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茶馆》综合能力测试题

2020-04-30 来源:易榕旅网

  一、学习要点

  (一)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京,满族人,我国现代最著名的小说家、戏剧家之一。其作品多取材于城市下层居民生活,有浓厚的北京地方色彩,诙谐幽默,风格独特。代表饔谐て�小说《骆驼祥子》、中篇小说《月牙儿》、剧本《茶馆》等�?br>

  他的戏剧创作有两次高潮。第一次是抗战爆发以后。抗战八年,他先后写下《残雾》《国家至上》(与宋之的合作)《张自忠》《大地龙蛇》等十几个剧本,弘扬爱国精神,歌颂爱国将领,鞭挞社会的丑恶,宣传抗日救国等,为抗战文艺做出了重要贡献。第二次高潮是全国解放以后。主要作品有《龙须沟》《茶馆》《方珍珠》《女店员》《西望长安》等,以极大的热情歌颂解放后的新中国,歌颂新的生活。在老舍的全部剧作中,《茶馆》是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也最能体现他的创作风格。1951年,老舍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二)课文分析

  1.《茶馆》剧情

  《茶馆》是老舍先生于1957年创作的三幕话剧,它以北京一个大茶馆为背景,通过七十多个人物和一系列的小故事描写了五十年的变迁。每一幕戏写一个时代,真实而生动地表现了“葬送三个时代”的主题。即清末、民国初和抗战胜利后的guo民党政府。

  第一幕写清朝末年的社会生活。正是戊戌变法失败之后,裕泰茶馆生意兴隆,三教九流都把这里作为一个相互交流的场所。然而大清王朝却已到了它的末日。透过表面繁荣、热闹的茶馆,我们看到了清末社会满目疮痍的末日来临的现实。

  课文选的是《茶馆》的第二幕,写的是民国初年军阀混战时期,这时的裕泰茶馆渐趋衰落。清朝灭亡了,但是中国依旧在黑暗中。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劳动群众,已经通过自己的切身经验,直感到中国上层统治形式的更替并未使社会发生任何本质的变化,并不曾埋没社会固有的任何不合理的现象。

  第三幕写抗战胜利之后,guo民党统治时期的生活面貌。这时的裕泰茶馆已经破烂不堪,主人的改良无法自救,正直的人都陷入无法自拔的困境,能够办一、二百桌满汉全席的名厨师,落得在监狱里蒸窝窝头,因为“现今就是狱里人多”,恶势力却异常活跃,横行霸道。结果是茶馆被霸占,王利发自杀。

  2.主要人物形象

  王利发是裕泰茶馆的掌柜,也是贯穿全剧的人物。他从父亲手里继承了裕泰茶馆,也继承了他的处世哲学,即多说好话,多作揖。他胆小、自私,又精明、干练,善于应酬,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态度。比如对李三的苦处、康顺子的遭遇等,他虽然也有同情,但是很有限度,决不会为了他们而损害自己的利益。对巡警、特务则不同,他明知是敲诈,却巧于应付,不敢表示一点不满。对刘麻子之流,他虽然从心眼里厌恶,但仍然笑脸相迎,不愿得罪他们。但在黑暗的旧中国,尽管王利发善于应酬,善于经营,不断改良,却无法抵御各种反动势力的欺压。他对此也抱有强烈的不满,但表达得十分含蓄。比如当唐铁嘴说“感谢这个年月”时,他说:“这个年月还值得感谢!”蕴含着他的不满、愁苦和愤恨。就是这样一个精于处世的小商人,最终仍然没能逃脱破产的命运。王利发的悲剧,是旧中国广大市民命运的真实写照。

  常四爷是旗人,在满清时吃皇粮。但是他对腐败的清王朝不满,对洋人更加痛恨。第一幕中因一句“大清国要完”被抓起来,坐了一年的监狱。出狱后参加义和团,以后又凭力气*卖菜为生。他正直,善良,敢作敢为,富于正义感。他不讳言他的不满,对抓过他的特务仍然很强硬,对正在发愁的王利发则雪中送炭。就是这样一个人,最后也穷困潦倒,绝望地喊出:“我爱咱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呢?”这个形象代表了不甘受奴役的中国人,反映出旧中国人民的反抗情绪。

  松二爷也是个旗人,心眼好,但胆小怕事,懒散而无能。清朝灭亡前,他游手好闲,整日喝茶玩鸟。清亡后,“铁杆庄稼”没有了,但他仍然留恋过去的生活,不愿自食其力。他宁愿自己挨饿,也不让鸟儿饿着,一提到鸟就有了精神,最后终于饿死。这是一个没有谋生能力的旗人的典型,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腐朽。

