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玉米高产栽培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2021-06-16 来源:易榕旅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玉米高产栽培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作者:王家容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3年第23期

摘要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来源,有大面积的种植区域。但由于各地区种植环境、自然条件、种植方式、栽培品种、耕作水平不同,导致玉米种植的产量也高低不同,直接影响着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从土壤条件与肥料追施、自然条件与气候、种子品种与品质、种植方式与管理工作等方面对玉米高产栽培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玉米;高产栽培;影响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3-0085-02

玉米属一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生育期短,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来源,在我国有大面积的种植。由于各地区种植环境、自然条件、种植方式、栽培品种、耕作水平不同,玉米种植的产量也各不相同。部分地区在玉米种植的过程中由于未充分考虑到影响玉米高产的各项因素,利用高产栽培技术进行调节,因此产量较低,严重影响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现对影响玉米高产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笔者经验提出对策。 1 玉米高产栽培的影响因素 1.1 土壤条件与肥料追施

地力条件、地质水文、底肥的施加、肥料的追施、元素结构以及肥料施加的类型是影响玉米产量的原因。土壤不仅是植株营养的供给源,还是植株生存的基础环境,因此土质好坏直接影响着作物的生长发育。土壤紧实、板结、涝渍严重、积水会使根系腐烂、蜷缩、呼吸和营养吸取困难;土质的酸碱度不适宜、土壤贫瘠会使植株生长不旺、萎缩;土壤元素结构不合理会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土壤有机质贫乏,种植者重施化肥,导致土壤更加板结,通透性差。在施加肥料方面,每100 kg玉米需要吸收氮2.6 kg、磷1.0 kg、钾2.6 kg,三元素供给比例关系为3∶1∶3,肥料比例关系不合理会影响营养元素的吸收和相应作用的发挥。例如,氮肥过多、磷钾肥较少会降低植株的抗逆性和抗倒能力。同时,在施加的过程中,施加时间过早或过晚、比例不搭配、总量不足或过多也会造成影响。如提苗肥和攻苞肥使用时间偏迟,会影响玉米生长营养的正常供给;施肥总量不足会造成植株生长脱肥早衰,叶片枯黄,植株萎蔫,千粒重下降,施肥过多会造成多穗多芽,植株徒长,结穗品质下降。施肥时间不一致易造成植株生长不整齐等。

1.2 自然条件与气候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自然条件与气候中低温、干旱、冰雹、大风、温差大、暴晒、阴雨寡照都会造成玉米植株的低产减产。玉米喜温,对温度要求较高,在整个生长发育需要有一定的有效积温和光照时数,进入生长阶段还要有相对的温度需求,一般生育期需要积温2 000~2 800 ℃,需要有效积温1 400~1 600 ℃,不同生育期对温度要求不同。如种子在10 ℃以上才能正常发芽,拔节期需要15~23 ℃,开花期温度为25~28 ℃,抽穗至灌浆日平均气温在25 ℃左右,灌浆期间需要平均气温20 ℃以上。同时,玉米还是喜光的短日照作物,需要强烈的光照。在出苗阶段每天需要8~12 h的日照,总光照时数需要800 h以上,在玉米抽雄吐丝时由于较长时间的阴雨天气,造成光照减少,光合作用减弱,抑制植株发育从而影响产量。因此,如果温度和光照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则会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 1.3 品种与种子品质

品种是玉米高产栽培的基础,如果选择的品种较差或不适宜在本地种植,则会造成植株生长瘦弱、产量不高等问题,因此购买者应避免单一考虑经济问题,还应注意品种的耐旱性、郁闭度、通风透光性、种植密度、平均产量、抗病虫害能力等。根据本地区的地质状况、水文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种子的品种和品质。 1.4 种植方式与管理工作

种植株距密度的大小是关系玉米产量的又一重要因素,如果种植者在留行的过程中过宽、过窄、宽窄不一都会影响种植密度的大小。有的农民为了追求单个结穗的大小而将行距留的过宽,造成土地使用浪费、玉米基本苗不足,有效穗数减少;留行过窄会降低植株的有效生长空间,而且造成土地、肥料、空间的争抢,影响玉米的通风透气条件和后期生长,从而降低产量。在播种时未将种子按照大小分等级进行播种,在田地中出现大小苗现象,随着生长发育则出现以大欺小的问题,而且苗间差距越来越大,从而造成瘦弱苗空秆、空穗等现象。在病虫害发生时期,由于未及时发现和进行处理,导致病虫害大面积发生,植株受病虫害威胁造成病苗、死苗、生长不旺等现象,如玉米螟的发生会造成田间玉米缺株断垄、有效穗数少等。在排灌水方面,玉米的需水量不大,但是怕积水和涝渍,但是在抽穗的1个月内,缺水会造成雄穗或雌穗抽不出,导致卡脖旱现象出现,致使授粉不良,果穗减少,从而严重降低玉米的产量。 2 栽培对策

