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我是什么》教学设计
适用对象:二年级学生
教学背景:
这篇课文是科普知识性的课文,对于水的多种变化,多数二年级学生的知识面不够宽,也很少仔细观察水在自然界中的变化。所以在板书上,我采用简单的简笔画出水变成云、雨、雹子、雪等不同形态的图画,学生易于理解水的变化过程。我采用多种朗读形式,使学生易于理解“落、打、飘”这些动作的词。到了二年级,孩子们朗读课文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能够尝试有感情的朗读。新课程倡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他们无意或有意间朗读能力不断提高。因此,开展小组合作,师生评价能够提高孩子的朗读兴趣。
教学目标:
1.认识“晒,极”等15个字,会写1个字
2.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简单说说水的变化过程。
3.体会“落,打,飘”用词的准确,并能仿照说句子。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法、情境朗读法、情感体验法等。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经典诵读《千字文》
谈话导入
1.师:上课!同学们,仔细看图片,你知道这是谁么?(孙悟空)你们知道它最大的本领是什么吗?(72变)今天咱们的课堂上请来了一位历害的客人,它也会变。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起去猜猜,他是谁?
2.师生齐板书课题,齐读两遍。(疑问口气)
(一)初读课文,检査生字
1.出示读文要求: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遇到不会读的生字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我”究竟是什么?(生汇报——水)
2.师:原来藏在课堂上的小魔术师就是水呀!(贴水的字卡)它变出了生字宝宝考考你们,你们认识他们么?
①出示双音节带音节字词,学生自由拼读。
②小老师领读。
③去音节,开火车比一比。
3.师出示单音节字卡,随机指生认读生字。(一音一字一词形式汇报)
4.ppt出示左窄右宽的生字,生自主观察
①观察这些字都是什么结构?
②它们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左窄右宽)
7.顺势师生共同书写“极”字。(五步)
①生自主观察。②学生汇报。③师生总结,师范写,生书空。
④一生黑板写,其他生课本上描一写一。师巡视。
⑤师生评价黑板上同学的字(优缺),再写一个。师巡视,奖励书写星。
(二)再读课文
(1)生字宝宝难不倒你,接下来咱们走进课文。课本打到第五页,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5个)看第一自然段第一句话。你来读一读(出示句子“我会变”),读了这句话,你想知道什么?
(2)自由读课文1--2自然段,说说我变成了什么?
(3)生汇报(生一边汇报,师一边贴图画字卡)。
(三)精读课文,小组合作。
师:我是怎么变的呢?下面进入小组合作。(出示汇报要求ppt)
汇报要求:请同学们看到第()自然段,我们小组是从()这句话发现()怎么变的。
◆变成汽
师出示图片,“太阳一晒,我就变成了汽”。(可加动作)
◆变成云
1:师:继续,汽是怎么变的?——小组汇报。
云还可以穿不同的衣服呢,谁来读一读课文里的句子?(生汇报)
2.瞧,这就是穿着不同衣服的云,(出示云的四幅图)片,问:你知道它们的名字是什么吗?(白云,乌云,朝霞,晚霞)
3.文中是怎么描述他们的?(理解白衣服、黑衣服、红袍)
4.谁来读一读穿着白衣服的云?谁还喜欢穿着白衣服的云?黑衣服的云?穿着红袍的云?(奖励朗读星)
哦,他们们像人一样穿上了衣服,你们知道这种手法叫什么吗?(拟人)
你觉得这样写,云变得更怎么样了?(生动有趣)
4.自己再来读一读吧!①生自读②配乐齐读
◆变成雨、雪、雹子
1.师: 继续汇报,云是怎么变的?(指生汇报)
2.师:哦,通过这位同学读得这个句子,你们发现雨是怎么从天下下来的?(落下来)
3:师:为什么是“落”下来呢?重读“落”。(不是很轻也不是很重,有一定的分量)
4:师:这个动作的词你们理解的真好,谁来读一读这落下来的小雨滴?(3-4生)朗读星送给你们!
师:孩子们,刚才老师和你们一起学习了“雨”这一句的动作,下面我们通过这样的汇报方式:
我读了()这个句子,发现了()这个动作的词,我知道了()。自主学习“冰雹、雪”的句子。开始吧!
(目的:感受动词使用的精准与严谨)
5.生汇报“冰雹、雪”的句子,教师矫正提升,理解动词:“打、飘”。(穿插朗读,最后加配乐齐读。)
6.这么好的动词,你们想不想把它们记下来?用心记一记,一会儿老师考一考你们。
7.生背诵
8.齐填。
6. 背得真不错,背诵星送给你们!观察生活,你们能用、“落,打,飘”说一句话么?
