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简答题
(必考)
1 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形式有几种,举例说明之。 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形式有五种: (一) (二) (三) (四) (五)
2比较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的异同点。
单纯扩散和异化扩散的共同点是均为被动扩散,其扩散通量均取决于各物质在膜两侧的浓度差、电位差和膜的通透性。 两者不同之处在于:
(一) 单纯扩散的物质具有脂溶性,无须借助于特殊蛋白质的帮助进行跨膜转运;而易化扩散的物质不具有脂溶性,必须借助膜中载体或通道蛋白质的帮助方可完成跨膜转运;
(二)单纯扩散的净扩散率几乎和膜两侧物质的浓度差成正比;而载体易化扩散仅在浓度差低的情况下成正比,在浓度高时则出现饱和现象;
(三)单纯扩散通量较为恒定,而易化扩散受膜外环境因素改变的影响而不恒定。
3描述Na+--K+泵活动有何生理意义? Na+--K+泵活动的生理意义是:
(一)Na+泵活动造成细胞内高K+是细胞内许多生化反应所必需的;
(二)Na+泵不断将Na+泵出胞外,有利于维持胞浆正常渗透压和细胞的正常容积;
(三)Na+泵活动形成膜内外Na+的浓度差是维持Na+-H+交换的动力,有利于维持胞内pH值的稳定; (四)Na+泵活动建立的势能贮备,为细胞的生物电活动以及非电解质物质的继发性主动转运提供能量来源。
4简述生理学上兴奋性和兴奋的含义及其意义。
生理学上最早把活组织或细胞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称之为兴奋性,而把组织细胞受刺激发生的外部可见的反应(如肌细胞收缩,腺细胞分泌等)称之为兴奋。自从生物电问世后,近代生理学术语中,兴奋性和兴奋的概念又有了新的含义,兴奋性被视为细胞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而兴奋则是产生动
单纯扩散:如O2、CO2、NH3等脂溶性物质的跨膜转运;
易化扩散:又分为两种类型:1.以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如葡萄糖由血液进入红细胞;2.以通主动转运(原发性)如K+、Na+、Ca2+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的跨膜转运;
继发性主动转运 如小肠粘膜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和重吸收葡萄糖时跨管腔膜的主动转运: 出胞与入胞式物质转运 如白细胞吞噬细菌、异物的过程为入胞作用;腺细胞的分泌,神经递质
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如K+、Na+、Ca2+顺浓度梯度跨膜转运;
的释放则为出胞作用。
作电位的过程。动作电位是各种可兴奋细胞受刺激时最先出现的共有的特征表现,是触发细胞呈现外部反应或功能改变的前提和基础。
5衡量组织兴奋性质的指标有哪些?
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有阈强度、阈时间、基强度、利用时、强度-时间曲线、时值等。其中、阈时间、基强度、利用时不常用;强度-时间曲线和时值可以较好的反应组织兴奋性的高低,但测定方法较为复杂,因而也不常用;而最简便、最常用的指标是阈强度,可近似的反映组织兴奋性的高低。
6神经细胞一次兴奋后,其兴奋性有何变化?机制何在?
各种可兴奋细胞在接受一次刺激而出现兴奋的当时和以后的一个短时间内,兴奋性将经历一系列的有次序的变化,然后恢复正常。
神经细胞其兴奋性要经历四个时相的变化:
(一)绝对不应期 兴奋性为零,任何强大刺激均不能引起兴奋,此时大多数被激活的Na+通道已进入失活状态而不再开放;
(二)相对不应期 兴奋性较正常时低,只有用阈上刺激才可引起兴奋,此时仅部分失活的Na+通道开始恢复;
(三)超常期 兴奋性高于正常,阈下刺激可以引起兴奋,此时大部分失活的Na+通道已经恢复,且因膜电位距阈电位较近,故较正常时容易兴奋;
(四)低常期 兴奋性又低于正常,只有阈上刺激才可引起兴奋,此时相当于正后电位,膜电位距阈电位较远。
7局部兴奋有何特点和意义?
与动作电位相比,局部兴奋有如下特点:
(一)非“全或无”性 在阈下刺激范围内,去极化波幅随刺激强度的加强而增大。一旦达到阈电位水平,即可产生动作电位。可见,局部兴奋是动作电位产生的必须过渡阶段。
(二)不能在膜上作远距离传播 只能呈电紧张性扩布,在突触或接头处信息传递中有一定意义。 (三)可以叠加 表现为时间性总和或空间性总和。在神经元胞体和树突的功能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
8比较无髓神经纤维和有髓神经纤维动作电位传导的异同点。
无髓神经纤维和有髓神经纤维动作电位传导的机制是相同,都是以局部电流为基础的传导过程。不同之处在于:无髓纤维是以局部电流为基础的动作电位的依次顺序传导,速度慢、耗能多;而有髓纤维则是以局部电流为基础的动作电位的跳跃传导,速度快、耗能少。
9简述骨骼肌接头处兴奋传递的过程及其机制。
神经冲动传到轴突末梢时,由于局部膜去极化的影响,引起电压门控Ca2+通道开放,Ca2+内流,促进Ach递质释放。Ach扩散至终板膜,与N-Ach门控通道亚单位结合,通道开放,允许 Na+、K+跨膜流动,使终板膜去极化形成终板电位。随之该电位以电紧张性方式扩布,引起与之相邻的普通肌细胞膜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激活电压门控Na+通道而爆发动作电位。
10简述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过程。
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的过程至少应包括以下三个主要步骤: (一)肌细胞膜的电兴奋通过横管系统传向肌细胞的深处; (二)三联管结构处的信息传递;
(三)肌浆网中的Ca2+释放入胞浆以及Ca2+由胞浆向肌浆网的再聚集
11比较电压门控通道和化学门控通道的异同点。
电压门控通道和化学门控通道均为快速跨膜转运的离子通道。它们不同之处在于: (一)门控机制不同 前者受膜两侧电位差控制,后者受某些化学物质控制;
(二)选择性不同 前者选择性较高,通常只允许一种离子通过,而后者选择性较差,常可允许一种或两种离子通过;
(三)电压门控Na+通道有 Na+再生性循环的正反馈过程,而化学门控通道则无正反馈特性。
12骨骼肌收缩有哪些外部表现?
骨骼肌收缩的外部表现形式可区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一)依收缩时长度或张力的改变区分为:1.等张收缩,收缩过程中长度缩短而张力不变;2.等长收缩,收缩过程中张力增加而长度不变。
(二)依肌肉受到的刺激频率不同而分为:1. 单收缩 肌肉受到一定短促刺激时,出现一次迅速而短暂的收缩和舒张;2.强直收缩 肌肉受到一连串频率较高的刺激时,收缩反应可以总和起来,表现为不完全性强直收缩和完全性强直收缩。
13影响骨骼肌收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骨骼肌收缩主要受以下三种因素影响:(一)前负荷 前负荷决定肌肉的初长度,在一定范围内,肌肉收缩产生的主动张力随前负荷增大而增加,达最适前负荷时,其收缩效果最佳;(二)后负荷 在前负荷固定的条件下,随着后负荷的增加,肌肉长度增加,出现肌肉缩短的时间推迟,缩短速度减慢,缩短距离减小。后负荷增大到一定值,肌肉出现等长收缩;(三)肌肉收缩能力 肌肉收缩能力的改变可显著影响肌肉收缩效果,而收缩能力又受兴奋—收缩耦联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影响。 论述题:
14 以神经细胞为例,说明动作电位的概念、组成部分及其产生机制。
神经细胞受到有效刺激时,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一次迅速、短暂、可逆性、可扩布的电位变化过程,称为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实际上就是膜受到刺激后在原有的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的一次膜两侧电位快速的倒转和复原,即先出现膜的快速去极化而后又出现复极化。
动作电位包括锋电位和后电位。前者具有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是动作电位的标志;后者又分为负后电位(去极化后电位)和正后电位(超极化后电位)。锋电位的波形分为上升支和下降支。当膜受到阈上刺激时,首先引起局部电紧张电位和部分Na+通道被激活而产生的主动去极化电位,两者叠加起来形成局部反应。由于Na+通道为电压门控通道,膜的去极化程度越大,Na+通道开放概率和Na+内流量也就越大,当膜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时,Na+内流足以超过Na+外流,形成膜去极化的负反馈,此时膜外的Na+在电—化学驱动力的作用下迅速大量内流,使膜内负电位迅速消失,继而出现正电位,形成动作电位的上升支。当膜内正电位增大到足以对抗化学驱动力时,即Na+的内向驱动力和外向驱动力相等时,Na+内流的净通量为零,此时所达到的膜电位相当于Na+的平衡电位,即锋电位的超射值。膜电位达到Na+平衡电位时Na+通道失活,而K+通道开放,膜内K+在电—化学驱动力的作用下向膜外扩散,使膜内电位迅速变负,直至恢复到静息时的K+平衡电位,形成动作电位的下降支。可见,锋电位上升支是由Na+内流形成的Na+电—化平衡电位;而下降支则由K+外流形成的K+电—化平衡电位。负后电位亦为K+外流所致;而正后电位则是由于生电性Na+泵活动增强造成的。
15 试述单根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和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有何区别? 并分析其原因。
单根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具有两个主要特征:
(一)“全或无”的特性,即动作电位幅度不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引起动作电位产生的刺激需要有一定的强度,刺激达不到阈强度,动作电位就不出现;刺激强度达到阈值后就引发动作电位,而且动作电位的幅度也就达到最大值,在继续加大刺激强度,动作电位的幅度也不会随刺激的加强而增加; (二)可扩布性,即动作电位产生后并不局限于受刺激部位,而是迅速向周围扩布,直至整个细胞膜都产生动作电位。因形成的动作电位幅值比静息电位达到阈电位值要大数倍,所以,其扩布非常安全,且呈非衰减性扩布,即动作电位的幅度、传播速度和波形不随传导距离远近而改变。动作电位的幅度不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的改变而改变的原因主要是其幅度大小接近于K+平衡电位和Na+平衡电位之和,以及同一细胞各部位膜内外K+ 、Na+浓度差都相同的缘故。
神经干动作电位则不具有“全或无”的特性,这是因为神经干是有许多神经纤维组成的,尽管每一条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具有“全或无”特性,但由于神经干中各神经纤维的兴奋性不同,以而其阈值也各不相同。当神经干受到刺激时,其强度低于任何纤维的阈值,则没有动作电位产生。当刺激强度达到少数纤维的阈值时,则可出现较小的复合动作电位。随着刺激的加强,参与兴奋的神经纤维的数目增加,复合动作电位的幅度也随之增大。当刺激强度加大到可引起全部纤维都兴奋时,起伏和动作电位幅度即达到最大值,再加大刺激强度,复合动作电位的幅度也不会随刺激强度的加强而增大。
16 视网膜两种感光细胞有何特点?
