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ofShanghaiPoliceCollegeVol.17 No.2第17卷第2期
犯罪嫌疑人虚假供述的心理原因及其讯问策略
吕宝庆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上海200336)
摘 要:在实际讯问工作中,保持沉默和作虚假供述多被视为是拒供的表现,但二者在表现形态和
心理原因上却存在着许多差别。通过对讯问中被讯问人各种不同于虚假供述的表现形态及其心理原因 的分析和相应讯问策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讯问中达到获取犯罪嫌疑人真实供述这一最终目的的 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讯问策略;虚假供述;原因;犯罪嫌疑人 中图分类号:D6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750(2007)02-0061-(04) 讯问作为一种取证手段,一直受到从事实际办案侦查人员的重视。其在法定条件下所获取的证据———犯罪嫌疑人的供述与辩解,对证明案件事实真相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有着其他证据所无法替代的作用。然而,讯问这一作用的体现,是一直建立在被讯问人(犯罪嫌疑人)愿意如实供述的基础之上的。即只有被讯问人如实供述了某种事实,才能够形成具有法定意义的证据。但在现实法律制度规定的侦查活动中,讯问的难点恰是如何使保持沉默的犯罪嫌疑人开口以及如何使作虚假供述的犯罪嫌疑人说出实情。前者的主要任务是态度改变,后者除了使犯罪嫌疑人的态度改变外,还要注重发现真相。侦查员只有解决这一难点,讯问才能达到最终的目的。
在实际的讯问工作中,保持沉默和作虚假供述多被视为是拒供的表现,但二者在表现形态和心理原因上却存在着很大差别。尤其是作虚假供述,其表现形态和心理原因显得更加复杂多样。本文将通过对讯问中被讯问人各种不同于虚假供述的表现形态及其心理原因的分析和相应讯问策略的研究,进一步探讨讯问中达到获取犯罪嫌疑人真实供述这一最终目的的方法和途径。
能否得到从轻处罚的可能性及幅度,审讯的环境及犯罪嫌疑人自身的抗审意志等各种主客观原因,都会影响犯罪嫌疑人对是否采取供述的态度———认知评价结果。态度决定行为,然而,正因为影响态度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犯罪嫌疑人表现出的行为方式决不是单一的供述和拒绝供述。在实践中,供述又可以区分为真实供述与虚假供述。真实供述是审讯的理想目标,自不待言;而虚假供述,却有多重复杂的内心动因和表现类型。就行为结果的意义来说,虚假供述多被侦查员归入拒供一类,是拒绝供述的一种表现。然而,实质上并非如此。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导致犯罪嫌疑人作出虚假供述的动因是多样的,我们可以将虚假供述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主动型虚假供述
主动型虚假供述是指未经侦查人员施加压力而故意提供虚假供述的,也称自愿型虚假供述。这种虚假供述又可分为:(1)掩盖自我罪行的虚假供述。即为了掩盖自己的犯罪事实,故意编造谎言欺骗侦查人员,企图达到逃避或减轻处罚目的的行为。(2)掩盖他人罪行的虚假供述。即为了替他人掩盖犯罪事实,而故意编造谎言欺骗侦查人员,以达到帮助他人逃避处罚目的的行为。(3)特殊动机的虚假供述。主要指个别对象有时会出于一种强烈的争强好斗心理或为了自己出名,而故意夸大事实或编造事实的行为。
一、犯罪嫌疑人虚假供述的表现形态
在实际办案中,侦查员所掌握案件证据的质和量,
收稿日期:2006-08-14 责任编辑:黄文龙
作者简介:吕宝庆,男,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业务部主任。
—61
—
侦查人员针对主动型虚假供述,首先要辨别出行为人的真实动机;其次再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方法,揭露伪供,方能达到查清事实真相的目的。
(二)强迫屈从型虚假供述
