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雅典民主追求人人平等 B.雅典民主存在明显缺陷 C.雅典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 D.雅典民主导致了社会动荡
2018—2019学年天津市新华中学
位号 高一上学期期末预测卷
历 史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3.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文中“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不包括( )
A.不结盟运动兴起 座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 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 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号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场考
第I卷(选择题)
评得 卷人 分 一、 单选题
号证1.1927年7月,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呈递奏折,建议天皇:“欲征服支那(指中国),必先征服满、蒙;考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
准 ①奏折暴露了日本灭亡中国的野心
②甲午战争实现了日本“征服满、蒙”的野心 ③九一八事变标志着日本开始侵华 ④中国全民族抗战粉碎了日本狂妄企图 A.①② 名姓B.②③ C.③④ D.①③④
2.柏拉图曾这样描述雅典:“这样的社会里,五花八门,不管人和人有没有区别,每个人都得到同等 级对待,社会显然处于无政府状态。”柏拉图意在表明( )
班 B.欧洲共同体形成 C.日本崛起 D.华约组织建立
4.1912年2月12日颁布《清帝逊位诏书》曰:“……是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该诏书( )
A.以和平方式宣告了清王朝的覆灭
B.体现了清帝对君主立宪政体的向往
C.标志着中国历史上封建制度的结束 D.为中华民国的成立创造了有利条件
5.《唐会要》载:元和二年十二月敕:“自今已后,州府所送进士,如迹涉疏狂,兼亏礼教……虽薄有辞艺,并不得申送。如后举事发,长吏奏停现任。……并量事轻重贬降,仍委御史台常加察访。”可见唐朝科举( )
A.士人可直接报考进士 B.重视对士人品德的考查 C.看重士人诗文水平 D.由御史台主理考试事务
6.1946年9月,美国总统特别顾问克拉克提交了一份题为《美国与苏联的关系》的报告,被美国决策层采纳:美国应准备与英国和其他西方国家联合起来,努力缔造其想象中的世界,并联合一切反苏力量。这一报告( )
A.成为美国冷战政策的理论依据 B.标志着美苏盟友关系的破裂 C.宣告美国欧洲复兴计划出台 D.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全面展开
7.在福建省福州市的一个纪念馆内,一檐柱上挂着一副楹联:“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勇夺魑魅之心。”此馆纪念的应是( )
A.邓世昌 B.林则徐 C.关天培 D.陈化成
8.英文版《南京条约》第十款的直译为:“中国皇帝陛下同意在所有通商口岸制定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出口关税和其他费用的则例,该则例将公开颁布。”这一条款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
A.使清朝在广州的通商旧制得以延续 B.为中英平等经济交往奠定基础 C.为英国干涉中国关税主权埋下伏笔 D.使中国完全丧失了海关管理权
9.2011年为不结盟运动兴起50周年。下列对不结盟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由英国等国发起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C.不结盟运动是一个与美苏相抗衡的军事政治集团 D.它反映了新兴独立国家积极谋求维护国家主权
10.李白诗云: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以下各项与李白诗句相关的是( )
A.“皇帝之功,勤劳本事,上(尚)农除末,黔首是富” B.“始皇刚毅戾深,乐以刑杀为威,专任狱吏而亲幸之” C.“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
D.“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以暴虐为天下始”
11.“这份文献在当时是极其进步的,对西方君主制和共和制都适用。”下列文献中,符合这一评价的是( )
A.《大抗议书》 B.《权利法案》 C.1787年美国宪法 D.《人权宣言》
12.对于二战中的中日战争,一种叫法为抗日战争(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另一种叫法为第二次中日战争(Second Sino-Japanese War),对此评价最合理的是( )
A.两种叫法无本质上的区别 B.前者忽略了战争的民族立场 C.两种叫法都不利史学研究 D.后者模糊了正义与非正义的差别
13.东汉太守杨震为官清廉,其徒王密携金夜往拜谒,遭拒绝。密曰:是为夜,无人知。震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为无知?密愧,后世为震建“四知堂”。这段材料说明( )
A.东汉时太守的职责是主管廉政工作 B.东汉政府重视廉政风气建设 C.清正廉洁是社会所崇尚的风气 D.东汉是廉政建设的最好时期
14.1945年,以凯恩斯为首的英国代表团向美国寻求贷款帮助时,美国国会提出苛刻条件。而到了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主动提出复兴欧洲计划。出现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垄断的发展 B.国家实力的变化 C.国际形势的变化 D.国家政策的调整
15.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将于11月8日星期二举行,这将是美国第58届总统选举,同时众议院全部435个席位及参议院33个席位也会进行改选以产生美国第114届国会。材料主要体现的美国政治文化是( )