视网膜存在两种感光细胞:视锥细胞与视杆细胞。
视锥细胞在中央凹分布密集,而在视网膜周边区相对较少。中央凹处的视锥细胞与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存在“单线联系”,使中央凹对光的感受分辨力高。视锥细胞主司昼光觉,有色觉,光敏感性差,但视敏度高。
视杆细胞在中央凹处无分布,主要分布在视网膜的周边部,其与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的联络方式不变存在汇聚现象。视杆细胞对暗光敏感,故光敏感度高,但分辨能力差,在弱光下只能看到物体粗略的轮廓,并且视物无色觉。
17 试用三原色学说解释色觉的形成机制。
三原色学说认为视网膜中有三种感光细胞,分别含红、绿、蓝三种色光敏感的感光色素,因此它们吸收光谱的范围各不相同。当某一种颜色的光线作用于视网膜时,出现三种锥细胞以一定的比例兴奋,这样的信息传递到大脑,就产生某一种颜色的感觉;当三种视锥细胞受到同等程度的三色光刺激时,将引起白色的感觉。 论述题
18 中耳有何生理功能?其作用原理是什么?
中耳总的功能是使声波在传导过程中,由振幅大、压强小的气体传导变为振幅小、亚强大的液体传导,但频率不变,其作用原理为:
(一)鼓膜的形态结构特点,使它具有良好的频率响应和较小的失真度,利于将声波如实地传递给听小骨。鼓膜振动面积是前庭窗膜面积的17.2倍,听骨链中杠杆长臂与短臂之比为1.3:1。这样中耳传递过程中增压效应为17.2*1.3=22.4倍。
(二)当声强过大时,可反射性引起鼓膜张肌和镫骨收缩,使鼓膜紧张,各听小骨之间连接紧密,导致听骨链传递振动的幅度减小,阻力加大,阻止较强的声波振动传到内耳,其保护耳蜗的作用
(三)咽鼓管可调节鼓室内压力,使之与大气压保持平衡,以维持鼓膜正常位置、形态和振动性能,保证了不失真地将是波通过中耳传向内耳。
19 正视眼看近物时将出现哪些调节?
对正视眼来说,6m以外的物体发出的光线近似于平行,不需要热病和调节就能将远物发出的平行光线通过眼的折光系统聚焦成像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看近物时,由于物体每点发出的光线是幅散的,到达视网膜时不能成像于视网膜上,而成像于视网膜之后。只有增加晶状体的折光能力,才能将物像移到视网膜上来。此时,眼将通过晶状体变凸,瞳孔变小,眼球会聚三种方式进行调节,其中以晶状体变凸为主。
20 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血浆胶体渗透压各有何生理意义。
血浆中绝大多数晶体物质不易透过红细胞膜,水分子可自由透过红细胞膜,故相对稳定的血浆晶体渗透压,对维持红细胞内外水分的分布和红细胞正常形态、大小和功能起重要作用胶体物质分子量大,不能透过毛细血管壁,因此,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调节血管内外的水平衡,维持正常血容量。因细胞膜,故胶体渗透压也会影响红细胞内外水的平衡,但因其所占比例极小,作用甚微,可忽略不计
21 临床给病人大量输液时,为什么要输入等渗溶液?
等渗溶液是指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临床常用的等渗溶液是0.85%NaCl和5%葡萄糖。大量输液时一定要输等渗溶液,因为若不输等渗溶液,将造成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或降低。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作用是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和保持细胞正常形态、大小和功能。血浆晶体渗透压过低,水分将进入细胞,使红细胞膨胀,甚至破裂溶血;过高,水分则从细胞内透出,使红细胞皱缩,从而影响红细胞的功能。
22 ABO血型分类的依据是什么?鉴定ABO血型有何临床意义?
在ABO血型系统,其血型划分是依据红细胞表面是否有A或B凝血原而定,即“以原定型”。有A凝血原的为A型;有B凝血原的为B型;有A、B凝血原为AB型;没有A亦没有B凝血原的为O型。对于同一个体来说,血清中不存在凝血原结合的相应的凝集素。如何凝集原与相应凝集素结合,则可引起红细胞凝集破坏,出现溶血现象。临床上进行不同的血型输血有可能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因此,输血前必须进行血型鉴定,同时必须作交叉配血试验。
23 交叉配血试验的方法是什么?其试验结果如何指导输血?
交叉配血试验的方法是:供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混合称为主测;受血者的红细胞与供血者的血清混合称为次侧。两侧均不凝集时方可输血;主侧不凝剂,次侧凝集时一般不能输血,但在特殊紧急情况时也可少量、缓慢输血,并严密观察有无输血反应;若主侧发生凝集,不论次侧是否凝集,均绝对不能输血。
24 血清与血浆有何区别? 怎样制备血清和血浆?
血清与血浆相比,前者缺乏纤维蛋白原、部分其他凝血因子和血液凝固时由血小板、血管内皮细胞释放出来的物质。血浆的制备方法是将抽出的血液加抗凝剂后,经离心沉淀,取其上方的淡黄色液体即血浆;血液被抽出后,待其自然凝固后,自行析出的淡黄色液体,即血清。
25 血凝过程分为哪两条途径?而这主要区别何在?
凝血过程分内源性凝血和外源性凝血过程。二者主要区别在:(一)启动因子不同 内源性凝血是因子Ⅻ启动;外源性凝血是因子Ⅲ启动;(二)反应步骤和速度不同 外源性凝血比内源性凝血的反应步骤少,速度快;(三)凝血因子的数量和来源不同 内源性凝血的因子数量多,且全在血浆中;外源性凝血的因子少,且需要有组织操作释放的因子Ⅲ参与。
论述题:
26 运用红细胞生成部位、原料、成熟因素及生成调节的知识,解释临床上常见贫血的主要原因。 贫血的种类和原因有:
(一)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二)造血原料如铁缺乏,或营养不良造成的蛋白质缺乏,可引起缺铁性贫血; (三)红细胞成熟因素如叶酸、维生素B12缺乏,引起巨幼红细胞贫血;
(四)胃液中内因子缺乏,将引起维生素B12吸收障碍,影响红细胞的有丝分裂,导致巨幼红细胞贫血; (五)肾病时,合成的促红细胞的生成素减少,引起肾性贫血; (六)脾功能亢进,红细胞破坏增加,引起脾性贫血。
27 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产生的原理、特点和临床意义是什么?
心音是由于心脏瓣膜关闭和血液撞击心室壁引起的振动所产生。第一心音是由心室收缩时产生的压力差驱使房室瓣关闭、血流冲击房室瓣引起心室振动及心室射出的血液撞击动脉壁引起的振动而产生的。其音调较低,持续时间较长,标志心缩期开始。第二心音是由心室舒张时产生的压力差,引起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关闭以及血流冲击大动脉根部、心室内壁引起振动而形成的。其音调较高,持续时间短,标志心舒期开始。
第一心音可反映房室瓣的功能及心肌收缩力的强弱,第二心音可反映半月瓣功能及主动脉、肺动脉压力高低。如瓣膜关闭不全或狭窄时可产生正常心音以外的杂音,从杂音产生的时间、性质和强度可判断瓣膜性状和功能是否正常。听取心音还可判断心率和心律是否正常等情况。
28 为何讲用做功量评定心脏泵血功能意义更大?
因为心脏收缩不仅仅是排出一定量的血液,而且还使这部分血液具有较高的压强能及较快的流速。在动脉压增高时,心脏要射出与原先同等量的血液,就必须加强收缩。比如两个人每搏输出量均为70ml,但前者为高血压病人,后者为正常血压者。显然只有前者心脏加强收缩,即作功量大于后者,才能维持70ml的搏出量。由此可见,作为评定心脏泵血功能的指标,心脏作功量要比单纯的心博出量或心输出量更为全面。
29 何为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代偿间歇是如何产生的?
期前收缩后,往往出现一个较长时间的舒张期,叫代偿间歇。代偿间歇形成机理为:由于期前兴奋也有它自己的有效不应期,因此,在紧接期前收缩之后的一次窦性起搏激动传到心室时,刚好落在期前兴奋的有效不应期内,结果不能使心室产生兴奋和收缩,出现了一次兴奋和收缩的“脱失”,必须等到下一次窦性搏动传到心室时,才能引起心室收缩。这样,在一次期前收缩之后可出现一段较长的心室舒张期。
30 心脏为何不会发生强直收缩,而始终保持着自动的、有序缩舒活动?
