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经典著作

2024-04-02 来源:易榕旅网
一、连线题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恩格斯:《反杜林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毛泽东:《实践论》、《矛盾论》

二、简析概念

市民社会:指的是资本主义社会,所谓“市民”就是指资产阶级。

人类社会:指的是共产主义社会 ,“人类”或“社会化了的人类”,是指为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无产阶级。

直观唯物主义:是指不能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不懂得实践活动也是唯物的。

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就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是把革命实践引入认识论,能动地认识客观事物。

青年黑格尔派:也称黑格尔左派,是19世纪30年代黑格尔哲学解体过程中产生的激进派,活动中心在柏林。不重视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强调其方法。从渊源上说,青年黑格尔派是一种哲学学派,他们对宗教和政治一直是仅限于从思想上进行研究。他们的哲学充

其量也只能说是一种思辩的唯理论。青年黑格尔派对马克思早期思想的形成起了重要的影响作用。

老年黑格尔派:也称“黑格尔右派”,是19世纪30年代黑格尔学派解体过程中产生的右翼思想家集团、德国资产阶级保守派的思想代表。看重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而否定其辩证法因素。

庸俗唯物主义:19世纪流行于德国的把唯物主义庸俗化的思想观点。庸俗唯物主义是一种资产阶级哲学思潮,是非科学的世界观。庸俗唯物主义不属于唯物主义哲学派别范畴,即唯物主义哲学派别中不包括庸俗唯物主义。庸俗唯我主义抹杀意识和物质的区别,把意识也看作物质,认为意识是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说人脑分泌精神就如同肝脏分泌胆汁一样,,即大脑:意识=肝脏:胆汁。它仅仅用生理学的观点去解释人的精神现象,把意识与物质等同起来,,否认意识的主观特征抹杀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把物质存在的形式庸俗化、简单化、绝对化了,使唯物主义庸俗化、肤浅。

思维的至上性:指认识的无限性、无条件性和绝对性。

思维的非至上性:是指认识的有限性、有条件性和相对性。

关系:“思维的至上性是在一系列非常不至上地思维着的人们中实现的,拥有无条件的真理权的那种认识是在一系列相对谬误中实现的,二者只有通过人类生活的无限延续才能完全实现。” 思维“按它的本性、使命、可能和历史的终极目的来说,是至上的和无限的;按它的个别实现和每次的现实来说,又是不至上的和有限的”。

环境决定论:属于唯物论的观点,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人类的身心特征、民

族特性、社会组织、文化发展等人文现象受自然环境,特别是气候条件支配的观点,是人地关系论的一种理论。

形而上学:指与辩证法对立的 ,用孤立 、静止 、片面的观点观察世界的思维方式。它把事物看成是彼此孤立、绝对静止、固定不变的,看不到事物的相互联系,忘记了它的产生、消灭和运动以及点动的相对趋势,把变化仅仅归结为位置移动和单纯数量的增减,视为外力推动的结果。

辩证法:辩证法即思辨与实证相统一的方法,是关于对立统一,斗争和运动,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哲学学说,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自在之物:唯物主义的“自在之物”有两层含义: 一是与主观映象相对,指头脑以外的客观对象. 与”物质”同义;一是与”为我之物”相对,指尚未认识的东西.。承认自在之物,也就是承认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这是一切唯物主义哲学的前提和基础。

人类解放:就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它的任务是要消灭私有制,推翻那些使人成为受屈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

政治解放:就是资产阶级革命,是“市民社会的革命”,它的对象是封建主义,摧毁的是等级制度,行会和特权。政治解放本身还不是人类的解放。

物质武器:1、哲学是思维的,是精神的;无产阶级是物质的。这首先是清楚的。

2、哲学通过无产阶级,这个物质性的东西,来达成它的目的:哲学战胜愚昧的宗教,

哲学战胜狂妄的科学……因而,无产阶级便是哲学的物质武器,这个武器用来达到哲学的目的。无产阶级深刻地理解了哲学,他们就会为哲学的目的而出力。

精神武器:无产阶级利用哲学,这个精神性的东西,来达成他们的目的:无产阶级利用哲学战胜自己的愚昧,无产阶级利用哲学来战胜世界上的剥削,或者说哲学指导无产阶级在精神上意识到剥削的存在,并构建消灭剥削的哲学方法。

