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讲 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一、选择题
1.“印度对中国的贸易价值主要的却又得自鸦片贸易,没有印度贸易,董事会不可能这样顺利地为国内开支取得大量汇款;英格兰商人也不可能得到现在那么大量的茶叶而不需要向中国送出大量的白银。”这表明鸦片走私的直接作用主要是( )
A.增加了英国政府的财政收入 B.扭转了对华贸易逆差 C.打开了中国市场大门 D.扩大了英国对华商品输出
2.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写道:“我们在重新审视鸦片战争时,也很有必要将之放入现代历史发展大潮的背景中进行考察。……如果不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的,至于英国在华贸易的重点是鸦片而非茶叶或其他什么商品,这只是历史的巧合罢了。”该材料旨在说明( )
A.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历史的偶然 B.鸦片贸易引发战争是历史的必然 C.鸦片战争的结果并非历史的偶然 D.鸦片战争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
3.这个条约的签订改变了长期以来中国与外国人之间经商的习惯和组织,开始了新的贸易制度。一夜之间,过去原本举足轻重的行商遭到削弱。这个条约最可能是指(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若对此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西方国家希望通过“最惠国待遇”获得更多权益 B.西方国家想借“修约”名义摄取更多的在华利益 C.清政府没有遵守《南京条约》各项条款的规定 D.总理衙门拒绝了西方提出的公使进驻北京的要求
5.“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抗日战争 6.中英《南京条约》:“议定英国往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覆用札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此规定( )
A.表明英国对清政府存有明显歧视 B.使中国享有与英国平等的地位
C.在客观上有利于推动中国外交的近代化 D.反映了该条约的屈辱性
7.近代一位诗人曾言:“和议知非策,瀛东弃可伤,坠天忧不细,筹海患难防。”又言:“初传烽火照辽阳,忽见干戈满故乡。”使这位诗人感到愤懑的历史事件是( )
A.火烧圆明园 B.清政府割让台湾 C.八国联军侵华 D.国民党败退台湾
8.1894年7月11日《申报》发表《战必胜说》一文,从中国传统的战胜之道——天时、地利、人和来进行分析,认为日本东京地震是天心示警,此失天时;海口众多,处处可攻,此失地利;党派林立,人各一心,又失人和。而中国自仿行西法以来,“凡事皆一洗因循之习”,军队历练,民众同仇,所以对日本“尚何有惧哉?”这表明战前( )
A.中国已经做好了战争准备 B.国人对国情分析比较透彻
C.日本丧失天时、地利、人和 D.国人的心态盲目自信
9.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应首选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0.德国《前进报》在1900年6月19日的社论《铁拳》一文中盛赞它为“神圣的战争”。文章说:“如果说有所谓‘神圣的战争’,那么,中国奋起抗击以主子姿态出现的外国剥削者的战争,正是这样一个‘神圣的’民族战争。”“以主子姿态出现的外国剥削者”是指( )
A.侵华英军 B.英法联军
C.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日军 D.八国联军
11.胡绳认为:列强支持清政府的政策中包含着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一方面它们要清政府保持腐败与懦弱的状态,因而只能屈服于外国的压力,遇事妥协让步;一方面又想使它具有足以镇压亿万人民群众的力量,以造成有利于外国侵略者的内部安定秩序。列强的这种政策在以下哪个条约中表现最为明显(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2.1902年2月,《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澳大利亚人)说过:“我们在‘暴乱’(指义和团运动)中并无所失。而事实上我们的威信大增,我们敢肯定地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这是因为( )
A.清政府保证“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
B.凡中国人与英国人“交涉词讼”,“其英人如何科罪……发给管事官(即英国领事)照办”
C.清政府保证“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 D.清政府同意外国军队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54年,英国向清政府提出中国全境开放通商、外国公使常驻北京、鸦片贸易合法化等18项修约条款。清朝君臣认为《南京条约》是“万年和约”,不应另立新章,对外国的要求未予理睬。
材料二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刺激了中国的官僚士大夫阶层,“变局论”在思想界流行开来。
为了应对变局,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负责外交、通商等事务;设总税务司,管理全部海关税务,但这一机构一直由洋人把持;设同文馆,培养外国语言文字、科学技术人才。中国近代化运动由此起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英国为什么提出“修约”要求?这些要求是怎样得到满足的?
