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著作和重要文献选读》
教学提纲
任课教师 万泽民
教学目的
本课程主要是通过对研究生讲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立场、主要理论观点和科学方法,帮助研究生完整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和四大理论成果及其相互关系,准确理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神实质,提高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觉性,确立科学社会主义信仰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培养研究生从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学、宣传和科研能力。
第一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3学时)
一、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和根本出发点。
第一,它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的有机统一。
第二,它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之中。
1
第三,它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能够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根本保证。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它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 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总之,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为了实事求是;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
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精髓和理论品质,是贯串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论,是我们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永葆指导思想的生机活力、永葆自身的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条件。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客观基础,因为解放思想
2
需要有科学精神和方法,需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主观与客观相结合,也就是需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共同统一于社会实践之中,归根到底共同统一于与时俱进之中。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团结全党、领导人民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前提条件。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才能在实践中开拓前进,才能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胜利。
思考题
1.毛泽东的实事求是原则与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精神有哪些直接的思想渊源?
2.对毛泽东坚持和违背实事求是原则的评价。
3.邓小平为什么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又是如何坚持的?
4.为什么说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5.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
重要阅读书目:
1.毛泽东 反对本本主义 《毛泽东选集》第1卷
2.毛泽东 实践论 《毛泽东选集》第1
3
卷
3.毛泽东 矛盾论 《毛泽东选集》第1卷
4.周恩来 论知识分子问题 《周恩来选集》下 卷
5.邓小平 马列主义要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邓小平文选》第1卷
6.邓小平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邓小平文选》第2卷
7.邓小平 社会主义首先要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文选》第2卷
8.邓小平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 《邓小平文选》第3卷
9.江泽民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江泽民文选》第3卷
10.江泽民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江泽民文选》第3卷
4
11.胡锦涛 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2003年7月1日)
见《人民日报》2003年7月2日第1版。
第二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3学时)
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他还说:“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这就是三者的相互关系。”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我们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
首先,在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武装斗争,是战争解决问题。中国共产党是在长期的革命战争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没有武装斗争就没有共产党的一切。
其次,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统一战线必须以人民军队和胜利的革命战争作为支柱。同时,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政治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处理好统一战线中的复杂关系,对党的建设有积极作用。
最后,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党掌握和领导下的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只有把党的建
5
设搞好,不断壮大党的队伍,提高党的水平和战斗力,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才能够取得成功和胜利。
一、武装斗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和优点,是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的地位,就没有人民的地位,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就没有革命的胜利。
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这个革命只能采取武装斗争的形式,也只能走上农村包围城市,进而夺取全国政权,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的道路。
基于对中国武装斗争实质的深刻认识,毛泽东开辟了一条紧紧依靠农民,组织和武装农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独特的革命道路。
二、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大法宝。中国无产阶级要取得胜利,就必须在各种不同的情形下团结一切可能的革命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建立包括两个联盟在内的占全民族人口绝大多数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一个是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广大知识分子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即工农联盟,是统一战线的基础;一个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全体劳动者同一切可以联合的非劳动者的联盟,这是建立在工农联盟基础上的、更广泛的联盟。
6
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三、党的建设
党的建设一是重视从思想上建设党,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二是组织建设上,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三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这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这三大作风是中国共产党显著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主要标志,也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待人民群众和对待自己及周围同志的正确态度。
思考题
1.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对我们现实的启示?