心脏能自动地进行有节律的舒缩活动主要取决于心肌的电生理特性,即自动节律、传导性和兴奋性。 心肌能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因素的控制,自动地按一定顺序发生兴奋。这是由于心肌组织中含有自律细胞,它们能在动作电位的4期自动去极化产生兴奋,即具有自律性,其中以窦房结的自律性最高,所以它是心脏的正常起搏点。它产生的兴奋主要通过特殊传导系统传到心房和心室,使心房和心室发生兴奋和收缩。在兴奋由心房传向心室的过程中,由于房室交界的传导速度很慢,形成了约0.1秒的房室延搁,从而使心房兴奋收缩超前于心室。心肌细胞在一次兴奋后,其兴奋性将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其特点是有效不应期特别长,它相当于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早期。因此 ,心肌只有在舒张早期以后,才有可能接受另一刺激产生兴奋和收缩,这样,使心肌不会发生强直收缩。由于上述两个原因,使得心房和心室始终保持着收缩与舒张的交替出现,从而保证了心脏充盈和射血活动的正常进行。
31 影响静脉回心血量有哪些因素?
静脉回心血量取决于外周静脉压和中心静脉压的差,以及静脉对血流的阻力,主要有五种因素: (一)体循环平均充盈压 当血量增加或容量血管收缩时,体循环平均充盈压升高,静脉回心血量增多。反之,则减少。
(二)心脏收缩力量 心脏收缩力强,射血时心室排空较完全,心舒期室内压降低,对心房和大静脉内血液的抽吸力量就加大,回心血增多;反之,则减少。
(三)体位改变 卧位变为立位时,身体低垂部位静脉内血量因重力作用而增多500ml,回心血减少;由立位变卧位,则增多。
(四)骨骼肌挤压作用 下肢肌肉进行节律性舒缩活动,由于肌肉泵的作用,肌肉收缩时,挤压血液向心脏方向流动;肌肉舒张时,有利于微静脉和毛细血管内血液流入静脉,使静脉充盈。这些,均加速静脉回心血量。
(五)呼吸运动 吸气时,胸腔容积加大,胸腔负压值加大,使胸腔内大静脉和右心房扩张,压力下降,有利于静脉血回流入右心房;呼气时,则使回心血量减少。
32 测量中心静脉压有何临床意义?
中心静脉压高低取决于心脏射血能力和静脉回心血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果心脏射血能力强,能及时将回流入心脏的血液射入动脉,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进入心室的血就多,使右心房和胸腔大静脉压力降低;反之,该压力就升高。另一方面,如果静脉回流速度快,例如,当血量增加、全身静脉收缩或微动脉舒张等情况使外周静脉压升高时,静脉回流速度加快,中心静脉压会升高;反之,该压则降低。可见,中心静脉压是反映心血管功能的又一指标。临床上在输液时,尤其对心脏功能不良的患者输液时,为防止输液过多过快造成心力衰竭,常须观察该压的变化,作为输液与否、速度快慢记忆输液多少的依据。
33组织液生成和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有有效滤压、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和淋巴回流。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其中前两压促进组织液生成,后两压促进组织液回流。 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常见因素主要有:
(一)毛细血管压 当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收缩时,毛细血管血压降低,组织液生成减少;反之,组织液生成增多。毛细血管后阻力血管收缩或静脉压升高时,也可以使组织液生成增多;反之,则减少。 (二)血浆胶体渗透压 当血浆蛋白减少,如饥饿、肝病使血浆蛋白生成减少,或肾病使血浆蛋白丧失过多时,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组织液生成增多而导致水肿;
(三)淋巴回流 因10%组织液需通过淋巴途径回流入体循环,故当淋巴回流受阻,如丝虫病、肿瘤压迫等因素,可致局部水肿;
(四)毛细血管壁通透性 如烧伤、过敏反应、蚊虫叮咬等情况下,使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血浆蛋白和水分漏出管外而致全身或局部水肿。
34何谓窦弓反射?其反射弧是什么?有何生理意义?
窦弓反射是指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的压力感受器受到牵张刺激,反射性地引起心率减慢、心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外周阻力降低和血压下降的反射。 其反射弧组成如下:
(一)感受器 位于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分叉处的颈动脉窦以及主动脉弓处。在血管外膜下的感觉神经末梢,能感受血压增高引起的机械牵张刺激而兴奋。
(二)传入神经 窦神经加入舌咽神经上行到延髓,主动脉神经加入迷走神经进入延髓。家兔的主动脉神经自成一束(又称减压神经),在颈部独立行走,入颅前并入迷走神经干。
(三)反射中枢 传入神经进入延髓后先和孤束核神经元发生联系,继而投射到迷走背核、疑核以及脑干其他部位,如脑桥、下丘脑一些神经核团。
(四)传出神经 心迷走神经、心交感神经以及支配血管的交感缩血管纤维。 (五)效应器 心脏及有关平滑肌。
当动脉血压升高时,压力感受器被牵张而兴奋,传入冲动沿传入神经传到心血管中枢,使心迷走紧张增强,而心交感紧张及交感缩血管紧张减弱,其效应为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外周阻力降低,结果使血压下降。因而窦弓反射又称降压反射或减压反射。反之,当动脉血压突然降低时,压力感受性反射活动减弱,故心迷走紧张减弱,心交感紧张及交感缩血管紧张增强,引起心率加快,血管阻力加大,血压回升。可见,这种压力感受性反射是一种负反馈调节机制。该反射在心输出量、外周血管阻力和血量发生突然变化时,对动脉血压进行快速调节,使血压不致发生过大的波动。其生理意义在于缓冲血压的急剧变化,维持动脉血压的相对稳定。
35简述心迷走神经对心脏作用的原理。
心迷走神经兴奋时,其节后纤维末梢释放递质乙酰胆碱(ACh),与心肌细胞膜上M受体结合,抑制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使细胞内cAMP减少,肌浆网释放Ca2+减少;还通过Gk蛋白激活细胞膜上钾通道,普遍提高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促使K+外流,产生负性变时、变力、变传到效应,具体表现如下: (一)静息时K+外流增多,使静息电位负值加大,与阈电位差距加大,心肌兴奋性降低。
(二)K+外流增多,窦房结P细胞最大舒张电位绝对值增大,与阈电位差距加大;4期内向电流If受到抑制,自动除极速率减慢。上述两种原因使自律性降低,心率减慢。
(三)复极过程中K+外流增多,使复极化加速,动作电位时程缩短,有效不应期缩短。
(四)Ach一方面使肌浆网Ca2+释放减少,另一方面通过直接和间接作用(激活NO合成酶,使胞内cGMP增多),抑制Ca2+通道,减少Ca2+内流;加上动脉电位时程缩短,使胞浆内Ca2+浓度下降,心房肌收缩力减小。
(五)由于胞内Ca2+减少,使房室交界处慢反应细胞除极时0期上升幅度减少,速率变慢,故房室传导速度减慢。
36简述心交感神经对心脏作用的原理。
心交感神经兴奋时,其节后神经纤维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NE),与心肌细胞膜上β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从而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胞内cAMP增多,通过激活蛋白激酶和细胞内蛋白质磷酸化过程,产生正性变时、变力、变传导效应。具体如下:
(一)加强自律细胞4期内向电流If,使自动除极速率加快,窦房结自律性增高,心率加快。
(二)增加房室交界慢反应细胞Ca2+通道开放概率和Ca2+内流,使其0期上升幅度增大,除极加快,房室传导时间缩短。
(三)NE一方面增加Ca2+的内流以及加速肌浆网Ca2+的释放,使胞浆Ca2+浓度增加,心肌纤维收缩更趋同步化,促使心肌收缩有力和心缩期缩短;另一方面又促使肌钙蛋白对Ca2+的释放和加速肌浆网对Ca2+的摄取,使心肌舒张完全。
37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调节血压中的作用是什么?
肾素本身对组织器官没有直接作用,它主要作为一种蛋白水解酶,使血浆中无活性的血管紧张素原转变为有活性的血管紧张素Ⅰ,进而相继产生血管紧张素Ⅱ和Ⅲ。血管紧张素Ⅰ对大多数血管没有直接作用,只是作为血管紧张素Ⅱ的前体,但有人认为其可刺激肾上腺髓质释放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血管紧张素Ⅱ的生理作用是:(一)使全身微动脉收缩,血压升高,静脉收缩,回心血量增加;(二)促使醛固酮释放,保钠保水,扩充血容量;(三)促使血管升压素、ACTH的释放,抑制压力感受性反射活动,使血压升高所引起的心率减慢效应明显减弱;(四)使交感缩血管紧张活动增加,并可增强渴觉,导致饮水行为;(五)时交感神经末梢释放NE增多。总之,上述作用最终使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血压升高。 血管紧张素Ⅲ的缩血管效应虽比血管紧张素Ⅱ小,但促使醛固酮分泌、保钠贮水和扩充血容量的作用比血
管紧张素Ⅱ强,因此也有一定升压效应。其在血压远期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论述题:
38一次心动周期内,心室腔内压力高低、容积大小、瓣膜开关及血流方向发生了什么变化?
