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医药学概论》2022-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代号:2623)

2024-05-23 来源:易榕旅网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医药学概论》2022-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代号:2623)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医药学概论》2022-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代号:2623) 盗传必究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辨别疾病病位内外和病势深浅的两个纲领是( )。

A.阴阳 B.表里 C.寒热 D.虚实 2.川芎茶调散主治( )。

A.肝肾阴虚,肝风内动 B.外感风邪头痛证 C.肝阳偏亢,肝风上扰 D.阴虚风动 3.症见食少便溏,面色萎白,语言低微,四肢无力,舌质淡,苔薄白,脉细软或缓弱宜选用( )。

A.补中益气汤 B.生脉散 C.四君子汤 D.四物汤 4.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宜选用( )。

A.半夏泻心汤 B.小柴胡汤 C.逍遥散 D.柴胡疏肝散 5.清营汤功效是( )。

A.泻火解毒 B.清营透热,凉血养阴 C.清泻肺热 D.清胃凉血 6.白虎汤的君药是( )。

A.知母 B.炙甘草 C.粳米 D.石膏 7.保和丸中的消食药是( )。

A.山楂、神曲、莱菔子 B.山楂、神曲、麦芽 C.莱菔子、神曲、麦芽 D.山楂、莱菔子、麦芽 8.蝉蜕的功效是( )。

1 / 5

A.疏肝解郁 B.平肝解毒 C. 解毒透疹 D.息风止痉 9.治疗肺痈,首选( )。

A. 白头翁 B.鱼腥草 C.板蓝根 D.连翘 10.大黄不具备的功效是( )。

A.泻下攻积 B.清热泻火 C.凉血解毒 D.清肝,杀虫 11.长于治疗肉食积滞的药物是( )。

A.麦芽 B.谷芽 C.山楂 D.神曲 12.下列属于反治法则的是( )。

A.实则泻之 B.通因通用 C.寒者热之 D.扶正祛邪 13.头晕目眩,少气懒言,乏力自汗,面色淡白或萎黄,心悸失眠,舌淡而嫩,脉细弱等,辨证为( )。

A.气虚血瘀证 B.气血两虚证 C.气不摄血证 D.气随血脱证 14.以心悸咳喘,胸闷气短与气虚见症为辨证要点,证属( )。

A.心肾不交证 B.心肾阳虚证 C.心肺气虚证 D.心脾两虚证 15.以眩晕耳鸣,腰膝痰软,胁痛,失眠与虚热见症为辨证要点,证属( )。

A. 肝胃不和证 B.肝郁脾虚证 C.肝肾阴虚证 D.脾肾阳虚证 16.肝主疏泄的主要作用是( )。

A.津液代谢 B.运行血液 C.调畅气机 D.排泄精液 17.悲则( )。

A.气上 B.气下 C.气缓 D.气消 18.寒邪致病易于( )。

2 / 5

A.侵袭阳位 B.侵袭阴位 C.损伤阳气 D.耗气伤津 19.“假神”提示( )。

A.正气已伤 B.正气大伤 C.脏腑功能已衰 D.阴阳即将离绝 20.阴虚火旺的舌象是( )。

A.舌红苔白 B.舌红苔黄 C.舌绛苔白腻 D.舌红少苔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21.闻诊:是通过听声音和嗅气味以测知患者病证的诊察方法。

22. 归经:是指药物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因而对这些部位的病变起着主要或特殊的治疗作用。

23. 气:是指人体内存在的至精至微、活力很强的、不断运动的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24. 方剂:是在辩证审因、决定治法之后,选择适宜的药物,按照组方原则,酌定用量、用法及剂型,妥善配伍而成的药物组合体。

25.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26.什么是辨证论治?如何理解症、证、病的关系? 答:(1)辨证论治的概念 所谓“辨证”,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四诊收集到的病情资料进行辨别、分析、综合,判断其证候类型的思维过程。“论治”,又叫施治,是根据辨证分析的结果,来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则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所以,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有效指导了临床理法方药的具体应用。(3分) (2)症、证、病的概念及其关系 症,即

