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创新
摘要:“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由于我国尚处在一种新旧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法律体系尚不完备,社会监督体系还不健全,致使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会计信息失真、财务监督乏力、会计基础薄弱、国有资产连年流失等。人们普遍认为,监督机制不健全是产生问题的重要因素。因此,建立有助于强化会计监督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自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由此引发了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的大讨论。
关键词:会计人员管理体制;会计委派制;财务会计人员独立化 1 前言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会计越来越重要,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无论是投资者、管理者还是国家,都无法离开会计数据,会计管理在经济管理中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而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会计管理体制的好坏,直接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目前,会计已形成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截至2006年底,全国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有956万,这就要求具有更完善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完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对促进会计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素质、规范财务管理、强化会计监督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现实中,应该选择何种企业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本文是以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财务会计人员独立化,管理会计人员企业化”式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是现实的选择。选择了这一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意图就是想通过对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创新与改革,以达到降低会计信息的失真度,为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 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概述
2.1 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相关理论 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是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一定的国家或地区在一定的时期根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据自己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介入会计活动,对会计人员及其从事的会计活动进行干预、干涉、控制所做出的一系列制度和机制上的安排以及据此所制定的一系列会计规范。这一定义有三个含义:其一,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是一定的国家或地区在判断自身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的基础上所做出的选择;其二,任何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都是如何管理会计人员、介入会计活动、对会计活动进行干预、干涉、控制;其三,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具有动态性,它可以根据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和改革。具体来讲,会计人员管理体制一般包括对会计人员的任免权限、管理办法、任职资格、业务等级核实、工作职权的规范、考核奖惩、后续教育以及注册会计师资格的确认,执行业务的条件、范围和工作规则等。也就是说,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由对企业会计人员的内容组成。[1] 2.2 我国现行的会计管理体制的主要模式及评价 近年来,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会计人员管理模式的改革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方式。 2.2.1 会计人员独立论
会计人员独立论是指会计人员独立于委托者和受托方等相关利益主体,受职业市场的管理和委托。该观点认为,由于各个相关利益主体之间往往存在利益冲突。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客观与中立,会计人员不能归属于多元利益主体,比如投资者、经营者、债权人以及劳动者任何一方。会计人员只能以“第三者”身份出现,受会计法律、法规约束,由政府通过社会中介机构对其进行管理。[2]这种观点的特点是共同享有,即契约各方共同委派会计人员,缺
点是会计人员的委托权界定不明确,当股东和经营者利益发生冲突时,会计人员应当维护谁的利益,其工作由谁评价,谁支付报酬等问题都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而无所适从的状况必然影响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甚至难以开展工作。[3] 2.2.2 会计人员委派制
会计委派制主要是指由政府有关部门,包括财政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经贸委等部门向社会公开招聘会计主管、财务机构负责人和一般会计人员,经考核录用后,派到需要进行监控的单位从事财务会计工作。[4]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会计人员的权利,强化了会计对经济的监督,对于防止违纪问题发生,治理财务造假现象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建立现代企业长远战略来看,会计委派制只是为了治理目前比较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而采取的权益之计,并非我国会计人员管理模式改革的主流价值取向。因为它既与我国现行人事管理制度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不相适应,又与现行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公司法》、《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相抵触,还会增加管理成本,加大管理难度。[5]
(1)现行会计委派制与我国人事管理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不相适应。对企业来说现代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机制,企业有自身的用人权,如果政府对企业强行委派会计人员,企业就无权选择自身所需要的会计人员,那是对企业自主权的干涉,这有悖于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和人事管理工作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来说,由于委派会计代表政府对单位进行监督,不仅单位难以接受,而且不利于对会计人员的管理,这有碍于经济的发展。
(2)现行会计委派制与转变政府职能不相适应。转变政府职能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一项核心工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管理经济活动的重点应放在宏观调控、制定产业政策、规范市场秩序、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和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等上面来,政府对经济的管理已由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如果政府对单位委派会计人员,实行的是一种行政指令,那么就是越位行为。这与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严重不符。
(3)现行的会计委派制使会计人员处于两难的境地。现行的会计委派制只是对某些单位驻个别财务负责人或财务总监,并没有改变整个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地方政策决定着委派会计的命运,委派会计受委派单位的领导,在被委派单位充当监督员,同时利益上又受被委派单位制约。在这种模式下,委派会计不可能具有相对的独立地位,当单位与国家利益出现矛盾时,他们照样不能站在公正的角度处理问题,如果他们不维护单位利益,用人单位在顾全关系的情况下,仅将委派会计“架空”,否则,用人单位有千百条理由请其走人;如果委派会计不能维护国家利益,委派单位又会说他们没有原则性、缺乏职业道德,不符合会计人员基本要求。这样委派会计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那么他们必须处理好委派单位和被委派单位两方面的关系,否则何去何从都难以预料。于是,他们很快被“同化”,有些委派会计甚至帮助单位做假帐,只是技巧更高明。这时,会计委派制又还有多大意义呢?