A.联邦体制原则 B.中央集权原则 C.议会中心原则 D.主权在民原则
16.近代史上陕西地区曾盛传这样一首民谣:“不用掐,不用算,宣统(清帝溥仪年号)不过二年半。今年猪吃羊,明年种地不纳粮!”这首民谣反映了( )
A.义和团朴素的爱国激情和盲目排外 B.武昌起义前人民群众反帝反封建的坚定意志 C.“耕者有其田”的主张已深入人心
D.工农武装割据斗争中农民反封建的普遍愿望
17.明朝权臣严嵩之子严世蕃评点天下富豪,以家产50万两白银的最低标准,共列出17位“首等富豪”,其中10位拥有纯正的官员身份,包括内阁大臣、宗室成员、都督、太监和土司等。晋商、徽商等则分享其余的7席。据此推知,当时( )
A.商帮崛起受到社会关注 B.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C.商人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D.吏治败坏危及封建统治
18.“铁流两万五千里”“神兵飞夺泸定桥”源于历史上的哪一事件( ) A.北伐战争 B.红军长征 C.千里跃进大别山 D.百万雄师渡长江
19.“和谐世界”是指导我国对外工作和处理国际关系的新理念。下列外交活动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B.1954年,周总理正式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在亚非会议上周总理阐述“求同存异”的思想 D.2001年主导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20.第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共有7人,其中4人是中国共产党党员,2人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员,1人是中国民主同盟会成员,在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共30人。这表明( )
A.爱国统一战线的形成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多党轮流执政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确立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推行
21.《礼记·大传》记载:“别子(嫡长子以外的嫡子、庶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亡父)为小宗。”这表( )
①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②“大宗”与“小宗”是绝对的 ③宗法制与分封制密切相关 ④西周政权与族权密切结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2.钱穆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汉代宰相位高权重 B.唐代宰相权力下降 C.宰相数量逐渐增加 D.皇权不断加强
23.以下关于明代内阁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 ) ①在明初殿阁大学士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②明宣宗后地位日益提高 ③是位居六部之上的中央决策机构 ④对皇权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
24.据历史文献记载,古代官员的数额是有定员的:夏120员,殷240员,东汉7567员,晋6836员,隋12576员,大唐18805员。这可用来说明( )
A.统治者对官吏擅权的防范 B.中央政务管理机构由简到繁 C.国家统治机器的不断完善 D.政府行政效率逐步得到提升
25.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有权对叛国罪进行惩处,但对叛国罪犯公民权的剥夺,不得影响其继承人的权益,除剥夺公民权利终身者外,不得包括没收财产。”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
A.美国国会拥有立法权和执法权 B.宪法不注意维护公民的人身权利 C.美国公民的财产权可因叛国罪而被没收 D.宪法内容体现了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思想
材料二 中国的政治制度抑或说中国的民主,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必须最大限度地
第II卷(非选择题)
评卷人 给予人民经济、政治、文化权利,给予国家主人翁的地位,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又要求中国的政治制度必须是高度集中的,必须集中有效的社会资源,集中民力、民智,高
得分 二、材料分析题
效率地进行经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过萍萍《从中西民主政治差别中观中国的民主政治及其现状》
(1)根据材料一回答,西方民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什么?以美国为例说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是怎样“围绕着限制政府”而进行制度设计和实践的。
26.阅读下列图示,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今以来,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1842年8月29日
材料二: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1895年4月17日
材料三: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由诸国分应主办……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道无断绝之虞。……各省督抚、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
——1901年9月7日
(1)三则材料各出自哪一条约?