(四)拓展阅读一主题丛书
师:孩子们,咱们的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上也有一篇跟动词有关的文章,主题丛书打到70页,请你来读一读,找一找,藏着哪些动词,并把它们圈出来。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汇报方式:我读了()这个句子,发现了()这个动作的词,我知道了()。
1.2-4生汇报。
(五)总结
孩子们,现在看着板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水的变化吧。
①生自主思考。
②一生汇报。
师:课文学到这儿,我们不仅知道了水的变化,还和这么多动词做了朋友,课下继续读书,去认识更多的动词朋友。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教学总结:
《我是什么》是一篇内容浅显易懂的常识性课文。学生喜欢学习这样的课文,因为课文里的知识是他们感兴趣的、想了解的,这也是新教材的特点之一。如何抓住这点,在教学中引发学生的共鸣,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我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手段以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图片激趣,整体感知
二、紧扣主线,朗读感悟
学习课件时,首先抓住中心句“我会变”,了解我会变成什么。接下里根据“我会怎么变?”这一问题让学生了解水的形态变化。通过朗读感悟,体会“落、打、飘”用词的准确性。
三、利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效益
教师引导学生读、想,给学生营造发挥自主性、能动性的环境和条件,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得来说,这节课较好的实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一分收获一分耕耘,老师的应在教学设计上下更多的功夫才能有更好的课堂成效。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朗读课文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能够尝试有感情的朗读。新课程倡导学
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他们无意或有意间朗读能力不断提高。因此,开展小组合作,师生评价能够提高孩子的朗读兴趣。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方面,力求做到少讲多读,引导学生明白不同语句用不同语气朗读,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自已感知课文。并利用童趣化的课件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
这篇课文是科普知识性的课文,对于水的多种变化,多数二年级学生的知识面不够宽,也很少仔细观察水在自然界中的变化。所以在板书上,我采用简单的简笔画出水变成云、雨、雹子、雪等不同形态的图画,学生易于理解水的变化过程。我采用多种朗读形式,使学生易于理解“落、打、飘”这些动作的词。
效果分析:
在仔细研读课文、教参后,这节课,我主要尝试了以下两点:
第一,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组织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有效地去解决问题,体会合作的成功与分享的喜悦。在活动目标的设置上,突出强调小组的核心凝聚力,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养成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努力使学生形成一种对知识主动探究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的学习方式。
第二,以读代教,注重学生的主体性,让课堂真正“活动”起来。课堂上教师的的作用应该是“抛砖引玉”,一堂课的最终目的不是展示教师,而是让学生学到知识,掌握方法,领悟道理,受到熏陶感染,并能够自由地享受学习之乐。
这节课我认为学生较好的掌握了水的变化过程和“落、打、飘”这几个动词,虽然在小组合作环节,对于第二句“我们小组是从()这句话发现” 小组代表在汇报的时候没有
直接把句子读出来,而是说第几句,但在老师的矫正引导下孩子们能够正确的汇报,也是一种真实有效的课堂生成。
教材分析:
《我是什么》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是一篇常识性课文。本课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自然界中水的不同形态和对人的利弊关系。课文内容生动有趣,语言朴素而生动,是一篇寓科学知识于趣味故事的优秀教材。通过学习引导学生知道只有合理地利用水资源才能造福于人的道理,从而达到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观察大自然的能力的目的。
评测练习
1、文中的“我”是什么?“我”会变什么?
2、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炎热---寒冷 暴躁---温和
坏事---好事 落---升
3、文中的白衣服、黑衣服、红衣服分别指:白云、乌云、红霞。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我在空中越升越高,体温越来越低,变成了无数小水滴。小水滴聚在一起 下来,
人们叫我“ ”。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 下来,人们就叫我“ ”。到了冬天,我变成小花朵 下来,人们又叫我“ ”。
教学反思:
《我是什么》是一篇内容浅显易懂的常识性课文。学生喜欢学习这样的课文,因为课文里的知识是他们感兴趣的、想了解的,这也是新教材的特点之一。如何抓住这点,我在教学中引发学生的共鸣,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我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手段以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图片激趣,整体感知
根据课文特点第一人称描写手法和抓住“水”是会变化的一个过程。为了突出这个“变”,在导入时,我特意说给大家介绍一位会变的客人,让学生自己从课文中找出贴他是谁?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内容,感知课文大意,自然地猜出是“水”。从而,让学生明白“我”就是“水”。
二、紧扣主线,朗读感悟
学习课件时,首先抓住中心句“我会变”,了解我会变成什么。接下里根据水的形态变化,我们从变“云”,让学生理解云的变化过程,读出自己喜欢的语气,老师参与到我会变“云”,激发学生的参与面,调动学生的兴趣。接着,就是抓住“雨”“雹子”“雪”不同的变化,重点抓字词“落”“打”“飘”,通过比较,学生知道了在读“雹子”“打下来”要重点;读“雪”“飘下来”要轻点,慢慢的;读“雨”“落下来”不慢不快。通过朗读感悟,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三、利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效益
投映画面,突出重点。引导学生看课件“云”在不同时间的变化,“白衣服”是在早上和中午的时候,“黑衣服”是在下雨前和晚上,“红袍”是出现朝霞和晚霞时的景象。这样,学生很直观的明白了云的不同形态,从而使学生知道它们分别指的是“白云”、“乌云”和“朝霞与晚霞”。此时,教师引导学生读、想,给学生营造发挥自主性、能动性的环境和条件,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当然,没有完美的一节课,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还可以让更多的的学生起来展示朗读,让更多的学生做汇报,因此在以后的课堂中,我会做更多的预设,让教学环节真正为学习服务。
课标分析:
1、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