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 曹坚
(1.重庆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重庆,400047) (2.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重庆,400053) 摘要:恋爱婚姻是青年的主要社会活动,青年的婚恋观念和价值取向表现各异。本文综述了 当代中国青年婚恋观研究的现状及其特点,分别阐述了当代中国青年的婚恋基础观、 择偶观 和性观念。
关键词:青年 婚恋观 择偶观 中图法分类号:B849:C91 文献标识码:A
1
2
恋爱婚姻是青年时期面临的一大人生课题, 在青年的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 位置。青年如何认识和处理恋爱婚姻问题,将影响他们的一生。在青年期,随着 性机能的成熟和性意识的发展,会逐步从对异性的爱慕发展到对专一对象的恋 爱,最终则走向两性的结合——婚姻。在这一过程中,青年对恋爱的本质、择偶 的原则和标准、择偶方式、美满婚姻的基础以及有关的道德问题等等,必然会产 生一定的看法和评价。 青年对这些婚恋基本问题进行认识和评价时所持有的基本 观念,就是青年的婚恋观。一个人的婚恋观与其恋爱、婚姻行为密切相关,并将 影响其婚姻生活的和谐美满程度。 婚恋观是人的价值观念在婚恋问题上的具体表 现,它主要包括恋爱观和婚姻观两大部分,二者既有区别,又密切联系。本文将 对当代中国青年的婚恋观作一简要综述。 1 当代中国青年的婚恋基础观
对婚恋基础所持有的观点决定着人们婚恋观的性质和方向。 探明青年的婚恋 基础,是研究当代中国青年婚恋观的出发点。黄希庭等(1994)认为,当代中国 青年的婚恋基础观主要包括:(1)爱情基础论,这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的婚姻基 础就是爱情,不再有其它因素;(2)混合基础论,认为现阶段婚姻的基础是爱情 和物质的混合,二者共同起作用;(3)前提基础论,认为婚姻基础应归结于体现 社会再生产能力的物质关系,爱情作为一种精神关系,只能是第二位,因此物质 关系是婚姻的社会本质和根本前提,由它决定婚姻的道德基础、感情基础、政治 基础、经济基础、文化基础等具体影响婚姻的因素;(4)综合基础论,认为婚姻
[1] 的社会本质或根本基础是物质关系,由它决定人们各种婚姻关系的本质属性。
吴立萍认为,现阶段我国青年的婚姻基础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高层次的
1
婚姻基础, 是彼此间的相互倾慕为基础的婚姻关系; 第二层, 亚层次的婚姻基础, 这层则是以爱情作为婚姻的条件之一;第三层,低层次的婚姻基础,这层是以小 农生产方式派生出的低级婚姻,只是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的手段。其表现形式是
[2] 包办婚姻、买卖婚姻、功利婚姻、情欲婚姻等。
2 当代中国青年的择偶观
择偶观主要包括择偶方式和择偶标准,集中体现婚恋价值观。择偶方式是指 两性通过什么途径或方式,从不认识到认识,从陌生到熟悉,从相恋到相知的过 程。一般说来,传统的择偶方式主要包括包办婚姻、媒介婚姻、自主婚姻、邂逅 婚姻、对立婚姻等。如今随着网络等信息传媒的发展,网络恋爱甚至发展到婚姻 也随之出现。中国城市家庭调查组对居住在北京、上海、成都、天津、南京五大 城市的 4858 对夫妻的抽样调查显示,随着时代的发展,父母包办婚姻所占比例 逐渐减少,1937 年以前占 54.72%到 1982 年仅占 0.94%, “自由恋爱”则随时代 发展而呈上升趋势,1937 年以前仅为 4.99%,而 1982 年上升到 32.98%。但从整
[3]
体上看,通过亲戚、朋友介绍的媒介婚姻一直占据首位。 1996年由徐安琪主持
实施的“中国城乡婚姻家庭调查”结果表明,在被调查的农村地区,婚姻由长辈 作主的比例,在1966年前结婚的人口中占67.2%,到1996年降为43.2%;而由本 人做主的婚姻比例, 在1966年以前为32.8%,1996年上升为56.8%。 刘莉萍 (2008) 对陕西青年择偶方式的调查研究发现, 自由结识成为陕西青年择偶的主要和理想 的方式,朋友、同事、同学介绍也是择偶方式的主要途径之一,征婚等其他择偶
[4] 方式遭到冷遇。 总的说来,当代中国青年的择偶方式已由封闭型逐步转向开放
型,择偶方式日益社会化、多样化、自主化。
择偶标准是择偶的条件和依据,直接关系到恋爱婚姻的成败。青年择偶的主 要标准有:个人素质、职业条件、经济条件、家庭条件、政治条件等。中国城市 家庭研究组(1983)在成都地区调查了625名男女青年,列出了12个择偶意愿, 让被试按自己的意愿依主次排序列出三项,结果显示,男女青年在第一、二位上 的意愿相同,都看重“忠厚、善良、诚实、作风正派”和“性格合得来,爱好相 近” 。但在第三位上男女青年不同,男青年视“身材的外貌美”为很重要。女青 年则以“努力学习和工作有事业心”为最重要。李银河(1989)从全国各地报刊 杂志上的征婚广告中随机选出300人,男女各半,然后用内容分析法进行归类,
2
对征婚者及其配偶提出的要求分别用25个特征加以统计。其结论是:择偶标准中 最重视的因素依次为年龄、身高、教育程度、性格、职业、婚姻状况与经历、容 貌、健康;男性择偶更注重收入和户口关系,女性择偶更注重性格、身高和教育 程度;城市征婚者更注重教育,农村征婚者更强调婚姻状况和收入;中国人着重 但其他文化群体所不太看重的择偶标准有年龄、身高和婚姻状况,而其他文化群
[5] 体看重但中国人不太看重的有宗教、 民族、 感情 (爱情) 等项。 周庆行等 (2008)
对重庆市女大学生婚恋观的研究发现,53%的女大学生不再对“门当户对”持肯 定态度,40%的女大学生注重与配偶是否“情投意合” ,95%的女大学生对“干得
[6] 好不如嫁得好”持否定态度。 杨南丽等(2008)对云南省十所高校大学生婚
恋观的随机问卷调查表明, 大学生择偶标准较为理性, 比较注重个人品质, 外貌、