左心室的一个心动周期,包括收缩和舒张两个时期,每个时期又分为若干期或时相,通常以心房开始收缩作为一个心动周期的起点。
(一)心房收缩期 心房开始收缩前,心脏处于全心舒张期,此时,心房和心室内压力都较低,接近0kPa。但因静脉血不断流入心房,新房压略高于心室内压,房室瓣处于开启状态,血液由心房顺房-室压力梯度进入心室,使心室充盈。而此时心室内压远低于主动脉内压,故半月瓣是关闭的。心房开始收缩,心房容积缩小,房内压升高,血液被挤入心室,使心室血液充盈量进一步增加25%。心房收缩持续约0.1秒,然后进入舒张期。
(二)心室收缩期 包括等容收缩期、快速射血期和减慢射血期。
1、等容收缩期 心房舒张后不久,紧接着心室开始收缩,心室内压力开始升高;当室内压超过房内压时,心室内血液开始向心房返流,并推动房室瓣使之关闭,血液因而不至于到流入心房。这时室内压尚低于主动脉压,半月瓣仍处于关闭状态,心室成为一个封闭腔;心室肌的强烈收缩导致是内压急剧升高,而心室容积并不改变。从房室瓣关闭直到室内压超过主动脉压,以致主动脉瓣开启前的这段时期,称为等容收缩期。其特点是心室容积不变,血液停留于心室,房室瓣和半月瓣均关闭,室内压升高的幅度大、速率快。此期约持续0.02-0.03秒。
3、射血期 等容收缩期期间室内压升高超过主动脉时,半月瓣被打开,等容收缩期结束,进入射血期。射血期的最初1/3左右时间内,心室肌强烈收缩,由心室射入主动脉的血流量很大(约为总射血量的2/3),流速很快。此时,心室的容积明显缩小,室内压继续上升达峰值,这段时期称为快速射血期(0.11秒);因大量血流进入主动脉,主动脉压相应升高。随后,心室内血液减少,心室肌收缩强度减弱,心室容积的缩小也相应变慢,射血速度逐渐减慢,这段时期称减慢射血期(0.15秒)。
在快速射血期的后期,室内压已略低于主动脉压,但心室内血流因受到心室肌收缩的作用而具有较高的动能,血液仍以其惯性作用继续射血。
(三)心室舒张期 包括等容舒张期和心室充盈期,后者又分为快速充盈期、减慢充盈期和心房收缩充盈期。 1、等容舒张期 心室肌开始舒张后,室内压下降,主动脉内血液向心室方向返流,推动半月瓣关闭;这时室内压仍明显高于房内压,房室瓣依然处于关闭状态,心室又成为封闭腔。此时,心室肌舒张,室内压以极快的速度大幅度下降,但容积不变。从半月瓣关闭到室内压下降到低于房内压,房室瓣开启前的这段时期,称为等容舒张期,持续约0.03-0.06秒。此期特点除室内压快速下降外,其余同等容收缩期。 2、心室充盈期 当室内压下降到低于房内压时,血液顺房-室压力梯度由心方向心室流动,冲开房室瓣并快速进入心室,心室容积增大,称快速充盈期,占时约0.11秒;此期进入心室的血液约为总充盈量的2/3。随后,血液以较慢的速度继续流入心室,心室容积进一步增大,称减慢充盈期(0.22秒)。此后,进入下一个心动周期,心房开始收缩并向心室射血,心室充盈又快速增加。即所谓心房收缩充盈期,该期与减慢充盈期最后一瞬间相吻合占时约0.1秒。
在心动周期中,心室肌收缩和舒张造成了室内压的变化,从而导致了心房-心室以及心室-主动脉之间压力梯度的形成。而压力梯度是推动血液流动的主要动力,血液的单方向流动是在瓣膜的配合下实现的。
39 试述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各期特点及形成机制。
心室肌细胞兴奋时产生的动作电位由除极化(或称去极化)和复极两个过程组成,通常分为0、1、2、3、4期共五个时期。
(一)除极过程(0期) 心肌受刺激后,膜上Na+通道部分开放,少量Na+内流,膜部分去极化。当除极由静息电位-90mV达到-70mV阈电位水平时,膜上Na+通道大量开放,出现再生性Na+内流,Na+顺着浓度差和电位差快速大量内流,使膜迅速去极化,膜电位快速上升到+30mV。0期历史1-2ms,膜内电位从
0mV上升到+30mV,称之超射。
(二)复极过程 心室肌细胞的复极过程比神经和骨胳肌细胞复杂,且耗时久,可包括三个阶段: 1期(快速复极化初期) 由于快钠通道很快失活,Na+内流停止,同时钾离子通道(Ito)激活,电位差和浓度差驱使K+快速暂短外流形成复极,膜电位迅速下降到0mV左右,历时10ms。0期和1期形成的尖锋,称为锋电位。
2期(平台期或缓慢复极化期) 复极化电位达0mV左右之后,复极化过程变慢,主要由Ca2+和Na+缓慢内流和内入性整流造成的K+缓慢外流引起。在平台期早期,几种正离子跨膜流动所负载的正电荷相等,使膜电位稳定在0电位水平;在平台期后期,由于Ca2+通道逐渐失活,而K+通道逐渐激活,Ca2+内流渐少,K+外流渐多,使膜电位逐渐下降,移行到3期。此期历时100-150ms,是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 3期(快速复极化末期) 平台期末钙通道失活,而K+继续外流,且随时间而逐渐递增,形成K+外流的再生性过程,使膜迅速复极化达到-90mV静息电位水平。此期历时也较长,占时约100-150ms。。
4期(静息期) 3期之后膜电位稳定在-90mV,已恢复到静息电位水平,但离子分布状态尚未恢复。此期,由于膜内外离子浓度的变化激活了Na+- K+泵,通过耗能,将在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进入膜内的Na+泵出膜外,K+泵回膜内,恢复静息状态时Na+和K+的膜内外浓度。Ca2+逆浓度差外运与Na+顺浓度差内流相耦联,形成Na+- Ca2+交换的能量仍由Na+- K+泵提供。Na+- K+转运和Na+- Ca2+交换都是生电性的,几种离子跨膜转运的结果,最终使此期的膜电位保持在静息水平电位。
40 心肌在一次兴奋过程中,其兴奋性发生了什么变化? 其特点如何? 心室肌细胞在一次兴奋过程中,其兴奋性的变化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一)有效不应期 心肌细胞发生一次兴奋后,由动作电位的去极向开始到复极3期膜内电位达-55mV这一段时间内,由于钠通道完全失活,任何强大刺激均不能引起心肌肌膜发生任何程度的去极化,此期内兴奋性仍等于零;膜电位由-55mV恢复至-60mV这一期间内,因部分钠通道开始复活,如给予足够强度的刺激,肌膜可产生局部反应,发生部分去极化,但不能产生动作电位。故由0期开始到3期复极达-60mV这一段时间,给予刺激均不能产生动作电位,称有效不应期。
(二)相对不应期 从有效不应期完毕(膜内电-60mV)到复极化基本完成(-80mV)的期间内,由于膜电位仍低于静息电位,其钠通道开放尚未恢复正常,要用高于阈值的强刺激,才能产生动作电位,这一段时间称为相对不应期。
(三)超常期 心肌细胞继续复极化,膜电位由-80mV恢复至-90mV这段时间内,膜电位已经基本恢复,钠通道也基本上复活到可被激活的备用状态。由于距阈电位的差值小于正常,故引起该细胞产生动作电位所需的刺激阈值比正常低,即兴奋性高于正常,称为超常期。在相对不应期或超常期产生的动作电位,其0期的幅度和上升速率均低于正常,因而兴奋传导的速度较正常慢。
当膜电位复极之静息电位后,兴奋性也恢复正常。心肌兴奋时兴奋性变化的主要特点是有效不应期较长,历时约200-300ms,相当于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早期,为骨胳肌和神经纤维的100倍和200倍。这一特性是保证心肌能收缩和舒张交替进行而不会出现强直性收缩的生理学基础。
41 心输出量调节是如何进行的?