2.1 科学土墒与施肥管理

在栽种之前应根据玉米适宜的生长环境,挑选土质蓬松、土壤肥厚、无积水渍涝,氮磷钾含量丰富的地区栽种。为提高地力条件,还应对土壤进行深耕细化、施足底肥。底肥以农家肥为主,施农家肥15.0~22.5 t/hm2、三元复合肥450~600 kg/hm2,然后根据需肥规律合理确定施肥日期、次数和数量,并按照攻秆肥、攻穗肥、攻粒肥,分别占追肥总量的30%、60%、10%,从而合理地调整肥料的需求,确保营养丰富,养分充足[1]。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2 认真种子选择处理与播撒

在种子选择时,应挑选饱满大粒、纯度较高、生命力旺盛、适生能力和抗病虫害能力强、晚熟或中晚期成熟的高产种子。在播种之前要对种子进行分等级、催芽、消毒浸泡处理,以提高玉米出芽长苗的整齐度和提高抗病虫害能力。播撒时,应根据地力条件、种子品种播撒适量且均匀、保证覆土厚度一致、适量增加种量,合理密植,调节植株间对自然资源的要求。在留行时要保持行距在35~40 cm,深度在5 cm左右[2]。播种密度根据种子的品种确定,一般紧凑型小穗杂交种9.00万~9.75万株/hm2,紧凑型大穗杂交种6.75万~8.25万株/hm2,平展型大穗品种4.50万~5.25万株/hm2。 2.3 合理种植方式管理

对于自然与气候因素的影响,可以通过种植方式进行适当调解。如适量早播延长玉米的生育期,避开不良气候的影响,增加有效光照的积累。光照不足,可采用麦田套种玉米的方式,在6月开始套种,玉米抽雄至开花期间在7—9月以保障日平均温度和昼夜温差,以利于玉米灌浆成熟。还可以采用玉米与大豆等低矮作物的交换带间作种植方式,增加玉米之间的间距,确保玉米光照、水分、肥料等自然资源充足,提供生长必需的能源。采用大垄双行的方法,实行小轮耕种,使用覆膜技术,以增湿保肥,促进幼苗生长[3]。 2.4 加强田间管理

当种苗长出后,要做好间苗工作,根据合理的密度设定调整株距,采取补种、栽苗等方式进行调解。在拔节前后进行中耕除草,疏松土壤,提高土壤保墒蓄水能力,使用化学除草剂,搅拌细沙并结合喷雾施药,减少杂草抢夺生长空间、肥料和自然资源[4]。在排灌管理方面,降水充沛的地方应注意排涝防渍工作,在降水量较小、蒸发量较大的地方,应根据玉米种植密度结合气候条件进行灌溉,一般耗水量在4 500~5 550 m3/hm2。对于病虫害防治应做好对田地的时时检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以纹枯病、茎基腐病、白斑、根腐病、地老虎、玉米螟、蚜虫、玉米粘虫等为主。纹枯病用井冈霉素防治;茎基腐病用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防治。地老虎可使用速灭杀丁或青虫地虎通通杀防治;玉米螟用三唑磷、敌杀死、高氯等药剂防治;蚜虫用蚜虱净或吡虫啉防治。还可采用生物除虫与化学药剂相结合的方法,饲养赤眼蜂对玉米螟进行防治[5]。 2.5 适时收获

收获时间的掌握是玉米获得高产的最后环节,在籽粒乳线基本消失,苞叶枯黄、蓬松时即可收获,一般在9月末至10月初,以保证生长期在120 d左右,使玉米可以得到充分发育。 3 参考文献

[1] 王宏伟.浅谈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民营科技,2012(5):145.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 刘家强.种植密度和田间配置对玉米群体结构和产量的影响[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12.

[3] 杨冬梅.重庆浅丘平坝区几个生态因子影响的紧凑型玉米高产栽培模式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6.

[4] 陈立军,唐启源.玉米高产群体质量指标及其影响因素[J].作物研究,2008(S1):137-143.

[5] 孟庆平.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探讨[J].园艺与种苗,2013(1):22-2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