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社区概论

2022-02-07 来源:易榕旅网
社区概论重点

名词解释:

1、社区

社区就是具有一定人口和区域,通过一定社会联系而组成的,具有一定社会文化的特殊的具体化的社会。简而言之,即具体而微的社会或区域性的社会。 2、人口

人口是生活在一定地域、一定时间、一定社会生活方式下,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所组成的社会群体。 3、社区组织

为动员全社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预防和解决社区内存在的问题,开展社会服务工作,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而建立的组织。 4、社区组织体系

是指社区里存在的各类组织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功能上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形成的有机体系。 5、社区整合

指社区内所有趋势都有一种共同的取向,人们有一种参与和认同感;并且社区中每一种互相依赖关系都能顺利地突破阻碍,而对社区有所贡献。 6、农村社区

农村社区是相对于传统行政村和现代城市社区而言的,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农村居民在农业生产方式基础上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农村社区是一个比自然村落、社队村组体制更具有弹性的制度平台。它围绕如何形成新型社会生活共同体而构建,注重通过整合资源、完善服务来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凝聚力、认同感。

1.人文生态学定义:人口的空间分布较为稀疏的社区 2. 2.行业划分:农业生产

3. 3.社会文化方面的定义:初级的社会群体、传统的文化、变迁的惰性等。 7、集镇社区

费孝通先生认为:“集镇是一种比农村社区高一层的社会实体。这种实体是以一批并不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口为主体组成的社区。无论从地域、人口、经济、环境等因素看,它们都既有与农村相异的特点,又都与周围的农村保持着不可缺少的联系。” 8、城市社区

城市社区是指大多数人从事工商业及其他非农业劳动的社区,它是人类居住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一定区域内由特定生活方式并且具有成员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共同体。 9、社区建设

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将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生活便利、卫生整洁、环境优美、治安良好、人际关系和谐的现代化的新型社区。 10、社区服务

广义:泛指为社区居民提供的所有服务。

狭义:是指在政府的资助和扶持下,根据居民的不同需求,由政府、社区内的各种法人社团、机构、志愿者所提供的具有社会福利性和公益性的社会服务以及居民之间的互助性服务。

1

第一章 社区的概念和相关理论 第一节 社区的基本概念及特征 一.社区的概念

1.社区的概念、渊源、归类 ·什么是社区?

社区概念的来源首先来自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Ferdinand Tonnies)。他于1887年出版的著作Community and Society中首先提出“社区”的概念;1936年美国社会学家R.Park对社区下了定义。1930s我国著名社会学家吴文藻先生将社区的概念引入我国,并倡导和开展了社区研究。

现在来看,社区的概念纷繁芜杂,不同学者从不同学科提出了不同的定义:如 从社会群体的角度认为社区是具有一定社会特征的特殊群体; 从社会系统来研究认为社区是构成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 从地理区划和聚落来研究认为是一种聚落形态;

从社会过程来研究认为社区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等等。 从行政管理的角度研究认为社区是具体的行政管理单元等等。

综观这些概念,它们基本涵盖了社区的构成要素,即人口(Population)、区位(Human Ecology)、结构( Social Structure)和社会心理(Social Psychology)。因此,我们可以认为:

社区就是具有一定人口和区域,通过一定社会联系而组成的,具有一定社会文化的特殊的具体化的社会。简而言之,即具体而微的社会或区域性的社会。

2.社区与社会的关系

社区与社会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1)“共同”:社区强调共同,尤其是亚文化及意识

(2)地域概念:社区注重地域的概念及界限,注重地理空间基础上的社会空间 (3)社会关系:社区的社会关系是共生的,紧密的; (4)功能的专业化:生产的专业化和服务的专业化

3.现阶段社区研究的主要内容

社区研究并不是社会学研究的全部。从社会学的整体来看,其研究对象包括个体、群体、社区和社会,也即从微观到中观再到宏观。社区研究处于中观层次。

(1)社区的本质是什么?社区文化或社区精神

(2)我国社区的特点及其动态演变:解放前、解放后、改革开放以来、现阶段的社区自治等

(3)社区的应用研究:社区及其与社会系统的关系、社区内部诸要素的关系、社区组织、社区规划、社区发展等。 4.社区研究在社会学研究中的地位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指出,现代社会学的研究主要有两条路径:

一条是抽取了社会生活的本质意义,从形式上考察社会的各种关系如冲突、竞争、协调等,即形式社会学、理论社会学或纯粹社会学理论的研究;

另一条研究途径是应用社会学的研究,即深入到一个具体的特定的地域社会内并对其结构性质进行深度的解构,即是社区研究。任何理论的产生及其应用,无不是从具体的实践中来的,这从社会学的发展历史中可以看出。

2

因此,社区研究是将社会学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紧密地结合起来。现代社会学的一个趋势就是社区研究或社区分析。

