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1、心理诊断阶段:寻找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 2、领悟阶段:实现三点领悟:
(1)是信念而不是诱发事件本身引起了情绪及行为后果。 (2)求助者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应负有责任.
(3)只有改变了不合理信念,才能减轻或消除各种症状. 3、修通阶段:
(1)与不合理信念辩论。 (2)合理情绪想象技术. (3)家庭作业 (4)其他方法
4、再教育阶段:重建心理与行为模式。
如果使用合理情绪疗法,请说出原理是什么?
答:1、合理情绪疗法原理:合理情绪疗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A。Eills)创造的一种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通过纯理论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其核心理论是ABC理论。A是诱发事件,B信念,C是情绪反应、行为结果. 2、ABC的关系:A不是C的直接原因;B是不合理的、不现实的信念导致情绪困扰和神经症;治疗核心是通过改变不合理的信念来改变、控制情绪及行为结果. 认知行为疗法的原理 贝克认为,认知治疗的改变是从检验当事人的信念上达成的,而不是由哲学式的辩论或治疗师的说服完成的.当事人在治疗中学习如何成为自己的治疗师,学习认知治疗的技术并加以应用,诸如检查那些证明或接触自己诠释的证据,寻求不同的解释或行动方向,行为依据比较恰当的思考。认知治疗强调的是由当事人自己对事件得到新的意义,而不是由治疗师给予代替性的信念。治疗师不是按客观性和逻辑性的原则矫正当事人对现实的歪曲,而是帮助当事人提示其自己建构的现实,让当事人明白:心理障碍来源于自己信息加工系统的功能紊乱。 贝克强调当事人与治疗师的合作关系,这种立论认为当事人可以积极参与治疗,为“自助”(self—help)这一概念提供动力。因为人的内在沟通是可以由内省得到的;内在的沟通具有高度的个人意义;这种意义是由当事人自己推论出来的,不是由治疗师分析出来的。这种治疗关系将来访者放到了一个非常主动的位置上。
贝克的认知治疗接受了各种生活事件导致情绪和行为反应时要经过的认知中介。情绪障碍与行为障碍与适应不良的认知有关。但由于人们多年积累的生活经验不同,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认知方式及评价模式。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并不是像镜子那样被动地、精确地反映事物,而是主动地进行选择.因此,治疗师不是按客观性和逻辑性的原则矫正当事人对现实的歪曲,而是帮助当事人揭示其自己建构的现实,病人的转变或重建必须经过当事人自身才能起作用. 贝克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提出了情绪障碍的认知模型,后发展成一套认知治疗技术。贝克认为情绪障碍的认知模型包含两个层次,即浅层的负性自动想法和深层的功能失调性假设或图式。所谓浅层的“负性自动想法”是指与不愉快的事情有关,突现于脑中、不是周密推理的想法。负性自动想法的内容可以是对目前经验的解释,也可以是对未来经验的消极预期,或是对过去消极事件的解释,这就是导致情绪障碍的原因。深层的从童年开始通过生活经验建立起来的认知结构或图式,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形成了人们对自己和世界的假设,用于对信息滤过、区分、评估和编码,指导对新信息的知觉、对旧信息的回忆及借助图式进行判断与推理,支配和评估行为,人们的有些假设是僵硬的、极端的、消极的,因而就表现为功能失调性态度.
认知(cognition):一个人对一件事或某对象的认识和看法.包括对自己的看法,对他人的看法及对环境的认识和对事物的见解等。如小孩.青壮年和老人对“医院是什么地方”的看法不同,关键不在“医院”客观上是什么,而是被不同的人认同成什么,从而影响人的行为反应. 认知治疗(cognitive theeapy):也有一些人翻译为认知疗法,属心理治疗的方法之一,同时也是心理治疗的一种理论取向。认知治疗系由贝克首创。在理论上,认知治疗乃是基于一种假设:个人的看法与想法(认知)决定自己的心情以及行动;个人之所以感到情绪困扰,主要是由于他对事、对人、对己的不适当的看法;悲观的看法将导致悲观的情绪与消极的行动,乐观的看法将导致快乐的情绪与积极的行动。有人说:“人生象半杯酒”,想到空的部分会使人感到虚无;想到实的部分会令人感到存在。认知治疗法的构想是,帮助当事人认识环境,了解自我,学习对事、对人、对己应有的想法、看法与应有的态度避免钻牛角尖的行为。 认知歪曲(conitive distortion):认知中存在错误的、不合理的、片面的或偏执的成分.如:“对视不礼貌”,“我是个失败的人”,“人际关系好=被周围所有的人喜欢\",“一个人的价值取决于别人如何看待自己”等。
认知缺乏:缺乏有关的常识或认识。如:“不知道与人说话时应正视对方”,“不知道非言语的重要性”,“不知道两性间的差距”,应知道“每个人都值得尊重”,“我是重要的”,“我有能力”。图式(schema):这一概念最初是由康德的认识学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把图式看做是“潜藏在人类心灵深处的”一种技术,一种技巧。因此,在康德那里,图式是一种先验的范畴.当代知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实验研究,赋予图式概念新的含义,成为他的认知发展理论的核心概念。他把图式看做是包括动作结构和运算结构在内的从经验到概念的中介,在皮亚杰看来,图式是主体内部的一种动态的、可变的认知结构.
