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乐东龙眼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2022-11-24 来源:易榕旅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乐东龙眼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邢增闻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4年第16期

摘要 围绕高产、优质和无公害目标,介绍龙眼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择优良品种、建园、定植、幼树管理、结果树管理、控梢促花、壮花保果、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指导龙眼的栽培。

关键词 龙眼;栽培技术;海南乐东

中图分类号 S66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6-0079-02

龙眼(Dimocarpus longana Lour)属于无患子科龙眼属常绿乔木,原产于中国南方热带林区,集中分布于中国、越南、泰国等地。龙眼果实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糖分、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食用鲜果或桂园肉有补心、益脾、养血、养神之功效,可作为贫血、神经衰弱、病后体虚及妇女产后血亏等重要滋补品,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

近年来,龙眼日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加上当前龙眼的价格高、销路好,海南省各市县掀起种植龙眼的高潮。根据调查,2013年乐东县种植龙眼面积1 613 hm2,总产量7 900 t,但农民龙眼栽培经验比较缺乏。根据多年经验,结合各地科研成果,总结龙眼栽培技术,以供果农参考。

1 选择优良品种

选择适合乐东县种植的优良品种种植,如广东产的储良、石硖。①储良。树姿开张,树皮粗糙,分枝能力强,小叶披针形,长椭圆形,叶面平整,无波浪状扭曲。果实扁圆形,果肩稍突起,大小均匀,单果重12.0 g,果皮黄褐色带绿,表面平滑;果肉乳白色,不透明,肉厚表面不流汁,易离核,肉质爽脆,化渣,味清甜,可食率74.0%,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0.0%~22.0%;种子较少,扁圆形黑色,重1.8 g。②石硖。树姿开张,枝条分布紧凑,小叶较厚,长椭圆形,叶缘波浪状扭曲,果实近圆形或扁圆形,果肩稍突起,均匀度稍差,单果重7.0~10.0 g;果皮黄褐色,较厚,表面较粗糙;果肉乳白色或淡黄白色,不透明,肉厚,表面不流汁,易离核,肉质爽脆,化渣,味浓甜带蜜味,有香气,可食率65.0%~71.0%;含可溶性固形物21.0%~26.0%,种子较少,扁圆形,红褐色,重1.3 g[1]。 2 建园

龙眼喜温暧,忌寒冷和潮湿,喜光照充足,建园最好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透气性佳、微酸或酸性的土壤[2-3]。园地确定后,最好全面犁耕1次,让烈日曝晒熟化土壤,同时清理园地里的树根或石头。如果是山地且有一定坡度的,可适当开设环山行,反倾斜度为12~15°,台面宽1.8~2.5 m,穴位最好错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 定植

海南一年四季均可定植,但以3—4、9—10月定植为好。种植密度依地势和土质而定,地势低水位高,土质瘦瘠则较密,反之种植较疏。一般株行距为4~6 m×3~5 m,栽植密度330~840株/hm2。种植方式有正方形、三角形等。穴宽60 cm、深80 cm,挖穴时把表土和心土分开堆放,将过磷酸钙0.5 kg、腐熟有机肥30 kg以及适量表土混匀回穴,最后回表土至高出地面20~30 cm,堆沤1~2个月待植。栽植时要选无病虫害健壮苗木,待其新叶充分老时进行,割破苗木塑料袋,把苗木直放在穴中央,然后回土稍微压实,最后盖草淋足定根水。注意定植回土不能超过嫁接口。定植后7 d内没有下雨,每2~3 d淋水1次,保湿土壤,以后视土壤干湿情况,数天淋水1次[2-3]。 4 幼树管理

幼树管理的目的是促进根系生长和扩大树冠,尽早形成强健的干枝构架,积累养分,为早结果、丰产奠定基础。 4.1 浇水

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若发现刚种下的龙眼苗有凋萎现象,应及时疏去一些叶片,盖草遮荫,并常喷清水。 4.2 树盘管理,中耕除草

龙眼种植半年后要进行全年覆盖,确保土壤保水保墒。方法:树盘松土,在离树头30 cm处,由浅至深逐渐由内向外翻松表土,深度为10~15 cm,然后盖草。 4.3 施肥

幼树施肥以水肥为主,勤施薄施,坚持“一梢二肥”,从小苗第1次新梢老熟抽第2次新梢时开始施肥。以后每抽生1次新梢,在其顶芽萌动时施1次肥,在嫩叶较绿时再施1次。定植半年后可开沟施肥,在离树头35 cm处开条宽20 cm、深30 cm的环沟,施下沤熟的混有磷肥的人畜粪水肥,施满盖土[4]。 4.4 扩穴改土

种植1年后,可进行扩穴改土,时间为每年6月或冬春季节(结果树做法相同)。方法:沿树冠滴水线两侧挖双沟,沟长与树冠等宽即可,深40 cm、宽30 cm。每株施绿肥20~30 kg、石灰0.5 kg、尿素5 kg、磷肥1 kg、优质有机肥20~35 kg。方法:首先沟底回一层表土,压上混有石灰的绿肥,随后回一层表土,然后把混有磷肥、氮肥表土的腐熟有机肥继续回土,最后回表土高出地面。逐年轮换位置开沟,施肥依此做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4.5 整形修剪