二.社区的要素:地域、人口、区位、结构和社会心理

1、地域要素: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确定研究区域的大小或边界 2、人口要素:人口的数量、质量、结构和分布 3、区位要素(Human Ecology):社会生态(请注意与Location的区别) 4、结构要素: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社会关系 5、社会心理要素:社区成员的心理归属感

三.社区的聚合

1、人际互动:频次与强度

2、结构特征:社区内部的社会分工程度与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3、心理特征:心理归属感,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

四.社区的分类

按照不同的标准、不同的研究角度,社区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 执行的功能:初级社区、次级社区和高级社区

农村-都市连续统:农村社区、集镇社区、城市社区(含边缘社区)

第二节 社区研究的发展

一、 社区研究的发展阶段

社区研究的起源及研究阶段,1887年德国社会学家Ferdinand Tonnies的Community and Society标志着社区理论的诞生。

社区研究的过程经历了起源、反复、兴盛等发展阶段。

兴起:1887年F·丹尼斯(Ferdinand Tonnies)出版《共同体和社会》,标志社区研究的开始。在此著作中,其比较了共同体和社会中人际关系的不同。(共同体中合作中有分离,但主要是合作;社会中分离中有合作,但主要是分离)早期的社区研究主要关注于城市的贫民生活、生存状态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问题,突出揭露大城市生活的丑恶面。如亨利·梅休(Henry Mayhew)的《伦敦劳动者和伦敦贫民》(描述研究),芝加哥学派Robert E Park的《城市研究》(分析研究)(1915年),Robert and Helen Lynd的《中镇:当代美国文化研究》(综合研究)(1929年)

兴盛:1950’s,社区研究在美国达到兴盛,出现或发展出了芝加哥学派、社区权力研究等若干流派或学派;

衰落和复兴:1950~1960’s,传统的价值观和规范、行为受到挑战,大众传媒的发达、地域概念的弱化、流动的频繁、公共教育的普及等,重点放在社会;1970年代后,通过对社区权力结构的研究(多元论和精英论),社区研究重新繁荣。

二、我国社区研究的发展及当前研究现状 1.发展历程

(1)30年代由吴文藻先生引进,解放前曾在各地大力发展,主要关注农村社区,如费孝通

3

的《江村经济》、梁漱冥的乡村建设运动等; (2)解放后,曾一度衰落,甚至被禁止, (3)80年代开始关注农村和乡镇的城镇化发展,1986年国家民政部建议重新开展社区服务和建设,并开办了一些培训班;

(4)2000年11月,23号文件颁布,大力开展城市社区建设

2.当前我国社区建设以及社区研究现状

(1)社区的涵义发生改变:从一种空间社会演变为一级行政管理机构 (2)实践超越理论:理论在面对现实的诸多矛盾时,稍显滞后 (3)行政干预为主

(4)缺乏统一和规范: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建设和管理的模式

第二章 社区的静态系统 第一节 社区的生态系统 一、自然环境与社区

自然环境是影响社区存在与发展的最基本因素。 (一)地理环境与社区

包括地理位置、气候、水文、植被、地形、地貌等地理要素与社区的关系。 (二)资源与社区

自然资源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对社区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人文资源如政治、经济、历史等对社区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二、社区的生态系统

社区发展要注重社区的生态平衡,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社区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不仅包括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还包括社会生态的平衡与可持续发展,如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会组织,组织之间的设置、职能构建、协调等。

第二节 社区的人口

一.人口是构成社区的第一要素

人口是构成社区的基本要素,没有人口也就无所谓社区。

1.人口的概念:人口是生活在一定地域、一定时间、一定社会生活方式下,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所组成的社会群体。 (1)五个“一定”:

(2)人口是个群体概念:

(3)人口系统:人口的动态系统和静态系统 (4)人口要素:数量、质量、结构、分布

(5)人口变动:社会变动、机械变动和自然变动

2.现代社区人口研究的主要内容:人口要素在社区中的特征、变化及与外部关系 (1)人口结构变迁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2)社区人口的变迁;

(3)社区诸组成单元对社区人口发展的影响; (4)社区人口管理;

4

(5)社区人口的比较研究等。

二.影响社区的人口要素

1.人口的数量:出生、死亡、迁移,人口增长模式转变 `人口增长模式

2.人口的质量: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3.人口的结构:自然结构和社会结构 4.人口的分布:静态的和动态的

三.社区发展与人口控制

1.中观人口理论:人口、社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2.我国人口政策在社区中的施行 (1)建国后我国人口发展历程

第一次出生高峰发生于1950~1957年之间,为恢复性增长时期。

第二次出生高峰是从1962~1971年,中国人口由补偿性增长到盲目性增长。 第三次出生高峰(1981-1990)。

(2)我国人口政策的发展历程

(3)我国现行人口政策的主要内容:

3.我国人口控制与社区协调发展

(1)由社区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社区成员大致相近的收入水平,从根本上制约着人们的生育水平;

(2)社区成员的共同利益制约着社区成员的非正常增长; (3)社区为国家与家庭的纽带;

(4)社区生育文化影响社区成员的生育水平

第三节 社区的组织、 一、社区组织的涵义 1.组织:

2.社区组织的涵义:为动员全社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预防和解决社区内存在的问题,开展社会服务工作,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而建立的组织。

5

3.社区组织的作用

(1)把社区成员以不同的形式组织起来以实现个人不能达到或实现的整体功能; (2)组织是个人实现社会化的重要形式;由“单位人”向“社会人” (3)组织是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手段。

二、社区组织的类型

1.正式组织:具有明确的组织目标;具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执行形式;具有正式的阶层结构和沟通渠道;组织成员的互动形式是正式而片面的;组织的场地、设备、资源及活动程序等也较明确。如政治组织、经济组织、社会整合组织、模式维持组织等

2.非正式组织:组织的形式比较自然,规模较小;组织规范比较松弛,弹性管理;成员之间关系较密;组织成员对组织的认同感较强。

3.地下组织:组织规模较小,形式严密;没有明确的组织目标;具有严格的组织等级体系和严格的沟通渠道;组织成员的互动形式片面而非正式;组织成员的认同感较差;

4.科层化与扁平化

三、社区组织的管理

社区组织的管理过程:决策、沟通和控制

四、社区组织体系

1.社区组织体系的涵义:是指社区里存在的各类组织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功能上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形成的有机体系。

2.体系结构:纵向垂直结构和横向网络结构 3.社区组织的管理方式:条块结合

4.我国现代社区组织管理当中存在的条块分割的矛盾与弊端。

第四节 社区的文化

一、社区文化的涵义:文化的涵义(广义、狭义);社区文化的涵义 二、二、文化的表现

三、语言、音乐、宗教、规范等文化在不同社区的表现及在传播过程中表现出的特点。 四、三、社区文化的变迁:社区文化变迁的方式及过程。

五、四、社区文化的功能:社区文化的教化功能、认同功能、社区的凝聚与延续功能。

第三章 社区的动态系统

第一节 社区动态系统的基础:社区中的互动过程

6

一、互动过程

R.park及芝加哥学派,借用生态学理论研究社区内的居民互动。 社会过程(Social process)形式:合作、竞争、冲突、协调、同化 社区中互动形式及内容。

二、互动的形式

社区中互动的形式:合作、竞争、冲突、协调、同化;它们的涵义、类型、特点及在社区互动过程中的功能。

1.合作:是指两个或以上的个人或团体共同努力实现他们的相关目标的过程。目标的相关性是合作的前提,而且必须通过合作来实现。社区越复杂,合作的形式越复杂。合作是社区互动的基础。

2.竞争:是参与者为了达到某个目标,以及控制实现目标的手段而进行的争夺活动。竞争与合作难以分离。

(1)竞争的特点:理性,有限性。 (2)竞争的影响:

积极的影响:减少浪费、提高效率;加速要素流动,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消极的影响:形成博弈;产生两极分化;引发冲突。

3.冲突:是参与的一方蓄意地损害和毁灭另一方的行为。冲突的目的和情感性较强。 (1)冲突与竞争的区别

7

(2)冲突的原因:经济上的利益纷争;权力上的分配;文化上的。 (3)社区冲突的特点:累积性、非理性、潜在的毁灭性。

(4)增强或削弱冲突的控制变量:认同、社区的密度、参与者在社区中的分布(社会分层)、组织成员的团结程度。 (5)冲突的后果

消极:破坏原有的社区秩序;影响社区的稳定

积极:增进团结;促进社区进步;引发社区的结构重构。

4.协调:中止和防止冲突的方式。协调是脆弱的。 协调的形式:休战、妥协、容忍、调解、越级仲裁

5.同化:个体或群体之间的差异逐渐消失的过程。 同化过程的特点:

(1)双方同时进行的过程; (2)发生于持续的互动过程中; (3)同化是不完全的;

(4)同化的过程是不平坦的; 同化的功能:发展和自我保护

三、社区的整合与分化 1.社区的整合

(1)含义:指社区内所有趋势都有一种共同的取向,人们有一种参与和认同感;并且社区中每一种互相依赖关系都能顺利地突破阻碍,而对社区有所贡献。

(2)整合的类型:文化的整合、规范的整合、参与的整合、功能上的相互依赖。 2.社区的分化

(1)社区分化的含义:是一个社区单位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新单位的过程。 (2)社区分化的特点:

分化是社区发展历史过程中的主要原动力;分化可能出现于社区的结构和文化;分化是不可避免的;分化可提供我们研究各类社区的结构类型和结构阶段;分化是有益的过程;分化产生于社区的内部。