三、简答/论述/材料分析题

1、异化劳动

“异化劳动”这一概念是马克思在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过程中提出来的。在马克思之前,人们所揭示的种种异化,基本上还停留在异化的外部现象。马克思则揭示出决定异化外部现象的本质异化,即异化劳动或劳动异化。在马克思看来,所谓异化,是指在在一定的条件下,把自己的素质或力量转化为跟自己对立、支配自己的素质或力量,用以表达主体向客体转化的关系。马克思指出,私有制是异化劳动的结果,之后,两者相互作用。

马克思对异化劳动做了四个规定:

(1)从生产结果看,劳动者的劳动同他的劳动产品相异化。马克思认为劳动产品是劳动的结晶,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劳动产品本应该属于工人,但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

(2)从生产过程来看,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活动相异化。即“劳动对工人说来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本质的东西”,在劳动中劳动者所获得的是自己肉体的折磨和精神遭到摧残,人们就会象逃避鼠疫那样逃避劳动。这种劳动是被迫的强制劳动。而“真正的劳动应当是一种自由自愿的活动,这是人成其为人的一个基本条件。每一个劳动者都应该体会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劳动活动的异化是劳动产品异化的根源。

(3)从人的类本质上看,劳动者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这是马克思根据异化劳动的已有的两个规定推导出的第三个规定。作为类存在物的人,不仅意识到自己是类存在,以及自己的类同其他类的区别,而且还能有意识地把自己当做类来对待具有类意识。而人的类本质、类意识是在生产生活以及劳动中产生、证明和实现的,“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己的自觉的活动”。而异化劳动使自然界(产品)、人本身(劳动)同人相异化,也就使类同人相异化,使人把类生活变成维持个人生活的手段,因而工人也就失去了自己的类本质、类生活,劳动也就不再是人的自己的自觉的活动,而只是人谋生的手段。

(4)人同人相异化。这是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直接结果。“通过异化劳动,人不仅生产出他同作为异己的、敌对的力量的生产对象和生产行为的关系,而且生产出其他人同他的生产和他的产品的关系,以及他同这些人的关系。”“当一个人分别同自己的劳动产品、劳动活动和类本质处于异化、对立状态的时候,这些东西必然属于另外一个‘他人’。”所以,异化的最终结果是人对人的统治与奴役,即人与人的全面异化。

从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我们可以看出,共产主义社会是彻底解决劳动异化的最终途径,马克思说“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才能成为自由自觉

的活动,人在劳动中才能真正获得巨大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才能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全面的占有自己的本质。

2、人的本质

(1)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同人的社会实践相联系,在实践中,在现实的社会关系及人与人的关系中考察人,这种人是具体的、现实的,富有生命活力的。“现实性”就是现实的人,就是处在一定社会条件下进行实践活动的人。现实的人是从事活动的,特别是从事生产劳动的人,人是在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础上,从事活动的。

(2)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作了抽象的理解,所以必然导致两种错误:第一,“撇开历史的进程,孤立地观察宗教感情,并假定出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类个体”。第二,“他只能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

“理性”就是人的“绝对本质”,这种本质是天生的,是人人都具有的共同特性.

3、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

第一,资产阶级破坏了各种封建关系和封建道德观念,代之以各种资本主义的关系和资本主义的道德观念。

第二,资产阶级改革旧的生产方式,从而使生产关系和全部社会关系革命化。

第三,资产阶级建立了世界市场,促使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发展,使世界历史进入

了资本主义时代。

第四,资产阶级使乡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

第五,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割据状态、建立了统一的民族国家。

第六,资产阶级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4、《共产党宣言》的意义

第一,《共产党宣言》所贯穿的基本思想是我们正确认识人类社会矛盾运动规律和发展方向所必须坚持的理论基础。

第二,《共产党宣言》所提出的一般原理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必须遵循的行动指南。

第三,《共产党宣言》所蕴含的理论品质是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历史而辩证的分析态度、宽广而深远的历史眼界、批判错误思潮的坚定原则和正确方法、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

第四,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是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第一次完整的系统的阐述。

第五,《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新世界观的公开问世,并直接成为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手中的锐利的思想武器,成为了工人阶级为争取解放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指南,也标志着新世界观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即进入一个在革命斗争

