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文学接受
文学接受
一、关于文学接受
20世纪60年代之前的文学理论对艺术接受的研究
接受美学改变了研究的重点:把艺术欣赏,读者对艺术的接受放到了中心地位。 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 德国 代表人物:尧斯 伊瑟尔
主要特点:把艺术欣赏,即读者对艺术作品的接受,提到中心的地位。 接受美学
尧斯把文学史看成“读者的文学史”,“文学作品 从根本上讲是注定为这种接受者而创作的”,读者“并不是被动的因素,不是单纯作反映的环节,本身便是一种创造历史的的力量。”
“期待视界”(the horizon of expectation)
所谓“期待视界”,是指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原先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在具体阅读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 尧斯认为,在文学史上,一部部作品,作为一个个“文学事件”,它们的“相关性”“基本上是以当代和以后的读者、批评家、作者的文学经验的‘期待视界’为中介得到统一的。” 尧斯认为,“期待视野”是对作品的某种“先入之见”,即阅读前即已存在的意向。 接受者事先拥有并作为标准或框架而带入接受活动的全部经验和知识积累,包括: 接受者从已读过的文学作品中获得的经验、知识, 对不同文学形式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接受者的生活经历、文化水平、欣赏趣味等。 期待视域:个人期待视域与公共期待视域
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一个既成的结构图式。读者的这种据以阅读本文的既成心理图式,就叫期待视野。
在具体的文学阅读过程中,这种期待视野主要呈现为文体期待、形象期待和意蕴期待这样三个层次。 “空白”理论
好的艺术作品应该具有结构上的“空白”,它存在于情节、对话、生活场景、人物性格、心里描写等方面, 这些“空白”所造成的作品的许多不确定性,它们召唤着读者以创造性想象去填补。 伊瑟尔的观点
读者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再造 再现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是由德国著名接受美学家沃尔夫冈·伊瑟尔提出来的他认为,“作品的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这种由意义不确定与空白构成的就是“召唤结构”,它召唤读者把文学作品中包含的不确定点或空白与自己的经验及对世界的想象联系起来,这样,有限的文本便有了意义生成的无限可能性,
文本的空白召唤、激发读者进行想象和填充作品潜在的审美价值的实现,是吸引和激发读者想象来完成文本、形成作品的一种动力因素。根据伊瑟尔的观点,一部作品的不确定点或空白处越多,读者便会越深入地参与作品审美潜能的实现和作品艺术的再创造。这些不确定点和空白处就构成了文学文本的召唤结构。 召唤性是文学文本最根本的结构特征。
隐含读者是由[德国]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伊瑟尔提出的 所谓隐含读者相对于现实读者而言的,是指作家本人设定的能够把文本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
伊瑟尔指出:隐含读者不是实际读者,而是作者在创作过程中预期设计和希望的读者,即隐含的接受者。它存在于作品之中,是艺术家凭借经验或者爱好,进行构想和预先设定的某种品格。并且,这一隐含读者业已介入创作活动,被预先设计在文艺作品中,成为隐含在作品结构中的重要成分。显然,这个“隐含读者”排除了许多干扰因素,更
符合作者的“理想”,甚至可以说,是第二个作者,即作者自言自语时的聆听对象。
(三)所谓文学接受:是一种以文学文本为对象、以读者为主体、以把握文本深层意蕴为目的的积极能动的阅读和再创造活动,是读者在审美经验基础上对文学作品的价值、属性进行主动选择、接纳或扬弃的过程。与其说读者是某种“人”,毋宁说读者与“作者”一样乃是人处于某种活动之中表现出来的主体性特质。只有当个体(人)投入对文学阅读活动中,并表现出能动的主体性时,文学接受中的“读者”才得以生成。 读者的作用
文学活动的主体,文学活动是一种开放性的精神生产活动,它存在于世界、作家、作品、读者四要素之间的动态关系之中。
作家和读者构成文学活动的主体。 主体特征: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
主体是存在于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的整体性的人,必然要受到文学活动以外的各种社会性因素的制约和决定。 不同读者对同一文本的阅读,同一读者在不同时间、不同语境、不同心境下对同一文本的阅读,都会有或多或少的不同。
读者的主体性,审美活动的主体性,形象性(想象性)、情感性、自由性
读者的主体性对应的客体审美活动的方式审美活动的运思路线、顺序.审美创造的思维方式
文学接受中的读者与作者 “缀文者”与“观文者” 二者所面对的事物不同 审美方式不同
读者的接受影响作者的创作
文学接受中的读者与作品
作品对读者的接受具有规范作用 伊瑟尔:“召唤结构” 英加登:“空白”、“不确定点” 英加登
二、从潜在的作品到现实的作品
未经读者阅读的文学作品作为“物”的客观存在,仅具有潜在的审美意义。只有经过读者的阅读、欣赏,潜在的文学作品的意义才能被激活,成为活的文学作品。 文学作品潜在的艺术魅力及其思想感情的深刻性、艺术上的微妙性,也只有靠读者积极的领悟、玩味,才得以实现。
阅读前的素养储备
文本阅读与审美感受 艺术鉴赏与审美评价 语言接受能力 生活体验 文学艺术修养
接受动机,指在文学活动中,推动接受者进行接受活动的心理内驱力。在接受动机的驱使下,读者调动相应的全部主体力量展开对文本的接受行为。 审美动机
娱乐、消遣动机 求知动机
受教动机 借鉴动机 批评动机
经过读者能动创造重新建构的文学形象,同作家创造并试图表达出来的形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文学形象的构建还包括对于文学文本字里行间涌动着的情感的创造性体验。 二、审美感受
文本的阅读与文学形象的重新建构 审美感受在文学阅读中的核心地位 审美感受与审美体验
审美感受,指读者在阅读文本、重新创造艺术形象的同时,对重建的艺术形象进行审美的感知、领悟和欣赏。 审美体验
文学审美感受的独特性 文学的媒介——语言符号
不及物性:不能直接诉诸可视形象,需要读者在理解语言文字符号之后进行想象。 承载理性和历史性 从感受到评价 审美感受 审美评价
生成感性的文学形象体系
对作品思想性、艺术性、审美价值等作出理性的判断和评价 作为整体的文学接受活动 交叉共生 整体性 视域融合
二度创造的意义
二度创造,指读者在阅读、欣赏文本过程中在心理-精神层面展开的、不同于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进行的艺术创造(首度创造)的再创造活动。
二度创造是建立在读者自由、能动性基础上的审美再创造。 审美意蕴 文学形象
当代叙事学:概略、省略 中国传统小说:“续”、“补” 二度创造与文学活动的完成 文学活动的完成与持续
二度创造的历史继承和发展
就个体的读者而言,对一部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不是一次就完成了的,而是往往要经过多次的阅读和再创造。 从理论上来说,对文学作品二度创造的空间和可能性同样是无限的。 对某部文学作品的接受效果实质上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前人。 文学接受中的差异性、共通性及其关系
文学接受的共通性 文学语言的把握 文学形象的把握 文学意蕴的诠释
具体的文学文本的价值评价
共通性保证了文学阅读的有效性和交流的可能性;差异性是文学生命延展的动力和表现。缺少共通性,文学接受无法达成;缺少差异性,文学接受将走向死亡。
共通性与差异性原因之阐释
文学言语结构的稳定性,是共通性的客观基础,而语言尤其是文学语言的模糊性、多义性则又构成差异性的基础。 人类文化、社会的变动性和共通性。 人性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矛盾统一。