3.社区的互动、整合、分化在社区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及对社区发展的影响 互动→社会规范和社会组织→维持社区整合→互动→社区分化→社区发展

8

第二节 社区的变迁 一、社区变迁的内容

1.社区阶级、阶层结构的变迁 2.职业结构的变迁 3.社区组织的变迁

4.社区价值观与行为规范的变迁。

二、社区变迁的一般性质

1.社区变迁的时间性:长期变迁、循环变迁、短期变迁(突变) 2.社区变迁的范围:超社区的变迁、全社区的变迁、社区局部的变迁 3.社区变迁的方向性:进步的变迁、退步的变迁;

社区中的社会产品的数量增加;社区中的价值体系发生变化,世俗性和功利性更强;社区的异质性增强;社区的科学性增强;社区的成员关系变为次级关系。

三、影响社区变迁的因素 1.科学技术、生产力发展; 2.自然环境;

3.人口对社区变迁的影响。

第三节 社区发展 一、社区发展理论模式

1.系统模式(System Model)

2.均衡发展模式(Balanced Development Model):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 3.问题解决模式(Problem-Solving Model)

确立问题的性质→建立与问题有关的处理结构→研究解决问题的各种政策和方案→挑选和实施最佳方案→对方案的实施进行监督和检查。

二、社区发展原则 1.民主原则: 2.解决问题原则:

3.自力更生原则:应充分运用社区内部所提供的资源;应充分依靠社区内部具有发展设计的人才;应努力激发社区成员发展的需求。 4.全体参与原则: 5.自下而上的原则; 6.同步发展原则

三、社区发展过程

发现社区问题和需求;制定社区发展规划;

第四章 农村社区

9

第一节 农村社区研究的发展 一、西方农村社区的研究

1.西方农村社区研究的产生及原因

(1)工业文明的冲击:改变了农村的社会经济结构,产生社会问题; (2)学科分化:部门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2.农村社区研究的典型代表:起源于美国

1894年,C.R.Hendeson 在芝加哥大学的讲授课程“美国乡村生活的社会环境”,此后芝加哥大学将“乡村社区”作为常设课程;

1915年,威斯康辛大学的Charles T.Galpin发表“一个农村社区的社会解剖”(系统科学地社会学研究) 1935年,《农村社会学》创刊

1971年,法国Henry Mendras(孟德拉斯)主编《法国农村社区》:传统农村社区已发生变革

二、我国农村社区研究的开端与发展 1.解放前:注重农村社会的实地调查

2.解放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注重农村城市化的研究 3.现在:注重农村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研究

第二节 农村社区的特征与分类 一、农村社区的涵义

1.人文生态学定义:人口的空间分布较为稀疏的社区 2.行业划分:农业生产

3.社会文化方面的定义:初级的社会群体、传统的文化、变迁的惰性等。

二、农村社区的特征

1.地域或地缘关系:限定在一定规模或空间的范围内 2.人口特征:人口密度低、职业单一、流动率小 3.经济特征:以第一产业为主

4.文化特征:以家庭为中心,经验主义为指导 5.心理特征:保守地方观念浓重

三、农村社区的类型

按职能划分:农村、牧村、渔村、山村;按行政管理划分:行政村、自然村、中心村; 按形态划分:集村、散村;按规模划分:大、中、小;

按社区发展水平划分:初级社区、次级社区;非农业社区; 按聚落形态分:团块状、条带状、环状等

第三节 农村社区的环境与人口 一、农村社区的环境

1.农村社区的自然环境(气候、地形、土地、区位)

10

2.人文环境(经济、政治、文化)

经济:产业结构、经济技术条件、社会体制等

政治;政治环境、行政管理体制、重大的政治事件等 文化:特质、文化环境、文化传播等

二、农村社区的人口

农村社区人口的数量、构成、分布、流动

三、安徽省农村社区的人口与环境

1.安徽省三大流域、五大地形区的农村社区人口分布 2.安徽省农村社区的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 3.安徽省农村社区的人口构成(自然构成、社会构成) 4.安徽省农村社区人口、资源、环境的匹配

第四节 农村社区的组织结构与文化结构 一、农村社区中的初级社会群体 1.农村社区的家庭

(1)功能:经济、人口再生产、教育、宗教等功能 (2)结构特征:家庭规模、代际结构

2.邻里

(1)特征:地域、社会、心理、规模与结构等特征 (2)功能:生产互助、生活服务、社会整合

二、农村社区的组织

1.农村社区的组织类型(政治组织、经济组织、事业组织、社团组织) 2.组织特征:职能的综合

三、农村社区的社会阶层

1.农村社区社会阶层的分化 2.农民阶层 3.兼业阶层4.工人阶层 5.农民企业家 6.职员和专业人士 7.权力阶层 8.农村外出务工阶层

四、农村中的社会交往 1.社会交往的特征:

(1)初级群体关系,直接、全面、面对面;(2)深入,少拘束;(3)自我的需要的直接满足为首要

2.社会交往的本质:血缘或地缘关系为纽带 (1)社会活动的范围有限;(2)社会关系网络较简单;(3)传统的社会生产方式 3.社会交往的功能:(1)维持人际关系,促进社区控制;(2)娱乐功能;(3)成员的社会化;(4)社会福利;(5)信息传递

五、农村社区的文化

1. 农村社区文化的特征:

(1)建立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以农为主,社会变迁惰性;

11

(2)建立于家族关系基础之上

(3)以孝悌和勤俭为最基本的社会价值和社会道德 (4)以舆论和情感为主要的控制手段

2.城乡文化的比较

第五节 农村社会问题讨论

一、农村社会问题类型(按表现、性质、成因等划分): 1、历史性问题:如人口问题、农村的迷信问题等

2、社会结构变迁引发的社会问题:如干群关系问题、农民负担问题等 3、外部环境变化引发的社会问题:如吸毒、青少年犯罪等。

二、农村社会问题的特点 1、明显的地域性; 2、较强的历史延续性; 3、发展过程明显的渐进性; 4、社会问题复杂的关联性;

三、主要社会问题

四、(一)农村贫困问题

五、1、贫困的概念:经济学的解释,社会学的解释 六、2、中国农村贫困现状: 七、3、致贫原因分析:(1)发展的自然、人文基础欠缺;(2)观念的落后,急功近利;(3)发展的机制不健全,体制不顺畅;(4)社会整合的程度低,自组织能力不足;(5)农村居民家庭的意外;(6)其它 八、4、对策: 九、

(二)人口问题 1、人口现状 2、人口质量问题

12

3、出生性别比失调问题 4、人口老龄化问题 5、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

(三)失地农民问题

1、现状:非市场化,就业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等

2、成因:权属模糊,政府缺位或越位,土地流转的制度不健全,市场不完善等

第五章 集镇社区

第一节 集镇社区的产生与发展 一、集镇社区的概念与类型

1.集镇(Rurban)社区的概念:rural + urban 费孝通先生认为:“集镇是一种比农村社区高一层的社会实体。这种实体是以一批并不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口为主体组成的社区。无论从地域、人口、经济、环境等因素看,它们都既有与农村相异的特点,又都与周围的农村保持着不可缺少的联系。”(《小城镇,大问题》) 2.集镇在农村――城市连续统中的地位

3.集镇类型:

地理位置:沿海集镇、内地集镇、边远集镇 行政级别和规模:区级镇(县镇)、乡级镇、村镇 城镇体系中的地位:I级镇(县域中心)、II级镇(建制镇)、III级镇 功能:行政镇、商业镇、工矿镇、交通镇、旅游镇、卫星镇等

二、我国集镇的产生与发展

1.产生:从地点适中、交通便利的农村发展起来;从集市发展起来;路边店发展起来 2.发展:

三、我国集镇研究状况 1.集镇社区的归属研究 2.集镇发展的规律性研究 3.集镇功能的研究

4.集镇规划和建设等问题的研究

第二节 集镇社区的结构

一、集镇社区的人口

1.人口数量:集镇社区的人口数量分布不均,一般变化较大,从几百人到上万人不等。 2.人口构成

(1)来源:本地土生土长、周围地区迁移户、外来务工经商者等; (2)城乡构成:各占一定比例;

(3)年龄和性别构成:年龄结构偏轻,性别比偏高

3.人口素质:集镇一般拥有小学、中学等文化教育设施,基本普及初中教育,文化素质相对于农村来说较高。 4.人口异质性:

13

(1)不同来源的人带来了不同的文化; (2)集镇社区职业构成的多样化;

5.兼业者:两栖型人口记录了中国农民走向城市的历程

二、集镇经济――混合性与易变性的统一

1.集镇的工业:多形式、多层次、多种所有制

(1)劳动密集,资金少与剩余劳动力多的共同作用; (2)地方性:因地制宜; (3)双重性:亦工亦农;

(4)灵活性:船小好调头,规模小、自主性强、设备简单。

2.商品流通:区域商业中心:多种所有制并存,商品流通的周期性,商业中心的发展 3.服务业:“自我服务”的社会化,多种形式 (1)区域性;

(2)集中性和分散性; (3)时差性

三、集镇的群体和组织 1.家庭与邻里 (1)家庭规模 (2)半边户: A形式:(1)户口类型;(2)工作地点;(3)城乡半边、镇乡半边 B特点:(1)成员流动性大;(2)劳动力多;(3)工作类型多 (3)邻里关系 2.组织类型、特征

四、集镇社区的文化――双重性

1.价值体系:感性与理性并存,当二者发生碰撞和冲突时,理性的力量就会弱于或让位于感性力量

2.文化内容:现代与传统并存,地方文化与外来文化并存 3.社会心理:开放性与保守性兼容

五、集镇社区的区位结构 1.自然的生态结构

2.内部的空间结构:基础设施的综合性;空间结构的紧凑性(一个中心)