强迫屈从型虚假供述是指犯罪嫌疑人在外界压力下,明知自己无辜,而作出有罪供述或有意夸大情节后果的供述。这种虚假供述也可以分为两种:(1)完全无辜的屈从型虚假供述。这种犯罪嫌疑人内心也不相信自己实施了被指控的犯罪行为,而是在外部压力下被迫作出的屈从表现。(2)并不完全无辜的屈从型虚假供述。此类犯罪嫌疑人具备某些违法犯罪的事实,但在外部压力下被迫承担夸大的或不存在的犯罪事实。这种屈从型虚假供述,往往会被既有的违法犯罪事实所迷惑。一般而言,屈从是指个人的公开行为与内在意见不一致的现象。犯罪嫌疑人之所以会作出屈从型虚假供述,多数是为了逃避遭受进一步审讯,获得承诺的好处,避免要给予的惩罚。在审讯中,产生屈从型的虚假供述多是与侦查员采取不正当的审讯手段有关系,如刑讯、指供、诱供等。(三)强迫内化型虚假供述在强迫内化型虚假供述中,无辜的犯罪嫌疑人不仅作出了供认,而且在外界的强力作用下,会逐渐真的相信自己有罪。因为侦查人员的讯问会引起犯罪嫌疑人高度应激的体验,这种体验会引起多种反应,包括高度易受暗示性反应。在易受暗示状态下,真实发生的事件与谈话内容易发生混淆而难以区分,导致其作出有罪的虚假供述。这种供述是由于记忆的混淆所致,而且非常逼真,在讯问中识别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当侦查员采取了指供或引供等错误的讯问方法时,很容易产生这种现象。而且,此类虚假供述与犯罪嫌疑人本身的人格特点有紧密联系。
二、犯罪嫌疑人拒绝供述或虚假供述的心理原因
从心理学角度看,讯问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愿意供述的犯罪嫌疑人的真实信息,或使不愿供述的犯罪嫌疑人改变态度作出供述。也就是说,侦查人员的讯问过程实际上就是改变犯罪嫌疑人态度的过程,或者说是一个态度说服过程。
所谓态度,就是指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在讯问过程中,其中认知是指犯罪嫌疑人对外部对象,包括侦查人员已收集的证据、相关的法律知识及对自己的罪行能否被发现等内容的心理印象,认知成—62
—
分是态度与其余部分的基础。情感指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及侦查活动与过程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及由此引发的情绪。情感是态度的核心与关键,情感既影响认知,也影响行为倾向。行为倾向是指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及侦查活动的反应,具有准备性质,主要表现为供述或拒绝供述。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人的态度来预测其行为表现。因此,犯罪嫌疑人是否供述及如何供述,取决于对态度目标(供述)的肯定与否定评价。当感到态度目标(供述)只给自己带来更多有利或较少不利影响时,就可能选择供述;反之,犯罪嫌疑人则会选择拒供或虚假供述。由此可见,犯罪嫌疑人自身对态度目标(供述)所可能造成的利益或损害的评估是决定其是否供述及如何供述的认知基础。
综上所述,促使犯罪嫌疑人选择拒供或虚假供述的心理动因主要是其对供述可能造成的利益与代价的认知评价。那么,是什么因素影响犯罪嫌疑人的认知评价呢?从讯问工作的实践来看,影响犯罪嫌疑人态度(认知评价)的因素有许多,有案情性质、后果,案情暴露程度,犯罪嫌疑人自身的悔罪程度等。但归纳起来,最主要的还是以下几个方面:
1.案件暴露的事实与证据是否充分。如果犯罪嫌疑人感觉到侦查人员已经掌握了确凿或较为充分的证据,一般来讲,多会倾向于认为此时供述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好处。反之,认为证据缺乏,就会作出相反的评价。
2.供述后能否得到从轻或减轻处罚的可能性或幅度。多数犯罪嫌疑人在选择供述之前,都会理性地衡量其行为后果的利与弊,而能否减轻或从轻处罚及其幅度是其衡量利弊的重要标准。如果犯罪嫌疑人能确定自己的供述行为能得到从轻或减轻处罚,而且其幅度在其理想的范围之内,多数人就会选择供述。反之,其就会选择拒供或虚假供述。在审讯中,侦查人员往往会对犯罪嫌疑人在“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问题上做许多文章。但对于犯罪嫌疑人来说,能否得到减轻处罚仅仅是一种无法控制的可能性而已,而且幅度也极其有限,如达不到其预期理想,同样会使犯罪嫌疑人选择拒供。
3.讯问环境给犯罪嫌疑人心理上造成压力的大小。从心理学角度说,环境是影响和制约人心理活动的重要因素。讯问中犯罪嫌疑人所处的是一种特殊的环境,严肃、单调、安静是讯问场所的基本特点。一般来说,讯问的场所应该简单,讯问的过程应当枯燥,这样会给犯罪嫌疑人造成自己与外界隔绝的错觉和失去控制力的感觉。这有利于使犯罪嫌疑人心理上产生孤独与无助,从而减弱其侥幸的幻想,有助于其产生与侦
查员配合并寻求帮助的心理。