“共通感”(sensus communis) 康德:《判断力批判》
指称那种无概念但却具有普遍性的先天主体能力。 内在理论逻辑推演的结果的活动。
“经典”与“经典化”
一、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
二、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它们对读过并喜爱他们的人构成一种宝贵的经验;但是对那些保留这个机会,等到享受他们最佳状态来临时才阅读他们的人,他们也仍然是一种丰富的经验。
三、经典作品是一些产生某些特殊影响的书,它们要么本身以难忘的方式给我们的想象力打下印记,要么乔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隐藏在深层记忆中。
四、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 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
五、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的书。 六、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永不耗尽它要向读者说的一切东西的书。
七、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它们带着先前解释的气息走向我们,背后拖着他们经过文化或多种文化(或只是多种语言和风俗)时留下的足迹。
八、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部作品,它不断在它周围制造批评话语的尘云,却也总是把那些微粒抖掉。
九、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我们越是道听途说,以为我们懂了,当我们实际读它们,我们就越觉得它们独特、意想不到和新颖。
十、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个名称,它用于形容任何一本表现整个宇宙的书,一本与古代护身符不相上下的书。 十一、“你的”经典作品是这样一本书,它使你不能对它保持不闻不问,它帮助你在与它的关系中甚至在反对它的过程中确立你自己。
十二、一部经典作品是一部早于其他经典的作品;但是那些读过其他经典作品的人,一下子就能认出它在众多经典作品的系谱中的位置。
十三、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部作品,它把现在的噪音调成一种背景轻音,而这种背景轻音对经典作品的存在是不可或缺的。
十四、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部作品,哪怕与它格格不入的现在占统治地位,它也坚持至少成为一种背景噪音。
普通读者 专业批评家 文学史家
意识形态的审察
传播手段、途径和范围的制约 经典化过程
文学接受与文学经典的互动 经典化过程中的文学接受
经典化过程中的文学接受只是从经典形成的角度来观照文学接受活动及其结果。 文学的创造性部分地来自于时代、社会的不断变化带来的冲击。
“伪经典化”现象,即在特定历史时期出于非文学原因将某部作品人为拔高,使之一度获得本应只有经典才可能获得的影响和地位的活动。 经典对于文学接受的影响
经典的正面影响集中表现为对读者审美心理结构的塑造、改进、丰富和完善。 经典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容易使读者产生某种审美的惰性。
对于经典的关注(颠覆)传达出大众文化的一种焦虑。 在这种焦虑中,大众文化开始从经典谱系中寻找消费符号,以熟悉的人物讲述异类的故事,在故事中传达消解崇高、追求世俗幸福、反英雄、比“矮”的世俗精神。 对经典的颠覆(尤其是 “红色经典” ),从反面说明了经典自身所具有的巨大影响力:正是由于文学经典所具有经典意义,对之进行颠覆和改编才可能产生“惊世骇俗”的刺激性,成为公众话题。
首先,我们应该善待经典。我们当然有充分的理由以知识社会学的眼光来解剖经典产生的社会原因,揭示其暗含的权力关系,从而揭去蒙在经典之上的神秘面纱,这是学术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但是,我们却不能因此而否定经典之于今日的价值。经典生成的深层逻辑及其暗含的权力关系与它们拥有的精神价值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问题。„„文学经典所蕴含的价值是远远大于它们生成的原因的。
其次,我们不必迷信经典。任何经典的形成都有其复杂的社会文化原因,都不是个人的力量所能够决定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生活方式,因此,也必然有不同的言说方式。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言说方式也应该面向当下生活实际,满足现实社会中人们的需要。文学经典固然有其伟大之处,但无论如何它们也无法取代现实的文学,而且也不必然地高于现实的文学。
第八章文学批评
第一节 文学批评的性质、原则及其意义 一、文学评论在文学活动中的位置
文学活动可以分为: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
文学研究又分为:文学史研究、文学理论研究、比较文学研究、文学评论等方面。 文学评论的对象:作家,作品以及一个时期文学思潮与文学现象。 文学史偏重于文学发展过程的考察和史料的梳理; 文学理论偏重于文艺学基础理论的研究;
文学评论 则偏重于文学现状的考察,打的是遭遇战,它所取得的成果往往为文学史研究和文学理论研究提供第一手的材料。动态的研究正是文学评论的一个重要待征。
文学评论是文学研究的一个方面,它是最基础的文学研究活动。
文学史的研究、文学理论研究、比较文学研究往往都与文学评论密不可分。
文学评论又是最接近创作的一个研究领域,很多作家往同时又是评论家,这种情况在中国古代比较突出。 中国古代
《典论•论文》曹丕 《诗品》钟嵘
《二十四诗品》司空图 《沧浪诗话》严羽
《人间词话》王国维 西方
狄德罗《绘画论》 莱辛《汉堡剧评》
席勒《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 二、文学评论的内涵 雷纳•韦勒克《文学批评的术语和概念》文学批评(literary criticism) 字源出自希腊文的krites(判断者)和krinein(判断),含有“文学的判断者”之意的kriticos一词,最早出现于公元前4世纪末。英语的criticism,法语的critique,德语的kritik,都源于希腊语kriticos。 一、文学批评的含义和性质
当代:文学批评指对具体文学现象的分析、阐释和评价。 文学评论的内涵
接受主体或评论主体以文学鉴赏为基础,以一定的文学理论为指导,对作家群体、文学现象、思潮流派、作家的创作活动、读者的阅读接受活动、文学作品乃至作品中的情节、人物诸要素等进行文化的、心理的、审美的、语言的、结构的等宏观或微观的分析、评价活动,其中心是对作家、作品的阐释、评判。 批评最先是由亚里士多德确立的,它的意思是指作出正确判断所使用的标准。(德莱顿)
批评是理性的认识,或以这样的认识为其目的。它的终极目的,必然是有关文学的系统知识,是文学理论。(韦勒克)
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的区别和联系
文学理论:对于文学现象的普遍性的分析和概括。(普遍性) 文学批评:注重具体或个别文学现象的分析和概括。(当下性、时效性和针对性)
互动联系:都属于文学的研究、传承、传播、发展等环节,属于社会的文学教育与文化发展活动的一部分。 文学批评的性质
历史上有关文学批评的性质的学说主要有三种:艺术说、科学说和意识形态说。 “批评是艺术”说
认为文学批评是一门“艺术”或“创作”,批评家需要具备艺术素养、想象力和语言才能等,并用艺术的方式去批评艺术。
“批评是科学”说
主张批评具有科学属性,需要冷静和理智。
强调批评反映不同阶级、阶层或集团的意志、利益,是特定话语与社会权力关系发生冲突的敏感地带,具有意识形态属性。
二、文学批评的原则和标准
文学批评的原则:文学批评所遵循的价值评判尺度。 马克思主义的文学批评原则:美学的和历史的原则。 美学的和历史的原则 来源
基本原则和最高标准 内涵
审美评价与历史评价辩证结合 具体的批评标准
