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华州皮影的现状和发展道路

2024-06-12 来源:易榕旅网


浅谈华州皮影的现状和发展道路

[摘 要] 本文简要阐述华州皮影的起源及发展历史,并对其现状及存在问题作了全面分析,由此得出华州皮影艺术发展必须走产业化道路。

[关键词] 皮影 华州 民间艺术 产业化

前言

华县,古时称为华州,位于陕西省八百里秦川东部。华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它承载着我国渭河流域两千多年的历史文明,在这片黄土地上至今生存着中国最古老的民间曲艺艺术——华州皮影。据考证,华州皮影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古老的艺术品种之一,被国内外皮影艺术研究人士公认为是中国地方皮影和世界皮影艺术种类之集大成者,享有“国宝”、“活化石”、“中华一绝”的美誉。华州皮影有三绝:一是皮影雕刻作品造诣高;二是表演者功力精湛;三是唱腔优美宛转。1992年,台湾汉声杂志刊出《华县皮影》专辑,书中这样评论:“你若到过陕西,没看过华县的皮影就如同没有到过兵马俑、乾陵和碑林一样值得遗憾”。

一、华州皮影的起源及发展历史

皮影又称灯影,在灯光照射下以兽皮刻制的人物隔亮布演戏而得名,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它融表演、音乐、美术于一体,是中国最古老的戏剧艺术形式之一。 《中国影戏史略及现状》记载:“中国影戏之发源地为陕西,自秦汉至隋唐当皆以其最盛”。《影戏——故都百戏考(之四)》云:“按此戏当然始于陕西,因西安建都数百年,玄宗又极爱提倡美术,各种技“汴京之影戏即由长安流传而来,言颇近理,因二地不但距离不为甚远,交通尽有频繁可能,更以其为帝都所在,凡百技莫不趋之,都城既由西安而汴京,影戏当随之而去……”。《燕京岁时记》载曰:陕西皮影戏历史悠久,关中则是中国影戏的发源地,近代陕西皮影戏流派极多,粗略言之,东路有碗碗腔,南路有道情皮影,西路有弦板腔皮影,北路有阿房腔皮影。四路皮影,尤以东路的碗碗腔皮影最为优美、古朴。

华州皮影则是陕西东路皮影的代表,它问世之初受到巫术、图腾文化的影响,传承之中受到渭河流域文化和儒、释、道思想的熏陶,并将上述文化和和世俗生活有机结合,历经两千多年的岁月沉淀,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带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民间曲艺。

“汉妃抱子宫前耍,巧剪桐叶照窗纱,文帝治国安天下,制乐传入百姓家”, 这首诗在华县民间皮影艺人中流传至今,可见其历史源远流长。华州皮影上溯可至汉代,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民国初年达到登峰造极之时。《华县志》记述:“在清末时……有演出班二三十家。民国时期皮影仍盛行不衰,极盛时有班社48家。”新文化运动时期,创作和演出《金莲痛》、《珍妃泪》等为代表的现代戏。新中国成立后,华州皮影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评价。1955年周恩来总理看了华县皮影艺人李俊民和眉户艺人安世杰指导的碗碗腔《金碗泪》后,热情赞

誉,建议将皮影戏改名为华剧,取“中华民族之剧”和“华县地方剧目”双重含义。自此,中国皮影的国际正式名称即为“华剧”。文革期间,华州皮影在“破四旧”中,大量雕刻作品和历史题材剧本被销毁。

当皮影逐渐在华州这片黄土地上沉寂时,它与生俱来的独特价值和不朽生命力,让人们重新审视、发现并重视。历经几番浮沉,皮影又回到当地老百姓的视野之中。2005年1月华县被陕西省文化厅命名为“陕西省民间艺术.华县皮影之乡”;同年7月被授予“全省皮影产业示范基地”称号,2006年6月华州皮影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华县县委、县政府将华州皮影的保护与发展列入“十一.五”规划,并确定为华县经济发展的四张名片之一。

二、华州皮影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全国各地都朝着更为发达的生活方式前进,那些非物质的、没有现实使用价值的古老艺术注定要濒临灭绝,华州皮影的前景同样不容乐观。如今,华州皮影陷入雕刻品红火影戏冷清的困境:

(一)文化生活的多元化。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 精神文化生活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呈现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从文化表现形式而言,电影、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的视频技术快速发展;从文化组成内容而言,日韩偶像剧、欧美大片、动漫片、都市剧等多种新生元素冲击碰撞,在文化市场上各领风骚。在文化生活中,可选择空间之广、余地之大让人眼花缭乱。皮影戏主导人们文化生活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

(二)观众休闲方式的快捷化。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生活节奏的加快,生存压力的增加,当代人已经步入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心理日渐趋向浮躁,根本无暇欣赏凝重而缓慢的古典艺术。再之随着生存环境和文化理念的更新,皮影艺术的内容无法满足吃着快餐、看着漫画书长大的新生代的精神需要,它逐步成为老年群众交流、娱乐的休闲方式。

