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
1.位置与范围:青藏地区位于我国 西南部 , 昆仑 山脉和 祁连山脉以南, 横断山脉以西,主要包括 西藏 自治区、 青海 省和四川省西部等。
2.自然环境:
(1)地形: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素有“ 世界屋脊 ”之称。高原上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脉B喜马拉雅 山脉和我国海拔最高的内陆大盆地柴达木 盆地。“ 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是青藏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
(2)河流、湖泊:由于海拔高,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 黄河 、 长江 、 澜沧江、 雅鲁藏布江 等众多大江大河均发源于此;高原上还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 青海湖 。
(3)气候:青藏高原具有独特的 高寒 气候,冬寒夏凉,年温差 小 ,日温差大 ,有“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之说。由于海拔高,空气 稀薄 , 日照 充足, 太阳辐射强烈。
(4)丰富的资源:青藏高原上 太阳能 、 地热 和水能资源都很丰富。 (5)野生动物资源: 藏羚羊 、藏野驴、藏原羚等。 3、藏民生活
(1)衣: 藏袍 是藏族的传统服装,。
(2)食:居民的日常主食是 糌粑 ;牛羊肉也是常见食物。为了抵御严寒,人们常喝青稞酒 。 (3)住:牧区牧民一般用厚重的羊毛毡搭成帐篷居住,在农区和城镇多建平顶的 碉房。
(4)行:青藏地区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是公路 运输; 青藏 铁路从青海的西宁到西藏自治区的拉萨 ,它的开通有力地促进了青藏地区经济的发展。
考向预测 (一)河谷农业
1、有利区位条件:①海拔高,空气稀薄,多清朗天气,光照充足,利于作物光合作用,制造养分;②热量欠缺,作物生长期长,积累的养分多;③昼夜温差大,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
2、分布: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比较平坦的河谷和盆地,如青藏高原南部的藏南谷地和东北部的湟水谷地。
3、主要作物:青稞、小麦、豌豆等。 (二)高寒牧业:
1、发展条件:独特的高寒气候和耐寒的高山草甸分布广泛。 2、主要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
3、优良畜种:藏绵羊、藏山羊、牦牛(“高原之舟”)。 (三)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是当今世界海拔最高、最长的高原铁路。线路经过地区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段有960公里,翻越唐古拉山线路最高处达5072米;经过多年连续冻土地段550公里,经过九度地震烈度区216公里。沿线高寒缺氧,生态环境脆弱,地壳运动活跃。在这样的区域修建铁路,具有很强的探索性和科研性,建设任务艰巨。风火山隧道,是世界上最高的铁路隧道;位于海拔4767米的昆仑山隧道,全长1686米,被称
为世界上最长的“冻土隧道”。
青藏铁路的修建,将结束西藏自治区不通铁路的历史,进一步改善青藏高原的交通条件和投资环境,促进西藏资源开发和经济快速发展。对加强内地与西藏的联系,促进藏族与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增进民族团结,造福沿线人民,将发挥重要作用。
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铁路穿越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达960公里,最高点为海拔5072米。 世界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全线总里程达1142公里。 世界上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铁路穿越多年连续冻土里程达550公里。 海拔5068米的唐古拉山车站,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车站。 海拔4905米的风火山隧道,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冻土隧道。 全长1686米的昆仑山隧道,是世界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 海拔4704米的安多铺架基地,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铺架基地。 全长11.7公里的清水河特大桥,是世界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桥。
建成后的青藏铁路冻土地段时速将达到100公里,非冻土地段达到120公里,这是目前火车在世界高原冻土铁路上的最高时速。
(1)作用:①合理布局铁路网,满足西藏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②促进沿线地区资源的开发与利用;③加强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团结;④维护国家边境的安全。
(2)不利因素:①海拔高,高寒缺氧,不利于工人施工;②多年冻土,增加铁路建设难度和技术要求;③生态脆弱,增加铁路修建过程中的生态保护措施和技术要求。
(四)三江源地区
1.三江源地区的位置特点: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位于北纬31°~36°,东经89°~102°之间。三江源地区分别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
2.三江源地区的水源:三江源被称为中华水塔。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的49%,澜沧江的15%均来源于三江源。
3. 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冰川消退、过渡放牧、乱采滥挖、水土流失、草地退化、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减。
4.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破坏产生的影响:如果三江源地区冰川不断消退,湖泊、沼泽不断萎缩,会对
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带来源区水源枯竭,黄河中下游会出现断流,长江中下游会出现干旱灾害等影响。如果三江源地区草场退化和水土流失加剧,会导致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严重退化,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会加剧,黄河中下游断流时间会增长等。