(2)据材料二,所谓“变局论”是指什么?你怎样理解“变局论”出现的原因和历史影响?
第8讲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
一、选择题
1.1853年,英国一家报纸曾登文指出:“叛乱运动的最后成功将是敌视在中国的外国人的信号,我们的损失将是很大的,我们的所得将是零。”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文中所指的叛乱是太平天国运动
②表明该运动的斗争的主要对象是外国侵略者 ③暗示太平天国运动面临双重敌人 ④说明侵略者极端仇视中国革命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太平天国西王萧朝贵是广西武宣人。在武宣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歌谣:“不怕清妖兵马足,天军引他到山麓,好比红薯堆进灶,大大小小一窝熟。”“妹莫忧,卷起包袱上柳州,跟随天军去打仗,太平天下乐悠悠。”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 )
A.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B.军事力量强于清政府 C.实现了土地平均分配 D.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3.洪秀全主张“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孙中山提出“平均地权”,二者的相似之处是( )
A.维护小农经济是其出发点 B.都具有近代化色彩
C.绝对平均分配土地是其主要内容
D.其反对的对象都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4.历史学家徐中约指出:“在太平天国之后,湘军和淮军的官佐因功而擢升至重要职位,从前由满人占据的重要督抚位置现在落入了汉人之手。……外省大员在国是中的影响日益扩大,势力强大的巡抚和总督时时会摆脱中央政府自行其是。”作者所阐述的核心意思是( )
A.清政府权力的转移有利于社会进步 B.太平天国运动具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色彩 C.太平天国运动推动了满洲贵族统治的瓦解
D.太平天国运动促使清政府的权力由满人转移到汉人 5.太平天国《资政新篇》的下列内容说明了( ) 《资政新篇》内统一政令,依法听取社会舆论;兴办医院和慈善兴办保险事业 容 治国 反对迷信 机构 A.这个文件适应了太平天国革命的需要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对农民的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 C.当时的农民阶级要求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D.近代农民领袖能够接受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主张
6.台湾史学家张玉法在《清季的革命团体》中说:“中国古代以文化为本位,种族间的芥蒂不大,文王是西夷之人,舜是东夷之人,都可以成为中国的良君。宋代以前,夷狄之人或吸收中国文化而后入主中国,或入主中国后吸收中国文化,苟无种族歧视,都是被接受的。元朝不以平等待汉人,乃有朱元璋的民族其命。清代的情形,与元相似,自始即有种族之见所造成的冲突,及西方民族独立、民权革命等思潮输入,更增强了‘反满’的情绪。”作者认为( )
A.中国历史上没有种族歧视
B.中国文化是调和种族间关系的“润滑剂”
C.清末革命团体的“反满”是朱元璋“民族其命”的翻版 D.西方民族独立、民权革命等思潮输入延及整个清朝
7.“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穿越时空,轻拂史尘,我们不难发现堪称是中国历史发展里程碑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美国1787年宪法有着惊人的相似。这指的是( )
A.都是民主与封建专制斗争的结果 B.都深受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 C.都是工业近代化的产物 D.都包含有实行总统制的内容
8.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而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主要是因为( )
A.体现了反封建的斗争目标 B.提出民权为平民共有 C.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9.英国人赫德曾说:“简单说来,这是一个纯粹爱国主义的自发自愿运动,其目标是使中国强盛起来,这个运动已经掌握了群众的想象力,将会像野火一样烧遍全中国。”这个运动应当是( )
A.禁烟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三元里抗英斗争
10.有史学家认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接连发生,层次分明的连在一起,形成一场“总运动”。这场“总运动”的基本趋势是( )
A.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的转型 B.政治上由专制向民主化转变 C.由农耕经济向工业化的飞跃 D.技术、制度、文化渐次转型
11.“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毫无疑问的。”这是对下面哪一个历史事件的评价( )
A.维新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12.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二、非选择题
