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宏杰:对湖北省“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培养的调查与思考 农业经济 对湖北省“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培养的调查与思考 瞿宏杰 (湖北襄樊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襄阳441050) [摘要]‘.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是省委组织部、农业厅、教育厅等部门为我省新农村建设而实施的一项人才建 设战略举措。对我省“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培养情况及效果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卜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培养;调查 1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涵义 效显著,具备承办“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条件。 2.1.2教师队伍。6所承办院校都非常重视三支队伍即校内专 所谓“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即面向农村,选拔具有高中 职教师队伍、农业技术与政策专家队伍、新农村建设带头人等 文化程度、政治素质好、身体健康、有培养前途的农村基层干部 组成的教学团队建设,共同参与教育教学工作。校内专职教师 和优秀青年接受高等教育,通过2年的专科层次的教育。将其 队伍中,选聘了一批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实践能力强、 培养成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热 治学严谨的教师;从各地市农办、农业局、农业龙头企业等单位 爱农业和农村工作,熟悉党的农业农村政策,掌握农业专业化 聘请了在种植、养殖、动植物疫病防治方面或农村农业政策法 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农 规方面具有专长的同志组成了农业技术和政策专家队伍;从各 业生产经营管理能力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的综合型、复合型、 地市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以及运作比较成功的农村经济合作 实用型的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综合素质好、管理能力强的农 组织中聘请了新农村建设与农业经济发展的教师队伍。 村基层干部。 2.1.3实习实训基地。6所承办院校都非常重视“一村一名大学 生计划”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将其纳入学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2湖北省“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培养现状 整体规划。同时根据“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培养工作的需要, 与当地种、养、加企业和大户联系。采取依托行业、校企合作等 2.1 承担“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培养任务的六所院校的基本 形式,建立了一批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情况 2.2专业和课程设置现状 2.1.1 承办院校。湖北省是2006年开始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 6所承办院校在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省农业厅的指导 计划”的,全省共有6所涉农院校(长江大学、湖北生物科技职 下。按照我省农业产业结构的特点和新农村建设对实用型人才 业学院、襄樊职业技术学院、荆楚理工学院、恩施职业技术学 的要求,结合学校办学条件和实际,开设有种植、养殖2大类专 院、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承担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培养 业作为“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培养专业。种植类专业分为作 工作。这6所院校的专业设置均涵盖农学、工学、理学等学科门 物生产技术专业和园林专业,养殖类专业为畜牧兽医专业。 类,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齐备、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成 在课程设置方面。6所院校都针对当地产业发展规划合理 3.3研究结论 好的机会。 从以上分析可知。宜昌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因与产 参考文献: 业结构、城乡的实际收入差距和城镇的就业机会密切相关,且 [1] 朱农,中国劳动力流动与“三农”fl*题【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均呈正相关关系。说明第一产业比重越高转移量越大,城乡收 20o5. 入差距越大转移数量越大,这与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结论一 [2]周银珍、周函,对宜昌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分析U].统计与决 致。但城镇失业率越高,转移量也越大,这一点需要结合宜昌市 策.2o01(1o). 的实际情况来分析。宜昌市一直是一个比较小的中等城市,近 [3]王菲,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分析U].统计与决 几年发展速度较快,跨入了大城市的行列。城市的发展给就业 策.2008(6). 提供了很多的机会,尤其是很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工业园区的 [4]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S]陈晓华、张红宇,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就业【M].北京:中国农 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其接受劳动力的能力大大增强。 