(2)比较材料一、材料二所反映条约的内容的异同。 (3)结合材料三说明其(这个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评得卷人 分 三、非 选择题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方民主的核心问题是解决“权利”与“权力”的关系问题。纵观西方的民主政治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出其主题和发展脉络,那就是:限制权力,保障权利。西方的民主说到底是西方资产阶级用以实现自身统治和实现自身利益的工具。……因此,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大量内容就是围绕着限制政府而进行的制度设计和实践,而这也正是西方所谓“宪政”的实质性内容。
——过萍萍《从中西民主政治差别中观中国的民主政治及其现状》
(2)根据材料二回答中国民主政治的原则是什么?在制度建设上是如何体现的?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西方民主的“民”有何不同?其实质差异是什么?
2018—2019学年天津市新华中学
高一上学期期末预测卷
历 史 答 案
1.D 【解析】
材料的奏折内容体现的是日本的大陆政策,大陆政策是日本妄图征服中国称霸世界的总纲领,暴露了日
本灭亡中国的野心,①正确;甲午战争日本没有占领中国的东北和蒙古,②错误;1931年九一八事变标志着日
本开始侵华,③正确;1945年抗战的胜利让大陆政策彻底破产,④正确;故选D。
2.B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雅典民主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导致了社会秩序无政府状态,这种过度
追求自由和平等,属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B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是公民之间平等,妇女和外邦人、奴
隶没有获得平等权利,排除。C项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排除。材料无法体现雅典民主导致了社会动荡,而是
强调雅典民主存在明显缺陷,排除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不管人和人有没有区别,每个人都得到同等对待,社
会显然处于无政府状态”,学生应结合所学知识从“雅典民主局限”的角度分析,即可作出正确判断。
3.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
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
的挑战,而力量中心并不包括华约组织建立。所以本题的答案就是D。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
4.A
【解析】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根据所学,1911年辛亥革
命爆发,1912年初民国成立,建立共和政体,2月清帝被迫退位,以和平方式宣告了清王朝的覆灭,因此选C。ABD
的说法找不到信息支撑。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清帝退位
5.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州府所送进士,如迹涉疏狂,兼亏礼教”, “虽薄有辞艺,并不得申送”。AC错误。“如后举事发”,也会受到处罚。通过比较,唐朝更重视士人品德的考查,因此选择B,D没有体现,史实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科举制 6.A
【解析】
美国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的出台是在1947年由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与题干中时间“1946年9
月”,排除C;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全面展开,也标志着时苏盟友关系的破裂,时间也不
符,排除BD;“美国应准备与英国和其间西方国家联合起来,努力缔造其想象中的世界”实际除表明美国要联
合西欧遏制苏联,因此选A。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冷战。
7.B
【解析】
从材料中“挥旗抗敌寇”以及“焚毒”的内容来看,这一楹联表赞的是禁烟和反抗外来侵略的壮举。A选项
不满足禁烟一项,邓世昌参与的是黄海海战,与禁烟无关;B选项符合题意,本题选择B选项;C、D选项不
满足禁烟一项,两者参与的是对英战争没有参与禁烟运动。
8.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
断的能力。由材料中的信息“《南京条约》……制定……进出口关税……的则例”,结合所学可知,该项规定破
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为英国干涉中国关税主权埋下伏笔。C符合题意;AB表述与材料无关;D“完全”表述
太绝对。故C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南京条约》
9.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不
难发现,不结盟运动不是由英国等国发起,而是由发展中国家发起。世界多极化格局还没有形成。不结盟运动
不是一个军事集团。不结盟运动的确是反映了新兴独立国家积极谋求维护国家主权。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不结盟运动
10.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从题干材料来看,“秦王扫六合、诸侯尽西来”可见说的是秦朝的统一。A项“尚农除末”说的是重农抑商。B项说的是重刑法。C项说的是统一并实行郡县制。D项是批评秦的暴政,故只有C项符合。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 11.D 【解析】