贝克认为,图式是一种稳定的认知结构,它包括了对信息进行描绘和分类的各种规则,往往是难以触及的、深层的内容,其中的某些内容可能是核心信念,有时也将图式等同于核心信念,如“我是一个无能的人”。图式是由早期的学习经验建立的,由孩子与重要他人的互动情况发展起来的,图式具有个体差异性,但同时又具有共同性,如抑郁的图式常包括剥夺、挫败、失落、无价值等主题。 认知图式(cognitive schema)::即个人已有的经验架构。个体根据以往对事物获得的经验,在遇到类似的或相关的新事物情境时,他倾向于以旧经验为架构去辨认新事物。因此,本词的简单意义就是指个人的知觉经验。 自动化思维(automatic thought):指非自愿发生于当事人意识流中的一些想法与意象.许多判断、推理和思维显得是模糊、跳跃的、很像一些自动化的反应,这就是贝克理论中“自动化思维”的含义。这样,思维过程中心一些错误观念也因个体不加注意而忽略了,并形成了固定的思维习惯而被保存下来,使个体自身对这些错误的认知观念不能加以反省和批判,自动化思维与图式不同,更易触及,属于意识范畴的认知,一般是对特定情境的反应。如“我约她出去,她拒绝我“。
规则(rules):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所习得的社会认可的行为准则。个体根据它们评价过去,预期未来,并用它们来指导现在的行为。但是贝克进一步指出,如果个体不顾客观条件,过分按规则行事,也会使其行为不能与现实相协调,从而导致情绪困扰和不适应的行为。如“如果有人不喜欢我,说明我是没有价值的”。 中介信念(intermediate belief):在核心信念与自动化思维之间的信念。包括态度、规则及假设。如“处于危险之中是可怕的”(态度);“我必须一直是安全的而且谨言慎行”(规则);“如果我谨言慎行,生命就不会有危险”(假设)。 个案概念化(case conceptualization):对个案的综合陈述与了解,一般由治疗师依据某种心理治疗理论对当事人的问题进行理论假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治疗师进行个案概念
1. 当事人现在的问题是什么,如何发生,又是如何持续的; 2。 当事人特定的生活事件和经验;
3。 当事人关于自己.他人以及世界的基本观念;
4. 哪些不良功能的想法与信念是与问题有关联的,哪些情绪上、生理上和行为上的反应与当事人的想法有关;
5. 当事人的假设、期望、规则及态度(中介观念)是什么; 6。 当事人在处理这些负性信念所使用的策略是什么; 7. 哪些自动化思维、意象以及行为造成了及疾患的持续; 8。 当事人现有的信念与生活事件有什么样的关系; 9。 当事人现在的生活发生了什么事,他是如何看的;
10. 什么样的早期学习经验造成现在的问题,潜在的想法和信念是什么等。
对当事人的问题进行概念化开始于第一次与当事人的接触,并且持续下去。个案概念化是一个不断进行修正和诠释的过程。
信念(belief):人们对自己、他人以及世界的一些特殊看法,是在幼年时期开始发展的。如“我不信任任何人”,“这个世界是残酷的”。
核心信念(core belief):支持每个表面信念的核心部分,是所有信念的基石。少数几个核心信念经常是个案所有困扰的来源。这些信念被人们认定是绝对的真理,认为事情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如一个认为“我是没有能力的”想法被启动后,他就会倾向于选择性地注意与此核心信念有关的某些信息,即使这种信息是不正确的,他仍然会持续抱有这一信念。大多数人会维持比较正向的核心信念,如“我是有价值的”,负向核心信念可能只在经历心理上的痛苦时才表现出来.
