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济南版生物知识点七到八年级

2022-04-09 来源:易榕旅网
生物会考必考知识点

七年上册

(1)科学探究

(结合与生物相关的社会生产、生活事实、现象等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预期结果、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

科学探究的过程:

提出问题

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于空气还是肉汤本身?

作出假设

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于空气。

制定计划

煮沸肉汤的目的是:杀死其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

曲颈瓶的巧妙之处:使空气可以进入肉汤而微生物不能进入。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于空气。

表达交流

变量----微生物、温度、水分、光照、空气、二氧化碳。

(注意变量是个名词,温度的高低、水分的有无、光照的强弱等不是变量)

对照实验的原则:控制单一变量。

探究的常用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

(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

生物的基本特征 举例

新陈代谢

呼吸、摄取营养、排泄

生长发育

黑豆幼苗不断长大

繁殖后代

猫养育后代;母鸡抱窝;孔雀开屏

遗传与变异

一母生九子,连母亲十个样;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

应 激 性

朵朵葵花向太阳;含羞草受到刺激会合拢

生物能适应并影响环境

仙人掌适于生活在干旱环境;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除病毒外所用生物都

是由细胞构成

病毒是生物,只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生物

非生物

珊瑚虫、噬菌体、蘑菇

电脑病毒、珊瑚、机器人、玩具熊、恐龙化石、钟乳石

2.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1.显微镜中最重要的结构是目镜和物镜。

2.显微镜的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3.目镜放大倍数与镜头长度成反比,物镜放大倍数与镜头 长度成正比。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取拿与安放

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将显微镜从镜箱中取出,放在实验台略偏左的地方,镜座距身前的实验台边缘7cm左右 对光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

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③转动遮光器,使遮光器上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④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直到出现一个明亮的视野。

安放装片

将装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 观察

①从侧面注视物镜,双手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镜头降至接近装片约2mm

处停止,防止压碎装片和损伤镜头。

②左眼注视目镜,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发现物像为止。必要时,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或

整理与存放

①实验结束后,转动粗准焦螺旋提升镜筒,取下装片

②用纱布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若物镜目镜被弄湿或弄脏,用擦镜纸轻轻擦拭干净。

③转动转换器使物镜偏向两旁,将镜筒降至最低,树立反光镜。

④将显微镜放回镜箱中,送回原处。

9.神经调节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2)婴儿排尿:A→B→E→C→D

受大脑控制的排尿:A→B→E→G→H→F→E→C→D

(3)若此人有感觉不能运动则C传出神经、D效应器受损。

(4)反射的类型: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10.视觉的形成:

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形成物象,视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视神经→大脑皮层(形成视觉)

11.听觉的形成:

声波依次经过: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听觉有关的神

经→大脑皮层(形成听觉)

12.人体的免疫系统

非特异性免疫(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1)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

(2)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特异性免疫(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

(3)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抗体具有专一性)

13.传染病及其预防

传染病: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特点:传染性、流行性。

病原体:使人患传染病的微生物或寄生虫。(禽流感病毒、蛔虫等)

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禽流感患者、禽流感携带者)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二容易患该病的人群。

14.安全用药

OTC----非处方药

八年级上册

(七)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

2.种子的结构

菜豆种子

玉米种子

相同点

种皮和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

不同点

1.子叶2片

2.无胚乳

3.养料贮存在子叶里

1.子叶1片

2.有胚乳

3.养料贮存在胚乳中

注意:

双子叶植物种子

单子叶植物种子

相同点

都有种皮和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

不同点

子叶两片

子叶一片

◆无论单子叶植物还是双子叶植物,果实发育初期都有胚乳,但大多数双子叶植物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到子叶中去,胚乳消失。双子叶植物中,如蓖麻、烟草等植物的种子有胚乳。

