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声乐文化视角下的”爱国歌曲大家唱”本质解析

2022-11-05 来源:易榕旅网
2009年12月 Dec.2009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 of Guilin Normal College 第23卷第4期(总第8O期) (Sum NO。80) V01.23 NO.4声乐文化视角下的“爱国歌曲大家唱"本质解析 秦卫红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系,广西桂林541001) [摘要]声乐艺术是表现和谐文化的最好形式之一。“爱国歌曲大家唱”以符合当代社会与时代 整体审美文化需求的强大声势,影响着中国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从声乐文化视角探讨“爱国歌曲 大家唱”的本质有:“共享性”、“艺术与社会的互融性”、“变化性与传承性”。它对先进文化持久地传 承和发展,对促进中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声乐;文化;本质 I-,P图分类号]J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070(2009)04--0143--03 一、声乐文化的内涵 式之一。 二、“爱国歌曲大家唱”是社会主义和谐文 化的代表 中国在2008年1月的冰雪灾害、5.12的汶川大 地震中,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 下,举国上下众志成城,与自然灾害展开艰苦卓绝的 较量,打赢了这场抗灾救灾的攻坚战,确保了人民生 声乐文化,“它是一定社会的一定声乐艺术活动 与时间的总和,它广泛扎根在一切人类生活活动的过 程与目的之中。同时,它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必然 是一定社会和经济的反映。”[1]声乐是音乐艺术中的 一种体裁形式,是“歌唱的音乐-[23。从艺术文化的角 度来看声乐活动,“就是把音乐和语言合成并进行艺 术的加工和传播,这种源自人类艺术本能的独一无二 的表达方式不仅具有非凡的力量传达几乎令人无法 忍受的喜怒哀乐之情,也最容易激活或提升人们情感 的共鸣,使之达到单靠语言所无法达到的艺术水平和 社会效果,并且,最终发展成为一种人类相互传承、共 同参与、共同享有、共同构成、共同追求的美好的精神 生活模式。,,[3]艺术文化的魅力是巨大的,它所产生的 命财产安全,确保了经济平稳正常运行,确保了社会 和谐稳定。中国大地到处奏响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 真情之歌,风雪同舟、共克时艰的壮丽之歌,恪尽职 守、舍己为人的奉献之歌的大背景下,2009年5月份 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等lO部委发出了《关于 广泛开展“爱国歌曲大家唱”群众性歌咏活动的通 知》。“爱国歌曲大家唱”活动在全国以浩大的声势影 响着中国人民的文化生活。影响最广泛的当属由中央 电视台举办的“激情广场一爱国歌曲大家唱”活动,迄 社会效应是难以估量的。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 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 前进的进程中,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 要求。声乐艺术是艺术文化形式中最易沟通和交流的 今为止已经在河北省邯郸市、重庆市、包头市、新疆维 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等地举办了15场(至2009年9 月4日星期五CCTV3);其次当属2009年8月26日在 形式,这门几乎与人类的诞生同步并自始至终伴随着 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艺术,随着社会发展和 北京工人体育馆举行的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10 部委和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首 都各界“爱国歌醢大家唱”大型演唱会;再次则是现阶 段以来以各地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学校为主举办 人类文明的进步,越来越深入地融入到人们的精神和 情感世界,并且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 们的日常文化生活,因此它是表现和谐文化的最好形 [收稿日期]2OO9—1O一2O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课题。高师声乐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阶段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oo8A8)。 [作者简介]秦卫红(1966一 ),女.广西玉林入,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系副教授,研究方向:声乐教育。 