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的发展现状及出路
【文章摘要】
本文旨在分析现阶段中国制造业整体现状,指出中国制造业在人均劳动生产力、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组织等方面所处的明显劣势,严重制约中国制造业进一步发展,进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制造业;产业组织;技术创新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它在深度和广度上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开展和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中国经济增长与世界经济发展的联系日益增强,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对于一个政治影响日益扩大、经济体量增长迅速崛起大国,中国的崛起引起世界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世界制造业的发展态势,特别是世界制造业中心的转移一方面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异常严峻的考验。
一、经济全球化下中国制造的现状
我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人均增加值)和增加值率,与美、日等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很大差距。我国制造业仍然停留在劳动密集阶段,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也低。虽然中国制造业目前发展迅速,但其增加值的总量及人均占有量仍旧与制造业强国有很大距离。
近段时间以来,一些西方国家针对中国部分出口产品质量问题大肆炒作,对中国制造的一些“问题产品”提出严重的质疑,刮起了妖魔化“中国制造”的冷风。在造成经济损失的同时,“中国制造”问题更演变为一场信任危机,严重损害了中国产品的声誉和中国的国际形象。“中国制造”遭到国际社会质疑,在出口占国民经济重要地位的情况下,这一问题的解决刻不容缓。然而解决这一问题又非易事,“中国制造”目前面临着诸多困境。
1、产品附加值低,核心技术缺乏
在世界制造业的产业链上,中国大多数企业只处在下游。中国制造业的加工组装在整个产业链中的附加值较低。目前可利用的比较优势是廉价劳动力,接受的是技术或产品的转移,这决定了我们在产业链中的位置即组装和制造。而研发或营销策略的实施是由产品转移国进行的,可以说中国制造业的大部分是一种出口加工的模式。在中国制造的产品大多停留在加工制造的初级阶段的情形下,中国制造业将处于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困境中,而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的核心技术则仍然被发达国家所掌控。
2、品牌观念淡薄
纵观中国整个制造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较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更是屈指可数。而且与国外跨国公司的国际品牌相比,自主品牌无论是在市场知名度还是品牌价值方面都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国际品牌的缺乏不仅会带来表面的国际地位以及直接的经济利润的下降,更会进一步使得中国制造企业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不利的位置。国外企业赚取了丰厚的品牌溢价,而中国制造业仅仅赚到很小部分的加工费。缺少自主品牌,主要是由于我国制造企业缺乏品牌观念。首先,企业自身缺乏培育自主品牌的动力,自主研发投入少,急功近利。其次,市场尚未形成有利于品牌发展的竞争环境,地方行政性垄断限制了品牌企业的发展空间,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知识产权侵犯时有发生,这些都极大挫伤
了企业创建自主品牌的积极性。
3、人才瓶颈问题突出
中国制造业某些技能人才、高级技工在一些地区供不应求,缺乏高级技师这样的骨干技术技能人才已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共同问题。进一步说,我们更加缺少创新型、复合型技术人才。这样我们就很难将现有的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也难以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难以推进技术革新,从而削弱了“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
上述几点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制造”在企业核心竞争力、产品品牌战略、人才培养等方面有待加强。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低成本作为制造优势的局面将逐渐难以维系,所以给“中国制造”一个新的定位并寻求应对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二、中国制造业在经济全球化下存在的机遇与挑战
1、全球化市场经济加速了国际产业转移
(1)提高了我国就业率,优化了资源的合理配置
通过国际产业转移而建立起来的新产业,自然会提供一定的新的就业岗位,增加我国劳动力的就业机会。特别是目前转入我国的产业多数为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其新雇佣的一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熟练工人基本上都会由我国的劳动力担任。另外,由于新产业的转入,国内需要成立为其提供配套服务的企业,若再加上这些企业新雇佣的职工,国内所增加的就业机会则更多。我国已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目的国之一,那么我国就业机会的增加将会十分显著。
(2)提升了我国制造业结构和技术构成,增强了我国竞争力
国际产业转移是实现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一个重要的外部力量。我国作为一个后进的发展中国家,在要素禀赋、技术创新等方面都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但我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工业基础,借助国际产业转移,便能使我国在较短的时间内,较为有效的实现二次产业的快速升级。
2、全球化市场经济改变了制造业的整体格局和生态环境
(1)中国制造业基本满足了全球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
日前,我国制造业正面临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和标准产品大量需求并存的局面。市场和国情要求我们方面要努力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主动推进生产方式向小批量多品种发展。另一方面,也继续通过大规模生产方式,高效低成本地生产价廉物美的标准产品,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对在设计和制造方面具有模块化特征的产品。如IT产品、家用电器、服装,汽车等,则应通过规模化生产的基础础要素——标准化、专业化与先进制造技术结合,实现大规模订制生产,高效低成本地满足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求。
(2)中国制造业融入了全球市场的竞争与合作
