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如果发生了经济纠纷的,可以先双方协商进行处理,双方协商不成的,可以向相关机构申请仲裁,或者可以直接起诉处理的。
发生纠纷之后,如果双方当事人可以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友好协商、互谅互让达成和解协议,进而解决纠纷,那么是最好的。
如果双方无法达成协议的,那么可以申请仲裁。仲裁是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时的一种解决方式。仲裁的特点在于:1.具有更大的选择性,仲裁当事人可以协议选择仲裁机构、选任仲裁员、选择审理的方式。2.仲裁解决争议的范围小。可仲裁的范围仅限于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与其他财产权益纠纷,仲裁的审理以不公开为原则。3.实行一裁终局制,即一旦作出裁决就发生法律效力。
最后,如果上述方式都没有解决纠纷的,那么可以起诉处理的。起诉是依法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法院对特定案件进行审判的行为。民事诉讼法中的起诉,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因自己的或依法受其管理、支配的民事权益受到侵犯,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以自己的名义请求法院予以审判保护的诉讼行为。如果想要起诉的,一般是需要向法院提交起诉状的,起诉状的内容一般包括:原被告双方的详细信息;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将起诉状提交至法院之后,符合起诉条件的,法院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相关当事人。
所以,如果发生了经济纠纷的,可以按照上述方式进行处理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条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第一百二十二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第一百二十三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一条 为保证公正、及时地仲裁经济纠纷,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该内容由 赵明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