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农村基础教育教师问题的现状及对策

2022-01-18 来源:易榕旅网
- - -

-

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业 论 文

浅谈农村基础教育教师问题的现状及对策

入 学 年 月__2013年春_____ 姓 名__吴宪青_______

学 号____

专 业___教育管理_____

联 系 方 式____ 学 习 中 心__广播电视__ 指 导 教 师___邢维福_______

完成时间_2015_年_03_月_28_日

z -

毕 目: - - -

浅谈农村基础教育教师问题的现状及对策

摘要:教师是振兴教育的关键。本文以市周边农村地区的小学为例,对农村的

基础教育教师问题持以公正的心态,审视其对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影响。

目前农村的基础教育还存在一些令人堪忧之处。教师是基础教育落实和发展 的基础的基础,没有教师就无从谈起教育,也正因为如此,基础教育也呼唤高素质、具有创新能力、适应新课程改革和教育新形势需求的教师。

辩证地看,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中所呈现的教师问题,虽然有主观有客观的、有部有外部的、有历史遗留的有新形势造成的、有长期形成也有暂时存在的原因。我们应以什么样的态度以及什么样的方式行动,来应对来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才是关键的。

关键词:农村 基础教育 教师问题 分析与思考 建议

基础教育,广义上特指大学前教育或中小学教育,我们教育部门通常将基础教育视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是由国家规定的国民必须接受的教育,或者说是达到公民基本素质要求所应接受的教育。

随着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活动全球化,人们认识到,中小学教育不仅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处于基础的位置,在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中也是至关重要的基础。提高国民的基本素质,提升人力资源的水平,参与国外的竞争等,都缺少不了高水平、高质量的基础教育。

然而,由于受种种主观或客观的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农村基础教育已经远远滞后于教育新形势的要求,社会及经济的发展迅速和步伐。这必然会对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的实施、创新人才的培养、九年义务教育的落实等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本文以市周边地区农村小学为例,从以下几个个方面对农村基础教育教师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

- z -

- - -

一、 市农村小学教师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通过调查,笔者发现,市农村小学教师的整体状况呈如下特点:

1、教师人数紧缺,专职教师少。比如,鸡公山管理区的一些完小,七个教学班,才配10名教师左右,而专职教师只占9%。而非专职教师知识和能力结构中普遍缺乏必要的教育学和心理学基础知识。

2、教学任务重。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任教科目多,任课年级交叉,班级多是整体任务重,容杂,教学工作量、职务工作量、集体活动工作量、教育教学延伸工作量等繁重。走形式的书面材料较多。在接受调查的教师中,80%除了教一个班主课外,还兼教至少两门其它课程,最多的教6个班。各小学情况基本一致。比如,村小教学点反应,教师严重缺乏,有的一人教整个学校的体、音、美等课程。一般都带了3个班左右,一周20多个课时,还要批改大量的作业。 3、学历层次低。就学历而言,接受调查的教师中,本科毕业的占6%,专科毕业的占21%,中专(师)毕业占20%,进修结业的占32%,自学的占21%。这一数据与在各县调查的情况基本相符。比如在鸡公山管理区的乡小学和村小学共有11所,在这些学校中,多达51%的教师仅有进修学历。由于未经正规训练,绝大多数教师语言知识薄弱,语言技能匮乏,再加上乡音浓重,方言夹杂,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4、学习、交流机会少。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自2002年以来,逐步铺开,各学科改革的容会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而这些新容、新观念、新方法一般是通过培训学习获得。接受调查的教师中,只有18%有机会接受这样的培训,看过其它有经验的老师上课。这与对其它各县农村调查情况基本一致。老师们缺少相应的学习,交流体会,共同提高的机会,不了解教学新动向,新方法,只是沿用传统的做法,方法旧。

5、职业动机不强,“乐教”不多。农村小学办学条件差,教师住宿条件差,生活不便。再加上教学的特殊需要由于经费少不能得到满足。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反过来影响了老师的积极性。抽样调查表明,74%的老师不愿意在农村小学教学。 6、应用网络化资源的技术匮乏。教学环境的变化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新要求。网络化教育的实施,使教育教学发生了重大变革。多媒体信息技术,网络化教学资源,新的教育模式等信息化教育特征的涌现,要求农村教师必须具备信息化教

