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北师大版范文

2022-11-26 来源:易榕旅网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北师大版范文

课堂讲授过程中的瞬间灵感,非逻揖性发挥,是难能可贵的,它往往是决定课堂效果好坏的重要因素,教师应及时把握课堂出现的瞬间灵感,并及时记录,以备讲稿的修改。今天小编在这里整理了一些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北师大版最新范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北师大版最新范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三角盘的计算方法,对相邻区域小圆片(或数)进行相加,对给出的“结果数”进行分拆。

过程、能力与方法: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图形的能力和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相邻区域的数进行相加。 教学难点:

对给出的“结果数”进行分拆。 教具学具:

三角盘、小圆片、数卡等。 教学过程: 一、认识三角数图 1.简介三角数图

(板书出示三角盘和小圆片,再出示11。)

师:这是三角数图,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计算三角”

(板书课题)。

问:你发现这幅三角数图有什么秘密?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交流。 师生共同小结:三角数图里的三部分,每部分都放有小圆片,相邻部分里的小圆片个数相加,其结果写在边上。 2.反馈练习

师:三角数图中的另2个空格怎么填?为什么? 3.同桌合作玩“三角盘”

(一人在三角盘上摆小圆片,另一人根据所摆小圆片摆数卡。)

学生在“玩三角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了三角数图的特点,真正做到在玩中学,

在学中玩。建议各位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多给学生“玩”的时间。 二、探究三角数图 1.变式练习

师:在这个三角数图中你先填哪部分?为什么? 学生独立审题,并在三角盘上动手摆一摆。 你有什么好方法? (5+?=11 11-5=?) 2.数代替圆片

在刚才题目基础上,把小圆片改成数,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书上的练习,小组核对。 小结:通过想加减法,就可以很快算出结果。 3.巩固练习

独立完成书上的习题。

有困难的学生可以用小圆片和三角盘动手操作辅助完成。 三、拓展练习

小组合作,三部分中分别填几?你们是怎样想的? 如果学生在练习时有困难,教师可给予提示: (1)猜想三部分可以填的数。

(2)把猜想的数放到三角数图,并验证。 (3)如不符合可以进行适当地调整。 四、总结

师: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学到了什么本领?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北师大版最新范文2

教学目标:

1.掌握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能恰当选择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2.认识米尺,会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3.认识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能估计较长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点:

体会米的实际意义,能估计较长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掌握米和厘米间的关系,能恰当选择单位表示物体长度。 教学设计: 一、情景导入

我知道过了一年,大家都长高了,那么你知道自己有多高吗?(学生自由说) 师:你知道一米有多长吗?(学生估一估、比一比、说一说) 二、探究新知

1. 认识米尺(出示米尺)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感受1米的长度,找一找在教室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接近1米。

2.让学生了解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1米=100厘米 1m=100cm 3.做一做:1米有多少厘米。 4.数一数:1米=100厘米 1m=100cm

5.找一找:在教室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接近1米。 三、练一练

试一试,填m还是cm呢?(结合实际经验了解一-般物体的长度) 1.衣柜高约2----------- 黄瓜长约20---------- 房子高约3------------

2.练一练 17页(估计自己的课桌有多高,再实际分组合作) 3.有一只蜗牛和蚂蚁在赛跑,看谁能跑第一呢?(课本17页3题) 4. 拓展训练

①画一条3cm长的线段(难度较大,需要在老师指导下完成) ②画出比6厘米短的三条线段 四、课堂总结(略)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北师大版最新范文3 学习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认真审题,正确计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在具体情境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法: 自主探究法 学法: 合作学习法 教学用具: 挂图、小黑板。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游乐园吗?都喜欢玩什么?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去公园玩,好吗?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目标

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二)出示自学指导 1.自学课本第54页内容

2.请学生独立看图,先自己说说图意,再给同桌讲一讲; 3.提出数学问题,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互相解决提出的问题! 三、反馈交流

1.谁愿意把自己的问题说给大家听? 2.谁愿意解决她刚才提出的问题? 3.重点讲解一道乘法题:

例如:3人坐太空船,需要多少钱? 12 ×3 =36(元)

4.引导学生讨论算法,汇报算法。 (小组交流、组际解疑) 四、精讲点拨

结合学生自学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加以点拨。 五、当堂训练:(小黑板出示) 1. 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1 2 × 3 12 × 4 12 × 5

2.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12×5 18×3 15×6 27×3 43×3 (组内检查、全体交流) 六、总结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北师大版最新范文4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主动迁移已有的知识与做法解决新问题。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我探索,逐步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主动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理解每一步的算理。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小朋友,你一定去过游乐场吧,你都玩过哪些项目?今天淘气和笑笑他们高兴地来到了游乐场,咱们一起走进游乐场,我们继续学习笔算乘法吧。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1、我们先来计算5人做太空船,需要多少无。

引导学生审题列出算式,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2、仔细思考,利用以前所学的知识,能解决这道题吗?