13.伟大的历史事件,总是在推动历史车轮转动的同时,让一代代人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汲取前进的力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主题一 人文主义与辛亥革命
材料一 “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依据材料一分析,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相比“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有什么发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变化的原因。
主题二 太平天国与辛亥革命
材料二 太平天国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地主经济,使江南地区自耕农普遍增加。自耕农的增加,是活跃商品经济的有利因素。而地主阶级经过革命的打击,不少人“视田业为畏途”,把部分资金投入工商业,成为民族资本的一个来源。
由于太平天国打破了清朝的统治机器,爱新觉罗氏的皇权……不可能再建立起坚强的中央政府,从而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权力。
——罗尔纲《太平天国史》
(2)有人说,“没有太平天国革命的影响,辛亥革命就不可能在一九一一年取得最终推翻清王朝、结束封建帝制的巨大成就”。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此观点的合理性。
主题三 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材料三 列宁在武昌起义后第一年,就明确预言:“在中国将出现许多个上海,中国无产阶级将日益成长起来。它一定会建立这样或那样的中国社会民主工党。”……辛亥革命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一个内在生长点。
——人民网《怎样认识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创立的关系》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运用以下四个词语以“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
辛亥革命 历史巨变 中国共产党 开天辟地
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④字数在100字左右。
第9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
一、选择题
1.当代学者提出了“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这是对五四运动历史地位的一个新提法。但究其实质,其主要认为五四运动是中国( )
A.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完成
B.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开端 C.资产阶级共和国向人民民主专政过渡的开始 D.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由古代向近代转变的起点
2.《剑桥中华民国史》说:“如果它(中共)在1922年和1923年选择单独作战而不与国民党联合,它可能干得更糟;如果它较早地为最后的决裂做好准备,它也许会干得更好。”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1922年中共决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 B.与“国民党联合”有利于革命高潮到来 C.中共犯了右倾错误导致“最后的决裂” D.中共较早准备决裂便能完成革命任务
3.“劳动者把他们自己分成什么宁波帮、广东帮、江北帮等等是不行的。这是把自己分裂的办法,怎样能拿着这种团体来和资本家奋斗呢?我们只有把一个产业底下的劳动者,不分地域、不分男女老少,都组织起来,做成一个产业组合。”这种主张最可能出现在( )
A.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4.八七会议上,毛泽东尖锐地指出:“从前我们骂中山专做军事运动,我们则恰恰相反,不做军事运动专做民众运动。”他着重强调:“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此次会议应重视此问题,新政治局常委要更加坚强起来注意此问题……”这说明当时( )
A.一些领导人已经认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B.“左”倾错误开始滋长
C.组织工人运动仍然是中共工作的重中之重 D.“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形成
5.“武昌之战,可谓民国史上一大事。然吾人所重视者,尚不在于此后战局如何转移,及吴佩孚地位如何消长,而在唤醒中外,注意于两种新事实及其结论:第一,孙中山所率之革命党,今乃有攻到武汉之武力是也。……第二,北洋正统之消灭是也。”“武昌之战”后,国民革命的中心( )
A.由珠江流域移到长江流域 B.由长江流域移到黄河流域 C.由黄河流域移到长江流域 D.由长江上游移到长江中下游
6.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写道:“土地分配的标准:以乡为分配土地的单位。所有乡村中男女老幼,一律平分。现依中央办法,改以劳动力为标准,能劳动的比不能劳动的多分一倍。”这一变化的主要目的在于( )
