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与农村金融体系完善
作者:李雯
来源:《商业经济》2018年第01期
[摘 要] 当前,我国正在致力构建和打造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希望能够借此来推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然而,我国当前农村金融法律法规尚未健全,农村金融市场缺乏制度规范给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和农村金融体系完善带来了很多问题,亟待解决。通过对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与农村金融体系现状的描述,以中国农业银行锦州锦塔支行为例,认真研究和分析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与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要确定农村客户的金融主体地位,降低贷款门槛,提供优惠政策,提高服务质量,加强政府监管与扶持,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建立完善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完善农村信用环境,进而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村金融机构;农村金融体系;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2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8)01-0071-03 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与农村金融体系现状 (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现状
数据统计,2008年12月,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总额为34.2亿元,其中面向农村客户的贷款资金约占95.85%。2011年12月,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总额达到1316亿元,比2008年增长达到36倍,其中面向农村客户的贷款资金为1052亿元,约占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79.94%。2011年面向农村客户的贷款资金比例比2008年下降了15.91个百分点,并多年一直处于下降水平。当前,我国广大农村金融机构财务状况保持良好。不良贷款率常年控制在2%以内,资产收益率逐年提高,从2009年的0.49%增长到2011年的1.49%。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产品和金融业务种类很多,包括“兴业宝”、“现贷通”、“农家乐”、“车得利”等136项信贷产品,解决广大农村信贷客户的融资问题。 (二)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现状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具有散、大、频的特点。农村客户过于分散,需要扶持和支助的农户数量大,农业贷款过于频繁。这给我国农村金融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和压力。农村金融工作任务过重,工作效率低下,农民对投资和信贷认识理解不多,普及困难,很多农业贷款门槛高,担保难,投资多,收益少,很难促进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虽然近年来,我国政府部门连续出台各类支农政策,但是由于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问题过多,农村金融机构不健全,功能不完善,使很多政策难以落实和执行,无法给广大农村信贷客户带来实惠和利益。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与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以中国农业银行锦州锦塔支行为例
(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存在的问题 1.农民融资贷款难,偿还能力差
我国农民在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缺失,造成了我国金融机构发展的不完善,很多农民的金融要求很难得到金融机构的倾听与满足,导致农村融资贷款条件过于苛刻,门槛较高,贷款困难。广大农民对农村金融机构缺乏认识,对于投资和理财缺乏了解,很多投资过于盲目和冲动,经常造成投资失败,由于我国农村信贷客户还款能力较差,给农村融资机构带来了很多呆账和坏账,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2.农村金融机构服务水平低,创新能力差
农业贷款本身具有高风险、低收益的属性,让广大远离农村的农村金融机构更加不愿意为农村信贷客户提供服务,自然造成服务质量底下。而远离农村,也使得农村金融产品和农村金融业务缺乏市场调研和实地考察,很难取得第一手农村经济发展资料,对于农村金融产品和农村金融业务也缺乏创新力度,产品和业务都很难满足农村客户的需求。 3.银监会监管难,优惠政策少
银监会对中国农业银行锦州锦塔支行的监管不能过于严厉,不然会让中国农业银行锦州锦塔支行因为管理过严造成经济损失,失去对农村金融业务发展的信心,更加难以开展农村金融业务。如果银监会对中国农业银行锦州锦塔支行的监管过松,又会让中国农业银行锦州锦塔支行产生一定的道德风险和违法行为。当前,银监会要求农村金融机构资本率少于8%,不良资产率小于5%,但是农村信贷风险过大,农村金融机构很难做到满足这些要求。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缺乏规划和决策,造成很多政策并不合理,优惠幅度不大,优惠条件不多,很难带给农民真正的实惠和利益。
(二)农村金融体系发展存在的问题 1.农村金融体系缺乏应有的功能与效用
当前,我国农村主要的金融组织体系主要还是以农业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为主,辅以农村信用社和一些民间金融机构。这些农村金融机构中,农业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并不能够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体系应有的功能与效用。中国农业银行锦州锦塔支行目前的农村金融产品和农村金融业务过于单一,对于农村政策性信贷的投入与优惠都远远不能满足农村信贷用户的要求。而农村民间信贷金融组织所从事的地下金融活动,缺乏合法性和专业性,农村可合作信用社的支农作用在不断淡化,很难能够真正服务于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建设。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农村金融网点覆盖低,资金外流严重
