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三化学总复习易错题集锦

2021-09-26 来源:易榕旅网
高三化学易错题集锦

刘资星

1.在反应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中,15molCuSO4可氧化的磷的物质的量为 (C )

A.1.5mol B.5.5mol C.3mol D.2.5mol

2.在用稀 H2SO4 酸化的 H2O2 溶液中,加入乙醚出现分层, 再加少量的 K2Cr2O7 溶液,轻轻振荡,则乙醚层中出现醒目的深蓝色,这是因为生成CrO5溶于乙醚所致,其主要反应

的离子方程式是 Cr2O72+4H2O2+2H+ == 2CrO5+5H2O,对此反应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C )

A.Cr2O72被氧化成CrO5 B.该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C.H2O2被还原H2O D.可用它检验Cr2O72的存在 3.某碱式盐的化学式为Mg(1+x)(CO3)x(OH)2,取1.55 g该固体恰好与10 mL 4 mol/L 硝酸反应完全,生成Mg(NO3)2溶液,则x值为 (C)

A.1 B.2 C.3 D.5 4.下列关于H2燃烧热的表达正确的是 (C) A.2H2(g)+O2(g)=2H2O(l);△H=-571.6KJ/mol B.H2(g)+Cl2(g)=2HCl(l);△H=-184.6KJ/mol C.H2(g)+1/2O2(g)=H2O(l);△H=-285.8KJ/mol D.H2的燃烧热为285.8KJ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B ) ..A.淀粉、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都属于糖类;硝酸纤维、醋酸纤维都属于酯类 B.骨胶、皮胶以及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糨糊、胶水都是黏合剂

C.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组成元素也相同,但分子结构不同、性质也不同的两种有机物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D.由一个有机物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个新的有机物分子和一个无机物分子的反应一定是消去反应

6.在铜的催化作用下氨气与氟气反应,得到一种三角锥形分子M和一种铵盐N。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3F2=NF3+NH4F B.M是极性分子,其还原性比NH3强 C.M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D.N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 7.下列物质酸性的强弱顺序为:

据此判断下列有机物中碱性最强的是 ( A ) B. C. D.CH3CONH2

8.某溶液中加入铝粉有氢气产生,该溶液中肯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CD)

----

A.Na+、NO3、Cl、SO42 B.Na+、K+、Ba2+、HCO3

+----

C.Fe3+、H、SO42、Cl D.Na+、K+、Cl、SO42 9.为了更好地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科学家提出了酸度(AG)的概念,AG=lg

色溶液的AG=12,则在此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D)

c(H)。已知某无c(OH)A.CH3CH2NH2

A.Na+、AlO2、K+、NO3 B.MnO4、K+、SO42、Na+

----

C.Mg2+、SO42、HCO3、Na+ D.NH4+、NO3、Al3+、Cl

10.下列条件下,两瓶气体所含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AC)

A.同质量、不同密度的N2和CO ............... B.同温度、同体积的H2和N2 C.同体积、同密度的C2H4和C3H6

D.同压强、同体积的N2O和CO2

11.室温时,将x mL pH=a 的稀NaOH溶液与ymL pH=b的稀盐酸充分反应。下列关于反应后溶液pH的判断,正确的是(D) A.若x=y,且a+b=14,则pH>7 C.若ax=by,且a+b=13,则pH=7

B.若10x=y,且a+b=13,则pH=7 D.若x=10y,且a+b=14,则pH>7

1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B) A.三氯化铁浓溶液滴入沸水中,制取氢氧化铁胶体:

Fe3++3H2O=Fe(OH)3↓+3H

B.过量二氧化碳通人偏铝酸钠溶液中:

--

CO2+2H2O+AlO2=Al(OH)3↓+HCO3

C.亚硫酸氢铵溶液与等物质的量的NaOH溶液混合:

---

NH4++HSO3+2OH=SO32+NH3↑+2H2O D.在碳酸氢镁溶液中加入过量石灰水:

--

Mg2++2HCO3+Ca2++2OH=CaCO3↓+2H2O+MgCO3↓

1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

A.在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量小苏打 Ca2++OH+HCO3=CaCO3↓+H2O B.漂白粉溶液中通入适量的SO2气体Ca2++2ClO-+SO2+H2O = CaSO3↓+2HClO

+-

C.过量的铁与浓硝酸反应 3Fe+8H+2NO3=3Fe2++2NO↑+4H2O

D.Fe2O3溶于过量的氢碘酸溶液中 Fe2O3+6H=2Fe3++3H2O

1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向NaH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恰好到中性 (AD) 2H++SO42-+Ba2++2OH- BaSO4↓+2H2O B. 用NaOH溶液吸收少量H2S气体, OH-+H2S HS-+H2O

电解 --

C. 电解饱和氯化镁溶液 2Cl+2H2O 2OH+H2↑+Cl2 D. 向NaHCO3溶液中加入少量Ca(OH)2溶液 2HCO3-+Ca2++2OH- CaCO3↓+CO32-+2H2O

15.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的是(C)

A.用两个铁电极电解氢氧化钠溶液:2H2O

电解2H2↑+O2↑

-水浴B.乙醛银镜反应:CH3CHO+2[Ag(NH3)2]++2OH CH3COONH4+2Ag↓+3NH3

+H2O

---

C.用碳酸钠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硫:2CO32+SO2+H2O=2HCO3+SO32 D.碳酸氢钡溶液中加人过量的氨水;

Ba2++HCO3+NH3·H2O=BaCO3↓+NH4++H2O 1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A.等物质的量的Ba(OH)2与KAl(SO4)2·12H2O溶液混合:

3Ba2+6OH+2Al3+3SO42=3BaSO4↓+2Al(OH)3↓

B.Fe(OH)3溶于氢碘酸:Fe(OH)3+3H+=Fe3+3H2O

C.H218O中投入Na2O2固体:2H218O+2O22=4OH+18O2↑

D.CuCl2溶液中加入NaHS溶液:Cu2+2HS+2H2O=Cu(OH)2↓+2H2S↑

17.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D )

A.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NH4HSO4溶液至刚好沉淀完全 Ba2+2OH+2H+SO42=BaSO4↓+2H2O

B.用Pt电极电解MgCl2溶液 2Cl+2H2O

2OH+H2↑+Cl2↑

C.Ca(Cl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SO2气体 ClO+SO2+H2O=HClO+HSO3 D.将少量的硝酸银溶液滴入氨水中 Ag+2NH3·H2O=[Ag(NH3)2]+2H2O

18.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2SO2(g)+O2(g)2SO3(g);△H=-197 kJ/mol 现有容积相同的甲、乙、丙三个容器,在上述条件下分别充入的气体和反应 放出的热量(Q)如下表所列: 容器 甲 乙 丙 SO2(mol) 2 1 O2(mol) 1 0.5 N2(mol) 0 0 Q(kJ) Q1 Q2 1 0.5 1 Q3 根据以上数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A.Q1=2Q2=2Q3=197

B.在上述条件下每摩该反应进行到底时放出的热量为197 kJ

C.在上述条件下反应生成1 molSO3气体放热98.5 kJ D.2Q2=2Q319.如图所示,某刚性容器内有一活塞和弹簧,B为真空,A内已充入2molSO2和 1molO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可逆反应2SO2+O22SO3;△H=-QkJ/mol,(Q>0) 一段时间后活塞已保持静止,SO2的反应速率为V0。再往A内迅速充入2 molSO2 和1molO2,当活塞再次保持静止时,SO2的反应速率为V,在此过 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活塞先下移,后上移但不到原静止位置, V > V0 B、活塞先下移,后上移到原静止位置, V = V0 C、活塞先下移,后上移到原静止位置, V > V0

D、活塞先下移,后上移但不到原静止位置, V = V0

20.由Cu、Cu2O和CuO组成的混合物,加入100ml0.6mol/L的HNO3溶液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同时收集到224mlNO气体(标况)。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u2O跟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产物中硝酸铜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mol。

(3)如原混合物中有0.01molCu,则其中Cu2O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mol;CuO的物质的

量为_______mol。

(4)如原混合物中Cu的物质的量为x,求其中Cu2O、CuO的物质的量(用含x的代数式

表示)及x的取值范围。

答案:(1)3Cu2O+14HNO3(稀)=6Cu(NO3)2+2NO↑+7H2O(2)0.025(3)0.005, 0.005(4)n(Cu2O)=(0.015-x)mol,n(CuO)=(x-0.005)mol,0.005mol<x<0.015mol

21.向盛有VLNaHSO4和Na2SO4混合溶液的烧杯中不断加入Ba(OH)2溶液,当沉淀量达到最大值时,溶液的总体积为2VL。溶液中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与溶液的pH变化如图。求原溶液中NaHSO4、Na2SO4 及所加Ba(OH)2三者的物质的量浓度。

n(BaSO4)

a pH

3a 7 12 答案:0.010mol/L、0.005 mol/L、0.015 mol/L

高中化学高考考前学生易错、易混错题集(含答案)

1.为防止有机物挥发,可加一层水保存,即水封,即能用水封法保存的,又能发生水解和消去反应的是()A溴乙烷B乙醇C乙酸乙酯D四氯化碳

2.各写出一例能实现原子利用率为100%这一原子最经济原则的反应方程式:1。加成反应:____________-;2.氧化反应:____________

3.分子式为C3H6O2三种常见的化合物:(1)若都只含一种官能团它们共有的性质最可能的是与_____发生反应(填物质化学式)其中能发生中和反应的最简单同系物能否发生银镜反应_____(2)若含两种官能团,则可发生银镜反应的同分异构体有_种;满足分子式C7H8O的芳香族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中不与氯化铁溶液混合后显紫色和显紫色的种类分别是_________种

4.工业上合成丙烯酸有如下三途径:1乙烯与A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脱氢得到2乙炔与A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_____反应得到3先得到氯乙烯,再与A物质发生____反应得到。A物质的最简式为________,原子利用率最高的为途径____

5.关于甲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液体B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所得到的产物均可能发生银镜反应C含碳的质量分数为40%D1mol可与足量的银氨溶液产生4mol的银E甲酸某酯、甲酸盐一定能发生氧化反应。

6.下列反应能得到不止一种有机物的是()A邻羟基苯甲酸(水杨酸)和碳酸氢钠B丙烯和溴化氢C3-溴戊烷和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共热D乙醇和浓硫酸加热发生消去反应

7.制酒精的方法有三种:1.乙烯与水在催化剂条件下2.溴乙烷发生_______反应3淀粉水解的产物葡萄糖在酒曲作用下分解。为了缓解石油短缺,应选方法_______,为了原子利用率最

高,应选方法_______;乙醇汽油是将乙醇与普通汽油按一定体积比混合而成,若含氧的质量分数为7%,则乙醇的质量分数(取整数)约为_____%

8.有机物甲乙丙所含的元素为C、H、F中的两种或三种,所含的电子数均为26,它们都为饱和化合物,甲完全燃烧得到二氧化碳和水,则甲的分子式为_________;它的二氯代物有_种;乙无同分异构体可以证明甲烷的结构为正四面体,则乙的结构简式_________;1mol乙最多能与________molF2发生取代反应(2)将甲、乙按等物质的量混合,所得混合物的平均摩尔质量等于丙的摩尔质量,但丙无同分异构体,则丙的分子式为________

9.已知化合物A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C37.5%,H4.2%,O58.3%,A的最简式为___________; 0.01molA完全燃烧需要消耗氧气1.01L(标况),则A的分子式为________;实验表明1不发生银镜反应2.1 molA与足量的碳酸氢钠溶液反应可放出3molCO23.在浓硫酸催化下,A可与乙酸发生反应。A分子中有4个氢原子完全相同,则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在浓硫酸催化和适宜的条件下,A与足量的乙醇反应生成B(C12H20O7),B只有两种官能团,其数目比为3: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10.对于可逆反应2A(g)=B(g)+C(g),正反应放热,欲提高速率,但不影响平衡时A的物质的量的方法有______或_______

11.为测定m1g粗氧化铜(其中含少量的氧化亚铁及不溶于酸的杂质)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并制取无水硫酸铜,某实验的步骤如下:a加过量稀硫酸得到沉淀(m2g)和溶液b加入氢氧化铜适量,调节溶液的PH=4得到沉淀为(m3g)c在溶液中加入一种氧化剂得到溶液d溶液经过处理得到晶体e晶体脱水得到固体(m4g)试回答下列问题:1.以上步骤的正确顺序为

_____________2. c步中加的氧化剂分子为________分子3.氧化铜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中设计以上哪几个量:_________

12.向漂白粉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后在300摄氏度灼烧至固体质量不再变化,最终所得固体为:__________(填名称)

13.次氯酸的结构式___________;向硫酸氢钾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 C(OH)对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硫酸氢钾在晶体状态、熔融状态、溶于水后均含有的离子为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的沸点高于硫化氢,因为水分子内有氢键B (CH3)3 CH 是CH3 (CH2)2CH3的同系物C水分子模型为直线型D证明S8、S6、S4、S2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方法为:都能燃烧,且气体产物能使品红溶液褪色。15.将500ml2mol/L明矾溶液滴入沸水,

-9-7

加热得到分散系甲,甲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0-10之间,填写下列空白:甲_________(填有或没有)丁达尔现象,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现象依次为___________,如果改滴加过量的HI溶液的现象依次为___________,若给甲分散系通直流电,_______极周围颜色加深。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不同原子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B碱性氧化物一定为金属氧化物C化学式C6H5-CH3既能表示物质组成,又能表示物质分子式D4,4-二甲基-2-己烯这种命名是错误的。

-

16.写出碳酸氢钠的水解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完成碳酸氢钠电离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 HCO3________ H3O++________;1000ml0.5mol/L稀硫酸与1000ml1.0mol/L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出57.3KJ热量,对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水的系数为2)

17.室温下0.1mol/L的盐酸与0.2mol/L的某一元碱AOH等体积混合后,则溶液中C(A)与

-C(Cl)的关系为_________(填大于、小于、等于或无法确定)18.将固体A放入一体积为V的真空密闭容器中,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恒温下发生下列可逆反应:A(S)→B+C;2C→D+E(其余都为气体),平衡时容器中气体共为5 mol,其中C为1.5 mol,则平衡时B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若其他条件不变将容器体积缩小到原来的一半,则重新平衡时D的浓度范围为____________

19 已知同条件下同浓度NaCN溶液的PH小于碳酸钠,而大于碳酸氢钠,少量二氧化碳与水和NaCN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从已学知识出发,碳酸氢钠溶液与苯酚钠溶液能否反应,若不能说出原因,能则写出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0. 芳香族化合物A(分子式为C9H10O3)有如下转化关系:A在浓硫酸加热条件

+

下可生成B或C,B能生成高聚物D,又已知1 molA与钠完全反应生成1 molH2,若与碳酸氢钠完全反应也能产生1 molCO2,M(A)=M(B)+18=M(C)+18,,B可以使溴水褪色,C分子有一个苯环和一个五元环,写出A的结构中最多有________个碳原子可以在同一平面;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已知E与A互为同分异构体,其性质如下:1molE可与3mol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E遇到氯化铁溶液呈紫色,E中苯环的一溴代物只有3中,E酸化的生成物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则满足的E有__________种。

21.工业合成氨是由哈伯于1905年发明的,现有希腊化学家提出:在常压下把氢气和用氦气稀释的氮气,分别通入到一个加热到570摄氏度的电解池中,在电极上合成了氨,请回答:(1)哈伯合成氨方法现在工艺条件为___________(2)在电解池中不能用水作为电解质导电的添加物,原因有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新法中电解质能传导氢离子,则阴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4) 新法的有点在于________________。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A.在一定条件下可与其他物质反应生成化肥---尿素CO(NH2)2, 尿素在水中形成碳酸铵,写出氨在常温下生成碳酸铵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NA个尿素分子在高温高压下分解可得到1.7克氨气、1.12L标况下的二氧化碳和一定量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的三聚氰胺分子,则三聚氰胺的实验式为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不写条件);三聚氰胺可由D:分子三聚而成,写出D的结构式:__________.B.写出氨与其他物质制N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已知同一碳上连接2个羟基不稳定易失去水得到C=O,烃A(C9H8)发生下列反应流程:A(+足量溴水)→B(+氢氧化钠溶液,加热)→C(+氢氧化铜浊液,加热)→D(+ H2部分还原)→E(+浓硫酸,加热)→G(加聚)→-[-CH(C6H5)- CH(COOH)]n-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D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___;写出整个流程涉及到的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a消去反应b加成反应c氧化反应d还原反应e加聚反应f取代反应g中和反应;假

设每步反应完全,若生成C的质量为ag,则质量>ag的物质有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等于ag的物质有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23.自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地球出汗了”反映的环境问题是由二氧化碳等气体造成的 温室效应B白磷隔绝空气加热到260摄氏度转变为红磷,该变化为化学变化,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1mol铁与一定量的浓硝酸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3NA或2NAD常温下1molN2H4含有的共用电子对的数目小于等物质的量的C2H4