A.完成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B.实现“平均地权”的理想 C.发展生产以巩固根据地 D.争取农民参加革命战争
7.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有高潮也有低潮。右图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力量变化的趋势,其中与第二个高峰形成直接相关的是( )
A.北伐战争的推动 B.南昌起义的爆发
C.“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8.20世纪20年代农会会员数的变化反映了农民运动的状况。导致下表所示变化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省份会员数时间 广东 广西 湖南 湖北 1926年6月 647766 8144 38150 4120 1927年6月 700000 8144 4517140 2502600 省份会员数时间 江西 山东 直隶 河南 1926年6月 1153 284 1342 270000 1927年6月 382617 284 360 245500 A.南昌起义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C.北伐战争 D.《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发表
9.某学者在其著作《中国近代通史》中写到:“国共两党,一个关注上层,—个关注下层;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一个注重枪杆,一个注重笔杆;一个擅长武斗,一个擅长文斗。”文中描述的现象应该发生在( )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0.“中共日益增长的权力的真正源泉,在于其农村的社会和经济政策。尤其是______,经常被引用来作为中共在农村的力量的基础,它使中共能在那里‘扎根’,而政府对于这种
挑战完全束手无策。”文中空白处应填上( )
A.武装斗争 B.根据地建设 C.持久抗战 D.土地改革
11.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说:“从红军1934年10月16日在华南渡过浅浅的于都河,直至毛泽东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长征把中国这段历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下列能说明长征与这段历史联系的是( )
①长征精神对中国人民争取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起到了巨大的鼓舞作用 ②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③长征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由农村到城市的转移
④长征撒下了革命火种,成为人民革命战争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2.1935年2月,在红军长征途中,毛泽东写下了著名的《娄山关·忆秦娥》。其中“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体现了他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这首词的重要背景是( )
A.红军取得三次反“围剿”胜利
B.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长征
C.遵义会议召开,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D.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的政策。……我们应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1921年7月)
材料二 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议决,此次全国大会亦通过此议决。
——《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1923年6月)
材料三 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农民运动不赶速地做起来,农民问题不会解决;农民问题不在现在的革命运动中得到相当的解决,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
——毛泽东《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1926年9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政策发生了什么转变?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上述转变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转变产生的直接成果,这一成果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在国民革命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的认识有哪些发展?
第10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一、选择题
1.右图是1937年刊发在《救亡漫画》杂志上的一幅名为《收复失土》的漫画,画中的抗日军人一手握枪,一手高举大刀,两腿横跨长城内外。对这幅漫画表述正确的是( )
A.该漫画创作于抗日战争相持阶段
