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知行学说的现代意义

2023-03-07 来源:易榕旅网


孙中山知难行易说的现代价值

摘要:孙中山知难行易说的核心是强调人们要敢于实践,乐于实践,在实践中求真知。该学说不仅具有超越传统知行观的思想价值,而且还洋溢着自强不息和勇于探险的精神,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关键词:孙中山、知难行易、现代价值

知行关系问题一直是人们探讨的一个重要命题。儒家经典《尚书••说命》中的“知之非艰,行之唯艰”历来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知行学说,后来经历代思想家演绎成知易行难说。孙中山在总结失败的教训中,提出知难行易学说。

孙中山提出“知难行易”说作为他哲学的理论基础,力辟传统的“知易行难”说之非。他说:“然而吾党之士,于革命宗旨,革命方略亦难免有信仰不笃、奉行不力之咎也,而其

[1]

所以然者,非尽关乎功成利达而移心,实多以思想错误而懈志也。”孙中山把一切错误思想根源于“知之非艰,行之惟艰”这一旧的传统观念,即“心理之大敌”,[2] 被看作是现实革命的最大障碍。他要解除这一大敌作为“救中国必由之道也”。[3]

孙中山以痛心疾首的心情,决心对“数千年来深中于中国之人心,已成牢不可破”[4]

的知易行难之说,发动一场总攻击,以图挽救人心,“出国人思想之迷津”。[5] 他以为这样就能够顺利实现其心理建设的计划。

孙中山认为,知易行难说之害,主要是在一个“难”字上。他从心理上分析说,人遇到了事情,便难免具有畏难心理。人们的常心理都是避难趋易,这样,知易行难说从心理上就为人们设置了一道障碍,同时也为那些畏难苟安、具有懒惰心理的人提供了借口。一旦人有了畏难心理,就不敢轻于尝试,也就不能够推动文明的进步。孙中山认为,中国之所以积弱衰败,正是知易行难说长期的毒害,使人遇事踌躇徘徊,不敢尝试,造成极为深重的暮气。畏难而不敢行,则天下事皆无可为也。他拿中国与日本对比,他说:“日本之维新,多赖冒险精神,不先求知而行之”,[6] 而“中国之变法,则非先知而不肯行,及其既知也,而犹畏难而不敢行”。[7] 知行难易一字之差,竟成了关乎民族心理的性格的形成,成为扭转民族命运的重要转折点,这显然有为理论服务而夸大意识能动作用之嫌。

在孙中山看来,“行难”的危害极大,而“知易”之说亦与他所认为的真理背道而驰。因为它使人们把极难知的事情看得太容易而不去深究。轻视革命理论和科学知识同样给革命事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带来危害。因此,传统的知易行难的错误就在于“以易为难”、“以难为易”,[8] 使人们轻知怯行,“畏其所不当畏,而不畏其所当畏”。 [9] 倘若一个国家、民族到达这种地步,又何以谈民族的进步和国家的富强? 孙中山说:“如是不知固不欲行,而知之又不敢行,则天下之事无可为者也。”[10] 他以十例“证明知非易而行非难也,使中国人无所畏而乐于行,则中国之事大有可为矣”。 [11] 孙中山说“知中国事向来之不振者,非坐于不能行也,实坐于不能知也;及其既知之而又不行者,则误于以知为易、以行为难也”。 [12] 并且进一步指出:“吾知其非不能也,不行也;亦非不行也,不知也。倘能知之,则建设事业,亦不过如反掌折枝耳”。 [13] 他认为,“知之则必能行,知之则更能行之”, [14] 天下事只怕不能知,“倘能由科学之理以求得其真知,则行之绝无所难”, [15] 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行”并不难。孙中山强调世界已处于“科学昌明”的时代,中国应顺应“世界进化之潮流”,依循各国的先例,则革命建设必能成功。孙中山又认为,不知亦能行。知之故能行,不知亦能行。并且肯定不知而行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巨大助推器。因为即使在文明昌明的时代,人类也不可能什么事都“先知之而后行之”,“不知而行”的情况比“知而后行”的情况会更多,“行”不仅是人类的本能,也是人类“生

存”与“发达”的必要。

我们可以看出,不管在“能知”或“不知”的情况下,行都是必不可少的。没有行也谈不上社会进步。人们懂得了“行易”的道理,“无所畏而乐于行”,“不知固行之,而知之而更乐于行也”,有了这种精神状态,也就达到了其心理建设的目标了。