4.犯罪嫌疑人自身保守秘密的程度。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要完全保守秘密不向任何人透露是极其困难的。这种保守秘密的意志程度与其个性及社会活动有着紧密的关系,不同的人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一般来说,绝大多数人即使明白一旦自己的秘密被人知道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否定性后果,也会向一些人(陌生人或信任的人)透露。渴望交流是人本性的一种需求,因此,有些犯罪嫌疑人要严守犯罪秘密,绝不透露,就会给自己带来许多心理压力,而且随着压力的积累,寻找宣泄的心理也会很迫切。侦查人员只要把握好这一心理规律,促使犯罪嫌疑人作出真实的供述是有可能的。
三、讯问策略的恰当运用
讯问策略的使用,是为促使不愿供述的犯罪嫌疑人作出供述,让作虚假供述的犯罪嫌疑人作出如实的供述。也就是说,策略运用的关键是要改变犯罪嫌疑人的认知态度。然而,作为犯罪嫌疑人心理活动外部动力的讯问策略,其运用并不是每次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从前面我们对犯罪嫌疑人虚假供述的不同表现类型的分析来看,有些类型的虚假供述,其产生的原因与侦查人员讯问时不恰当地运用策略有直接的关系。如强迫屈从型虚假供述和强迫内化型虚假供述的形成,都与侦查员在讯问中过度使用指控取向性的讯问策略,对犯罪嫌疑人心理造成过度压力有关。因此,随着刑事诉讼理念中对保障人权的强调,也为了能更有效地达到获取犯罪嫌疑人真实供述的目的,我们应更明确地强调恰当地使用讯问策略。
所谓恰当地使用讯问策略,一是指运用策略要严格与逼供信相区别,尤其是与指供、引供、威胁这些表面看上去没有暴力痕迹的错误方法相区别;二是指强调策略的针对性和指向性,如对指控取向性明显强烈的策略,应设定使用的前提条件,以防止侦查员使用过度;三是应多使用开放性的语言来展开讯问,减少支配或指控讯问方式的运用。
针对不同类型的虚假供述,要提高讯问策略的有效性,就必须强调恰当地运用策略。要从策略的合法性、针对性、开放性等多方面去把握运用。首先,针对主动型虚假供述,侦查员仍应采取一些传统性策略,如“欲擒故纵”“、关门锁扣”的策略。即先让犯罪嫌疑人
尽可能多地陈述,待谎言说尽,不留余地之时,再使用
一定的证据加以揭露。也可在犯罪嫌疑人供述过程中,侦查员通过细节发问、重复发问、导谎发问等多种策略的运用,造成其虚假供述中出现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然后再加以揭露,从而迫使其最终作出真实供述或承认自己的谎供。其次,应当以开放、平和的心态开展讯问。即以开放式的问题进行讯问,鼓励犯罪嫌疑人用自己的语言对行为进行描述,其间很少指责。实践中,大多数侦查员习惯于在讯问展开时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指责。当侦查员感觉到有罪证据较充分,而且罪行严重时,就会倾向于采取指控或讯问,甚至出现使用逼供信等违法手段,从而造成强迫屈从型或强迫内化型虚假供述的表现。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的出现,侦查员在讯问中应当采取以下做法:(1)要让犯罪嫌疑人有充裕的时间进行自由陈述,且在陈述中不轻易被干扰;(2)认真听取犯罪嫌疑人对所提问题的辩解,并以公平的立场来检测犯罪嫌疑人的辩解;(3)避免使用令人痛苦的、厌恶的和支配式的讯问方式;(4)不应当以是否获取犯罪嫌疑人有罪的供述来衡量讯问的成就。
我们还要强调有效使用讯问策略。如前所述,恰当运用策略的必要条件就是有效使用策略,这与策略的灵活性、针对性都有着紧密的关系。实践中,面对拒供或作虚假供述的犯罪嫌疑人,有的侦查人员缺乏有效使用策略的能力,往往只会使用一两种自己习惯了的讯问策略,有时已经明显没有效果了,仍不能加以调整或运用新的策略。
因此,为有效地达到讯问目的,防止出现各种类型的虚假供述,侦查人员应当加强以下几个环节的工作:(1)详细分析案情,尽可能多地占有案件信息,减少讯问中的认知负载,使有限的认知资源能集中于有效策略的使用上;(2)了解犯罪嫌疑人的个性心理,评定其受暗示性程度,确定好讯问目标,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讯问策略;(3)建立良好的心理接触关系,营造宽松的讯问氛围,以弱化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防线,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4)防止在讯问初始时就泄漏过多的案件信息,用证要留有余地,以防削弱自身识破犯罪嫌疑人虚假供述的能力;(5)重视对口供之外的多项证据的收集和运用,辨别和揭露虚假供述最有效的办法是将其与已经确认的证据进行印证。