5. 三江源地区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①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②三江源地区孕育了三大江河,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③保护“中华水塔”,不仅对当地人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而且直接关系到河流下游流域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
(五)青藏高原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①阻挡了来自印度洋的西南暖湿气流深入西北内陆,加剧了西北地区的干旱程度;
②夏季,青藏高原形成低压,叠加在印度低压之上,加强了我国夏季风的势力; ③冬季,青藏高原形成高压,加剧了我国冬风的势力;
④冬春季节、对西风带有分流作用,南北两支气流在四川盆地汇合,造成我国长江流域长时间的低温阴雨天气。
大题精做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拉萨河谷宽坦,平均海拔为3600米,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却高于北京3-4℃,最热月平均气温低于北京10-11℃,因而气候更加冷暖宜人。拉萨河谷的大气含氧量约为海平面的65%,外来人员总因高原缺氧而产生心理畏惧。拉萨河水资源为105亿立方米,浇灌着河谷26万亩良田沃土,粮食年产量超过9万吨,农区的人均占有粮883公斤,是西藏三大粮仓之一。
材料二:据了解,从2013至2022年,拉萨市将在拉萨河谷规划用10年时间造林绿化河谷及两岸山体,项目总投资100亿元。
材料三:拉萨河谷位置(如下图所示)
(1)分析拉萨的气候与北京比更加冷暖宜人原因。 (2)简述拉萨河谷成为西藏三大粮仓之一的有利自然条件。 (3)指出拉萨河谷造林绿化项目的环境意义。
(4)有人提出将拉萨打造成避暑的旅游城市,也有网友对此表示吐槽。请你结合所学的知识,说明网友吐槽的理由?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已有1300年历史的盐井古盐田位于西藏盐井镇澜沧江东西两岸,是我国唯一保持完整最原始手工晒盐方式的地方,澜沧江两岸的泉眼流出的卤水可作为提取食盐的原料,当地盐民在各泉眼处垒石固水形成盐井,再用木桶把卤水从盐井背到高台,注入盐田中,经过两三天日晒风吹,得到上等好盐。每年3~5月,是该地晒盐的最佳时段。过了这个时段,雨季的雨水一来,加之江水上涨,就很难晒出盐巴。下图为盐田景观。
(1)指出3~5月该地有利于晒盐的气候条件。
(2)试分析该地盐田多用木架子搭成且分层分布的原因。
(3)经过岁月的洗礼,有些盐田已有“毁掉”的迹象。为了保护这一悠久的文化遗产,请从盐田所处的位置和搭建盐田的材料等角度提出至少两点建议。
3.位于青藏高原上的柴达木盆地具有独特的环境特征。近年来,柴达木地区大数据产业发展迅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数据中心耗能巨大,其运营最大的支出项目为服务器用电和冷却用电。数据中心机房对空气的湿度和洁净度要求较高,过多的尘埃和水汽会增加机房故障率。
柴达木云数据中心位于青海省格尔木市。该中心的建设将提升本地区科技创新能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1)从水分和热量角度,说明柴达木盆地的自然环境特征。 (2)分析柴达木盆地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3)分析柴达木地区建设大数据中心的优势条件。
(4)说明建设大数据中心对柴达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意义。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青藏高原年降水量自西北、西南、东南向内部递减。下图左为青藏高原泥石流分布示意
图。图中甲地某年7月30日发生了一次大型泥石流。甲地附近海拔低于其2000米处有一气象站,下图右为该气象站测得的该年7月天气要素统计图。
材料二∶拉林铁路(拉萨至林芝段)正线全长435公里,设计时速160公里,是西藏首条电气化铁路。自项目开工建设以来,攻克了高寒缺氧、生态脆弱、地质恶劣、灾害频发等诸多困难。 (1)从大气环流的角度,推测青藏高原A、B两地冰川补给的水汽来源。
(2)除泥石流外,拉林铁路建设还面临多种自然灾害,举出一例并说明其产生的原因。
(3)据图描述青藏高原泥石流灾害分布特征,并结合天气要素统计图信息,推测甲地此次大型泥石流发生的过程。
(4)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当地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茶卡盐湖是在青藏高原隆起时因部分海水积留在低洼地带而形成,总面积达105平方千来,潮面具有强烈的反射能力,有“天空之镜”之称。盐粒晶大质純,储量巨大。潮底盐层平均厚5来,最厚处达9.68米。湖面上有现代化的大型采盐船游弋作业,湖畔小火车来往奔驰,开采过的卤水。几年之后又重新结晶成盐层。下图示意茶卡盐湖地理位置。
(1)简析茶卡盐湖大量湖盐形成的原因。 (2)指出茶卡盐湖湖盐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 (3)请为茶卡盐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若尔盖湿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是我国最大的高原泥炭沼泽地,其核心区面积约170 平方千米,目前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河干流流经该湿地时流向发生改变。图为若尔盖湿地位置示意。
(1)指出图示区域黄河干流的大致流向。 (2)说明图示区域湿地广布的原因。 (3)简述若尔盖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
7.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2020年我国火星探测器“天间一号”发射升空,将对火星表面形态等开展科学探测。从气候到地貌,我国的柴达木盆地是最具代表性的类火星环境,对其进行的科学考察能为火星探测提供极为重要的类比资料。
材料一:美国火星探测器曾在1976年测得火星表面两地的昼夜温差均在50℃左右。柴达木盆地同样气温变化刷烈,昼夜温差常在30℃左右,且风力强盛,8级以上大风日数年均可达25-75天。类火星环境对柴达木盆地的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当地政府扬长避短,把新能源开发作为经济增长的战略性主导产业来培育。
下表地球与火星主要数据对比
行星 质量 体积 表面平均温度(℃) (地球=1) (地球=1) 地球 1 1 1 火星 0.11 0.15 -23
(1)柴达木盆地与火星表面昼夜温差大的共同原因是什么?两者形成的根本原因有何不同?