与自动化思维不同的是,核心信念不能完全清楚的被表达,直到治疗师持续探询当事人想法背后的意义而剥去其层层外壳。负向核心信念也包括对他人或世界的想法,如“别人是不值得信任的\",“这个世界是个堕落的地方”等。
我们用一个同心圆来说明自主思想(人们能够在意识层面知觉到的内容,如“我很聪明”,就象洋葱的表层)、自动化思维(难以觉察和控制,特别是在受挫的时候,依不同情境产生的。如“这个太难了,我肯定学不会”)、个人的假设与价值观(如“男人都是靠不住的”)、图式(一个潜在的认知结构,最核心部分,如“我不能胜任”,像洋葱的内核)之间的关系。
代币法的理论与运用
摘要:代币法是自我奖赏法中的一种方法,用奖励强化所期望的行为,或使某种行为减少或消退。本文主要叙述了代币法的背景及其理论基础,既而就针对在实际中运用代币法的经验,将该方法运用到具体案例当中,在使用代币法中,也有几点要引起注意,切合来访者实际情况,加强自我奖赏和鼓励,适当运用别人的监督和鼓励,逐步提高来访者的目标行为,最终过渡到自然情境中去。
关键字:代币法 自我奖赏 强化 代币法的概述 其主要原理是:
1)条件反射的形成和建立,就是条件刺激取代无条件刺激,形成特定的“刺激—反应\"关系的获得过程.在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里,控制变量是实验者所设定和控制的实验变量,即第三变量。在斯金纳操作箱里,只要老鼠“压杠杆”(第三变量),就能取得“食物”,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是将这第三变量与我们的目标行为联系在一起。
2)强化:这里主要是指阳性强化,也就是鼓励法.强化是使一个人积极寻求目标行为或活动的
3)行为自控:人的行为可以自己调控自己,不一定被外界左右.一个人的认知会有相应的行为反映。因此心理学家认为,个体既然可以通过社会学习形成那些不良或不适应行为,也可以通过社会学习获得这些行为,反之亦然.人的主观能动性起了很大的作用。
4)消退训练:根据条件反射的原理,当某种行为不得到强化或不被引起重视时,行为就会消退.这种强化是指没有过多的受到重视和批评.如小孩子在班级里调皮捣蛋若不受到老师的过多批评和注意,行为可能就会消退。
总的来说,笔者认为代币法是结合奖励法、行为塑造法、行为契约法、自我调控于一体的方法.其主要目标是目标行为的出现或某种不良行为的减少或消退,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对于提高一个人的持之以恒的能力和对某方面的兴趣产生很大的帮助。在共同协商下,制定了行为契约,只有严格按照契约上的规定来执行,在案主的自我调控下,才能塑造新的行为,从而得到奖励,这种奖励又既而对行为的改变以及自身的意志力进行强化,从而最终得到目标行为。 代币法的实践研究
代币法就是运用积极鼓励的方法,使来访者重新树立新行为或改变不良行为的一种方法,在刻意安排的奖励系统中,只要来访者表现出目标行为,他就可以按规定获得相应代币,并根据相应的规则获取相应的奖励。在心理咨询实际运用中,这种方法也被普遍运用.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将代币法的运用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1、使用代币法,可以促使某种行为的增强。
个人由于种种原因,虽然知道某些事情是必须要去完成的,也能明白去完成这项任务的重要性。也许这件事情会伴随自己的学习生涯甚至是一辈子,但每次逼迫着自己去经历这件事情的时候,总有一种厌恶感与反感,反而觉得突然非常疲倦,不一会就会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上去了。此时,可以让他使用代币法,在一定的自我调控后,预期的行为出现时给予原先已经规定好了的奖励,因此这种强化会与事情本身产生联系,从而提高其对事情的兴趣,也锻炼了意志力。最终目的是从外部奖励转化到内部动力。