(三)皮影艺术的历史局限性。皮影艺术的自身缺陷决定其生存与发展的局限性。皮影戏毕竟是是封建小农经济时代的产物,伴奏乐器简单,旋律较为单调;台词多为文言文,晦涩难懂;故事情节冗长,节奏进展缓慢;说唱基本由一个人承担,不具备现代人物性格多样性;另外,露天演出受场地、天气影响;演出场面小;加之对表演者要求极高,除专业人员外,别人不能担当替代,因此难以普及推广。

上述众多因素,使得曾经辉煌的华州皮影在市场经济浪潮中日渐式微。上世纪八十年代,全县尚有皮影演出班社13家,皮影艺人70余人。到2009年底全县从事演出的人员不足40人,正式演职人员仅20余人。而且其中大多数人年事已高(平均年龄60岁以上),最年轻的蒋建合也已40多岁。著名签手郝炳黎等身怀绝技的老艺人纷纷与我们长此作别,而年轻的传承人如凤毛麟角,屈指可数。演出人员锐减,演艺青黄不接。艺无传人的形式非常严峻,甚至面临举步维艰的的境地。

三、华州皮影的保护与发展之路

如今做工精美、历史久远的皮影雕刻品正在成为一种热门的民间艺术收藏,但是“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的皮影戏却分外寂寞。如果有一天,皮影不再鲜活地在艺人手中或翻腾跳跃、或引吭高歌,而是从历史的舞台上蓦然转身,走进宾馆或客厅墙壁的镜框里,如同珍稀动物的标本,空有一身价值却没有生命,留给后人的或许只有遗憾、伤感。所以,要树立华州皮影的品牌,单靠雕刻不能实现,只有将演出与雕刻两者相结合,才能有发展前途。皮影保护与发展工作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皮影的原生态演唱、雕刻工艺的传统化为前提,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使其成为活的艺术。只有如此,华州皮影才能保持戏曲风格不变、腔调不走、雕刻品神韵依旧。

在保护方面:一是组织专业人员对华州皮影的历史渊源详细资料进行搜查整理,查清皮影艺人的传承谱;对流失在民间的皮影剧本进行搜集、编排、打印成册;对所用乐器研究后予以规范化制作;对碗碗腔乐谱进行严格整理,编制皮影碗碗腔教材。二是对皮影的雕刻艺术资料进行挖掘,从牛皮选制、戏剧人物造型、装饰图案、图案绘制、雕刻工具制作、雕刻刀法和程序以及影人着色选材配方等二十四道工序入手,把皮影雕刻技术汇编成册,建立华州皮影雕刻工艺规范,使雕刻作品的地域化特征鲜明,独树一帜。三是对现有皮影班社进行保护。华县现存的皮影班社为:潘京乐的光艺社,魏振业的光华社,王水龙(已故)的光庆社、刘桂生的光明社,姜健合的振华社。对上述班社不仅要保护其名,更要保护其传承人。依靠政府力量对传承人给予生活补助和资金扶植。

在市场化的今天,单靠政府和文化部门的保护,很难保持华州皮影的艺术魅力。如果不能与市场相连接,再优秀的民间文化最终也会失传。而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产业化道路。

在发展方面:一建立皮影协会,加强皮影雕刻产业基地建设。2005年华县被省文化厅命名为“陕西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基地主导产业为皮影雕刻。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该基地仍存在雕刻群体分布较散、规模不大、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上述问题可通过建立华州皮影协会,通过协会统一管理,严格按照《华县皮影雕刻产品质量鉴定标准》,从皮质、造型、花纹、刻工、着色等二十四道工序上进行监督把关,并统一标识、规格、包装及价格,提高品牌竞争力,为产业化发展铺平道路。二是依靠皮影协会,做好市场营销工作。华县现有六家民营企业从事皮影的营销工作。这六家企业销售渠道分散、各自为政。我们可考虑在建立皮影协会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该协会的工作,让其承担华州皮影的宣传、演出洽谈、雕刻及音像产品的市场营销等工作,通过协会统一运作的商业模式,让皮影步入市场化轨道。三是积极创新,将皮影融入现代生活。从现代人的欣赏习惯出发,多加入一些现代元素,比如老百姓关注的房价高、教育改革、医疗改革,甚至影视及体育明星等热点话题。同时运用动漫、影视、传媒等,把传统地域文化与现代技术相结合,拓宽皮影表演的市场。比如香港GDC就用三维动画制作皮影风格的《桃花源记》,在国外电影节获奖。在此方面还可借鉴相声的发展模式,相声艺术经历八十年代的火爆、九十年代的冷落后,大胆改革创新,改

变以前的单一表演形式,与动漫成功结合,现在又重新走进千家万户,受到人们欢迎。四是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在皮影产业发展初期,需要大量财力物力,比如举办皮影文化节;在铁路、高速公路、国道设立广告牌;在县城繁华地段制作宣传灯箱。单靠皮影协会身单力薄,只有政府加大投资,才能使皮影传承保护和产业发展顺利进行。

总之,华州皮影的发展必须走产业化道路。在产业化的过程中,华州皮影这一民族瑰宝定能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 高承.《事物纪原》.

[2] 魏力群.皮影之旅.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

[3] 韦凯,张星,贾涛.华县皮影雕刻艺术造型研究.美术大观,2008. 1.

[4] 赵国婷.浅谈陕西皮影 .中国美术馆,2008.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