心输出量的多少是通过对每搏输出量(即搏出量)和心率的改变来调节。 (一)搏出量的调节
搏出量与前负荷、心肌收缩能力以及后负荷有关。
1、前负荷改变引起的自身调节 此调节是指通过心肌细胞本身初长度的变化而引起心肌收缩强度的改变。心肌初长度变化与回心血量,即心室舒张末期充盈量(或充盈压)有关。一定范围内,回心血量愈多,心室舒张末期充盈量就愈大,心肌受牵拉也愈强,使心肌初长度增大,则心室肌收缩力量也愈强,搏出量也愈多;反之,搏出量则减少,这就是所谓的“心的定律”。在体内,心室舒张末期充盈量是静脉回心血量和心室射血后剩余血量的总和。静脉回心血量受两个因素影响:(1)心室舒张充盈持续时间。心率增快,心
舒期缩短,充盈不完全,搏出量会减少;一定范围内心率减慢,舒张期延长,充盈量增多,搏出量增加。(2)静脉回流速度。它与外周静脉压和心房、心室压之差有关。压差大,可促进静脉血回流。剩余血量与心肌收缩力有关,心肌收缩强,射血分数增大,剩余血量就少。此外,心房收缩也能增加心舒末期的充盈量。
心脏自身调节的生理意义在于对搏出量进行精细的调节。当体位改变或动脉压突然增高,以及当左、右心室搏出量不平衡等情况下所出现的充盈量的微小变化,可通过此机制改变搏出量,是指与充盈量达到平衡。 2、心肌收缩能力改变对搏出量的调节人们在运动或劳动时,搏出量可明显增加。此时心脏舒张期容量或动脉血压并不明显增大,但心脏收缩强度可明显加强,收缩速度可明显加快。显然,这是心肌不依赖于前、后负荷而能改变其力学活性的一种内在特性。
心肌收缩能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兴奋-收缩耦联的各个环节都能影响收缩能力,其中横桥联结数(活化横侨数)和肌凝蛋白的ATP酶活性是控制收缩能力的主要因素。凡能增加兴奋后胞浆Ca2+浓度,或增加肌钙蛋白对Ca2+亲和力的因素,均可增加横桥联结数,使收缩能力增强。儿茶酚胺能激活β受体,使cAMP浓度增加,胞浆Ca2+浓度增加,横桥结合数增多,导致收缩能力增加。
3、后负荷对搏出量的影响 动脉血压是心室肌的后负荷。在心率、心肌初长度和收缩能力不变的情况下,如动脉血压增高,则等容收缩期延长,而射血期缩短,同时,心室肌缩短的程度和速度均减少,从而造成心室内余血量增加,通过自身调节,使搏出量恢复正常。随着搏出量的恢复,并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加强心肌收缩能力,使心室舒张末期容积也恢复到原有水平。
(二)心率对心输出量的影响 心率在每分钟40-180次范围内,心率增快,心输出量增多。心率超过每分钟180次时,一方面由于心肌过度耗能,使心缩力降低;另一方面使心舒期明显缩短,心室充盈量减少,搏出量显著减少,心输量亦开始下降。心率低于每分钟40次时,心舒期过长,心室充盈量早已接近最大限度,在延长心舒时间也不能继续增加充盈量和搏出量,所以,心输出量将减少。
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时,心率增快;迷走神经活动增强时,心率减慢。一些体液因素和体温对心率也有影响。
42 试述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动脉血压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每搏输出量 搏出量增大,射入动脉中的血量增多,对管壁的张力加大,使收缩压升高。由于收缩压升高,血流速度就加快,如果外周阻力和心率不变,则大动脉内增多的血量仍可在心舒期流至外周,到舒张末期,大动脉内存留血量和搏出量增加之前相比,增加并不多,使舒张压升高不多,脉压稍有增大。反之,当搏出量减少时,主要使收缩压降低,脉压减小。可见,在一般情况下,搏出量变化主要影响收缩压。 (二)心率 在搏出量和外周阻力不变时,心率加快,心舒期缩短,在此期内流入外周的血液减少,心舒期限末主动脉内丰留的血量增多,舒张压升高。由于动脉血压升高可使血流速度加快,因此,在心缩期内可有较多血液流至外周,收缩压升高不如舒张压升高明显,脉压减小。反之,心率减慢,舒张压降低的幅度比收缩压降低的幅度大,故脉压增大。可见,单纯心率变化主要影响舒张压。
(三)外周阻力 如果心输出量不变而外周阻力加大,则心舒期内血液向外周流动的速度减慢,心舒期末存留在主动脉中的血量增多 ,故舒张压升高。在心缩期,由于动脉血压升高使血流速度加快,因此,收缩压升高不如舒压升高明显,脉压相应减小。反之,当外周阻力减小 时,舒张压降低比收缩压降低明显,故脉压另大。可见,在一般情况下,外周阻力 主要影响到舒张压。
(四)大动脉的弹性 大动脉的弹性扩张,可以缓冲血压变化的幅度,使收缩压降低、舒张 压升高。当大动脉弹性降低时,其缓冲血压的作用减小,故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脉压加大。
(五)循环血量与血管容量的比例 在正常情况下,循环血量和血管容量标点相适应,血管系统充盈较好,维持一定的体循环平均充盈压。当失血使循环血量减少,而血管容量变化不大时,体循环平均充盈压降低,导致动脉血压下降。这一因素对收缩压和舒张压都有影响。
43 中等量以下的出血,血压回升机理是什么?
人体急性中等量以下失血(失血量占血量20%以下)造成血液总量减少时,致使血压回升。根据这些代偿性反应出现的先后大致可分为以下四期:
(一)神经反射期 出现最快的反应是交感神经系统兴奋,缩血管神经付出冲动增多,使外周阻力血管和容量血管收缩。失血初期,动脉血压沿无改变时,首先是由于容量感受器传入冲动减小,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当失血量继续增加,循环血量减少到引起动脉血压下降时,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所受的压力刺激减弱,如果血压降到8kPa(60mmHg)以下,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所爱的刺激增强。这样,通过学习降压反射减弱和化学感受性反射增强,使心搏频率加快,心缩力量增强,呼吸运动加强。结果,动脉血压下降趋势得以缓冲。另一方面,脑和心脏以外的许多器官,特别是皮肤、微腹腔脏器等处的小动脉和微动脉强烈收缩,除可增加外周阻力使血压升高外,还可使循环血量重新分配,优先供应心、脑等重要器官。此外,容量血管收缩,使在血量减少的情况下仍有足够的回心血量和心输出量。应急时激发交感-肾上腺髓质释放 大量儿茶酚胺,经血液运送,参与增强心脏活动和收缩血管等调节过程。
(二)组织液回流期 第二个比较早期的反应是毛细血管对组织液的重吸收,大约在失血后约1小时内发生。由于交感缩血管神经兴奋,使毛细血管血压降低,并且毛细血管前阻力和后阻力的比值增大,故组织液的回流大于生成,水分重吸收入毛细血管。这一反应对血浆量的恢复和血压的回升起重要作用。 (三)体液调节期 机体在失血约1小时后出现的比较延缓地第三个代偿反应是应激时引起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活动增强,分泌大量的糖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等激素,以提供能源;同时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和血管升压素释放亦增加。这些体液因素除了有缩血管作用外,更重要的是能促进肾小管对Na+和水的重吸收,以利于血量的恢复。血管紧张素Ⅱ还能引起渴觉和饮水行为,使机体通过饮水以增强细胞外液量。 (四)血液补充期 出血在后最为缓慢的反应过程是血液中血浆蛋白和红细胞的补充。血浆蛋白由肝脏加速合成,在一天或更长的时间内逐渐恢复;红细胞则由骨髓造血组织加速生成,约需数周方能完全恢复。
44 何谓呼吸?呼吸全过程由哪几个环节组成?肺水肿的病人为何采取“端坐呼吸”?
呼吸是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呼吸全过程包括:(一)外呼吸或非呼吸,是指在肺部实现的外环境与肺毛细血管血液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它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两个过程。(二)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三)内呼吸或组织呼吸,是指细胞通过组织液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过程。肺水肿的病人由于肺换气障碍,导致动脉血PO2降低,PCO2升高,呼吸困难,呼吸运动加深加快。采取“端坐呼吸”,可使静脉血回流到肺脏减少,使肺水肿减轻,改善换气功能和呼吸困难。
45 胸内负压是如何形成的?有何生理意义?气胸的危害是什么?
(一)形成原理:胸内负压是指胸膜腔内压比大气压低表现为负值。正常情况下,胸膜腔内只有少量浆液而无气体,浆液分子的内聚力使两层胸膜腔紧贴在一起,不易分开。另外,人出生后胸廓的发育速度比肺快,造成胸廓的自然容积达于肺,这样肺就始终处于被动扩张状态。肺泡的弹性回缩力和肺泡表面张力使肺回缩,肺的回缩力抵消了一部分通过胸膜腔脏层作用于胸膜腔的肺内压。再吸气末和呼气末,肺内压等于大气压。因此,胸膜腔内压=大气压—肺回缩力。如以大气压为零,则胸膜腔内压=-肺回缩力。可见,胸内负压是由肺的回缩力造成的。
(二)生理意义:一是有利于肺保持扩张状态,不致于由自身回缩力而缩小萎陷;二是降低中心静脉压,促进血液和淋巴液回流。
(三)气胸的危害:发生气胸时,肺将因回缩力而萎陷,肺不能随胸廓运动而扩大缩小,严重影响了肺通气和换气功能;气胸时,胸膜腔负压消失,将不利于腔静脉和胸导管扩张,使胸腔大静脉和淋巴回流受阻,循环功能将发生障碍。
46肺通气的动力是什么?它要克服哪些阻力才能实现肺通气?
呼吸肌的舒缩运动时肺通气的原动力。平静呼吸时,主要的吸气肌肌隔和肋间外肌收缩,胸廓容积扩大,肺内压低与外界大气压,产生吸气。当吸气肌松弛时,肺依靠其自身的回缩力而回位,并牵引胸廓,使之
缩小,肺内压升高,高与外界大气压而产生呼气。可见,在呼吸过程中肺内压呈周期性交替升降所造成的肺内压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是推动气体进出肺的直接动力。平静呼吸时,吸气时主动的,呼气时被动的;用力呼吸时,有呼气肌肋间内肌和腹壁肌收缩参与,故呼气也是主动的。
肺通气的阻力有弹性阻力和非弹性阻力阻力两种。前者包括肺的弹性阻力和胸廓的弹性阻力,后者包括气道阻力、惯性阻力和粘滞阻力,平静呼吸时以弹性阻力为主。
47 何谓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其有何生理意义?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是由肺泡Ⅱ型细胞分泌的一种复杂的脂蛋白,其主要成分是二软脂酰卵磷脂(DPL)。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以单分子层分布在肺泡液体分子表面,减少了液体分子之间的吸引力,降低了肺泡液—气界面的表面张力。其生理意义是:(一)减低肺弹性阻力,从而减少吸气阻力,有利于肺扩张;(二)有助于维持大小肺泡的稳定性。这是由于表面活性物质的密度可随肺泡半径的变小而增大,或随半径的变大而减少,从而调整了半径不同的大小肺泡的表面张力,缓冲了大小肺泡内的回缩压差别,保持了大小肺泡容积的相对稳定;(三)通过降低肺泡回缩压,减少肺间质和肺泡内的组织液生产,防止了肺水肿的发生。
48 何谓肺换气?影响肺换气的因素有哪些?
肺换气是指肺泡于肺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气体交换方向是:O2从肺泡向血液扩散,CO2与之扩散方向相反。经气体交换后,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影响肺换气的因素有:(一)呼吸膜的面积和厚度 气体扩散速率与呼吸膜面积成正比,与呼吸膜厚度成反比。(二)气体的分压差 气体是从分压高处向分压低处扩散,气体扩散速率与气体分压差成正比。(三)气体分子量和溶解度 在相同条件下,气体的扩散速率与气体分子量的平方根成反比,与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成正比。(四)通气/血流比值 肺泡通气量于肺血流量比值恰当,肺的换气效率高。若比值升高,意味着肺泡无效腔增大或/和肺血流量减少;若比值减小,意味着发生功能行动-静脉短路或/和肺通气量减少。故无论比值增大或减小都使肺通气效率降低,造成血液缺O2或CO2滞留。
49 切断家兔双侧迷走神经对呼吸的影响是什么? 机制如何?