业出版社.2005. 但是宜昌的登记失业率近10年来一直稳定在4.3%以内,并没 有出现下降的趋势,这主要和宜昌市新增的就业岗位的性质有 作者简介: 关,宜昌市新增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酒店、化工、建筑等岗位, 田梦现(1971一),硕士研究生,讲师,会计师,主要研究方向:公司金融、 城市人不愿就业,而这些岗位对于进城农民工来说恰好是比较 区域经济。 ..133.. 农业经济 设置课程。如荆楚理工学院针对荆门市主要产业是粮棉油生产 加工和经济动物养殖的特点开设作物生产技术和畜牧兽医专 业,其中作物生产技术专业主要有作物生产技术、作物病虫害 防治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等课程。畜牧兽医专业开设有经济 动物养殖、动物防疫与检疫、饲料与动物营养、水产养殖技术等 课程。 2.3教学制度现状 在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人才培养方案时,6所院校 的学制均为两年制,在两年之内,学员需完成人才培养方案所 规定的课程。6所承办院校都根据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生源地产 业发展需要和高等教育的特点及人才培养要求,科学合理地制 定了满足“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培养目标要求的人才培养方 案。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和综合实 践环节三大部分,实践教学比例均达到50%以上。在课程设置 上,各院校围绕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的技术能力、组织能力和新 农村建设的管理能力,既注重了公共课的设置,又注重了技能 课的设置。突出了教学计划的针对性。公共课开设有与农村、农 业生产实际相适应的课程,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农村政策法规、农产品市场营销、农村经济管理等:实践课包括 生产实习、综合实训和毕业作业等。课程学习完毕。所有院校都 要求学员结合所在村组经济发展情况。撰写一份创业计划书或 村镇发展规划。 2.4教学组织现状 2.4.1组织领导。6所承办院校都高度重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 划”的教学组织和管理工作,成立了由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担任 领导小组组长的工作机构,建立了工作责任制。并明确了由相 关系(部)作为教学实体全面承担“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教 学和管理责任,保证有效地推进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如荆楚 理工学院为了有效落实“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专门设立了一 个二级学院——新农村科技学院,由院长助理担任二级学院的 院长,具体负责“村大”学生的培养工作。襄樊职业技术学院为 了确保“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培养工作,先后出台了三个专 门性文件,要求全院各个部门通力合作,加强协调,提高认识, 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 2.4.2教学管理。为了保证各项教学制度的认真执行和各项工 作的有效落实,及时发现和解决我们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 题,了解学生们的意见与要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6所承办院 校都成立了院、系两级教学督导机构,明确了专门的人员和工 作职责。督导室成员定期走进课堂,了解教师的授课情况,召开 学生座谈会。收集学生的意见与建议,及时向系领导和有关的 教师进行反馈,提出督导意见,帮助改进工作。学院教务处坚持 每学期的期初、期中、期末三次视导,监督和指导各个系(院)的 教学工作,要求教师精心制订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细心备课、 认真讲课、耐心辅导;规范填写教务日志等教学文件。加强考风 考纪的教育,严格考务管理,确保学生成绩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2.4.3学生管理。对待学员的教育和管理。6所承办院校都非常 一】3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年第22卷第05期(总第・269期) 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选拔和配备了政治素质好、工作水平高、 责任心强的同志担任班主任工作。各院校还特地聘请了当地新 农村建设中有影响力的同志作为兼职政治辅导员协助开展教 育工作。如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和荆楚理工学院特地聘请了“全 国模范村支部书记”、保康县尧治河村支部书记孙开林同志作 为兼职政治辅导员协助开展教育工作。进一步强化了学员们的 责任感和使命感,帮助他们牢固树立服务家乡、贡献社会的信 念。除此之外,6所承办院校都非常重视发挥学生党团组织的核 心作用和优秀村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2.4.4培养效果。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培养过程中.6所 院校都把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经过几年的探 索。创业教育已初步成为各院“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办学的一 个鲜明特色。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农村基层干部、群众致富带 头人、自主创业典型。他们将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应用到新农村 建设中,在服务家乡人民、带领群众致富和建设新农村的广阔 天地崭露头角,发挥了重要作用。如长江大学培养的为民服务 的好村官——陈松柏,荆楚理工学院培养的创业致富惠村民的 好村官——邹述军。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的优秀农村基层干 部——张文富,他们入学前都在村里担任村支部书记,通过两 年的学习,掌握了更多的专业知识,学到了更多的为民服务的 本领。