◆单子叶植物中,如慈姑、泽泻等植物的种子没有胚乳。

3.种子的萌发的条件

自身条件

完整有活力的胚、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种子不在休眠期。

外界条件

适宜的温度

适量的水分

充足的空气 菜豆种子

玉米种子 相同点

胚芽→茎和叶

胚轴→连接茎和根的部分

胚根→根

不同点

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子叶。

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胚乳。

4.昆虫、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发育方式

生殖特点

发育过程

危害农作物

果蝇

完全变态发育

体内受精

卵→幼虫→蛹→成虫 幼虫 蝗虫

不完全变态发育 体内受精

卵→幼虫→成虫

幼虫和成虫(最严重) 青蛙 变态发育

体外受精

卵→蝌蚪→幼蛙→成蛙

5.婴儿的诞生

受精的场所----输卵管

怀孕----胚胎植入增厚的子宫内膜

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营养物质来自----卵黄

胎儿发育所需营养物质来自----母体

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部位----胎盘

母体怀孕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

分娩过程的结束----婴儿的诞生

受精卵的形成----新生命的诞生(性别已经决定)

6.青春期发育:

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身高体重迅速增加

发育最突出的特征----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

青春期----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7.遗传的物质基础

细胞核----遗传的控制中心

染色体成分----蛋白质和DNA

八年级下册

(八)生物与环境

生物适应环境

白鼬春夏季毛色为棕色、冬季毛色呈白色

生物影响环境

蚯蚓改良土壤、地衣加速岩石风化、大树底下好乘凉

1.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

非生物成分

阳光空气水分土壤 生物 成分

生产者

绿色植物、硝化细菌(最基本、最关键的)

消费者

动物、寄生细菌、病毒

分解者

腐生微生物、蚯蚓、秃鹫、蜣螂 2.食物链

定义: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食物链写法:以生产者为起点,→指向消费者,直到最高级消费者。

生物富集: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使其浓度随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

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

3.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物质循环----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从无机环境开始,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又回到无机环境,就完成了一个循环过程。

碳循环:无机环境和生物之间碳循环的主要形式是二氧化碳;

生物和生物之间碳循环的主要形式是有机物。

4.能量流动

定义: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和散失的过程,成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源头、最终来源----太阳能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总能量----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能量传递的效率----10%到20%

大多数的食物链只有3-4个营养级。

人工生态系统----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5.生态系统的调节方式----自我调节

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6.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基因的多样性(大豆有许多品种)

物种的多样性(鲨鱼包括很多物种)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直接使用价值(旅游、实验动物、粮食、药材、建筑材料)

间接使用价值(生态价值)

潜在使用价值(未被发现的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根本措施)就地保护(主要形式建立自然保护区) 迁地保护

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

(九)生物技术

1.生活中的生物技术----发酵技术 微生物

条件

反应式

乳酸发酵

乳酸菌(原核)

无氧、适宜的温度

葡萄糖→乳酸

酒精发酵

酵母菌(真核)

无氧、适宜的温度

葡萄糖→酵母菌+二氧化碳

酸奶制作过程:将牛奶里加入蔗糖→加热煮沸→冷却→接种→密封→放在适宜温度环境中

2.现代生物技术----克隆技术(细胞水平上的操作)

克隆技术是无性生殖(没有精卵细胞的结合)。

克隆羊的性状最像B羊。

选用卵细胞----为早期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

转基因技术(分子水平上的操作)

原理:基因控制性状;遗传密码在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是相通的。

过程:

转基因生物----含有非自身基因的生物。

转基因动物----把外来基因拼接到受精卵里的DNA上。

3.食品保存

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微生物的大量繁殖。

食品保存的原理----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繁殖。

具有生物活性的水果、蔬蔬、粮食降低它们的呼吸作用 方法 原理

冷藏

低温影响酶的活性,影响微生物新陈代谢,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

冷冻

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 晒干

水分减少,影响微生物新陈代谢,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 腌制

盐浓度增加导致微生物脱水死亡

真空或无氧包装

抑制需氧微生物的繁殖

二氧化碳填充

引起环境变酸影响酶活性;抑制需氧微生物的繁殖

高温加热

杀死微生物

(9)生物进化的原因----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

过度繁殖

生存斗争

遗传变异(变异是不定向的,不是由于环境造成的变异)

适者生存(选择是定向的,环境对生物起了选择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