  刘麻子、唐铁嘴等,是一群地痞无赖,一个说媒拉纤、拐卖人口,一个是麻衣相士,算命骗人。这样一类人物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畸形和病态。

  3.剧本结构

  作者以高度概括的艺术手法,通过茶馆这个窗口,在三幕戏中分别截取了三个时代的横断面,广泛地展现了整个社会面貌。“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容纳各色人等,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作品不拘泥于一人一事为主线的传统结构法,不追求完整的故事,而是用无数张人物速写组成的几十幅时代的剪影,形成一个个戏剧片断,把它们巧妙地编织起来,从而广泛地反映社会风貌,表现时代特征和社会心理。这里有太监买老婆之类的血腥买卖;有流氓打手的寻衅敲诈,有特务暗探的搜捕无辜……一幅幅生活画面,呈现出旧时代病态的社会横断面。《茶馆》用的是一种典型的人像展览式的戏剧结构,它展览了七十多个形形色色的人物的生活风貌和性格特点,揭示了社会的一角。它没有突出的主人公,也没有共同一致的行动。每个人都带有自己的过去,成为一条独立的故事线。又在“葬送三个时代”的主题制约下,产生了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构成了“形散而神不散”的独特而又完整的艺术结构。

  4.语言特色

  老舍是当代语言艺术大师,剧中出场的几十个人物,哪怕有的只讲了三五句话,也写得性格鲜明,栩栩如生。

  (1)个性化:王利发的语言谦恭,周到,与各种人物应酬反应机敏,对答如流,很能显示他茶馆掌柜的身份。常四爷的语言豪爽耿直,带有闯荡多年的侠气和饱经沧桑的沉重感。宋恩子、吴祥子的语言则狡猾*诈,傲慢无理,具有老牌特务的特点。

  (2)幽默:比如唐铁嘴夸耀自己如何抽“白面儿”时,表面看滑稽可笑,但仔细琢磨却又蕴含着深意:明明是受人侵害,却偏偏要自我炫耀,这是一种让人带泪的笑。又如王利发问报童“有不打仗的新闻没有”,看起来也像一句玩笑话,实际上却蕴含着对动荡时局的强烈不满,带着不易让人察觉的讽刺。这种幽默寓庄于谐,能给读者以回味和思考的余地。

  二、能力训练、检测

  1.给下列红色字注音

  神龛(  )  嗜(  )好  咂(  )摸

  挨(  )饿  造孽(  )  忏(  )悔  搭讪(  )

  2.下列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兵慌马乱  央告  侍候 

  b.自食其力  鞠躬  津帖

  c.随机应变  贩卖  坤角

  d.无原无故  家眷  发饷

  3.简答题

  ⑴剧中李三说“今儿个打炮,明儿个关城,改良?哼!我还留着我的小辫儿,万一把皇上改回来呢!”这反映了他怎样的心态?

  答:___________________

  ⑵当报童来茶馆卖报,王利发说:“有不打仗的新闻没有?”这句话有什么含义?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答:___________________

  ⑶当宋恩子说“谁给饭吃,咱们给谁效力”时,常四爷进一步追问:“要是洋人给饭吃呢?”这反映了常四爷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

  4.说说下面台词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⑴唐铁嘴 ……大英帝国的烟,日本的“白面儿”,两大强国侍侯着我一个人,这点福气还少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

  ⑵松二爷 我看见您二位的灰大褂呀,就想起了前清的事儿!不能不请安!��

  答:___________________

  ⑶李三 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

  答:___________________

  ⑷王利发 这个年月还值得感谢!听着有点不搭调!��

  答: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神龛(kān) 嗜(shì)好 咂(zā)摸  挨(ái)饿  造孽(niè) 忏(chàn)悔  搭讪(shàn)

  2.c(a.兵荒马乱  b.津贴  d.无缘无故)

  3.

  ⑴这说明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劳动群众,已经通过自己的切身经验,感到中国上层统治形式的更替并未使社会发生任何本质的变化。清朝灭亡了,中国依然在黑暗中。

  ⑵这是王利发对时代的讽刺,反感和无可奈何。这反映了民国时兵荒马乱,国无宁日的现实。

  ⑶这反映了常四爷的倔强,正直,对帝国主义及其爪牙的痛恨,极富正义感。

  4.