3 / 5

症状和体征的总称。证,即证候,是疾病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本质的反映,它以一组相关的症状和体征为依据,不同程度地揭示出患者当前的病机(由病邪、病位、病性、病势等综合而成)。病,即疾病,是在病因作用下,正邪斗争、阴阳失调所引起的具有该病特定发展规律的病变全过程,具体表现为若干特定的症状和不同阶段前后衔接的证候。(3分) 症、证、病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症状和体征是辨别证候和诊断疾病的基本要素,证是疾病某一阶段的反映,病所反映的是疾病的全过程。中医强调辨证,也不忽视辨病,提倡把辨证与辨病结合起来,它既要求去辨别该病全过程的变化规律,又要求去辨别现阶段的证候类型。(4分) 27.比较肝肾阴虚证与肺肾阴虚证临床表现与辨证要点。

答:(1)肝肾阴虚证是指肝肾两脏阴液亏虚,虚热内扰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头晕目眩,耳鸣健忘,失眠多梦,腰膝疫软,胁肋灼痛,口燥咽干,五心烦热,颧红盗汗,男子遗精,女子经少,舌红少苔,脉细数。本证以眩晕耳鸣,腰膝痰软,胁痛,失眠与虚热见症为辨证要点。(5分) (2)肺肾阴虚证是指肺肾两脏阴液亏虚,虚火内扰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咳嗽痰少,或痰中带血,口燥咽干,或声音嘶哑,腰膝痰软,形体消瘦,骨蒸潮热,颧红盗汗,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细数。本证以干咳痰少,音哑,遗精,月经不调与虚热见症为辨证要点。(5分) 28.举例说明五味的具体内容。

答:(1)辛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一般来讲,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具有辛味。因此辛味药多用于表证及气血阻滞之证。如苏叶发散风寒。

(2)甘,即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一般来讲,滋养补虚、调和药性及制止疼痛的药物多具有甘味。甘味药多用于正气虚弱、身体诸痛及调和药性、中毒

4 / 5

解救等几个方面。如人参味甘大补元气。

(3)酸即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一般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固崩止带的药物多具有酸味。酸味药多用于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肠滑、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带不止等证。如五味子固表止汗、乌梅敛肺止咳、五倍子涩肠止泻、山茱萸涩精止遗等。

(4)苦即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泻火存阴等作用。一般来讲,清热泻火、下气平喘、降逆止呕、通利大便、清热燥湿、苦温燥湿、泻火存阴的药物多具有苦味。苦味药多用治热证、火证、喘咳、呕恶、便秘、湿证、阴虚火旺等证。如黄芩、栀子清热泻火(5)咸即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一般来讲,泻下或润下通便及软化坚硬、消散结块的药物多具有咸味。咸味药多用治大便燥结、痰核、瘿瘤、瘢瘕痞块等。如芒硝泻热通便。(每点2分) 29.比较方剂中的“消法”和“下法”。

答:(1)消法是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驱虫等方法,使气、血、痰、食、水、虫等渐积形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散的一类治法。适用于饮食停滞、气滞血瘀、瘢瘕积聚、水湿内停、痰饮不化、疳积虫积以及疮疡痈肿等病证。(3分) (2)下法是通过泻下、荡涤、攻逐等作用,使停留于胃肠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停水等从下窍而出,以祛邪除病的一类治法。凡邪在肠胃而致大便不通、燥屎内结,或热结旁流,以及停痰留饮、瘀血积水等形症俱实之证,均可使用。(3分) (3)消法与下法虽同是治疗内蓄有形实邪的方法,但在适应病证上有所不同。下法所治病证,大抵病势急迫,形症俱实,邪在肠胃,必须速除,而且是可以从下窍而出者。消法所治,主要是病在脏腑、经络、肌肉之间,邪坚病固而来势较缓,属渐积形成,且多虚实夹杂,尤其是气血积聚而成之瘕瘕痞块、痰核瘰疬等,不可能迅即消除,必须渐消缓散。(4分)

5 /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