- z -

- - -

学能力等新型能力素质。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农村小学不具备运用网络资源的条件。而在问及到\"是否熟悉并能够熟练运用网络教学资源\"时,接受调查者中,只有百分之八的回答是肯定的。

7.职业倦怠严重。农村教师由于劳动强度大、待遇低、社会声望、生源素质等各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职业倦怠严重。因受市场经济和利益驱动的社会风气影响,一部分教师对待工作是无精打采、毫无生气。整天不是认真钻研教材教法和学生,而是琢磨事琢磨人,找路子跑关系。对待教学工作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对领导巴结攀亲。不管教育形势如何变化,不管教育成绩如何,总认为学校拿他没办法,总认为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据笔者调查暗访,每个学校的这类老师占五分之一左右。

8.评价机制不科学。这涉及两个问题:第一是评价的指标体系是不是科学;另一个就是评价的过程是不是,也就是评价的过程教师是不是能够参与。有个比喻说的好:评价机制好比是杠杆撬动物体时的支点。这个支点的位置,直接决定杠杆撬动的难易程度。一套好的评价机制,往往能起到“四两拔千斤的”的作用。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发展农村基础教育的关键

事实上,即使在城市地区,小学教师的师资的整体状况也不是很乐观。在大区,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的师资问题状况更加令人担忧,可以说是制约市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瓶颈。在对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的问卷调查中,我惊奇而又在预料之中地发现,他们全部把“师资”这个问题列为“农村基础教育教学中的困难”之首。认为:“师资不足”、“师资是最大问题”、“师资为一等问题”。市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全市农村教育教学现状,也认为“关键是师资”。因此,当前农村基础教育教学的关键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师资水平。我认为,这既是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教学的必需,也是目前具有极大可行性的举措。原因是:

1. 从整体上看,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教学是一项涉及观念转变,经费投入,

资源配置等问题的综合工程,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取决于政策的启动,并非旬月可成。相对而言,师资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可取决于学校和教师本身。要尽快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基础教育教学发展,我们不能坐等条件,一定要抓紧时间,趁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大好时机,利用现有条件,通过各种方式,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

- z -

- - -

2. 教师的专业化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法》规定“教师

是履行教育教学的职责的专业人员”,这就意味着教师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并非任何未经训练的人可以随意替代,也意味着教师专业化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作为教师,要想保持其专业地位和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就必须对自己任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及有关教育学科的知识不断地学习、深化。

3. 小学教学的特殊性对教师提出了特别的要求。小学教学是启蒙和入门阶

段的教学。其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学习的自信心,培养一定的语感基础,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具有好奇、好动、好表现、善于模仿等特点,他们喜欢新鲜事物,对事物的好奇心能激起他们的兴趣,但很难将兴趣保持下去。因此基础教育教学的特殊性对教师提出了特别要求:既要具备较强的语言知识和扎实的语言技能又要具有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创新、科学的教学方法。

4. 农村基础教育的教学现状决定了教师需要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敬业精

神。毋庸讳言,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农村基础教育教学还存在相当大的困难:经费短缺,配置匮乏,没有或很少有可能获得教学需要的设备以形成必要的教学环境;由于观念滞后,教学往往受到很多因素影响;种种困难不可能在短期解决,这就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敬业精神,自觉地克服困难,创造条件,搞好教学。

三、

关于农村基础教育教师问题的思考

1、更新观念,重新认识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

这次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着深刻的国际国背景。教师是课程实施过程中最直接的参与者,新课程计划成功与否,教师的素质,态度,适应和提高是一个关键因素,因此,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师素质,不仅是学校和教师本人的问题,有关部门也应该高度关注,认真对待,积极扶持。

2、采取多种措施,满足师资需求。我呼吁,有关部门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鼓励教师去农村小学任教。比如:提高农村小学教师待遇;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上给予优先考虑;城市教师定期(一年或两年)到农村小学支教等。