决不是从道德的、党派的我们观点来责备歌德,而只是从美学和历史的观点来责备他。 我是从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以非常高的、即最高的标准来衡量您的作品的。恩格斯:《诗歌和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义》、《致斐•拉萨尔》 恩格斯
第一,美学的和历史的观点是贯穿马克思主义批评活动的一条基本原则。 第二,马克思主义原理蕴含着美学的和历史的原则。 第三,美学的与历史的观点是相互渗透和融合的。 美学的原则:核心在于它是“美学的”,把文学作品当作美学的事实而非“道德的党派的”事实去对待。 历史的原则:核心在于它是“历史的”,把文学这一美学事实当作历史过程的必然产物去对待。 美学的和历史的原则在具体文学批评中是紧密联系的。 第一,把文学现象首要地视为审美现象。
第二,文学现象在其审美特性中必然蕴含着具体的历史内容,从而应透过审美形式把握其历史内涵。
第三,文学的审美感染力总是服务于传达或明或暗的历史意图与思想倾向,因而审美分析与历史分析应当综合地和辩证地运用。
文学批评标准:人们据以评价文学现象的具体尺度。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标准: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的辩证统一。
思想标准:批评家据以评价文学现象的思想或意义内涵的价值尺度,具体体现为对于文学作品的思想性的评判。 第一,真实性。 第二,倾向性。 第三,情感性。
倾向性是指文学作品流露的作家社会利益的偏向程度。 情感性是指文学作品与作家主体态度的契合程度。
艺术标准:批评家据以衡量文学现象的艺术性的价值尺度,具体体现为评价文学作品的艺术性。 第一,语言形式的创造性。 第二,艺术形象的涵摄性。 第三,阅读余味的深厚性。
语言形式:语词运用与组合、文体构造、结构设计乃至抒情与叙事方式。 创造:由内向外的表现、从无到有的创新、独一无二的独创。
艺术形象的涵摄性是指作品的艺术形象具有鲜活、独特和概括等特性。
阅读余味的深厚性是指文学作品在读者阅读中产生的余意的深厚与绵长程度。 三、文学批评的意义
文学批评的意义,是指文学批评在文学活动中发挥的作用及由此而产生的社会作用。 文学批评与作家 文学批评与读者 文学批评与社会
文学批评通过对作家作品的分析与评价表达出特定价值观念与理想,由此对社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第二节 文学批评的类型与方法
一、文学批评的类型
文学批评类型是文学批评原则的具体运用的结果,是指文学批评论著所体现的评价取向形态。 1.鉴赏型批评 2.认知型批评 3.实用型批评 4.消遣性批评
鉴赏型批评是一种侧重于鉴定和欣赏文学作品的人文情趣、审美品位和笔墨韵味的批评类型。
认知型批评是一种侧重于学理地评析文学现象、体现认知冲动的批评类型。
实用型批评是一种侧重于从社会教化效果评论文学现象、适应社会整合需求的批评类型。 消遣型批评是一种侧重于报导文学的相关新闻逸事、投合读者消闲需要的批评类型。
各种大众传播媒介每天都在刊登有关文学的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相关新闻、逸事的报导。这些报导往往在媒体文化娱乐版出现,投合了读者的日常娱乐需要。 二、文学批评的方法
文学批评方法,是指文学批评过程所呈现的批评视角、阐释重心和评价系统等的综合轨迹。 1.传记批评方法 2.社会历史批评方法 3.感兴批评方法 4.语言批评方法 5.心理分析批评方法 6.读者反应批评方法 7.意识形态批评方法 8.文化批评方法
一种注重探寻作品与作者经历和人格的联系的批评方法。 一种侧重呈现作家创作感兴并唤起读者相同感兴的批评方式。
一种依托现代语言学而发展起来的关注文学的语言组织及其在文化中的功能的批评方法。 20世纪初期关注“文学性”及“陌生化”的俄国形式主义; 20世纪20—50年代注重文本语言分析的英美“新批评”;
20世纪50—70年代运用语言学模型从事文学的语言结构分析的法国结构主义; 20世纪60—80年代致力于文本“解构”的法国和美国的解构主义或后结构主义。 20世纪由弗洛伊德开创的从事文本无意识语言分析的批评方法。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泛性欲主义的心理分析批评;
瑞士人荣格(Karl Gustav Jung)的注重集体无意识的神话原型批评; 法国人拉康(Jacques Lacan)的后期心理分析批评。
20世纪70—80年代盛行于德国和美国的一种以读者接受为重心的批评方式,强调文学批评的任务就是揭示读者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接受或反应及其在文学活动中的主动作用。 德国:“接受美学” 姚斯(H.R.Jauss) 伊瑟尔(Wolfgang Iser) 美国:“读者反应批评” 菲什(Stanly E. Fish) 卡勒(Jonathan Culler)
20世纪60—80年代欧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注重文学的意识形态特性和社会政治效果的批评方法 德国的“法兰克福学派”
霍克海默、阿多诺、本雅明、马尔库塞等 法国的阿尔杜塞(Louis Althusser) 美国的杰姆逊(Fredric Jameson) 英国的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 )
20世纪90年代流行于西方的注重文学的文化特性的批评方法,它是英国20世纪60年代后期“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学派在北美及世界上其他地区扩展的结果。 三、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的互动 理论对批评的指导作用
批评对理论的促进作用
理论为批评提供特定的氛围或意向 理论为批评提供特定的出发点或观点 理论推演出特定的应用性批评。
文学批评的新发现被总结提炼成新的文学理论。 文学批评向文学理论发出挑战。 理论的批评化。 批评的理论化。
当代文学理论走向跨学科化。
乔纳森•卡勒论当代理论的四种特征 跨学科性
分析性和沉思性 常识批评 反思性 卡勒
罗伯特•艾伦论传统批评与当代批评 传统批评:艺术作品的自律性
当代批评:文本与惯用技法之间的关系 传统批评:艺术家中心
当代批评:注重文化产品制作的环境 传统批评:意义是一件艺术作品的特性
当代批评:意义是读者或读者群体参与文本的结果
传统批评:确立作品意义,区分文学与非文学,划分经典杰作的等级体系
当代批评:审视已有准则,扩大研究范围,包括非文学与关于文本的批评理论话语 当代文学批评新特征: 第一,跨学科性。 第二,文本修辞性。 第三,意义开放性。
第四,批评与理论趋同性。
第三节 文学批评实践
一、文学批评的主体
文学批评的主体是指文学活动中的批评者或批评家角色。
文学批评者的主体性:批评者具有独立人格,通过具体的文学批评行为展现出独立自主的人格魅力。 批评者需要具备的主体条件: 第一,审美感受力 第二,理性分析能力 第三,文学史眼光 第四,社会关怀 二、文学批评的写作
(一)文学批评文体类型的选择 1.以诗论诗式 2.评点式 3.评传式 4.序跋式
5.随笔式 6.论文式
一种以简洁语句去表达批评意见的批评文体。 一种以作家传记方式去传达批评意见的批评文体。 一种以序文或跋文方式传达批评意见的批评文体。 一种以随兴落笔的方式去传达批评意见的批评文体
一种以论辩、论证方式和规范的格式去传达批评意见的批评文体 第一,结构规范而完整;
第二,观点有新意或有新的发现; 第三,论证严谨有据;
第四,文本分析具体而细致; 第五,注释规范。
(二)文学批评写作步骤 1.反复阅读和复述文本。 2.选取突破点。 3. 条理化布局。 4.提炼核心观点。 5.文字表述。 复习要点 基本概念
文学批评,批评标准,思想标准与艺术标准,鉴赏型批评,认知型批评,功用型批评,新闻逸事型批评,文学批评方法,文学批评主体,批评文体类型 思考题
1.怎样理解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的关系? 2.怎样理解文学批评的美学的历史的原则? 3.文学批评中思想标准与艺术标准的关系如何? 4.结合具体实例谈谈文学批评的步骤。
第九章 文学的历史演变
一、劳动实践与文艺的发生
劳动实践是人的生存活动的基本形式