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西方君主制和共和制都适用,故D项正确。A项《大抗议书》是1641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政治纲领,反对君主专制,要求建立对议会负责的政府。B项适用于君主立宪制,C项适用于民主共和制。所以答案选D。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的确立·《人权宣言》 12.D 【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及所学可知,材料中“抗日战争”突出了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民族解放战争的性质,“第二次中日战争”模糊了战争的正义与非正义的差别,故选D。材料反映了两种叫法有本质的区别,故A项错误;B项与材料信息不符,C项说法过于绝对化,故排除。
13.C 【解析】
太守是东汉地方最高行政长官,主要职责是负责地方行政,故A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杨震一个人的清廉事迹,不能体现政府重视廉政风气建设,故B错误;从材料后世为震建“四知堂”,说明社会崇尚清正廉洁的风气,故C正确;没有其他朝代的相关信息的比较,无法得出东汉是廉政建设的最好时期,故D错误。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后世为震建‘四知堂’”,紧扣关键信息并结合所学汉朝的地方行政制度分析解答。
14.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1945年美国由1945年对英国请求贷款提出苛刻条件,到1947年主动提出复兴欧洲计划,结合所学,1947年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目的在于通过帮助欧洲复兴达到控制西欧和遏制苏联的目的,反映了美国根据国际形势变化,不断调整对外政策,C正确;A与材料无关,排除;1945到1947年美国都是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排除B;国家政策的调整是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进行的,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提出苛刻条件”“主动提出复兴欧洲计划”,结合二战后冷战的形成分析解答。
15.D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美国总统是由选民间接选举,体现了主权在民原则,故D项正确;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与题意不符,A项排除;材料强调总统选举和国会选举,中央集权反映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中央集权原则,排除C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议会中心原则,排除D项。
16.B 【解析】
“宣统不过两年半”指清王朝气数已尽,宣统的统治不过两年半就要完蛋了。“今年”指宣统三年(公元1911 年)。“猪”指猪年,猪为亥,猪年就是亥年,即辛亥年。“羊”在这里不是指代天干地支的,它是“洋”字的谐音。这里指帝国主义侵略者。“今年猪吃羊”这句话是说“辛亥年定要驱逐帝国主义侵略者。这首民谣反映了人民群众反帝反封建的坚定意志。故B正确;义和团运动是在1899年,宣统皇帝还没有继位,排除A;“耕者有其田”的主张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C;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清朝已经灭亡,与题干时间不符,D错误。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信息“宣统(清帝溥仪年号)”判断出时间,结合材料和武昌起义的背景综合分析即可。
17.D 【解析】
材料中说明“首等富豪”中官员身份占有大多数席位,说明明朝时期官吏腐败严重,危及了封建统治,故D项正确;材料说明的是明朝政治腐败的问题,重点不是论述商帮崛起的信息,故A项错误;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不是材料主旨,故C项错误;古代一直重农抑商,商人地位比较低下,故C项错误。
18.B 【解析】
根据材料“铁流两万五千里”、“神兵飞夺泸定桥”结合所学,与红军长征有关,故选B;北伐战争没有题干涉及的现象出现,故排除A; CD涉及的解放战争的相关知识.故排除。
19.A 【解析】
“和谐世界”理念注重国家间的对话、协调与合作,强调国家间的平等、相互依存和遵守国际规则的重要性,体现了和平共处的意愿,它实际上高度概括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这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BCD都
体现了“和谐世界”理念,不符合题意,排除;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与资本主义阵营相对立,不符合“和谐世界”理念,符合题意,故选A。
20.D 【解析】
第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人员组成,三位国家副主席是民主党派,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团结建国的精神和政权特色,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民主党派参加的民主联合政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推行的结果,故选D;1978年提出爱国统一战线,A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B错误;1956年“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确立,C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21.C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别子为祖,继承别子的就为宗,别子的其他后代就是小宗,说明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所以①符合题意;大宗和小宗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所以②是错误的,不符合题意;根据“继别为宗,继祢(亡父)为小宗”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诸子宗法地位的不同,分享的政治权力也不同,说明宗法制和分封制密切相关,西周政权和族权密切结合,所以③④符合题意。故排除A、B、D项,故选C项。