B.该漫画表达了作者对国民党政府的失望 C.“收复失土”意指收复丧失的关内大片领土 D.该漫画表达了画家渴望“打回老家去”的心声 2.日本编写的《新历史教科书》称:“日本希望和平解决中日间战争,从1938年到1941年间多次通过各种渠道向中方提出和平方案,但都没有成功。”其实,当时的历史真相是( )
A.日军对中国华北、华东等地的进攻被击退,损失惨重 B.相持阶段日本希望与中国和平谈判,“化干戈为玉帛” C.日军速决战破产,中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D.中国开辟了境外战场,与盟军联合打击日军,日军被迫提出议和
3.1940年八路军总部电令:由于“国际情势的变动,我西南国际交通被截断,国内困难增加,敌于八月进攻西安,截断西北交通之消息……因此,我军应积极地行动……”从中可推测我军采取的行动是( )
A.深入敌后,开辟敌后战场 B.配合国民党军队进行淞沪会战 C.在华北对日军进行百团大战 D.在敌后根据地发起局部反攻
4.(2013·福建文综)“中国为酷爱和平之民族,过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战,原期侵略者之日本于遭受实际之惩创后,终能反省……不料残暴成性之日本,执迷不悟,且更悍然向我英美诸友邦开衅……兹特正式对日宣战”。这一告示发表的历史背景( )
A.九一八事变爆发 B.全面抗战开始 C.太平洋战争爆发 D.国共合作宣言公布
5.(2013·重庆文综)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其间,双方虽经多次激烈斗争,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终究没有倒下,其首要因素是( )
A.民主人士的从中斡旋 B.共产党的努力工作 C.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D.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6.(2013·全国新课标卷Ⅱ)抗日战争期间,湖北省政府曾发布《湖北省减租实施办法》,在农村推行以“减租”为内容的土地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未得到国民党中央的肯定。这表明当时国民党中央( )
A.放弃了对农村原有土地制度的保护 B.阻止地方政府进行土地政策的调整 C.无力控制地方政府的行为 D.无意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
7.在毛泽东回到延安的欢迎晚会上,张治中发表感想说:“毛先生此次去重庆,造成了普遍的最良好的印象,同时,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就。”这里“很大的成就”主要指( )
A.解决了人民军队的合法性问题
B.决定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 C.达成了建立联合政府的协议
D.国民党承认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
8.1946年7月,毛泽东在《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的指示中说:“暂时放弃若干地方若干城市,是为了取得最后胜利……此点,应使全党和全解放区人民都能明白,都有精神准备。”据此,这一时期人民军队采取的主要作战方法是( )
A.游击战 B.攻坚战 C.阵地战 D.运动战
9.下列是一幅近代战争示意图,与此相对应的军事行动应该是( )
A.日本军队分三路大军向武汉开进 B.国民党进攻山东解放区以失败告终 C.人民解放军分三路发动渡江战役 D.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揭开反攻序幕
10.右图是一部反映解放战争时期某场战役中,胶东解放区的一支民工小车队踊跃运粮运弹药支前的影片剧照。战役胜利后,在毛主席“将革命进行到底”号召指引下,这支民工小车队参加了水手连,配合着解放军攻克了南京。据此判断这场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挺进大别山
11.1949年夏某报刊要用下列诗句作为时事评论文章的标题,你觉得哪一个最好( ) A.“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B.“战无不胜刘伯承,神机妙算邓小平” C.“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正忙” D.“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7年初,国民党陆军上将蒋方震在谈到中国能否打过日本的问题时指出:“……中国有地大与人众的两个优越条件,不战则已,战即不能不动用拖的哲学,拖到东西战争合流,我国转弱为强,把敌人拖垮而后矣。”
1937年8月18日,即八一三事变后的第五天,国民党高级将领陈诚……提出“我国军事落后且未有充分作战准备,不宜实施迅速决战之战略,但因我国国土广大、人口众多、经济资源散在各地,具有长期作战之条件。故我国对倭作战之最高指导方针,不能不根据优劣相反的客观条件,实施持久消耗战略。在此项大方针下,国军作战之具体运用可分为三期:第一期为持久抵抗时期,第二期为敌我对峙时期,预定之第三期,为我总反攻时期……”——
《民国高级将领列传》
材料二 自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之八年间,中华民国政府军发动大型会战22次,重要战斗1117次,小型战斗28931次。陆军阵亡、负伤、失踪3211419人。空军阵亡4321人,毁机2468驾。海军舰艇损失殆尽。壮烈牺牲在战场上的国民党将军即达二百余位,其中有11位上将、34位中将、48位少将。
——摘自 《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 请回答:
(1)指出蒋方震和陈诚在抗战的基本策略上有何相同之处?其共同的依据是什么?