(4)现行会计委派制与相关法律、法规相抵触。公司法律制度明确规定只有董事会才有权任用和解聘财务负责人,《会计法》又明确规定了单位负责人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而在会计委派制下,企业董事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已无权任免本单位财务负责人。单位负责人连本单位的会计人员都无权管理,还谈什么对会计资料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负责呢? 这样,在管理上出现了真空,一旦财务上出现问题,只会互相推委、互相扯皮。这样的管理体制不可能是好的管理体制。[6] 2.2.3 会计人员完全回归企业
这种观点将会计人员委托权界定给企业经营者,会计人员在法律、法规的约束下,由用人单位自主控制,实行彻底割断会计与行政之间的关系。其最大优点是会计人员的工作在委托者的直接监督下,无论是结果度量还是行为度量都比较容易和准确;同时,会计人员的动力问
题得到解决,有助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创造了前提条件。但其最大的缺点就是无法满足外部信息需求者对企业经营者进行监督的要求,不能保证会计人员管理模式的社会效益以及由此带来的间接经济效益。此外,这种观点是建立在会计法规体系健全、执法过程规范的前提下,是以西方会计人员管理模式作为参照,是理想化的会计人员管理模式,而西方会计人员管理模式也并不一定完善。近几年,美国也不是财务丑闻连连吗?自2001年以来,不是相继有安然、世通、奎斯特国际通讯等著名公司因财务造假而破产吗? 各级政府都知道现有会计管理体制存在的缺陷,都试图对其进行改革,并着手探讨更有效的新的管理办法。
3 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现状
近几年来,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频频曝光,丑闻不断,虚假会计信息的治理已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很多人将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完全归咎于会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其实并非如此,其产生的根源还是存在于会计管理体制。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实质上是会计人员的隶属关系问题。对此,人们存在许多观点,但至今既没有统一的结论,也没有好的管理模式。大多数地方还是一直沿用由用人单位和国家双重管理的模式。在旧的管理模式下,用人单位自行任免本单位会计人员,负担会计人员的工资福利、决定其职务的变化,会计人员隶属用人单位直接管理。国家负责会计人员从业资格和专业技术资格的认定、教育培训等,这属于间接管理。这种体制在计划经济时代,其存在是合理的,会计人员双重身份的矛盾也并不突出。会计人员的一切利益仍取决于用人单位,会计核算只会围绕管理者的意志核算,会计监督也根据管理者的需要进行监督,当各方面在经济利益分配产生了矛盾的时候,才会有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此时要会计人员站在公正的立场上进行会计处理几乎不可能,相当一部分会计人员面临两种选择:要么要饭碗做假账,要么不做假账就下岗,“站得住的顶不住,顶得住的站不住”。对行政事业单位来说,调换一个“更合适”的工作岗位相当正常。对企业来说,只有另谋高就,怎么处置都合理合法。既然会计人员自身的权益都无法得到保障,还能保证拥有什么权利呢? 他们只能选择前者,要饭碗做假账,提供虚假会计信息。[7] 3.2 多元经济体制下会计人员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会计人员的归属问题
会计人员管理的实质是会计人员的归属关系,不同的归属关系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目前几种流行的观点是: (1)会计人员独立观:即会计人员独立于委托者和受托者,不受其中任何一方的管理,只受会计准则的约束。(2)投资主体权益观:即会计人员应独立于经营者,代表委托者(投资者)对企业会计信息的生成过程进行实时控制,以便对经营者进行强有力的约束,防止其道德失范行为的发生。(3)企业主体权益观:即会计人员是企业的管理人员,会计人员应受企业经营者的管理,会计应当完全站在企业及其经营者的立场上,从法人财产权主体——企业的角度来处理会计事务,不代表国家对单位进行会计监督。对单位监督应由国家及社会监督承担。(4)国有主体权益观:即会计应当从企业中独立出来,变成国家派驻企业的专业管理干部,代表国家对企业经济活动实施直接监督。除上述几种观点外,还有国家和企业双重主体权益观,投资者和经营者双重主体权益观,国家、企业和投资者三重主体权益观等。
3.2.2 会计人员的劳动权益保护问题 在现阶段会计人员作为一员特殊的劳动者,在某些方面权益总是受到不同程度的侵害,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劳动关系建立方面。第一,用人单位不依法与会计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尤其是在民营、个体企业中,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比较多,一旦会计人员秉公执法,就面临“炒鱿鱼”的危险;第二,劳动合同签订时,由于签约双方地位的不平等,劳动合同的内容往往对会计人员
的意思体现较少;第三,在劳动合同期限方面,由于签订了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实践中用人单位以此对会计人员施加压力,使会计人员不敢主张法律赋予的权力,难以行使有关劳动法律、法规在劳动保护、工资方面赋予的权益,也使会计人员没有职业的稳定感。