24.下列溶液,长时间露置于空气中颜色不会变浅的是()A滴有石蕊的稀盐酸B滴有酚酞的氨水C溶有二氧化硫的品红溶液D滴有酚酞的亚硫酸

25.某酸(H3RO3)只能生成两种钠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中H3RO3中R的化合价为+3价,可能为P元素B两种钠盐可表示为Na2 HRO3和Na H2RO3C H3RO3只可能有还原性DR的氯化物可能为PCl3或PCl5

26.某同学设计实验测定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实验步骤为:利用制氢装置1制得氢气后通入到放入氧化铜的玻璃管(装置2)加热后把气体通入到装有无水氯化钙的U型管(装置3),欲完成实验,至少需要测定的两个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实验结果m(H):m(O)>1:8,导致的可能原因为()A装置1、2间缺少干燥装置B装置3后得到缺少干燥装置C装置2内有水冷凝D氧化铜没有全部被还原

27.下列各组溶液,不加任何试剂,也不做焰色反应实验,能将其一一鉴别出来的是()A硫酸铵、氯化钡、氢氧化钠、氯化钠B氯化钠、硝酸银、碳酸钠、氯化钙C硫酸铜、氯化钡、氢氧化钠、氯化钠D硫酸铝、碳酸钠、硝酸钡、硫酸

28.同温同压下,在试管中分别充满等体积混合后的2种气体:①NO和NO2②O2和NO2③N2和NH3现倒置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与试管体积________(填无关或有关),对应的浓度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相同物质的量的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充分吸收同状况的SO2,吸收体积最大的是();最小的是()A高锰酸钾(H+)B碳酸钠C溴D氢氧化钡30.为了除去混入二氧化碳中的少量HCl、SO2、O2和水蒸气,可以依次通过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可供选择的实际有a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d浓硫酸e灼热的铜网f品红溶液g无水氯化钙h氢氧化钠溶液j固体五氧化二磷)3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A氢氧化钠熔融态电解的方程式:4NaOH(熔融态)=4 Na+ O2 ↑+2H2O B氢化钠与盐酸:NaH+HCl=NaCl + H2↑C 氢化钙与水:CaH2+ 2H2O=Ca(OH)2+2 H2↑D受热得到水银的反应: 2Ag2O=4Ag+O2↑32.1 molK35Cl O3与足量浓H37Cl生成氯气的质量为_________;用电子式表示氯分子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用电子式表示氢化钠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33.已知3BrF3+5H2O= HBrO3+Br2+9HF+ O2↑,若有5mol H2O参加反应,则被水还原的BrF3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在酸性溶液中,下列物质(离子)还原性关系为: Cl-3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反应XeF4+2CH3CH=CH2→2 CH3 CH2 CH F2+Xe中CH3CH=CH2为还原剂B某溶液的溶质为溴化亚铁和碘化亚铁,若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再滴加硫氰化钾溶液,变成血红色,则溴离子一定被氧化C某溶液的溶质为溴化亚铁和碘化亚铁,若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再滴加硫氰化钾溶液,变成

血红色,亚铁离子一定被氧化D某溶液的溶质为溴化亚铁和碘化亚铁,若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再滴加硫氰化钾溶液,变成血红色,不能确定通氯气后溶液是否含亚铁离子F为证明原溶液的三种还原性离子均被完全氧化,可取少量所得溶液再滴加四氯化碳静置,向上层清液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只有白色沉淀即可。

35.已知酸性条件下有如下关系:能把I-氧化成I O3-或;I-能把I O3-还原成I2;I O3-能把Br-氧化成Br2;在反应中BrO3-、I O3-分别转化成Br2和I2则题中涉及的四种物质(离子)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 ;写出往含BrO3-的溶液中逐渐滴加含I-溶液在相同条件下先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BrO3-+ □I-+□ H+=__________________;□BrO3-+ □I-+□ 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6.(1)PbO2可在酸性条件将Mn2+氧化成Mn O4-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酸可用盐酸吗?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2)配平下列方程式:□H Cl Ox+□P+□____=□H3 P O4+□H Cl,x的数值可为___________,若x=________,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_.(任举一例)(3)已知2NaNO2+4HI=2NO↑+ I2+2Na I +2H2O,若有 0.75mol还原剂被氧化,则被还原的氧化剂为_______mol; 下面两推测是否正确:1.由少量氯气能把溴化亚铁氧化成溴化铁,推出少量氯气能把碘化亚铁氧化成碘化铁;2.由过量氯气能把溴化亚铁氧化成溴单质和氯化铁,推出过量氯气能把碘化亚铁氧化成碘单质和氯化铁。

答案与分析:1.这是多条件的选择题,能考查多个知识点,故在答题时,要抓住关键信息,全面掌握。此题选A(密度大于水)2.(略)3.[NaOH] [能] [2】【2,3】4. 【加成】【取代】【CH2O2】【2】5.【A】6.【B】7. 【水解】【3】【1】【20】8. (C3H8,4)(CH2Cl2,2)(C2H5F)9. 【C6H8O7】【C6H8O7】(分析:有三个羧基,无醛基,有羟基,答案略) (分析第一个问题可以不需要计算,根据后面题给信息可知:设分子式为CaHbOc则

CaHbOc+3C2H6O= C12H20O7+3 H2O,得到分子式为C6H8O7;略)10.(使用催化剂或增压)11. (acbde)(极性)( m1、m2、m3或m4、m3) 12.易错只填碳酸钙,,忘了还有氯化钙。

2+ -+ 2-+

13.易错填,应为H-O-; Ba+2OH+2 H+SO4= BaSO4↓+2 H2O;K14.易或细节或粗心而错选,应选D15.没有把握与基础知识的联系,应为有;聚沉(沉淀)后溶解;聚沉(沉淀)后溶解;阴(由于金属氢氧化物胶粒带正电)15.易错选,选C16.易不按要求错写,答案略17.易错填,应为无法确定。18.第一空不写单位,应为2.5/Vmol/L;此时D的物质的量为0.5 mol,

-增压,平衡向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浓度要减小,答案为(0mol/L,1/V mol/L)19.CO2+H2O+CN=

-HCO3+ HCN;不能,因为苯酚的酸性大于碳酸氢根离子。20.学生的推理能力和以前学过的总结能力要求较高,A应为HOOC-C6H4- CH(CH3)OH(互为间位,)答案为9;略;略;10. 21.多角度考查。500摄氏度左右,20MPa-50MPa,加入铁触媒。水参与电极反应得不到氨气,

+-+2-在高温下水会变成蒸汽;N2+6H+6e=2NH3;转化率高;2NH3+CO2+ H2O= 2NH4+CO3;CN2H2;2

CO(NH2)2→6NH3+3CO2+ C3N6H6;把握胺指的是含有-NH2(氨基)的物质可得H-NH-C≡N.分2步,

4 NH3+5O2=4 NO+6 H2O;2NO+O2= 2NO2。22.(C6H5CH2COCOOH; C6H5CH2 CH(OH) COOH; C6H5 CH= CH COOH)(abcdef)(E)(G)23.分析:C还可为2NA和3NA之间,选C;1molN2H4含有的共用电子对的数目为5NA后者为6NA,所以是正确的。24.C25.选 C26. (前后玻璃管的质量差;前后U型管的质量差)分析A(导致水多,)B同上C导致水少,氧少,D无影响选ABC27.分析:只允许相互混合,但可根据颜色等物理性质和加热手段,别忘记了一个物质应有两个现象,才能确定,A(可加热),C硫酸铜可先确定D可利用剧烈双水解B不能,选B28. (无关,1/22.4mol/L,4/5×22.4mol/L, 1/22.4mol/L) 29. A 2:5吸收B1:2吸收得到亚硫酸氢钠C1:1吸收D1:2吸收得到亚硫酸氢钡选AC30.答案:cbd(j)e31.

易错选A,选D32.考查反应原理及同位素和微粒的形成过程:220克;略;略33.答案:应根据相应得失电子守恒得3/4 mol;Cl2 >Fe3+>O2> I2> H2SO434.分析氧化剂还原剂及先后反应顺序,选B。35.答案为:BrO3-、I O3-、Br2、I2;6BrO3-+5 I-+6H+=5 I O3-+3 Br2+3 H2O;2 BrO3-+10 I-+12H+=5 I2+ Br2+6 H2O;2I-+ Br2= I2+ 2Br-;36.(1)溶液显紫红色,不能,2Cl-+PbO2+4 H+=Pb2++ Cl2↑+ 2H2O(2)缺项及带系数配平,为5,2x,3x,H2O,2x,5;1、2、3、4;如1,10(3)答案为0.75,错,对。

高中化学易错题集锦及分析一 元素化合物与化学概念部分

【易错题】

一、元素化合物知识

1、下列物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 A、Na2CO3 B、KHCO3 C、Al2O3 D、NaHSO4 2、下列关于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 ) A、Na2O2是淡黄色固体,久置于空气中变成Na2O B、Na2O2与水的反应中,Na2O2只作氧化剂

C、用Na2O2漂白过的织物、麦杆等日久又渐渐变成黄色

D、Na2O2放入饱和NaOH溶液中,放出大量的O2,并有白色固体析出 3、经过下列试验,溶液仍为澄清透明的是( )

A、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 B、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 C、C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KOH溶液 D、少量的CO2通入CaCl2溶液中 4、用金属钠制取Na2O通常采用下法:2NaNO2+6Na=4Na2O+N2↑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不采用Na在氧气中燃烧获得Na2O的原因是 。

(2)上述方法的优点是 。 5、下列各反应的反应式或离子方程式中,能够说明次氯酸是弱电解质的是( )

A、次氯酸光照下分解:2HClO

2HCl+O2↑

B、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适量二氧化碳气体产生白色沉淀:Ca(ClO)

2+CO2+H2O====CaCO3↓+2HClO

C、次氯酸与氢氧化钠中和:HClO+NaOH====NaClO+H2O D、次氯酸与H2SO3作用:HClO+H2SO3====H2SO4+HCl

6、 G、W、X、Y、Z均为含氯的含氧化合物,我们不了解它们的化学式,但知道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如下的转化关系(未配平):

①G→W+NaCl ②W+H2OX+H2↑

③Y+NaOH→G+W+H2O ④Z+NaOH→W+X+H2O 这五种化合物中的氯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 A、W、G、Z、Y、X B、G、Y、W、Z、X C、G、Y、Z、W、X D、Z、X、G、Y、W

二、基本概念

1、下列物质,用酒精灯加热时能分解生成酸酐(即酸性氧化物)的是( ) A、KClO3 B、Cu(OH)2 C、CaCO3 D、NH4HCO3

2、怎样理解化学概念,是学好化学的关键问题之一,试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简述理由。

(1)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则该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2)盐溶液里一定有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 3、下列物质中,含有自由移动的Cl-的是( )

A、KClO3溶液 B、MgCl2溶液 C、液态HCl D、熔融NaCl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一种元素被氧化,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不一定是氧化剂 C、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D、金属阳离子被还原后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 5、有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 ①FeCl3+2KI=2FeCl2+2KCl+I2 ②2FeCl2+Cl2=2FeCl3

③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0

若某溶液中有Fe2+,I-,Cl-共存,要除去I-而不影响Fe2+和Cl-可加入的试剂是( ) A、Cl2 B、KMnO4 C、FeCl3 D、HCl 6、下列粒子中,氧化性最强的是( ) A、Na+ B、Al3+ C、Cu2+ D、Fe2+ 7、关于离子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是离子之间的反应 B、因为溶液中的阴、阳离子总数相等,所以溶液呈电中性 C、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强

D、能导电的物质是电解质,不能导电的物质是非电解质

化学计算部分

一、基本概念计算 1、溶液浓度

例题1:密度为1.45g·cm-3的硫酸溶液中,逐滴加入BaCl2溶液,直至沉淀完全为止,已知沉淀物的质量与原硫酸溶液的质量相等,则原硫酸溶液的浓度为( )

A、29. 6% B、42.1% C、14.8mol/L D、6.22mol/L 2、溶解度计算

例题2: t℃时,将某硝酸钾溶液,第一次蒸发掉10g水,冷却到原温度无晶体析出;第二次蒸发掉10g水,冷却到原温度析出晶体3g,第三次蒸发掉10g水,冷却到原温度时析出晶体质量应为( )

A、等于3g B、大于或等于3g C、小于或等于3g D、无法确定 3、溶液稀释

例题3:密度为0.91g/cm3的氨水,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5%(即质量分数为25%),该氨水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所得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 )

A、等于12.5% B、大于12.5% C、小于12.5% D、无法确定

例题4:将质量分数分别为5X%和X%的硫酸等体积混合后,其质量分数为( ) A、大于3X% B、等于3X% C、小于3X% D、无法确定

例题5:质量分数相同的浓氨水和浓氢氧化钠溶液,各取等体积分别与等体积水混合,所得氨水质量分数为a%,所得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为b%,问a与b关系。

二、化学计算方法 (一)守恒法

例题6:体积比是3:2:1、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溶液中Cl-浓度比是( )

A、3:2:1 B、1:2:3 C、1:1:1 D、3:4:3

例题7:在S+2KNO3+3C=3CO2+K2S+N2↑ 的反应中,若有32g S被还原,则被S氧化的C质量是( )

A、36g B、24g C、12g D、6g

例题8:在150℃时,加热高氯酸铵发生分解反应:2NH4ClO4

↑其气态生成物组成的混合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

A、40.75 B、29.375 C、14.69 D、无法计算

N2↑+Cl2↑+2O2↑+4H2O

例题9:将Na2CO3·10H2O和NaHCO3组成的混合物5.38g,溶于水制成100mL溶液,其中Na+的浓度为0.4mol/L,若将等质量的该混合物加热至恒重,计算所得固体的质量为 。

例题10: 某混合溶液中含有0.2 mol Na+、0.25 mol Mg2+、0.4 mol Cl,另一种离子为

SO42-,则SO42-为( )

A、0.1 mol B、0.3 mol C、0.5 mol D、0.15 mol

例题11:现有一定质量露置于空气中的KOH样品,测得其含KOH为90%,K2CO3为8%,H2O为2%,现向里加100g质量分数为14.6%的盐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问把溶液蒸干可得晶体多少g?

例题12:

有某种浓度的盐酸,将一定量的该盐酸分成三等份A、B、C。往A中加入适量蒸馏水稀释,往B中滴加少许AgNO3溶液,过滤后保留原溶液,C保持原样,现以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中和以上三种溶液至中性,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分别为VA、VB、VC,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VA=VC>VB B、VAVC>VB D、VA=VB=VC (二)、极限法

例题13:向10g不纯净的碳酸钙(杂质可能是①SiO2 ②MgCO3 ③Na2CO3 ④KHCO3中的一种)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并将所产生的CO2全部收集,体积为2.22L(标准状况),则这种杂质可能是( )

A、② B、④ C、①或③ D、①或④

例题14:常温下,向20升真空容器内通入a mol H2S和b mol SO2(a和b都是正整数,且a≤5,b≤5)。反应(2H2S+SO2=3S+H2O)完全后,容器内气体可能达到的最大密度约是( )

A、24.5g/L B、14.4g/L C、8g/L D、5.1g/L (三)、差量法

例题15:二硫化碳(CS2,液态)能够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SO2,若将0.228g CS2在448mLO2(标准状况)中充分燃烧后,所得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

A、112mL B、224mL C、336mL D、448mL

例题16:将过量的铁粉投入到H2SO4和CuSO4的混和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把溶液过滤,称得滤渣的质量跟投入铁粉的质量相等,求原混和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与Cu2+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

例题17:

一定量的碳酸氢钠和铜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发现前后质量相等,求碳酸氢钠质量分数。

例题18:

88.5gNa和K混合物投入水中,完全反应后将气体还原氧化铜,反应后称量固体质量减轻24g,求钠和钾的物质的量之比。

(四)、观察法: 例题19:

由CO2、H2、CO组成的混合气在同温同压下与氮气的密度相同,则该混合气中CO2、H2、CO的体积比是( )

A、29:8:13 B、21:1:14 C、13:8:29 D、26:16:17

例题20: 120℃时,将0.2gH2和2.8gCO的混合气体与足量O2充分燃烧后,立即将所得混合气体通过足量Na2O2粉末,固体质量将增加( )

A、2.8g B、3.0g C、7.2g D、无法确定

高中化学易错题集锦及分析一答案

元素化合物与化学概念部分

一、元素化合物知识

1、解析:本题重点考查两点:

(1)弱酸的酸式盐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例如B选项:HCO3+H+=H2O+CO2

↑;HCO3+OH =H2O +CO32-

(2)Al2O3是两性氧化物,既能和强酸又能和强碱反应。这是在初高中知识衔接讲解物质分类提到的。反应方程式到高二学,现在了解:Al2O3+6H+=3H2O+2Al3+;Al2O3+2OH=2AlO2

