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见了一部分家长和孩子。暑假结束,也看了一部分家长朋友写的假期总结。综合整体情况,我想对朋友们说几句肺腑之言。
第一,关于家庭教育,不要急于去验证效果,这是家长不自信也不信任孩子的表现。
有的家长,你不能说他们不用心,他们真的很用心地对待孩子,陪伴孩子,但是,物极必反,欲速则不达。他们对孩子寄予厚望,太急于培养出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了,无论是陪伴孩子读一本书,讲一个故事,还是上一堂课,自习一章新课,都喜欢考考孩子,检验一下孩子有没有学会学懂,用提问或者其他各种方式去考察验证孩子是不是学有所得。
我不是说你完全不能问,但是要注意这个问的技巧和度。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提问,我这个大人听了都不知道怎么回答。孩子的学习是需要咀嚼和消化的,需要时间来沉淀和积累的。家长可以关注孩子在过程中是不是沉静和投入,比如看书的时候手上还把玩玩具,这肯定不太合适,或者作业写到一半出来以休息之名喝杯水看十分钟电视,这都要及时制止,要培养孩子单位时间内做一件事善始善终的好习惯。但相应地,只要孩子是认真投入了,结果如何就不必太计较,比如孩子认真写了作业,还是出了一些错,那也要先表扬孩子的态度,然后再指出进步和空间,主动教孩子提升的具体办法,认真思考了二十分钟,题还是做不出来,也要鼓励孩子不要泄气。不要太急于求成地检验成效,孩子是能感应到父母这份急躁的,父母太在乎结果,孩子就很难沉静下来单纯地享受求知的乐趣,因为他们要时刻准备着被检验,难免急功近利地呈现结果取悦父母,陷于投机和浮躁。
第二,家庭教育不能囿于计划,更不能没有计划。
孩子越大,越能体会到习惯和种子的力量。孩子小时候种下不同的种子,长大过程中,就会收获相应的不同果实,酸甜苦辣,五味俱全。家长间不同的认知和格局决定了不同的播种选择,造就了孩子不同的未来。所以,虽然家庭教育很难完全被计划左右(因为孩子毕竟是活的,不断会有新问题涌现出来挑战我们预设的计划),却不能不被计划指引。没有规划的家庭教育,太随机了就容易顾此失彼,甚至丢了西瓜捡芝麻,白白浪费孩子不可逆的时光。
比如学前儿童的认知和小学生的知识框架的构建,就应该是家长有计划引导实施的内容。有的家长告诉我孩子非常爱读书,读了多少多少书,但是成绩为什么却那么普通呢?到了初中也没体现出什么后劲,不是说读书多的孩子后劲足吗?这是怎么回事?仔细一问,是看了不少书,可是看的基本都是小说童话幽默漫画玄幻之类不过脑不走心的书,全都是一个品类,仅限于轻松打发时间,天文地理历史科普,几乎都没有正经涉及,从哪里来的后劲?
第三,不要沉浸于算计孩子的学习成果,学习过程数据化弊大于利。 关于这一点,我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有的家长督促孩子学英语的模式,就是简单粗暴地盯紧了数着孩子背了几个单词,能不能背诵默写学校英文课本后面的单词。英语重要不重要?当然重要!但是仅仅提前预习背诵默写单词就能学好
英文了吗?显然不是!太狭窄的阅读积累和太死板的学习模式,孩子都要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付出代价。
我观察过身边好几个孩子小时候数着会认几个字了,沾沾自喜地统计着孩子又会背几个单词了,准确地说得出孩子看过几本书做了几道题的数据控家长,现在她们的孩子长大成为中学生了,无一例外都遇到了孩子严重的逆反和各种不配合,亲子关系面临巨大甚至痛苦的考验。虽然有无辜的“青春期”三个字在替妈妈当初的好胜心切、关注结果忽视习惯培养背黑锅,但亲子关系的不和谐和孩子学习上的瓶颈,却是大人孩子一起不得不面对和承受的难题。
我曾经问过一个天天数着数统计着孩子又背了几个单词的妈妈:你思考过这样数单词算结果的思维模式带来的后遗症吗?
如果孩子从小的学习就是以这样的模式来算计,那么,基于最简单的趋利避害的人性,第一他们在跟父母约定目标设定内容的时候绝对不会难为自己,不会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免达不到被父母责难。第二,一旦到了约定的那个数,就会放下来不学了。学习数据化,就变成跟应付差事一样,完成任务就了事,学习过程中只关注额定的任务,而不愿意真正沉进去钻研难题,因为难的东西耗费精力,花的时间长,在呈现结果上不划算啊。你们认为这种家庭教育方式下长大的孩子,会真正享受到学习过程的快乐,能沉下来专注于学习本身吗? 为什么孩子长大后会暴露出恶果?因为家长在结果上的不断计较,孩子被结果限定,失去了无条件无限定的情况下单纯享受学习过程的乐趣,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会下意识的逃避和抗拒父母数据化的约束,慢慢开始在潜意识的追求学习自由中呈现出不尽如父母意愿的结果。这个结果会刺激家长陷入焦虑,开始不断挑剔孩子,在不断的数据失望中陷入焦灼不安的情绪,对孩子不断指责和各种抱怨。孩子又不傻,当然也越来越反感这样只看结果急功近利的“势利眼”父母,继而亲子关系陷入恶性循环。
家庭教育,享受过程就好,但求耕耘,不问结果,不需要只争朝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