- z -

- - -

3、改善学校的物质生活环境。环境,包括校环境和周边环境。学校是不是整洁、干净、亮丽、宁静、舒适,对于生活于其中的每一个人来说都很重要。如果走进一个学校乱糟糟的,非常的喧闹,我们老师一定感觉不会好。周边环境如何也不可忽视,所以需要相关部门全力维护,保证学校的宁静、有序、治安状况良好,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4、举办培训学习活动。各级教学、教研部门应该主动承担培训任务,强化各学科、各学区观摩课,提高全体教师的教学水平。使他们在教学观念、教学业务、教学方法上有较大的提高。培训应该进行专项调查,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做到务实、有效。

5、发挥教研部门作用,加强教师业务辅导。新课改的目标带来了理念和实践的变化。作为教育教研的专职部门,各级教研室要充分发挥教学指导作用,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安排形式多样的活动,对农村小学教师进行理论和业务辅导,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发挥自己的职能作用。

6、倡导校本教研,促教师成长。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业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教育焦点话题的今天。如何使农村基础教育教师成长为合格的专业化教师是解决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的关键。现有许多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在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上,行动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实践策略,这便是校本行动研究与校本教师培训。所谓“校本”,其义在三点:“在学校中”、“基于学校”和“为了学校”。结合学校的实际和教师的特点进行校本教师培训和校本行动研究,这不仅能密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还能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一个活生生的实践舞台,其为解决农村基础教育教学问题的实效性是显而易见的。因而,将行动研究转化为校本行动研究,进而再转化成校本教师培训,并且在农村基础教育阶段大力倡导,并且将校本行动研究作为农村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的一种职业生活方式,这对教育、对学校和教师都是大有裨益的。

7、完善评价机制。我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们,对教师每一个学期都应该有一个评价,这个评价由谁来做,由学校的中层领导,比如说教研组组长,年级组组长。为什么由他们来做呢?因为这个评价应该建立在对教师日常表现非常具体、清晰了解的基础上。这个评价过程中首先应该有一个非常正式的面谈,这个面谈应该是一小时左右,首先给教师一个对自我工作状况的踪迹、回顾、反思、

- z -

- - -

评价的机会,然后这个评价者基于你平时对教师的了解,和我们队这个教师的岗位职责的要求,来对他做一个带有鼓励性质的、中肯的评价。倡导发展性评价,就是为了更好地激励教师成长,认识教师自身的价值。让他们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劳动的快乐,缓解职业倦怠现象,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全社会都要为此作出努力。

8、健全学校制度。学校制度是不是比较人性化,是不是充满了温暖、关爱,会影响每一个老师对于学校生活的感受。我建议,让老师参与学校的制度建设,会让教师更多地体验到作为学校的主人翁这样的一个感觉,会使得教师更好地明了,更好地理解学校制度存在的必要性,从而有助于增加增强他们遵守学校制度的自觉性,有助于增强学校的亲和力和凝聚力。

9、加强自身学习,促进专业发展。网络化教育资源应用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途径。广大教师应自觉地、积极地学习掌握现代教育理念和应用优质网络化教育资源。根据本校实际,依据学校网络环境。如远程教育资源。可以通过网络直接观摩学习优秀的教学案例,收看网上的专家讲座、专家报告,学习反映新课程理念的教研论文、电子教案等。

综上所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农村基础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解决了农村基础教育教师的问题,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当今国际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大趋势。我们应该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放眼世界,重新审视和丰富农村基础教育的教师问题,其他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都将会迎刃而解,农村的基础教育必将焕发新的勃勃生机,以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陕声祥:《教师培训不能让理论渐行渐远》,《中国教育报》2011年11月8日。 2. 朱永新:《教师是教育之本》,《中国教育报》2011年11月17日。

3. 旭远:《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东北师大学,2002年版。 4. 雷,茂聪:《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不合理诱因及破解策略》,《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1月。

5. 玉友:《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机制问题分析》,《教育发展研究》,2010年10月

- z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