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集体备课
今日之困惑
近日,正在学习开车,快要电子路考了。教练整日拉着我们学员练车。有一项考试叫连续障碍,俗称“压大饼”,网上评价难度系数五颗星。这项考试实际上就是在路面上错开设置了6个凸起的窨井盖,车辆要从6个圆饼之上连续通过,车轮既不能压在圆饼之上,也不得碰擦圆饼,车轮不可超出或轧压道路两侧的边缘线。据说这项考试就连有20年车龄的老司机也不一定能考过。
于是,我们几个一起考试的学员一边昏天黑地地练一边抱怨,这是谁想出来的馊点子,这不是成心整人吗?谁会在大马路上这么规律地放几个窨井盖,你还得一个不落地让它们从你的车轮下安然无恙地穿过,还不能压着它。回过头想想,突然觉得这像极了我们今天的教育。我们教的东西有多少是实用的?为了应付考试,我们呕心沥血、扒心扒肝地教学生,题海战术又铺天盖地地席卷而来,就为了在期中期末考试时,能押上那么一点宝,可实际情况是常常颗粒无收,往往考试的题目中只有基础的一两项是学生接触过的。面对这种情况,很多老师困惑了。我们究竟该教些什么?难道语文书真的不用教了?
今天,我们很多教师面临的第二个问题就是怎么教的问题。很多老师可能都有感觉,十多年前,我们教书很简单,一节课上下来轻轻松松,往往好评如潮。可新课改全面深入地展开以后,我们竟然不会教书了。我们仍旧废寝忘食地钻研教材,苦心孤诣地撰写教案,甚至不惜动用集体的智慧,认认真真地上公开课,可课堂上的毛病却越来越多。更可怕的是,正当我们小心翼翼地尝试新课改,努力顺应新课改的步伐时,正当我们开始在课堂上竭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时,正当我们在潜心琢磨如何体现新课改的思想和理念时,专家学者们竟然又开始全面地反思新课改中的问题、弊端和假象了。说自主学习
不等于放任自流;课堂上许多合作是假合作;探究的问题没有价值;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体现不能取代老师的主导作用;不要为了生成而生成……我们这些实践者的脚步似乎总是滞后。这两天,我正在看钟启泉教授写的一篇文章《课程改革:挑战与反思》,我发现原来钟教授把这种情况称之为“课程标准与课堂教学之间的落差”,正因为有这样的“落差”,才会生出种种“乱象”来。
其实,今天的教师比任何时候的教师都迷惘。我们站在风口浪尖上,被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浪潮左右,“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我曾经自嘲,说自己是“在夹缝中求生存的人”。今天我们究竟该旗帜鲜明地站在哪一个阵营里,许多专家学者讳莫如深。我这两天正在看《中国最佳教育随笔》,一共两本,令人感到讽刺的是往往前一篇文章还对新课改大张挞伐,后一篇文章又在摇旗呐喊。而这个问题却实实在在地影响到一代教师和学生的“幸福指数”。作为一线教师的我既不能规避学生的考试成绩是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之一,又不能简单地回归到新课改伊始踌躇满志的状态中去。虽然举步维艰,可依然要蹒跚前行。
那么,到底是什么造成了今天这个局面?钟教授认为有三个瓶颈导致了当前课程改革的种种困惑:一是高考制度滞后;二是教育立法滞后;三是教师研究滞后。他尤为强调“我国缺乏教师研究的积累,如何帮助教师转换角色是我们面临的严峻课题。”
在乱象丛生的今天,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做?