和科学研究中的运用,检验和丰富,发展的时期,马克思和恩格斯以自己的“宣言”创造了一个时代。

5、为什么说《反杜林论》是第一本百科全书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哲学编上,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部分基本原理,描绘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体图画:辩证唯物自然观、辩证唯物历史观和辩证唯物认识论。

在辩证唯物自然观上,从总体上论述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阐明了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科学地解决了物质和运动、空间、时间的关系问题;系统论述了唯物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和一些了范畴。

在辩证唯物历史观上,明确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具体而系统论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和上层建筑反作用的原理;阐明了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的发展动力,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一定经济关系的产物。

在辩证唯物认识论上,批判了杜林从原则出发的唯心主义先验论,论述了从事实出发的唯物主义的反映论;阐述了人类认识过程的辩证法;深刻阐明了自由和必然的辩证关系。

《反杜林论》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是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第一本著作,也是尝试着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系统化的第一本著作。因此,《反杜林论》是第一本“百科全书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

6、辩证法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古代朴素的辩证法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古希腊的哲学家都是天生的自发的辨证论者”,这说明了古代朴素辩证法的特点具有直观性,猜测性,由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限制,他们的理论是不完备的,还没有形成完整的辩证法的思想体系。

第二个阶段: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阐述了自然、社会、思维处于联系、运动、发展之中,提出了联系和发展的三大规律及基本范畴,提出了辩证法、逻辑学、认识论相一致的观点。但和唯心主义相结合,没有把辩证法思想贯彻到底,即神秘性、不彻底性,片面、孤立、静止地看问题。

第三个阶段:唯物辩证法

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联系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具有唯物、现实、革命的特点。

7、列宁概括出的三个重要的认识论结论及其之间的关系

内容:(1)第一个结论:“物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我们的感觉而在我们之外存在着的。” (关于认识对象的客观性问题,他划清了马克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界限)

(2)第二个结论:“在现象(映象)和自在事物之间决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有任何原则的差别。差别只存在于已经认识的东西和尚未认识的东西之间。” (关于认识对象的可知性问题,他划清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不可知论的界限)

(3)第三个结论:“在认识论上和在科学的其他一切领域中一样,我们应该辩证地思考,也就是说,不要以为我们的认识是一成不变的,而要去分析怎样从不知到知,怎样从不完全的不确切的知识到比较完全比较确切的知识。” (关于认识的过程性和辩证性问题,

他划清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界限)

列宁提出的这三点结论,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的完整表述。第一点结论是关于认识对象的客观性问题,它划清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界限;第二点结论是关于认识对象的可知性问题,它划清了马克思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界限;第三点结论是关于认识的过程性和辩证性问题,它划清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形而上学认识论的界限。列宁的“三点结论”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关系:第一个结论是基本前提,它决定了这种认识论的根本性质;;第二个结论是第一个结论的必然结果;第三个结论是在前两个结论的基础上得出的,但对它的正确解决对于坚持前两个结论又有重大作用。

8、列宁关于“物质”的定义

“物质是作用于我们的感官而引起感觉的东西;物质是我们通过感觉感知的客观实在”。这个定义明确规定物质是客观实在,而不是感觉;物质是可知的,而不是不可知的;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就把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同唯心主义,不可知论以及机械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区分开来。列宁的物质定义既批驳了马赫主义对物质的曲解,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发展。

9、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首先,因为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而这种反映的前提是实践。

再次,只有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改造实践,才能暴露事物的内在(非感性)本质,使我们了解客观事物的规律性.

最后,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了解人与实践客体的关系.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首先,因为认识由感性到理性,再由理性到实践这两个认识的飞跃过程是在实践推动下完成的。

其次,人的认识中存在的错误、片面性、肤浅性、不充分性等都是靠实践来纠正、补充、丰富和深化的。

再次,随着实践活动的广泛开展,为人的认识开拓出新领域,提出新任务,推动认识不断向更广、更深层次发展.