2.对毛泽东提出的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农民战争的思考。
3.联系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论述统一战线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4.为什么说三大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
5.论三大法宝的当代价值。
7
重要阅读书目:
1.毛泽东 《共产党人》发刊词 《毛泽东选集》第2卷
2.毛泽东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毛泽东选集》第2卷
3.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论 《毛泽东选集》第2卷
4.毛泽东 论联合政府 《毛泽东选集》第3卷
5.刘少奇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刘少奇选集》上 卷
第三讲 社会主义本质政治、理论和实践创新(3学时)
一、社会主义本质的政治意义
1.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既不是从抽象的道德理想或空想的社会理想出发,也不是从僵化的模式或本本的概念出发,而是从中国的国情和时代的要求出发,从人民群众最迫切最根本的愿望出发,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2.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成果的基础上,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首先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
8
终要达到共同富裕,这就大大揭发感了人们的思想,澄清了各种思想混乱,统一了全党的认识。
3.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突破了静态地刻画社会主义的传统观念,在动态中描述社会主义本质。邓小平就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互动中,在发展过程与最终结果相统一的过程中,来阐释社会主义本质及其逐步实现的,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完善、共同富裕的实现,是一个逐步展现的过程。
二、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意义
1.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体现了科学的思维方法。邓小平从历史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社会等多个方面的特征中抽象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这一范畴。
2.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本质概括一方面指出了他们带有普遍意义的社会主义的根本性子,另一方面又在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上给人们留下了广阔的思维空间。
3.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是其全部理论观点的科学基础,在邓小平理论体系中居核心地位、支柱地位。
三、社会主义本质的实践意义
1.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使我们明确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应该坚持什么。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为大多数人争取解放和幸福的科学,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关键就是要把握住这一条。
9
2.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为确保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事业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发展生产力,不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是违背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3.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为我们坚持和完善、发展公有制指出了明确的方向。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就要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作为基本制度来保证,就要有发展生产力作为物质基础。
4.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为我们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5.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正确解决了社会主义发展目标与现实途径的关系。社会主义本质是由其最终达到的目标来体现的。
6.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表明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允许发展过程中目标程度的差异性。
思考题
1.我们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在邓小平理论中居核心地位?
2.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是共同富裕?
3.社会主义消灭剥削与现阶段允许剥削现象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理性思考。
4.我国现阶段出现贫富差距扩大问题与防止两极分化的对策。
10
5.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允许发展过程中目标程度的差异性。
重要阅读书目:
1.邓小平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邓小平文选》第2卷
2.邓小平 社会主义首先要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文选》第2卷
3.邓小平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 《邓小平文选》第3卷
4.邓小平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文选》第3卷
5.邓小平 压倒一切的是稳定 《邓小平文选》第3卷
6.邓小平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邓小平文选》第3卷
第四讲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3学时)
一、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一) 含义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未经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直接从半半社会过渡而来),而非泛指(任何社会主义进入的阶段)。
2.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11
3.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贫穷落后的不发达状态,我们必须从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二) 特征
1.生产力不发达,社会主义不完善。
2.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不能包容一切领域,还需要发展其它所有制形式和多种分配形式。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
4.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不健全。
5.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和小市民习惯势力在社会上有广泛影响。
(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意义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我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出发点。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我们解决矛盾,澄清疑惑,反对各种错误倾向的思想武器。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我们理解、认识、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基础。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理论成果,是我党对社会主义理论
12
的创新和发展。
二、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一) 初级阶段的形成
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的概括为: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二) 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
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中心任务:解决这一矛盾,发展生产力,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百年不动摇;
坚持改革开放——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立国之本。
(四) 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
13
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
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经济建设是一切工作的中心,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动力,发展和改革是稳定的基础,而稳定是发展和改革必不可少的条件。三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基本纲领的内容
——经济方面
目标: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政策: 所有制——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市场经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分配: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对外开放: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
效果: 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14
——政治方面
目标: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政策: 国体——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政体——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主法制—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效果: 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文化方面