(2)劳动关系履行、解除和劳动争议处理方面。第一,用人单位在做出不利于会计人员决定时,公正性缺乏可靠的程序保障,往往是用人单位说了算,谈不上听取会计人员意见;第二,用人单位以所谓“经济裁员”等名义随意解除会计人员劳动合同。特别是某些非公有经济性质的单位,在与劳动者解除合同时,不依法进行,随意或武断地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案例举不胜举;第三,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不利于纠纷的尽快解决。目前我国有关的劳动立法对劳动争议仲裁程序制度的规定仍不够完善,尤其是劳动争议仲裁申诉期的中止、中断和延长缺乏明确的规定,不利于保护劳动争议当事人,特别是在劳动争议中往往处于弱者地位的会计人员的合法权益。
(3)劳动保护内容方面。在劳动力使用过程中,需要得到的劳动保护与我国现行劳动法规定的劳动保护内容存在一定差别,对会计人员来说,受到用人单位的主要侵害往往不在劳动法规定的范围内,而是因单位负责人诸如强令、指示、暗示、胁迫实施违反《会计法》的行为而产生的精神上的痛苦,和为了可能承担法律责任的恐惧,以及因举报其所在单位违法行为以后再也找不到工作的心理压力。 3.2.3 会计人员的素质问题
我国《会计法》颁布和实施以来,作为既是厂长经理“参谋”,又是企业“管家”的会计人员,为建立规范的会计工作秩序和保证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受主客观多种因素的影响,也出现了不少问题,特别是会计人员在诚信方面的问题更加突出。其表现如下:
(1)会计人员由于受多元化利益的驱动,往往难以抵挡各种诱惑,不能够坚持准则,甚至协同作弊,为违法、违纪活动出谋划策。
(2)谋取私利,贪赃枉法。一些会计人员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膨胀,丧失了最起码的职业道德,通过收入不入账,虚报冒领等手段,故意伪造、变造、藏匿、毁损会计资料,利用职务便利贪污、挪用公款、侵害国家和集体利益。
(3)违背执业准则,弄虚作假。一些会计人员惟领导意志是从,在处理会计业务时,置国家的法律、法规于不顾,丧失原则,出具虚假会计报告。此外,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也令人担忧。据统计,目前我国会计队伍已达到1300万人,具备中专以上学历的只占47.07%,其中具备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占60.26%。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很多会计人员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3.2.4 会计人员的法律责任问题 新修订的《会计法》加大了会计人员的法律责任,会计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造虚假财务会计报告,藏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的《,会计法》明文规定,对不构成犯罪的,处以3000~5000元的经济处罚和行政处分,并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会计法》的贯彻落实,目前还存在如下主要问题:
(1)没有专门的执法检查常设机构。尽管《会计法》规定财政部门为会计主管部门,但同时又规定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督、保险监督等有关部门依法行使职责,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监督检查。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一是财政部门受人力、财力的影响,监督面小,对违法、违纪单位的威慑力不够强;二是各个监管部门之间各自为政,信息不共享,监督没有形成合力。 (2)会计法律责任的落实情况不理想。自2000年新《会计法》实施以来,因违反《会计法》被依法制裁的单位和个人不多,但违反《会计法》的现象却很严重。[8]
4 多元经济体制下我国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改革 4.1 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创新的思路
既然目前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已无法适应经济形势的需要,就有必要对会计人员管理体制进行进一步地改革和完善。会计人员对单位财务进行监督和为单位服务往往是矛盾的。要监督就要具有独立的地位,要为单位服务就要服从单位的需要,怎样才能做到和谐的统一,便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4.1.1 会计人员的独立性
单位管理者决定着会计人员的一切利益,会计人员从自身生存的需要出发,就必须以单位管理者的意志为转移,当利益主体之间出现矛盾时,他们首先必须维护单位和个人的利益。于是,在有些时候他们不得不成为造假的“工具”,产生虚假会计信息在所难免。《会计法》规定了会计信息的单位负责人负责制,但谁来监督和处理单位负责人?目前会计造假的曝光大都是因为单位本身出现了无法控制的局面,且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怎样才能防患于未然呢?只有使会计人员的利益不受用人单位控制,他们才能独立地处理会计业务,怎样才能做到这点呢?对会计人员实行集中管理是比较好的办法。确立一个部门(或组织)专门管理会计人员,该部门(或组织)建立会计人员信息库,任何会计人员要从业都必须进入该信息库。会计人员一旦执业,其工资福利、职务变迁、教育培训、奖励惩罚等均由该部门负责,而不由用人单位决定,这样就保证了会计人员地位的相对独立性,他们才能不受干扰地处理会计业务,而且对单位违纪违规的经济业务的发生可以及时阻止或及时反映,做到会计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监督,这才能真正形成会计的有效监督。会计监督实际是维护了国家利益,对企业来说,也维护了投资者的利益。 