最后, 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手段和可能,使人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只有社会实践才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实践验证认识的真理性,是在认识与实践的辩证运动中实现的,这是一个不断深化的无限过程。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改造世界。人们探寻客观世界的规律性,不仅是为了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用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

10、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人们在实践中直接接触客观事物产生感觉和印象,这是对事物片面的,现象的,外部联系的认识。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的认识,理性认识的形式在于应用概念的判断和推理。

关系:两者是认识过程中性质不同的两个阶段,然而二者又密切联系着,并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一方面,理性认识依赖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唯物论。感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起点,认识开始于经验离开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另一方面,认识不能停留于感性认识阶段,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的辩证法。

(2)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本条件

首先,感性材料必须是十分丰富的,而不是零碎不全的;必须是合乎实际的,而不是错觉。只有根据这样的材料,才能创造出正确的概念和理论来。

其次,感性材料必须经过正确的思维加工。要对丰富的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才能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11、《实践论》的意义

第一,这部著作特别注重知识的系统性,理论的全面性。他是毛泽东哲学思想成熟和理论化、系统化的标志性著作。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也是毛泽东哲学思想中的基本点之一。在《实践论》中,毛泽东全面阐述了实事求是思想的哲学认识论基础,这标志着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成熟与确立

第二,理论联系实际,具有明确的理论针对性。《实践论》在讲述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的过程中,深刻剖析党内的左右倾机会主义产生的哲学认识根源

第三,叙述方法上,生动形象,便于理解。通俗化、中国化的表述风格使其更容易发挥作用和产生影响。在《实践论》中,毛泽东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语言,以中国式的言简意赅的表述方式,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做了完整的、明确的和创造性的阐述,从而使这部著作更易于发挥其作用和产生更大的影响。

第四,《实践论》继承了中国哲学史上的有关认识论的优秀思想和传统的知行概念,并赋于它以新的内容,具有重大的哲学贡献。《实践论》以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和矛盾运动为中心,系统的论述了时间在认识产生发展过程中的基础作用,阐述可认识的辩证过程,特别是两个飞跃的理论,概括了人类认识发展的总过程和总规律,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12、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

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钥匙”。

第三,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第四,对立统一规律是区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试金石,是这两种发展观斗争的焦点。

13、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的特殊性或相对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表现为以下五种情形:①各种物质运动形式中的矛盾都带有特殊性。②事物在其发展的每一过程中都存在着特殊的矛盾和本质。③在事物发展的每一过程中,其矛盾的各个方面也都存在着特殊性。④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上,事物矛盾也存在特殊性。⑤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上,矛盾的各个方面也具有特殊性。

1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其共性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这是普遍的,因而是绝对的;矛盾又是特殊的,这是矛盾的个性。一切个性都是有条件地暂时地存在的,所以是相对的。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转化的。由于事物范围的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所以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变为特殊性的东西;反之,在一定场合为特殊性的

东西,在另一场合则变为普遍性的东西。

普遍性和特殊性又是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

15、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同一性:亦称统一性和一致性,有两种情形:第一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矛盾的两个方面,各以和它对立着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共同体中。第二是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其相反的方面转化,即向着它的对立方面所处的地位转化。

①矛盾双方的同一性是事物发展的前提和基础②矛盾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利用、相互吸取有利于自己的因素,促进自身的发展,从而推动整个事物的发展。③ 矛盾的同一性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事物的转化提供了可能和根据。

斗争性: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互相排除对立。

①矛盾斗争性促使矛盾双方力量的消长,推动事物的量变。②矛盾斗争性引起矛盾双方的转化,推动事物的质变。

四、文本释读

1、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

出自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这段话所体现的哲学思想就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话中有两个主句,即“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和“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两句话讲了两层意思,前者是说“理论不能代替实践”,后者是说“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批判的武器”是指革命理论、精神武器,特指正在形成中的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武器的批判”指的是实际的革命行动、物质武器,特指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马克思在分析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以及革命理论的作用时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在这里,马克思实际上指出了物质与精神、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辩证关系,认为理论批判与现实的革命运动都是人类解放所不可缺少的因素,并强调了物质力量对于革命的重要作用,揭示了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的辩证途径。任何革命运动都需要一定的理论前提,先进的理论是人类解放的必要因素。这就是说,不仅要用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来摧毁旧的制度,而且要用先进的理论武装群众,让先进的理论变成群众手中的武器,以实现人类的解放。革命需要理论的指导,理论只有抓住事物的根本、符合历史的发展要求、满足国家的需要,才能指导革命。马克思坚决驳斥把理论和实践、哲学和革命割裂开来的“实践派”和“理论派”,进一步发展了他在博士论文中就已萌芽的应有和现有、哲学和现实相统一的思想。

2、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所以,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一著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活动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

