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名称:心理物理学:最小变化法
班级 13应用心理(1) 姓名 张雨佳 学号 2013326601011
实验日期 2014.11.1 指导教师 严璘璘
一、 问题
每种频率的纯音,听觉的绝对阈限相同吗?
二、 假设
H0:如果每种频率的纯音,听觉的绝对阈限相同,那么,在256Hz和两种纯音下听觉的绝对阈限相同。
H1:如果频率越高的纯音,听觉的绝对阈限越低,那么,256Hz纯音下听觉的绝对阈限大于4kHz纯音下的绝对阈限。
三、 预期
每种频率的纯音,听觉的绝对阈限不同,且频率越高,听觉阈限越低。
四、 方法
1、被试:
(1)被试基本信息:浙江理工大学应用心理系学生 年龄:18~21岁
总人数:41人(12位男生,29位女生) (2)被试分组:系统抽样分组。
A组:以↓↑↑↓↓↑↑↓↓↑↑↓的呈现方式,听256Hz的纯音。 B组:以↓↑↑↓↓↑↑↓↓↑↑↓的呈现方式,听4kHz的纯音。 注:↓表示渐减,↑表示渐增,且最小变化为2db。
2、变量
2.1自变量:频率的大小,即256Hz与4kHz的差异。 2.2因变量:听觉阈限的改变。
2.3控制变量:实验操作一致、实验环境一样,左右耳都听。 3、实验设计(1分) 单因素组间设计
4、实验任务和流程(1分)
分组和位置
1. 两人一组。写下你的合作者的名字( )。 2. 主试和被试都坐在桌旁,相互成90度方向。
3. 接通听觉实验仪电源,预热5-10分钟。插好专用耳机。熟悉开关和按
钮。
4. 两人分别按照主试和被试要求,执行实验。
5. 每次完成某种频率的测试后,主试和被试换座位,轮换测试。
6. 实验完毕后,请指导老师审阅。把仪器整理好,放回原处。打扫实验
浙江理工大学心理学系实验报告
室。
主试要求
1. 按照要求调整好仪器的初始设定: a) 声音呈现方式选择“间断”; b) “左耳”和“右耳”都设为关闭; c) 显示数字选择“声响db。”
2. 打开左耳或右耳的开关,在256Hz、4kHz其中一种频率下呈现很强和很弱的声音。主试和被试都熟悉后,关闭左耳和右耳的开关。 a) 根据不同频率下能听到和不能听到的声音强度,选择高低音量开
关。
3. 在表格中填好以下内容,准备开始实验:
a) 将256Hz、4kHz这2种频率按随机顺序排列,填写在自己的表格里。
b) 先填好渐减法↓呈现的第一个刺激(起始刺激),在40-50db的区间内随机选取。开始用渐增法↑时,起始刺激强度在刚刚用渐减法↓ 测出的阈限之下5-10db的区间内随机选取。下面每次使用渐增法都测出的阈限之下5-10d啲区间内随机选取刺激强度。注意,连续两次渐增或渐减的起始刺激要强度不同,以免形成反应定型。 4. 呈现指导语:
“这是一个测量听力的实验。实验时请你带好耳机,用左耳(右耳)听,整个实验过程中不要更换耳机的左右听筒。将任意一只手放在桌面上。我说预备,你就注意听。如果你听到有一声嘀,或‘嘟',就用于指敲桌面两下。如果间隔之后你再次听到一声嘀’或‘嘟',就再用手指敲桌面两下。总之,每次听到一声‘嘀,或‘嘟',就敲桌面两下。如果没有听到任何声音,就不要做任何反应。一种频率的声音要做几十次。请每次反应都尽量保持标准一致。”
浙江理工大学心理学系实验报告
5. 说“预备”之后,打开左耳(或右耳)的开关。准备逐步调节声响。
渐减法↓呈现声音时,每种响度条件下,待被试敲击1-3次后,再降低声音强度。当被试不做反应时,等待3-5秒(可以再次降低声音强度,并且再等待3-5秒),确认被试不能听见此时的声音刺激。
渐增法↑呈现声音时,每种响度条件下,等待3-5秒,然后再增加声音强度。直到被试做出反应,敲击桌面1-3次(可以再次增加声音强度,待被试敲击1-3次)后,确认被试能听见此时的声音刺激。 6. 记录每次被试反应的转折点。然后告诉被试,“好的。下面将开始新一轮的测试”。注意,要按照列好的顺序来做。
用渐减法↓呈现声音时,转折点是在被试刚刚开始不做反应的声音刺激的强度。用渐增法t呈现声音时,转折点是在被试刚刚开始做反应的声音刺激的强度。
7. 每测定完四个系列(↓↑↑↓为四个系列,ABBA设计),休息1分钟。
被试要求.
1. 在桌旁坐下。 2. 熟悉仪器。
3. 戴上耳机,熟悉声音。
4. 听主试念完指导语后,如果认为没有问题,就示意“明白”,可以
开始实验。如果有问题,则示意“不明白”。直到主试解释清楚实验的过程和要求后,再示意“明白”,开始实验。带上眼罩。按照指导语的要求完成实验。
统计方法 直接差异法 独立样本t检验
五、 结果
1、 单个被试的数据分析
对象:20岁女青年
浙江理工大学心理学系实验报告
141210强度(db)864201234567891011图 1 频率为4kHz下的单一女被试数据
12右耳左耳
渐减 平均值±方差
9.50±2.08 8.00±5.00 9.00±2.67 7.60±4.08
(db)
(1) 适应效应的检验(直接差异法:比较前侧和后侧)
T观测= -1.067,p>0.05 所以该被试不存在适应效应
(2) 习惯效应的检验(直接差异法:比较渐增和渐减)
T观测= 2.569,p<0.05
所以该被试存在习惯效应
2、 全体被试的数据分析
表2 全体被试的统计量(绝对值±标准差)
绝对阈限(db)
A组256Hz(n=21) 20.65±4.18
B组4kHz (n=20) 9.68±4.30
整体(n=41) 15.30±6.93
绝对阈限:t=8.08,p<0.001
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每种频率的纯音,听觉的绝对阈限不同,且频率越高,听觉阈限越低。
表1 频率为4kHz下的单一女被试数据
前侧 后侧 渐增
浙江理工大学心理学系实验报告
3、 讨论
针对问题、假设、结果、思考题进行探讨。 1、问题:
问题问了每种频率纯音,听觉的绝对阈限是否相同,但实验只涉及了两种频率,误差比较大。 2、假设:
假设将问题的范围有所缩减,更加利于全班同学的操作,但没有完全解决题,。 3、结果:
结果表明两种频率(256Hz与4kHz)下,听觉的绝对阈限差异显著,且频率越高的纯音,听觉的绝对阈限越低,表明人耳在一定范围内,对于频率越高的声音,听觉越灵敏。 4、思考和讨论:
(1) 如果同时给左右耳呈现相同强度的声音刺激,并且测定绝对阈限,你
认为结果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答:左右耳的听觉会互相影响,最终会使左右耳听觉的绝对阈限都变为较低的那只的阈限,会减小差异,数据不具有代表性。
(2) 如果呈现声音的方式是“连续”,那么实验结果会发生变化吗?程序需
要做怎样的调整?
答:个人觉得不会有太大影响。在↓的情况下,让被试在听不到声音的时候敲桌面,在↑的情况下,让被试在听到声音的时候敲桌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