不跪着教书。
7月初,我们学校和安阳第一实验小学共同举办了第二期校本培训活动。在这次活动的第一天就安排了四位老师同课异构,其中有两节语文课上的是人教版六年级的课文——
朱自清先生的《匆匆》,我很感谢学校把这次机会给了我。下午,我校就请来了南京市数学教研员朱宇辉和语文教研员芮琼老师做了两场精彩的讲座。芮琼老师讲座的题目叫《提效与求真》,在讲座中两位专家援引了大量生动鲜活的课例,立足于新课改中出现的种种弊端与假像,深入浅出地阐释了高效课堂的生命力。专家同时谏言,作为一线教师要时刻明确目标,把握教材,摒弃形式主义,力求超越文本。朱老师在讲座最后引用了布袋和尚的一首诗“手把青秧插野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后退原来是向前。”芮老师在讲座的最后也谈到了“大道至简”。其实,这就是在告诉我们,教学之道要不断反思,不断回首;要删繁就简,去冗存真;要六根清净,回归本质。
我个人非常崇敬南师附中的特级教师王栋生,他笔名吴非,写过一本书——《不跪着教书》。这本书所传递给我的除了强烈的共鸣之外,还有深层的思索,甚至精神的引领。它让我更多地学会了关注周围的教育现象,并竭力去揭示其中蕴含的教育实质。在这本书的扉页上有这么一段话: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在巨大的麻木和冷漠面前,我的确有过放弃的念头,然而一想到中国人有千百年下跪的历史,想到“文革”给中国人带来的灾难,想到下一代人还可能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下跪,就觉得我们中国首先得有铁骨教师,教育的词典中才能有“铸造”这样的词条。
回顾我们的成长史,我们的确跪了太多的东西。我们热衷于追捧形形色色的专家学者;我们教条地对教材教参生搬硬套;我们把分数看得高于一切,不惜用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好坏善恶;我们还固执地坚守着经验主义的巢穴,缺少海纳百川的胸襟……蓦然回首,教学一觉十年梦,我们竟然在丛林里模糊了方向,缺失了风格,迷失了信念。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这一切,归根结底,是我们缺少独立的精神,理性的思考。
1、 不跪教材教参。
今天,我们有很多老师上语文课绝对不能缺少教材教参。当然,入选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选择的都是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文章,可以看作是语文学习的典范。但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我们可以回首儿时,你还能背得小学语文老师教的哪篇文章了吗?恐怕能记得的寥寥可数,不过这不意味着我们小学六年就白学了,它已经浸润到我们的语言思维中,影响到了我们的精神领域,深入我们的骨髓了。这是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所以,语文教材就是个例子,不要妄图通过这几本书的学习就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对于教参,我也认为它仅仅是个例子,它是解读文本的例子,今天我们的语文教学提倡多元解读,而至今仍有很多老师把教参上的理解奉为圣经,上课、改作业都离不开教参,一旦有的学生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立刻嗤之以鼻,甚至教师之间发生争论时,都擅长把教参拿出来:“你们看,教参上就是这么说的……”其实,这就是典型的跪着读书。如果我们自己对文本的理解都唯教参至上,那我们怎么能教出思想独立的孩子来。
2、 不跪专家学者
首先,我要强调,不跪不意味着不尊重。其次,在讲这个问题之前,我想问问在座各位,我们今天的新课程改革究竟取得了多少成功呢?对于这个问题,专家学者们的意见分歧很大,有的认为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有的认为只是换了一件马夹,脱了马夹它还是那只乌龟。南师大有个学者说,今天的新课程改革,就像是一列外表光鲜亮丽的火车,内部依旧脏乱差,动力依旧不足。还有的专家说,今天的语文教学出现了一系列新名词,什么是对话?就是师生交流或生生交流;什么是预设?就是过去的备课;什么是生成?就是课堂上发生的意外……语文课究竟有多大的变化?除了教材变了变,形式上翻了翻新之外,没有任何实质的变化。
专家学者们尚且对此说法不一,却要我们为新课改实施不力来买单,我觉得这对一线
教师是极其不公平的。在今天的教育界,理论和实践总是脱节。专家学者的理论一套接着一套,教学风一股跟着一股,让我们老师目不暇接,眼花缭乱。今天尝试这种教学,明天又实践那种教学,以至于最后自己的课堂犹如邯郸学步,画虎不成反类犬,丢失了自己的风格,丧失了自己的价值判断。
刘铁芳教授在《关于教育:可说的与不可说的》一文的最后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凡把自己的教育理论、方案、谋略说得天花乱坠者,皆不可信;凡动辄言称“学习的革命”、“教育的革命”、“……的革命”者,皆不可信;凡动辄宣称教育的真理在握,非如此不可者,皆不可信;凡把教育的奥义说得伸手可及者,皆不可信;凡把教育的改革发展说得易如反掌者,皆不可信。把这段话郑重地抄下来,是希望我们更多的教师要相信自己的教学实践,在实践中摸索前行,比盲从要强一百倍。无论是那种理论、方案和谋略,我们都要想想适不适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有没有利于学生的发展;真的有利于,我们就大胆地尝试,并且还要持之以恒地做下去。
3、不跪陈旧经验。(略)
4、不跪试卷分数。(略)
谈完了上课不要怎么做,有的老师会问:“上课该怎么做呢?”我个人认为这个问题不需要讲,“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在提倡“百花齐放”的今天,每个老师都应该有自己的教学智慧和教学风格。只要你能把孩子课堂上的劲头调动起来,让小手如林、小脸通红、小眼放光;只要孩子的精力能沉浸在课堂中,即使下课还对某个问题提出质疑和看法;只要你的语文课能不断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只要你的语文课上笑声盈盈、掌声阵阵、书声琅琅;只要你的语文课能让孩子们能领悟到文字的美妙,能在文学世界里尽情畅游,甚至打开文化的殿堂。我想你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语文教师了!所有这些指标看似