所以,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这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中的论述。马克思这里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一切旧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在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关系问题上的根本区别。所谓“对象、现实、感性”都是一个含义,指实际存在的可感知的客观事物。马克思指出,旧唯物主义对客观事物“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这里马克思揭露了旧唯物主义在认识论方面的主要缺点,指出了旧唯物主义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的根本缺陷是脱离实践,看不到主体实践活动中的自觉能动性,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单纯看作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把自然界的事物看作是与人的实践活动无关的在人的活动之外自在存在的单纯客体,主体只是像照相照镜子一样被动直观地反映客体。其次,马克思批判了唯心主义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错误。唯心主义在抽象思辩的范围内谈论能动性,而真正现实的实践却反成了这种能动性展示自己的一个环节。“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主体的能动性与客体的制约性相统一的活动。最后,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对于实践的错误看法,旧唯物主义只看到主客体之间单纯的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看不到主体与客体之间更为根本的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这就必然导致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是消极被动直观的反映论,因而,旧唯物主义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人与自然、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

3、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这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二条中的论述。这就是说,马克思把实践引入了认识论,或者说马克思把认识问题也看作是一个实践问题。所谓“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是指思维的内容与思维所反映的对象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

维能否反映对象及如何反映客观对象,这是人的认识能力及获得真理性认识的途径问题;二是思维内容是否符合对象,这是认识的检验标准问题。关于第一个方面,在哲学史上体现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关于第二个方面,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所有旧哲学都没有科学地解决真理的检验标准问题。

4、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这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中的论述,是整个《提纲》的结语,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点和历史使命。这里所讲的“哲学家们”是指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者和唯心主义者。由于他们不懂得实践的意义,不懂得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加上其阶级局限性,他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说明世界,即或者通过抽象的理论为不合理的社会制度辩护;或者用某些进步的理论去批判被认为是错误的东西,而不能成为改造世界的伟大精神武器。而马克思“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思想阐明了新唯物主义的根本特征及其在哲学史上实现的革命变革的实质,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以往一切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即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说明世界,更重要的乃在于改造世界。马克思创立新唯物主义,就是为了给无产阶级提供一个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精神武器。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辨证法的有机统一,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辨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辨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第一次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实践中,既要注重在实践中提高人们对世界的认识能力,更要注重提高人们改造世界的能力,以便引导人们把对世界的科学认识拿去更好地改造世界。认识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强凋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根本的特征。

5、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出自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这句话完全可以看作是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共产主义和谐社会构想的最精辟的表述。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是自由人的联合体,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是人类和谐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从根本上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的价值的终极关怀。这里所说的“一切人”是指每一个现实的个体的人。因此,他们考察人类历史时,其着眼点是从现实的历史的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考察人的发展问题,最终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个论断体现了《宣言》的最高价值指向——为了一切人的自由发展。马克思强调每个人的发展似乎一切人发展的条件,阐明只有每个人都能自由发展,才可能有一切人的自由发展。

6、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

第一,黑格尔哲学首先强调“现实的”不等于“现存的”,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但必须认识和区别什么是真正现实的;在庸人的生活中,一切都是现实的,但在现象世界和现实之间存在着区别。”

第二,黑格尔在解释什么是现实性时指出:“现实性在其展开过程中表明为必然性”。

第三,黑格尔认为,现实性本身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变化发展的,在一定条件下曾经是现实的东西,随着它的必然性的消失,会变成不现实。“现实性决不是某种社会制度或政治制度在一切环境和一切时代所固有的属性”。

从字面上看,黑格尔是把现存的一切神圣化,是在哲学上替封建专制、警察国家、专制司法、书报检查制度祝福,但是,在黑格尔看来,“现实性这种属性仅仅属于那同时是必然的东西”。这就是说,“现实性”决不是一切事物在任何环境任何时代所具有的的属性,

在人类历史中,现实的事物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丧失其必然性,成为不合理的事物,成为注定要灭亡的事物。因此,黑格尔的命题可以转换为:“凡是现存的,都一定要灭亡。”“在发展的进程中,以前的一切现实的东西都会成为不现实的,都会丧失自己的必然性、自己存在的权利、自己的合理性;一种新的、富有生命力的现实的东西就会起来代替正在衰亡的现实的东西——如果旧的东西足够理智,不加抵抗即行死亡,那就和平地代替;如果旧的东西抵抗这种必然性,那就通过暴力来代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