一是定干:离芽接口上方30~40 cm处去顶定干。二是主枝留取:在接穗上留取2~4条不同方位、空间分布均匀的枝条,当主枝长至20~25 cm时可摘心去顶或等到新梢转绿后留在20~25 cm处剪除。三是次级分枝留取:主枝抽梢后,取2~3条健壮枝条作为二级分枝,剪枝方法与主枝相同,以后分枝按此法留用,培养成枝条短粗、分布均匀、冠幅大、树体低的良好树型。此外,主枝角度过小(与主干延长线夹角 70°)时,可用竹棍支撑或用线绳牵拉调整。 5 结果树管理

结果树管理主要目的是培养健壮结果母枝。成龄结果树1年抽梢3~5次,结果枝以秋梢为主,而秋梢一般抽生2次,末次秋梢为主要结果枝。为将未次秋梢结果枝控制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老熟,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在采果前15 d施果前肥。结果树按挂果50 kg鲜果为标准每株施尿素0.5 kg、复合肥1 kg、有机肥(豆饼及农家肥混合)2.5 kg,可以迅速恢复树势,促发第1次新梢。二是秋梢肥于9月中下旬施入。结果树按挂50 kg鲜果施复合肥1 kg、硫酸镁0.25 kg、氯化钾0.25 kg、硼砂0.1 kg,以使第2次秋梢能适时抽出,及时老熟。三是采果结束后马上修剪。如果幼龄结果树第1次挂果,应先培养好夏梢,再适当短截培养初次秋梢。短截后初次秋梢抽生,应留取2条健壮秋梢,其余的抹去,在其长至20 cm时摘心。同时,在其嫩叶转绿时喷施0.2%磷酸二氢钾+0.2%尿素。末次秋梢抽生,应留取1条健壮的作为结果枝,在其长至20 cm时摘顶。在其嫩叶转绿时,喷施0.2%磷酸二氢钾+0.2%硫酸镁+0.1%尿素,同时喷施菊酯类农药防治害虫。 6 控梢促花

龙眼结果母枝在11月上旬之前老熟的,来年开花坐果较好,在这之后未老熟的,均作冬梢处理,要采取合理措施进行控梢。 6.1 物理控梢

一是人工摘除冬梢。当冬梢萌发生长至刚展叶时及时除掉。二是环割。青壮年龙眼树于11月上旬进行环割,初结果树在末次秋梢转绿老熟时进行。环割原则为长势强的宜早宜重,长势弱的宜迟宜轻。环割1~2圈,以螺旋环割或非闭合环割为好。三是断根控梢。在10月底至11月上旬龙眼的末次秋梢老熟后进行,疏松树盘表土,断其上层根系,日光曝晒。四是控水控肥。进入11月应适当控水,少施氮肥,增施磷钾肥,以防抽冬梢,有利于控梢。 6.2 化学控梢

开花前2~3个月给龙眼树喷1~2次多效唑,或在开花前3~4个月,在树冠下施多效唑5~8 g/m2。如果出现抽冬梢迹象,再喷施乙烯利3~7 mL/m2即可控梢,同时还可追施叶面肥0.2%磷酸二氢钾+0.2%硫酸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7 壮花保果

花的质量直接影响坐果率的高低,为了壮花促果,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施壮花肥。在抽花穗时施1次水肥,以挂果50 kg/株计,每株施复合肥1 kg。二是疏花。在花穗长15 cm,已现蕾时,进行短截花。将花穗主轴顶端短截4~5 cm,留下3~4个侧穗。同一基枝上有2穗或多穗时,疏去主花穗,留副花穗;或疏去上部较长的花穗,保留下部较短花穗。形成“短、稀、壮”花穗,减少花量,提高雌花比例。三是施保果肥。谢完花后施1次保果肥。株施复合肥2 kg、氯化钾1 kg、过磷酸钙1 kg。也可对水淋施。四是叶面追肥,保花保果。①开花前。喷施0.2%尿素、0.2%磷酸二氢钾、0.05%钼酸铵、0.2%硼砂、0.6%硫酸镁,加杀虫剂(敌百虫或菊酯类药)。②谢花期。龙眼雌花谢后10~15 d喷1次0.2%磷酸二氢钾+核苷酸+九二○+防落素0.5~0.6 g。③幼果膨大期。喷核苷酸+0.2%尿素+0.2%磷酸二氢钾+防裂素。 8 病虫害防治

主要防治龙眼叶斑病、煤病及荔枝蝽蟓、龙眼角颊木虱、龙眼亥麦蛾、荔枝蒂蛀虫等病虫害。一是龙眼叶斑病、煤病。主要危害叶片,在发病初期可用30%氧氯化铜600倍液防治。二是荔枝蝽蟓、龙眼亥麦蛾。主要为害嫩梢、花穗等,使用90%敌百虫800倍液防治。三是龙眼角颊木虱。主要在嫩梢、芽、叶上吸食危害,使用80%敌敌畏乳油800~1 000倍液防治。四是荔枝蒂蛀虫。主要蛀果危害,使用90%敌百虫800倍液或菊酯类农药防治。 9 参考文献

[1] 石硖龙眼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04(7):22-23.

[2] 李文海,黄露茹,彭培堂,等.龙眼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热带农业,2009(5):59-61.

[3] 阮彩美,黄瑞娟.龙眼低产园改造综合技术[J].广西热带农业,2003(2):14-15. [4] 华敏,何凡,王祥和,陈等.龙眼低产园改造关键技术[J].中国热带农业,2007(3):54-5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