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孤雁”将回家了

2024-05-05 来源:易榕旅网
“孤雁”将回家了

【摘 要】新课程实施,素质教育至关重要,教育的根本就是要面向所有学生,让每一个孩子都在德智体方面全面发展。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该重视“学困生”的转化,让后进的孩子变为先进,把学生的整体素质都提高!爱心,尊重,能使孩子重新找回进取心,赏识,宽容能使孩子拥有上进心,我们教师应该尽力于消除孩子的自卑心,让他们在和谐的氛围中健康快乐地成长。本文,我就“学困生”的心理特点以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能转化“学困生”的措施。

【关键词】“学困生”;心理素质 成因; 转化措施

以人为本,这是新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面向全体”,“素质教育”已经进入每一位教师心中,但是,观念更新并不等同与行动的真正转变。在实际教育教学中,仍有很多教师不能正视和善待 “学困生”,而孩子也会因为老师的态度变得敏感与脆弱。因此,有必要要求教师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对孩子进行因材施教。 一、“学困生”的形成及表现

所谓“学困生”,就是在班里学习成绩跟不上其他孩子,

而智力却正常,他们在课堂上会自由散漫,课下会生龙活虎,却从不会按时上交作业。这些孩子需要老师花更多的精力用更多的教育。那么,“学困生”是如何形成的呢?一般来说,这是孩子本身、家庭与教师三者导致的结果。 (一)学生的错误的自我评价

作为一名“学困生”,他往往会认为自己不管在哪一个方面都不如班里别的孩子,过分的放大了自己的缺点,看不到自己身上的优点。“学困生”经常会对班级事务产生一定阻碍,别的孩子也往往会戴上有色眼镜看待他们,害怕他们,不肯与其交朋友,不会给其太多的言语、行动帮助,就算他们有信心改正之前的错误,也不会给予太多鼓励与信任,结果往往使“学困生”产生了心理对抗。 (二)家庭的不良教育

家庭是每一个孩子接触最早也是最多的场所,它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

1.父母平时工作的压力,对孩子照顾欠佳

现今社会,很多父母都花精力赚钱养家,而把孩子托付给家里的老人看管。可老人对孩子存在的溺爱往往很多,他们并不能对孩子严格管理,对孩子的一些行为也听之任之。这样一来,孩子已经形成的不良行为没有得到家长的正确管教而越发增长了。

2.父母的综合素质水平低下

从孩子呱呱落地,父母就成了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行会直接的影响孩子。有些父母自己本身素质就比较低,不能很好的为孩子做好教育引导,却又对孩子望子成龙,期望值过高,让孩子必须达到自己所要求的,稍不如意就打骂指责,这往往会对孩子产生及其不利的影响。 (三)教师的教育失误

“学困生”的出现,与其家庭自身密切相关。但是,学校教师教育工作的疏忽或失误,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之一。

1.教师的教育观念存在问题

绝大多数学校还存在着应试教育的影子,期中、期末成绩也经常会搬上桌面。教师也就往往对成绩过分看重了,当孩子处于成绩低下时,就会不顾孩子的感受而给班里孩子灌输“他成绩差,是学困生”这样的一个错误引导,而孩子自己也会觉得成绩让他处于学习困难的阶段。

2.对“学困生”的异样对待,使其丧失了对自我的肯定 “学困生”和其他任何一个孩子一样,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可是班里的老师已经戴上有色眼镜去看待他们了,那就往往不会给他们太多的机会参与他们所喜欢的活动,反而会认为所有的活动都是在浪费时间,这样一来,“学困生”觉得自己真是什么都做不好,对自己的评价越来越低,以致对自己对集体完全失去了信心。

(四)“学困生”的表现 1.心理感到自卑、矛盾

不管哪一个孩子,从入学开始就想成为老师眼中的“红人”。当然,“学困生”也不例外。他们想让老师多关注些,多给一些鼓励,多一些爱。因此,往往会做出许多出格的事来引起老师们的注意。可是对于他们出格的事情,教师往往感到心力交瘁,于是,不管是老师,还是班级同学,总会对他们的行为产生反感,而他们自己也越来越的对自己失去了信心。时间一长,他们就自己形成了难以改变的自卑心理。 2.思想品德不高

“学困生”的表面看起来往往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他们对生活,对学习,没有长期的目标,真是过一天算一天,赖了今天的作业,少了明天的作业。有的孩子还缺乏该有的爱心,班级事务好像与他毫无关系,少了该有的责任感。 3.学习成绩不佳

每一个“学困生”最讨厌的就是学习,他们把老师对他们所做的教学工作看作是最可恶的事。在这些人中,有些确实智力有关,但绝大部分是智力完全没有问题,做题完全可以靠自己,可是就是不愿意去完成,态度很不端正。而对老师的苦口婆心也日渐麻木。 二、转化“学困生”的措施

“学困生”的心理素质肯定不好。所以,想要转化,首

先应当从他们的内心入手,懂得他们的心理特点。然后从根本上进行适当的教育引导。那么,该如何去转化?他们的“与众不同”值得我们深思后用心去转变: (一)多用爱心去感化他们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每一个孩子把老师看作是他们的守护神,老师的一个最简单的动作也能触动到他。因此,对待这些特殊的“学困生”,教师更应该给予像朋友般的态度,从内心发出真正的爱,用爱去感化他们,让他们感到学校生活的美好,老师的温暖。转化“学困生”,教师是一剂强心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多发现他们的亮点

在转化过程中,发现“学困生”身上存在的亮点,对于转化工作有着很大的好处。马卡连柯说:“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我们做教师的要引导学生努力展示自己的优点。“学困生”自己会经常认为他无可救药,任何好的事情都与自己无关,其实不然,他们往往也有着其他孩子的心理――爱表扬,希望被接受。 (三)多帮助他们排除自卑

“学困生”都大同小异,他们经常会受到家长、老师、学生的排斥,认为他们什么都做不好,久而久之,他们自己也认为失败是平常事了。自卑感越来越重。想要转化,就得

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让自卑远离,让他们看清自己和任何一个人是相同的,自己也能得到肯定与信任。

“学困生”的转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家长、教师要做好长期的努力准备,多给他们爱,多给他们机会。那么,“孤雁”就会即将回家! 注释:《陶行知文集》 参考文献:

[1]《我是这样转化“学困生”的》--《小学教学参考》2008年09期

[2]陈凤鸣.浅议如何转化学困生.科海博览?科教创新2009年第3期.

[3]胡友仁.浅谈差生形成原因及转差措施.教学研究.199.2.13-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