孙中山的知难行易说,一方面强调行是致知的必由之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鼓舞人们龟勉力行;另一方面,它又十分重视知对于行的指导作用,反对“重实行而轻理想”,鼓励革命党人探求科学知识和革命理论,在正确革命理论指导下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因此,孙中山指出人类的认识是在“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近行”,“行其所不知以致其知”,“因其己知而更进于行”的过程中不断前进的。 孙中山说:“当今科学昌明之世,凡造作事物者,必先求知而后乃敢从事于行,所以然者,盖欲免错误而防费时失事,以翼收事半功倍之效也。是故凡能从知识而构成意象,从意象而生出条理,本条理而筹备计划,按计划而用工夫,则无论其事物如何精妙,工程如何浩大,无不指日可以乐成者也。”[16] 在孙中山看来,“不知而行”和“知而后行”虽然都对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必不可少,但二者的功效却是不一样的。“当今科学昌明之世”,凡做事“必先求知”,而后“敢从事于行”,这便能避免错误,防止失误和浪费时间,以提高工作效率,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孙中山认为,只要按着“知识——意象——条理——计划——功夫”的知行路径行事则都可以成功。知行路径揭示出在科学昌明的时代人们从“行而后知”或“行而不知”转变为“知而后行”。孙中山主张自觉地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先计划后行动,努力避免“行”的盲目性。即“不知固能行,知之则更易于行”,这点是必须值得注意的。

到此为止,我们阐述了孙中山知难行易说的基本内涵,从上面可以看出知难行易学说虽然受到时代和历史的制约,具有本身不可克服的局限性,但其学说被赋予了近代民主和科学的崭新内容,具有很强的精神价值,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首先,孙中山知难行易说蕴含丰富的精神思想,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精神养料,为我们的人生路程提供了精神源泉。

第一,其学说在中国思想史上有创新价值,它超越了传统知行观的束缚。孙中山从知易行难说的对立面创立了知难行易说。他说:“人类的进步皆发轫于不知而行者,此自然之理则,而不以科学之发明而为之变易者也。夫习练也,试验也,探索也,冒险也,三四事者,乃文明之动机也。生徒之习练也,即行其所不知以达其欲能也。科学家之试验也,即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也。探索家之探索也,即行其所不知以求其发见也。伟人杰士之冒险也,即行其所不知以建其功业也。由是观之,行其所不知者,于人类则促进文明,于国家则图致富强也。”[17] 不知亦能行,故称“行易”;真知之获得“要经历实验而后行之”,故称“知难”。孙中山的知行观在现在看来具有局限性,但它已不再把“行”局限于道德修养和践履的范畴,而包括了更为广的内容,其中主要包括科学的观察实验以及资产阶级的革命实践。他所说的知也不再是儒家心目中的道德信条,而是指各种科学知识。他已突破儒家知行观伦理道德的范畴和限制,对于人们摒弃陈旧的思维方式,接受新的思维方式具有十分的指导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它指导人们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能固步自封,坚守只属于自己的大门,而抵制外来先进思想的进入。我们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在吸收和引进外来的先进思想和科学设备的同时,也要注意发挥自身的创新思维,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解放思想,为新的出路寻找新的方向和理论支撑。就拿我国的教育事业来说,人们总是在抱怨教育制度的不合理和不公平,提倡素质教育,但却忽视了我国现有的教育制度得以存在的大环境。我国现有的教育制度的确存在很多问题,但问题的背后更值得深思。因此我们在批判教育制度的不合理时,更要努力去寻找能够代替现有制度的新的制度。比方说,上海的改革招生制度,构建适应素质教育的评价机制就做了一个好的榜样。他们提出“素质教育首先是一个“实践问

2

题”的观点, 成为制定区域性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理论支撑点,而素质教育的理念也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对其本质特征的理解亦不断深入,并开始付诸教育实践。然而,长期以来传统的招生考试制度对教育产生的强大惯性使素质教育的实施举步维艰。面对当时的情况,区府领导及时提出了“抓住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牛鼻子‟,实现推进素质教育运行机制中的导向作用。他们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打开了一个好的出路。因此,针对不合理的制度和问题,必须在批判的同时努力找到新的解决方案,并以行来促进知的推进。

第二,孙中山的知难行易说洋溢着自强不息和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在孙中山长达40年的奋斗历程中,他历经失败和挫折,但百折不回,愈挫愈勇。他说:“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勇,再接再厉,用能鼓动风潮,造成时势”。 [18] 他乐观向上的精神,练就了愈挫愈勇的革命意志,不断进取,锲而不舍,在他看来,不管前途怎么样,只要具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前面必有曙光。他的这种精神教导着人们无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都不要灰心丧气,因为总有“否极泰来”的那一天。他的知难行易说交织着落后就要挨打的民族使命感,渗透着勇往直前和奋起直追的紧迫感以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其知难行易说要消除革命者的心头大敌,龟勉力行,也为革命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武器。即要破除民族惰性,鼓舞人们乐于实践开拓进取,以成就中国大事。我们说未来不可知,未来不可预测,不知到明天会给我们带来什么,但我们能调整心态和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来迎接未来的挑战。在人生的历程或现代化的建设中,我们都需要这种“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这样,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

