程中,把预习过程中搜集、处理的信息及自己生成作品重新进行整合,将有价值的疑难由小组长筛选,由单纯的文本理解升华为自己的情感展示于众。由此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另外在反馈课中,将对沉淀的情感归结网络,对忽略的知识查缺补漏,让“优生吃好,弱生吃饱”检查反馈的过程中不放过一个“漏网之鱼”。达到了由“全体参与”到“全员达标”“全员提高”的目的。还通过各组学习小组长的检查落实,对各个小组评比等次,层层落实能够极大的调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积极性。

对教师而言,课堂教学从根本上来讲是教师不断进行创新和超越,师生共同体验生命律动以及实现自我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实现从“教书匠”向发展型、反思型和创新型教师角色的转变。把反思作为自己专业与发展的基本方式,通过对课堂教

学进行创新教学和深刻反省,不断提升自我,从而使自己的职业生活焕发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才是全身心地投入。他们不只是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才不只是知识,而且是与多种形式,艺术并举,才会体验出育人的本质和实现育人的功能。”所以用传统的眼光来看待杜郎口中学可能是不可理喻的。有些网上留言说到我们的课堂不乏有作秀的成分,是有悖于教育学规律的反常规行为。当然教师的放手并不等于放任自流。放开的课堂最高水平,也就是老师的最高水平,教师的精彩并不代表学生的精彩,但反过来说,学生精彩的背后,肯定有老师的精彩,或者说,因为学生的精彩,需要我们的老师更精彩。

现在我们不能只是以我们的学历水平低来找自我慰藉的理由,用学生的精彩,老师的无奈与苍白来掩饰我们的缺点,开放的课堂对我们老师备课的要求更高了,相应的要求我们驾驭课堂的能力更高了,如果课前没有认真备课,周密地组织,精心安排的话,课堂上很容易出现学生提出问题,老师解决不了的尴尬局面,所以现在我们老师备课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是原来的几倍,甚至是十几倍。教师在这样的课后经常会留下这样那样的遗憾:

在《背影》的课堂中,曾有个“望父买橘”的场景。学生根据这个情景编排了课本剧,另外还配上了《父亲》的音乐。

当音乐响起的时候,令我惊讶的是孩子们太可爱了,他们竟然准备了“橘子”,其实这个道具在我眼里并不怎么重要,学生完全可以用课本之类的替换,而孩子们为了演好竟然自己花钱买了橘子。

后面的一幕自不必细数。当这个稍胖的同学扮演的父亲回来之后,我只是做了简要的点评。“不错,这几个同学表演的太精彩了。”

细想起来,这种表扬是多么的廉价。学生于此可能也早已习惯了吧,因为孩子们做得本身就非常优秀,如此说来,我的话没有太大的意义。

上完这节课之后,我也总觉得欠缺点什么?到底少什么呢,自己又说不太清。席间谈起这节课。《中国教师报》山东记者站李炳亭先生一语道破“徐老师,你知道我这节课最期待的莫过于你利用好橘子这个道具,让孩子们亲口尝尝,甜的滋味是父亲对我们的爱,而还有酸的感觉,代表我们对父亲的愧疚之情。”我豁然开朗,思路一下荡开。是啊,这正是我的课堂中所缺少的东西。虽然做到了对文本的挖掘,但课堂的实际变通能力感觉太弱。这说明以后探索的道路还很长,需要自己真正的虚心学习,善于反思,让自己尽快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优秀教师。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职责主要定位在“传道、授业、解惑”的框架之中。这样,教师的职责就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简单重复的“机械运动”,沦为只是按照固定程序,机械运动,缺乏创新意识的“教书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体验不到自己的职业生活的快乐、幸福,更感受不到自己的生命意义。从发展的角度看,教师是启发者、引导者,学生是探求知识的主体。学生生命的成长,认识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都不能由别人来代替,必须靠自己的体验来完成。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充分相信学生,广泛发动学生,更好的利用学生,才能让其生命的个体在教改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课堂教学在本质上是一种以提高个体生活质量以及生命价值和意义为宗旨的特殊生活实践过程,是一个学生不断超越和提升现有生存态,从而创造一种更为完美的可能生活的动态生成过程。也就是说,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发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

开放型语文读写教学集中体现了语文新课标的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探究问题的能力,从多角度研究文本、感悟生活的能力。经过实践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学生和教师皆受益非浅。当然,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诸如此类的细节问题,望各位同仁和专家不吝赐教,共同把语文课堂打造的日臻完善,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愈加精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