劳动为人的生存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基础。 劳动为文艺发生创造了客观的生存、发展条件。 劳动分工为文艺发生创造了客观的社会条件。 第一节 人类实践活动与文学的发生 原始艺术与劳动实践的关系
原始艺术多种形态与劳动实践有着多重密切关联,比如贯穿诗歌、音乐、舞蹈的一个重要因素“节奏”就直接与劳动活动相关。
文学起源于劳动—— 游戏说——
席勒认为,艺术是一种以创造形式外观为目的的审美自由的游戏。 巫术说——
原始人心目中,最初的艺术都服务于实用功利价值。人类远古所描绘的史前洞穴壁画,最初是出于一种与审美无关的动机,即巫术的动机。
此外还有诸如“摹仿说”、“宗教说”、“表现说”、“无意识升华说”等关于文学起源的观点。 二、语言、审美意识与文艺的发生 原始思维与神话意识
具有主、客体不分的相互交融性 具有极强的表象性、形象性与情感性
在原始人的集体表象中,客体、存在物、现象,能够以我们不可思议的方式,同时是它们自身,又是其他东西。它们也以差不多同样不可思议的方式发出和接受那些在它们之外被感觉的、继续留在它们里面的神秘力量、能力、性质、作用。
审美意识(精神活动)与文学的发生 心理学家荣格提出“原型”概念
“原型” :指神话、宗教、梦境、幻想、文学中不断重复出现的意象,它源自民族记忆和原始经验的集体潜意识。 “并非由个人获得而是由遗留所保留下来的普通性精神机能,即有遗传的脑结构所产生的内容。这些就是各种神话般的联想——那些不用历史的传说和迁徙就能够在每一个时代和地方重新发生的动机和意象。” “集体无意识”是指人类自原始社会以来世世代代的普遍性的心理经验的长期积累,“它既不产生于个人的经验,也不是个人后天获得的,而是生来就有的。” 荣格“集体无意识” 文论家弗莱的“原型”概念
“原型” :指一种在文学中反复运用并因此而成为约定性的文学象征或象征群。
约定性的历史起源,可以上溯到古代仪式中去,但其更为深远的源头则永远是潜在的,不仅存在于文学中,而且也存在于生活中。
文学发展的内在动因与自然界四季“循环”一样 春天对应为喜剧 夏天对应为传奇 秋天对应为悲剧
冬天对应于缺乏正面目标的讽刺文学 从审美意识形式到诗歌的生成 三、文学的早期形态 从前文学向文学的过渡 口头有声语言 文字的发明 仓颉造字
文学的早期形态
早期文学具有杂文学性、多功能性,教化、识别自然与社会、交往(与天地、神灵)、表情达意等功能往往交织在一起。
原始口头神话、传说、记事,在流传中不断被加工,逐渐成为书面形式。 产生于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传统而以不同的民族语言为载体的文学开始出现分化的趋势,最终形成不同的文学传统。 一、文学发展动力的各种学说 时代变化说
第二节 文学活动的历史发展 理念变化说 黑格尔:绝对理念在其感性的辩证运动过程中,总会经历不同的阶段性变化,由此产生文学的不同类型:象征性、古典型、浪漫型。 自然节律说
弗莱:文学的发展像自然界的四季更替一样,文学史上的喜剧、传奇、悲剧和讽刺文学等,分别对应于春夏秋冬
四季。
二、文学发展中的平衡与不平衡
文学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在总体上具有平衡性 文学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在局部上具有不平衡性
a.某些文艺体裁只能兴盛在生产发展相对低级的阶段 b.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并不总是同步的
(1)有人类文学艺术发展的总进程中,某些文学艺术在社会的低级阶段反而显得比较繁荣和发达。如希腊神话、传说、史诗等。也如英国16世纪的“文艺复兴” 。
从艺术形式来看,某种艺术形式的巨大成就,只可能出现在社会发展的特定的阶段上,随着生产的发展,这种艺术形式反而会停滞或者衰弱。
(2)在同一历史时期,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存在着物质生产发展与艺术生产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19世纪中期的俄国,在经济、物质生产等方面比欧洲其他国家和民族落后,但在文学创作、文艺理论、美学诸方面,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名家辈出,普希金、果戈理、屠格涅夫、列夫·托尔斯泰、契诃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等。
不平衡的原因:
1.文学发展也会反过来对物质发展产生一定的作用和相互作用,并体现出一定的独立性。
2.物质生产社会生活对文学的推动,有一系列中介:政治治乱、社会心理、文化变革、各民族文学交流。 三、文学传统及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陈子昂:汉魏风骨 刘勰:通变之数 韩愈:文起八代之衰 文学风格 文学流派
文学思潮
第三节 文学的风格、流派与思潮
一、文学风格 “风格”,是指作家创作主体个性在文学作品中的客观显现,它是文学体裁、形式存在的本体特色,是作品赖以存在的本体品格,其审美价值也正在于此。 个体风格 群体风格 文体风格 流派风格 时代风格 民族风格 地域风格
“风格”一词最初属于修辞学的概念,强调作品中语言的修辞特色。 亚里士多德认为,修辞的高明就是风格。
风格是当我们从作家身上剥去那些不属于他本人的东西,所有那些为他和别人所共有的东西之后所获得的剩余和内核。
文学风格的特点
创作个性与共性或个体性与群体性、主体性与客体性的统一。 独特性 稳定性 多样性
文学风格的特点 杨雄:“心画心声”说
曹丕: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刘勰: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者也。 李东阳《怀麓堂诗话》(课上有提 这篇重要)
诗必有眼,亦必有耳,眼主格,耳主声。闻琴断,知为第几弦,此其耳也。月下隔窗辨五色线,此其眼也。 费侍郎廷言尝问作诗,予曰:“试取所未见诗,即能识其时代格调,十不失一,乃为有得。”费殊不信。一日与乔编修维翰观新颁中秘书,予适至,费即掩卷问曰:“请问此何代诗也?”予取一篇,辄曰:“唐诗也。”又问:“何人?”予曰:“须看两首。”看毕曰:“非白乐天乎?”于是二人大笑,启卷视之,盖《长庆集》,印本不传久矣。 清·沈德潜《说诗晬语》
性情面目,人人各具。读太白诗,如见其脱屣千乘;读少陵诗,如见其忧国伤时。其世不我容,爱才若渴者,昌黎之诗也;其嬉笑怒骂,风流儒雅者,东坡之诗也。即下而贾岛、李洞者存。倘词馈贫,工同鞶(pan)悦,而性情面目,隐而不见,何以使尚友古人者,读其书,想见其为人乎? 文学风格的要素 心理驱动力与激情 文体特色和言语组织 作品的声调
节奏、色泽、音容之美 文学风格的分类 个体风格分类
曹丕:“气之清浊有体” 刘勰:“气有刚柔” 姚鼐:“阳刚”“阴柔”
西方美学: “崇高” “优美”
群体风格分类
按创作主体分,有各种流派风格等不同
按创作客体分,有语言风格、文体风格等不同(豪放/婉约) 按文化时间分,有时代风格不同
按文化空间分,有地域风格、民族风格等不同(京派/海派) 文学风格的功能 风格的现实功能
独特风格的成型乃是一个作家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文学发展中的历史功能
风格由自发到自觉、由单一到多样化的发展,促进文学创作不断走向成熟 二、文学流派
文学流派是一种群体结构,是由有着相近艺术追求和思想倾向、艺术风格的一定数量的作家自觉或不自觉地组成,并以有影响的文学成果作为标志,一般要有代表人物,有或紧密或松散的结构。
文学流派的聚合
相近的艺术风格以及相应的表现方法、艺术技巧等。 苏轼辛弃疾 豪放派 柳永李清照 婉约派
相近的社会身份、社会阶层等 台阁体
官小而才大,名高而位卑。 相近的题材即取材范围等。 边塞诗派 宫体诗派 山水田园派
以创作特点或类型来命名。温庭筠 杨亿 以社团名称来命名。创造社 新月社
同一集团,近现代更表现为自觉集结的文学社团,这也与相同的地域、文学家之间的交往等相关。 相近的理论主张,在近现代文学社团的“宣言”中有直接表现。 流派还与特定的时代、民族等有关。 三、文学思潮
文学思潮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和一定地域内形成的﹐与社会的经济变革和人们的精神需求相适应的﹐具有广泛影响的文学思想和文学创作的潮流。文学思潮不是作家的偶然结合所致,而是在审美原则、创作思想以致社会观点上,有着“共同纲领”的文学思想潮流。 思考:
文学思潮是不是现代性的产物?
文学思潮是不是哲学与社会运动的产物?
