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起点要求高、前瞻性强。课程的改革需要教学管理积极地呼应,它绝不是简单地用一种理念去代替另一种理念,用一种教学技术去更换另一种教学技术,而是要将新课程方案嵌入实施的组织结构内、激励机制中,嵌入具体而现实的幼儿园的教学管理体系之中,促成幼儿园教育情境下的新旧教学理念的相互碰撞,新旧教学内容的交替更迭,也促成教学组织机构、内在激励机制的重建。
一、幼儿园教学管理制度亟待解决的问题 1.现行教学管理制度存在“权力至上”的弊病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校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幼儿园管理者不能没有权力,没有权力就成为无政府了,就会陷入混乱状态。但是崇尚领导是权威、专家是权威、教参是权威,权威主义风行。这种崇尚权威的风气泯灭了教师工作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斥退了教师的个性。依照管理理论:管理需要的不仅仅是权力,更重要的是思想和精神。对此管理者最为需要的恰恰是思想,它是教学管理制度的精神所在。试想在一个没有教育思想,崇尚权力的教学管理体制下的幼儿园,怎么可能有真正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呢?
2.现行教学管理制度中存在形式主义的倾向
幼儿园的规章制度是办园经验的结晶和反映,它对于稳定幼儿园秩序、提高教育质量起着保障作用。但现行教学管理制度存在在规
章制度上大做文章,规章过分地细则化、标准化现象,幼儿园俨然成了程序化管理,大有形式主义的倾向,而且配合量化评分和经济制裁,教师被当成管教的对象,领导变成了监工。“见章不见人,重章不重人”,这种管理严重扭曲了教学的本性,教学过程被程序化、机械化、标准化,教师疲于应付。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使有所谓的教学改革,也是在表面上做文章,只搞形式主义。 3.量化管理的教学管理体制,弊病大于积极因素
在教师中引进以物质利益为动力源的竞争机制是幼儿园实行教学量化管理的最得意之处,我认为这也是最大的失误。幼儿园内部的教师之间,首先是相互合作、相互支持的和谐关系,而不是竞争关系。即使有所谓的竞争,也不是以物质利益为动力源,而是处于热爱教职的自我奉献。为利运转的轨道势必减少教学切磋,构筑教学封锁;削弱感情交流,增多感情隔阂;缺乏心理调适,滋长心理嫉妒。教师之间,创造性各不相同,百花吐艳,不可能划一量化比较。试问哪一所学校能用量化管理的方法,对魏书生的富有创造性的班主任工作、语文教学工作进行量化?幼儿园实行量化管理,还以家长评价教师活动作为重要的量化依据,这是一个隐忧。 幼儿园教学管理制度介于教学思想与教学物质设施之间,涉及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它的重建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幼儿园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新课程实施背景下幼儿园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
朱慕菊在《走进新课程》中提出:“新课程的全面推进,教学改
革的深入开展,没有一个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来支撑和保障,是难以想象的。因此重建学校教学管理制度也自然成为本次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1.必须建立在个性整体性与教育完整性的科学基础之上,确保共性发展基础上的个性发展
个性整体性原理告诉我们:个性品质是不能孤立地进行教育和培养的,对一个人的某种个性品质也是不能离开个性整体结构孤立地进行评价的。同时,幼儿园教育又具有德、智、体、美、劳以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全面统一的完整性。因此我们幼儿园的教学常规管理必须建立在个性整体性与教育完整性的科学基础之上。具体地说:幼儿园教学常规的内容应该充分结合本园实际,多层次多方面地完整配套;在实施常规管理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养成教育”的基本心理规律,把幼儿园制订的规范逐步内化为全体成员的个性品质,成为大家的自觉行为习惯。 2.应重在对教学活动的外部监控与调适问题
目前的教学工作,就不少幼儿园而言不是没有规范,而是要超越规范;不是没有制度,而是要从“制度化”的陷阱中走出来;不是简单地“强化”管理,而是要改善管理。新课程方案倡导幼儿园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办园传统,自主“开发或选用适合本园的课程”,要求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园长、教师、幼儿、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这表明了管理重心下移,从集权走向分权。
3.教学管理要适应教师的创造性工作,促进课程改革
无论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创造性实施,还是园本课程的开发,都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做研究者。因此幼儿园的教学管理需要转变职能和管理方式,否则难以保证和支持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首先应给教师自主的空间。我们必须还给老师一个共同创造的自由空间,以人为本,顺应人性,尊重人格,切实保证教师和幼儿的共同成长。其次要走向动态开放的管理。教学管理应深入到实际教学中,真实地了解教育实施的过程,包括观察和了解教师与幼儿的需要,与教师共同商讨教育计划及教学方式等。教学管理需要从静态而封闭的管理走向动态而开放的管理。最后,提倡团队协作教学。当我们把以幼儿发展为本和关注幼儿个体需要的理念运用到实践中时,教学管理的重心任务需要转移到教师的专业成长上来。最有效的办法还是以幼儿园自身实践为基础,以团队的形式,通过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合作、支持、沟通,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只有幼儿园的教学管理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课程改革才不至于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半途而废。展望未来,只有以改革为动力,建立一种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有利于幼教事业发展的幼儿园教学管理体制,才能有效推进幼儿素质教育,走出一条滚动发展、开放办园、健康发展的新路。
(作者单位 福建省厦门大学幼儿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