第三节 集镇社区的功能

一、经济功能

1.传导: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 2.吸纳:人口城镇化,节流闸、调节器 3.均衡:缩小城乡差别

14

4.辐射;以工补农,稳定农业;农产品商业化

二、政治与行政功能 1.传达、贯彻中央政令

2.规划、管理和协调辖区的经济社会活动 3.指导和支持基层自治

三、社会文化功能

1.提高农村的文化科技水平 2.农村人才的培训中心 3.培养农民的现代意识

第四节 集镇的现状与展望 一、世界各国集镇概况

农村城市化-都市化村庄-逆城市化-中小城镇建设

二、中国集镇发展的现状 1.城镇的数量增加 2.城镇体系的形成 3.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三、中国集镇展望 1.抑制论 2.过渡说 3.发展说

4.中国未来城镇发展的方向探讨

第六章 城市社区

第一节 城市社区的发展与研究 一、 城市社区的兴起与发展

“城”与“市”的产生;城市因防御、交换、地理位置、政治、交通、文化等原因的兴起;我国城市起源与发展

二、城市社区的概念和类型

城市社区的概念、特点及类型划分(人口与面积、行政级别、功能、发展历程) 三、城市社区的研究

第二节 城市区位

一、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因素

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地质条件、水、矿产等

二、城市区位的理论模式

15

1.E·W·Bargess:同心圆假说 2.H·Hoyt:扇形模式

3.C·D·Harris and E·L·Ullman:多核心理论

三、决定城市区位的变量 城市社会的人口(Population)、组织(Organization)、环境(Environment)、技术(Technology)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四、市民的感知空间与城市区位

1.感知空间的涵义(Keuim·Lynch) 2.感知空间的应用

(1)市民对城市的认同与归属感的反映

(2)合理的城市布局能够提高市民感知的潜在深度与强度 (3)有助于市民参与城市的建设与管理

第三节 城市社区的社会学性 一、城市社区的人口分布特征:“三高” 1.高密度;数量大、面积有限

2.高异质性;主要由于人口数量大、移民比重大、社会分工细密所造成 3.高流动性:体现为空间位置的流动及职业流动

二、城市社区的社会关系特质 1.家庭:规模及家庭成员的关系 2.邻里:邻里关系

三、城市社区的组织特质 1.城市社区组织的类型 2.特征 3.功能

四、城市社区文化

1.都市文化的特征(理性化、世俗化、功利主义) 2.都市人格(容忍、非个性化、匿名性、非情感主义)

第四节 城市社会问题与社区的发展 一、城市社会问题

1.犯罪问题 2.交通问题 3.住宅问题 4.就业问题 5.环境问题

二、城市社区的发展 1.城市规划 2.“田园城市”(E.Howard) 3.我国城市社区的发展

16

第五节 流动人口聚居区

一、流动人口聚居区产生的背景 1.农村劳动力的剩余 2.户籍制度的放松 3.城市建设的吸引 4.相关政策的作用

二、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特征 1.经济特征: 经济构成 收入

消费:住房

服务等:交通 、医疗、教育 2.社会特征: 人际交往 社会联系 社会服务等

三、流动人口聚居区的形成机制 1.区位条件

2.行政区划与管理体制 3.聚居区的外部效应 4.经济利益驱动

四、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管理 1.存在的问题 2.对策与建议 3.相关理论的探讨

第七章 城市社区的建设与管理

第一节 我国社区建设与社区管理概述 一、社区建设的含义和意义

1.社区建设的含义: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将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生活便利、卫生整洁、环境优美、治安良好、人际关系和谐的现代化的新型社区.

2.社区建设的意义:

(1)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

(2)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是繁荣基层文化生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措施。 (3)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是巩固城市基层政权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途径。

二、城市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17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强化社区功能,巩固党在城市工作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加强城市基层政权和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扩大基层民主,密切党群关系,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2.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服务居民。 (2)资源共享、共驻共建。 (3)责权统一、管理有序。 (4)扩大民主、居民自治。 (5)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三、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发展 1、城市社区建设发展背景

社区建设是社区服务深化发展的产物,它随着我国城市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应运而生。1986年,为配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民政部首先倡导社区服务,旨在城市开展以民政对象为主的福利服务和便民利民服务。从此之后,社区服务进入千家万户,深受群众欢迎,为方便城市居民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区服务的发展,原有的社区服务项目已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方面的需求,其他社区工作,如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社区治安等也迅速开展起来。社区服务的概念已经包容不了全方位的社区工作,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基层社会管理薄弱的问题。