中国农业银行锦州锦塔支行本身处于市区,远离农村。不仅如此,很多农村金融机构网点也在县城,很难为一些偏远山区提供足够的支农服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末,全国已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1786家,其中村镇银行1626家,贷款公司100家,农村资金互助社仅有66家。农村金融网点过少,导致广大农村信贷用户贷款更加困难。很多农村金融机构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只好把农村信贷投入、转移到其他信贷领域,造成了资金外流严重。 3.农村金融市场缺乏竞争力
当前,以中国农业银行锦州锦塔支行为代表的农村金融机构对于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极少,很多农村业务也在不断缩减,从2011年的116项,减少到如今的85项,在农村金融市场的份额也在不断萎缩。导致以中国农业银行锦州锦塔支行为代表的农村金融机构的农村金融产品和农村金融业务的盈利逐年下降,使中国农业银行锦州锦塔支行在农村金融市场严重缺乏竞争力。
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与农村金融体系完善解决对策——以中国农业银行锦州锦塔支行为例
(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解决对策 1.确定农村客户的金融主体地位,降低贷款门槛
必须要确定农村客户的金融主体地位,充分赋予农村客户更多的话语权,调动农村客户的金融积极性,让中国农业银行锦州锦塔支行这样的农村金融机构能够获得更多农民客户的支持和信赖。这就要求中国农业银行锦州锦塔支行必须要进行市场调研和基层走访,深入农村听取和采纳广大农村客户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自身的金融建设体系,满足广大农村客户的需求。中国农业银行锦州锦塔支行要对广大农村客户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通过传单、海报、电视媒体、公益讲座等多种形式,让广大农村客户真正了解和认识到中国农业银行锦州锦塔支行这样的农村金融机构给对农村客户带来的实惠和好处,让广大农村客户能够清楚地知晓贷款的要求、条件、流程和渠道,为广大农村客户提供全面细致的咨询服务。 2.提供优惠政策,提高服务质量
国家各级相关政府部门相继出台各类有利于农业生产,有利于农村建设的优惠政策,鼓励广大农村客户通过农业贷款的方式,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根据所在地区的特点和差异,要实际考察和调研当地农村的发展情况和经济水平,制定附和当地农村生产和农村建设的税收政策,并对该地区的农村金融机构提供最大程度的支持和帮助。此外,各级政府部门还可以采取宏观调整措施,对于当地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的调节和限制,要求当地农村金融机构适当降低贷款门槛,增加优惠条件。以中国农业银行锦州锦塔支行为代表的农村金融机构自身也要提高服务质量,中国农业银行锦州锦塔支行已经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内部管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制度,加强信用等级评价和客户价值评估,做好全面的信用风险管理控制,针对不同类型和不同要求的农村客户,研发和制定不同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政策,为广大农村客户提供满意周到的服务,满足广大农村客户的各种要求。 3.加强政府监管与扶持
国家各级相关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不仅要提高监管的力度,还要在偏远山区建立监管机构,负责对当地农村金融机构进行有效监管。要充分考虑农村客户的资本情况和农村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率,有效地控制农村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比重,防范和规避农村客户带来的信用风险和金融风险,确保农村金融机构的经济利益和农村客户的投资收益。对于中国农业银行锦州锦塔支行为代表的农村金融机构来说,也需要政府的有力支持和扶持。政府要对中国农业银行锦州锦塔支行为代表的农村金融机构进行政策指导,在一定程度上放宽对中国农业银行锦州锦塔支行的利率管制,给与中国农业银行锦州锦塔支行一定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允许中国农业银行锦州锦塔支行按照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和经济水平,自主制定当地农村客户能够承受的贷款利率,实施低于当地农村信用社的存款准备金政策。中国农业银行锦州锦塔支行还要通过政府的政策扶持,大力资助贫困落后地区的农村客户,推动贫困落后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
(二)农村金融体系完善解决对策 1.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
(1)我国各级相关政府部门要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要以水利、交通、电网等为主要建设重点,下大力度改善农村生产建设设施和条件。(2)以中国农业银行锦州锦塔支行为代表的农村金融机构,要加大对农村信贷的扶持力度,降低农业贷款审批的门槛,简化审批流程,增加贷款额度,满足农村客户的贷款与投资要求。中国农业银行锦州锦塔支行特别要注重对农村龙头企业的扶持,给与国家法律和政策允许范围内的最优惠条件,推动农村龙头企业的经济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带动区域农村经济取得重大突破和稳步提高。(3)相关政府部门还要对农村小额贷款和民间借贷等非正规金融机构进行有效的监管,要确保农村小额贷款和民间借贷等非正规金融机构的合法性和专业性,要充分发挥农村小额贷款和民间借贷等非正规金融机构的灵活性与便捷性,为广大农村用户提供各类金融服务。 2.建立完善农村信用担保体系