4.1.2 会计人员为用人单位服务 用人单位向会计管理机构提出申请,明确所需会计人员应符合的条件,再由用人单位和会计管理机构共同对最符合条件的拟用人员进行考核,形成一致意见,并以契约方式约定会计人员职责范围、义务、服务时限等等,用人单位对会计管理机构支付劳动力报酬,会计管理机构将会计人员派驻用人单位。[9] 4.1.3 完善会计人员考核机制 要使每个会计人员都能遵纪守法、使他们热情服务于用人单位、使他们能顺利完成工作任务,就必须要有完善的考核机制。在集中管理的模式下,会计管理机构既有责任也有义务对派出的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应当包括职业道德、工作能力、工作业绩。考核既可起到会计执法检查的作用,又能为单位所接受。通过考核,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对会计人员,采取优胜劣汰的原则,对不能胜任工作的会计人员该更换的更换,对不能正确履行职责的会计人员该处理的处理,对素质低下的会计人员该清除的清除。这样就确保了他们依法服务于用人单位,他们又绝不会造假,也不敢造假;对会计账务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分清责任,并及时处理。他们凭着自己的工作能力、工作业绩、服务态度竞争,促使他们不断学习,进而提高整个会计队伍素质。
4.1.4 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增强会计人员的法律责任 应在各层次、各类型的会计教育中增设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对现有在职会计人员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对现有在职会计人员开展会计职业道德和法律知识的培训,而且还要懂得如何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监督检查,帮助会计人员提高职业道德水平,通过正反典型案例的宣传,逐步树立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良好的风尚。[10]
任何一种管理模式都存在弊端,在这种模式下,会计人员“经营”机构的责任大、工作任务重,但这些已不是重大缺陷。这种模式引进了“双向选择”,使每个会计人员都有平等的就业机会;更利于会计人员的交流;改变了会计人员的隶属关系,使其相对独立于利益主体,保证了会计人员的合法权益,也保证了会计人员处理会计事务的客观、公正;由原来的分散
管理改为集中管理,解除了会计人员的后顾之忧;完善了考核机制,增强了会计人员责任心和服务意识;加剧了会计人员之间的竞争,促进了会计队伍建设。 4.2 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构建
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在于财务会计人员的地位是否能够独立化,只有保证财务会计人员的地位独立,才能保证财务会计人员真实地提供财务会计信息。会计信息是企业利益相关者进行决策的主要信息资料来源,特别是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它是委托代理关系中不同责任者解脱责任和利益维护的依据。
对外提供会计信息的加工主要是由会计核算工作完成的,加上企业不同利益相关者目标的不一致性,这就必然要求对外提供会计信息的加工工作应由独立的第三者去操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对外提供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企业利益相关者才能根据自己的目标和自己的判断去做出对自己有利的相关决策,从而才能降低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正如美国著名会计学家井尻雄治在其所著《会计计量理论》中提出的,会计不仅仅是记帐工具,而且是社会经营责任系统中的一项客观活动,他认为现代社会是建立在一个责任网络上,会计人员是作为第三者加入到委托人与经管人的经营关系中去的。也就是说,会计人员应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负有向社会提供真实会计信息的责任。
本人的总体设想是:财务会计人员独立化、管理会计人员企业化。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涵义:
4.2.1 财务会计人员独立化
即成立经营性的财务会计服务公司。所谓财务会计服务公司是指将原隶属于企业,主要从事经济业务的确认、记录、计量和报告等财务会计活动的会计人员,剥离为独立于企业利益相关者之外的“第三者”。他们对委托者(确切地说应该是企业所有的利益相关者)负责,以会计准则为依据,货币计量企业的经济行为和交易记录,在客观、公正、独立、规范的基础上,通过提供财务、成本和财产经营责任信息,确认经营者的受托责任完成情况履行会计反映的职能,并使之以企业化的形式独立。财务会计服务公司由企业运行机制对其进行约束,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并依法纳税,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会计人员的工资、奖金、福利及业绩考核、职务职称晋升,均由所在的财务会计服务公司负责管理。财务会计服务公司接受委托进行会计服务,并实行双向选择原则。企业向财务会计服务公司提供会计事项资料,由财务会计服务公司进行会计核算与监督(这里的监督主要是指对原始会计资料真伪性的审核)并对外提供信息(严格的讲应该是对企业所有利益相关者提供会计信息),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对外报送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11] 4.2.2 管理会计人员企业化