(2)判断柴达木盆地典型地貌的所属类型。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该种地貌在柴达木盆地的形成原因。
(3)阐述柴达木盆地重点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合理性。
(4)从市场角度分析柴达木盆地开发新能源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江源区沱沱河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受地形、降水、冰雪融水等影响,形成了大量高原冲积型河床和丘陵坦谷河床,发育了“辫状水系”。冬春季节,“辫状河道”又成了风沙的源地,漫天飞扬的风沙严重威胁到横跨沱沱河的青藏铁路的正常运行。每年4~10月份,大量斑头雁迁徙至此,在沙洲和两岸峭壁上筑巢、孵化、繁殖,“辫状河道”成为斑头雁的“天然产房”。下图示意沱沱河“辫状河道”局部地形和景观。
(1)简述沱沱河“辫状河道”的形成过程。
(2)分析“辫状河道”在冬春季成为风沙源地的原因。
(3)分析每年4~10月,“辫状河道”成为斑头雁“天然产房”的主要条件。
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带动下城市化进程,城市人口占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日前西藏以20-60万人口规模的中小城市为主,下图为西藏自治区主要城镇分布图.
(1)简述两藏自治区城镇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说明西藏西北部几乎没有城镇分布的自然原因。 (3)简析两藏以中小城市为主的主要原因。
1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雅鲁藏布大峡谷(图中EF间)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和横断山脉之间,全长5046千米,平均深度2228米,最深处6009米,是世界第一大峡谷,大峡谷核心无人区河段的峡谷河床上有罕见的四大瀑布群,一些主体瀑布的落差均在30~50米间。大峡谷单位面积水能的蕴藏量居世界之冠。下图为青藏高原局部地区示意图。
(1)简析雅鲁藏布江河水的补给来源。
(2)分析雅鲁藏布大峡谷成为青藏高原湿润区的原因。
(3)关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水能的开发,一直存在支持和反对的观点。请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11.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纳木错湖被《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活动评选为“中国最美五大湖泊”第三名。湖面海拔4718米,草原绕湖四周,水草丰美。面积1920平方公里,是西藏自治区最大的内陆湖。图甲为纳木错周边简图,图乙为a站风向分布频率图。
材料二土壤有机碳是指各种形态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机物质。纳木错典型小流域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坡向显著相关,主要表现为北向坡最高,南向坡最低,东向坡和西向坡居中且较接近。 (1)指出纳木错沿岸河流的分布特点。
(2)分别指出6月份a观测点白天和夜间的最大风频,并分析其原因。 (3)说明纳木错典型小流域南向坡土壤有机碳含量最低的原因。
(4)从自然环境角度考虑,旅游者夏季在纳木错旅游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青海玉树州囊谦县,其地质构造属唐古拉褶皱区,位于两条西北偏西向的断裂带之间,卤水盐储量丰富。该县的白扎盐场位于澜沧江支流扎曲河畔,所产盐品质高且具有一定的药效。目前盐场仍沿用“引盐泉水入盐畦,风吹日晒后自然结晶”的传统工艺制盐。
近年来,随着交通改善,外来盐的进入,盐场受到一定的影响。2018年8月,青海省某副省长到该县调研,要求白扎盐场在继续保持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寻找新的增长点。
(1)从地质构造的角度,推测白扎盐场引用的盐泉形成过程。 (2)从地形的角度,分析白扎盐场形成的有利条件。 (3)结合材料,为重振白扎盐场提出可行的对策。
13.西藏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是神秘的雪域高原,也是许多人向往的“净土”,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 青藏高原地区示意围
材料二:甲区域地势相对平坦开阔,发育了大片沼泽,是黄河源区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
材料三:近年来,西藏凭借纯天然环境和无污染草原、耕地与水土等优势,以发展高原有机农牧业为基础,以先进技术改进和提升传统产业为重点,积极开发高原有机健康食品、高原保健药材、心灵休闲旅游和清洁能源,推动“净土” 健康产业发展。 (1)据图,描述青藏高原地区林地分布特征及其成因。 (2)分析黄河源区沼泽形成的原因。
(3)分析“净土”健康产业对西藏地区发展的有利影响。
(4)据所学能源知识,推测青藏高原发展的主要清洁的新能源,并说明理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