复杂,简而言之,语文课的好坏唯一的检验的标准就是孩子,他爱不爱上你的课,这是最基本的一条。时至今日,我不能保证每一个孩子都能爱上语文课,但努力让每一个孩子爱上语文必将是我终生追求的目标。
回首看课堂
回首这些年,我上了一些公开课,有成功的,也有值得反思的。每上完一节课,我都要撰写一些相关的论文。谈不上经验,但希望能对各位同行有所启发。
今天的语文课堂有很多值得我们去研究探索的领域。例如教学资源的问题,怎样合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我曾经专门做过一次讲座。再如预设和生成的问题,它们之间是不是一对矛盾体?期待生成是不是可以轻视预设?面对不成功的生成该怎么处理?我记得林春曹曾经在滨江小学上过两堂公开课,课后做过相关的讲座。另外,还有课堂评价、作文教学等等很多课题值得研究。
今天,我重点结合阅读教学谈谈我的教学技艺。在谈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新课标中对小学中高年段的阅读有什么阶段目标。
1.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初步学会默读(每分钟不少于300字)。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 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 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7. 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9.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60)篇、段。
10. 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100)万字。
高年级的阅读要求才涉及到词语的感情色彩、词句的内涵、表达效果。文章的表达顺序、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表达方法、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芮老师在暑期培训时就谈到语文课要直面真实的问题。她说:“求真是每位教师课堂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求真是每位教师不断反思的永恒问题。”她列举了一个课例,说有位教师在教《天安门广场》这一课,开始就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个:“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的首都在哪里吗?”第二个:“你们知道北京十六景第一景是什么地方吗?”这两个问题实质上都是虚假无效的。有些老师(包括我)在上课一开始都会问:“看了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吗?”比如《开天辟地》这一课,学生也许会问:“写的是谁开天辟地?”“他是怎么开天辟地的?”“天和地真的给他开辟出来了吗?”如果没读过这篇文章,到真的可以这么问,可语文书拿到手里那么长时间了,预习作业都做过了,再这么问是问给谁听的呢?这
不是教孩子们作假吗?所以再读课标:“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我们要注意问题的真实性。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要想上好语文课,除了要时刻关注目标之外,还要充分地预设,优化课堂提问,构筑生命课堂。我认为一节好课,合理而又科学地设置问题是基础,课前认真研读文本是前提,课后及时而深刻地反思问题的有效性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朱作仁在《语文课堂提问的心理学问题》中谈到:“提问,它作为一般的教学方法,是有着深刻的心理学基础的。如果运用得当,会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反之,如果滥用或用得不当,就会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我个人认为,一节课是否高效,集中反映在问题的价值性上。我们的孩子上了你的语文课,十年二十年后,还能留下些什么?也许他已经忘记了课文的内容,但有效的提问可以让他养成思考的习惯和品质,若干年后,无论读什么书,他都能读出自己的感悟,这才是语文教学实用性的体现。为什么有的语文老师课上书声琅琅,孩子们表演得生动形象,可一考试,就问题百出呢?老师的问题缺少含金量是关键的因素,学生根本没有学会举一反三,一到考试最怕的除了作文就是阅读。所以无论是面对考试还是面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我们都要重视课堂提问。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缘于疑。”阅读教学中教者的提问,很重要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用心读书、用脑读书、静心读书,从而把书读好、读懂、读透,进而具体感受语言形象,深刻理解语言意义,真切感悟语言情感。如果教者自己对文本缺乏整体理解,缺乏深度把握,就很难通过提问,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引领学生阅读感悟。
我们先来看一段课例。
【课例一】
师:同学们,李时珍和弟子庞宪晚上在哪里住宿的呢?
生:一座破败的古寺。
师:这个古寺怎么破败呢?
生读“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厚厚的蜘蛛网。”
师:他俩渴了喝什么呢?
生:他俩喝舀来的泉水。
师:饿了吃什么呢?(看举手的人很多)一起说。
生齐声回答:干粮——。
师:他们的生活苦不苦呀!