+H2O。以后既能和强酸又能和强碱反应的物质将拓展为一个小专题,现在就要注意积累。 答案:BC

2、解析: A选项应中Na2O2久置于空气中会变成Na2CO3;B选项Na2O2与水的反应

中,Na2O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是氧化还原中的歧化反应;C选项Na2O2由于强氧化性而漂白物质,漂白之后不会再变色;D选项饱和NaOH溶液中放入Na2O2,由于Na2O2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O2,水少了,溶质NaOH增多了,会有白色固体NaOH析出。其中C选项可漂白的物质也应总结成小专题,现阶段学过的有:活性炭,吸附褪色,物理变化;Na2O2、HClO由于强氧化性褪色,化学变化。以后注意继续补充。

答案:D

3、解析: A选项会发生化学反应Na2CO3+CO2+H2O=2NaHCO3,由于生成的NaHCO3

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Na2CO3,而且通过反应溶剂水少了,溶质的质量增加了,所以肯定有NaHCO3固体析出。B、C选项重点考查弱酸的酸式盐和碱的反应,B选项反应生成Na2CO3和水,溶液仍澄清透明,C选项反应生成有CaCO3沉淀。D选项很多同学误认为反应,其实不发生反应,因为CO2通入水中只能得到极少极少碳酸根,难以与钙离子生成沉淀,或者认为如果反应,碳酸制备了盐酸,弱酸制备强酸,不合理,且生成的CaCO3在盐酸中不能存在。

答案:BD

4、解析:在评价一种制备方法优缺点时,通常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首先反应原理可行,其次在方案可行的情况下从反应物、产物、反应条件三角度分析,包括原料来源广泛、无污染、实验条件容易达到等方面。

答案:(1)Na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是Na2O2,不生成Na2O;

(2)生成的氮气将生成的氧化钠与空气隔绝,防止了外界环境的干扰,生成的氧化钠不会变质。

5、解析: A选项证明次氯酸不稳定;B选项证明次氯酸酸性弱于碳酸,是弱电解质;C选项证明次氯酸有酸性;D选项证明次氯酸有氧化性。

答案:B

6、解析:题目告知几种物质均为含氯的含氧化合物,说明其中氯元素皆正价。①G→W+NaCl,氯的化合价有降低为-1价,则必有升高,即氯的化合价W>G;②W+H2O

X+H2

↑,氢元素化合价降低,氯元素的化合价就要升高,即X>W ③Y+NaOH→G+W+H2O,结合氯气与NaOH的反应,可得出这是歧化反应,Y中氯的化合价必处于G、W之间,结合 ① 可得:W>Y>G ④与③同理。本题重点考查对氧化还原得失电子的灵活应用。

答案:B

二、基本概念

1、解析:题中四个选项加热都可以分解,A选项分解生成KCl和氧气;B选项代表不溶性碱受热皆可分解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和水,此时得到的金属氧化物皆为碱性氧化物;C选项代表不溶性碳酸盐受热皆可分解成金属氧化物和CO2,CO2是酸性氧化物,是碳酸的酸酐,但此时加热需要800摄氏度以上,酒精灯温度最高只能500度左右;D选项代表铵盐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即可分解,生成NH3、CO2和H2O。本题容易错在对反应条件的选择。

答案:D

2、答案:(1)不正确,如果此物质是纯净物,则该物质一定是氧化物,但是若该物质是混合物,例如氢气与氧气的混合气体,则该物质不是氧化物。

(2)不正确,例如铵盐(如NH4NO3)溶液中就没有金属阳离子。 3、解析: A选项ClO3原子团中的氯不会出氯离子,BCD中都有-1价的氯,但是BD是盐,离子化合物,在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会出自由移动的Cl-,而C选项HCl是共价化合物,在液态时无离子存在,只有在溶液中水的作用下,才会电离出氯离子。

答案:BD

4、解析: A选项氧化还原反应可以是同种元素被氧化还原,例如氯气与水的反应;B选项非金属单质也可以是还原剂,如氢气;C选项也可以被氧化,如氯离子变氯气;D选项如Fe3+被还原可得到Fe2+。

答案:B D

5、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通过三个反应,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可得出氧化性强弱顺序为:KMnO4> Cl2> FeCl3>

I2,还原性顺序为:I>Fe2+>Cl。除去I-,就是将I-氧化成碘单质,而不影响Fe2+和Cl-即两者不

被氧化,可加入的试剂选择相对只能氧化I-的弱氧化剂FeCl3。

答案:C

6、解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金属单质还原性越弱,即失电子越难,其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即得电子越容易。

答案:C

7、解析: B选项前半句应改为阴、阳离子所带的负正电荷总量相等;C选项溶液的导电能力决定于离子浓度,强电解质溶液很稀,导电能力照样较差;D选项在熔化或溶液中能导电的化合物才是电解质,两种情况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

答案:A

高中化学错题集锦及分析二答案

化学计算部分

例题1: H2SO4+BaCl2=BaSO4↓+2HCl

w(H2SO4)=m(H2SO4)/m(H2SO4溶液)=m(H2SO4)/m(BaSO4)=98/233=0.421 C=1000ρw/M=1.45 g/mL×1000 mL×0.421/98 g/mol=6.22 mol/L 答案:BD 例题2:

第二步溶液由不饱和(也可能饱和)蒸发10g水变为饱和时析出3g晶体,说明10g水能溶解的溶质大于或等于3g。

答案:B 例题3、4、5

这三道题均为溶液稀释问题中的等体积混合与等质量混合所得溶液浓度比较问题。 需要明确以下几点:

①若溶液密度>1(水的密度),如硫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等,则浓度越大,密度越大;

若溶液密度<1,如氨水,则浓度越大,密度越小;

②若溶液密度>1,则(与水或与同种溶液)混合所得溶液浓度:等体积>等质量; 若溶液密度<1,则(与水或与同种溶液)混合所得溶液浓度:等体积<等质量; ③对于同种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均表示一定量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多少,所以物质的量浓度越大,溶质质量分数必然越大。

答案:C、A、b>a 例题6:

三种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则Cl-的浓度之比为1:2:3,与溶液体积无关。 答案:B 例题7:

根据电子守恒,1 mol S 被还原必有0.5 molC被S氧化,即32g S 能氧化6gC。 答案:D

注意:该反应中被KNO3氧化的C不能计算在内。 例题8: M=m总/n总

假设有2mol NH4ClO4分解,根据质量守恒 m总=2×M (NH4ClO4)=2×117.5g=235g n总=8 mol

∴M=235g/8mol =29.375 g/mol 答案:B

注意:本题分析时要从平均分子质量的基本概念入手,根据生成物均为气态产物,善用假设,再利用质量守恒从而将题解出。

例题9:该混合物加热至恒重后为Na2CO3,根据原子守恒,Na原子物质的量等于0.04mol,所以Na2CO3固体物质的量必为0.02mol即2.12g。

答案:2.12g

例题10:根据电荷守恒,n(正电荷总数)=n(负电荷总数) 0.2mol×1+0.25mol×2=0.4mol×1+2x Na+ Mg2+ Cl- SO42- x=0.15mol 答案:D

例题11:本题看似复杂,计算量大,实际只要抓住最终固体为NaCl,根据Cl元素守恒: n(NaCl)=n(HCl)=100 g×14.6%/36.5 g/mol=0.4mol m(NaCl)=58.5 g/mol×0.4mol=23.4g 答案:23.4g

例题12:根据H+守恒,消耗等浓度的NaOH体积必为1:1:1。 答案:D

例题13:本题利用平均值的思想,采用假设法。假设10g均为CaCO3,与过量盐酸反应产生的CO2体积恰好为2.24L>2.22L;假设10g均为杂质,与过量盐酸反应生成的CO2必小于2.22L,则①③满足题意。

答案:C

例题14:由于容器体积固定,气体密度最大即气体质量最大,即气体物质的量与式量的乘积最大。

假设H2S剩余: 2H2S+SO2=3S+H2O 2b b

n(H2S)剩余=(a-2b)mol

ρ= m/V=〔(a-2b)×34 〕/20 g/L a=5、b=1时ρ达到最大值5.1g/L

假设SO2剩余: 2H2S + SO2 = 3S+H2O a 0.5a

n(SO2)剩余=(b-0.5a)mol

ρ=m/V=〔(b-0.5a)×64 〕/20 g/L a=1、b=5时ρ达到最大值14.4g/L 答案:B

例题15: CS2(l)+3O2(g)=CO2(g)+2SO2(g)

该反应为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根据阿伏加得罗定律,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所以最后混合气体的体积仍为448mL。

答案:D

例题16:设与酸反应的Fe的物质的量为a mol ,与CuSO4溶液反应的Fe为b mol。 滤渣质量与投入的铁粉质量相等,则析出的铜的质量与消耗的铁的质量相等,即: m(Cu)=m(Fe) 64b=56(a+b) a:b=1:7 根据题意:

Fe ~2H+ Fe ~ Cu a 2a b b

C(H+):C(CuSO4)=n(H+):n(Cu2+)=2a:b=2:7

例题17:设混合物中NaHCO3物质的量为a,Cu物质的量为b。 2NaHCO3~H2O~CO2 △m=m(CO2+H2O) Cu~CuO △m=m(O) 根据题意:m(CO2+H2O)=m(O)

31a=16b

NaHCO3%=84a/(84a+64b)=21/52×100% = 40.38% 例题18:

CuO ~ Cu ~ H2 ~ 2M

1mol 1mol 2mol △m= 16g xmol △m= 24g ∴x=3mol

混合金属平均式量=88.5g/3mol=29.5g/mol

设混合金属中Na物质的量为a mol,K物质的量为bmol, 23a+39b=29.5(a+b) a:b=19:13 例题19:

CO与N2的式量相等,所以同温同压下混合气体中CO的存在不影响混合气体的密度。则题目简化为CO2和H2的二元混合气。根据阿伏加得罗定律推论,CO2和H2的平均式量为28,利用十字交叉或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得混合气体中CO2与H2的体积比为13:8,CO为任意比。

答案:CD

注意:三元混合物的题目必然存在内在联系,解题时要注意观察化学式的组成、式量、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等信息,找出联系,简化解题步骤。

例题20:

根据关系式,H2和CO在先被氧化再被Na2O2吸收的过程中先得氧,再失去等量的氧,所以固体增加的就是H2和CO的质量。

答案:B

高中化学错题集

例题1:在某100ml的混合液中,硝酸和硫酸的物质量浓度分别

是0.4mol/L,0.1mol/L,向该混合液中加入1.92g铜粉,加热,待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铜离子物质量浓度是(mol/L):

A 0.15 B 0.225 C 0.35 D 0.45 容易错选答案为A

错误原因:根据反应:3Cu + 8HNO3 = 3Cu(NO3)

2 + 2NO + 4H2O,题目中给出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04mol,因此,参与反应的铜的物质的量为0.015mol,因此答案为A。解题时忽略溶液中仍然存在H+,在该条件下,生成的Cu(NO3)2中的硝酸根离子要和铜继续反应。

正确解答:根据3Cu + 8H+ +2NO3- ==3Cu2+ +2NO +4H2O 3 8 2 3 0.03 0.06 0.04 X X=3*0.6/8=0.0225mol 因此,铜离子浓度为0.225MOL/L

例题2:为了测定某铜银合金成分,将30g合金完全溶于80ml13.5mol/L的浓硝酸中,待反应完全后,收集到6.72L气体(标况),并测得溶液中H离子浓度是1mol/L.假设反应后溶液体积仍为80ml,求合金中银的质量分数. 错解:假设银的质量分数为X,则:

Ag + 2HNO3 = AgNO3 + NO2 + H2O 30X /108 60X/108 30X/108

Cu + 4HNO3 = Cu(NO3)2 +2NO2 +2H2O 30(1-X)/64 120(1-X)/64 60(1-X)/64

根据气体体积关系有: 30X/108 + 60(1-X)/64=0.3,解得X

或根据HNO3量的关系有:60X/108 +120(1-X)/64=0.08*(13.5-1),解得X 错误原因:没有考虑到硝酸浓度的变化。

正确解答:假设铜、银的物质的量依次为X、Y,则有 64X+108Y=30(固体质量关系)

2X+Y+0.3=0.08*(13.5-1)(硝酸中N的守恒),从而得到X=0.1mol,即银的质量为23.6g 质量分数为78.7% 例题3:标准状况下,往100mL 0.2mol/L的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体积的Cl2,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有50%的Br-被氧化。则通入的氯气的体积是多少?

错解:由于2Br- + Cl2=Br2 + 2Cl-,根据题意,有50%的Br-被氧化,即有0.02mol被氧化,因此通入的氯气的体积为0.224L 错解原因:忽略离子还原性强弱。

正确解答为:由于Fe2+还原性比Br-强,因此Cl2先氧化Fe2+,再氧化Br-;因此溶液中发生的反应应该是:Fe2+先被完全氧化,然后Br-再被氧化50%。消耗的氯气的体积为0.448L。 例题4:将PH=8和PH=10的两种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中的[H+]最接近于( )mol/L

A、(10-8+10-10)/2 B、(10-8+10-10) C、(10-14 —5×10-5) D、2×10-10

错解:因为PH=8和PH=10的两种氢氧化钠溶液的[H+]分别为10-8+10-10 mol/L,而且两种

溶液等体积混合,因此混合后溶液的[H+]=(10-8+10-10)/2 mol/L。

错解原因:直接应用溶液中[H+]来求解,忽略溶液中[OH—]>[H+]和[OH—]对水电离平衡的影响。

正确解答:由于碱溶液中的[OH-]>[H+],这就决定了不能用混合前溶液中的[H+]直接求混合后溶液的[H+],一定要先求出混合后溶液中[OH—],在换算成混合后的[H+]。根据水离子积常数知,PH=8和PH=10的两种氢氧化钠溶液的[OH—]分别为10-6和10-4mol/L,因此混合后溶液的[OH—]=(10-6+10-4)/2 mol/L,可近似看作为10-4/2 mol/L。根据水的离子积常数可知,混合后溶液的[H+]=2×10-10 mol/L。

例题5: 铜与1mol/L的硝酸反应,如果硝酸根的浓度下降0.2mol/L,则溶液中的C(H+)同时下降( )

A.0.2mol/L B. 0.4mol/L C. 0.6mol/L D. 0.8mol/L

[错解]假设溶液的体积为1L。因为硝酸根离子浓度下降了0.2mol/L,因此反应中有0.2mol的硝酸参加反应。由于硝酸中H+与NO3_之比为1:1,因此消耗的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2,下降的浓度为0.2mol/L.

[错解原因]误把被氧化的硝酸当作参与反应的硝酸.

[正确解答]由于硝酸被还原生成一氧化氮,因此硝酸根离子浓度会减小.根硝酸与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Cu+8H++2NO3_=3Cu2++2NO+4H2O,反应中消耗的硝酸根离子与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因此正确选项为D.或者:由于硝酸根离子转化为NO,在转化过程中,每个NO3?去了两个O,与4个H+结合转化为H2O。因此当硝酸根离子浓度减小0.2mol/L时,H+的浓度减小0.8mol/L.