切断家兔双侧迷走神经后,动物的呼吸降变得深而慢,这是因为失去了肺扩张反射对吸气过程的抑制所致。肺扩张反射的感受器位于气管到细支气管的平滑肌中,属于千张感受器,当吸气时,肺扩张牵拉呼吸道,使之也受牵拉而兴奋,冲动经迷走神经粗纤维传入延髓。在延髓内通过一定的神经联系使吸气切断机制兴奋,切断吸气,转为呼气。这样便加速了吸气和呼气的交替,使呼吸频率增加。所以,当切断迷走神经后,该反射消失,动物呼吸将出现吸气时间延长,幅度增大,变为深而慢的呼吸。
50 何谓氧解离曲线? 试分析氧解离曲线的特点及其生理意义?
氧解离曲线是表示Hb氧饱和度与PCO2关系的曲线。曲线近似“S”形,可分为上、中、下三段。 (一)
氧解离曲线上段 曲线较平坦,相当于PO2由13.6kPa变化到8.0kPa时,表明这段期间PO2的
变化较大,而对Hb氧饱和度影响不大。只要PO2不低于8.0kPa,Hb氧饱和度仍能保持90%以上,血液仍有较高的载氧能力,从肺部携带足够量的氧气到组织,不致发生明显的低氧血症,显示该段对吸入气的PO2变化有缓冲功能。 (二) (三)
氧解离曲线中段 该段曲线较陡,相当于PO28.0-5.3kPa,是HbO2释放O2的部分,在此段,PO2氧解离曲线的下段 相当于PO25.3-2.0kPa,此段曲线为最陡的一段。表明O2大量释放出来,
稍有下降,Hb氧饱和度下降较大,因而能释放较多的O2满足机体在安静状态或轻微活动时对O2的需求。 此时,O2的利用系数可提高到75%,为安静时的3倍,以满足组织活动增强时对O2的需要。因此,该段曲线也代表了机体对O2的储备。
51 试述胃肠激素的作用途径和生理作用?
胃肠激素的化学本质都是由氨基酸组成的肽类,其释放后发挥作用的途径有:(一)内分泌 即激素释放后通过血液循环到达靶细胞,如胃泌素、胰泌素、胆囊收缩素、胰多肽等即为这种途径;(二)旁分泌 即激素释放后通过组织液弥散至靶细胞,如生长抑素为此方式;(三)神经分泌 血管活性肠肽和蛙皮素可能是一种神经分泌激素;(四)还有一些激素从细胞间隙紧密连接处弥散到胃肠腔内。
胃肠激素对消化器官的主要作用是:(一)调节消化腺的分泌和消化道的活动;(二)调解其他激素释放 如抑胃素有很强的刺激胰岛素分泌的作用;(三)营养作用 一些胃肠激素具有促进消化道组织的代谢和生长的作用。如胃泌素刺激胃泌酸部位的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
52 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有哪些?
消化道平滑肌具有肌肉组织的共同特性,也表现有自身的特点:(一)兴奋性低,潜伏期长,变异大;(二)自动节律性低且不规则;(三)具有紧张性,即经常处于微弱而持续的收缩状态;(四)有较大的伸展性;(五)对机械牵张、温度变化、缺血痉挛和化学刺激反应敏感,而对电刺激,切割刺激反应不敏感。
53 消化液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消化液的主要功能为:(一)分解食物中的各种成分;(二)为各种消化酶提供适宜的Ph环境;(三)稀释食物,使其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以利于物质吸收;(四)保护消化道粘膜免受理化性损伤。
54 胃液的主要成分及其生理作用有哪些?
胃液的主要成份有盐酸、胃蛋白酶原、粘液和内因子,其生理作用为:(一)盐酸 1.激活胃蛋白酶原,使之转变成胃蛋白酶,并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2.杀灭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3.盐酸进入小肠,促进胰泌素释放,进而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分泌;4.胃酸造成的酸性环境有利于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5.盐酸使蛋白质变性,有利于胃蛋白酶分解蛋白质。(二)胃蛋白酶原 被盐酸激活成胃蛋白酶,能分解蛋白质为胨和肽。(三)粘液 具有润滑和保护胃粘膜作用。并与HCO3-构成“粘膜-碳酸氢盐屏障”。(四)内因子 与维生素B12结合成复合物,促进维生素B12的吸收。
55 为何说小肠是最重要的吸收部位?
小肠使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场所,是由于小肠具备了以下几个吸收的有利条件:(一)吸收面积大 经过粘膜的环形皱褶、绒毛及微绒毛的几级放大,使吸收面积扩大了约600倍;(二)具有吸收的结构—绒毛 绒毛内由平滑肌、神经、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有利于吸收;(三)食物在小肠内停留时间长,约3-8小时;(四)食物在小肠内经充分的机械消化和化学消化已被分解为可吸收的小分子成份。
56 胰液的分泌受哪些因素调节?
在非消化期,胰液几乎不分泌或很少分泌,进食后可引起胰液大量分泌,进食时胰液的分泌受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一)神经调节 食物有关的形象、气味、声音等对视、嗅、听感受器,食物对口腔、食道、胃和小肠感受器的刺激,都可以通过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引起胰液分泌。反射的传出神经是迷走神经,迷走神经既可通过释放乙酰胆碱直接作用于胰腺,也可通过引起胃窦和小肠释放胃泌素间接引起胰液分泌。迷走神经兴奋的特点是:水分和HCO3-少,酶含量较多。(二)体液调节 1.胰泌素 酸性食糜进入小肠,可刺激小肠粘膜内的S细胞释放胰泌素,它主要作用于胰腺小导管细胞,引起大量水和HCO3-的分泌。蛋白质分解产物和脂肪酸也有刺激胰泌素分泌的作用;2.胆囊收缩素 该素有小肠Ⅰ细胞分泌,它主要作用于胰腺的腺泡细胞促进胰酶的分泌,并引起胆囊收缩,胰泌素以cAMP为第二信使发挥作用,胆囊收缩素则是通过激活磷脂酰肌醇系统,在钙离子介导下起作用。胰泌素和胆囊收缩素共同作用于胰腺时具有相互加强的效能。(三)反馈性调节 最近从小肠上段粘膜中发现一种能刺激小肠粘膜Ⅰ细胞分泌CCK-的肽类物质,被称为CCK-释放肽。进食后,在蛋白质水解产物的作用下,可引起CCK-释放肽分泌,从而使CCK-
释放和胰酶分泌增加;而分泌的胰蛋白酶又可使CCK-的释放肽失活,反馈性的抑制CCK-和胰酶的分泌。胰酶分泌的这种负反馈调节的生理意义在于防止胰酶的高度分泌。对于胰酶分泌减少的慢性胰腺炎患者,应用胰酶既可弥补患者胰酶的不足,还可减少CCK-释放肽的分泌。从而抑制CCK-的释放和胰腺的分泌,降低胰导管内压力,以减轻疼痛,因而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57 试述胃液分泌的调节及特点。
进食后的胃液分泌称消化期的胃液分泌,一般按感受食物刺激的部位先后分为头期、胃期和肠期,三者都受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 (一)
头期 头期胃液分泌是由进食动作引起的,由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两种调节,与食物有关的
气味、形象、声音等刺激了嗅、视、听觉感受器,经Ⅰ、Ⅱ、Ⅷ对脑神经传入,此为条件反射;食物在口腔内咀嚼和吞咽时,刺激了口咽部机械和化学感受器,经Ⅴ、Ⅶ、Ⅸ、Ⅹ对脑神经传入,此为非条件反射,经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传入延髓、下丘脑、边缘叶及大脑皮层反射中暑。在经传出神经,最后经迷走神经传出,通过释放乙酰胆碱直接作用于壁细胞刺激其分泌。迷走神经还可作用于胃窦部的G细胞,通过释放胃泌素间接刺激胃腺分泌。一般情况下,头期胃液分泌量约占进食后分泌量的30%,其特点是酸度及胃蛋白酶原含量很高。 (二)
胃期 食物进入胃内,可通过四条途径刺激胃液分泌。1.扩张胃底和胃体部感受器,通过迷走-迷
走长反射;2. 扩张胃底和胃体部感受器,通过内在神经丛短反射;3.扩张刺激幽门部,通过内在神经丛作用于G细胞释放胃泌素;4.蛋白质消化产物直接作用于胃窦G细胞引起胃泌素释放。胃期胃液分泌的特点是胃液量约占进食后总分泌量的60%,酸度及胃蛋白酶原含量也很高。 (三)
肠期 食物刺激肠道感受器也可引起胃液分泌,神经反射作用不大,主要通过体液调节机制。在
食糜作用下,小肠粘膜可释放一种或几种激素,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胃。小肠粘膜还可释放一种叫作“肠泌酸素”的激素刺激胃酸分泌。此外,小肠吸收的氨基酸也参与肠期的胃液分泌。肠期的胃液分泌特点是分泌量、总酸度和蛋白酶原含量均较低。
58胃液和胰液分泌不足或过多时,可能会出现哪些异常?
(一)胃液分泌不足时,胃酸和胃蛋白酶原的含量不足,使胃内蛋白质初步分解作用减弱;胃酸含量的减少,使胰泌素分泌减少,进而影响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使营养物质消失吸收,特别是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吸收发生障碍;胃酸含量不足,使铁和钙的吸收发生减少,引起相应病变;内因子分泌不足,则是维生素B12吸收障碍,从而影响红细胞的成熟,易患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相反,胃液分泌过多时,尤其是盐酸分泌过多时,对胃和十二指肠粘膜有侵蚀作用,是胃溃疡发病的主要原因。(二)胰液分泌不足时,将明显影响小肠内的消化和吸收。胰液中含有三种主要营养素物质的水解酶,以也是所有消化液中消化食物最全面,消化力最强的一种。胰液分泌不足时,尤其是脂肪和蛋白质不能完全消化,进而也影响吸收,同时也影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相反,当暴饮暴食引起胰液分泌过多时,胰管内压力升高,导致胰腺导管和腺泡破裂,以蛋白酶原外溢如胰腺间质,被组织也救活,超过胰蛋白酶抑制物的作用能力,于是引起胰腺自身消化而发生急性胰腺炎。
59 机体的排泄途径有哪些?为什么说肾脏是最重要的排泄器官?