马丁-亨格尔与杨春时的观点
古典主义:是对现代民族国家的肯定性回应(国家理性) 启蒙主义:是对现代性的肯定性回应(启蒙理性)
浪漫主义是对现代性的第一次反叛(反对现代城市文明、工具理性和世俗化) 现实主义是对现代性的第二次反叛(揭露和批判现代资本主义的社会关系) 现代主义是对现代性的审美主义批判
后现代主义是对启蒙理性的身体性和符号化的解构 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拟古主义、假古典主义 (法语:Le Classicisme),17世纪流行在西欧、特别是法国的一种文学思潮。这一潮流是特定历史时期产物,因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和样板而被称为“古典主义”。作为一种文艺思潮,古典主义在欧洲流行了两个世纪,直到19世纪初浪漫主义文艺兴起才结束。它在17世纪的法国最为盛行,发展也最为完备。 法国古典主义的政治基础是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哲学基础是笛卡儿的唯理主义理论。古典主义在创作理论上强调模仿古代,主张用民族规范语言,按照规定的创作原则(如戏剧的三一律)进行创作,追求艺术完美。
在法国,从17世纪初年至1660年左右,是古典主义逐步形成的阶段,主要表现为古典主义文学语言的定型和各种文学作品体裁的确立。诗人马莱伯和语法家沃日拉等在这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古典主义先后在欧洲流行了200多年,可以说许多国家在不同时代、不同程度和意义上,都有过它们的古典主义文学时期。英国在17世纪后期形成了古典主义流派,但直到18世纪初期才得到发展;俄国则在18世纪上半期,古典主义曾经成为当时文学中的主导的倾向。 文学思潮的分类 古典主义思潮
以适度的观念、均衡和稳定的章法、寻求形式的协调和叙述的含蓄为特征; 崇尚理性、节制情感,排斥感性经验;(哲学基础:笛卡尔的唯理主义)
遵从古代传统,以古希腊、古罗马文艺为楷模。虽崇尚古代传统,但根子还是重视现实。
不注重个人的思想感情的自我表现,强调表现一般性和永恒的理念,将写实与传统规范或模式揉为一体。
古典主义文学思潮代表作家——拉辛、莫里哀、高乃依 理论家:布瓦洛《诗的艺术》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运动是由欧洲在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初期出现的许多艺术家、诗人、作家、音乐家、以及政治家、哲学家等各种人物所组成,但一直到20世纪都仍是思想史和文学性爱史界争论的题材。美国历史学家亚瑟·洛夫乔伊(Arthur Lovejoy)在他知名的《观念史》(1948)一文中便曾试图证明定义浪漫主义的困难性,一些学者将浪漫主义视为是一直持续到现代的文化运动,一些人认为它是现代性文化的开端,一些人则将它视为是传统文化对启蒙运动的反扑,也有一些人将它视为是法国大革命造成的直接影响。
社会背景:它是法国大革命催生的社会思潮的产物。大革命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推动了个性解放和情感抒发的要求,对个人独立和自由的强调,成为浪漫主义文学的核心思想。
思想基础: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为浪漫主义文学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康德、费希特等古典主义哲学家强调天才、灵感和主观能动性,把自我提到高于一切的地位,因而对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主观精神和个人主义倾向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尖锐批判、对未来理想社会的展望预测,也对浪漫主义文学有不小的影响。
文学传统:中世纪的骑士传奇与浪漫主义有直接的渊源关系,浪漫主义一词即来源于传奇一词。而18世纪英国的感伤主义文学和卢梭对感情抒发的崇尚,为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和繁荣铺平了道路。 浪漫主义的思想特征
1偏重于表现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 2描写自然风光,歌颂大自然。 3酷爱描写中世纪和以往的历史。
4重视民间文学,尤其是中世纪的民间文学。 文学思潮的分类
浪漫主义Romanticism思潮 在西方兴起于18世纪末。
倡导个性自由创造、推崇人与自然的同一。
高度重视情感和想象并较多运用神话题材和比喻、象征、夸张等手法。 浪漫主义作品的幻想性、主观性色彩往往特别浓郁。 早期有忧郁感伤的情调
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 歌德、拜伦、雨果、雪莱、海涅
R·韦勒克《文学研究中现实主义的概念》追溯了现实主义术语在欧美各国的发生史:这个概念在文学领域的具体运用是1826年。法国一作家撰文宣称忠实地摹仿自然提供的范本的现实主义信条日益增涨,它将是19世纪的写实文学。而这个术语的流行与画家库尔贝和小说家尚弗勒里的积极应用有关,库尔贝将自己被拒绝的作品贴上了现实主义的标签引发了一场论战,尚弗勒里1857年出版题为《现实主义》的文集,捍卫现实主义信条。 现实主义思潮
现实主义强调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进行创作,现实主义文学富有理智的暴露与批判性,并丰富和深化了人性描写。 它是文学摹仿说的新发展、再现说的集中体现,也与所谓“镜子”说密切相关。 现实主义文学应在客观性与主观性、真实性与思想性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司汤达
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 巴尔扎克 狄更斯 托尔斯泰
陀思妥耶夫斯基
契诃夫
现代主义思潮
现代主义是在西方20世纪初兴起的一股大型的非理性主义文学思潮,现代主义文学往往以“荒诞”为主题,具有较强的抽象哲理性和先锋实验性。
对理性与科学的怀疑,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崩溃瓦解。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主要表现人生的荒诞和异化,发掘人的内心隐秘和潜意识,追求新奇怪诞的表现手法。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本身具有很复杂的背景,严格地说,现代主义不是一个什么流派,而是由许多具有现代主义创作手法派别汇成的一股文艺思潮(包括美术、音乐、戏剧和建筑等等)。这种流派的产生有它的历史和地域因素:现代工业的兴起,涌现出一批中产阶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冷漠,孤僻,社会变成了一种异己的力量,作为个体的人感到无比的孤独。两次世界大战,人类历史上出现了用人类发明的枪支弹药屠杀自己的同类,西方的什么自由、博爱、人道理想的观念被战争蹂躏得体无完肤,西方的文明被抛进了一场深刻的危机之中,现代主义就在这样的条件下诞生的。
现代主义文学由象征主义文学、意识流文学、超现实主义文学、表现主义、存在主义、荒诞派戏剧、黑色幽默等构成 内容:“向内转” 表现:隐喻性 形象:符号化 主题:异化 叶芝 艾略特 里尔克 庞德
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 罗伯·格里耶 后现代主义思潮
后现代主义,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又被称作后工业社会。随着富裕的消费时代的到来,西方进入了一种乐观主义状态——至少日渐兴起的大众文化(mass culture)所传达的主导情绪就是这种乐观情绪。 吸纳了西方现代主义的观念和技巧,通过新的价值取向与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发生决裂,反映现代生活中的情感享受、物质追求和底层生活的合理性。 特征:彻底的反传统
摈弃所谓的终极价值 零度写作
后现代主义文学主要包括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新小说派、“黑色幽默派”、魔幻现实主义文学。 安迪·沃霍尔 《玛丽莲·梦露》 ”波普艺术之父“
后现代主义文学是对现代主义文学的继承、超越和悖离,它们都以非理性主义为基础,表现出激烈的反传统倾向。相比之下,现代主义文学在摒弃传统文学以“反映论”为中心的创作原则之后,又试图建立起以“表现论”为中心的新规则和范式。而后现代主义则把反传统推向极端,不仅反对现实主义旧传统,也反对现代主义新规则。否定作品的整体性、确定性、规范性和目的性,主张无限制的开放性、多样性和相对性,反对任何规范、模式、中心等等对文学创作的制约。甚至试图对小说、诗歌、戏剧等传统形式及至“叙述本身进行解构。。
在后现代主义文学中,艺术审美范围被无限扩大,街头文化、俗文学、地下文化、广告语、消费常识、生活指南等,经过精心包装,都登上了文学艺术神圣殿堂。文化被“技术化”、“工业化”之后,原来由文学家、艺术家个人创造的文化精品,现在大量地被电子计算机设计、生产出来。尤其是电脑流行,录音、录像、激光盘的大量复制生产,
文学艺术不再是阳春白雪,而成为人人可以任意享用的日常消费和商品。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人的文化意识,导致了广泛的“反文化”、“反美学”、“反艺术”倾向。对于后现代主义文学现象尽管见仁见智,众说纷纭,但从作家们的理论主张及创作实践中,从对他们作品的审美观照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出其整体上的一些艺术特征 文学思潮的特点
首先,文学思潮往往具有弥漫性、流动性,随着现代化、全球化的不断推进,这种弥漫性、流动性不断被加强。 其次,文学思潮还具有兼容性,越到当代,各种思潮越呈现出多样化同时又交叉化的趋向。 基本概念
文学发展动力,文学发展中的平衡与不平衡,文学风格,文学流派,文学思潮,浪漫主义思潮,现实主义思潮,现代主义思潮,后现代主义思潮 复习与思考 思考题
