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中串联质谱的研究

2021-11-24 来源:易榕旅网
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中串联质谱的研究

聊城市妇幼保健院 新筛中心 山东聊城 252000

【摘 要】目的:研究了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中运用串联质谱技术的成效。方法:选取了本机构的10049例新生儿,且均在2017年1月~2019年1月通过串联质谱技术的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并对结果加以分析。结果:筛查的新生儿中,阳性病例35例(0.35%),其中包括氨基酸代谢疾病21例,脂肪酸氧化障碍14例,有1例患儿确诊为苯丙酮尿症。结论:在新生儿实施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时利用串联质谱技术,尽早筛查新生儿机体出现的问题,采取对症治疗处理,能够有效提高人口出生综合质量,因此,串联质谱技术在筛查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串联质谱技术;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效果

引言:

遗传性代谢疾病又称为先天性代谢缺陷疾病(IEM),是指由于基因突变引起酶缺陷、细胞膜功能异常或受体缺陷,从而导致机体生化代谢紊乱,造成中间或旁路代谢产物蓄积,或终末代谢产物缺乏,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的一组疾病。在新生儿出生时,采用串联质谱技术能够提高筛查有效率[1]。针对在2017年1月~2019年1月本机构出生的新生儿采用串联质谱技术,针对新生儿采取氨基酸代谢疾病、脂肪酸代谢疾病及有机酸代谢疾病等遗传代谢疾病的筛查,本研究观察串联质谱技术的实施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针对在2017年1月~2019年1月本机构出生的新生儿采用串联质谱技术,针对新生儿采取氨基酸代谢疾病、脂肪酸代谢疾病及有机酸代谢疾病等遗传代谢疾病的筛查,本研究观察串联质谱技术的实施效果。期间共筛查10058例新生儿,男5624例、女4426例,新生儿均在出生72h内充分哺乳6次以上,然后在足底近足跟的内侧采血,连续采集3个血斑,每个血斑的直径要在8mm以上。采血后的血片要放在阴凉处晾干,避免阳光的照射,将合格的滤纸片密封在2~6℃冰箱中保存。 1.2 方法

1.2.1选用的仪器和试剂

选用waters系列质谱仪串联质谱分析仪实施筛查,试剂选用Perkin Elmer生产的多种氨基酸、肉碱、琥珀酰丙酮试剂盒。根据说明书实施筛查操作。Perkin Elmer MSMS系统通过分析信号强度与日常工作萃取液对应的标准品信号强度计算氨基酸、肉碱及酰基肉碱等浓度。 1.2.2阳性复查

以阳性新生儿实施原血片的检验,若检验结果为阳性则召回新生儿,重新进行血片的复查,若复查的结果低于正常值,则可判别为阴性[2]。 1.3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筛查结果

筛查的这些新生儿中,筛查出阳性病例35例,占0.35%,其中包括氨基酸代谢疾病21例,脂肪酸氧化障碍14例,有1例患儿确诊为苯丙酮尿症。串联质谱技术筛查疾病主要包括氨基酸类疾病、脂肪酸类疾病、有机酸类疾病。 2.2 串联质谱技术筛查疾病情况

(1)氨基酸类疾病包括精氨酸血症、瓜氨酸血症Ⅰ型、氨甲酰转移酶缺乏症、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苯丙氨酸血症、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乏症、苯丙酮尿症、6-丙酮酰四氢蝶呤合成酶缺乏症、枫糖尿症、高脯氨酸血症、高钾硫氨酸血症。

(2)脂肪酸类疾病包括肉碱摄取缺陷症、Ⅱ型戊二酸血症、肉碱棕榈酰转移酶、Ⅰ型缺乏症、中联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

(3)有机酸类疾病包括甲基丙二酸尿症、甲基丙二酸尿症合并半胱氨酸血症、异戊酸血症、Ⅰ型戊二酸血症、3-甲基巴豆酰辅酶A、羧化酶缺乏症、丙酸血症、异丁酰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B-酮硫解酶缺乏症、多羧化酶缺乏症。 3 讨论