143 2009年12月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第23卷第4期(总第8O期) 的各级各类“爱国歌曲大家唱”活动,参加的人无以计 数,无论是专业舞台,还是业余文化场所,无论是歌唱 家、流行歌手,还是军人、教师、学生、工人……,在百 度搜索“爱国歌曲大家唱”,即可找到相关报道约399, 000篇(2009年9月28日星期日08:00),并且相信随 着国庆6O周年的到来这个数字还会不断地变化。“爱 国歌曲大家唱”声乐活动是中国社会主义和谐之歌的 代表,它让声乐这门最能直接抒怀和感动心灵、最易 掌握和普及、最具综合文化内容的艺术形式,深深地 扎根在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之中。 三、“爱国歌曲大家唱”的本质特征 “爱国歌曲大家唱”以符合当代社会与时代整体 审美文化需求的强大声势,影响着中国人民的精神文 化生活。从声乐文化视角研究“爱国歌曲大家唱”的本 质,对促进中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有着重大的意 义。它作为一种社会信息的音乐化、审美化的综合载 体,不仅有利于增强民族的凝聚力、促进民族团结,有 利于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有利于广大青年的社 交活动和声乐文化的交往,还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 发展。 (一)共享性 “一种被认为是文化的思想和行为一定是被一处 居民或一群人共同享有的。一种行为习惯如果只是被 一两个人或极少数人所拥有,它就很难称得上是一种 文化,而只能是少数人或个别人的习惯。文化的共享 性突出地表现在某个社会的习俗当中,一个社会的习 俗就是这个社会共享的文化。一般来说,作为一种普 遍的社会规范,习俗是被社会成员广泛地接受和遵循 的。”Ⅲ声乐艺术这门作为一种满足人们特殊精神需 要的审美活动,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具有文化的 共享性。 随着电子计算机、电视机、人造地球卫星这三大 发明联为一体而形成卫星网络以及因特网的诞生,人 类社会进入了全球信息一体化的崭新时代,足不出户 知天下,坐在家里观风云,全球观众同看一个画面已 成为现实,这种变化也让“爱国歌曲大家唱”从“地域 化”到“共享化”。首先是因为中央电视台这样一个全 国性最大的新闻媒体在第一时间开始响应中宣部、中 央文明办等1O部委的号召,从而使原本就已经深入 人心的爱国歌曲乘着电波的翅膀“飞入寻常百姓家”; 其次是“激情广场”、“同一首歌”等大型文艺晚会的现 场直播,电视网络等巨大的“时空效应”媒体让声乐文 化极具视听化的美感效应,让爱国歌曲潜移默化地渗 入人们的心田;再次“卡拉OK”这种将录好伴奏音乐、 ]44 打上所唱歌词、配有形象画面制成激光视盘或录象带 供歌者自行配唱,声画并茂,生动可感,通俗易懂,使 人获得视听觉的双重美感娱乐形式又最大限度地满 足了欣赏者的歌瘾,起到欣赏者自我实现的作用,从 而使爱国歌曲内容记忆更加深刻。“爱国歌曲大家 唱”已经自觉不自觉地为我们提供了美学的、情感的、 知识的,或者具备所有这些特质的感受,其包含了我 们这个社会群体共同享有和习得的行为、信念和感情 模式,表达了我们这个社会文化的价值和基本主题。 (二)艺术与社会的互融性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音乐是一门古老 的文化艺术。对于音乐的起源,人们有着众多不同的 解释,有“劳动起源说”、“模仿自然说”,有“巫术起源 说”,还有“异性求爱说”等等,说明自古以来,音乐艺 术就和人们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即使在现代社会 中,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还留续在群体聚会中,用音乐 艺术的唱、奏、舞形态来反映、表现群情昂奋、至乐至 性的场面。如壮族、苗族的“三月三”、傣族的“泼水 节”、彝族的“十月年”、回族和裕固等民族的“花儿 会”、仫佬族的“依饭节”等等,艺术一直就与社会具有 高度的互融性。音乐艺术中的声乐艺术在漫长的历史 进程中,在发展中变革、变革中发展,已经发展成为一 门成熟的艺术,成为一种涵盖面广的大众文化,满足 着人们特殊的精神审美需求,这也应证了“文化是为 了解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求而被人类创造出来的, 是文化全部的目的和意义。”L5J。 “爱国歌曲大家唱”就是一种涵盖面广的大众声 乐文化。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为生产目的的 教育性,其二为“寓教于乐”的娱乐性。它运用艺术共 同的本质——互融、互通的对话方式,在艺术与社会 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如说社会之情的歌曲 《我的中国心》、《春天的故事》,说人生之情的歌曲《为 了谁》、《难忘今宵》,说人生之趣的歌曲《谁不说俺家 乡好》、《歌声与微笑》等等,它把“歌以咏情”为第一要 务,注重“情”的“广”和“善”。“广”要求歌曲之情要有 “群体性”或“典型性”,唱出“你有我有大家有”的共同 心声,达到群体交流和共鸣的目的;“善”要求歌曲所 表达的题材内容,要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伦理主张 和民族的审美习惯,让人们在大庭广众之下唱得出 来。“情理相融”又是“爱国歌曲大家唱”深入人心的关 键。如表现社会历史变化发展内在规律的揭示、预测、 阐述与评价的社会之理《万里长城永不倒》、《团结就是 力量》、《祖国不会忘记》……。表达人生目的意义的发 现,对人生价值理想的探究,对人生纷繁百态哲思的人 生之理《说句心里话》、《在希望的田野上》、《我们走在 秦卫红 声乐文化视角下的“爱国歌曲大家唱”本质解析 2009年l2月 大路上》等等。