当前,我国开始形成面向全球市场的产业生态链或产业生态圈,使中国的部分地区逐渐成为世界最理想的吸引全球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种资源的制造基地。21世纪产业生态环境将成为比劳动力成本更为重要的综合竞争因素,是制造业保持竞争优势和对全球盗源吸引力的综合条件只有不断完善产业生态环境,积极参与世界级大型企业集团、产业链主干企业以及其他主要世界制造中心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才能全面提高我国制造业在国际市
场的竞争力,促进我国制造业的进步发展。
3、 全球化经济改变了制造业工艺,改变了制造业的结构、服务领域和制造模式
(1)科学技术创新改变了社会的生产方式、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经济结构,改变了制造业的服务领域与产业结构
目前,人类在合成化工、能源与环保、材料与先进制造、航空航天、微电子与光电子,自动控制、计算机与通信网络、科学仪器与生物医学工程、纳米技术与微机电系统等技术领域获利了前所未有的创新成就,极大地改变了社会的生产方式、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经济结构,改变了制造业的服务领域与产业结构,制造模式也发展为柔性制造、智能制造等。
(2)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变传统的制造模式
传统制造业建立在规模经济基础之上,靠企业规模、产品批量、产品结构标准化和重复性来获得竞争优势,获得低成本、高质量和高生产率但标准的产品设计却难以满足顾客对产品多样化、个性化的要求。随着顾客消费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增长,大批量同一造型的产品将被多品种、小批量甚至单件定制的产品所替代.功能性产品将被功能艺术性产品所替代微电了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制造技术向数字控制的方向发展。柔性制造单元、柔性生产线、计算机变成制造及精益生产等相继问世,制造技术由此进入了面向市场多样需求的柔性生产新阶段,引发了生产模式和管理技术的革命。未来的制造业将全面进入柔性、智能、敬捷、精益、绿色、艺术化、全球化和个性化的先进制造新时代。
三、“中国制造”的出路
“中国制造”长期以来以价格优势打入国际市场,这一策略在一定时期内产生了积极作用,但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中国制造”的低价格竞争必然引起其他国家对中国出口企业提出反倾销指控。此外,中国周边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纷纷效仿中国,采取更低廉的劳动力和更优惠的引资政策,将削弱“中国制造”的优势。特别是近期人民币升值、资源价格暴涨及劳动力成本急剧上升,使得“中国制造”仰仗的价格优势进一步丧失。总之,“中国制造”不能停留于以往模式,而应寻求其他出路。
1、选择竞争优势导向的外贸发展模式
宏观上,“中国制造”要摆脱目前的局面,需要将出口导向的发展模式上升为竞争优势导向的外贸发展模式。中国长期以来选择的是“廉价劳动力+跨国公司资本与加工技术”的出口导向型外贸发展模式,这一模式并非长久之计。必须使中国由跨国公司的“出口加工车间”变成“出口产品生产工厂”,再跃升为“高技术产品生产基地”。首先,要通过政策引导,提高外资企业的技术外溢水平,加强外资企业与中国本土企业的技术和生产上的关联度,促使“中国制造”向高端生产转移。其次,加强政府的导向作用,坚持将利用外部有利条件与发挥自身优势相结合,促使加工贸易朝着有利于出口产品升级转型的方向发展,积极吸引技术领先、产品附加值高、投资规模大的贸易性企业。
2、学习和研发核心技术,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
对外贸易要从单纯追求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不断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效益。中国大多数制造性企业处在国际分工的末端地位,需要提高企业生产的技术水平,促使我国制造业转向中高端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如此既有利于减少贸易抑制,也有利于改变我们在世界制造业价值链中靠后的位置,提升“中国制造”的整体竞争力,争夺在世界产业发展中的主动权和控制权。在这一方面,中国可以借鉴其他国
家的成功经验。比如“日本制造”同样遇到过类似问题,上世纪80年代,日本产品不断取得对美国的优势,因此遭遇了美国制造的种种贸易摩擦,日本被逼上另外一条道路,以更高档的产品进军市场,从而更大限度地获取利润。当前中国也要转变思路,寻求和打造“中国制造”的其他优势。
3、加强产品质量监控,带动产品的精品化和品牌化
只有从根源上解决产品质量问题,才能从根本上维护“中国制造”的正面国际形象。所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与效率,特别是加强出口产品的质量监控与管理,并与关键技术创新相结合,改进制约产品质量的薄弱环节与因素,不断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采用以品质、品牌为主导的贸易营销策略取代目前某些企业以“拼价格、拼数量”作为代价来占领市场的方法,这才是恢复“中国制造”形象的重要出路。过去仅仅依靠劳动力优势来支撑企业的发展,现在面临着新的情况:一方面来自国际上贸易壁垒的压制;另一方面,劳动力价格正在日益上涨,原有的路子现在已经难以为继。及时改变“中国制造”的出口增长方式,由追求数量到追求质量,以质取胜,做出“品牌”来,以高品位、精品化、品牌化的商品来开拓国际市场已刻不容缓。
4、培养高素质人才,提升劳动力成本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
在国际产业分工的低端,分工活动对劳工资源的素质要求相对较低。但是随着我国出口加工业的迅速发展,大量初级工的使用使得劳动在国际产业分工中不仅出现了劳动力“双低”(低成本与低效率)的现象,而且还表现出成本不低但效果不高的趋势。因此,如果不迅速提高我国劳动力素质,势必削弱劳动力成本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比较优势。提高我国劳动力素质是提升“中国制造”产品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从微观上讲,高素质人才是企业的核心,培养一批有技术、有能力、有素质的人才是企业赢得竞争力的重要方面。企业应
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和智力,使人力资源、智力资本得到开发利用。营造良好的社会大环境,尊重和重新认识技术工人的价值和地位,增强技术工人的职业荣誉感、自豪感和责任心,建立良好的人才开发管理机制,开拓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新途径。
总之,“中国制造”危机是中国出口贸易长期积累问题的集中爆发,我们应该化危机为契机,认真反思总结,解决长期困扰“中国制造”的顽症,使中国从制造大国提升为制造强国。
参考文献:
[1]戴宏伟.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制造业发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谢智勇.开放条件下的中国制造业产业组织分析.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3]李廉水 杜占元.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2008 .科学出版社,2008.
[5]周达.中国制造业结构变动研究1981-2006.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赵玉源 工业10-2班 011003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