俊是一名数学高手,下个星期就要去参加全国的数学竞赛,但他却觉得自己很笨,为什么英语就学不好.再跟他深入探讨如何学习英语后,他才恍然大悟,他从小就对数学充满兴趣,宁愿花个把小时,也要将一道很难的数学题目做出来,而对于英语向来就没有兴趣,每次看见英语就感觉很烦躁,逼自己学习英语时,虽也花了很多时间,但都花在胡乱地做选择题以及不断的查英语单词上。因为对英语没有兴趣,所以英语单词向来不背,阅读理解也懒的做.到了高三,就不得不天天翻英语字典,因而感觉对英语更加厌烦了.在结合了俊的生活习惯与爱好之后,共同协商指定了行为代币价值表和代币兑换选择表。其后,俊的英语成绩的提高让他有了更加学好英语的斗志。
图1 行为代币价值表
日常的英语学习 1。*早自修前背熟10个单词并能默写出来 2。*能回忆起昨天的单词 3。*预习明天英语课的内容 4。*复习今天所学的英语知识点 5 获得代币点数 3元 2元 1元 2元 2 6。做一份完整的英语试卷 7.写一篇英语作文 8.总结并分析今天的错题 9.英语考试60—69分 10.英语考试70-79分 11。英语考试80—89分 12.英语考试90-100分 13。带*是每天必须完成的任务,完成与否 5元 3元 2元 1元 2元 5元 10元 ±5元
图2 代币兑现选择表
我选择的物品 1.打篮球半个小时 2。听15分钟音乐 3.选择喜欢的水果 4.周末回家上网半小时 5。周末睡一个懒觉 6.周末跟朋友出去聊天或其他活动 7.买自己喜欢的物品 8.和朋友一起去露营 9.高考后和爸爸一起去西藏 所需点数 10元 5元 5元 10元 30元 50元 根据物品的实际价格来定 500元 1000元
备注:1)平时由同桌来监督,周末回家由爸爸监督 2)在实行代币法过程中,要严格遵守.
3)所需金钱由爸爸提供和扣取。双方同意以上内容
签名:_______(案主)
_______(案主家长)
案主在该交换系统中自主选择。可以直接用掉代币,也可以选择延迟使用.由于高中学生自主能力已经较强,可以教多的选择社会化强化物,让案主为了得到相应的强化物而努力学习。也可以让案主体会到这零花钱是靠自己努力去赚取的,而改变家长给你零花钱是理所当然的想法。
这种方法也可以运用与一些人对于做事情没有恒心的人.或者运用与人际交往方面,效果较好。比如一个学生人际交往方面不理想,可以在改变其认知的基础上,规定一系列的行为,从而提高起人际交往能力,不单单只是得到代币选择表上所得到的奖励,更能在人际交往中体会幸福感和成就感。代币法能使某种行为出现或者加强。也可以对抑郁的人实施这种方法。
2、使用代币法,使某种行为减少或消退
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会有很多坏习惯的出现.这些习惯都是长期以来慢慢形成的,有些习惯已经根深蒂固,不容易改变,而有些已经在内心里有上瘾的倾向,因此几次尝试努力去改变,也总会反反复复。因此会对自己失去信心.使用代币法,寻找出个人比较爱好的事物,或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情作为代币兑现的内容,从而逐渐减少不良行为的次数甚至消退。
小鹏是高二学生,性格开朗。成绩也比较优秀。他自述最近有一件事情老是困扰着他。就是吸烟.刚开始吸烟的那段时间只是因为好奇,平时抽的也不多,后来逐渐的变的经常想抽烟。他认为吸烟对身体不好,也有在各种渠道看到吸烟对肺部伤害的图片,看到的确觉得满恶心的,而学校对吸烟的管理也是很严格,因此在学校只能是偷偷的抽.有一次被政教处还查到后又觉得心理很难受,又开始抽了一根,接下来就反反复复,烟到现在都没有戒掉,反而比先前烟瘾还要大了,因此他觉得很困惑,怎样才能戒烟呢?
综合了解小鹏的情况,他认为橡皮筋厌恶法对他来说并没什么效果.橡皮筋的力度还太轻。因此换了代币法使用,将他一天5根烟的数量逐步减少,平时都是中饭、晚饭前后各一支烟,睡前会再抽一支,小鹏觉得饭前的可以先戒掉,因此就从每天3根开始.