[7] 性格、收入和人品是青年大学生择偶的重要标准。 刘莉萍(2008)对陕西青年
择偶观的调查研究发现,陕西青年在择偶时的共同价值取向,主要看重的是对方
[8] 内在的品质和健康状况,而非外在的社会功利条件。 总的看来,近年来中国青
年择偶标准的变化,既有积极的东西,也存在消极的东西,表现出更多的理性成 分。
3 当代中国青年的性观念
性观念是对性的一种态度、评价和看法。传统中国社会的泛道德论,强调非 礼勿视、勿听、勿言、勿动,把性看作是“万恶之源” ,是肮脏、丑陋的,性在 婚姻中的意义仅仅是为了传宗接代。人们对性讳莫如深、不能公开谈论。时至今 日,人们的性观念也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张敏杰考察了中国性爱观的变革,认 为人们对性的观念有以下四点变化:第一,性爱价值观念主体化,即将性看作是 两性结合的感情基础,而非生儿育女的工具;第二,性爱追求目标多样化,人们 以自己的方式追求自己心目中的爱情;第三,性爱评价标准人道化,更多的人认 为性是个人的私事而不去过多地追究,这标志着一种新观念正在挑战;第四,性
[9] 爱代际差异明显,即不同年龄,不同代间人们对性有不同的评价和选择标准。
中国科技大学(1989)对47所高校万人的调查发现:对“性解放”认为是“道德 沦丧”的占33.39%,认为是“生活自由”的占41.68%,对未婚同居表示“理解、
[10]
宽容”的占41.03%,认为“不可非议”的占42.03%。 李银河用婚前性容许度问
卷在北京作过调查,结果表明:(1)出生年代越晚的人婚前性容许度越高,且婚
3
前性活动越多;(2)社会经济地位(包括职业、教育程度、家庭状况等)越高的
[11] 人婚前性容许度越高,且婚前性活动越多。 周庆行等(2008)对重庆市女大
学生性观念的研究发现,44%的女大学生否定“从一而终”的观点,66%的女大学 生认为自己可能会“出轨”发生婚外性行为,约有2/3的女大学生赞同可以发生
[12] 婚前性行为。 田毅、陈景璐(2002)年对大学生爱情观的研究反映,在回答“只
要双方愿意,婚前性行为无须指责”时,非常同意的占11.66%,同意占45.67%,
[13] 二者相加为57.33%。 杨南丽在调查中发现, 当今大学生对性的态度较为开放 [14] 和宽容, 认为“性”是个人化的活动, 不应以道德和法律来衡量。 总的看来,
当代中国青年的性观念越来越开放化,越来越随意化。
总之, 婚姻是人类活动永恒的主题, 人们的婚恋观也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 当代中国青年的婚姻观, 是现今经济、 政治、 文化等发展的必然产物和客观反映。 当代青年的婚恋观特征,正是当今时代特征的缩影。
参考文献
[1] 黄希庭,张进辅.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与教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 [2] 吴立萍.也谈婚姻基础[J].婚姻与家庭,1988, (5)
[3] 刘英.中国婚姻家庭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
[4][8]刘莉萍.陕西青年恋爱婚姻状况的调查和分析[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08,(2): 53-55
[5 ]李银河.当代中国人的择偶标准[J].中国社会科学,1989(4)
[6] [12]周庆行等.当代女大学生婚姻观实证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8(3) [7][14]杨南丽.大学生婚恋观与高校德育[J].昆明大学学报,2008, 19 ( 3) : 82~84 [9] 张敏杰.中国性爱观的变革[J].青年研究,1989(6)
[10] 陶国富.“文化”氛围中大学生恋爱的思考[J].青年研究,1989(6)
[11] 李银河.婚前性行为规范—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J].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 [13] 田毅,陈景璐.当代大学生恋爱婚姻观扫描透视[J].社会科学论坛,2002(9)
4
Riview on the contemporary youth’ view on marriage and love in China
1 2
Li Xing Cao Jian
(1. Dept.of Education,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Chongqing,400047)
(2. Chongqing Electric Power College,Chongqing,400053)
Abstract: Love and marriage are the main social activities of youth,there are all kinds of values on marriage and love.This paper reviews the statu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searchs on contemporary youth’marriage and love view in China, expounds the basic concept of marriage,view of choose lover and sexual attitudes separately.
Key words: youth ;view of marriage and love;view of choose lover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