例题6:在室温下,将PH=3的酸和PH=11的碱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的PH小于7。则该酸和碱的组合可以是( )

A、硝酸和氢氧化钠 B、盐酸和氨水 C、硫酸和氢氧化钾 D、醋酸和氢氧化钡

[错解]因为盐酸与氨水反应生成盐酸铵,醋酸铵属于强酸弱碱盐,在水溶液中会水解而使溶液呈酸性,PH<7。所以本题选项为B。

[错解原因]忽略强弱电解质电离问题。没有注意到在该题设条件下,只有在强酸和强碱时,酸碱才能恰好中和。

[正确解答]若对应的酸碱均为强电解质,则溶液混合后恰好呈中性。因此,选项A、C被排除。若酸为弱酸而碱为强碱(或酸为强酸而碱为弱碱),由于弱电解质部分水解,因此,弱酸(或弱碱)的浓度远远大于10-3mol/L,即弱酸(或弱碱)的浓度远远大于碱(或酸)的浓度,等体积混合时,酸(或碱)过量,因此溶液显酸(或碱)性。因此,正确选项为D。 例题7:在一定条件下,RO3n-和I-和发生的离子方程式如下:

RO3n-+6I-+6H+==R-+3I2+3H2O

(1) RO3n-中R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__ (2) R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___。

[错解](1)R的化合价为6-n;(2)R最外层电子数为5

[错解原因](1)没有注意到RO3n-带电核,而只注意到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事实;(2)错误在于求出R的化合价为+5后,认为+5价为该元素的最高正价,从而推断最外层电子数为5。

[正确解答](1)根据离子反应电核守恒思想,可以推断反应前的离子所带电核总数为-1(因为反应后离子所带电核总数为-1)。又因为I-与H+离子所带电核总数为之和为0,因此RO3n-所带电核数为-1,因此n=1。于是可以推断RO3n-中R的化合价为+5;(2)由于R-只带一个单位负电核,说明R原子只能得到一个电子。因此R最外层电子数为7。

例题9:某元素R硝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该元素相同价态的硫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则该元素的可能化合价是( )

A、(m-n)/14 B、(n-m)/14 C、(2m-n)/28 D、(n-2m)/28 [错误解答]假设该元素化合价为k,则硝酸盐化学式为R(NO3)k,硫酸盐化学式为R2(SO4)k。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该元素的硝酸盐、硫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R+62k、2R+96k,结合题目给出的两种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为m、n,可推知k值为(2m-n)/28,答案为C。

[错误原因]没有考虑该元素化合价为偶数的情况。当K为偶数时,硫酸盐的化学式应该是R(SO4)k/2。

[正确解答]假设该元素化合价为k,若k为奇数,则硝酸盐化学式为R(NO3)k,硫酸盐的化学式为R2(SO4)k。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该元素的硝酸盐、硫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R+62k、2R+96k,结合题目给出的两种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为m、n,可推知k值为(2m-n)/28,答案为C;当k为偶数时,则硝酸盐的化学式为R(NO3)k,硫酸盐的化学式为R(SO4)k/2。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该元素的硝酸盐、硫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R+62k、R+48k,结合题目给出的两种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为m、n,可推知k值为(m-n)/14,答案为A。

例题10:在反应X+2Y=R+2M中,已知R和M的摩尔质量之比为22:9,当1.6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之比为( ) A、16:9 B、23:9 C、32:9 D、46:9

[错误解答]m(M)=4.4g*9/22=1.8g m(Y)=4.4+1.8-1.6=4.6g。所以m(Y)/m(M)=4.6g/1.8g=23/9,选B

[错解原因]错误地把R与M的摩尔质量之比当作质量之比计算。

[正确解答]因为M与R摩尔质量之比为22:9,则在反应中R和M的质量之比为22:18,于是算出当生成4.4gR的同时就会产生3.6g M,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得出消耗1.6gX时,消耗Y为(4.4+3.6-1.6)g,即6.4g。因此两者的质量之比为6.4g:3.6g,即16:9。答案为A。 例题11:下列关于锶(Sr,核电核数为38)的单质(密度为2.50g/cm3),一定错误的是( ) A、颗粒状的单质锶投入水中,剧烈反应,生成大量的气体并引起气体燃烧和轻微爆炸 B、颗粒状的单质锶与稀硫酸反应,反应现象不如钠和水反应那么剧烈 C、锶在纯氧中点燃可燃烧,燃烧生产的产物投入水中可以放出气体 D、锶在纯净氮气中可以燃烧,燃烧产物投入水中可以放出气体

[错误解答]B。综合考虑金属活动顺序和同主族元素金属活动递变性关系,可以推知Sr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根据主族元素递变关系有:Sr>Ca;根据金属活动性关系有:Ca>Na)。因此可以把钠、钾与水、与酸反应的知识迁移过来解题。由于与水反应的实质为与H+的反应,而锶比钙活泼、酸中的H+比水中的大,因此锶与酸反应必然钠比与水反应更为剧烈。故B错误。

[错误原因]忽略Sr的硫酸盐的性质(SrSO4不溶与水)

[正确解答]A。根据同主族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递变规律可以推知,硫酸锶的溶解性应该很小(介于硫酸钙微溶和硫酸钡不溶之间),由于硫酸锶的难溶,因此硫酸与锶反应生成的产物覆盖在锶的表面,阻碍两者反应的进行,减缓了反应速率。因此B的叙述是正确的。而选项A,锶投入水中,反应当然会剧烈进行,但是由于锶的密度比水大,沉于水中,因此不可能看到和钾与水反应的相同的现象(钾浮于水面,反应剧烈,产生的热量将引起气体燃烧和轻微爆炸)

例题12:50mL物质量浓度为18mol/L的硫酸中加入足量铜片并加热,充分反应。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有0.09mol/L的硫酸被还原 B、有0.045mol/L的硫酸被还原 C、充分反应后体系无硫酸剩余 D、消耗的铜的质量一定少于2.88g

[错误解答]根据浓硫酸与铜反应:Cu+2H2SO4=CuSO4+SO2+2H2O,由于反应中铜过量,因此浓硫酸完全反应,即参与反应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09mol,被还原的硫酸只占参与反应的硫酸的1/2,参与反应的铜的质量为0.09mol/2*64g/mol=2.88g.答案为B、C

[错误原因]忽视了随反应的进行,硫酸的浓度将逐渐减小,氧化性消失并减弱。当硫酸消耗到一定程度时,浓硫酸转化为稀硫酸,此时反应停止。

[正确解答]强氧化性是浓硫酸的特性。随反应的进行,硫酸变稀,氧化性变弱消失,反应将停止。因此参与反应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一定少于0.09mol,被还原的硫酸一定少于0.045mol,同样的,参与反应的铜的质量也一定少于2.88g。因此正确答案为D。 例题13: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存在着如下的平衡: Fe2+ + 2H2O==Fe(OH)2 + 2H+

若往此溶液中加入盐酸,则溶液的颜色( )

A、绿色变深 B、变得更浅 C、变黄绿色 D、不变

[错误解答]A。由于硝酸亚铁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当往该溶液中加入盐酸时,促使水解平衡向左移动。使得溶液中的亚铁离子浓度增大。因此溶液的浅绿色加深。

[错误原因]忽视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强氧化性,使得在加入盐酸时,亚铁离子被氧化。 [正确解答]由于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显强氧化性。当往硝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盐酸时,溶液中的亚铁离子被氧化为铁离子,因此溶液呈黄绿色。正确选项为C。

例题14:F2是氧化性最强的非金属单质,在加热的条件下,物质的量相同的F2(气体)跟烧碱完全反应,生成NaF、H2O和另一种气体,该气体是下列中的( ) A、H2 B、HF C、OF2 D、O2

[错误解答]选D。由于F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2+2H2O=4HF+O2↑。当F2与氢氧化钠作用,可以看作F2先与水作用,然后产物HF继续与氢氧化钠反应:HF+NaOH=NaF+H2O,综合考虑两个反应,得到产物为NaF、H2O、O2。故选D。还有部分同学因对OF2不熟悉而不敢作出选择。

[错误原因]没有注意反应条件——加热,对F2与水反应的知识做简单迁移,而且没有注意到反应F2与NaOH的物质的量问题。

[正确解答]根据题意,反应过程中F2与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且已知反应中有产物NaF、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立即可以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F2+2NaOH=2NaF+2H2O+OF2↑ 因此本题正确选项为C。 例题15:设某元素某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m,中子数为n,则下列论断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能有此确定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这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n

C、若碳原子的质量为W克,此原子的质量为(m+n)克 D、核内中子数的总质量小于质子的总质量 [错误解答]选B。

[错解原因]对原子的质量数和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认识产生混淆,而且对相对原子质量的认识停留在初中化学的认识之中。

[正确解答]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各种同位素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平均值,因此它不能由某种同位素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来确定;虽然某种同位素的质量数与其相对原子质量十分接近,但它并不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因此正确选项为A。

例题16:同主族元素形成的同一类化合物往往在结构和性质上很相似。化合物PH4I是一种

白色晶体,下列对PH4I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它是一种共价化合物

B、加热时PH4I可以分解,而且有颜色变化 C、它可以跟NaOH反应

D、它可由PH3和HI化合而成

[错误解答]选A、B。根据题目信息,PH4I的结构和性质和NH4Cl一样,而NH4Cl是一种离子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会分解为NH3和HCl,也可以有NH3和HCl反应得到NH4Cl;且NH4Cl会和碱反应。

[错误原因]机械简单地迁移。在注重共性的同时,忽略差异性一面。

[正确解答]分析同“错误解答”。应该注意的是,PH4I分解生成PH3和HI,HI在加热条件下会分解生成H2和有颜色的I2(注意:NH4Cl分解生成NH3和HCl,HCl不容易分解)。因此B是正确的。本题只有A选项符合题意。 例题17: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0.1mol Cu(OH)2后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 ) A、0.1mol B、0.2mol C、0.3mol D、0.4mol

[错误解答]选B。由于电解后加入0.1mol Cu(OH)2,恰好恢复到电解前,而0.1mol Cu(OH)2中含0.1molCu2+,即反应过程中有0.1molCu2+被还原,因此电解过程中共有0.2mol电子发生转移。

[错误原因]对电解硫酸铜溶液的反应没有深入的掌握,而且忽略了题目中加入的物质为Cu(OH)2。

[正确解答]电解硫酸铜溶液的反应方程式为: 2CuSO4 + 2H2O = 2Cu+ 2H2SO4 + O2↑

从上述方程式可以看出,电解硫酸铜过程中,只析出铜和释放出氧气。因此,电解前后只有铜和氧的改变,电解后加入CuO就可以使溶液恢复原来状态。但本题提示加入Cu(OH)2后溶液恢复原来状态,说明电解过程中不仅硫酸铜被电解,而且有水被电解(因为硫酸铜被电解完全)。0.1molCu(OH)2可以可以看作是0.1mol的CuO和0.1mol H2O,因此电解过程中有0.1mol的硫酸铜和0.1mol的水被电解。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D。 例题18:实验室里需用480 mL 0.1 mol·L-1的硫酸铜溶液,现选取500 mL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

A.称取7.68 g硫酸铜,加入500 mL水 B.称取12.0 g胆矾配成500 mL溶液 C.称取8.0 g硫酸铜,加入500 mL水 D.称取12.5 g胆矾配成500 mL溶液 [错误解答]由于要配置480mL0.1 mol·L-1的硫酸铜溶液,因此需要溶质的质量为:(1)若溶质为硫酸铜,则0.48*160*0.1=7.68g,因此选择A选项;(2)若溶质为CuSO4.5H2O,则0.48*250*0.1=12.0g;因此选择B选项。

[错误原因](1)没有注意容量瓶的规格和特点。由于容量瓶为容量500mL,且容量瓶只有一个刻度(标线),因此只能用该仪器配制500mL的溶液;(2)配制溶液时,所得的体积应该是溶液的体积,而不是加入的水的体积。

[正确解答] 要配制500 mL 0.1 mol/L的CuSO4溶液需CuSO4 0.05 mol,即胆矾:0.05 mol×250 g·mol-1=12.5 g,CuSO4为8 g,所需溶液为500 mL,而不是加水的体积为 500 mL,故A、B、C都不对。正确选项为D。

高中化学练习(易错题选)(一)

1.下列制绿矾的方法最适宜的是:

A.铁屑与稀硫酸 B.FeO与稀硫酸 C.Fe(OH)3与稀硫酸 D.Fe2(SO4)3与铜粉。 答案:A

2.下列化学实验措施不当的是:

A.用纯锌片和稀硫酸反应制H2时反应不快,可将锌片的一角在硫酸铜溶液中浸一下,再和硫酸反应,可加快产生H2的速率

B.苯中滴入液溴未见反应,可加热促其进行

C.做催化裂化实验时,如无工业用优良催化剂,也可用水泥代替 D.做石油分馏实验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浸在液面以下。 答案:BD

3.中和滴定实验进行过程中始终要注意的是:

A.滴定管内液面的读数 B.锥形瓶中指示剂颜色的变化

C.不停摇动锥形瓶 D.用右手控制滴定管中液体流出的速率。 答案:BC

4.某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产生沉淀,滤液中再通入硫化氢又产生沉淀,不符合此现象的组是:

A.Hg2+、Al3+、Ba2+、Na+ B.Ag+、Fe3+、Mg2+、Cs+ C.Ag+、Cu2+、Rb+、NH4+ D.Fe2+、Ca2+、Li+、K+。 答案:AD

5.不加其它试剂就无法鉴别的一组无色溶液是:

A.NH4NO3、Na2SO4、CuSO4、MgCl2 B.MgCl2、BaCl2、NaOH、H2SO4

C.NaBr、AgNO3、HCl、KI D.NaNO3、BaCl2、Na2CO3、H2SO4。 答案:B

6.下列关于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的网状结构中构价键形成的碳原子环,其中最小的环上有6个碳原子 B.氯化钠晶体中每个Na+或Cl-周围紧邻的有6个Cl-或Na+

C.在CsCl晶体每个Cs+周围紧邻的有8个Cl-,而和每个Cs+等距离紧邻的也有8个Cs+

D.在干冰晶体中每个CO2分子周围紧邻的也有8个CO2分子。 答案:CD

7.CO2和NO组成的混和气体VL,通过足量的Na2O2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不可能是(L): A.V/2 B.V/3 C.5V/6 D.V。 答案:BD

8.由某一元醇a和一元羧酸b形成的酯相对分子质量为212,分子内碳原子数是氢和氧原子数之和,该酯不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又知a可氧化得b,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的分子量比b大14 B.该酯中一定不存在双键 C.b的分子量比a大14

D.酯a,b三种分子中都含有一种相同的,式量大于45的原子团。 答案:CD

9.近年来,有人主张将长式周期表中的主,副族序号取消,改为由左向右排成18列,如ⅠA族为第一列,按此,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这张周期表中在1-18号元素间应存在36个空格 B.原子序数≤56的属奇数的元素都位于奇数列 C.第十三列中包含5种元素 D.黑色金属位于第9-10列中。 答案:D

10.金属钠能在液氨中溶解为蓝色的液氨溶液,蓝色据认为是生成了电子的氨化物,即e(NH3)n-的缘故,有反应Na+nNH3=Na++e(NH3)n-。小心蒸去氨可得白色固体NaNH2,而且有以下反应发生:2Na+2NH3=2NaNH2+H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液氨不能发生电离 B.液氨能电离出NH4+和NH2-离子

C.钠的液氨溶液是强还原剂 D.蒸发钠的液氨溶液时蓝色会逐渐褪去。 答案:A

11.有下列五个化学方程式:①C2H2+H2=C2H4,②CH4=H2+1/2C2H4,③C+2H2=CH4+xkJ,④C+1/2H2=1/2C2H2+ykJ,⑤C+H2=1/2C2H4+zkJ当温度下降时,①式平衡向右移动,②式平衡向左移动。根据上述事实,试确定③-⑤中x、y、z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x>y>z B.x>z>y C.y>x>z D.z>x>y。 答案:B

12.一定温度时有摩尔质量为Mg/mol的某溶质R的溶液,当加入Ag不含结晶水的R或蒸发掉Bg水,恢复到原温度时溶液均达饱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温度下R的饱和溶液质量分数是100A/(A+B)%

B.该温度下若R的饱和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则溶液密度为(A+B)CM/1000B g/mL

C.R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100A/Bg

D.若原溶液质量分数为50A/(A+B)%,则原溶液质量为2Bg。 答案:B 13.对下列四种情况:①崇明岛的形成 ②用黄豆制豆腐 ③向某浓度的硅酸钠溶液中滴加适量盐酸无可见现象 ④钢笔灌用不同牌号蓝墨水易发生堵塞。能用有关胶体的知识解释的是: A.②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14.某试样为硫铵和磷酸氢二铵的混和物,经测定其中含百分率为21.2%,则试样中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比为: A.1:1 B.4:1 C.1:4 D.任意比。 答案:D

15.在体积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NO和1molO2,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NO的转化率为95%,此时容器内的压强与开始时的压强之比是: A.等于2.05/3 B.小于2.05/3 C.大于2.05/3 D.等于2/3。 答案:B

16.在t1℃时反应2A(g)=B(g)+Q达到平衡时混和气体平均分子量(数值上等于混和气体的总质量除以总物质的量)为M1,t2℃时该反应平衡混和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为M2,当平衡从t1℃升温至t2℃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M1>M2,平衡向右移动,Q<0 B.若M1M2,平衡向左移动,Q>0 D.若M10。 答案:C

17.用惰性电极以1A的电流电解0.5mol/L的KCl溶液200mL,当溶液的pH=12时,电解

通电的时间是: A.3分13秒 B.3分23秒 C.3分32秒 D.3分39秒。 答案:A

18.下列反应中,有黄色物质生成的是:

A.鸡蛋白和几滴浓硝酸混和,微热 B.磷酸溶液与硝酸银溶液混和 C.H2S气体通过灼热的玻璃管 D.苯酚溶液与FeCl3溶液作用。 答案:AC

19.绿矾在强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硫酸、SO2气体、氧化铁和水,每生成1mol硫酸,被分解的绿矾的物质的量是: A.1mol B.2mol C.3mol D.1.5mol.。 答案:B

20.某氨水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密度为dg/mL,1Kg这种氨水中含有的氨是:

A.1000dw g B.c mol C.c/d mol D.34w/7 g。 答案:C

21.在一定条件下,4L气体x在3L气体y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LN2和6L水蒸气。X、y是:

A.NO2,H2 B.NH3,O2 C.N2H4,NO2 D.N2O3,H2。 答案:B

22.某饱和一元醛和酮(RCOR')的混和物共0.5mol,质量为26.2g,该混和物与足量银氨溶液作用,最多析出43.2g银。则混和物中的醛可能是: A.乙醛 B.丁醛 C.戊醛 D.已醛。 答案:A

23.第七周期为不完全周期,若将来发现把这一周期元素全部排满,则下列有关第七周期元素的推论可能错误的是:

A.第七周期排满时有32种元素,全部是放射性元素

B.第七周期排满时最后一种单质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第七周期第Ⅶ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7,是一种金属

D.第七周期第ⅢA族元素的氢氧化物与Al(OH)3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答案:BD

