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第一次阶段性测试
语文试卷
温馨提示: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请仔细审题,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18分) 1根据拼音书写相应的汉字。(4分)
(1)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kuì( )退,毫无斗志。 (2)那小船转弯mó( )角钻入了苇塘的深处。
(3)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xiǔ( )。 (4)将受到历史制cái( )的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 2、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
(1) ,山山唯落晖。 (2)桃花流水窅然去, 。
(3)《野望》中诗人不禁怀念起古代采薇而食的隐士,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的诗句是 , 。
(4)《长歌行》晓喻青少年珍惜青春,奋发努力的两句是: , 。
(5)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 。 3、 名著阅读。(4分)
(1)《骆驼祥子》中的 (谁)是一个美丽、要强、勤俭的女子,后因生活所迫沦为娼妓,终因不甘生活的屈辱而含恨自缢。
(2)《骆驼祥子》中祥子用了几年才凑足了100块钱买了第一辆洋车?( ) A、四年 B、三年 C、 五年 D、两年
4、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芦花荡》选自《孙犁文集》。作者孙犁,原名孙树勋,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小说散文结集《白洋淀纪事》之一《荷花淀》,之二《芦花荡》。
B、《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选自《雨果文集》。作者雨果,美国作家。 C、《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田园诗人。 D、《陋室铬》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诗人,哲学家。世称刘宾客。有《刘禹锡集》。 二、现代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9题(12分)
一袋父母心 谢素军
那年,我在一所大学做辅导员,几乎每天都要接待来自各地的父母,他们都有一个共
1
同的目的,那就是看望自己的孩子。他们嘘寒问暖,我也倍感欣慰。
但有一位学生,他感到特别失落,因为四年过去了,父母竟然从没有来看望自己一次。全院几乎每个学生都曾和父母在校园里散过步,唯有他没有。就为这,他几乎每个星期都往家里写信,希望父母能够来学校看看自己。
我对他说,寒暑假既然父母不方便来,就回去看看父母呗。他犹豫了许久,说,寒暑假要打工,不然没学费。
我本来挺责怪这孩子的,但听他这么说,又觉得自己错了,想来这个学生家里偏远,又不富裕,能够来大城市上大学就不错了,更何况,这个学生的成绩非常不错。 临近毕业了,家长们来学校看孩子也更勤了,尤其是一些家境好的学生,父母都是开着豪车过来,甚至早已经在为孩子安排工作了。而那个来自陕北山区的学生,依然坚持给父母写信,希望他们能够来大城市看看,来学校看看。
我决定帮帮这个学生,便私下找到他的档案材料,拨打了一个固定电话,那是他家人的联系方式。我说,找某同学的父亲,对方一阵方言,也不知道说了什么,便挂了电话。 看来,在他的大学生涯里,是没有机会等到父母来看望他了。虽然嘴里不说,但我心里却特别怜惜,问他,毕业了有什么打算。他说,不管做什么,先赚点钱吧,这个最重要。我又是一阵叹息。
毕业典礼那天,学院一片热闹,几乎所有学生的父母都来了。他们都想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为自己的孩子庆祝。只有他一个人默默地靠在墙边,也没有多拍几张毕业照,直到夜色来临。
我怎么也没想到,当欢快的同学们准备离开学校,结束这场典礼的时候,远在陕北的那对父母竟然到了,衣衫褴褛,却激动万分。
我听了许久才反应过来,他们叫我谢老师,用的是陕北方言。我说是,然后紧张地喊他,快过来,你爸妈来看你了,快过来。
所有人都走了过来,因为他们都看见,这对老人衣服破旧,十根脚趾头几乎全裸露在鞋子外面,两根拐杖,一个破包,显得特别刺眼。
他们竟然是走路来的,从陕北山区,到这座沿海大城市,整整四千多里路,他们该是走了多久啊。
那个孩子“砰”的一声跪在地上,几近哭喊,大!娘!像被传染了一样,所有的学生都跟着跪了下来。
他们是一路乞讨过来的,因为贫困,买不起车票,更舍不得住宾馆,吃饭店。而更让所有人辛酸的是,两位老人只是简单地说了两句话,我们就来看看孩子,看了就走。然后,留下那个破包裹给孩子。
我紧张地接过来,手却还是忍不住颤抖。包掉在地上,散落一地的零钱,那是他们一路乞讨得来的钱,却舍不得花一分,全留给了孩子,自己却坚持要走回去。这哪里是一袋零钱,分明就是一袋热忱的父母心,愿意为孩子付出一切的父母心。
我特别后悔,因为后来我才知道,自己打的那个电话,是离老人家一百多里的一个小
2
卖铺的电话。小卖铺的人把我的电话转告给了老人,他们以为毕业那天,父母必须去看望孩子,所以当天便背上行李,徒步出发。
他们那里根本就收不到信,这个孩子之所以坚持写信,只是一种心理的安慰。从那以后,无论做任何事情,我都不再以为自己足够了解一个人,也不会轻易地去做一件自认为对的事。
5、用简要的文字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
6、文中多次写院里学生的父母常来看望孩子,有的甚至开豪车来,这有何作用?(2分) 7、标题“一袋父母心”有何含义?(2分) 8、自选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3分)
这对老人衣服破旧,十根脚趾头几乎全裸露在鞋子外面,两根拐杖,一个破包,显得特别刺眼。
9、当那孩子看到父母时,当场跪了下来。当时的“他”想对父母说些什么?请你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3分) 三、古文阅读(30分)
(一)《桃花源记》(14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逐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0、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6分)
(1)屋舍俨然( ) (2)悉如外人( ) ... (3)便要还家( )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 (5)阡陌交通( ) (6)咸来问讯( ) ...11、下列句中,加点“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水陆草木之花 . A、具答之 B、无丝竹之乱耳 .. C、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12、翻译句子: (4分)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3、在桃花源中,作者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2分) (二)阅读《陋室铭》《爱莲说》回答14——18题(16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
3
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6分)
(1)有仙则名( ) (2)惟吾德馨( ) ..(3)无丝竹之乱耳( ) (4)可以调素琴( ) ..(5)可爱者甚蕃( ) (6)陶后鲜有闻( ) ..15、句子翻译:(4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6、从表现手法看,甲、乙两文都采用了 的写法。甲文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自己 的思想感情。乙文则通过对莲花的赞美来表达自己的 节操(3分) 17、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 。(1分) 18、乙文多次提到菊花和牡丹花,其作用是 。(2分) 四、作文(40分)
19、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他失信了,你可以提醒他“言必行”。他沮丧了,你可以提醒他“不可夺其志”。他困惑了,你可以提醒他“走自己的路”。我受挫折了,我应该提醒自己“自己不勇敢,没人替你坚强”。我想逃遁了,我应该提醒自己“每个人的青春都是不容易的”。我要颓废了,我应该提醒自己“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提醒”真的那么重要吗?请以“提醒”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捕捉细节,写出自己的内心感受;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600个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⑤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4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