目标: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政策: 指导思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两个素质——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
二为、双百: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在建设,繁荣学术和文艺。
15
古代、国外: 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归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思考题
1.我国定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2.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指导地位。
3.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
4.结合现实,谈谈自己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者选一)的看法。
重要阅读书目:
1.邓小平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邓小平文选》第2卷
2.邓小平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 《邓小平文选》第3卷
3.邓小平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文选》第3卷
16
4.邓小平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邓小平文选》第3卷
5.江泽民 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
《江泽民文选》第1卷
6.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江泽民文选》第2卷
第五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3学时)
一、基本经济制度
党的十五大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创新的前提。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也是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础。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实现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有利于发挥计划调节和宏观调控的作用,实现政府调节与市场调节、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以及个体利益和集体利益的统一;有利于加速资本的集中和积累,推动基础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重点部门和重点企业的迅速扩张,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
17
国防实力、民族凝聚力和国际竞争力,避免陷入依附性发展的困境,实现开放与自主的统一。对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来说,公有制和国家的主导作用是实现国家稳定持续和自主发展重要条件。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它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在生产资料的占有的平等关系,另一方面反映了劳动力的个人所有和与此相联系的劳动者之间的等量劳动互换的关系;它既有利于实现消灭两极分化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又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公有制经济的效率。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则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分配中的实现,它有利于保护要素所有者的合法权益,对于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共同组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的经济制度。在这三个方面中,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又是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核心。
二、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一)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
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收入的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收入,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有劳动能力而不参加社会劳动的人,没有权利向社会领取报酬。
18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内部个人收入实行按劳分配,是由以下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根本前提。二是社会主义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三是旧分工引起的劳动差别和劳动还是个人的谋生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二)按劳分配以外的劳动收入、资产收益、经营收入、按资本取得收入、按劳动力价值取得的收入等
1.按劳分配以外的劳动收入。
2.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方式。
3.经营收入。
4.资产收益。
5.按资本取得的收入。
(三)理解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个人收入,可分为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两大类。劳动收入又可分为合法的劳动收入与非法的劳动收入两类。非劳动收入也可分为合法的非劳动收入与非法的非劳动收入两类。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又可区分为无剥削性质的非劳动收入与有剥削性质的非劳动收入两类。有剥削性质的非劳动收入又有合法与非法的区别。
(四)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19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要积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完善分配制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三、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一)发展战略
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正式提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一九八零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特点
第一,注重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战略。
第二,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发展战略。
第三,既坚持实事求是,又具有雄心壮志的战略。
思考题
20
1.论证社会主义公有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机结合。
2.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与效率和公平并重的理论思考。
3.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维持开放与自主的平衡?
4.怎样理解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5.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发展战略是一个具有雄心壮志的宏伟目标?
重要阅读书目:
1.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2003年10月14日)
见《人民日报》2003年10月22日第1版。
2.邓小平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邓小平文选》第3卷
3.江泽民 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
《江泽民文选》第1卷
4.江泽民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
21
世纪
《江泽民文选》第2卷
5.江泽民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江泽民文选》第3卷
第六讲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理论(3学时)
一、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全党要紧紧围绕上述任务,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抓住重点、整体推进,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建新机制、增长新本领,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党的执政方略更加完善、执政体制更加健全、执政方式更加科学、执政基础更加巩固。
22
二、党的执政理论建设
党的执政理论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其基本内容应该包括“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资源”、“执政环境”等7个方面。这7个范畴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党的执政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
1.执政理念。党的执政理念是执政党追求的执政理想,是建立在对执政规律的认识基础上的思想观念,是关于为谁执政、靠谁执政和怎样执政的理性认识。
2.执政基础。党的执政基础是执政党的执政地位赖以维持和巩固的基本条件。
3.执政方略。党的执政方略是执政党为实现其执政宗旨、执政目的和价值追求所选择的一种关系全局的大政方针和战略策略。
4.执政体制。党的执政体制即执政党执政的具体制度,同党的领导体制密切相关。
5.执政方式。党的执政方式是执政党执掌、控制和运用国家政权的途径、形式、手段和方法的总称,同党的领导方式密切相关。
6.执政资源。党的执政资源是指政党赖以取得和巩固其执政地位的资本(能量)及其来源。
7.执政环境。党的执政环境是指执政党在执政活动中所无法回避的周围的境况,主要是社会境况。
23
创新党的执政理念、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完善党的执政方略、健全党的执政体制、改善党的执政方式、扩大党的执政资源、优化党的执政环境,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完成党的执政使命。