24.对于过渡元素,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2,电子层数≥4,故均为金属元素,它们的性质还与次外层电子数有关,即化合物的性质与该元素实际提供的价电子数有关。如锰元素的氧化物或对应水化物有以下几种等形式,其中具有碱性或两性的是: A.MnO B.MnO2 C.Mn2O7 D.Mn(OH)3。 答案:AD 25.工业上从含硒的废料中提取硒的方法之一是用硫酸和硝酸钠处理废料,获得亚硒酸和少量硒酸,再与盐酸共热,硒酸被转化为亚硒酸(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通SO2于亚硒酸溶液中,单质硒即析出。据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硒酸的氧化性强于氯气 B.亚硒酸氧化性强于亚硫酸

C.二氧化硒还原性强于二氧化硫 D.析出1mol硒,需亚硒酸、SO2和水各1mol。 答案:AB

26.氯化铜的稀溶液是淡蓝色的,可是加入浓盐酸后,溶液变成黄绿色了,这种颜色变化是由下列可逆反应造成的:Cu(H2O)42+(溶液)+4Cl-CuCl42-(溶液)+4H2O其中Cu(H2O)42+为淡蓝色,CuCl42-为黄绿色。下列哪种方法又能使溶液变成淡蓝色:①加蒸馏水,②加

AgNO3溶液,③加入NaCl溶液,④加入NaOH溶液。 A.只有① B.只有② C.①和② D.③和④。 答案:C

27.下列四个反应中,与其余三个特征不同的是:

A.Na2O2+H2O B.NO2+H2O C.Cl2+H2O D.F2+H2O。 答案:D

28.某温度时,下列气体和氧气混和气体7L,充分燃烧后,通过浓硫酸,恢复到原来温度时,体积变成4L,原来气体不可能的是: A.丁炔 B.丙烷 C.乙烯 D.甲烷。 答案:A

29.在反应器中充入二氧化硫V1L和硫化氢V2L(标况),充分反应后测知所得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6g,以下推断错误的是: A.V1>1.12,V2>2.24 B.V1+V2≥3.36 C.若V1=1.12,则V2≥2.24 D.若V1≥1.12,则V2=2.24。 答案:A

30.加热含有NH4HCO3杂质的小苏打试样,当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为原试样质量的一半时不再有气体产生,则该小苏打试样的纯度为: A.50.00% B.57.35% C.63.10% D.79.25%。 答案:D

31.有一可逆反应,2A(g)+3B(g)xC(g)+4D(g)若将按下列两种配比的物质:

(1)0.8molA,1.2molB,1.2molC,2.4molD (2)1.4molA,2.1molB,0.6molC,1.2molD。 放入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保持温度不变,达平衡后,C的百分含量相等,则方程式中的x值为:

A.1 B.2 C.3 D.4。 答案:B

32.甲基环己烷的一溴代物同分异构体有__种:

A.3 B.4 C.5 D.6。 答案:C

33.往X盐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后再滴加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则X可能为: A.Na2SO3 B.FeSO4 C.CaCl2 D.Na2CO3。 答案:AB

34.在15℃时,30%的饱和氯化钠溶液200g里加入食盐5g,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A.15% B.30% C.31、7% D.32.5%。 答案:B

35.若用相同量的碱MOH与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两种含氧酸HmROx和HnR'Oy溶液完全中和生成正盐,则HmROx溶液与HnR'Oy溶液的体积比为: A.n:m B.n:1 C.1/m:1/n D.m:n。 答案:AC

36.已知pH值为1的某溶液中,含有较多量的Ag+和Na+,则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A.NO3- B.CO32- C.F- D.Cl-。 答案:A

37.下列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卤化氢溶液中,pH值最大的是:

A.HF B.HCl C.HBr D.HI E、HClO。 答案:A

38.在反应2KI+O3+H2O=2KOH+O2+I2中,当有4molKI被氧化,则被还原的臭氧的物质的量为__mol: A.2 B.2/3 C.3 D.4/3。 答案:D

39.在0℃1.01×105Pa时,下列混和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有可能为52.2的是:

A.H2S和SO2 B.NO和O2 C.SO3和CO2 D.HI和Cl2。 答案:BD

40.某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其相同价态的硫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b,则该元素的化合价的数值为: A.(b-a)/20 B.(b-a)/40 C.(b-a)/80 D.(a-b)/20。 答案:BC。

高中化学练习(易错题选)(二) 41.X元素的最高正价与负价的代数和为6,Y离子和X离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且能按1:2组成化合物Z,则Z可能为: A.CaCl2 B.MgF2 C.Na2O D.K2S。 答案:A

42.某无色透明的碱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为:

A.K+,NH4+,Cl-,NO3- B.Na+,K+,HCO3-,SO42- C.K+,Na+,NO3-,MnO4- D.Na+,S2-,SO32-,Cl-。 答案:BD

43.在同温同压下,合成氨反应N2+3H2=2NH3进行到某时刻达到平衡.起始时N2和H2共120体积,平衡时总体积为70体积,则原混合气体中N2和H2的体积比可能为: A.1:3 B.9:15 C.5:19 D.1:1。 答案:A

44.某元素X形成的气态X2分子共有3种,其相对分子质量依次为70、72、74 此三种分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9:6:1,则: A.X有三种同位素

B.质量数为35的同位数其原子百分含量为75% C.其中一种同位素的原子的质量数为36 D.X2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72。 答案:B

45.在水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硝酸银、硝酸铅、碘化钾和硫酸钠,充分搅拌后,在该混合液中插入惰性电极进行电解,通电片刻后,气体产物和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 A.127:108 B.16:207 C.108:35.5 D.8:1。 答案:D

46.13.6g含杂质的氯化铜与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质量为28.7g,则其中杂质可能为: A.BaCl2 B.ZnCl2 C.MgCl2 D.AlCl3。 答案:A

47.含有agHNO3的稀硝酸溶液和bg铁粉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O及硝酸盐,则a:b不可

能是: A.2:1 B.3:1 C.4:1 D.9:2。 答案:A

48.C8H18的烷烃在一定条件下受热裂解可生成CH4、C2H6、C2H4、C3H6、C4H8五者的混和气体,此混和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A.14 B.57 C.38 D.无定值。 答案:C

49.把铝粉和Fe3O4粉配成铝热剂,分成两等份,前一份在高温下恰好完全反应,将生成物与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 后一份直接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也使之充分反应,前后两种情况下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 B.9:8 C.3:4 D.4:3。 答案:C

50.25℃时,NH4Cl和Na2CO3溶液的pH值分别为5和10,则这两种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H+之比为: A.1:10 B.2:1 C.105:1 D.5:1。 答案:A

51.在常温常压下,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Na2CO3溶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Na2CO3的水解程度不变 B.溶液中Na2CO3的物质的量不变 C.Na2CO3溶液的浓度不变 D.溶液的pH不变。 答案:B

52.常温下,0.01mol/L的碱溶液的pH值为:

A.≥2 B.=12 C.≤12 D.无法确定。D 答案:D

53.周期表中有些元素有隔类相似现象(即对角线相似),如Mg、Li Si、B Be、Al等性质相似。现电解熔融LiCl可得Li和Cl2。若用已潮解的LiCl加热蒸干并强热至熔融,再用惰性电极电解,结果得到金属锂,还有一种无色无气味的气体,其主要理由是: A.电解出的锂与水反应放出H

B.电解前LiCl加热时已发生水解,电解时产生H2 电解时产生的无色气体是O2 D.在高温时阳极放出的Cl2与水作用会放出O2。

答案:C

54.为研究生命起源,1953年美国科学家米勒等人在模拟原始大气无氧条件下,把甲烷、氨、氢气和水在密封瓶中通过加热放电,第一次获得了少量含氮的化何物,它们是生命必需的营养物质。与这类物质可构成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可能是: A.有机酸类 B.糖类化合物 C.亚硝酸酯 D.硝基化合物。 答案:CD

55.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因锡、铅的同一主族,且铅位于锡下方,故铅比锡更易与酸中H+发生置换反应 B.将砹化钾与碘化钾溶液分别置于空气中,碘化钾溶液更容易变质 C.因铊与铝同主族,故氢氧化铊与氢氧化铝一样都有明显的两性 D.锗单质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 答案:D

56.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mol C20H42分子中共含NA个共价键

B.25℃时,1mL纯水中含水10-10NA个OH-离子

C.含4mol Si-O键的石英晶体中,氧原子为2NA个

D.当NO2溶于水产生1molNO时,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答案:D

57.下列叙述,能肯定判断某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A.反应混合物的浓度改变 B.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改变 C.正、逆反应速率改变 D.反应物的转化率改变。 答案:BD

58.取pH均为2的盐酸和醋酸各100mL分别稀释2倍后,再分别加入0.03gZn粉,在相同条件下充分反应,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醋酸与锌反应放出的H2多 B.盐酸与醋酸分别与锌反应放出的H2一样多 C.醋酸与锌的反应速率大 D.盐酸和醋酸分别与锌反应的速率一样大。 答案:BC 59.速效感冒冲剂的主要成分之一是“对乙酰氨基酚”,其结构简式为CH3CONH-C6H4-OH,有关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能溶于热水 B.在人体内能水解

C.1mol对乙酰氨基酚与溴水反应时最多消耗Br24mol D.与对硝基甲苯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C

60.一定条件下,反应2NO2N2O4,△H=-57kJ达到平衡后,要使混合气体颜色变深,可采取的措施是: A.增大体积 B.降低温度 C.增大压强 D.移走一部分N2O4气体。 答案:C

61.下列仪器:①容量瓶 ②蒸馏烧瓶 ③漏斗 ④玻璃棒 ⑤分液漏斗 ⑥坩埚 ⑦滴定管,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②③⑥。 答案:B 62.金属镁与某浓度的硝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且参加反应的镁与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则硝酸的还原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46 B.30 C.44 D.80。 答案:CD

63.常温下pH值相等的H2SO4溶液和Al2(SO4)3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分别为1.0×10-amol/L和1.0×10-bmol/L,水的电离度分别为和,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α1=α2 B.a+b=14 C.a<b D.a>7,b<7。 答案:BD

64.有一铁的氧化物样品,用5mol/L盐酸100mL恰好完全溶解,所得溶液还能吸收标况下的氯气1.12L,Fe2+全部被氧化为Fe3+,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A.Fe2O3 B.Fe3O4 C.Fe4O5 D.Fe2O7。 答案:C

65.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g)+3Y(g)2Z(g),若X、Y、Z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均不为0),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1mol·L-1、0.3mol·L-1、0.08mol·L-1,则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A.c1:c2=1:3 B.平衡时,Y与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3:2

C.X、Y的转化率不相等 D.c1的取值范围为0<c1<0.14mol·L-1。 答案:C

66.X、X为短周期元素,X原子各电子层的电子数比为1:4:1,它比Y原子多3个电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离子半径大于Y离子半径

B.X单质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两种化合物

C.X、Y形成的化合物与浓硫酸共热可在烧瓶中进行 D.电解X、Y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可得Y的单质。 答案:B

67.萤石(CaF2)晶体属于立方晶系,萤石中每个Ca2+被8个F-所包围,则每个F-周围最近距离的Ca2+数目为: A.2 B.4 C.6 D.8。 请根据下列选项回答68~70小题:

A.[w/(w+18a)]100% B.[w/(w+36a)]100%

C.[71w/161(w+36a)]100% D.[71w/161(w+18a)]100%。 答案:B

68.在25℃时,将两个石墨电极插入一定量硫酸钠饱和溶液中进行电解,通电一段时间后,在阳极逸出amol气体,同时有wg的Na2SO4.10H2O晶体析出,若温度不变,剩余溶液的质量分数。 答案:D

69.在25℃时,将两个石墨电极插入一定量硫酸钠饱和溶液中进行电解,通电一段时间后,在阴极逸出amol气体,同时有wg的Na2SO4.10H2O晶体析出,若温度不变,剩余溶液的质量分数。 答案:C

70.在25℃时,将两个铜电极插入一定量硫酸钠饱和溶液中进行电解,通电一段时间后,在阴极逸出amol气体,同时有wg的Na2SO4.10H2O晶体析出,若温度不变,剩余溶液的质量分数。 答案:A

71.鉴别盐酸、石灰水和氯化钙3瓶无色溶液,有下列试剂:(1).NaHCO3溶液,(2).AgNO3

溶液,(3).Na2CO3溶液,(4).酚酞溶液。真正可选用的是: A.只有(1) B.只有(2) C.只有(3) D.(1)或(4)。 答案:D

72.某溶液中含三种离子,加入过量氨水有沉淀生成,过滤后滤液中加过量盐酸,又有沉淀生成,再过滤,滤液中加入过量Na2CO3溶液,仍有沉淀生成,原溶液中含有的离子可能是:

A.Ag+、Fe2+、Ca2+ B.Al3+、Mg2+、Ba2+ C.Ca2+、Fe2+、Ba2+ D.Ag+、Mg2+、Ba2 答案:AD

73.铝和镓的性质相似,如M(OH)3都是难溶的两性氢氧化物。在自然界镓常以极少量分散于铝矿,如Al2O3中。用NaOH溶液处理铝矿(Al2O3)时,生成NaAlO2、NaGaO2 而后通入适量CO2,得Al(OH)3沉淀,而NaGaO2留在溶液中(循环多次后成为提取镓的原料)。发生后一步反应是因为:

A.镓酸酸性强于铝酸 B.铝酸酸性强于镓酸

C.镓浓度小,所以不沉淀 D.Al(OH)3是难溶物。 答案:A

74.12克的样品在天平上称量时由于砝码和样品错放位置(5g以下用游码),则该学生称得的读数为: A.8克 B.10克 C.18克 D.15克。 答案:C

75.在反应:Fe2(SO4)3+6KSCN2Fe(SCN)3+3K2SO4达到平衡后,加入少量下列固体物质,该平衡几乎不发生移动的是: A、KSCN B.K2SO4 C.NaOH D.FeCl3。 答案:B

76.向NaAlO2溶液中持续通入一种气体,开始时产生沉淀,随后沉淀又逐渐溶解,该气体是:

A.NO2 B.CO2 C.NH3 D.CO。 答案:A

77.将SO2和Cl2等物质的量混和后,再通入甲基橙溶液中,其现象是:

A.由橙变黄 B.由橙变红 C.褪色 D.先变红,后褪色。 答案:B

78.下列事实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向饱和的胆矾溶液中加入一些无水硫酸铜粉末,很快有较多量的蓝色晶体形成 B.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C.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D.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利用率。 答案:B。

高三化学错题整理

一、基本概念专题

1、(月考9—NA)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

A.常温下,1molNaHCO3投入足量稀盐酸中,待反应结束后,可逸出NA个CO2分子

B.在含有NA个醋酸根离子(CH3COO)的醋酸溶液中,氢离子(H+)数目略大于NA C.1molCH3+(碳正离子)中含电子数目为10NA D.1mol油酸含有的双键数目为NA

2、(月考11-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D

A.100mL0.1mol·L1的Na2CO3溶液中加入0.01molCH3COOH

--

CO2↑+ 2CH3COO+ H2O CO32+ 2CH3COOH

--

B.4mol·L1的NaAlO2溶液和7mol·L1的HCl等体积互相均匀混合

4AlO2 + 7H+ + H2O = 3Al(OH)3↓+ Al3+

C.在含有Mn2+的溶液中加入HNO3再加入PbO2,则反应体系显紫红色

5PbO2 + 2Mn2+ + 4H+ = 5Pb2+ + 2MnO4 + 2H2O D.甲醛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银氨溶液并加热

HCHO2AgNH322OHHCOONH42Ag3NH3H2O

3、(月考17-溶液的计算)t℃时CuSO4的溶解度是S g,其饱和溶液密度d g.cm-3、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向足量饱和溶液中加入m g无水CuSO4或蒸发掉n g水后恢复t℃,均能获得W g胆矾晶体,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B A.cnSdSmolL1 B. mg

160(S100)100C.S16W2500mg D.Wg

9W25n9S16004、(苏南一模16-离子共存)下列各组中的离子,可能形成碱性溶液且最终无沉淀生成的是A

二、基本理论专题

1、(月考10-溶液中离子浓度的比较)取0.2mol·L1HX溶液与0.2mol·L1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测得混合溶液的pH = 8,则下列说法(或关系式)正确的是CD

A.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0.2mol·L1HX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

B.c(Na+) = c(X¯) + c(HX) = 0.2mol·L1

--

C.c(Na+)-c(X¯) = 9.9×107mol·L1

--

D.c(OH¯)-c(HX) = c(H+) = 1×108mol·L1

2、(苏南一模15-溶液中离子浓度的比较)BD

3、(月考18-化学平衡)一定温度下,有可逆反应:2A(g)+2B(g)C(g)+3D(g);ΔH<0。现将2 mol A和2 mol B充入体积为V的甲容器,将2 mol C和6 mol D充入乙容器并使乙容器在反应开始前的体积为2V(如图1)。BD

图2

图1

关于两容器中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容器中的反应先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B.两容器中的反应均达平衡时,平衡混合物中各组份的体积百分组成相同,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也相同

C.两容器达平衡后升高相同的温度,两容器中物质D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变化如图2 所示