(下转第67页)
—63—
子望而生畏、闻风丧胆的“神秘感”。同时,街面犯罪侦查队主动加强与密侦队、责任区刑侦队以及基层派出所等部门的协作配合,以获得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四)建立维稳工作情报预警机制随着南汇大开发、大建设的全面推进,因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逐渐增多,牵制了大量的警力和精力。为此,南汇公安分局在调研的基础上,工作前置,关口前移,建立维稳工作情报预警机制。一是明确工作职责。分局专门制定了方案,明确了各职能部门和派出所的职责分工,要求各单位高度重视,充分履职,牢固树立“花钱买情报”理念,主动跨前一步,采取物建秘密力量、利用特殊关系等手段,多渠道地收集内幕性、行动性的情报信息。治安支队牵头组织对各派出所进行专题业务培训,并加强具体工作的指导;警务
督察队将各单位的预警工作列为常态警务定期督察,确保整体工作规范运作。二是明确预警等级。分局对各单位获取的情报进行分析研判后,根据其性质、规模以及可能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预警情报,并汇编《维稳预警信息半月报》《、维稳预警要情摘报》及时上报区委、区政府和市公安局,并将化解意见和建议及时提供给化解责任主体,确保处置在先。三是明确奖惩措施。分局专门制定了维稳预警工作奖惩办法,对工作出色、成效突出或发生有责过错造成重大工作失误的,分别予以一事一奖或过错责任倒查追究,并对责任单位维稳工作年度考评分别予以绩效加分或降低一个考评档次,极大地调动了民警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PracticeandConsiderationonControllingSuburbPeaceOrderEffectively
YANGZe-qiang(NanhuiBranchofShanghaiPublicSecurityBureau,Shanghai201300,China)
Abstract:Underthebigbackgroundofconstructingtheharmonioussociety,topushtheconstructionofsocialisticnewsuburbandnewcountryandthecontrolofsuburbpeaceorderandmaintenanceofsocialstabilizationisofgreatimportanceforpublicsecurityorgans.Therefore,wemustsetuptheinformationsystembasedonpeoplecomingintoShanghai,evaluationsystemofpeaceorderpermonth,hitandpreventionsystemoftwokindsofrobberycrimesandinformationpredictionsystemofstabilizationmaintenance.
KeyWords:Suburb;PeaceOrder;System
(上接第63页)
ThePsychologicalReasonsfortheFalseConfessionofthe
SuspectandItsInterrogativeStrategy
LVBao-qing
(ShanghaiPoliceCollege,Shanghai200336,China)
Abstract:Inthepracticalinterrogations,keepingsilentandfalseconfessingareoftenregardedasrefusingtoconfess,buttherearemanydifferencesbetweenthetwointheirperformancesandpsychologicalreasons.Byanalyzingthoseperformancesofthesuspectbeinginterrogatedwhoconfessesinafalsemanner,andhispsychologicalreasons,andthecorrespondinginterrogativestrategiesandtheirapplications,wecansurveyfurthertheultimateapproachtoobtainthetrueconfessionfromthesuspect.
KeyWords:InterrogativeStrategy;FalseConfession;Reason;Suspect
—6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