3、小组合作学习,自己先独立思考,再把自己的方法带到小组交流中。

(4)小组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尽可能让每一名学生都说一说,并把方法进行归纲整合。

(5)小组汇报中。

请学生到黑板前板演竖式,并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教师小结,无论是12X5还是5X12,用竖式计算时,通常为了计算方便,一般把较大数作为第一个乘数。计算时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5先与2相乘,二五一十,满十要向十位上进1,在个位上写0,注意要把进位的1写在十位的下面,要写得小一些。 2、13个人要坐电动火车,需要多少元呢? (1)独立思考列出算式:6X13

(2)拿出练习本试着来独立尝试笔算,算好了吗? (3)要是有14人,15人,16人坐电动火车要花多少钱呢? 请你在练习本上列一个算式,自己算一算吧。

汇报时还是让学生说一说算法,老师问算理,这次你算对了吗?同桌 之间把自己的算法说一说。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算一算,完成书55页第1题。 学生完成后要和同桌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2、完成书55页每2题竖式计算,一边做一边在心里说自己的计算过程。 做完后教师把学生出现的错误展示出来,提醒学生注意,这样更有针对性。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请大家一起来总结。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北师大版最新范文5 教学目标:

1.通过估一估、量一量,进一步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的空间观念,学会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培养估测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练习、讨论,使学生会使用一定的长度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在头脑中建立较为准确的长度概念。

3.为学生营造一个探究学习的环境,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受到锻炼,增强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

4.在各种游戏中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通过练习、讨论,使学生会使用一定的长度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在头脑中建立较为准确的长度概念。 教学准备: 尺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创设情境,实际测量教室的物品

师:今天,我们到学校新建的这个多媒体教室来上课,你感觉怎么样呀? 师:这里的课桌、黑板、讲台的长、宽、高都和我们教室里的不一样,那么,它们到底有多长、多宽、多高呢?谁愿意来估计一下?

师:那我们就来量一量吧!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你们可以测量这个教室里的任何一样东西。先在小组内讨论决定你们组要测量什么,再估计一下有多长,然后说说准备怎么测量,最后把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 (学生分头测量。)

师:现在,到了交流汇报的时间了,哪个小组的代表先说? 师:有没有哪个组测量的也是黑板?和他们组测量的结果一样吗?

师:能告诉我,这个一米三应该怎么写吗?能让我看看你们是怎么记录的吗? (投影仪展示学生练习本上记录的结果:1 m 3 cm,1 m 30 cm,1.3 m。) 师:还有没有哪个组测量的也是课桌的长? 师:来,把你们组记录的结果也展示出来好吗?

(用投影仪展示与上组不同的记录方法:130 cm,1米3。) 师:有这么多种记录的方法,谁能简单评价一下吗?

师:其实,在这几种表示方法中,除了1 m 3 cm是不正确的,其他的几种表示方法都是可以的,在使用的时候你可以根据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选择。

师:那我们一起再来测量一次,看这扇门究竟是多高!谁能出个主意,怎样才能看清多出来的是多少厘米?我们应该怎么测量? (师生一起测量。)

师:看来,你们估计得还比较准确,这扇门的高度是2 m 10 cm。那我站在门的旁边,请你们估计一下我有多高呢?

师:你真善于观察,连我刚才测量的动作你都没有放过。

师:比较是估测时常用的一种方法,你以妈妈的身高为标准来判断老师的身高,也是一种好办法。

师:刚才,我们在测量的时候,大家使用了米尺、软尺、小尺子等测量工具,它们能帮助我们迅速知道一个物体的长度。 (二)活动二:寻找并使用自身的测量工具

师:当你需要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的时候,你的身边没有现成的测量工具,你准备怎么办呢?你知不知道在你的身上也藏有许多这样的工具呢?它们虽然没有尺子测量得准确,但是在很多时候也能帮我们的忙呢!

师:你身上还有别的尺子吗?刚才那个同学把妈妈的身高作为标准来判断老师的身高,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其实,你自己的身高也是一个很好的尺子呀!下面,我们就来找一找我们自己身上的尺子好吗?

师:现在我来布置任务,请你量出自己的身高、步长和双手平伸时两指尖的距离,可以自己量,也可以找同学合作。

(学生自己量或互相合作,并将量的结果填在书上。)

师:测量好了吗?下面我们就来试验一下看你们的尺子管不管用。我请我们班的2位同学到前面来,请你估计他们的身高。 (2名学生同时上台。)

师:再估计一下这2位同学的腰围、头围是多少。知道什么是腰围、头围吗? 师:你能以自己身上的尺子为标准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

FFKJ.Net进行比较,说得挺有道理的,我感觉你估计得应该是比较准确的。现在我想知道你们的腰围和头围的准确长度,要怎么测量呢?谁有比较好的方法? (学生测量。)

师:你们测量的结果和你们刚才估计的结果比较一下,你能发现什么?

师:看来,我们身上的这些尺子还真管用。我们再来试一次。你知道了自己的步长,请你以这条线为起点,估计一下10米大约到哪里,自己做一个记号。

师:再来走一走,看这10米你大约需要多少步?看着这么长的距离,请你估计一下,需要多少个同学手拉手才够10米?谁想来试一试?

师:通过这些活动,使你想到了什么?你会对物体的长度进行正确的估计吗?

师:你们说得真是太好了,知识和能力就是这样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练习积累起来的。希望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多做练习,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三)活动三:练习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做一个有关这方面的小练习。请同学们打开书第19页,看第3题,你能看懂吗?谁能说说看? 师:那就自己完成吧! (学生独立完成。) (四)活动四:总结

师: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简单的估测和测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