D.在甲容器中再充入2 mol A和2 mol B,平衡后甲中物质C的浓度是乙中物质C的浓度的2倍

4、(南京一模12-溶液蒸干问题)混合下列各组物质使之充分反应,加热蒸干产物并在300℃灼烧至质量不变,最终残留固体为纯净物的是AD

A.向亚硫酸钠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溴水

B.将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KAl(SO4)2与Ba(OH)2溶液以体积比1∶2混合

C.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碳酸钠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 D.在NaBr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

5、(南京一模15-电化学)下图是一种正在投入生产的大型蓄电系统的原理图。电池中的左右两侧为电极,中间为离子选择性膜,在电池放电和充电时该膜只允许钠离子通过。电池充、放电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AD

2Na2S2+NaBr3

下列关于此电池说法正确的是

A.充电的过程中当0.1molNa+通过离子交换膜时,导线通过0.1mol电子 B.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3NaBr-2e=NaBr3+2Na C.充电过程中钠离子从右到左通过离子交换膜 D.放电过程中钠离子从右到左通过离子交换膜

6、(苏南一模12-新信息分析) “酸碱质子理论”认为凡是能够给出质子(H)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是能够接受质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物质酸性(碱性)的强弱取决于分子或离子给出(接受)质子能力的大 小。按照“酸碱质子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

Na2S4+3NaBr

三、有机化学专题

1、(月考3-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有机化合物环丙叉环丙烷,由于其特殊的电子结构一直受到理论化学家的注意,如图是它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环丙叉环丙烷的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D

A、环丙叉环丙烷的二氯取代物有四种 B、环丙叉环丙烷不可能是环丙烷的同系物 C、环丙叉环丙烷与环己二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D、环丙叉环丙烷所有的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 2、(月考12-有机物的官能团和性质)最近,媒体报道不法商贩销售“致癌大米”,已验证这种大米中含有黄曲霉毒素(AFTB),其分子结构式为如右图所示,人体的特殊基因在黄曲霉素的作用下会发生突变,有转变为肝癌的可能。一般条件下跟1mol AFTB起反应的H2或NaOH的最大量分别是C

A. 6mol;1mol B.5mol;1mol

C.6mol;2mol D.5mol;2mol

3、(南京一模17-有机物官能团和性质)波立维是国家刚刚引进的新药,它给中风、心肌梗死等心脏病患者带来福音。波立维属于硫酸氢盐,它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BC

OClOCH3A.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16H15ClNO2·H2SO4

NCHC· H2SO4

B.该物质可以溶于水

S C.波立维能形成硫酸氢盐是与其结构中的氮原子有关

D.它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1mol该物质最多可消耗2molNaOH

四、化学实验专题

1、(南京一模20-侯氏制碱法) 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曾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利用NaHCO3、NaCl、NH4Cl等物质溶解度的差异,以食盐、氨气、二氧化碳等为原料制得NaHCO3,进而生产出纯碱。以下A、B、C、D四个装置可组装成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NaHCO3的实验装置。装置中分别盛有以下试剂:B:稀硫酸C:盐酸、碳酸钙D:含氨的饱和食盐

水、水

A B C D

四种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g/100g水)表 盐温度 溶解度 NaCl NH4HCO3 NaHCO3 0℃ 35.7 11.9 6.9 10℃ 35.8 15.8 8.1 20℃ 36.0 21.0 9.6 30℃ 36.3 27.0 11.1 40℃ 36.6 —① 12.7 50℃ 37.0 — 14.5 60℃ 37.3 — 16.4 100℃ 39.8 — — NH4Cl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55.3 77.3 (说明:①>35℃NH4HCO3会有分解) 请回答以下问题:

⑴装置的连接顺序应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⑵A装置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控制D温度在30℃~35℃,原因是_______________。为了便于控制此温度范围,采取的加热方法为___________。

⑷反应结束后,将锥形瓶浸在冷水中,析出NaHCO3晶体的原因是_______。用蒸馏水洗涤NaHCO3晶体的目的是除去______________杂质(以化学式表示)

⑸将锥形瓶中的产物过滤后,所得的母液中含有_____(以化学式表示),可加入氯化氢,并进行_______操作,使NaCl溶液循环使用,同时可回收NH4Cl。

⑹测试纯碱产品中NaHCO3含量的方法是:准确称取纯碱样品Wg,放入锥形瓶中加蒸馏水溶解,加1~2滴酚酞指示剂,用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的HCl溶液滴定至溶

―+―

液由红色到无色(指示CO32+H=HCO3反应的终点),所用HCl溶液体积为V1 mL,再加1~2滴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HCl溶液滴定溶液由黄变橙,所用HCl溶液体积为V2 mL。写出纯碱样品中NaHCO3质量分数的计算式:NaHCO3(%)=______________。 CADB ; NaHCO3 除HCl; 反应速率高 水浴; 降低温度NaHCO3溶解度降低 NaCl NH4HCO3 NH4Cl ;NaCl NH4HCO3 NH4Cl 结晶(或重结晶)

2、(苏南一模20-定量实验)

一般测定样品中成分含量的实验应重复二至三次。为了测定某氢氧化钠固体中混有的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I.甲同学的方案如右图所示:

(1)根据甲同学的实验装置图分析,在每次实验过 程中所进行的称量操作至少要进行 次。

(2)甲同学重复测定了三次,得到碳酸钠的质量分 数的数据存在较大的偏差,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A.装置内原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也被碱石灰吸收 B.装置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被碱石灰吸收 C.反应完成后,装置中的二氧化碳没有全部被碱石灰吸收 D.加入稀硫酸的量不足,则可能造成误差

II.乙同学的方案是:称取样品m g,并溶解,加过量氯化钡溶液,过滤、洗涤、烘干,

称量得固体n g。

(1)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用m、n表示) 。 (2)洗涤沉淀的操作要点是 。

(3)Ca2+、Ba2+都可以使CO3沉淀完全,但乙同学使用氯化钡溶液而不用氯化钙溶液的原因是 ;测定CO3的量,若使用氢氧化钡溶液而不用氢氧化钙溶液,结果将具有更高的精确度,原因是 。

1. (1)4 (2).ABCD 2.(1).106n/197m (2)验玻璃棒向过滤器中的沉淀加水至淹没,静置使滤出,重复2~3次 (3)氢氧化钙微溶;碳酸钡分子量大,相对误差小

22一.基本概念

例1.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可能是

A.混合物 B.化合物 C.纯净物 D.单质

解析:本题考察纯净物与混合物,化合物与单质两对基本概念的判断标准,以及对分子、元素,同素异形体等概念的透彻理解,同学们往往忽视了同种元素可形成不同种分子(同素异形体)这一现象,错选A。 正确答案:B 提示:解此类纯属概念辨析的题目时不仅要敏锐地意识到概念间可能存在的相互联系,还要注意它们之间的差异,善于应用反证法去排除错误选项 类似的题目还有:

(一)下列物质肯定为纯净物的是 A.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B.是由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 C.是由一种分子组成的物质

D.是由一种元素的阳离子和另一种元素的阴离子组成的物质 正确答案:C

例2.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酸性氧化物都能和碱反应 B.酸性氧化物都不和酸反应

C.不能与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能和碱反应

D.SiO2与NaOH和HF都反应,所以SiO2是两性氧化物 E.NO2能与水反应生成HNO3,所以NO2是HNO3的酸酐 F.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G.酸性氧化物也叫酸酐,酸酐都是酸性氧化物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考察同学们对氧化物这一概念的透彻理解,涉及金属与非金属、酸与碱、有机与无机、复分解与氧化还原等众多具有对立统一关系的概念,如果没有很强的知识迁移能力和举一反三能力,很难做对。

氧化物按其与酸碱反应时体现的不同性质分为酸性、碱性、两性和不成盐四类,掌握时应注意两个要点:与酸或碱若能反应必生成盐和水,且该反应不能有化合物变化,推广到酸(碱)性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酸)也不能有化合价变化,利用反证法可知A为定义,正确,SiO2可与HF反应,但产物SiF4不属于盐类,故B、D错,CO、NO等不成盐氧化物与酸或碱均不反应,故C错,Al(OH)3属于两性氧化物,故F错。NO2与水的反应有化合价变化,故E错,乙酸酐根本不是氧化物,故G错。 二.离子方程式、及氧化还原计算 例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碘化亚铁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

2Fe2++Cl2=2Fe3++2Cl-B.向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硫 Ca2++2ClO-+SO2+H2O=CaSO3↓+2HClO C.向硫酸氢钠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钡溶液至中性 H++SO+Ba2++OH-=BaSO4↓+H2O D.将氢氧化铁粉末加入氢碘酸中 Fe(OH)3+3H+=Fe3++3H2O

解释:对A、B两选项的判断需要运用知识迁移能力,将FeI2与FeBr2联系,将SO2与CO2联系,同学们的漏洞在于易在迁移时注重相同点,忽略差异,思维定势严重,溴化亚铁中Fe2+还原性>Br-,所以少量Cl2只能将Fe2+氧化,Br-不参加反应,而FeI2中I-还原性>Fe2+,首先被氧化的是I-,Fe2+不参加反应,若忽视差异照猫画虎,必然出错,同理,SO2与CO2的区别在于SO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易被次氯酸盐氧化,因此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而非简单的复分解。

C选项中同学们易忽略量的关系,审题时应注意“至中性”这一限定条件,以H+与OH-的中和反应做为主要矛盾加以考虑,而不要将两个离子反应简单相加。

D选项中同学们容易忽Fe3+能将I-氧化所以二者不能共存的事实,简单地将题意理解成氢碘酸作为强酸能将Fe(OH)3溶解。 正确答案:均错

正确答案: A.2I-+Cl2=I2+Cl2 B.Ca2++2ClO-+H2O+SO2=CaSO4↓+H++Cl-+HClO C.2H++SO+Ba2++2OH-=BaSO4↓+2H2O D.2Fe(OH)3+6H++2I-=2Fe2++I2+6H2O

提示: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易错点有

1.拆与不拆 2.是否符合事实 3.局部约分 4.量的关系 书写或判断时应特别注意这几点。

例4.在反应Zn+2HNO3+NH4NO3=N2+3H2O+Zn(NO3)2中每溶解1molZn,电子转移了: A.2mol B.3mol C.4mol D.5mol 正确答案:D

解析:同学们在读题时易靠惯性思维,认为溶解1mol Zn当然转移2mol电子,从而错选A,这种惯性思维导致根本不通过标变价的方法观察是否有其他元素也在失e。

提示:越是感觉简单的题目越要当心,因为这其中有可能存在陷阱,另外,考试时应养成动笔的习惯,不要仅凭观察和感觉选项,把送到手的分丢掉。

例5.在下列反应中:P+CuSO4+H2O→Cu3P+H3PO4+H2SO4,1molCu2+能氧化P的物质的量为 A.mol B.mol C.mol D.mol 正确答案:A

解析:很多学生做本题的解题思路是:

先配平: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再找得失关系:15Cu2+→15 15molCu2+反应后生成6molH3PO4,所以1molCu2+可氧化mol即molP,错选C,错在忽略了P元素的歧化反应,即6molH3PO4中有一部P是通过自身歧化得来而非被Cu2+氧化。 正确的思路应是:紧扣题意,根据价态变化得出:1mol 1mol,被氧化的P即失电子给的P,,失1mol电子需mol的P。

应用电子守恒这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最基本的守恒关系,将问题大大简化,避开配平的繁杂过程。

提示:任何氧化还原反应都存在得失e守恒,关键要找准得失双方,类似的题目还有: 在KNO3+S+C→K2S+N2+CO2反应中,被1mol KNO3氧化的碳的质量是 A.21g B.18g C.15g D.12g 正确答案:C

在反应CuSO4+FeS2+H2O→Cu2S+FeSO4+H2SO4中,1molCuSO4能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为 , 正确答案:1/7 mol 三.溶解度

例6.25℃时,硫酸铜的溶解度为Sg,将Sg无水硫酸铜粉末加入到(100+S)g饱和到铜溶液中,得到一定量的蓝色晶体,若将此晶体溶解配制成饱和溶液,应加入的水的质量是

A.100g B.(100+S)g C.(100-9/25)g D.(100-16/25)g

正确答案:A解析:很多学生拿到本题就开始列未知数解方程,试图算出答案,结果发现所给数据过于抽象,计算量过大而放弃,其实将题目通览后通过流程图不难发现:将晶体溶解所加的水量就是将Sg无水硫酸铜配成饱和溶液所需的水量,即100g。

提示:化学解题中抓住始终态,省略中间过程的思想可以大大简化某些复杂问题,而要想找出始终态间的联系,必须要有书写流程的好习惯,这样不仅思路清晰,便于发现某些守恒关系,也便于查出错误。

化学试题错误解答30例

例题1、在某100ml的混合液中,硝酸和硫酸的物质量浓度分别是0.4mol/L,0.1mol/L,向该混合液中加入1.92g铜粉,加热,待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铜离子物质量浓度是( )mol/L

A 、0.15 B、 0.225 C 、0.35 D、 0.45

[错误解答]根据反应:3Cu + 8HNO3 = 3Cu(NO3)2 + 2NO↑+ 4H2O,题目中给出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04mol,因此,参与反应的铜的物质的量为0.015mol,因此答案为A。

[错误原因]忽略了酸溶液中硝酸根不能存在。

[正确解答]根据3Cu + 8H+ + 2NO3== 3Cu2+ + 2NO↑ + 4H2O

3 8 2 3 0.03 mol 0.06 mol 0.04 mol X X = 3×0.6/8 = 0.0225mol

因此,铜离子浓度为0.225 mol /L,选B。

例题2、将38.4mg铜跟适量的浓硝酸反应,铜全部作用后,共收集到气体22.4mL(标准状况),反应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

A、1.0×10-3mol B、1.6×10-3mol C、2.2×10-3mol D、2.4×10-3mol

[错误解答]由于硝酸为浓硝酸,因此铜与浓硝酸发生如下的反应: Cu + 4HNO3 = Cu(NO3)2 + 2NO2 ↑+ 2H2O

反应中得到的气体为NO2。根据方程式中铜与硝酸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可以推知硝酸的物质的量为4×(38.4×10-3/64)=2.4×10-3mol,选D

[错误原因]没有考虑到硝酸浓度的变化而引起气体产物的变化。

[正确解答]根据题意,38.4mg铜跟适量的浓硝酸反应,随反应的进行,硝酸的浓度发生变化。由于硝酸的浓度会发生变化,因此无法直接确定反应产物是NO2还是NO2与NO组成的混合物。这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反应中,硝酸转化为硝酸铜、氮氧化物(其实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以可以推知气体为NO2与NO组成的混合物)。根据反应前后氮的守恒关系,参与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等于Cu(NO3)2、NO2、NO物质的量总和。因此,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2×(36.4×10-3/64)+22.4×10-3/22.4=2.2×10-3mol。因此答案为C

例题3、标准状况下,往100mL 0.2mol/L的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体积的Cl2,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有50%的Br被氧化。则通入的氯气的体积是( )

A、0.224L B、0.336L C、0.448L D、0.672L

[错误解答]由于2Br- + Cl2=Br2 + 2Cl-,根据题意,有50%的Br-被氧化,即有0.02mol被氧化,因此通入的氯气的体积为0.224L。选A。

[错误原因]忽略离子还原性强弱。

[正确解答]由于Fe2+还原性比Br-强,因此Cl2先氧化Fe2+,再氧化Br-;因此溶液中发生的反应应该是:Fe2+先被完全氧化,然后Br-再被氧化50%。消耗的氯气的体积为0.448L。应该选C。

例题4、将PH=8和PH=10的两种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中的[H+]最接近于

A、(10-8+10-10)/2 mol/L B、(10-8+10-10)mol/L C、(10-14 —5×10-5)mol/L D、2×10-10 mol/L

[错误解答]因为PH=8和PH=10的两种氢氧化钠溶液的[H+]分别为10-8+10-10 mol/L,而且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因此混合后溶液的[H+]=(10-8+10-10)/2 mol/L。选A。

[错误原因]直接应用溶液中[H+]来求解,忽略溶液中[OH—]>[H+]和OH—对水电离平衡的影响。

[正确解答]由于碱溶液中的[OH-]>[H+],这就决定了不能用混合前溶液中的[H+]直接求混合后溶液的[H+],一定要先求出混合后溶液中[OH—],在换算成混合后的[H+]。根据水离子积常数知,PH=8和PH=10的两种氢氧化钠溶液的[OH—]分别为10-6和10-4mol/L,因此混合后溶液的[OH—]=(10-6+10-4)/2 mol/L,可近似看作为10-4/2 mol/L。根据水的离子积常数可知,混合后溶液的[H+]=2×10-10 mol/L。因此应选D。

例题5、 铜与1mol/L的硝酸反应,如果硝酸根的浓度下降0.2mol/L,则溶液中的C(H+)同时下降( )

A.0.2mol/L B. 0.4mol/L C. 0.6mol/L D. 0.8mol/L

[错误解答]假设溶液的体积为1L。因为硝酸根离子浓度下降了0.2mol/L,因此反应中

有0.2mol的硝酸参加反应。由于硝酸中H+与NO3之比为1:1,因此消耗的氢离子的物质的量

为0.2,下降的浓度为0.2mol/L.