三、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党的执政能力就是执政党掌握和运用国家政权,综合运用经济、政治、法律、行政等各种手段,领导、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本领。
一是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和方式。二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三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牢牢把握舆论导向,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优先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四是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维护社会稳定。五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提高科学判断国际形势和进行战略思维的水平,掌握处理国际事务的主动权,增强同国际社会交往的本领,坚决维护国家安全。
思考题
24
1.为什么说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
2.正确处理执政党与领导党关系的思考。
3.正确处理执政党与政府关系的思考。
4.建立新型执政党与参政党关系的思考。
5.完善民主监督制度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6.正确理解降低执政成本,提高执政效果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重要阅读书目: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2004年9月19日)
见《人民日报》2004年9月27日第1版。
2.邓小平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邓小平文选》第2卷
3.江泽民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江泽民文选》第3卷
4.江泽民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江泽民文选》第3
25
卷
5.胡锦涛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2002年12月6日) 见《人民日报》2003年1月3日第1版。
6.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2003年7月1日)
见《人民日报》2003年7月2日第1版。
第七讲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学时)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到二0二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则
26
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推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
第四,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法律意识,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法制化、规范化,逐步形成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第五,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第六,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27
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维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一,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
第二,和谐社会是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
第三,和谐社会是一个诚信友爱的社会。
第四,和谐社会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
第五,和谐社会是一个安定有序的社会。
第六,和谐社会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思考题
1.首次把“和谐”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目标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思考。
3.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理解。
4.如何维护和保障社会主义的公平和正义。
28
5.论证关注民生问题彰显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和执政能力。
重要阅读书目: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6年10月11日)
见《人民日报》2006年10月19日第1版。
2.毛泽东 论十大关系 《毛泽东文集》第7卷
3.毛泽东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毛泽东文集》第7卷
4.邓小平 压倒一切的是稳定 《邓小平文选》第3卷
5.江泽民 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 《江泽民文选》第1卷
6.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2005年2月19日) 见《人民日报》2005年6月27日第1版。
7.胡锦涛 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2006年8月15日)
见《人民日报》2006年8月16日第1版。
第八讲 党的十七大报告专题讲解(3学时)
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
29
主义伟大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两个没有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三大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四大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五个发展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主要特征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共同发展及和平发展。
六大民生领域——一是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二是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三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四是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五是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六是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七个首次提出——一是报告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二是报告首次提出2020年人均GDP比2000年翻两番;三是报告首次把生态文明写进党代会政治报告;四是报告首次提出加强个人品德建设;五是报告首次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六是报告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七是报告首次提出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
八项重大任务——一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是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30
政治;三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四是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五是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六是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七是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八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九个新提法——一是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二是在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同时还提出与之相配套的五条具体道路;三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四是翻两番由“总量”到“人均”;五是。“把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写进党代会的报告,说明执政党在推进社会发展中越来越重视文化的作用。”;六是在“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基础上增加“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七是从“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八是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九是从“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十个结合——一是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二是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三是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四是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五是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六是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七是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八是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九是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十是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
思考题
1.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31
2.分析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建设之间的关系。
3.为什么党中央把民生问题列为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
4.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意蕴。
5.如何提升中国文化的软实力?