毕业后,他们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克难奋进,大力发展特色 产业、畜牧养殖,兴修乡村公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的收入。使 所在村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评 价,同时也受到了村民的拥戴与褒扬。 3对“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培养的建议 3.1 建议加强与各地政府部门之间的联系与合作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培养工作既不同于普通专科教 育,也有别于短期农业技术培训,其招生对象、培训内容、学制 和学员的去向等方面都与普通专科教育有着明显的差异,这就 需要培养院校与各地组织部、农业局、教育局等部门的加强合 作,及时解决人才培养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3.2建议政府部门为“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员毕业后的使 用搭建平台 培养是基础,使用是根本。培养“一村一名大学生”的根本 目的是使他们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发挥他们在新农村 建设中的示范、带动、服务作用。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 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的全局出发.各级政府应努力搭建毕业学 生创业、兴业的平台,使毕业学生学有所用、才尽其用。 3.3教材的使用与开发问题 目前各院校采用的都是高职高专教材.相对于学员和现行 的教学计划来讲。存在偏专、偏深等问题.给学员的学习和教师 的授课带来一定的难度。再加上学员年龄差距较大,文化基础 差异也较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容易把握合适的深度,为此, 我们建议由省农业厅牵头,由承担培养任务的院校组织院内专 李锦华:新农合门诊统筹制度实地实施效果研究 农业经济 新农合门诊统筹制度实地实施效果研究 李锦华 (中国农业大学,北京 100193) [摘 要]基于四川彭州市和重庆荣昌县的实地研究,对新农合门诊统筹制度的实施效果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分 析。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对其它地方推广实施新农合门诊统筹制度提供帮助。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统筹;实地实施效果;建议 新型农村合- 医疗实施至今.逐渐暴露出门诊看病补偿 元,可户内调剂。2010年,名义上实施门诊统筹,每人缴参合费2O 元,,按100%比例报销,但每年每人最高报销20元,实则家庭账 户。2011年参保居民个人缴费标准为30元从・年和120元从・ 年不变,实行门诊家庭账户制度,家庭账户返还资金标准为一档 低、次数少、门诊基金利用率低等问题,为提高农民的参合积极 性,全国各地于20o8年开始尝试实施门诊统筹制度。试图通过 完善门诊补偿方案,以扩大参合农民的收益面、提高他们的收 益程度,提高新农合制度的可持续性。成都作为全国城乡一体 化的医疗保险试点地区,于2010年4月1日起实施了门诊统 筹制度。重庆市荣昌县于2008年7月1日试点实施门诊统筹, 2010年1月1日起,恢复了家庭账户制度。两地区实施门诊统 筹制度的时间有先后.补偿方案也有不同,效果则更有差别。选 择这两个地方进行对比研究,会给其它地区推广实施门诊统筹 3O元从・年,二档40元,人・年。参保居民普通门诊费可以在全县 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含村卫生室)自由选择就诊使用。 该县2008、20o9年的医疗就诊及补偿费用数据如下表: 制度起到较大的借鉴作用。 1 门诊统筹制度的实士l ■ 施情况 1.1 四川省彭州市实施情况 四川彭州市2010年普通成年人参合标准分为两个档次: 一2两地区门诊统筹制度比较研究 2.1缴费额、补偿额有区别 档自付40元,财政补贴180元;二档自付140元,财政补贴 180元。补偿范围内的门诊医疗费用按30%的比例报销,一年封 顶线为200元。参保人需在参保地或居住地选择一家门诊统筹 定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作为自己的门诊统筹定 点医院。据统计,截至2010年9月30日,全市门诊统筹支付 彭州市的筹资额度较大。但同时门诊年度补偿封顶线较 高。给经常在门诊就医的参合居民起到一定的减负帮助。荣昌 县虽然是报销100%,但由于年度封顶线仅为20元,农村居民 14519人次。占参合总人数的2.37%,f-1诊总费用68-36万元,报 账16.87万元,补偿比例为24.68%。2010年4月1日实施门诊 享受的统筹基金补偿额太低。没有实现真正为参合居民减轻门 诊医疗负担的政策初衷,被认为是变相的家庭账户制度,反而 给人们留下“换汤不换药”的政策印象,不利于加固新农合制度 的群众基础。 2I2基金统筹级别有差别 统筹制度时,门诊家庭账户同期仍在使用,直到用完余额为止。 2010年1月至9月。家庭账户支付人次36173,支付金额 133.67万元。 1.2重庆市荣昌县实施情况 彭州市的新农合基金与成都市进行市级统筹。基金由成都 市统一管理,而荣昌县实施的是县级统筹。统筹级别高有利于 重庆市荣昌县于2008年7月1 El起在全县实行门诊统筹 制度试点工作。2008年7月一20o9年12月,每人缴参合费20 增加基金总量。扩大医疗保险的互济范围、加大补偿力度,有利 于提高参合居民的受益面和受益度。从而促进新农合的持续发 元,实施门诊统筹,按40%的比例报销,每年每人最高报销40 业教师和院外兼职教师(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开发适用于“一村 一才建设的创新工程(J).高等农业教育,2004(3). [3]孙双全,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r-ca.”,为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 名大学生计划”生源的校本教材。 参考文献{ [1】瞿宏杰,实施“一村-.g大学生计划”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对口人才 培训人才U].《农业科学管理>。2003(6): 作者简介: 瞿宏杰(1967一)。女。汉族,湖北钟祥人,襄樊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硕士, 从事高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J).农家之友.20o8(9). [2]孙翔,辽宁省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是解决“三农”问题中人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