[错误原因]误把被氧化的硝酸当作参与反应的硝酸.

[正确解答]由于硝酸被还原生成一氧化氮,因此硝酸根离子浓度会减小.根硝酸与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Cu+8H++2NO3=Cu2++2NO↑+4H2O,反应中消耗的硝酸根离子与氢离子的

物质的量之比为1:4.因此正确选项为D.或者:由于硝酸根离子转化为NO,在转化过程中,每个NO3去了两个O,与4个H+结合转化为H2O。因此当硝酸根离子浓度减小0.2mol/L

时,H+的浓度减小0.8mol/L.

例题6、在室温下,将PH=3的酸和PH=11的碱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的PH小于7。则该酸和碱的组合可以是( )

A、硝酸和氢氧化钠 B、盐酸和氨水 C、硫酸和氢氧化钾 D、醋酸和氢氧化钡

[错误解答]因为盐酸与氨水反应生成盐酸铵,醋酸铵属于强酸弱碱盐,在水溶液中会水解而使溶液呈酸性,PH<7。所以本题选项为B。

[错误解答原因]忽略强弱电解质电离问题。没有注意到在该题设条件下,只有在强酸和强碱时,酸碱才能恰好中和。

[正确解答]若对应的酸碱均为强电解质,则溶液混合后恰好呈中性。因此,选项A、C被排除。若酸为弱酸而碱为强碱(或酸为强酸而碱为弱碱),由于弱电解质部分水解,因此,弱酸(或弱碱)的浓度远远大于10-3mol/L,即弱酸(或弱碱)的浓度远远大于碱(或酸)的浓度,等体积混合时,酸(或碱)过量,因此溶液显酸(或碱)性。因此,正确选项为D。

例题7、在一定条件下,RO3n-和I-和发生的离子方程式如下: RO3n-+6I-+6H+==R-+3I2+3H2O

(1) RO3n-中R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__ (2) R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___。

[错误解答](1)R的化合价为6;(2)R最外层电子数为5

[错误原因](1)没有注意到RO3n-带电核,而只注意到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事实;(2)错误在于求出R的化合价为+5后,认为+5价为该元素的最高正价,从而推断最外层电子数为5。

[正确解答](1)根据离子反应电核守恒思想,可以推断反应前的离子所带电核总数

为-1(因为反应后离子所带电核总数为-1)。又因为I-与H+离子所带电核总数为之和为0,因此RO3n-所带电核数为-1,因此n=1。于是可以推断RO3n-中R的化合价为+5;(2)由于R-只带一个单位负电核,说明R原子只能得到一个电子。因此R最外层电子数为7。

例题8、在氧化还原反应KClO3+6HCl=KCl+3Cl2+3H2O中,当生成0.5molCl2时,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A、6:1 B、5:1 C、1:3 D、1:5

[错误解答]由于反应过程中KClO3得到6个电子被还原,而HCl失去一个电子被氧化,因此,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选择A;或者由于反应过程中KClO3得到电子还原为KCl(还原产物),而HCl失去电子被氧化Cl2(氧化产物),根据化学方程式得到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选择C。

[错误原因]不明确该反应的实质,解题过程中违背同种元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化合价变化遵循“只靠近不交叉”的原则。

[正确解答]由于该反应属于归中反应,反应机理为:KClO3中Cl得到5个电子转化为Cl2(被还原),同样的HCl中的Cl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Cl2(被氧化),反应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均为Cl2,且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氧化剂得电子数和还原剂失去电子数之比,即5:1;选择B。

例题9、某元素R硝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该元素相同价态的硫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则该元素的可能化合价是( )

A、(m-n)/14 B、(n-m)/14 C、(2m-n)/28 D、(n-2m)/28

[错误解答]假设该元素化合价为k,则硝酸盐化学式为R(NO3)k,硫酸盐化学式为R2(SO4)k。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该元素的硝酸盐、硫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R+62k、2R+96k,结合题目给出的两种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为m、n,可推知k值为(2m-n)/28,答案为C。

[错误原因]没有考虑该元素化合价为偶数的情况。当K为偶数时,硫酸盐的化学式应该是R(SO4)k/2。

[正确解答]假设该元素化合价为k,若k为奇数,则硝酸盐化学式为R(NO3)k,硫酸盐的化学式为R2(SO4)k。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该元素的硝酸盐、硫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R+62k、2R+96k,结合题目给出的两种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为m、n,可推知k值为(2m-n)/28,答案为C;当k为偶数时,则硝酸盐的化学式为R(NO3)k,

硫酸盐的化学式为R(SO4)k/2。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该元素的硝酸盐、硫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R+62k、R+48k,结合题目给出的两种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为m、n,可推知k值为(m-n)/14,答案为A。

例题10、在反应X+2Y=R+2M中,已知R和M的摩尔质量之比为22:9,当1.6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之比为( )

A、16:9 B、23:9 C、32:9 D、46:9

[错误解答]m(M)=4.4g×9/22=1.8g m(Y)=4.4+1.8-1.6=4.6g。所以m(Y)/m(M)=4.6g/1.8g=23/9,选B

[错解原因]错误地把R与M的摩尔质量之比当作质量之比计算。

[正确解答]因为M与R摩尔质量之比为22:9,则在反应中R和M的质量之比为22:18,于是算出当生成4.4gR的同时就会产生3.6g M,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得出消耗1.6gX时,消耗Y为(4.4+3.6-1.6)g,即6.4g。因此两者的质量之比为6.4g:3.6g,即16:9。答案为A。

例题11、下列关于锶(Sr,核电核数为38)的单质(密度为2.50g/cm3),一定错误的是( )

A、颗粒状单质锶投入水中,剧烈反应,生成大量的气体并引起气体燃烧和轻微爆炸

B、颗粒状的单质锶与稀硫酸反应,反应现象不如钠和水反应那么剧烈 C、锶在纯氧中点燃可燃烧,燃烧生产的产物投入水中可以放出气体 D、锶在纯净氮气中可以燃烧,燃烧产物投入水中可以放出气体

[错误解答]B。综合考虑金属活动顺序和同主族元素金属活动递变性关系,可以推知Sr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根据主族元素递变关系有:Sr>Ca;根据金属活动性关系有:Ca>Na)。因此可以把钠、钾与水、与酸反应的知识迁移过来解题。由于与水反应的实质为与H+的反应,而锶比钙活泼、酸中的H+比水中的大,因此锶与酸反应必然钠比与水反应更为剧烈。故B错误。

[错误原因]忽略Sr的硫酸盐的性质(SrSO4不溶与水)

[正确解答]A。根据同主族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递变规律可以推知,硫酸锶的溶解性应该很小(介于硫酸钙微溶和硫酸钡不溶之间),由于硫酸锶的难溶,因此硫酸与锶反应生成的产物覆盖在锶的表面,阻碍两者反应的进行,减缓了反应速率。因此B的叙述是正确的。而选项A,锶投入水中,反应当然会剧烈进行,但是由于锶的密度比水大,沉于水中,

因此不可能看到和钾与水反应的相同的现象(钾浮于水面,反应剧烈,产生的热量将引起气体燃烧和轻微爆炸)

例题12、50mL物质量浓度为18mol/L的硫酸中加入足量铜片并加热,充分反应。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有0.09mol/L的硫酸被还原 B、有0.045mol/L的硫酸被还原 C、充分反应后体系无硫酸剩余 D、消耗的铜的质量一定少于2.88g [错误解答]根据浓硫酸与铜反应:Cu+2H2SO4=CuSO4+SO2+2H2O,由于反应中铜过量,因此浓硫酸完全反应,即参与反应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09mol,被还原的硫酸只占参与反应的硫酸的1/2,参与反应的铜的质量为0.09mol/2×64g/mol=2.88g.答案为B、C

[错误原因]忽视了随反应的进行,硫酸的浓度将逐渐减小,氧化性消失并减弱。当硫酸消耗到一定程度时,浓硫酸转化为稀硫酸,此时反应停止。

[正确解答]强氧化性是浓硫酸的特性。随反应的进行,硫酸变稀,氧化性变弱消失,反应将停止。因此参与反应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一定少于0.09mol,被还原的硫酸一定少于0.045mol,同样的,参与反应的铜的质量也一定少于2.88g。因此正确答案为D。

例题13、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存在着如下的平衡: Fe2+ + 2H2O==Fe(OH)2 + 2H+

若往此溶液中加入盐酸,则溶液的颜色( )

A、绿色变深 B、变得更浅 C、变黄绿色 D、不变 [错误解答]A。由于硝酸亚铁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当往该溶液中加入盐酸时,促使水解平衡向左移动。使得溶液中的亚铁离子浓度增大。因此溶液的浅绿色加深。

[错误原因]忽视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强氧化性,使得在加入盐酸时,亚铁离子被氧化。

[正确解答]由于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显强氧化性。当往硝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盐酸时,溶液中的亚铁离子被氧化为铁离子,因此溶液呈黄绿色。正确选项为C。

例题14、F2是氧化性最强的非金属单质,在加热的条件下,物质的量相同的F2(气体)跟烧碱完全反应,生成NaF、H2O和另一种气体,该气体是下列中的( )

A、H2 B、HF C、OF2 D、O2

[错误解答]选D。由于F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2+2H2O=4HF+O2↑。当F2与氢氧化钠作用,可以看作F2先与水作用,然后产物HF继续与氢氧化钠反应:HF+NaOH=NaF+H2O,综合考虑两个反应,得到产物为NaF、H2O、O2。故选D。还有部分

同学因对OF2不熟悉而不敢作出选择。

[错误原因]没有注意反应条件——加热,对F2与水反应的知识做简单迁移,而且没有注意到反应F2与NaOH的物质的量问题。

[正确解答]根据题意,反应过程中F2与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且已知反应中有产物NaF、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立即可以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F2+2NaOH=2NaF+2H2O+OF2↑ 因此本题正确选项为C。

例题15、设某元素某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m,中子数为n,则下列论断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能有此确定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n)

C、若碳原子的质量为W克,此原子的质量为(m+n)克 D、核内中子数的总质量小于质子的总质量 [错误解答]选B。

[错解原因]对原子的质量数和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认识产生混淆,而且对相对原子质量的认识停留在初中化学的认识之中。

[正确解答]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各种同位素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平均值,因此它不能由某种同位素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来确定;虽然某种同位素的质量数与其相对原子质量十分接近,但它并不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因此正确选项为A。

例题16、同主族元素形成的同一类化合物往往在结构和性质上很相似。化合物PH4I是一种白色晶体,下列对PH4I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它是一种共价化合物

B、加热时PH4I可以分解,而且有颜色变化 C、它可以跟NaOH反应 D、它可有PH3和HI化合而成

[错误解答]选A、B。根据题目信息,PH4I的结构和性质和NH4Cl一样,而NH4Cl是一种离子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会分解为NH3和HCl,也可以有NH3和HCl反应得到NH4Cl;且NH4Cl会和碱反应。

[错误原因]机械简单地迁移。在注重共性的同时,忽略差异性一面,因而漏选。 [正确解答]分析同“错误解答”。应该注意的是,PH4I分解生成PH3和HI,HI在加热

条件下会分解生成H2和有颜色的I(注意:NH4Cl分解生成NH3和HCl,HCl不容易分解)。2因此B是正确的。本题只有A选项符合题意。

例题17、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0.1mol Cu(OH)2后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 )

A、0.1mol B、0.2mol C、0.3mol D、0.4mol

[错误解答]选B。由于电解后加入0.1mol Cu(OH)2,恰好恢复到电解前,而0.1mol Cu(OH)2中含0.1molCu2+,即反应过程中有0.1molCu2+被还原,因此电解过程中共有0.2mol电子发生转移。

[错误原因]对电解硫酸铜溶液的反应没有深入的掌握,而且忽略了题目中加入的物质为Cu(OH)2。

[正确解答]电解硫酸铜溶液的反应方程式为: 2CuSO4 + 2H2O = 2Cu+ 2H2SO4 + O2↑

从上述方程式可以看出,电解硫酸铜过程中,只析出铜和释放出氧气。因此,电解前后只有铜和氧的改变,电解后加入CuO就可以使溶液恢复原来状态。但本题提示加入Cu(OH)2后溶液恢复原来状态,说明电解过程中不仅硫酸铜被电解,而且有水被电解(因为硫酸铜被电解完全)。0.1molCu(OH)2可以可以看作是0.1mol的CuO和0.1mol H2O,因此电解过程中有0.1mol的硫酸铜和0.1mol的水被电解。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D。

例题18、实验室里需用480 mL 0.1 mol·L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

A.称取7.68 g硫酸铜,加入500 mL水 B.称取12.0 g胆矾配成500 mL溶液 C.称取8.0 g硫酸铜,加入500 mL水 D.称取12.5 g胆矾配成500 mL溶液 [错误解答]由于要配置480mL0.1 mol·L

-1

-1

的硫酸铜溶液,现选取500 mL容量瓶进

的硫酸铜溶液,因此需要溶质的质量为:(1)

若溶质为硫酸铜,则0.48×160×0.1=7.68g,因此选择A选项;(2)若溶质为CuSO4.5H2O,则0.48×250×0.1=12.0g;因此选择B选项。

[错误原因](1)没有注意容量瓶的规格和特点。由于容量瓶为容量500mL,且容量瓶只有一个刻度(标线),因此只能用该仪器配制500mL的溶液;(2)配制溶液时,所得的体积应该是溶液的体积,而不是加入的水的体积。

[正确解答] 要配制500 mL 0.1 mol/L的CuSO4溶液需CuSO4 0.05 mol,即胆矾:0.05 mol×250 g·mol-1=12.5 g,CuSO4为8 g,所需溶液为500 mL,而不是加水的体积为 500 mL,故A、B、C都不对。正确选项为D。

例题19、中和一定量的某醋酸溶液时,消耗氢氧化钠m g。如果先向该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的醋酸钠,然后再用氢氧化钠中和,此时可消耗氢氧化钠n g。则m与n的关系为( )

A、m>n B、m<n C、m=n D、无法确定

[错误解答]选A。因为醋酸钠水解呈碱性,所以当向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的醋酸钠后,相当于加入了碱。此时再用氢氧化钠中和酸溶液时,消耗的氢氧化钠的量就会减少,因此选A。

[错误原因]对中和反应的实质和水解知识的掌握存在一定的偏差。

[正确解答]因为中和反应是酸和碱的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过程,其实质为H

+OH-=H2O。当往醋酸溶液中加入醋酸钠,并不会影响原来醋酸所能够电离出来的H的总物质的量,因此不会影响中和反应消耗碱的量。正确选项为C。

例题20、在反应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中,每摩尔CuSO4

能氧化P的物质的量为( )

A、1/5 mol B、2/5 mol C、3/5mol D、11/5 mol

[错误解答]选B。从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15molCuSO4生成6molH3PO4,所以1molCuSO4生成2/5molH3PO4。

[错误原因]没有注意到生成物中的H3PO4有一半是P自身氧化还原反应(歧化反应)生成的。

[正确解答]本题中的还原剂是P,而氧化剂是P和CuSO4。由于反应过程中Cu从+2降为+1,因此反应中共得到15mol的电子;而做还原剂的P在反应中从0升至+5价,因此1mol P得到5mol电子。因此15molCuSO4在反应中氧化3mol的P,即每摩尔硫酸铜能够氧化0.2mol的P。正确选项为A。

例题21、已知化合物B3N3H6(硼氮苯)与C6H6(苯)的分子结构相似,结构如右图。则硼氮苯的二氯代物(B3N3H4Cl2)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为( )

A、2 B、3 C、4 D、6

[错误解答]选B。根据苯的二取代物有邻位取代、间位取代和对位取代三种,由于该化合物结构和苯相似,因此二取代物也应该有3种。因此选择B。

[错误原因]简单机械迁移,没有认真对比两者结构上的差异。

[正确解答]该物质的二取代物应该和苯的二取代物一样,应该有邻位取代、间位取代和对位取代三种同分异构体。而且对于间位的取代,又可以分为在B原子上的取代和N原

子上的取代,因此间位取代有两种(如右图)。综合上述分析,该物质的二取代同分异构体应该有4种。

例题22、X、Y为两种主族元素,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和6,则X、Y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

A、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B、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一定形成X2Y型化合物 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 [错误解答]选择C。

[错误原因]忽视一些特殊的化合物。

[正确解答]最外层为1个和6个电子的元素分别为IA和VIA元素,中学所熟悉的有H、Na、K、O、S等,它们之间可以形成X2Y型共价化合物(如H2O、H2S等)和离子化合物(如Na2O、K2S等),而且还可形成X2Y2型的化合物H2O2、Na2O2等,同时K、Rb等碱金属还可形成更复杂的超氧化物,因此本题答案应该是D。