6.论述十七大报告提出“十个结合”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重要阅读书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 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版。
第九讲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解读(3学时)
一、四个“着眼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立足点
全会提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党的建设总体部署,按照党章要求——“着眼于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着眼于增强全党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着眼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四个“着眼于”言简意赅,为我们党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把党建设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指明了方向。
32
二、四大考验:提醒“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
全会强调,“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由此,全会得出“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的重大判断。
进入21世纪之后,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国内改革发展也进入了关键时期,我们党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新考验。在这个重要关节点上,全会突出强调,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六条基本经验: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
1.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
2.坚持把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保证党始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3.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4.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5.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党的生机活力。
6.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高管党治党水平。
33
四、四项要求: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指明方向
“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这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出的目标。
鲜明地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这一重大课题,是这次全会的一个重大成果。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深入,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五、党内民主建设: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
全会提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集中统一是党的力量保证。必须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根本,以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为基础,切实推进党内民主,广泛凝聚全党意愿和主张,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坚持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党的坚强团结保证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要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和党内选举制度,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六、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关键所在
全会提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集中统一是党的力量保证。必须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根本,以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
34
为基础,切实推进党内民主,广泛凝聚全党意愿和主张,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坚持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党的坚强团结保证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要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和党内选举制度,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七、基层组织建设重点: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全会提出,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是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关键。必须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全面贯彻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坚持五湖四海,拓宽视野选拔干部,广辟途径培养干部,满腔热情爱护干部,严格要求管理干部,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能力,培养造就大批优秀年轻干部,健全干部管理机制。
八、四个“大兴”:确保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
全会提出,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党和人民事业成败。必须在全党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始终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以思想教育、完善制度、集中整顿、严肃纪律为抓手,下大气力解决突出问题,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形成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力量。要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大兴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以坚强党性保证党的作风建设。
九、坚决反对腐败: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
35
全会提出,坚决反对腐败,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必须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加大教育、监督、改革、制度创新力度,更有效地预防腐败,不断取得反腐败斗争新成效。要加强廉洁从政教育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
思考题
1.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立足点。
2.为什么说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
3.如何长期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党在执政中总结的六条基本经验。
4.我对“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理解。
5.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的思考。
6.如何在新形势下确保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
7.为什么说坚决反对腐败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
重要阅读书目:
36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人民出版社2009年10月版。
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人民日报2009年9月19日。
第十讲 “十二五”规划的理论与实践(3学时)
一、“十二五”将从围绕若干重点领域开展经济体制改革任务攻坚
1.进一步健全市场配置资源机制,提高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2.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理顺收入分配关系。
3.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加快推进城镇化。
4.创新多元参与、平等竞争的公共服务体制。
二、“十二五”规划 布局六大战略任务
1.铸就内需主导的发展动力。
2.扭转区域发展不平衡。
3.自主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
37
4.加强资源环境支撑力。
5.社会建设共享发展成果。
6.启动重大利益调整的改革开放。
三、“十二五”时期需要处理好的几个重大关系
1.正确处理内需和外需的关系。
2.正确处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
3.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4.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5.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深化改革开放
1.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
2.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3.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38
4.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
5.加快金融体制改革。
6.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
7.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
8.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思考题
1.论“国强民富”到“民富国强”的时代意蕴。
2.对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理解。
3.论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与实践。
4.为什么我国现阶段特别强调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思考。
6.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深远意义。
重要阅读书目:
39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05年10月11日)见《人民日报》2005年10月19日第1版。
2.温家宝 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
(2005年10月8日) 见《人民日报》2005年10月20日第1版。
附录:
一、本课程学习的原著和重要文献书目
1.《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毛泽东文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
2.《邓小平文选》第1~3卷,人民出版社。
3.《江泽民文选》第1~3卷,人民出版社。
4.《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20册,中央文献出版社。
5.《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下册),人民出版社。
6.《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册),人民出版社。
7.《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册),人民出版社。
8.《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册),人民出版社。
40
9.《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册),人民出版社。
10.《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册),中央文献出版社。
1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
二、本课程教材: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著作和重要文献选编与导读》,主编万泽民,江西高校出版社2008年版。
三、考核
1.上课实行考勤制。旷课1次扣总分10%;事假病假酌情扣分,但不能超过总课时的1/2。
2.课堂发言:每人必须1次,占平时成绩50%。
3.期中作业:根据研究方向,从课程思考题中自选一题,撰写论文1篇,字数3000左右,本学期第10周交。占平时成绩50%。
4.期末考试:本学期第16周由任课教师出题,按学术论文格式撰写学术论文一篇,开卷,字数3000左右,考试时间3小时,当场交卷。占总成绩50%。
2010年9月
4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