即企业只设管理会计,进行企业内部核算和监督,代表本企业行使职权;管理会计为经营者服务,由经营者进行约束,实质是指将原隶属于企业的从事非财务会计活动的会计人员彻底摆脱政府和企业“双重”管理体制的束缚,实现会计角色的“回归”,使其个人利益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挂钩,有效运用利益驱动规律,促使管理会计人员尽其所能,对企业整个经营管理活动过程进行预测、决策和监控,为企业管理出谋划策,不断向企业管理当局即“受托代理人”提供有助于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管理会计信息,以充分发挥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12]
4.2.3 财务会计服务公司的委托权在于监事会 按理说,财务会计人员要做到真正的“超然独立”而站在所有的利益相关者的立场即“中立”,必须要接受所有的利益相关者的委托。如果都去委托,结果造成委托权“拥挤”,这是不现实的。所以,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委托人,外部利益相关者(除国家外)和企业的关系是不稳定的,因而不能成为委托人,只有国家和内部利益相关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经营者、监事会和内部职能部门及职工)才能成为委托人;内部职能部门和职工去委托更是不可思议,因
而,由监事会来委托才是相对理想的;另外,从《公司法》对监事会的规定也能说明委托权在监事会的相对合理性;《公司法》第124条规定,“监事会由股东代表和适当比例的职工代表组成,董事、经理及财务负责人不得兼任监事。”这里虽然不能说明监事会能考虑每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但至少能够考虑所有者、职工、经营者(经理虽不在其中,但不排除经营者群体中的某一员在其中)、国家(由于国家是立法者以及国家管理部门的日常检查等因素的影响)的利益。如果对公司法再作进一步地修订,把相对稳定的债权人考虑进去,就会变得更加完善。[13]
4.2.4 财务会计服务公司的服务要受多方监督
财务会计服务公司的业务规范要接受国家监管部门和注册会计师协会及下属职能部门的监督,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要接受企业利益相关者的监督。任何利益相关者在理由充分的前提下,都有权对财务会计服务公司提起诉讼、让委托人(即监事会)责令其改正错误行为或撤消对其的委托。[14]
4.3 我国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操作要求
(1)在组织设计上,要求财政部门下增设会计监管委员会。会计监管委员会专门负责会计人员的管理工作,以此形成会计监管的合力,避免对会计职业的多头监管,克服行政部门的本位主义和权利之争,降低对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重复检查所带来的社会资源浪费,使会计人员主管部门从日常繁杂的事务中脱离出来,提高管理效率。
(2)在监管标准上,要求设立全国性的会计和法律技术鉴定委员会。会计和法律技术鉴定委员会向会计监管委员会提供专业标准方面的支持,避免不同部门按照各自标准进行监管而形成相互矛盾的结论,提高监管和惩处的权威性。
(3)在监管制度上,要求明确政府在会计监管方面的行政权利。如财政部门的会计监督委员会有对会计信息质量提出总体要求的权利、对会计服务市场的行业准入和退出加以限制的权利等,其中特别要明确会计监督委员会在会计人员管理中的权利,如对会计人员的考核权利,对违法、违规会计人员的处罚权利等。 (4)在监管方式上,要求采用例外管理原则,既不完全信赖市场力量,也不滥用政府权利。当社会公众对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服务市场没有太多报怨时,政府不宜过多介入,日常的监管由民间机构负责;当会计信息质量或会计服务市场发生系统性信任危机或发生重大审计失败时,政府应积极果断地介入,采取直接监管和间接监管的策略。直接监管表现为行使诸如处罚或吊销从业资格等行政权利。间接监管表现为对报表编制企业和行业自律组织施加影响和压力,迫使它们改进监管、处罚违规的会计人员。[15] 5 结论 总之,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工作,是个涉及到方方面面利益关系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在探索中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各种配套措施,加强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和会计人员后续教育,培育会计人才市场。在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同时,应注意发挥公司内部监事会、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国家审计、独立审计和内部审计的作用。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这样才能使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建立起有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由于对课题研究不深入,本文还存在许多不足,还望老师多多指教! 参考文献
[1] 曹湘平,刘正军.论多元经济体制下会计人员管理模式[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6,1:93. [2] 汤守宏.试论企业财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J].商场现代化,2006,3:258-259. [3] 孙玉环.财务人员应关注的问题[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5,2:49. [4] 章丽萍.完善会计委派制的若干思考[J].商业时代, 2005,2:35. [5] 陆翔.关于会计委派制的几点思考[J].经济师,2005,4:24.