生齐声回答:苦——。
点评:问题过碎,缺乏力度。究其原因是对学生的应有程度心中无数;对教材的理解过于浅显。这种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属于浅入浅出的教学,没有任何思维的坡度,学生张口能答,闭口能和,无需深入思考,潜心会文,长此以往,学生只会照本宣科,不会举一反三,再也不能体会到语文的趣味。说的严重点,这是对学生生命活力的扼杀。
【课例二】
《李时珍夜宿古寺》贯穿一个“苦”字,体现“不怕吃苦”四个字,我围绕文中的“苦”和“不怕吃苦”展开教学。我先让学生感知文字,从字词到句,从句子到段落,从段落到全篇,逐步读懂。教法上我采用了以下形式:
一、找一找——找文中所有的苦。
二、画一画——画出文中“不怕吃苦”的句子。
三、演一演——演出文中人物动作和神态。
《李时珍夜宿古寺》中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均编写的十分巧妙,语言虽精练但能反映人物的性格、动作虽有序但能感觉人物的干练、神态里含蓄但触摸到人物的内心。为此我专门设计了让学生演一演的内容并相机出示一组填空题,要求学生参照课文内容进行填空,填出人物的动作、神态,再自创人物的对话。当学生经过演前准备后再站到台前进行表演时,学生们互相欣赏、互相评价,情绪十分高昂,学生在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在感受人物内心的基础上,在模仿人物动作的基础上,将“端详”,“若有所悟”等描写神态的词尽情地表现出来,将自创的对话淋漓尽致地说出来、将文中人物的动作充分地演示出来。这一场面的创设,学生既理解了词语的意思,也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到了李时珍的敬业精神,从而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李时珍的高大形象,使指导学生下一阶段有感情的朗读便可水到渠成。
四、读一读——读你感彻肺腑的段落。
五、问一问——问你最想知道的问题。
这个环节刚一展开,学生十分感兴趣,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提出了许多问题来问教师,学生提出车时珍冒险尝草值得吗?还问我金银花、胭脂草、刀豆子的药性是什么?我在设计教法时原意是让学生讨论后进行回答,从没想到这些问题学生会要求我来回答,我只好按照学生的要求逐一回答,但学生仍不满意,不断地按照课文中的叙述来修正和修改我的回答。在“李时珍冒险尝草值得吗”这个问题上,因我的回答不确定,学生可不满意了,学生在这个问题上各抒己见,有的学生认为这样做是值得的?因为李时珍是为万民造福。有的认为不值得,因为生命是最重要的,没有了生命就什么都没有了,李时珍这样做不值得。针对学生的各种意见,我没有给出评判,在这个问题上我鼓励学生争论,不追求统一、标准的答案。学生还把课前收集的有关中草药的药性资料展现出来,满课堂进行游说,推销自己的中药。课堂在学生自主自创、师生互动、开放多元的气氛中接近尾声。
点评:这位老师的教学可谓用心良苦。看看他的课堂多么“充实”!从找到画,从读到演,最后还有问一问。我不知道这样的教学设计需要几课时,大略的估算至少三课时。一、二、四环节我认为设计的还是有效的。问题出在三、五环节。第三个环节演一演是我比较担心的,因为演的过程中要求同学们不仅要表现李时珍的神态、动作,语言上还创新。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是不是要求过高,另外,这样的表演很容易导致课堂失控,语文学习边缘化,台上一本正经,台下窃窃偷笑,这样为了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而表演,只能剥夺了学生对文本的准确感悟,起到画蛇添足的作用。第五个环节更是问题严重,如果教师对“李时珍这样做不值得”非但没有给出评价,还自认为这是多元开放的解读,就对学生失去了正确的价值引领。我们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可这是基于学生对文本正确解读的基础上,如果没有正确的社会价值导向,教师和文本都失去了他们固有的“教学价值”了,那么我们还怎么体现新课改提倡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层维度上的目标呢?长此以往,学生为了与众不同,为了博取老师的表扬,不惜彻底完全地标新立异,这
样是非不分,不利于学生将来的发展。
【课例三】
第一二两个部分抓住 “饥餐渴饮”和“晓行夜宿”两个词。
一读:首先引导学生弄明白这两个词是什么意思,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二读:请同学们联系课文再次深入理解这两个词的意思。
三读: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多长时间?抓住“好几个月”“长年累月”。
四读:面对“饥餐渴饮”和“晓行夜宿”的生活,李时珍是什么态度?从中你读出了什么?
点评:回顾中年段的阅读目标第三条: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这样是不是更符合中年级的教学要求。既抓住了关键词语,又逐层深入地引领学生深入了文本,而且问题的设置既符合整体性的原则,又难易适中,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课堂上的语文味更加浓郁。
最后,我希望老师们在课后能积极反思自己的教学,经常想想“我的教学有效吗?”“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多一些这样的反思,我们才能让教学这门遗憾的艺术少一些遗憾。比如当学生的答案跟你的预设不同时,你如何有效调控课堂。
高效的问题可以帮助孩子们深入文本,启迪智慧,在创造性地阅读中获得精神领域的
满足感。最重要的是,我们要记住:你的视野决定了孩子的视野;你的高度决定了孩子的高度。你广博,他就会比你更广博;你深刻,他就会比你更深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