(2)蒋方震和陈诚的主张有合理之处,但均未找到中国抗战胜利的根本出路,结合材料分析:他们认为取得抗战胜利的途径各是什么?其共同的缺陷是什么?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评价国民党的抗战。
第四单元 第7讲
1.B 题干中没有关于英国政府的信息,A错;从题干中“为国内开支取得大量汇款”、“不要向中国送出大量的白银”说明英对华贸易是进口少于出口,对华贸易顺差,可知鸦片贸易英国扭转了对华贸易逆差,B正确;鸦片走私不属于正常的中英贸易,而英国是要使中国成为其工业品市场和原料产地,C错;鸦片是从英属印度走私来的,不属于英国商品,英国商品是工业革命的产品,D错。
2.D A、B、C项与材料信息冲突。从材料中“现代历史发展大潮的背景中进行考察”、“如果不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的”,可以得出D项正确。
3.A 本题要注意提取信息:这个条约使中国打破了和外国在通商方面的习惯,特别是行商的作用削弱,所以应该是指《南京条约》签订后出现五口通商,列强逐渐操纵、控制了中国市场。答案A。
4.B 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及其附件规定了“最惠国待遇”,清政府开放上海等为通商口岸,故A、C不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才设立总理衙门。“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表明欧洲列强希望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故选B项。
5.A 这段话选自中国近代史大家陈旭麓先生极有代表性的一篇学术论文《关于中国近代史线索的思考》,对于我们了解中国近代史线索颇有裨益。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揭开了侵略与对抗、中西社会冲突的帷幕,中国自此被轰出中世纪、进入近代,开始有了世界的概念,萌发了“师夷”即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要求,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一系列变化。所以,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正确选项为A。
6.C 照会的意思是一国政府把自己对于彼此相关的事件的意见通知另一国政府,具有平等基础上进行的官方交往,最早出现在鸦片战争前的英国对华文书中。从材料可以看出英国大员与中国的大臣往来用照会;英属员与清大臣来往用申陈;清大臣批覆用札行;两国属员往来用照会。同级官员和不同级之间的文书来往用语是不同的。难以看出英国对清政府存有明显歧视,排除A。只能说在外交礼仪是平等对待,难以说明使中国享有与英国平等的地位,故排除B。本条款不能反映了该条约的屈辱性,故排除D。所以正确选项为C。
7.B “筹海患难防”说的是洋务派筹办海防不能救中国,指甲午战争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实践上的破产。诗中的辽阳是辽宁的一地名,推断战事起初在东北,不难得出答案。答案B。
8.D 从材料中对日本“尚何有惧哉”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当时中国人没有看到日本国力强大,中国落后,反映国人的心态具有盲目自信。答案D。
9.C 从“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显然体现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从以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的转变,那么“在此以后”是指签订《马关条约》以后,该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反映了西方列强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进行资本输出的要求。选C。
10.D 根据题干时间“1900年”分析,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1900年6月至1901年9月期间发生的一次战争,因此D项符合题意。A项不具体;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于1856年;甲午中日战争发生于1894年。
11.D 材料主要表明列强要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其统治中国的工具,实行以华治华。《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只体现英国和日本的利益和要求。《天津条约》要求清政府割地、赔款、通商、传教等,进一步扩大侵华权益。《辛丑条约》中规定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体现了材料的观点。答案为D。
12.C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题干中“1902年”的时间是在《辛丑条约》签订之后,A项为19世纪末的“门户开放政策”;B项为“领事裁判权”,此项权利列强在《南京条约》附件中获得。C、D项为《辛丑条约》中的内容,但是就危害而言,C项比D项大,符合题干中“我们的威信大增……从未像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答案C。
13.(1)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侵略权益。途径:外交上的“修约”要求遭拒绝后,以武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满足了其要求。
(2)指一定程度上认识到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迅速发展和中国的落后,出现“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观点。理解:“变局论”是在外国以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国门和西学日益传入的条件下,中国思想界反思时局而提出的。“变局论”的提出推动了学习西方思潮的发展,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起步(特别是洋务运动的兴起),同时也便利了外国势力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第8讲