1. 简析劳动、原始思维、神话意识与文艺发生的关系。 2. 如何理解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平衡关系? 3. 如何理解文学发展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4. 有哪些因素决定着文学流派的聚合? 选作作业:
选取你熟悉的某个文学流派,分析它形成的多种复杂因素及其文学创作实践之间的关系。
第十章文学活动的当代发展
一、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的性质
各个时代的文学生产和文学消费的状况,都是与当时社会的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受当时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制约。 文学生产属于社会的精神生产范畴,是“艺术生产”的部类之一
人类社会是一个由各种社会要素、社会关系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其延续与发展,有赖于三种社会生产活动,即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命生产。 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概念的提出及内涵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首次提出并使用了“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概念,并在同等意义上交替使用了“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两个概念。
物质生产——人类为了获取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各种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而利用工具进行的对于自然界的物质加工和改造活动。
精神生产——人类为了满足精神生活上的需要而利用符号形式对自然和社会现象进行观念上的加工和改造,以形成精神生活资料或精神产品的文化创造活动。 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各自的特殊性
材料不同。自然界的客观物质/自然界及社会现象 主体不同。物质生产者/精神生产者
产品不同。物质产品/精神产品(观念世界)
目的不同。物质生存需要/精神需要(知识、真理、道德、信仰、审美) 工具手段不同。物质性工具/符号
发展规律不同。受客观规律的支配/“精神的自律” 文学是特殊的精神生产类型
文学是以语言为符号形式进行话语系统的生产。作为艺术生产的一种具体类型,文学生产是作家利用语言符号生产文学文本以满足人们的审美文化需求的观念创造活动。 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 广义
文学生产:作家的创作活动以及将作家创作的成果变成能为公众共享的文学作品的一切社会行为。
文学消费:对于文学作品的拥有,特别是指通过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的社会行为。 狭义
文学生产:资本主义时代以来,纳入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与资本增值相关的一切文学写作活动和文学文本制作活动的社会行为的总和。
文学消费:与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文学生产行为相适应的、通过付费购买而占有作品以及在购买基础上阅读和欣赏作品的社会行为。 消费时代的文学——
作家的写作或多或少具有商业性特点,服务于出版社的商业化操作与策划,成为出版社签约作家,具有很明确的雇佣关系。
出版商直接掌控着市场,成为调节市场、作家、读者之间的生产与消费需求的经济杠杆。
消费大众的需求,具有物质性的享乐与感官刺激。人们阅读文学作品的目的更多的是消遣、休闲,就或是寻求感官的刺激,而不再是追求“绝对精神”、“绝对理念”与“终极追问”。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出版业的变化 “长销书”—“畅销书”:出版业的观念转型 “畅销书排行榜”:以销量和利润为标准评价体系 畅销书作家:“王朔现象”引起了广泛讨论。被称为“中国畅销书作家第一人”的王朔率先将版税制引入中国大陆,这一制度迅速广为施行。
策划制度开始引入畅销书的运作 :
针对市场需求(消费者的需要)与精心设计的媒体攻势 文学商业化现象一览:
1989年1月,魏人、刘毅然、莫言、刘恒等十二位作家成立了中国第一家民间作家组织----“海马影视创作中心”。
中国青年出版社与周洪签订合同。合同规定,在以后三年内,周洪必须按中青社出版整体计划创作书稿,凡出版社不同意的选题,周洪无权创作。 作家周洪其实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当代》编辑部以周昌义为首的一群作者的笔名,周昌义则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 文学商业化现象一览
1993年10月28日深圳 “中国文稿拍卖会”。策划人的想法是“建立起一个市场,一个公平地体现出知识分子价值的市场,让文人凭着自己的智慧,富起来,让智慧仗着文人的经济腰杆,流通起来”。参与此次拍卖会的有著名作家史铁生、张抗抗、霍达等,同时被拍卖的还有顾城的作品《英子》。 文学商业化现象一览 消费社会的来临
今天,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由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富现象,它构成了人类自然环境中的一种根本变化。 鲍德里亚《消费社会》
消费社会中,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再居于主要地位,而商品的符号价值越来越成为商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们购买商品也越来越忽视使用功能,而更注重商品对于身份、地位和声望的象征意义。也就是说,现代社会少部分人群中出现的夸饰性、炫耀性、奢侈性的消费,在后现代社会中已成为人们越来越普遍的消费需求和行为。 品牌商品广告,更是以具有象征意义的时尚元素组合,调动起特定消费群体的符号消费欲望。
文学消费的内在驱动力:求“新”的时尚诉求
上世纪90年代后,文坛上引爆了无数个消费热点。诸如:王朔热、《渴望》热、汪国真热、《废都》热、陕军东征、长篇小说热、《文化苦旅》及余秋雨热、闲适散文热、小女人散文热、私人化写作、美女文学、另类文学、青春写作热等等。文学刊物和出版中介通过“策划”各种旗号来引领、配合着消费者不断更新的消费时尚需求心理。 这种不断翻“新”求“变”显然不完全是一种“创新”的文艺创作内在驱动所致,而更多的是满足人们不断追“新”
逐“异”的时尚消费需求。 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的历史性 古代的文学生产,不论是集体性的文学创作,还是个人性的文人创作,都更多地带有自由的精神生产的性质;同样,文学的消费,无论是下层民众以文学自愉自乐,还是王公贵族以文学愉情励志,也都更多地具有精神享受的性质,更多地以追求审美享受为直接目的。
近代的文学生产,规模无限扩大,以文学创作和传播为职业的人群数量增多,文学消费产品遍及各个社会阶层和群体。现代社会中连结于商品经济之流的文学生产已不同于传统的文学创作,文学消费也不再等同于通常意义上的艺术欣赏。
当代文学生产作为精神生产活动,创造着满足公众审美文化需求的精神产品。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学生产活动也具有产业属性,能够为文学产品的创作者、出版发行者带来商业利润。 当代文学生产的两重性
二、当代文学生产与消费的两重性
本雅明及其著作《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 当代文学消费的两重性
需要付费才能占有物品从而具有商品消费的一般性质。 具有精神享受与意识形态再生产的特殊性质 当代消费社会中文学消费的新变化 文学消费时尚的引导和影响。
文学接受走向单一化、同质化和平庸化。
文学接受具有“符号消费”的特点,更多消费的是“符号价值”。 三、文学生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当代文学生产的两重性
当代文学生产的两重性与作家身份的两重性
文学生产作为文化事业的公益性与作为文化产业的商业性 现象一 文学“电”工与“影视同期书” 现象二 文学期刊“江河日下”,时尚杂志“生意”盎然 现象三 作家明星化,读者粉丝化 现象四 作家倒下去,写手站起来 当代文学生产的新特点 生产规模庞大 受众群体广大
文化品位趋向通俗化 依托文化市场运作
出版商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竭力发掘能够获得市场效应的作家。培养“明星作家”并进行市场包装是他们占领文化市场的法宝。要吸引读者大众,就必须推崇明星,还必须抛弃那些读者已失去兴趣的明星,制造新的明星,不断翻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学生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作为精神文化价值的社会生产活动,所追求的效益首先应该是社会效益。 文学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时是统一的,有时也可能是相互矛盾的。
正确对待和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使文学生产与市场的关系逐渐步入良性互动的轨道。 第二节 现代传媒与文学发展 《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