例题23、1824年法国巴拉尔发现溴。在他以前,有一家工厂曾将一瓶红棕色的液体送给德国化学家李比希检测,李比希凭经验武断地认为该液体为氯化碘(化学式为ICl,性质和溴非常相似)。后来看到巴拉尔发现溴的报道后,忏悔不已。下列关于ICl的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I-Cl键为极性共价 B、ICl分子为非极性分子

C、该物质在反应中通常体现氧化性

D、在反应ICl+2NaOH=NaCl+NaIO+H2O中作氧化剂

[错误解答]选B。由于ICl成键原子不同,因此ICl是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而且由于ICl性质和Br2相似,Br2在反应中通常作氧化剂(包括在与氢氧化钠反应中),因此该物质在反应中通常做氧化剂,呈现氧化性。

[错误原因]机械迁移,没有认真分析ICl与氢氧化钠的反应而导致漏选答案。 [正确解答]思路同“错误解答”。应该注意在ICl+2NaOH=NaCl+NaIO+H2O反应中,ICl各种元素的化合价并没有改变,因此不是氧化剂。因此本题选项为B、D。

例题24、某溶液中有NH4+、Mg2+、Fe2+和Al3+四种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微热并搅拌,再加入过量的盐酸,溶液中大量减少的阳离子是( )

A、NH4+ B、Mg2+ C、Fe2+ D、Al3+

[错误解答]选A。由于NH4+与OH—作用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在加热条件下分解

释放出氨气,因此离子浓度将减小。

[错误原因]因不能掌握Fe(OH)2的强还原性而漏选。

[正确解答]本题不仅NH4+离子会减少(原因见“错误解答”),而且,当往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时,Fe2+会生成Fe(OH)2沉淀。Fe(OH)2具有具有强还原性,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转化为Fe(OH)3(题目具备氧化的条件),再加盐酸时,溶解为Fe3+。因此Fe3+也会大量减少。本题正确选项为A、C。

例题25、某混合气体可能含有H2、CO、CO2、HCl、NH3和水蒸气中的两种或多种,当混合气体依次通过:(1)澄清石灰水(无浑浊现象),(2)Ba(OH)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3)浓硫酸(无明显变化),(5)灼热的氧化铜(变红),(6)无水硫酸铜(变蓝)。则可以判断混合气体中( )

A、一定没有CO2,肯定有H2 B、一定有H2、CO2,和HCl C、一定有CO、CO2和水蒸气 D、可能有CO2、NH3和水蒸气 [错误解答]选择A。由于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时无浑浊现象,因此混合气体中没有CO2,故选A。也有学生因为看到混合气体通入如下溶液及看到如下的现象:(1)澄清石灰水(无浑浊现象),(2)Ba(OH)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由于这两种现象的“矛盾”,很多学生无从作答。

[错误原因]审题不认真,没有抓住“依次”这一关键;而且由于逻辑推理能力不强而无从作答。

[正确解答]必须抓住现象: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无浑浊现象)”,原因有两种:1)混合气体中无二氧化碳;2)混合气体中有二氧化碳,同时也有HCl,在这样的条件下,由于石灰水优先和HCl反应,也观察不到沉淀。气体通入“Ba(OH)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这里的沉淀一定是碳酸钡,因此混合气体中一定有二氧化碳,同样的也证明混合气体中一定有HCl,并溶解在澄清石灰水中。气体通入“浓硫酸(无明显变化)”,并不能说明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水蒸气,但可以说明通过该装置后出来的气体中一定没有水蒸气,为后面的推断奠定基础。气体通入“灼热的氧化铜(变红)”,说明混合气体中有H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气体通入“无水硫酸铜(变蓝)”,证明前面推断是正确的。综观推断过程,不能确定是否有CO、水蒸气。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B。

例题26、最近发现一种有钛原子和碳原子构成的气态团簇分子,结构如图所示,顶角和面心的原子是钛原子,棱的中心和体心的原子是碳原子,它的化学式为______

[错误解答]从结构图可知,顶点上的原子被8个晶胞共用,面心上的原子被两个晶胞

共用,棱的中心的原子被4个晶胞共用,而体心中的原子被一个晶胞专用。根据这样的思路:每个晶胞中Ti的个数为8×(1/8)+6×(1/2)=4;C的个数为1+12×(1/4)=4。因此每个晶胞中有4个Ti和4个C,该物质的化学式为Ti4C4(或TiC也可以)。

[错误原因]忽略指定的结构为“气态团簇分子”,把它按常规的“晶胞”处理。

[正确解答]由于该结构为“气态团簇分子”,给出的结构就是一个“完整”的分子,因此结构中的每个原子都是构成分子的一部分。由于该“气态团簇分子”结构含有14个Ti和13个C,于是该物质的化学式为Ti14C13。

例题27、25℃时,重水(D2O)的离子积为1.6×10-15,也可用PH值一样的定义来规定其酸碱度:PD=-lg[D+],下列有关PD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中性D2O的PD=7

②在1LD2O中,溶解0.01molNaOD,其PD值为12 ③1L0.01mol/L的DCl的重水溶液,PD=2

④在100mL 0.25mol/L DCl的重水溶液中,加入50mL 0.2mol/L NaOD的重水溶液,反应后溶液的PD=1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错误解答]选D。用H2O、NaOH、HCl来替代题目中的D2O、NaOD、DCl,并结合水的离子积常数、中和反应和PH等知识来推断:因为常温下中性溶液的PH=7,因此中性D2O的PD=7;0.01mol/LNaOH溶液的PH=12,对应浓度的NaOD的PD=12;0.01mol/L的HCl的PH=2,对应的0.01mol/L的DCl 的PD=2;100mL 0.25mol/L HCl与50mL 0.2mol/L NaOH中和,中和后溶液的PH=1,因此对应的100mL 0.25mol/L DCl和50mL 0.2mol/L NaOD中和后溶液的PD=1

[错误原因]简单机械迁移;忽视重水和普通水的离子积常数值的差异。

[正确解答]1)由于重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6×10-15,因此重水中[D+]=4×10-8,对应的PD=7.6,故叙述①错;2)在0.01mol/LNaOD溶液溶液中,[OD-]=0.01mol/L,根据重水离子积常数,可推知[D+]=1.6×10-13mol/L,PD值不等于12,故②叙述错;3)在0.01mol/L的DCl的重水溶液,[D+]=0.01mol/L,因此PD=2,③的叙述正确;4)根据中和反应量的关系,100mL 0.25mol/L DCl和50mL 0.2mol/L NaOD中和后溶液有0.1mol/L的DCl过量,因此对应溶液的PD=1,④的叙述也正确。综上所述,正确选项为B。

例题28、有一种碘和氧的化合物可以称为碘酸碘,其中碘元素呈+3、+5两种价态,则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A、I2O4 B、I2O5 C、I4O7 D、I4O9

[错误解答]选A。根据I呈现的价态和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带入试算,可知选项A符合题意。

[错误原因]忽视题目中“碘酸碘”的信息,或者无法从氯酸钾中将“氯酸根”的表示迁移过来。

[正确解答]根据氯酸钾的化学式可知,氯酸根为ClO3—,进而推知碘酸根的表示式为IO3—,其对应的I的化合价为+5;由于碘酸碘中碘的化合价为+3、+5两种价态,因此阳离子的化合价为+3价。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IIO3)即I4O9。3,D选项正确。

例题2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②所有酸性氧化物都是非金属氧化物;③硝酸和氢硫酸均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④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旧化学键断裂、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A、都正确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②

[错误解答]选B。1)由于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因此,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2)CO2、SO2、P2O5等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因此“所有酸性氧化物都是非金属氧化物”说法正确;3)硝酸是强氧化性的酸,没有还原性;而氢硫酸是强还原性的酸,没有氧化性;4)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反应的表现,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是化学反应的本质。因此选项B正确。

[错误原因]片面地理解化学概念和有关物质的性质。

[正确解答]1)由于同素异型现象的存在,同种元素可以形成几种同素异型体,如O2

和O3、红磷和白磷等,都属于氧和磷的两种同素异型体。当O2和O3或红磷和白磷混合在一起时,虽然只有一种元素,但却组成了混合物。2)虽然大部分酸性氧化物是非金属氧化物,但有些金属氧化物也是酸性氧化物,如Mn2O7、CrO3;3)虽然硝酸是强氧化性酸、氢硫酸是强还原性酸,但由于两种酸都不稳定,自身分解时,既体现氧化性,又体现还原性;4)旧化学键断裂、新化学键形成就是化学反应的实质。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C。

例题30、有甲基、苯基、羟基、羧基两两结合的物质中,具有酸性的物质种类有(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错误解答]选A。根据有机物官能团性质,羧基和酚羟基具有酸性。因此本题具有酸性的物质可以是CH3-COOH、C6H5-COOH、C6H5-OH。

[错误解答]由于不熟悉碳酸的结构而被忽视。

[正确解答]总体思路同“错误解答”,但必须注意,当羟基和羧基结合时,得到这样的一种物质:HO-COOH,化学式为H2CO3,即碳酸,也具有酸性。因此具有酸性的物质共有4中,选B。

有机化学易错题分析

【易错题及分析】

例1.欲从苯酚的乙醇溶液中回收苯酚,有下列操作:①蒸馏 ②过滤 ③静置分液 ④加入足量的金属钠 ⑤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 ⑥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 ⑦加入足量的FeCl3溶液 ⑧加入乙酸与浓硫酸混合液加热。合理的步骤顺序是( )

A.④⑤③ B.⑥①⑤③ C.⑧① D.⑧②⑤③ 答案:B

思路分析:有机物形成的互溶液要想分离,一般采用蒸馏的方法。但是针对本题,苯酚的乙醇溶液,常规方法蒸馏,苯酚易被氧化,无法回收。所以只好采用转变晶型,先进行步骤⑥,使苯酚变为苯酚钠(离子晶体),沸点高,易溶于水。然后进行①蒸馏,乙醇馏出。留下苯酚钠的水溶液。接着向其中通入过量的CO2(⑤),苯酚钠又变回苯酚,不易溶于水,两者静置会分层,分液即可分离,回收了苯酚。选B项。C、D项中均有步骤⑧,加入了新的杂质,在后续步骤中无法分离,故排除。很多学生选择了A项。若先向溶液中加Na,苯酚反应生成苯酚钠,乙醇反应生成乙醇钠,再进行步骤⑤。学生是想:

变回 ,再分液。但忽略了苯酚的乙醇溶液,溶剂为乙醇,体系中无水,自然也就

不能进行上述反应。故排除A项。

例2.室温下,将120mL CH4、C2H4、C2H2混合气体跟400mL O2混合,使之充分燃烧后干燥,冷却至原来状态,体积为305mL,用NaOH溶液充分吸收CO2后,气体体积减为125mL。则原混合气体中各成分的体积比为( )

A.8∶14∶13 B.6∶1∶5 C.13∶14∶8 D.5∶1∶6 答案:B。

思路分析:方法1.本题有关气体的燃烧,已知相关体积数值,应立即联想到用体积差量法解题。VCO2=305-125=180mL,烃的燃烧:CH4~CO2

x x 120-x 2(120-x)

设令CH4 x mL,则C2H4和C2H2体积之和为(120-x)mL,∴VCO2=x+2(120-x)=180mL。 解得:x=60,即混合气体中CH4占一半,排除法立即可得选B。若要继续计算VC2H2、

VC2H4,仍用体积差量法。

设VC2H2=ymL,则VC2H4=(60-y)mL,则: 120+2(60-y)+

3y=120+400-305 2解得:y=50 60-y=10 ∴VCH4∶VC2H4∶VC2H2=6∶1∶5 方法2.解三元一次方程组

设CH4为xmL,C2H4为mL ,C2H2为zmL 由题意生成CO2为305mL-125mL=180mL 消耗O2为400mL-125mL=275mL

xyz120x2y2z180.........CO2 2x3y2.5z275.....耗O2x60y10 z50例3.使有机物的混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反应①甲醇与乙醇的混合物与浓H2SO4加热得醚 ②乙二醇与乙酸酸化得酯 ③氨基乙酸和氨基丙酸生成二肽 ④苯酚和浓溴水反应,所生成的有机物的种类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①②④ D.③②④① 答案:C

思路分析:本题考察基本的有机化学反应。①中可得三种醚:CH3OCH3,C2H5OC2H5,CH3C2H5。②中可得两种酯:

③是易错点,反应可生成4种二肽,有:

即氨基乙酸、2-氨基丙酸各自成二肽两种,二者之间成二肽两种,共四种。有的同学认为两种氨基酸分子之间失两分子水成环肽。注意:此时的环肽含两个肽键,不能称为二肽。④只得2,4,6一三溴苯酚。所得种类排序,故选B项。

例4.常温下有A和B的两种气体的混合物,已知B的式量大于A的式量,混合气体中只含碳氢两元素,而且不论它们以何种比例混合,碳氢质量比总是小于9∶1,而大于9∶2,若混合气体中碳氢质量比是5∶1,则A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为( )

A.11.11% B.80% C.20% D.88.89% 答案:C。

思路分析:先将本题中数据进行处理,将碳氢质量比转换为物质的量之比:

mC9nmnmn39355则C;C则C;C则C。已知条件转为:不mH1nH4mH2nH8mH1nH12论A、B以何种比例混合,碳氢物质的量之比总是小于3∶4,而大于3∶8。要满足此条件。则混合气体的成分组成恰为两极限点或两极限点中间的某一合理组成,即可认定一种气体为C3H4,另一种为C3H8;或者C3H6与C3H4或C3H8组合。而题中要求混合气体的

nC5,nH12即平均化学式为C3H7.2,C3H6与C3H4组合是达不到的。只有C3H4与C3H8组合,C3H6与C3H8组合。由十字交叉: ;

∵C3H4占20%;或C3H6占40%,选C。

例5.质子核磁共振谱(PMR)是研究有机物结构的有力手段之一,在所研究的化合物分子中,每一结构中的每性氢原子在PMR谱中都给出了相应的峰(信号)。谱中峰的强度与结构中的H原子数成正比。例如:乙醛

的结构式为 ,其PMR谱中有两个信号,强度之比为3∶1,分子式为C3H6O2 的二元混合物,如果在PMR谱上观察到氢原子给出的峰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峰给出的强度为3∶3,第二种情况峰的强度为3∶2∶1。由此推断该混合物的组成可能是(写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H3COOCH3和CH3CH2COOH、CH3COOCH3和HCOOCH2CH3、或CH3COOCH3

和CH3COCH2OH.

思路分析:本题属信息给予题,需先仔细读懂题目所给信息。在判断结构简式时,有两种思路:①C3H6O2符合通式CnH2nO2,将符合该通式的常见有机物种类都列出,有羧酸、酯、羟醛、羟酮等。即C3H6O2可能是

CH3CH2COOH、CH3COOCH3或HCOOCH2CH3、

再与题中所给峰强度对照,即可得答案。②从题中所给峰强度入手:3∶3,则分子中必含两个-CH3,要想分子

式仍为C3H6O2,结构简式必为 ;3∶2∶1,则分子中必含CH3-一个;

-CH2-一个; 和-OH各一个,或一个-COOH,或-CHO、-OH各一个。将三部分连结成分子,进行可能的组合,即得

CH3CH2COOH、CH3CH2OOCH、 。①②两种思路,分别代表正逆向思维。这种思维方法在化学中常遇到。

例6.已知甲烷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在有足量过氧化钠存在的密闭容器中,点燃充分反应,总化学方程式:2CH4+O2+6Na2O2=2Na2CO3+8NaOH。某烃CxHy与O2的混合气体在上述条件下反应,若该烃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分别为3∶3和2∶4时,充分反应后剩余的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计算推断该烃可能的化学式。

答案:C3H4,C3H6或C3H8。

思路分析:方法①:按题干提示信息,物质的量之比未用最简整数比,暗含烃和O2总物质的量一定。设该烃组成为CxHy,按CH4和O2的混合气体与Na2O2反应,写出CxHy和O2的混合气体与足量Na2O2点燃后反应的总方程式为:

2xyxxNa2CO3+yNaOH O2+Na2O222x 1

2CxHy+

n烃nO2n烃nO23-

63时,烃过量,n烃余=3-

x32时,O2过量,nO2余=4-x 46= 4-x 解得:x1=-2(舍去) x2=3 x∴烃可为C3H4,C3H6或C3H8

方法②:将烃独立出C、H元素分别考虑。对氢元素:4H~O2~2H2O~Na2O2~O2,可见氢燃烧成水的耗氧量与生成的水与Na2O2反应生成的氧气量相等,所以不必考虑在内。只需考虑碳元素,有总方程式

1C+O2+Na2O2=Na2CO3

211

2设每摩烃中含x个碳原子,

n烃nO263时,烃过量,则:n烃余=3-

x3n烃nO23-

2时,O2过量,则:nO2余=4-x 46= 4-x 解得:x1=-2(舍去) x2=3 x∴烃可为C3H4 C3H6 C3H8

看似方法①②后半部分计算相同,但方法②不需①的繁杂方程式配平,从微观原子直接考虑问题,更抓本质、更简单些。抓微观本质,这是解化学题的重要思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