1996年江泽民提出大力加强社区建设之后,青岛、南京、上海等城市积极行动,大胆实践,改革创新,积累了初步的社区建设经验。各地党委、政府开始把推进社区建设作为城市和城区工作的重要内容,摆上党委和政府的议事日程,做到认识到位、工作到位、职责到位,深入基层,深入社区,切实帮助解决社区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1998年机构改革中,国务院明确赋予民政部“指导社区服务管理工作,推动社区建设”的职能。推动城市社区建设工作,对于建立独立于用人单位之外的社会化服务网络,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扩大城市基层民主,完善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城市社区建设发展进程中,“一手抓实验(示范),一手抓研究”成为民政部门推进社区建设的主要工作方式和发展特色。

2、城市社区建设中“一手抓实验,一手抓研究” (1)城市社区建设的实验 (2)城市社区建设的研究

3、城市社区建设中“一手抓示范,一手抓研究” (1)城市社区建设的示范 (2)城市社区建设的研究

第二节 城市社区建设及管理模式介绍 一、国内模式介绍

1.上海模式:社区基本定位在街道一级,又叫“街道社区”。

特点: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实行“两级政府、三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模式,政府权力逐级下放,重心下移到街道层面,强化街道的社区管理功能,加强城市

18

的现代化管理,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维护社会稳定。比较注重政府在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即政府负责制定社区发展规划,制定和实施社区建设和管理政策,建立社区建设和管理制度,协调企业、社区、志愿者和社区成员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检查、监督社区建设实施情况等,为准政府型的。实行这种模式的城市主要有北京、天津、杭州等。

2.沈阳模式:社区被明确定位于小于街道大于居委会的层面上。在社区管理体制上,由社区居民和辖区单位的代表共同组成社区成员会议,每年定期召开会议,讨论社区的重要事项,成立社区管理委员会,作为社区成员会议的执行机构,建立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在社区成员会议闭会期间行使社区事务的协商议事职能,建立社区党组织,即“领导层”,并形成由“楼长”、“单元组长”、居民代表、社区志愿者等组成的工作网络。

沈阳模式特点在于从基层政权建设入手搞好城市社区组织建设,构造社区决策层、执行层、监督层以及三者之间的互动机制,从而形成议行分离、相互制约的运行机制。从理论上讲,这种新型社区组织体系为社区服务、社区教育、社区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但在实施过程中容易出现偏离现象,即在社区成员自治参与水平普遍不高的情况下,从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管理模式被简单移植到社区,容易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局面。

3.青岛模式:青岛市的社区建设主要体现在“社区服务、社区文化、社区教育、社区环境、社区互助、社区治安”等六个方面。区、街道、居委会各成立社区,并建立区、街道、居委会三级组织机构(区成立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街道成立社区建设协调委员会,居委会成立社区建设管理委员会)。建立区、街道、居委会三级社区服务中心。它赋予社区更多的管理职能和服务内容,寓社区管理于服务之中,以此增强社区成员的凝聚力,体现社区发展的自力更生原则。青岛模式又称社区服务延伸型。

4.江汉模式:武汉市江汉区的社区建设目标是:通过构建基层微观自治组织体系,转变政府职能,提升社区自治功能,创新管理体制,再造运行机制,构建新型的政府行政调控机制与社区自治机制相结合、政府管理功能与社区自治功能互补的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并依次分为三个阶段逐步加以实施:①近期社区培育阶段,即调整社区规模,构建新型社区组织,理顺社区各方关系,初步建立政府倡导、政策引导、基本自治的基层社区管理体制;②中期社区发展阶段,即稳步推进社区制度的变迁和转型,实现政府职能的根本转变,基本完成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重心由行政调控体制向法制保障下的社区居民自我调控机制转变;③远期社区自治完善阶段,即扩大社区基层民主,实现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依法自治,全面提升社区功能

江汉模式的特点主要在于首先是理顺关系、下放权力,将本该为社区支配而不适当集中到政府手中的权力下放给社区;其次,建立“权随责走、费随事转,责权利配套”的工作机制。虽也强调社区的服务功能,但更着眼于培育社区管理的自主性,强调发展的观点。

二、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困境与基本思路 1.理论困境:政府与社会或社区的关系不清 第一,强调“小政府,大社会”,理论是以国家(政府)与社会的分化为前提,事实是不可能实现的。一方面强调减少政府的干预,另一方面又加强其代言人――街居体系对社区资源的控制。

第二,一方面强调“小政府,大社会”,另一方面又强调政府的管理重心下移,政府的权利

19

向基层延伸,街区成为了一个行政化的组织单位,缺乏社区的色彩,社区的自治、自主的空间必定减少。

第三,政府与社区的关系有四种:强政府、强社区;强政府、弱社区;弱政府、强社区;弱政府、弱社区。显然,我们只有一种选择可能。但如何实现,令人困扰。

第四,第三部门的发展还不够完善,民间组织官办,缺乏相应的宏观政策主持,不能够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