人体的排泄器官有肾、肺、皮肤和消化器官等。肾排出水即溶于水的代谢中产物、无机盐和毒物等;肺呼出二氧化碳和少量水份;皮肤排出水、氯化钠、尿素和尿酸等;消化管可经唾液排出碘、铅,经肝脏随胆汁排出胆色素,经大肠随粪便排出钙、磷、铁等。各种排泄器官中,肾的排泄礼物不仅种类多,数量大,并且质和量经常随着机体内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同时还参与体内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的调节。因此,肾是重要的排泄器官。
60 下列情况尿量有何变化?试简述每项变化的机理。
(一)
给家兔静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20ml
家兔静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20ml后,尿量增多。因为家兔体重一般2.5kg,其血液量约200ml左右,注入20ml可谓大量。静脉快速注射大量生理盐水后,血浆蛋白被稀释,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增加;另一方面肾血浆流量增加,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速度减慢,达到滤过平衡时间推迟,于是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尿量增多。 (二)
给家兔静脉注射20%葡萄糖5ml
家兔静脉注射20%葡萄糖5ml,尿量明显增多。按家兔血容量200ml计,一次注入葡萄糖1000mg(100ml含葡萄糖20g,5ml含1g,即1000mg),增加血糖浓度500mg/100ml,加上家兔本身血糖浓度100mg/100m浪,即为600mg/100m了。此时血糖浓度大大高于肾糖阈(160-180mg/100ml),原尿中葡萄糖已大大超过近端小管重吸收能力,不能被完全重吸收的葡萄糖,提高了小管液渗透压,妨碍水的重吸收,于是造成多尿和糖尿。 (三)
人分别一次口服 1L清水和生理盐水
正常人一次饮用1000ml清水后,约半小时尿量可达最大值,2~3小时后恢复到原水平面,此现象称为水利尿。尿量增加的原因是:大量饮清水后,造成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对渗透压感受器(位于事视上核及其周围区域)刺激减弱,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使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大量饮清水后,还是血容量增多或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上述作用是综合的结果使尿量增加。如果饮用的是生理盐水,因为是等渗溶液,仅改变血容量而不会改变血浆晶体渗透压,ADH抑制程度轻,故原尿量不会出现饮清水后的水利尿现象。 (四)
给家兔静脉注射1:10000去甲肾上腺素0.4ml
给家兔静脉注射1:10000去甲肾上腺素0.4ml,尿量减少。因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虽可使全身动脉血压升高,但因入球小动脉明显收缩,能导致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降低,有效滤过压降低;同时,肾小球血流量减少,两者均可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尿量减少。 (五)
给家兔静脉注射速尿1mg
应用速尿后,尿量增多。因髓绊升支粗断对钠离子和氯离子的主动重吸收是外髓部渗透梯度形成的动力。所以,该段氯化钠的吸收直接影响尿的浓缩和稀释。速尿等利尿剂,能阻抑升支粗段上皮细胞管腔膜的载体转运功能,使其对钠离子氯离子的中吸收受到抑制,影响肾髓质渗透梯度的形成,从而干扰尿的浓缩机制,导致利尿。
65 正常人尿液中为什么没有氨基酸和葡萄糖?
正常人原尿中的葡萄糖和氨基酸的浓度和血浆浓度相等。正常人原尿中的葡萄糖和氨基酸均在肾阈值以下,当流经近端小管时,全部通过继发性主动转运被重吸收。所以,终尿中几乎不含葡萄糖和氨基酸。
66 抗利尿激素对肾脏的主要生理作用有哪些?它的合成和释放受哪些因素影响?
抗利尿激素主要作用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上皮细胞,导致膜上的水通道开放,从而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使小管液中的水被大量重吸收。此外,抗利尿激素还能增加髓绊升支粗段对NaCl的主动重吸收和内髓集合管对尿素的通透性,并使直小血管收缩,减少髓质血流量,这些都有利于尿液的浓缩,最终使尿量减少。
调节抗利尿激素合成和释放的主要因素是血浆晶体渗透压、循环血量和动脉血压等。 (一)
血浆晶体渗透压的改变 血浆晶体渗透压的升高,特别是Na+等电解质和蔗糖引起的晶体渗透
压升高可刺激视上颌和周围的渗透压感受器,引起视上核神经细胞兴奋,抗利尿激素合成和释放增加,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重吸收增加,导致尿液浓缩,尿量减少。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结果相反。 (二)
循环血量的改变 循环血量的改变能反射性的影响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释放。如循环血量过多
时,可刺激心房(主要是左心房)和胸腔大静脉的容量感受器,冲动通过迷走神经传入中枢,反射性抑制了下丘脑-神经垂体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释放,引起利尿,排除过剩的水分,使血量逐渐恢复正常。循环血
量减少,结果相反。 (三)
动脉血压的改变 动脉血压的改变也能反射性的影响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释放。如动脉血压升
高,可刺激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通过窦神经传入中枢,反射性抑制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释放,尿量增多,对降压有利。血压降低,结果相反。 (四)
其他影响因素 疼痛和情绪紧张时,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释放增加,尿量减少;轻度寒冷刺激,
可是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释放减少,尿量增加;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或下丘脑-垂体束部位病变,抗利尿激素合成和释放发生障碍,尿量大大增加,每日可达10L以上,称为尿崩症。
67 叙述尿液生成的基本过程。
尿生成包括三个过程:(一)肾小球的滤过 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水、无机盐和小分子有机物在有效滤过压的推动下,透过滤过膜进入肾小囊生成滤液,即原尿。滤过膜具有较大的通透性和有效面积,而滤过的原动力为较高的肾小球的毛细血管血压,减去血浆胶体渗透压和囊内压的阻力,即有效滤过压。在正常的肾血浆流量和有效滤过压的驱使下,每日可生成原尿约180升。(二)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原尿进入肾小管后成为小管液。小管液经小管细胞的选择性重吸收,将对机体有用的能源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等全部重吸收;水、Na+、Cl-、HCO3等大部分重吸收,对尿素等小部分重吸收;对机体无用的肌酐等代谢物质不被重吸收,反被分泌。重吸收的物质,进入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再入血循环。在水和离子的重吸收中,ADH和醛固酮等体液因子其重要调节作用。(三)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和排泄 由肾小管分泌的物质有H+、K+和NH3等;排泄的物质有肌酐、对氨基马尿酸以及进入机体的某些药物如青霉素、酚红等。由肾小球滤出的原尿,经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使原尿的质和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最后形成终尿排出。正常每日生成终尿量约1.5升。
68 举例说明影响原尿生成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原尿生成的因素有:(一)滤过膜的通透性和有效滤过面积 例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时,由于肾小球毛细血管管腔狭窄或完全阻塞,滤过膜受损,滤过膜上带负电荷成分的物质减少或消失,结果出现少尿、蛋白尿,直至血尿等。(二)有效滤过压 例如急性大出血时,全身血压下降使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降低;或输尿管受阻、肾小管阻塞使囊内压升高,均可使肾小球有效过滤压降低,而出现少尿甚至无尿;静脉注射大量生理盐水时,由于血浆胶体渗透压减低使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升高,尿量增加。(三)肾血浆流量 当剧烈运动、严重缺氧等原因使交感神经兴奋,肾小球毛细血管收缩导致肾血浆流量显著减少时,肾小球毛细血管中的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的速度加快,滤过率下降,尿量减少。
69 试比较近端小管与远曲小管、集合管对钠、水重吸收的异同。
(一)近端小管与远曲小管、集合管对纳重吸收的主要异同点:1、相同点 都是通过基侧膜上的钠泵主动转运,将Na+泵出细胞。2、不同点 (1)近端小管前半段Na+与葡萄糖一起同向转运入细胞内;近端小管后半段除与前半段相似,有部分同向转运外,主要是通过细胞旁路,即小管液中的NaCl通过上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进入细胞间隙,而被动重吸收。远曲小管初段仍由钠泵将Na+泵出细胞,主动重吸收回血。但远曲小管后段和集合管有两种细胞:主细胞和闰细胞。主细胞重吸收Na+和水,分泌K+;闰细胞主要分泌H+。主细胞重吸收Na+主要通过管腔膜上的Na+通道进入细胞,然后由钠泵泵至细胞间隙而被重吸收。钠泵将Na+泵出细胞的同时,细胞外液中的K+被泵入细胞内,提高细胞内的K+浓度,以促进K+的分泌。因此,主细胞的K+分泌与Na+的重吸收有密切关系。(2)近端小管重吸收肾小球滤过的Na+量的65%~70%左右;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肾小球滤过Na+量的12%左右。(3)近端小管重吸收Na+不受体液因素控制;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主细胞重吸收Na+、分泌K+受醛固酮的控制。
(二)近端小管与远曲小管、集合管对水重吸收的主要异同点:1、相同点 都是通过渗透被动转运。2、不同点 (1)近端小管重吸收水约占肾小球滤过液的60%~70%;而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约占肾小球滤液量的20%~30%。(2)近端小管水的重吸收完全是伴随溶质重吸收而呈定比重吸收,即为渗透性重吸
收,与体内是否缺水无关,为必需重吸收;而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与机体水含量有关,为调节性重吸收,受ADH和醛固酮的控制。当机体缺水时,两者分泌增多,尿量减少;当机体水多时,两者分泌减少,尿量增多。
所以,近端小管重吸收水、钠量虽大,但不受机体调控;而远曲小管、集合管对水、钠重吸收虽不如近端小管,但受ADH和醛固酮的调节,对机体水电解质平衡和渗透压平衡的维持有重要意义。
70 论述大失血时尿量有何变化? 其机理是什么? 大失血使尿量减少。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
血压降低引起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通过交感神经直接作用和肾上腺髓质激素间接作用,
导致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明显降低,有效滤过压降低;同时肾小球血流量减少,两者均可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尿量减少。 (二)
71肾脏的泌尿功能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中有何生理意义?