1.C 据题干中1853年及“叛乱运动”可知评论的是太平天国运动,①对;太平天国运动主要是反清,②错;从报纸内容可以读出这家西方报纸对太平天国持敌视态度,③④正确。答案C。
2.A 歌谣反映出武宣民间对太平天国的赞扬,说明群众支持太平天国运动。答案A。 3.D 孙中山是要变封建土地制度为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办法是核定地价,A、C错;洪秀全是要建立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理想社会,B错;答案D。
4.C 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作者表明地方政权逐渐被汉族官僚控制,有些地方中央政府不能控制。这表明满族政权开始瓦解,但不能因此表明政府的权力转到汉人手里,排除D。太平天国既不帮清政府,也不帮汉族地主,相反都是斗争的对象,与是否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色彩无关,排除B。题干材料无法表明太平天国运动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排除A。答案C。
5.D 《资政新篇》据史实来看并非农民革命运动的产物,没有适应太平天国革命的需要,排除A;《资政新篇》发表时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还未产生,排除B;C也不符合历史史实;《资政新篇》为农民领袖洪仁玕所写,其刊印也得到太平天国领导人的同意,故正确答案为D。
6.B 从材料中“元朝不以平等待汉人”可知作者认为元朝有种族歧视,A错;由“夷狄之人或吸收中国文化而后入主中国,或入主中国后吸收中国文化”可知中国文化在缓和民族关系方面起了作用,B正确;清末革命团体“反满”不仅是要推翻清朝统治,而且还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因此C错;西方政治思想的输入是近代的事,D错。答案B。
7.B 美国没有专制历史,因此没有反专制斗争,A错;两者的内容都吸收了三权分立等欧洲启蒙思想,B正确;近代中国没有新型工业化运动,C错;《临时约法》规定实行的是责任内阁制,D错。
8.C 考查的是民权主义而不是三民主义。民权主义虽体现反封建的目标,但反封建专制是为了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因此,把民权主义作为三民主义的核心,主要不是其反封建,而是提出了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目标,A错;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追求的是资产阶级民权,B错;1905年民权主义的内容是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C正确;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D错。答案C。
9.B 禁烟运动是林则徐组织的,不属于自发自愿的运动。辛亥革命脱离了群众,并没有掌握群众的想象力。三元里抗英斗争并没有像野火一样烧遍全中国。只有义和团运动符合材料所述。答案B。
10.B 总运动包括三大事件,因此正确选项应符合三大事件。由于三大事件都是政治性的,因此B正确。
11.B 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民主主义”。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材料中
所发生的情形,应该是发生在辛亥革命以后。答案B。
12.A 考查辛亥革命的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简而言之,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B、C、D无法从题干中体现。答案A。
13.(1)发展:由文艺复兴提倡人性、追求现世幸福、个性解放到辛亥革命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
原因:民族危机加剧,资本主义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2)太平天国运动沉重地打击了清朝封建专制政权;为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3)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推翻帝制;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阶级的壮大;宣扬了民主和科学,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了条件,中国革命出现开天辟地的变化。
第9讲
1.B 第一次历史巨变指辛亥革命推翻帝制,第二次历史巨变指实现民族独立、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B项包括了材料中观点的两种意思,正确。
2.B 本题考查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作者认为中共如果不和国民党合作,干的会更糟,国共合作后,如果中共早有合作破裂的准备,会干的更好,实际都在强调必须与国民党联合,故B的说法最符合题意。答案B。
3.A 从材料内容看,主张劳动者(即工人阶级)联合起来同资本家进行斗争,土地革命时期的主要革命对象是国民党反动派,抗日战争时期主要是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过渡时期则是采取争取资本家支持的和平改造方式,排除B、C、D。中共一大明确规定党的纲领是无产阶级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与材料内容符合。答案A。
4.A 题干中突出强调了“军事运动”,说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些中共领导人认识到了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当时虽然“左”倾思想有所滋长,但毛泽东的话并没有这一错误,B项不对;C项与题意明显相反;D项是秋收起义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才出现,因此均应排除。答案A。
5.A 从“吴佩孚”、“北洋正统之消灭”等信息判断“武昌之战”是指国民革命军北伐攻克武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此时革命中心由广州即珠江流域转至武汉所处的长江流域。答案A。
6.C 本题注意“变化的主要目的”。为什么按劳动力分土地?显然是从有利于生产的角度出发考虑的,故C正确。如要调动农民革命积极性的话就不需要改变分配方法了。