《娱乐至死》指出,现实社会(主要以美国社会为例)的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
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的成为娱乐的附庸,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童年的消逝》指出,在新兴电子媒介(电视、网络等)将使成人世界的的文化与规则再一次不再是秘密。在一个拥有电视的时代,一切的信息都基本不受限制的被一切社会成员共享,这样原来被读写能力所限制的成人世界的信息就以影音形式以极大的数量与速度入侵着儿童的世界。如此一来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界线就变得愈发模糊。 预言:奥威尔/赫胥黎
奥威尔害怕的是那些强行禁书的人,赫胥黎担心的是失去任何禁书的理由,因为再也没有人愿意读书;奥威尔害怕的是那些剥夺我们信息的人,赫胥黎担心的是人们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日益变得被动和自私;奥威尔害怕的是真理被隐瞒,赫胥黎担心的是真理被淹没在无聊烦琐的世事中;奥威尔害怕的是我们的文化成为受制文化,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的文化成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 《娱乐至死》 一、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发展
媒介(单数为medium,复数为media)又称媒体,通常是指那些承载、传递、扩大、延伸人类信息的物质载体和通道,如语言、文字、书刊、电视、网络等。 传播媒介对文学发展的作用
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 《庄子·天道》
史诗和悲剧、喜剧和酒神颂以及大部分双管箫乐和竖琴乐——这一切实际上是摹仿,只是有三点差别:即摹仿所用的媒介不同,所取的对象不同,所采的方式不同。 亚里士多德:《诗学》 绘画:“自然的符号”,是空间的媒介,适宜于描绘在空间中并列的物体,因而它描绘静态物体,以美为追求的理想。 诗:“人为的符号”,是时间的媒介,适宜于叙述在时间中先后承续的动作情节,因而它叙述动态的动作情节,不以追求美为主要任务而重在表情和呈现个性。 媒介对于文学活动的重要性
文学媒介是文学传播的物质载体,构成了文学的感性存在方式。
文学媒介对于文学的创作与欣赏、生产与消费有着重要的塑造与规约作用。 文学媒介是文学生产与传播能力的延伸。
书面文字使思想能够方便地接受他人持续而严格的审察。书面形式把语言凝固下来,并由此诞生了语法家、逻辑家、修辞学家、历史学家和科学家——所有这些人都需要把语言放在眼前才能看清它的意思,找出它的错误,明白它的启示 。《娱乐至死》 麦克卢汉
在我们这样的文化中,长期以来已经习惯于把所有的事物都分裂和切割,以此作为控制事物的手段,如果有人提醒我们说,在事物运转的实际过程中,媒介就是讯息,我们难免会感到吃惊。
一切传播媒介都在彻底地改造我们,它们对私人生活、政治、经济、美学、心理、道德、伦理和社会各方面影响是如此普遍深入,以至我们的一切都与之接触,受其影响,为其改变。媒介即信息。麦克卢汉 传播媒介的演进与文学发展 从口头文学到手抄本 从手抄本到印刷品 从纸媒到视听多媒体 进入电子网络传播时代
晚清印刷媒介的兴起与中国现代文化的转型 曹聚仁先生曾评价过:“中国的文坛和报坛是表姊妹,血缘是很密切的”,“一部近代中国文学史,从侧面看去,又正是一部新闻事业发展史”。
清末资产阶级改良派梁启超开创的所谓的“报章体(又称时务体和新民体)”,其特点是解除写作上的清规戒律,反对僵化的八股文。文章显得浅显易懂、条理清晰、富有感情,符合启蒙的需要 晚清印刷媒介的兴起与中国现代文化的转型
据统计从1896年《时务报》创办至1911年辛亥革命,中国各地创办的报刊多达1600多家。 中国第一代职业作家,就是在报刊媒介兴起的背景下随之产生的,其中许多人兼为报人,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作者吴趼人就曾办过《消闲报》、《采风报》等。报刊的流通是采用经营方式销售,报刊的商业化使之与读者的需求更加密切起来
晚清印刷媒介的兴起与中国现代文化的转型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在1983年播出广播剧《火星人进攻地球》,由于其播出方式和音响效果的作用,以至于在听众中产生恐慌,以为真的灾难降临。
在同一时段里众多的人参与同一件事,交流信息和情感,是印刷媒体的个人化阅读所不可想象的。 广播的传播方式给受众很大的自由度,繁忙的现代人可在伴随状态下,也就是一边做其他事,一边收听广播。电影、电视把小说的文字变成已想象好的画面,直接奉献在受众的眼前,尤其是电视,与人时时相伴,有画面,有声音,有字幕与解说。 电子媒介与文学发展
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超时空快速传输,同时其复制、储存与传播信息内容的能力强大。
由原来的单一媒介传播走向多媒体全息传播,具有高度的逼真性与现场感。
对于受众文化水平的要求相对较低,其传播具有极大的广泛性和普及性。 电子媒介的传播特点
电子媒介对于文学发展的影响
电视文学特别是网络文学等新的文学形态的兴起。 文学的社会功能逐渐向休闲娱乐方向偏移。
以电子媒体为载体的艺术形式占据主导性位置,而文学的位置相对被边缘化了。 文学与其他艺术载体,如电影等的互动进一步增强。 二、文学与图像文化
当代文化的图像化景观成因分析
视觉、技术和科技工具及设备的出现越来越多,这些工具和设备又促进这种现象的存在变得越来越多。 资料:
20世纪90年代以来,王朔、苏童、刘恒、莫言、余华、铁凝、池莉、方方、叶兆言、史铁生、李晓、刘醒龙、张抗抗、周大新、朱文、述平、鬼子、东西、刘震云、尤凤伟、冯骥才、杨争光、阎连科、叶辛、梁晓声、陆天明、周梅森、柳建伟、张平、邱华栋、何申、二月河等作家的作品都被改编成影视作品。 作家“触电”有双重收获:一是知名度爆涨,二是经济效益高。
刘恒;作家辛辛苦苦写的小说可能只有10个人看,而导演清唱一声听众就能达到万人 朱苏进:“影视是很大众化的艺术形式,影响力奇大,其他任何艺术形式都无法与它比拟。„„再一个原因就是物质利益丰厚,这点我也从不讳言。
潘军:电视剧是个破东西,不过很赚钱。
王朔说:我觉得,用发展的眼光看,文字的作用恐怕会越来越小,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最强音,影视就是目前时代的最强音。
“图像化转向”对当代文学发展的影响
首先,对视觉盛宴的追求,极大地改变了当代人的文化接受与阅读方式,转向以电视电影为媒介的文化接受。 其次,文学随之改变自身的生存发展策略,转而寻求与图像文化的结合,实现新的发展。 文学走向图像化发展
一方面适应和满足了读者大众对审美文化的需求,同时文学借助于新媒体丰富了自身的表现方式与手段。 另一方面,媒体文化生产的图像化,其实都是当代消费主义文化的表现形式,归根结底是服务于经济的目的。 在表面的审美化中,一统天下的是最肤浅的审美价值:不计目的的快感、娱乐和享受。 “浅表审美化” 沃尔夫冈·韦尔施
本书探讨了美学的新问题、新建构和新使命。作者认为当今审美过于泛滥,过度追求时尚,美学必须重构,美学必须超越艺术和哲学问题,必须涵盖日常生活、感知态度、传媒文化。美学也必须关注当今科技的发展,重视听觉文化和视觉文化的巨大变化。
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一书中,对电视文化给予批判,指出电视文化破坏了童年生态。他认为,印刷时代的儿童是对成人世界毫无所知的群体,但当今电子媒介却肆无忌惮地揭示了一切秘密,于是童年的纯真状态丧失了:首先是 儿童的羞耻感被冲淡;其次是作为儿童天性的好奇心受到损害;第三,电子媒介发动了一场“图像革命”,大批生产的图像使人的感官和欲望得到了满足,却削弱了人的想像力和思考力。 诺思洛普·弗莱说过,“书面文字远不只是一种简单的提醒物,它在现实中重新创造了过去,并且给了人们震撼人心的浓缩想像,而不是什么寻常的记忆”。书面文字阅读应该较之“读图”有着不可替代的深度教化和熏染作用。 文学阅读可以让人学会谨慎和严格。因为人在阅读时,需要一字、一句、一段、一章地阅读并等待答案,会促使阅读者学会评价和判断,遵守复杂的逻辑和修辞的规则,从而养成自律、耐心和镇定的性情。 三、文学与网络文化
网络媒介的特点与网络文学的快速发展 信息传输和复制快捷 多媒体化
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双向互动 网络的开放性与大众化 匿名传播方式 网络媒介的特点
网络文学的兴起与快速发展 网络文学的是是非非——
网络文学代表着文学的未来,一种真正的文学,即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创作任意发表的文字活动。这任意发表无比重要,是文学本来、原初时的天真模样。”——王朔
“过去我们作家是一代取代一代,江山代有才人出,起码到我这一代,走的路是同一条路,只是各自走法不用,姿态不同,还是有章可循的,还是没脱了一小撮经过特殊训练,反复挑选过的人被特别授权发言。这之后一切将变,再也不会有人有权利挑选别人了,不管他叫编辑叫评论家还是叫出版商。我们面对的不是更年轻的作家,而是全体有书写能力的人民。什么叫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这就是了。”(《这之后一切将变》) 网络文学的是是非非—— 所有谈论“网络”、谈论“网络文学”的人都在字里行间、话里话外流露出一种文化优越感,其实只不过是“文学”借助了“网络”的权威在新的狂欢场上拉起了一面“私人写作”的旗帜,实际上网络是个公共场合,不是你的日记本。——李敬泽
网络文学的是是非非——
“网络写作”的非文学性决定了我们对它的评价也应该是“非文学”的,而“网络文学”这个概念就是“一种极其机会主义的权宜之计”。
我强烈主张撇开‘文学’一词来谈网络写作。网络写作根本不是为了‘文学’的目的而生的。必须注意到,这种写作的冲动,不是平面媒体上作家写作的‘文学冲动’,它没有边界,完全‘Free’(取其所有含义)。如果一谈到网络写作,我们脑子里仍旧试图将其纳入一个等级系统下,那么我们恐怕不单仍旧不知网络写作为何物,甚至也不知道网络为何物。 ——•李洁非
网络文学的未来,就是文学的未来!