肾脏的泌尿机能对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恒定,有极为重要的生理意义。
(一)排泄机能 这与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选择性重吸收和分泌作用有关。可排出大量代谢终产物,主要有尿素、尿酸、肌酐、氨等。此外,尚可排泄进入机体的物质如青霉素、酚红等。
(二)维持水和渗透压的平衡 主要与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有关。当摄入水量增加、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时,抑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反之,摄入水量减少,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通过上述作用以维持体液容量和晶体渗透压的相对恒定。
(三)维持电解质平衡 主要与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Ca2+、磷的重吸收以及对K+的分泌作用有关。例如,当血K+浓度升高,血Na+浓度降低可直接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和K+的分泌;而血Ca2+和血磷主要受甲状旁腺激素和降钙素等的调节。所以,通过对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和分泌的调节,可维持血Na+、Ca2+和血磷的正常浓度。
(四)维持pH的相对恒定 主要与肾小管和集合管的泌氢、泌氨等排酸保碱作用有关。体液pH降低时,H+分泌增多,H+-Na+交换增强;NH3形成增多,换回Na+增多,NaHCO3重吸收增多。相反,则碱性物质排出增多,从而维持pH的相对恒定。
72 简述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
体内有许多内分泌腺和分散的内分泌细胞,各自分泌不同的激素,而每种激素又有它特定的化学结构和功能,然而它们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也具有一些共同点。激素作用的特征主要有下列几方面:
(一)激素的信息传递作用 激素不是营养物质,不构成细胞的成分,也不为机体提供能量,它只是作为细胞间传递信息的信使,调节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活动。
(二)激素作用的特异性 一种激素选择性作用于的器官、腺体、组织和细胞,被选择性作用的器官、腺体、组织和细胞即称为这种激素的靶细胞、靶腺、靶组织和靶细胞。激素能识别靶细胞,是因为靶细胞有与激素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相应受体。
(三)激素的高效能放大作用 激素的分泌量很少,一般在nmo
l/L,pmol/L水平,但却可发挥明显的作用。这是因为激素与受体结合后,在细胞内通过一系列酶促放大作用,逐级放大,形成一个高效能的生物放大系统。
(四)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尽管不同的激素有各自的作用,但某些激素的作用可以互相影响,主要有三种情况:
1、协同作用 不同激素的作用互相增强。如生长素与肾上腺素,虽然作用的环节不同,但都可使血糖升高。
循环血量减少,对左心房容量感受器刺激减弱,反射性地引起ADH释放增加,促进远曲小管和
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
2、拮抗作用 不同激素的作用相反。如胰岛素使血糖降低,而胰高血糖素使血糖升高。
3、允许作用 允许作用是指某种激素的存在为其他激素发挥作用创造条件,而这种激素本身并没有后种激素的这种作用。如糖皮质激素本身并没有使血管收缩的作用,但他的存在可使去甲肾上腺素的缩血管作用明显增强。
73 简述生长素的主要生理作用。 生长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有:
(一)促进生长发育 生长素主要的作用是促进生长发育。它一方面加速DNA和RNA的合成,促进氨基酸进入细胞,蛋白质合成增多;另一方面促进骨及软骨的生长,但对脑组织的发育无影响。现在认为生长素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与肝脏产生的生长素介质有关。人幼年时生长素分泌过多,生长发育过度,身体过于高大,称为巨人症;成年人生长素分泌过多,因骨垢已闭合,长骨不能再增长,只能促进扁骨及短骨增生,出现肢端肥大症。幼年时生长素分泌过少,则生长迟缓,身材矮小,但智利正常,成为侏儒症。 (二)对代谢的影响 1、蛋白质 促进氨基酸进入细胞,蛋白质合成增多。2、糖 抑制葡萄糖在组织细胞的分解利用,使血糖升高,生长素过多引起糖尿。3、脂肪 促进脂肪分解,血中游离的脂肪酸增多。生长素过多时血中酮体增多。
74 简述糖皮质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
糖皮质激素主要有以下生理作用:(一)对物质代谢的作用 1、糖代谢 促进肝内糖异生,抑制糖的分解,使血糖升高。2、蛋白质的代谢 促进肝外组织特别是肌肉组织蛋白质分解,但对肝脏则促进蛋白质合成。对蛋白质总的作用是分解大于合成。3、脂肪代谢 是脂肪重新分布,出现“向中性肥胖”。4、水盐代谢 有较弱的醛固酮的作用。(二)对其他组织器官的作用 1、血细胞 使红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减少。2、血管系统 提高血管平滑肌对去甲肾上腺素的敏感性,使血管保持一定的紧张性。3、神经系统 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得兴奋性。4、消化系统 促进胃蛋白酶的分泌,因而有诱发或加剧胃溃疡的可能。(三)在应急反应中的作用 糖皮质激素增加机体对有害刺激的抵抗力,如缺氧、创伤、饥饿、疼痛、寒冷、精神紧张等。糖皮质激素在机体应急反应中起到重要作用。
75 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为什么不能骤然停药,而必须逐渐减量?
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由于这些药物对下丘脑对腺垂体产生抑制作用,使ACTH减少,致使肾上腺皮质渐趋萎缩,肾上腺皮质自身分泌功能降低。此时,如果突然停药,可因血中该激素量不足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甚至危象的症状。而危及病人的生命。应当逐渐停药,或间断应用ACTH使体内肾上腺皮质功能逐步恢复。
76简述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都是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分泌的激素。他们的作用和交感神经兴奋时作用基本相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也类似,只是各有侧重。他们的主要作用见下表: 心脏 血管 肾上腺素 加强加快,输出量增加 去甲肾上腺素 作用弱(反射性减慢) 皮肤、腹腔血管收缩;骨骼肌、冠状血管舒张 冠状血管舒张;其他血管收缩 明显增强 明显增高(舒张压为主) 作用弱 作用弱 外周阻力 变化不大 血压 平滑肌 代谢 升高(收缩压为主) 支气管、胃肠道、平滑肌舒张 血糖升高,脂肪分解 注:表中反射性减慢是指NE是血压升高,通过窦弓反射使心脏活动减慢。
论述题
77 试述下丘脑、腺垂体和靶腺之间的功能联系。
下丘脑、腺垂体和靶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功能关系。(一)下丘脑对腺垂体的调节 下丘脑促垂体区分泌的九种调节肽,通过垂体门脉作用于腺垂体。九种调节肽分为两大类,释放激素促进腺垂体分泌相应的激素;释放抑制激素抑制腺垂体分泌相应的激素。(二)腺垂体对靶细胞和靶腺的调节 腺垂体通过它分泌的各种激素影响靶细胞和靶腺的活动。(三)靶腺激素对腺垂体和下丘脑的作用 受腺垂体促激素控制的三个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可反过来影响下丘脑和腺垂体的分泌,从而改变相应促激素的分泌,这种作用称为长反馈。(四)腺垂体激素对下丘脑调节肽的作用 腺垂体分泌的激素还可影响相应的下丘脑调节肽的分泌,此作用也成为短反馈。(五)下丘脑调节肽的自身反馈调节 下丘脑分泌的调节肽也可反馈调节本身的分泌,这种作用称为自身反馈调节,也成为超短反射。
下丘脑、腺垂体和靶腺之间有密切的功能联系,所以也称为下丘脑-腺垂体-靶腺功能轴,根据靶腺的不同又分为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下丘脑-腺垂体-性腺轴。
78根据甲状激素的主要作用,试述甲状腺机能亢进时病人会出现哪些症状?
根据甲状腺激素的主要作用,甲状腺机能亢奋的病人可产生以下症状:(代谢方面)1、产热效应 甲状腺激素使组织细胞氧化增强,耗氧量增加,产热量增加,基础代谢率高。因此,甲亢病人由于产热增加,喜凉怕热,多汗,由于代谢增强,消耗增多,病人食欲增强。2、物质代谢 (1)蛋白质代谢:生理剂量的甲状腺激素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大剂量促进蛋白质的分解。甲亢病人蛋白质分解增强,病人出现消瘦乏力。(2)糖代谢:甲状腺对糖代谢的影响比较复杂。一方面它促进糖的吸收,加强糖原的分解,抑制糖原的合成,加强多种激素的升糖作用,使血糖升高;另一方面,它可加速外周组织对糖的利用,使血糖降低。甲亢病人可出现高血糖,甚至尿糖。(3)脂肪代谢:甲状腺激素促进脂肪分解和脂肪酸氧化,促进胆固醇的合成,也加速胆固醇的降解,但是加速降解的作用较强。所以甲亢时,病人可出现消瘦、怕热、血中胆固醇降低等症状。
(二)神经系统 甲状腺激素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因此,甲亢病人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烦躁不安等症状。
(三)心血管系统 甲状腺激素使心跳加强加快,心输出量增加,固甲亢病人常出现心动过速而感心慌,甚至出现心力衰竭;甲状腺激素使组织耗氧量增多,小血管扩张,外周阻力降低,结果使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故甲亢病人可出现脉压增大的情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