以中国农业银行锦州锦塔支行为代表的农村金融机构,要建立完善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当前,我国农村客户融资难,贷款门槛高,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农村客户不具备足够抵押的资产,也很难找到能够给农村客户进行信用担保的第三方。这就要求以中国农业银行锦州锦塔支行为代表的农村金融机构要建立并完善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建立有效的信用风险评估机制,有效地评估并规避农村客户带来的信用风险,并建立科学规范的风险保证金,将客户带来的信用风险进行有效地转移,并最大程度地减少农村客户信用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各级政府部门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鼓励广大农村信用担保机构的成立与发展,并出台优惠政策和支持条件,来推动农村信用担保机构的发展和壮大。同时,政府还有责任对农村信用担保机构进行引导和监督,确保农村信用担保机构可以充分发挥应尽的职能和作用,按照科学的规范和统一的遵循来服务广大农村信贷客户,为农村信贷客户做出正确的指导,提供有需要的帮助。 3.完善农村信用环境
(1)从立法的角度来促进以中国农业银行锦州锦塔支行为代表的农村金融机构更好地服务三农,推动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要从银行相关法律、保险相关法律和担保相关法律入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完善和修正,制定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农村金融法律法规,尤其是要加强对农村金融监管内容的完善和解释,必须做出科学细致的说明,必须具有实践的效能与作用,确保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和可操作性。(2)发挥政府财政的支农作用,要通过出台各类优惠的政策,制定各类金融财政补偿机制,对实施相关政策的农村金融机构提供财政补贴,减少农村金融机构的成本与风险,为农村金融机构进行资金引流,使用税收手段来补助农村金融机构,建立政府与农村金融机构互利互助的长效合作机制,更好地为农村信贷客户提供满意优质的服务。(3)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质量。以中国农业银行锦州锦塔支行为代表的农村金融机构也要进行全面、及时、准确的信息披露,才能确保农村金融机构能在社会和政府的监督下,行使自身的职责与义务,更好地服务农村客户。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能够加强农村金融机构自身的管理,更好地发毁支农作用,打造一个更加完善的农村信用环境。 四、结束语
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是一段时期内,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一个大方向,任重而道远,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农村金融机构、农村保险机构、农村担保机构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要确定农村客户的金融主体地位,降低贷款门槛,提供优惠政策,提高服务质量,加强政府监管与扶持,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建立完善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完善农村信用环境,才能最终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兰彩红.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管理问题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6. [2]岳婷.河南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6.
[3]汪磊.普惠金融视阈下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使命漂移与化解路径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16.
[4]胡静,姚凤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社会绩效探析[J].学习与探索,2016(4):121-125.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5]周立,李萌.放宽农村金融准入后的金融排异和金融普惠[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1-6.
[6]秦立.论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纺织经济,2016(4):10-11+6.
[7]文良旭,骆宁.加强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的思考[J].甘肃金融,2016(8):17-21. [8]边雷博.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状况及其监管问题研究[J].江苏商论,2016(5):63-65.
[9]李启宇,何凡,李玉妮.农地流转中的金融抑制与金融创新——基于L市农村金融供求的调查[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51-59.
[10]权一章.杨凌示范区农村金融改革调研[J].新西部(理论版),2016(14):26-27. [11]胡静,姚凤阁.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学术交流,2017(2):140-145.
[12]盛海星.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相关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1):41-42.
[13]马小美.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以山西省为例[J].特区经济,2017(1):60-62.
[14]贺.碧波中原经济区农村城镇化金融服务的供求矛盾研究[J].经贸实践,2017(8):36-37.
[15]叶慧敏.洞庭湖区现代农业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支撑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13-18. [责任编辑:赵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