强政府 弱社会 弱政府 弱社会 强政府 强社会 弱政府 强社会

2.基本思路

(1)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相互融通 (2)真正意义上的居民参与 (3)体制建设与组织创新

(4)培育民间组织,参与公共管理

第三节 城市社区服务 一、社区服务概述

1.社区服务的含义和功能 (1)社区服务的含义:Services in Community, Services by Community, Services for Community 广义:泛指为社区居民提供的所有服务。 狭义:是指在政府的资助和扶持下,根据居民的不同需求,由政府、社区内的各种法人社团、机构、志愿者所提供的具有社会福利性和公益性的社会服务以及居民之间的互助性服务 (2)特征:福利性(维护社区的弱势群体、优抚对象等)、公益性(社区居民平等地享有公共服务的机会和权利)、群众性(服务来源及服务对象的普及性)、互助性(邻里)、地缘性(属地式服务) (3)功能

社会保障功能:由社区服务的福利性所决定。

社会整合功能:协调和调整社区居民、组织等之间关系。

价值实现功能:一方面满足不同层次居民的需求,另一方面实现社会公正的价值观。 精神文明功能:国家、社会与他人的人文关怀

2.社区服务的重大意义: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应对老龄化迅速发展的需要,是改革开放的需要,是三个文明建设的需要,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政权建设尤其是基层政权建设的需要。

二、社区服务沿革和发展趋势 1.社区服务的沿革

(1)社区服务的产生与发展

发端发展与工业化国家:1869年,英国伦敦的索里牧师成立慈善组织会社→1877年,美国水牛城成立慈善组织会社→1884年,英国的C.S.A.巴尼特牧师成立社区睦邻中心(汤恩比馆)→1889年,芝加哥成立胡鲁邻舍会馆→20世纪50年代~90年代,英国的社区照顾运

20

动,德国的“邻里之家等”。

(2)我国城市社区服务的发展阶段: 酝酿产生阶段(1983-1987):1983年,民政部开始酝酿城市社会福利工作;1985年,民政部社会福利网络化管理推广;1986年,民政部第一次提出社区服务工作要求,1987年,武汉会议

普及推广阶段(1987-1993):1989年3月,天津成立全国第一个社区服务志愿者协会;1989年,民政部杭州会议;1989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通过; 巩固提高阶段(1993-2000):1993年8月,4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加快社区服务业的意见》;1994年,民政部上海会议,1998年,全国命名“全国社区服务示范区”,1999年,民政部广泛调研;

大力发展阶段(2000年11月至今):2000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23号文件

2.社区服务的中外比较研究 (1)社区观念不同: (2)经费来源不同: (3)管理体制不同: (4)运作模式不同:

结论:社会文化差异是原因;各具优劣;发扬传统;注意借鉴

3.我国社区服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

(1)主要问题:政府行为与社会行为的关系问题,福利性与经营性的关系问题,社会化与专业化的问题

(2)主要解决途径:

三、我国社区服务的运行机制

1.资金供给与运作机制:政府投入、社会捐助、有奖募集、产出的再投入 2.人力资源的构成和动员机制:专职人员、、兼职人员、志愿者 3.行政管理体制与机制:政府领导、民政主管、社会参与 4.行业管理体制与机制:

·社区研究方法

社区研究的方法论(methodology),实证方法(methods),具体技巧(technology)

1、社区研究的基本程序:选定研究题目(必要性、可行性)→进行初步探索(相关背景资料的收集)→成立假设→理论解释与概念限定→制订研究策略→设计调查问卷或调查提纲,进行调查的准备(方案的制订、物品的准备等)→试点调查→收集样本资料→整理资料→统计分析→撰写研究报告

2、研究报告的基本格式:首页(题目、作者、日期),提要,目录,正文(导言、核心内容,结论或讨论),致谢,附录,参考文献

3.具体研究方法:

21

(1)文献调查法

(2)问卷调查法:注意问卷设计的严密性,注意问卷统计分析的可行性 (3)实地调查法(田野调查): 田野调查应注意的9点:

·调查时间:研究者在田野的时间越长,其报告的可靠性越高; ·参与观察:实际参与观察比访问资料可靠; ·报告性质:报告个案比一般陈述可靠;

·语言运用:用当地人语言调查较经过翻译的可靠; ·作者训练:经过训练的科学家比一般的记述者可靠; ·报告内容:以详细不含糊为佳;

·报告长短:报告篇幅较长者,通常有较多的资料可用;

·报告发表时间:报告发表时间与田野工作时间的差距越短,资料越可靠; ·当地助手的人数与性质也是重要的关键

―――摘自:李亦园,田野图像:我的人类学研究生涯,山东画报出版社,1999

调查方案内容

一、调查背景及意义 二、调查目标 三、调查对象 四、调查方法 五、人员组织及安排 六、时间进度安排 七、经费预算 八、注意事项 九、其他

2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