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禅宗思想在明清时期山水画中的表现

2022-04-15 来源:易榕旅网
禅宗思想在明清时期山水画中的表现

作者:周华

来源:《美术界》 2010年第11期

■TEXT/周华

禅宗哲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生命哲学,它与美学血脉相通。禅宗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推崇自性体悟,在直觉中悟见永恒佛性。简单来说禅是一种生活的状态。而禅宗在我国的兴盛于道家的无为有一定的联系,无为主张人生的空灵境界为理想境界,而随着禅宗的缓慢发展,到了明清时期成为了一种大隐而空灵的艺术氛围相融合的境界,很耐人寻味,而很多文人墨客对于禅宗的顿悟也成为了明清山水画中表现美的一种形式。

我们在欣赏时会发现,在明清时期的山水画中十分推崇含蓄朦胧的审美理想,禅境的奥妙,常常影响了文人士大夫审美情趣。禅宗的理想境界到了美术作品中常常把表现含蓄朦胧、淡泊幽远的空灵意境。所谓的禅宗思想就是在这些美学作品中看到了影像,而显示出了其对于艺术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一禅宗思想的灵魂和主旨

禅宗作为中国化的佛教宗派,本身是中国文化特有的产物。与儒家的直接人世不同,与老庄的消极避世不同,禅宗具有在世间而出世间、以出世精神做人世事业的殊胜智慧。禅宗的人间性智慧,大体上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加以阐释。

1、从佛性本体论到心性本体论的转变是禅宗人间性品格的基础。

“心即是佛”,以人心置换佛性这句话奠立了禅宗人间性品格的理论基础,其所带来的革命性意义不何低估。五家七宗之后,各家各派在人心上大做文章,花样翻新地提出了诸多简捷易行的门庭施设,将禅融于生活之中,与现实人生打成一片,使禅愈来愈贴近生活,具有了鲜明的生活品格。

而这种主旨表现在画中就是佛门、僧人在画作中的频繁出现,另外代表着禅境的事物成为了画的主体部分,比如山中的松树象征着高尚的品格和情怀,河流中的渔舟代表着画家向往自然和平和生活的禅意等等。

2.禅宗与儒家文化的融合。

禅宗的人间性品格还体现在它深入到具有人间性的儒家文化的内核,影响了儒家文化的发展。宋明儒学或直接袭取禅佛教的理论命题,或间接套用禅佛教的思维方式,或重新回到儒学原创性的源头在先秦儒学思想武库中寻找心性论的因子,使儒学衍生出新的理论形态。

这种大气的文化一旦与禅意结合,表现在画作中就是场面感的大气,不局限于同一时空的写实,而是凭记忆按照心想去表现景物,力求达到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的自由境界,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对禅的感悟、体验、转述、传达与表现。也就带来明清时期山水画作大多是大场面,大背景的现象,在空间意识上建构一个永恒的“质有而趣灵”的空间艺术表现。

二禅宗思想在明清时期山水画中的表现

禅宗的思想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而世界本原、宇宙实体是永恒、绝对、无所不在而灵明不昧的真如,世界上的一切都由之派生。因此,举凡万事万物都是真如。禅宗所提倡的顿悟,也就可从一切事物悟人,所谓“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即是此意。水墨山水画中那种大气,淡泊,充分表现出禅宗的意境,这种画风就是本心的畅意表达,真性情的自然流露。大多数受禅宗思想影响的画家,都喜欢画水墨山水。这些画家有意识地把“禅意”、“禅趣”融入山水画的创作之中。因而,出现了一批以追求高远淡泊、表现主体情趣为主的画家。

就拿王绂的山水画为例,他比较著名的一幅《秋亭远岫》就充分表达了禅宗思想,此图描写文人在山林雅集之盛事。画上重峦叠嶂,山势险峻,树木丛生,烟霞环绕,颇为壮观。而其中的山水胜景中包含着一种文人的恬淡和对人生的随意渲染,而其为惠山寺僧性海作《晴雨竹图》,更加表达了人生的不如意与不问世事而隐居山林的一种愿望和希望,包含了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是为佳作。

另外戴进的《洞天问道图》也是对禅宗思想进行解析的较好典范,作品描绘了深山大川、弥散的云气、挺直的青松、激荡的水流等山中之景。山坳中的一座小门敞开着,门外似乎别有洞天。一红衣人正埋头向门内走去,似乎是在走向即将开悟的另一天地。此画笔法劲秀,描写精工,皴染淹润,着色清淡,画面境界有一种神秘幽渺之感。整幅作品皴法繁密,有条不紊,理在其中,深远之处用墨稍重,皴擦紧密,传达出了空间深远之感。 吴伟的《寒山积雪图》则是从渲染意境的方式表达了画中之禅意,图中一片银白的寒雪,辉映在惨淡的天空。溪旁,一人带着童子正要过桥,畏寒缩瑟的样子,描写得栩栩如生。全幅以大笔挥洒而成,有粗率豪迈的感觉,但笔法的运行却粗细有致。用其中的人与山的寒冷来衬托诗人人生坎坷的看破,而其不畏政治上的寒冷,不畏权贵的作风也在其画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清代画家高岑淡薄功名,爱好参佛,其画作较有空灵宁静的品格,其秋山万木图刻画了一种宁静空灵的感觉,整个画面清淡雅致,而且又一种道骨仙风的感觉,令人觉得耳目一新,其还有一幅画为山中松树下,僧人和高士在讲经或是畅谈,画面感很平静,话语无多,喻世抒怀。他的山水画以平实工稳为本,及至中年以后,崇尚写意,追求性灵与境界,其画渐至神采飞扬,晚年则愈发天马行空,一意孤行,其实这正是从必然步入自由的进程与归宿。

而与其共同称为金陵八大家的龚贤、樊圻等也是擅长清淡的画风为主,主要是通过空灵的山,清澈的水来表达自己隐居的情怀,有一些不愿与世同流合污的感情包含其中,而其禅宗思想大体上是通过了渲染的风格表达在了画中,我们从画中可以得知作家的情节和感悟,因此也能够理解了其中禅宗的由来。 禅宗在山水画中的表现还有很多种,无论是“四僧”还是“扬州八怪”,他们画中的一树一人都是其典型的代表,而且在意境和画面感上一般都强调其空灵的感觉和超凡脱俗的格调。

参考文献

1、李简瑷;论文人画的禅宗美学精神[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2、周斌;禅宗养生思想对少林武术的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3、程晶晶:韵者,美之极[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4、夏与参;略谈山水画的形成和发展[J];新美术;2001年04期

【周华,衢州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