  ⑴.暗示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渗透的社会现实。

  ⑵表现了松二爷的怀旧心理,也讽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⑶讽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反映了人民对现实的不满。⑷暗示了茶馆主人公的愁苦和对现实的不满。 读《塞纳河畔的无名少女》

  高二(3)王京

  悲剧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莫名其妙地喜欢悲剧。也许是厌倦了庸人笔下千篇一律的美好故事吧,总之,悲剧带给我的,是更加刻骨铭心的感受,用尼采的话说,是一种形而上的触动。于是,常常偏执地以为,悲剧具有无上的感染力。

  基于这种想法,不禁对冯至的这篇《塞纳河畔的无名少女》生出喜爱之情。在这篇文章里,两个主角都充满了悲剧色彩,在巴黎这个洋溢着悲剧气息的城市相遇,上演一段注定没有下场的悲剧故事。

  雕刻家,他所追寻的,是天使的微笑。他走在巴黎的街头,观察来往的人,渴望从他们的脸上找到一丝契合。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使他消沉,直到他见到少女。他为少女天使般的微笑而沉醉,渴望使它不朽。可是,他所展现在木材石头上的,却只是各种人的微笑。他虽然把“天使的微笑”引到了人间,却不能把它化为永恒。终于,他毁掉了自己的作品,毁掉了少女的幸福,在落寞终于少女的微笑重逢,看到那永恒的美妙微笑,却只有“很惊慌地向不可知的地方走去”……

  少女,她是一个真正的悲剧人物。她只是偶尔一次打开窗户,就被这个偶然闯入她生命的人发现,把她“引到人间。”她感受着工作室里的所谓的不曾体验的幸福,直到带着她那美妙的微笑赴死。她没有留下名字,却留下了她的面容,传遍欧洲……

  只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故事,既没有跌宕的情节,也没有华丽的修饰,只是发生在两个人之间的悲剧。从故事开始两人相遇,直到雕刻家在市场重遇少女的面具,寥寥千余字,连个人物的命运,牵动了每一个人的心——这才是悲剧,隐藏在平实言语后面的无尽激情。 唯美

  总觉得冯至的作品里有一种抹杀不掉的唯美气质,也许是诗人的缘故吧。比如少女,这个生长杂巴黎一隅的人,却似乎并没有受到名利的感染:“她只是微笑着,宁静地低着头,看那广漠的人间;她不知下边为什么这样繁华。她正如百年才开一次的奇花,她不知道在这百年内年年开落的桃李们做了些什么匆忙的事。”这也许是作者的梦想,他幻想着有这样一个餐风饮露,不食人间烟火的女子,在人世间如蜻蜓点水般地留下一丝痕迹,从容地死去(不,也许只是回归),她的出现,她的存在,她的离开,无一不令人感受到唯美的感觉。而又设计了这样一个平凡的雕刻家,以使少女的出场、存在和死去都显得无比的合情合理而又出人意料。

  雕刻家本身也是一个唯美的人。他为了寻找一个天使般的微笑,游荡在巴黎街头,观察各式各样的人;在看见少女以后,他又做了各种准备;当他最后发现他的工作的失败后,他又毅然毁掉了自己的作品。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缘于对艺术的不懈追求,或者说,是缘于他自身的唯美的思想,只不过,他的唯美,略显偏执罢了。 人与神的冲撞

  初读这篇文章,有一个大胆的设想,就是这篇文章包含了作者的宗教取向。

  作者设置了许多美妙的陷阱:比如雕刻家在正是疑惑的时候走过修道院;他正在想为神做一件工作;他从修道院的窗户里的少女的身上找到了“天使的微笑”;

  关于少女,许多人说她只是一个天使的象征,而我宁愿相信她是天使的本体。

  作者故意没有给她名字,是为了使我们相信,她就是出现在圣经里那个主的使者,迦百利的化身。

  雕刻家把少女想成一个人,不自觉地加入了人的因素,就雕出了*妇的微笑,这也可以看作是对宗教和人性的挑战,作者自己这样说:“天使是从没有离开过神的国土,不像人们已经被神逐出了乐园,又百方设计地想往神那里走去。”于是,少女的死,也就不显得那么突兀了。这似乎只是人与神,人性与神性冲撞的必然结果罢了。 后记

  初读这篇文章,有许多感受。略作整理,写出这么几条,还有许多,因为没有思绪下笔,不写也罢。对文章没有做过多的分析,也许想法有些偏执,大家指正。

  [评语]:

  《赛纳河畔的无名少女》是诗人冯至的一篇文章,具有一定的故事性,优美行文的字里行间饱含诗情和哲理,同学们普遍感到不易解读。而王京同学选取了三个非常有价值的角度,做出了非常合理的分析,同时采用的分节的形式也为本文的表达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