第三,孙中山知难行易说还洋溢着勇于探险的探险精神。他不断根据新事物和新经验来修正和发展自己的认识,从而在思想上不断进步。尤其是“不知亦能行”的命题的提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在做每件事之前都知道其道理,“行其不知以致其知”更是常见的事情。而探险精神不是盲目的去蛮干,而是强调通过科学观察和实验所获得的知识来指导实践。“真知”是人们永恒的追求,探险精神则是获得真知的必要条件,推动着认识的进步与发展。探险精神意味着对求知事物的探索与研究,它体现的是一种先进精神,一种对于不知领域的好奇和研究,只有探险精神,也才能冲破桎梏和枷锁而获得不同于以往的新体验和新知识。

孙中山知难行易说所体现的对传统观念的超越性,乐观向上的精神,勇于探险的勇敢精神是如今难得的社会财富。它是人们追求真知所必不少的精神元素,鼓舞人们踏出新的出路。 其次,孙中山的知难行易说对于我国的改革开放之路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孙中山知难行易说强调的注重行,从不知到知的社会活动,“不知而行”的主张实际上就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所采用的“摸着石头过河”,“大胆实践”的方法。改革之路,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和新的天地,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人会牵着我们的鼻子走,只能靠自己不断地摸索,“行其所不知以致其知”就像走独木桥,不知道能不能一步一步得走下去。改革开放以前,我们搞经济建设的办法是“先知后行”,强调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来指导中国的经济建设,按照一套固定的模式,事先规定这是社会主义或资本主义,“另愿要社会主义的草也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用各种理论的条条框框来禁锢人们的思想,束缚人们的手脚和行动。所谓计划经济,实际上就是“先知后行”的办法来搞经济建设,而市场经济则更多的强调按照“不知而行”的办法。孙中山曾分析道,中国人有一种心理,不知之事便不肯做,必须知道之后然后才肯做。这种民族心理在很长的时间内困扰着中国人,遇事踌躇不前,极力想保持现状和维持生活所谓的平衡。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新情况和新挑战,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倘若有“不知而行”和“知之而乐于行”的精神状态,那事情也能迎刃而解。 再次,孙中山的知难行易说为我国的道德和思想构建提供了有益借鉴和支撑。我国现在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同时也迷茫,常常趋之若鹜,跟着

3

“潮流”走,表现为一种浮躁心理。有些人痛骂社会的不公,传统文化滑坡和道德伦理的沦丧,可又缺乏身体力行的精神;高喊着梦想,却又不能做到“日思日睿,笃志笃行”道德重建,重拾精神文明,建设两型社会,建设文明城市等等不是高喊口号就可以的。就拿现在电视流行的相亲节目和选秀栏目来说,电视节目的宗旨是带给观众健康大众文化,可看看现在的节目,以低速庸俗的格调,来博得大家的眼球。这些节目不能因知而行,脱离了正常的轨道,节目摒弃了宗旨,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因此,思想意识的实施问题,同样表现为知行的关系问题。它要求人们知行一致,真正的做到“因其己知而更近于行”,而不能偏离原来的轨道。

孙中山的知难行易说虽然说在理论上存在一定的缺陷,但现在重温其思想对我们来说既有精神价值也有现代建设的指导价值。 参考书籍:

[1]《孙中山全集·第六卷·建国方略》,中山大学历史系孙中山研究室和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所合编,中华书局出版,1985年北京,引用第158页 [2]《孙中山全集·第六卷·建国方略》第159页 [3]《孙中山全集·第六卷·建国方略》第198页 [4]《孙中山全集·第六卷·建国方略》第158页 [5]《孙中山全集·第六卷·建国方略》第159页 [6]《孙中山全集·第六卷·建国方略》第198页 [7] 同上 [8] 同上 [9] 同上

[10]《孙中山全集·第六卷·建国方略》第199页 [11]《孙中山全集·第六卷·建国方略》第160页 [12] 同上

[13]《孙中山全集·第六卷·建国方略》第159页 [14]《孙中山全集·第六卷·建国方略》第201页 [15]《孙中山全集·第六卷·建国方略》第203页 [16]《孙中山全集·第六卷·建国方略》第204页 [17]《孙中山全集·第六卷·建国方略》第222页 [18]《孙中山全集·第六卷·建国方略》第157页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