[6] 刘萍.试论会计委派制[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5,1:38.
[7] 吴晓宏.对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J].理论观察,2006,4:258.
[8] 黄学金.会计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学术与研究,2006,1:34. [9] 周天斌.对新时期会计人员管理的探讨[J].2005,7:104-105.
[10] 刘正军,胡承德.多元经济体制下的会计人员管理构想[J].2005,5:21-22. [11] 徐林颖.小企业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之我见[J].2006,1:64. [12] 孟菊香.会计人员管理模式构想[J].财会通讯,2005,6:83. [13] 苏黎,论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新模式[J].北方经贸,2006,2:23.
[14] 边裕芳.注重发挥学会作用切实加强会计管理[J].会计之友,2005,7:14.
[15] 徐国民.多元经济体制下我国会计人员管理新模式研究[J].经济师,2005,5:192-193. The innovation of accounting personnel management system
Abstract:\"The more progressive is the economy, the more important is the accounting.\" With the deepness of reformation, opening and the gradual establishing of the market economy system of socialism, great change has taken place in every aspect of the social politics and economic life in our country. However, we are just in the period of the transition between the new system and the old one, the law system that can meet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is not level, the social supervision system is still not perfect, so some problems to be solved urgently come forth such as the distortion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the infirmness of finance supervision, the weakness of accounting base, the loss of the state-owned assets and so on. People generally believe that the incompleteness of supervision mechanism is the important factor of producing those problems. Theref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accounting personnel management system which is helpful to strength accounting supervision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people's attention, causing the reformation of accounting personnel management system and creative a hot discussion from here.
Keywords: accounting personnel management system;accounting designate;independence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致谢
搁笔掩卷,我的心中油然而生一种解脱的感觉,但同时也充满了失落,因为这很可能意味着我的学生生涯的结束!回首过去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尤其是来到科大的求学生活,经历了很多,学到了很多,也接受了很多。细数曾经接受过的无数的关心和帮助,我的心中充满了深深的感激。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杨继平、任政亮老师。从论文的选题,提纲的草拟,直到论文最终定稿,都体现着老师高度的责任心。他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指导,校正了论文中许多不当的观点,最大限度地修改和避免了文法方面的错误,使论文的水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我衷心感谢老师对我的帮助和指导,他严谨治学的精神和悉心传授使我受益匪浅,这将给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带来无穷的帮助,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我还要感谢商学院的老师以及院系领导,他们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丰厚的学识创造出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得一个在异地求学的学子,在这里完美地度过了人生最重要的阶段。在此,请允许我一并至上我最崇高的谢意!
另外,我还要感谢我的同学。是他们在我论文遇到问题时给予帮助,在求职遇到挫折时给予安慰和鼓励,是他们和我共同创造了一个和谐、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生活环境,是他们陪我一起走过了这段难忘的青春岁月。
最后,真诚感谢我远在家乡的父母。正是他们的支持和爱护,激励我无论何时都坚定地面对
未来未知的一切机遇和挑战。
我会将所有的感激化作鞭策与动力,以更加优异的学习和工作成绩,回报给所有关心和帮助过我的老师、同学、朋友和家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