1999年我就以网络文学为题申请到省部级研究项目,同年我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夏季年会上发言,提出“口头文学”、“纸面文学”、“网络文学”文学发展三段论说,并认为在未来可见的时间内,网络文学将取代纸面文学 。——葛红兵
网络文学的是是非非—— 网络文学的存在形态及其特点 网络文学的界定及其存在类型
网络文学是指借助计算机互联网发表和传播的文学作品。
一类是网载文学作品,即把传统的纸介质文学印刷读物搬上电脑网络供读者阅读。一类是网络原创文学,即在电脑上完成创作并在网络上首发的文学作品。 网络文学的特点
网络文学具有更大的自由度。
网络文学可以运用多媒体与网络链接技术进行创作。 网络文学更充分地体现了网络世界的虚拟性特点。 网络文学与当代文学发展 网络文学的意义
第一,方便而快捷,使优秀文学作品得以更广泛持久地传播。
第二,创作低门槛,充分满足平民大众对文学写作与消费的精神需求。
第三,文学与图像、声音、动画的结合改变着文学的书面语言特性,孕藏着形成新的艺术样式的可能性。 网络文学的存在问题与改进对策
滥用网络的开放性与自由空间,过于放纵,管理无序。
滥用了匿名写作机制,过于追求个人情感化表达,格调低俗。
文学功能定位,过于强化娱乐性、消闲性而忽视思想性、艺术性与审美品位,艺术质量和水准普遍较低。 问题
加强对网站的规范管理,将不良信息和低俗作品屏蔽在网外。
鼓励优秀作家介入网络文学创作,以提高网络文学创作的整体水平。
加强网络文学批评,建立网络文学的评判机制与约束机制,在创作与批评的良性互动中将网络文学的发展引向更高的艺术境界。 改进对策
作者虚位的状况容易造成创作主体观念的悬置。网络实时交互构成的对作品权益的侵害。目前我国的网络文学作品,发表时无需支付稿酬,使用时可以免费阅读或下载,除非有明确的告示外,网站间对某一作品的相互转帖一般无需征得对方同意。这种自由却又无序的状况不仅是自由软件模式对商业垄断模式的挑战,也是对作者知识产品权益的损害。1999年12月著名作家王蒙、张抗抗等状告“北京在线”网站的网上侵权案,即敲响了健全网络作品著作权保护的警钟。
网络文学的忧思几多?
“倘若我们作家写不出优秀的作品,这会成为现实的。如果人们登上了月球,新闻记者会告诉我们,或者电影会告诉我们那里的情况,这些有趣的故事将会比小说家的作品更引人入胜。不过优秀小说家仍然会有一席之地。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或是果戈里这样的作家所做的事,是任何机器和新闻报道以及任何电影都无法取代的。” 辛格 尼尔·波兹曼——
如果一个民族分心于繁杂琐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如果严肃的公众对话变成了幼稚的婴儿语言,总之人民蜕化为被动的受众,而一切公共事务形同杂耍,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发现自己危在旦夕,文化灭亡的命运就在劫难逃。”《娱乐至死》 第三节 全球化语境与文学发展 选作作业
与以往不同,当代文学生产和消费呈现出明显的消费主义取向,同时媒介对文学生产和消费都产生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请以你的体验,结合文学与消费、文学与媒介的关系,就当下某个具体的文学现象和问题(如文学的娱乐化、文学的图像化、网络文学的勃兴、文学对影视的趋附等)进行分析,或者提出你的看法。 一、全球化语境与民族文学的发展
“全球化”一词译自英语的globalization,它是由形容词“global”(全球的,全世界的)派生而来的。
这个概念在国际经济学、国际政治学和国际文化学研究界较为广泛地传播,成为一个描述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特征的时代性概念。 全球化的动因及其表现领域 全球化的经济动因。 全球化的技术支撑。 全球化的文化表征。 全球化与全球文化多样性
全球化所具有的辩证性质之一,表现在以下两种倾向之间的相互“推—拉”:一方面是由诸国家体系的反思性自身所固有的权力集中化倾向,另一方面却是各特定国家所具有的维护其主权的倾向。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 全球化语境下民族文学的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语境之下,民族文化和文学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冲击。
但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学所面临着的种种不利境况并不意味民族文学必然陷入死地。 全球化对我国当代文学发展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信息全球性流通的影响。
文化领域世界范围内的交流与互动的影响。 二、全球化与文学的跨文化交流 文学的民族性与文学的世界性
文学的民族性:着重于说明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在文学发展方面的独具特点和差异。 文学的世界性:重在说明各民族文学之间的共同点和类似之处,并且包含了各民族优秀的文学具有为世界人民共享、能够作为全人类的遗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地位的意义。 “世界文学”理念与文学的跨文化交流 民族文学研究和世界文学理念的先驱 赫尔德 史达尔夫人
18世纪末19世纪初,民族文学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并且在民族文学研究的基础上逐渐萌生了世界文学的意识。 民族文学在现代算不了很大的一回事,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了。现在每个人都应该出力促使它早日来临。 爱克曼:《歌德谈话录》
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 《共产党宣言》
“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是一对具有相关性对应性的范畴,但二者之间并不必然构成一种矛盾对立的关系。 民族文学概念是基于对民族和民族性的认知而形成的文学概念。
世界文学概念是对文学发展现状的概括,但更多地体现了对于文学的发展前景的展望。 文学的跨文化交流的目的和原则 外来文学影响与民族文学发展 林纾
民族的历史生活、文学传统是民族文学的发展连续性的基础。
各民族文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则成为民族文学求新求变、自我发展的动力因素之一。
跨文化文学交流的目的与原则 我们进行跨文化的文学交流,主要的目的是通过交流来学习、借鉴他人的优点和长处,用来促进本民族文学的发展,并在民族文学繁荣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世界文学与文化多样性格局的形成。 毛泽东:“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目的
相互理解,彼此尊重,在平等交流和对话中扩展民族文学的国际视野。 以我为主,合理选择,在开放与引进中坚持应有的批判态度和主体立场。 兼收并蓄,融合创新,在跨文化交流中推进民族文学的繁荣发展。 基本原则 基本概念
文学生产,文学消费,文学传播, 文化产业,文化市场,文学媒介, 图像化转向,网络文学, 文学的民族性,文学的世界性 复习要点 思考题
1.如何理解文学生产的两重性及当代文学生产的新特点? 2.如何理解文学消费的两重性及当代文学消费的新特点? 3.媒介对于文学活动的重要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4.全球化语境下文学的跨文化交流应坚持哪些基本原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