图3。行为代币价值表 周数 第一周 日常行为表现 多抽1根 多抽2根 少抽1根 少抽2根 都没抽 第二周 第三周 一周都没超过规定根数 劝同伴别吸烟 多抽1根 多抽2根 少抽1根 都没抽 第四五六周 一周都没超过规定根数 劝同伴别吸烟 获得代币点数 5 扣3 扣10 3 7 15 10 3 5 扣5 扣15 5 15 10 3 …… 每天 每天3根烟 每天 每天2根烟 …… …… 以次类推。
图4 代币兑现选择表
我选择的物品 1。打篮球半个小时 2。安静的听15分钟音乐 3.参加数学竞赛 4。在湖边度过一个下午,将尽情享受清新的空气、热天里游泳的乐趣…… 5.周末睡一个懒觉 6。周末跟朋友出去聊天或其他活动 7。买新的鞋子 (如果没有点数,以上行为和物品不得兑换.) 签名: 30 50 50 所需点数 10 5 15 20 备注:由某某监督记录,自己同意,严肃对待并严格遵守。
人的健康带来负担。对于这种主动想要戒烟的学生,首先应该表示理解和支持。在共同协商下,对戒烟所带来的进步给予奖励,而不是要求学生马上停止吸烟。由于停掉吸烟以后又忍不住重新吸烟的行为会给他的戒烟行为带来挫败感,因此反而吸的更多了。而让他一步步的戒烟,在戒烟进步的过程中还能得到一定的奖励,从而提高了其戒烟的动力,发掘其意志力的潜能。多多鼓励,提高其戒烟的动机. 小鹏自述现在吸烟次数已不是很多了,离完全戒烟的目标已经越来越近了,相信他能战胜自己,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三、使用代币法中应注意的事项
为了使代币法能更有效的实施,发挥其预期的功能,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与案主共同协商,制定代币系统 细化目标行为
在制定代币系统之前,应要明确所希望产生的目标行为,也称为靶行为。但最重要的是在这个靶行为下,应该要将其细化。而不能笼统的说戒烟戒掉了或者每天学英语就得到什么相应的物质奖励。就比如学生经常受到某种刺激而要好好学习,但坚持不了几天,就是因为没有详细规定自己每天应该做什么。
寻找案主生活爱好,灵活运用,确定交换系统
所制定的交换系统必定是能反映案主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事物,或者案主希望得以实现的事情。也就是说所规定的代币系统必须要对案主充满吸引力,使案主能够为了实现愿望而不断努力。但随着代币值的升高,所交换的物品在案主心目中的地位也逐渐升高,案主可以自己选择用少的代币获取小诱惑力的物品,也可以将其积累,以获取自己很想得到的物品。但要避免交换的物品诱惑力过大,以免为将来将行为过度到自然情境增加难度。 有些来访者可能会为寻找不到自己的爱好所在而苦恼,偏好问卷可以帮助来访者识别自己的爱好和喜爱的活动.在确定代币过程中,可以将强化物分为物质的、想象的、言语的等等角度,而不是仅限于物质方面。例如,对想要减肥的人来说,就可以通过想象减肥后的身材来做奖赏,或者想象自己减肥后在沙摊上尽情享受阳光来做奖赏等等。对于缺乏金钱的来访者来说,可以试着多用想象奖赏代替物质奖赏. 与案主达成约定,督促其行为 寻找监督对象,保证日常监督
在实施代币制过程中,案主往往会缺乏毅力,或认为这只是人为的游戏而不认真对待。因此要让案主明确代币的意义,要得到必须要有付出。寻找案主身边可以代为监督的对象可以增加案主实现目标行为的几率。在日常生活中起着监督的作用。并记录案主所取得的代币与交换后所剩余的代币.在社会监督下,案主也会遵循代币交换系统。但所找的监督对象必须是自己身边的朋友或父母,且能严格要求,督促案主行为。 共同坚定协议,以增加约束力
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在代币交换系统下签上案主与监督对象或代币系统履行对象的名字,让他们认为这是具有大家共同遵守的约束力的。因而能更有力的鞭策案主转化为内在动力.在共同坚定了协议后,也能为在何时何地交换代币提供保障。在目标行为出现之后,要确保奖赏物应能及时出现,延迟奖赏会使奖赏失效.但也不能在目标行为出现之前就给予奖赏。 代币交换系统还需要随时间调整,注重培养其内部动机 经常鼓励,让他感受到代币的乐趣
在实行代币过程中,要经常对其进行鼓励,让案主感受到大家对他的关心与关注。提高案主对目标行为的兴趣。案主也会认真执行计划,在规定时间地点取得相应强化物.代币过程也会充满乐趣与挑战。
制作代币法的最终目的是运用激励原则使案主的目标行为实现,每一个阶段所要求的行为必定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根据案主的实际情况,阶段性的调整代币系统.在调整过程中,要逐步减少外部强化物,或者将相同物品所对应的代币值增强,以延长其取得强化物的时间,增强其行为时间,最终停止强化物,过渡到自然情境中.同时,也要提高其自我效能感.让案主体会到自身发生的可喜的变化,也会提高其内部动机,更持久有效的实现目标行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