【点睛】
解答组合型选择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法:①肯定筛选法,它是先根据试题要求分析各个选择肢,确定一个正确的选择肢,这样就可以排除不包含此选择肢的组合,然后一一筛选。最后得出正确答案。②排除法。即确定一个或两个不符合题意的选择肢,排除包含这些选择肢的组合,再逐步筛选。③辨别法,即用肯定筛选法选出绝对正确的选择肢,用否定筛选法排除绝对错误的选择肢,从而缩小范围,针对不能直接用肯定筛选法和否定筛选法确定的选择肢根据所学知识辨别是否符合题意。
22.D 【解析】
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材料包括汉、唐两个时期的有关情况,A、B项只分别说了一个方面,故不选。由“首长制到委员制”,看起来宰相数量逐渐增加,但这只是表象,题目要求说出反映的实质问题,故应该思考为什么宰相数量逐渐增加,这种增加意味着什么,由此可以推断出是皇权在不断加强。因此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三省六部制 23.C 【解析】
本题考查明代内阁制度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内阁制度在明初殿阁大学士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明宣宗后地位日益提高,故①.②正确;内阁不是中央决策机构,故③错误;内阁属于加强皇权,故④错
误。故①②③④组合错误,故A排除。①②③组合错误,故B排除。①②组合正确,故C正确。②③组合错误,故D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内阁 24.C 【解析】
对材料分析后可以看到,从夏朝到唐朝,政府官员的定额呈现增长趋势,而且增长的幅度较大。反映出国家统治的机构越来越多,说明了国家统治机器的不断完善,故本选C。材料无法体现统治者与官吏之间的关系,故可排除A;材料显示官员数额的增多,应是中央与地方都增多,只讲中央政务管理机构的情况是片面的,故可排除B;材料无法显示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故可排除D。
25.D 【解析】
材料在严格地规范私人财产被剥夺的法律要求,故D正确。A观点错误,国会无执法权;B观点错误,且与材料不符合;关于C,美国公民的财产权可以在剥夺公民权利终身的前提下被剥夺,而叛国罪会不会剥夺公民权利终身,则材料没有交待。
考点:1787年宪法·财产权
26.(1)《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2)同:外国人寄居通商口岸;开埠通商。异:材料一反映了列强商品输出的要求,材料二中规定可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反映了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
(3)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驻兵北京至山海关沿线各地,列强已经武装控制清政府;清政府保证镇压反帝官吏和人民,清政府已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
【解析】
(1)结合所学内容可直接判断三则材料分别是:材料一中“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口通商应该出自《南京条约》;材料二中“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出自《马关条约》;材料三“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由诸国分应主办……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应出自《辛丑条约》。(2)对比材料一二的内容不难找出他们的异同,即同:外国人寄居通商口岸;开埠通商;异:材料一反映了列强商品输出的要求,材料二中规定可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反映了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3)根据材料三《辛丑条约》的内容和所学知识可以直接得出其影响的具体表现,即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驻兵北京至山海关沿线各地,列强已经武装控制清政府;清政府保证镇压反帝官吏和人民,清政府已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27.(1)限制统治者的权力和保障人民的权利。美国通过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实行三权分立来达到限制掌权者权力和保障人民权利的目的。
(2)原则:民主集中制。制度建设: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
(3)“民”的不同: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西方国家,资产阶级。实质差异:中国的民主是广泛的、真实的民主,西方的民主是狭隘的、虚伪的民主。
【解析】 【详解】
(1)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限制权力,保障权利”得出限制统治者的权力和保障人民的权利。说明:结合所学,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实行三权分立,实现限制掌权者权力和保障人民权利的目的。
(2)原则:根据“必须最大限度地给予人民经济、政治、文化权利”“要求中国的政治制度必须是高度集中的”得出民主集中制。制度建设:结合所学可知,人民代表大会制体现民主集中制。
(3)“民”的不同:可从社会性质分析,中国的“民”指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西方国家的“民”指资产阶级。实质差异:结合所学可知,中国的民主是广泛的人民民主,西方的民主是狭隘的资产阶级民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