声乐艺术文化的整个生命,与我们所处 的社会各个层面无不渗透着互通互融的辨证关系。 (三)变化性与传承性 式上,也因演唱技法的进步发展而呈现出比上世纪更 多元的形式,如民族、通俗、美声甚至摇滚化的演绎, 以及歌中有舞、舞中有歌、载歌载舞和美轮美奂的舞 台灯光艺术等让爱国歌曲视听欣赏性更强,观众更具 接受性和传承性。 “只有当音乐作品被演奏、被接受,渗入到某个社 会群体中去的时候,它才是活的、有生命的,音乐作品 的真正存在表现在它被接受之中。作品未被演奏就不 能对社会意识产生作用,因为那时它只是潜在的。”L6 人类创造文化的历程从来就未停止过。在大力开 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我们研究“爱国歌 曲大家唱”等各类先进文化的本质特征,不仅能更好 地发挥弘扬和传承的作用,同时它还具有政治、社会、 经济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如何让“爱国歌益大家 唱”等各类先进文化持久地传承和发展,是我们文化 工作者必须研究的课题。 因此,“爱国歌曲大家唱”的广泛传唱和深度影响,作 为一种音乐文化现象,已经与社会具有高度的互享、 互融,因而也就具有了文化的变化性与传承性。中外 艺术史证明,社会变迁必然导致文化变迁,而文化变 迁又促进文学艺术的发展,因而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 的文学艺术特性,所以,丹纳在创造性地把种族、环 境、时代概括为制约人类文明发展的三大因素时,特 别强调“艺术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 俗”。[7]爱国歌曲作为社会大众主流文化之一,也具有 时间的“迁替性”,它的产生是词作家、曲作家和歌唱 [1]郭健民.声乐文化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9. [参考文献] 家们分工又协作,在不同时代的背景下,推动着声乐 的歌词、曲谱和演唱,并推动着歌坛El益繁荣。如:2O [2]社科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C].北京:外语教学 与研究出版社,2002. 世纪5O年代中国解放初期背景下创作的歌颂我们党 取得革命胜利喜悦之情的《翻身农奴把歌唱》、《歌唱 [3]郭健民.声乐文化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13. 二小放牛郎》等代表性歌曲;2O世纪8O年代中国改革 开放初期背景下创作的表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 往追求之情的《鼓浪屿之波》、《大海啊故乡》等代表性 歌曲;及至改革开放3o年后的新世纪,歌颂我们党在 改革开放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的《走进新时代》、《天 [4]马广海.文化人类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 392. [5] 王东昕.透过文化本质看文化多样性与环境多样性之 内在关系[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7):21. 路》等等极具代表性歌益,它们在内容上都紧紧围绕 着时代的特征。百姓把它作为生活来接受,把它看作 属于自己的文化,而主动地去参与、去消费。在演唱形 [6]卓菲亚・丽莎.音乐美学新稿[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 社,1992.136. [7]丹纳.艺术哲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35. Analysis of the Essence of the Activity We Sing Patriotic Song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ocal Music Qin Weihong (Music Dept.of Guilin Normal College,Guilin,Guangxi 54 1001,China) Abstract:Vocal music is one of the best forms of displaying harmonious culture.The activity We sing patriotic songs,”in line with the overall aesthetic of contemporary society,affects the Chinese people’S spiritual and cultural lif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ocal music,the essence of the activity”We sing patriotic songs“includes: sharing“,”the fusion of art and society”and”variability and inheritance fI.It is the heritage and development of advanced culture,and it is significant in promoting China’s socialist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culture. Keywords:vocal music;culture;essence (责任编辑韦国友) 14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