(1)串联质谱检测技术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患儿遗传代谢病检测中的应用

据文献报道,遗传代谢病在危重新生儿中并不少见,大约有9%-10%左右的阳性率。新生儿急性代谢危象的临床表现大多是非特异性的,包括嗜睡、呼吸困难、呕吐、高氨血症、低血糖、代谢紊乱等症状,导致急性脑病、肝肾功能衰竭、心肺功能不全等严重并发症,甚至猝死。不同的遗传代谢疾病的治疗方案也有所不同,禁忌证也有所不同[3]。如:甲基丙二酸血症和丙酸血症、枫糖尿症患者在急性代谢危象时,抗生素的使用应回避红霉素、阿司匹林,避免瑞氏综合征;尿素循环障碍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丙戊酸,丙戊酸对氨甲酰磷酸合成酶Ⅰ有抑制作用,可加重高氨血症;脂肪酸β氧化障碍及肉碱代谢障碍患者。在急性期治疗中,静脉应用含糖液是关键,避免使用肾上腺素(促进脂肪分解)和丙戊酸(抑制线粒体脂肪酸β氧化);中链酰基辅酶缺乏症患者禁止补充中链脂肪酸等。急性期的精准治疗对于挽救生命、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2)串联质谱检测技术在遗传代谢病高危儿童筛查中的应用

2004年顾学范等报道对104例,平均年龄为(4.8±4.2)岁,高危儿童行串联质谱遗传代谢疾病筛查,阳性率为9.6%,包括8种遗传代谢病,其中酪氨酸血症1例(临床特征:黄疸、腹泻),同型胱氨酸血症1例(脊柱侧弯、晶状体脱位、智力低下),鸟氨酸血症1例(反复呕吐),甲基丙二酸血症2例(反复呕吐、智力及运动发育落后),丙酸血症1例(嗜睡、呕吐、抽搐、智力及运动发育落后),3-羟基3-甲基戊二酸裂解酶缺乏症1例(反复呕吐、腹胀),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2例(智力低下、肌无力),酰基肉碱转移酶Ⅱ缺乏症1例(肌无力)。临床上也有多次报道类似案例,所以,临床上有不明原因的反复呕吐、低血糖、高氨血症、黄疸、顽固癫痫、智力落后、运动不耐受等特征的儿童,都要考虑到遗传代谢病的可能。

针对上述研究结果具体分析可知,由于临床遗传代谢性疾病的种类较多,10058例新生儿中,可疑阳性患儿有35例,由于实验室筛查样本有限,筛查结果与临床研究数据有一定差距,因此根据这一问题应扩大样本量开展后续研究。本研究结果显示,串联质谱技术在时间、项目、疾病方面均优于传统筛查手段,能够短时间、多病种、高通量的筛查[4]。氨基酸代谢障碍中最常见的就是苯丙酮尿症,大多数是由于苯丙氨酸羟化酶突变引发的酶活性降低,临床患儿的典型症状为伴随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黑色素合成不足、尿液和汗液有鼠臭味。 结语:

综上所述,串联质谱技术可以提高新生儿遗传性代谢缺陷筛查的准确性和效率。为新生儿实施遗传代谢性疾病的筛查时利用串联质谱技术,可以尽早筛查新生儿机体出现的问题,为患儿进行干预治疗争取时间,及时采取对症治疗处理,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预后效果,提高我国人口出生综合质量。因此,串联质谱技术在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中有重要应用价值,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兴,孙小红,闫有圣,郑雷,刘芙蓉,郝胜菊. 串联质谱技术在甘肃地区遗传代谢病筛查中的应用[J]. 中国妇幼保健,2018,33(04):861-863.

[2]田国力,王燕敏,许洪平,周卓,郭静,姚静. 非衍生化串联质谱技术筛查上海部分地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的回顾性分析[J]. 临床检验杂志,2016,34(12):909-912.

[3]孙桂花. 串联质谱技术用于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的价值[J]. 中国妇幼保健,2016,31(24):5428-5430.

[4]尹峰. 应用串联质谱技术进行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44639例结果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16,31(15):3098-310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