7.C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根据题干第二个高峰大约是1931~1934年左右,处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实行“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形成革命小高潮。北伐战争是1926~1927年,时间不符,排除A项;南昌起义时间是1927年,排除B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建立,时间不符,排除。答案C。
8.C 注意表中的时间是1926~1927年,只有C符合这个时间段。
9.A 材料中反映的是国共两党关注点的不同,没有关于两党矛盾(内战)的信息,故排除B、D;国民革命时期,国民党在合作中占主导地位,材料所述符合这一时期两党合作的特点,A正确;抗日战争时期,两党都重视军事,故D错;答案A。
10.D 材料中“……真正源泉,在于其农村的社会和经济政策。尤其是______,经常被引用来作为中共在农村的力量的基础……能在那里‘扎根’”,可以理解到这种政策首先是农村的社会和经济政策,其次通过这种政策的实施加强了中共在农村的力量、还巩固了在农村的根基。联系各选项,本题应选D项即土地改革;A、C项不属于农村的社会和经济政策;B项根据地建设包括农工商经济的发展等,与材料联系不够直接。答案D。
11.C 本题可用排除法,③的说法不符合长征的史实,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到城市的转移是在1949年3月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答案C。
12.C 从题干时间看,只有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相距最近。此外,词中反映了毛泽东对革命的信心,这是由遵义会议带来的。答案C。
13.(1)转变:从独立、攻击到决定党内合作。原因:共产党人认为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是唯一革命的党;中国共产党还不是一个强大的党,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孙中山同意与共产党合作。
(2)成果:国共合作实现(或国民革命运动兴起)。
影响: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3)认识到掌握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的重要性,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认识到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决定开展土地革命。
第10讲
1.D 从时间和画的内容来看,A、B两项错误;作者的意图在于收复丧失的关外大片领土,而C项的表述错误;故正确答案为D项。
2.C 1938年10月日本侵略者占领广州、武汉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日本改变侵华战略方针,对国民政府以政治诱降为主。答案C。
3.C 本题可以从时间“1940年”以及“八路军总部电令”上判断,采取的行动是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故C项正确。A、B两项发生于1937年,D项发生于1944年。答案C。
4.C 本题要求我们回答出中国正式对日宣战的背景。教材上的表述是“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12月9日,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德、意宣战”。材料中“过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战”可以看出时间是1941年,A、B、D三项的时间分别是1931、1937、1937,所以从时间上也可以选出C。
5.D 此题考查学生知识记忆和迁移运用能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始终没有被破坏的首要原因是中日民族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故选项D符合题意。
6.D 材料中湖北省政府推行“减租”为内容的土地改革没有得到国民党中央的认可,这说明在民族利益和阶级利益的权衡中国民党中央选择了维持农村原有的封建土地所有制,A项表述错误,D项符合题意。并结合材料中湖北省土地改革取得一定成效,排除B项和C项。答案D。
7.B “毛先生此次去重庆”是指重庆谈判,重庆谈判结果是签订《双十协定》,其内容之一是决定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但这次谈判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并未达成协议,更没有达成建立联合政府的协议。答案B。
8.D 材料中毛泽东强调中共之所以放弃一些地方,是为了取得最后的胜利,反映了中共在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时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的信息,故选择D项。A项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抗日根据地中采取的战术;B、C两项是解放战争后期中共采取的作战方法。
9.D 依据图中的地点“大别山”和图片上的作战战略(两翼牵制,三军配合)可知,这是挺进大别山的示意图。故选D。
10.B 本题考查解放战争。根据材料中“胶东解放区”信息可以决断出这个战役的区域,“战役胜利后,在毛主席‘将革命进行到底’号召指引下……配合着解放军攻克了南京”等可以判断出这场战役的大概时间,两个信息结合这个战役是指淮海战役,本题选B项。
11.A 注意利用时间1949年夏。1949年夏三大战役已结束,解放战争的主要任务是追歼残敌,A正确;B评论与淮海战役有关;C项主要反映的是1947年的土地改革;D反映的是国民党发动内战。答案A。
12.(1)都主张持久抗战。中日两国的基本国情。
(2)蒋方震把持久抗战胜利的希望寄托在国际形势的变化上;陈诚则主张依靠政府和军队的持久抵抗来争取抗战的胜利。他们都轻视人民群众的力量。
(3)与中共合作建立了统一战线,组织全国人民抗战;打破了日本侵略者迅速灭亡中国的企图;广大国民党官兵英勇作战,作出了巨大牺牲;一度配合了中共在敌后战场的抗战;有力地支援了世界其他国家的反法西斯斗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